“四分五裂”有什么历史典故?“四分五裂”出自哪里?

作者&投稿:韶毓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四分五裂”有什么历史典故?“四分五裂”出自哪里?接下来跟着我一起欣赏。

在我国的成语宝库中,有些看上去就不像是成语,反而像是俗语。比如四分五裂,怎么看都不像是个成语。所谓“更像成语”,至少是要出自正规史书的原文(大意),比如出自《史记》的“背水一战”、出自《三国志》的“推心置腹”。实际上,看上去不像成语的“四分五裂”,出自《战国策-魏策一》。

四分五裂这个成语与战国时魏国的生存环境有密切的关系。在战国七雄中,生存环境相对较好的有三个诸侯国,分别是秦、齐、楚。秦国位于黄河以西的陕西地区,北面和西面都没有强大的敌人,南面虽有巴国与蜀国,但实力与秦国根本没法比。公元前316年,秦惠文王派大将司马错灭了蜀国,占有了巴蜀地区,秦国变法后实力更加强大。三面无强敌,秦国就有条件把重兵集中在东线,也就是北起黄河,中约至函谷关,南约至武关(陕西省东南部的商洛市境内)一线。因为只需要重点防一条线,无论是防赵、防魏、防楚,秦国的战略压力都不大。

楚国与秦国类似。楚国的南方是没有什么敌人的,能吃掉的都吃掉了。楚国的东线,只有早已没落的越国,不足为患。楚国的西线只需在武关防御秦国,在北线防御魏国。楚国的北线还有韩国、宋国,但都是小国,同样不足为患。

齐国占据山东省大部,北与燕国接壤,西与赵国接壤,西南与魏国接壤,南与楚国接壤,看似压力很大,但燕国实力一般,燕将乐毅灭齐(齐后复国)的辉煌,也被历史证明只是“一个意外”。赵国、魏国、楚国都能够给齐国带来巨大的压力,但赵国与魏国处在四战之地,还要同时应对秦国、楚国,不可能把所有战略力量都用来对付齐国。而齐国的北面与东面都是大海,没有敌人,因此齐国的防御压力也不是很大。

燕国实力较弱,但燕国的北方也没有什么强大的敌人(匈奴还没有崛起),与燕国接壤的齐国,赵国还要分兵防御其他强国,因此燕国的生存压力也不是特别大。

赵国北邻燕,东邻齐,南邻魏,都是强国,但赵国的北部还没有太过强大的敌人(匈奴还没有完全崛起)。当时的匈奴带给赵国的压力并不大,公元前244年,赵国还大破过匈奴。

而战国七雄中的韩国,一向被认为是七国中最弱的,有人甚至认为韩国没有资格列入战国七雄。韩国虽然处在四战之地,四面皆强敌,但韩国的存亡,不会影响到战国大势的走向。

魏国堪称是战国七雄中生存环境最为恶劣的了。当然,要承认,在战国早期,魏国是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强的国家。战国早期,魏国支持李悝变法,废除落后的土地制,行法治,让魏国在诸侯中脱颖而出。之后,一代名将吴起来到魏国,为魏国打造了一支横行天下的魏武卒。魏武卒在吴起的率领下,将西线的秦国打得鼻青脸肿。秦国在黄河以西(今陕西省与山西省的界河南端)的数百里地盘,被魏国夺走。河西之地紧邻关中,对秦国的生存构成了巨大威胁。

如日中天的魏国衰落的标志,是发生于公元前341年的那场战争,就是著名的马陵之战。马陵之战,齐军在田盼、孙膑的指挥下,全歼魏国主力,射死魏国大将庞涓。从此,魏国中落,不再是天下霸主,但实力依然非常强劲。

魏国控制河西,对秦国造成威胁,所以秦国不惜代价也要夺回河西。从公元前366年开始,秦国就着手收复河西之地。这场战争打了整整37年,直到公元前330年,秦国才收复河西。

魏国失去河西后,发现了一个严重的问题——东、西、南、北四境,均无险可守。魏国此时的地盘,基本上是黄河(陕西省与山西省的界河南端)以东,山西省晋中市祁县——河北省邯郸市以南,山东省菏泽市以东,河南省漯河市以北。需要说明的是,韩国的疆域北端,包括山西省临汾市一带。也就是说,从魏国国都大梁(河南省开封市)到黄河东岸的蒲坂(山西省运城市永济以西),只有一条由南向北——再由北向南的狭长通道可走。

魏国主体部分的最西线,就是现在的河南省省会郑州市,郑州往南不远,就是当时韩国的国都新郑。魏国的地理环境,用来张仪的话说,就是“地四平”,魏之四面皆平坦地带。

公元前317年,张仪为了推行自己的连横之策,来游说魏襄王魏嗣。张仪对魏襄王说:“魏居天下之中,为诸侯四方通达之地,没有名山大川为之天险。韩国国都郑至大梁,不过二百余里,不要说骑马,就是步行,大部队很快也能跑到大梁去。”张仪要吓唬魏襄王,自然要把形势说得让魏人直起鸡皮疙瘩。但在整体上,张仪说的并非夸张。魏国在北边有强大的赵国,赵、魏之间约以漳水为界,地势低平,赵兵如果南下侵魏,是比较方便的。魏国在东方最强大的敌人无疑是老冤家齐国,齐、魏之间约以今山东菏泽一带为界,这里地势也不高,齐兵如果顺势攻魏,会让魏国防不胜防。

魏国的南线,楚国已推至河南省漯河市一线。咱们再看河南地形图,河南南部的漯河——周口附近,多是地势平坦的平原,利于楚军向北平推。魏国西线,虽然有韩国作为魏国防御秦国的战略屏障,但韩国实力太弱,能否挡住虎狼之秦实在是个未知数。一旦让秦军突破黄河防线,向东推进至酸枣(河南省新乡市延津县北),距离大梁不过一箭之地,魏国还怎么守?

魏国四面皆有强敌,这意味着魏国的总兵力需要分成相对平均的四部,北御赵,东御齐,南御楚,西御秦。张仪仗着这一点,就吓唬魏襄王:“大王不与秦联合,四面皆有大敌,赵攻魏之北,齐攻魏之东,楚攻魏之南,秦、韩攻魏之西,请问大王,你如何防御?如此形势,既四分五裂之道也。”

四分五裂这个成语,就是这么来的。




新中国成立的意义,国内的意义和国际的意义是什么。各两条
2、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多年的英勇斗争,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了国家的主人。中国的历史进入一个新纪元。二、国际意义 1、占世界人口近四分之一的大国,冲破了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鼓舞...

历什么什么约四字成语大全
一心一意,一帆风顺,一路顺风,一举成名,一视同仁,异想天开,三心二意,五马分尸,五湖四海,五彩缤纷,六六大顺,七星高照,五福临门,四季如春,四分五裂,九九归一,天长地久,长长久久,福如东海,朝朝暮暮,生不逢时,生老病死,乱七八糟,东倒西歪,起起落落,起伏不定,狗急跳墙,张牙舞爪,金碧辉煌,十全十美,恩...

四分五裂果实详细资料大全
由于身体能够自由分裂,因此不论是斩击或是刺击等剑术攻击都对其无效(附加武装色霸气的斩击无效,武装色霸气有三个作用,增强防御力、攻击力以及抓住自然系果实能力者实体,并没有使果实能力无效化这一作用。四分五裂果实的能力就是主动与被动的分裂身体,一直都是实体,并不是自然系的元素化。因而加...

历史上哪一个朝代内部已经四分五裂,外族却仍不敢入侵?
匈奴终汉一世再也不敢入侵中原,即使在群雄逐鹿的西汉末年,也不敢入侵。而东汉末年,即使到了三国时代,像匈奴乌桓等外族,经过曹操的打击,即使像赤壁之战等中原内部大战的情况下,依然也不敢趁机入侵中原。所以说,汉代两个王朝基本上是可以满足题主说的内部四分五裂,但外族却依然不敢入侵的条件 ...

历史上的超级大国为什么都四分五裂了
内无圣王,外无强敌,国恒亡。历史上,欧洲从亚述到罗马再到查理曼,中东亚历山大到阿拉伯再到奥斯曼,东亚印度到蒙古到中国汉唐明清,一个个大帝国都迅速崛起又加速灭亡了。这些帝国有一个共同的规律,兴起时,在一个英明领袖的领导协调下,大家群策群力,对外扩张掠夺利益。随着地理扩张极限的到达,掠夺的...

中国历史上一朝代,国内四分五裂对外却显无敌,曾打得外族求饶,哪个朝代...
中国历史上有一个朝代,国内四分五裂,对外却显得无敌,曾经打的外族求饶,这个朝代就是东汉。

国内四分五裂,外战依然是无敌的存在是我国哪个朝代?
然而,凡事都有例外,在中国历史上就曾有一个神奇的朝代,纵使国内四分五裂,外战依然是无敌的存在!这个朝代就是强大的汉王朝。一提起汉朝的强大,很多人脑海中浮出的都是四夷咸服,对外的一系列赫赫战功。虽然早期汉朝以和亲政策休养生息,对外也没有什么大战发生,但自汉武帝对匈奴进行全面开战,攻伐...

为什么有的人会说,历史上的英国很希望欧洲四分五裂?
因为无论是从地理位置上来看还是从历史的角度来看,英国其实都是不太认同自己是属于欧洲的一部分,在英国人的眼中欧洲是一部分,自己则是另外一个部分,英国和欧洲大陆应该是对等的关系,如果欧洲大陆逐步走向联盟的道路,无疑会给英国带来巨大的挑战,所以英国当时是希望欧洲是四分五裂的。首先从地理位置...

为何我国历史上,没有像欧洲那般的四分五裂?
正所谓天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中国的历史绵延数千多年,虽然不断地经历着分裂与统一,但分裂始终只是暂时的,统一才是主旋律。反观之,欧洲的天下却跟我们中国人的天下有些许不同,他们是合久必分、分久便继续分!这究竟是什么缘故呢?笔者我个人认为可以追溯到秦始皇时期所下的三个命令。第一个...

《装在口袋里的爸爸》好词好句
1,好词:肆无忌惮,四分五裂,指手画脚,精神抖擞,干干净净,大大咧咧 自言自语,许许多多,独木成林,迫不及待,夜幕降临,漫山遍野 夜不归宿,坐立不安,音讯全无,举世无双,日思夜想,结结巴巴 名胜古迹,大手大脚,千千万万,一举一动,体壮如牛,面红耳赤 双手叉腰,迷迷糊糊,口干舌...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17812649608: 四分五裂 成语故事精选 -
宇穆麻仁: 四分五裂 [读音][sì fēn wǔ liè] [解释]形容分散、不统一、不团结.《战国策·魏策一》:“此所谓四分五裂之道也.” [出处]《战国策·魏策一》:“张仪为秦连横;说魏王曰:'魏南与楚而不与齐;则齐攻其东;东与齐而不与赵;则赵攻其北;不合于韩;则韩攻其西;不亲于楚;则楚攻其南:此所谓四分五裂之道也!'”[近义]万众一心豆剖瓜分分崩离析支离破碎瓜分鼎峙一盘散沙同床异梦瓜剖豆分土崩瓦解七零八碎 [反义]万众一心完好无损一统天下众志成城戮力同心百川归海团结一致百川朝海精诚团结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17812649608: 请问四分五裂的五是指什么啊?
宇穆麻仁: 四分五裂基本解释:形容不完整,不集中,不团结,不统一. 词语分开解释:四分 : 1.分为四份. 2.向四方散开. 3.指四分历. 五裂 : 1.即车裂.古代的一种酷刑. 希望帮到您还望采纳谢谢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17812649608: 什么分什么裂,成语 -
宇穆麻仁: 四分五裂 sì fēn wǔ liè [释义] 形容不完整;不集中;不团结;不统一.[语出] 《战国策·魏策一》:“张仪为秦连横;说魏王曰:'魏南与楚而不与齐;则齐攻其东;东与齐而不与赵;则赵攻其北;不合于韩;则韩攻其西;不亲于楚;则楚攻其南...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17812649608: 四分五裂是什么意思?
宇穆麻仁:四分五裂(sìfēnwǔliè) 解释:形容不完整,不集中,不团结,不统一. 出处:西汉·刘向《战国策·魏策一》:“魏南与楚而不与齐,则齐攻其东;东与齐而不与赵,则赵攻其北;不合于韩,是韩攻其西;不亲于楚,则楚攻其南;此所谓四分五裂之道也!”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17812649608: 什么分五裂成语 -
宇穆麻仁: 四分五裂 [sì fēn wǔ liè] [解释] 形容不完整,不集中,不团结,不统一.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17812649608: 四分五.,,的成语有哪些 -
宇穆麻仁: 四分五落:【基本解释】:形容分散零乱.四分五剖:【基本解释】:四分五裂.形容分散,不统一.四分五裂:【基本解释】:形容不完整,不集中,不团结,不统一.【拼音读法】:sì fēn wǔ liè 【使用举例】:故其端起于大夫士之怙私,而其祸可至于亡国灭种,~,而不可收拾.(严复《论世变之亟》) 【近义词组】:支离破碎、一盘散沙 【反义词组】:万众一心 【使用方法】:联合式;作谓语、补语;用于政治等 【成语出处】:《战国策·魏策一》:“张仪为秦连横说魏王曰:'魏南与楚而不与齐,则齐攻其东;东与齐而不与赵,则赵攻其北;不合于韩,是韩攻其西;不亲于楚,则楚攻其南:此所谓四分五裂之道也.'” 【歇后语】:一个西瓜切九半;一个碟子摔九块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17812649608: 什么分什么裂 -
宇穆麻仁: 四分五裂【释义】形容不完整,不集中,不团结,不统一.【出处】西汉·刘向《战国策·魏策一》:“魏南与楚而不与齐,则齐攻其东;东与齐而不与赵,则赵攻其北;不合于韩,是韩攻其西;不亲于楚,则楚攻...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17812649608: 分裂成语有哪些 -
宇穆麻仁: 『四分五裂』 『拼音』 sì fēn wǔ liè 『首拼』 sfwl 『释义』 形容不完整,不集中,不团结,不统一.『康熙字典』 四、分、五、裂.『出处』 《战国策·魏策一》张仪为秦连横说魏王曰'魏南与楚而不与齐,则齐攻其东;东与齐而不与赵,则赵攻其北;不合于韩,是韩攻其西;不亲于楚,则楚攻其南此所谓四分五裂之道也.'” 『示例』 故其端起于大夫士之怙私,而其祸可至于亡国灭种,~,而不可收拾.★严复《论世变之亟》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17812649608: 分崩离析成语解释 -
宇穆麻仁: 分崩离析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是fèn bēng lí xī ,意思是形容国家或集团分裂瓦解.语出《论语·季氏》:“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 成语解释 崩:倒塌;析:分开.崩塌解体,四分五裂.形容国家或集团分裂瓦解....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17812649608: 四分五裂同义词 -
宇穆麻仁: 常见的如下】 豆剖瓜分,支离破碎,土崩瓦解,分崩离析 四分五裂_百度汉语 [拼音] [sì fēn wǔ liè] [释义] 形容不完整,不集中,不团结,不统一. [出处] 《战国策·魏策一》:“张仪为秦连横;说魏王曰:'魏南与楚而不与齐;则齐攻其东;东与齐而不与赵;则赵攻其北;不合于韩;则韩攻其西;不亲于楚 希望可以帮到你满意请采纳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