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被贬后知足常乐的事例

作者&投稿:偶子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苏轼被贬黄州,每天游山玩水,并在浙江一带发明了东坡肉。



人物生平

苏轼于宋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11](1037年1月8日)出生于眉州眉山,是初唐大臣苏味道之后。苏轼的父亲苏洵,即《三字经》里提到的“二十七,始发奋”的“苏老泉”。

苏洵发奋虽晚,但是很用功。 苏轼其名“轼”原意为车前的扶手,取其默默无闻却扶危救困,不可或缺之意。

庆历八年(1048年),苏洵因父丧居家,闭户读书,把自己的学识品行教授给苏轼与幼子苏辙。得道家风范。好交友、  好美食, 创造许多饮食精品,好品茗,亦雅好游山林。

嘉祐元年(1056年),苏轼首次出川赴京,参加朝廷的科举考试。苏洵带着二十一岁(农历虚岁)的苏轼、十九岁的苏辙,自偏僻的西蜀地区,沿江东下,于嘉祐二年(1057年)进京应试。

当时的主考官是文坛领袖欧阳修,小试官是诗坛宿将梅尧臣。二人正锐意于诗文革新,苏轼清新洒脱的文风,一下子把他们震动了。

策论的题目是《刑赏忠厚之至论》,苏轼的《刑赏忠厚之至论》获得主考官欧阳修的赏识,却因欧阳修误认为是自己的弟子曾巩所作,为了避嫌,使他只得第二。

苏轼在文中写道:“皋陶为士,将杀人。皋陶曰杀之三,尧曰宥之三。”欧、梅二公既叹赏其文,却不知这几句话的出处。

及苏轼谒谢,即以此问轼,苏轼答道:“何必知道出处!”欧阳修听后,不禁对苏轼的豪迈、敢于创新极为欣赏,而且预见了苏轼的将来:“此人可谓善读书,善用书,他日文章必独步天下。”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苏轼




让直白变诗意,化平淡为神奇
人的本性是清净光明,只是被世俗、尘劳、烦恼所掩盖,只要把心灵上的尘垢除去,内心的光明会带来真正的幸福。花有重开之际,人生也有阴霾来袭之时,不必执念太多,不必妄求太深,从容应对,终会迎来尘尽光生之际。收拾好自己就出发吧,去享受豁然开朗的时刻,过往不究,当下不负,率性而活,知足常乐! 苏州司业诗名老,乐府...

卖弄的文言文
慎言节饮食,知足胜不祥。(言谈谨慎食有节,知足常乐免祸殃。) 行之苟有恒,久久自芬芳。(持之以恒去实践,日久天长品德芳。) 2. 楚人养狙的文言文 【正文】 楚有养狙以为生者,楚人谓之狙公。旦日,必部分众狙于庭,使老狙率以之山中,求草木之实,赋什一以自奉。或不给,则加鞭棰焉。群狙皆畏苦之,弗...

厚积薄发的励志心情短语语录大全
--《后汉书?耿 列传》 5、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 王之涣《登鹳雀楼》 6、会当凌绝顶,...不要和别人攀比,学会不贪婪,不奢求,平和宁静,知足常乐。 7、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活法,没必要去复制别人

酷的昵称起名
18、知足常乐19、无痕乄公子20、良辰美景奈何天21、╰罒尒淳╮浅唱22、゛__笨蛋〆23、不乱于心24...487、泪干后,又是天晴488、我只做no489、雪花飘飘的天空490、丶﹏依旧执著ミ↘。491、醉烟如醉酒般

人间有味是清欢,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当年三月,苏轼在黄州(今湖北黄冈)贬所过了四年多谪居生活之后,被命迁汝州(治今河南临汝)团练副使。这种量移虽然不是升迁,但却标志着政治气候的转机。据《宋史·苏轼传》,宋神宗手札移轼汝州,有“人材实难,不忍终弃”之语。这年四月苏轼离开黄州赴汝州,最困顿的黄州时期终于脱离了,心境比较轻松,一路上颇事...

苏轼的[人间有味是清欢]是什么意思?
当年三月,苏轼在黄州(今湖北黄冈)贬所过了四年多谪居生活之后,被命迁汝州(治今河南临汝)团练副使。这种量移虽然不是升迁,但却标志着政治气候的转机。据《宋史·苏轼传》,宋神宗手札移轼汝州,有“人材实难,不忍终弃”之语。这年四月苏轼离开黄州赴汝州,最困顿的黄州时期终于脱离了,心境...

人间有味是清欢,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当年三月,苏轼在黄州(今湖北黄冈)贬所过了四年多谪居生活之后,被命迁汝州(治今河南临汝)团练副使。这种量移虽然不是升迁,但却标志着政治气候的转机。据《宋史·苏轼传》,宋神宗手札移轼汝州,有“人材实难,不忍终弃”之语。这年四月苏轼离开黄州赴汝州,最困顿的黄州时期终于脱离了,心境...

苏询的文言文
宰相韩琦看到苏洵的文章后十分赞赏,并将此文章奏报到朝廷,苏洵因此被召试舍人院,但他以有病为由没有到任。于是又被任命为秘书省校书郎。 当时正赶上太常...人应该知足常乐,不要与人争荣。 作者透悟人生,渴望超然尘外,心境淡泊。4. 文中两次写“童子”、文末写“虫声”有何妙处?(3分) 答:以童子少不更事...

岚县18248686411: 【急!!!!】凸显苏轼豁达乐观的三条事例 -
晋亚尤脱: 江城子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这首词作于熙宁八年(1075年)冬....

岚县18248686411: 表现苏东坡乐观旷达的事例 -
晋亚尤脱: 哈喽,大家好,我是棉言麻语,每天都会有不同的精彩资讯分享给你. 今天我们就来讨论一下,豪放派词人代表苏东坡,明明仕途不顺为何还能如此乐观? 下面我们来具体说一下.我们大多数人都读过苏轼的作品,我们可以从他的的作品中,...

岚县18248686411: 苏东坡旷达乐观的事例 -
晋亚尤脱: 一、“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定风波》),这是苏轼因为“乌台诗案”差点送命后被贬黄州后所作,当时正好出行遇雨,一行人被雨淋得很狼狈,唯有苏轼发出了也无风雨也无晴的人生感慨,...

岚县18248686411: 苏轼不重得失的豁达乐观的胸怀. -
晋亚尤脱: 举事例是吧?给你找了几个:苏轼被贬黄州的时候,有著名的《猪肉颂》打油诗:“黄州好猪肉,价钱等粪土.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慢著火,少著水,火候足时它自美.每日起来打一碗,饱得自家君莫管.”这里的“慢著火,少著水,火候足时它自美”,就是著名的东坡肉烹调法了.苏东坡后来任杭州太守,修苏堤,兴水利,深受百姓爱戴.而这“东坡肉”也跟着沾光,名噪杭州,成了当地的一道名菜了.

岚县18248686411: 苏轼笑看人生的故事 -
晋亚尤脱: 苏轼笑看人生的故事: 绍圣四年(1097年),年已六十二岁的苏轼被一叶孤舟送到了徼边荒凉之地海南岛儋州(今海南儋州).据说在宋朝,放逐海南是仅比满门抄斩罪轻一等的处罚.他把儋州当成了自己的第二故乡,“我本儋耳氏,寄生西...

岚县18248686411: 苏东坡随遇而安的故事 -
晋亚尤脱: “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初到黄州》)单看字面,这黄州真是居住的胜地呀,鱼美、笋香.可这是苏轼生平第一次被贬,初到贬地的感受.换作常人,初到贬所,一定是愁眉不展,一定感觉到寂寞无助,但苏轼不然,无论到哪里,无论境遇如何,他都能看到希望,他都能乐观地面对,他都能随遇而安.就是在这个被贬之地——黄州,苏轼安然而居,开垦“东坡”自耕,从而为中国文学史增添了一个传奇的“苏东坡”,为后人留下了传诵千古的“三赤”名篇(《念奴娇-赤壁怀古》、《前赤壁赋》、《后赤壁赋》).

岚县18248686411: 古人因为被贬而换得另一种快乐的例子有哪些 -
晋亚尤脱: 任务占坑

岚县18248686411: 关于苏轼的故事 -
晋亚尤脱: 苏轼的故事1、针锋相对苏轼被贬黄州后,一居数年.一天傍晚,他和好友佛印和尚泛舟长江.正举杯畅饮间,苏东坡忽然用手往江岸一指,笑而不语.佛印顺势望去,只见一条黄狗正在啃骨头,顿有所悟,随将自己手中题有苏东坡诗句的扇...

岚县18248686411: 苏东坡 旷达乐观事迹 -
晋亚尤脱: 苏东坡的仕途之路异常坎坷,在42年的官宦生涯中,1/3的时间在“下放”中度过.42岁时,他因“乌台诗案”受小人谗言,被宋神宗贬到黄州.而他并没有自暴自弃、放浪不羁,而是将一腔悲愤化作了文学创作的动力.此间,他寄情于山水、...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