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歌子古诗翻译及创作背景

作者&投稿:陀索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是唐代诗人张志和的一首词。这首词开头两句写垂钓的地方和季节。这两句里,出现了山、水、鸟、花、鱼,勾勒了一个垂钓的优美环境,为人物出场作好了铺垫。

【作者】张志和【朝代】唐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译文

西塞山前白鹭在自由地翱翔,江水中,肥美的鳜鱼欢快地游着,漂浮在水中的桃花是那样的鲜艳而饱满。渔翁头戴青色的箬笠,身披绿色的蓑衣,冒着斜风细雨。

创作背景

唐代宗大历七年(772)九月,颜真卿任湖州刺史,次年到任。张志和驾舟往谒,时值暮春,桃花水涨,鳜鱼水美,他们即兴唱和,张志和首唱,作词五首,这首词是其中之一。这首词于宪宗时一度散失,长庆三年(823),李德裕访得之,著录于其《玄真子渔歌记》文中,始流传至今。

作者简介

张志和(732年—774年?),字子同,初名龟龄,号玄真子。祁门县灯塔乡张村庇人,祖籍浙江金华,先祖湖州长兴房塘。张志和三岁就能读书,六岁做文章,十六岁明经及第,先后任翰林待诏、左金吾卫录事参军、南浦县尉等职。后有感于宦海风波和人生无常,在母亲和妻子相继故去的情况下,弃官弃家,浪迹江湖。著作有《玄真子》十二卷三万字,《大易》十五卷,有《渔夫词》五首、诗七首传世。




相和歌辞。子夜春歌原文_翻译及赏析
《相和歌辞-子夜春歌》原文:春风动春心,流目瞩山林。山林多奇采,阳鸟吐清音。翻译:春天的风吹动了春天的心,流动的眼神凝视着山林。山林里丰富多彩的景象,阳春的鸟儿唱出清脆悦耳的歌声。赏析:子夜春歌是一首描绘春天生机的诗歌,以生动的语言和细腻的描绘,展现了春天的美好和生命的活力。诗歌...

开愁歌原文_翻译及赏析
创作背景 李贺举进士不得回归故里,后在唐宪宗元和三年(公元808年)和元和六年(公元811年)再赴长安,途径华阴县,写下了这首诗。李贺(约公元791年-约817年),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

李贺《美人梳头歌》原文及翻译赏析
这首诗的题材是平凡的,色泽是鲜艳的。其中层出不穷的比喻,如以鸣玉喻辘轳声,芙蓉喻美人,「秋水光喻明镜,「云撒地」喻长发委地,「老鸦色」喻黑发,「踏雁沙」喻缓步,在相当程度上给人以新鲜的感觉。 美人梳头歌创作背景 这是李贺创作的一首艳体诗,当作于元和(唐宪宗年号,806—820年)早期,具体作年不详。

歌声振林樾全诗 所见古诗的全文翻译以及作者介绍
【创作背景】: 袁枚热爱生活,辞官后侨居江宁。其主张抒写性情,所写多为士大夫的闲情逸致。诗人在旅途的路上看见一个牧童骑着牛,唱着歌,忽然听到蝉的叫声,于是停住歌声跳下牛背,准备捕捉蝉。这一幕触发了诗人的诗兴,就写下了这一首“所见”。 【作者简介】: 袁枚(1716-1797)清代诗人、散文家。字子才,号简斋...

《子夜吴歌》原文及翻译赏析
古诗简介 《子夜吴歌四首》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组诗,又题《子夜四时歌四首》。这四首诗分以四时情景写了四件事。第一首写春景,是说汉乐府中的秦罗敷采桑的故事;第二首写夏景,是说春秋越国西施若耶采莲的故事;第三首写秋景,是说戍妇为征人织布捣衣之事;第四首写冬景,是说戍妇为征夫缝制绵衣之事。作品...

子夜四时歌春歌原文及翻译
《子夜四时歌》春歌为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原文及翻译见下。原文:秦地罗敷女,采桑绿水边。素手青条上,红妆白日鲜。蚕饥妾欲去,五马莫留连。翻译:秦地有位叫罗敷的女子,在绿水边上采摘桑叶。白皙的纤纤手指攀在青枝上,嫩红的面容在阳光下特别鲜亮。蚕儿已经饿了,我该赶快回去了,达官贵人莫在此...

李煜《子夜歌·人生愁恨何能免》原文及翻译赏析
子夜歌·人生愁恨何能免翻译及注释 翻译 人生的愁恨怎能免得了?只有我伤心不已悲情无限!我梦见自己重回故国,一觉醒来双泪垂落。有谁与我同登高楼?我永远记得一个晴朗的秋天,在高楼眺望。往事已经成空,就仿佛在梦中一般。注释 子夜歌:此词调又名《菩萨蛮》、《花问意》、《梅花句》、《晚...

《李供奉弹箜篌歌》古诗原文及翻译
作者:顾况 国府乐手弹箜篌,赤黄绦索金鎝头。早晨有敕鸳鸯殿,夜静遂歌明月楼。起坐可怜能抱撮,大指调弦中指拨。腕头花落舞制裂,手下鸟惊飞拨剌。珊瑚席,一声一声鸣锡锡;罗绮屏,一弦一弦如撼铃。急弹好,迟亦好;宜远听,宜近听。左手低,右手举,易调移音天赐与。大弦似秋雁,联联度...

古诗子夜吴歌(秋歌) 李白 翻译
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在他的创作实践中,十分注意向汉魏六朝的民歌学习,从中获得丰富的养料,充实和发展自己的创作,这首《子夜吴歌》就是诗人向民歌学习而又有所创造的例证。《子夜吴歌》是六朝时南方著名的情歌,多写少女热烈深挚地忆念情人的思想感情,表现非常真诚缠绵,李白正是掌握住了这种表达...

杨柳歌原文_翻译及赏析
庾信(513—581)字子山,小字兰成,北周时期人。南阳新野(今属河南)人。他以聪颖的资质,在梁这个南朝文学的全盛时代积累了很高的文学素养,又来到北方,以其沉痛的生活经历丰富了创作的内容,并多少接受了北方文化的某些因素,从而形成自己的独特面貌。 庾信心膂良臣,帷幄元勋,左右万几。暂武林分...

山南地区19590615051: 《渔歌子》的写作背景 -
巴唐奈康: 这首词描写了江南水乡春汛时期捕鱼的情景.有鲜明的山光水色,有渔翁的形象,是一幅用诗写的山水画.首句“西塞山前白鹭飞”,“西塞山前”点明地点,“白鹭”是闲适的象征,写白鹭自在地飞翔,衬托渔父的悠闲自得.次句“桃花流水鳜...

山南地区19590615051: 古诗《渔歌子》全诗是什么意思? -
巴唐奈康: 古诗《渔歌子》全诗译文:西塞山前白鹭在自由地翱翔,江水中,肥美的鳜鱼欢快地游着,漂浮在水中的桃花是那样的鲜艳而饱满.江岸一位老翁戴着青色的箬笠,披着绿色的蓑衣,冒着斜风细雨,悠然自得地垂钓,他被美丽的春景迷住了,连...

山南地区19590615051: 渔歌子的背景和诗意 -
巴唐奈康: 此词在秀丽的水乡风光和理想化的渔人生活中,寄托了作者爱自由、爱自 然的情怀.词中更吸引我们的不是一蓑风雨,从容自适的渔父,而是江乡二月 桃花汛期间春江水涨、烟雨迷蒙的图景.雨中青山,江上渔舟,天空白鹭,两 岸红桃,色泽...

山南地区19590615051: 渔歌子写作背景 -
巴唐奈康: 这是一首传唱悠远的词,所描写的是西塞山边的景色:空中有白鹭高飞,而山下的小溪边,盛开着丛丛鲜艳的桃花,溪水中是一条条鲜活肥美的鳜鱼,还有那温和的斜风细雨,这是一幅多么生动自然的春天的景象,生机勃勃,而且充满了喜气....

山南地区19590615051: 《渔歌子》的背景 -
巴唐奈康: 隐居生活的乐趣~~ 渔 歌 子 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作者】 本名龟龄,字子同,金华(今属浙江)人.生卒年不详.唐肃宗时待诏翰林. 后因事被贬,绝意仕进,隐居江湖间.自号玄...

山南地区19590615051: 古诗 渔歌子 解释 -
巴唐奈康: 西塞山前,白鹭展翅飞翔, 西塞山前白鹭飞, 桃花盛开,春水初涨,鳜鱼正肥美. 桃花流水鳜鱼肥. 渔夫戴上青色的斗笠,披上绿色的蓑衣, 青箬笠,绿蓑衣, 斜风拂面,春雨如丝,正好垂钓,用不着回家. 斜风细雨不须归

山南地区19590615051: 渔歌子的写作背景 -
巴唐奈康: 在青翠的西塞山前,有一队白鹭在自由的飞翔.而山边还有一条清澈的溪流,水源丰富.正值桃花落下的时节,一瓣瓣桃红色的花瓣随风飘下,落入河水中.经过河水浸泡后,粉红的花瓣愈加红润.在河水中不只有美丽的桃花,还有头小身肥的...

山南地区19590615051: 渔歌子的背景和诗意 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 -
巴唐奈康: 【品评】这首词描写了江南水乡春汛时期捕鱼的情景.有鲜明的山光水色,有渔翁的形象,是一幅用诗写的山水画.首句“西塞山前白鹭飞”,“西塞山前”点明地点,“白鹭”是闲适的象征,写白鹭自在地飞翔,衬托渔父的悠闲自得.次句“...

山南地区19590615051: 渔歌子翻译和原文,急需!3月5日交 -
巴唐奈康: [编辑本段]作品原文渔歌子①西塞山②前白鹭③飞,桃花流水④鳜鱼肥⑤.青箬笠⑥,绿蓑衣⑦,斜风细雨不须⑧归.[1][编辑本段]注释译文【注释】①渔歌子:词牌名.此调原为唐教坊名曲.分单调、双调二体.单调二十七字,平韵...

山南地区19590615051: 渔歌子(加拼音) -
巴唐奈康: Yú gē zǐ渔歌子xī sāi shān qián bái lù fēi ,西塞山前白鹭飞,táo huā liú shuǐ guì yú féi .桃花流水鳜鱼肥.qīng ruò lì ,lǜ suō yī ,青箬笠,绿蓑衣,xié fēng xì yǔ bú xū guī .斜风细雨不须归.译文:西塞山前白鹭在自由地翱翔,江水中,肥美的...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