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在三国中犯的最大错误是什么?他称汉中王伤透天下人心?

作者&投稿:卞恒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刘备一生中最大的错误是在夺取益州以后,没有好好处理孙权索取荆州的要求,最终导致双方差点兵戎相见,加深了双方的矛盾,还失去了抢占汉中的机会。

刘备夺取益州以后,孙权曾经派遣使者去成都向他索取荆州。刘备当然不甘心白白把荆州拱手相让,于是以夺取凉州以后再归还荆州进行推脱。

孙权对于刘备这个明显是缓兵之计的答复非常不满,因此命吕蒙夺取了长沙、零陵、桂阳三郡。刘备也不示弱,亲自率五万大军赶赴荆州,并命关羽率军前往益阳,摆出一副要和东吴开战的架势。

没想到就在此时,曹操却出兵攻打汉中,很快击败了张鲁,占据了汉中大部。汉中是益州的门户,汉中失守以后益州一日数惊,民心动摇。刘备不得不和孙权议和,让出江夏、长沙、桂阳三郡,自己继续保有南郡、零陵、武陵。孙刘两家就此以湘江为界瓜分了荆州。

刘备匆匆率军赶回益州,并命黄权率军去支援张鲁。不过此时张鲁已经投降了曹操,汉中彻底落入曹操之手。曹操随即命夏侯渊、张郃驻守汉中,屡次进犯巴郡。幸亏张飞击败了张郃,才稳定了局势。

之后刘备不甘心受制于曹操,因此从建安二十三年(公元218年)起,对汉中发动大规模的攻势,并在次年击败曹操,夺取了汉中。不过汉中之战刘备也是惨胜,损失极大。以至于关羽北伐襄樊时,刘备一直无力做出实质性的支援。

说起来虽然我们常说刘备借荆州,但是实际上刘备在荆州的大部分地盘,比如说荆南四郡,还是他自己打下来的。真正孙权借给他的,只有南郡一个郡而已。因此当孙权向刘备索取荆州时,其实理由并不是很充分,刘备不想白白让出来也是情有可原。

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在当时曹操势大,孙刘两家必须合作才有可能和曹操对抗。

在此前包括赤壁之战,孙权一直是对抗曹操的主力。也正是靠着孙权牵制曹操,刘备才得以有机会夺取益州,更何况南郡总归是向孙权借的。所以在孙权提出对荆州的诉求以后,刘备不应该推脱搪塞,而是要切实合理去解决这个问题。

比如说刘备可以像后来《湘水之盟》那样,主动让出江夏、长沙、桂阳给孙权,表明其他三郡等夺取凉州以后归还。这样孙权肯定也能看到刘备的诚意,会和刘备达成 历史 上一样的协议,而不是兵戎相见。

这样刘备的主力就不会离开益州,在曹操出兵攻打汉中时,或者支持张鲁对抗曹操,或者趁火打劫抢占汉中部分地区,直接和曹操开战,应该都可以及时作出反应。这样刘备夺取汉中付出的代价,就会比 历史 上小得多,可以派出一定的力量帮助关羽北伐襄樊,取得更大的战果。

而更重要的是,湘水对峙虽然最后是和平解决,但是却让孙刘联盟之间的关系极度恶化。之后孙权决定趁关羽北伐襄樊时夺取荆州,也正是认定刘备不愿意主动交出荆州,才做出的决定。

如果刘备能主动让出三郡,显示出自己的诚意,那么孙权就不会急着以武力解决荆州问题。不至于像 历史 上一样,关羽因为失去荆州而全军覆没,并最后导致了夷陵之败,蜀汉实力大损。

所以刘备未能好好处理孙权索取荆州的要求,对其后来的一系列失败埋下了伏笔。

刘备作为季汉帝国的建立者,为延续汉王朝付出了一生的努力。他靠着老刘家这块招牌开创基业,但是也被这块招牌给彻底耽误了!

所以我认为,刘备的最大错误,不是称汉中王,不是夷陵之战,更不是称帝, 而是过分透支老刘家的这块招牌,以至于自己很被动。


一、大家都是枭雄,为何刘备不能盗墓?

三国君主的军费都是从哪儿来的?很多人都知道,曹操的军费来源,主要是盗墓。曹操是一代枭雄,他做事敢作敢当。

那个时候军中缺少军粮,程昱提倡大家吃熟食,也就是人肉。这哪成啊?曹操为了解决军费问题,所以就向地下的人借钱买粮食。

所以说我们现在想要出土一个完整的北方汉墓,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因为都被这位祖师爷给盗光了,为了盗墓事业的发展,曹操特地在军中设立了摸金校尉、发丘中郎将等职务。不过他这么做也阻止了人吃人的现象,我觉得无可厚非。

孙权盗墓吗?当然盗啊!这年头,不盗墓你好意思出来混吗?孙权发现曹操盗墓挣钱以后,立刻也打起了自己地盘上汉墓的主意。


他知道南越王赵佗下葬时埋了不少宝贝,所以专门组织了一支5千人左右的队伍,南下负责找南越王的墓。

这波人折腾了大半年,没找到赵佗的墓,倒是找到了赵佗的曾孙、南越国第三任君主赵婴齐的墓,那也是珍宝无数,让孙权尝到了甜头。

在给孙坚修庙的时候,孙权又派人盗掘了长沙王吴芮的墓。全都是大人物的墓,吴芮是西汉为数不多的异姓王,墓里的珍宝可想而知有多少。

那为啥刘备不跟曹操、孙权学习呢?对不起,这个真的学不来。汉朝以孝道治理天下,所以汉朝大墓里财宝无数,是子孙们为了体现孝道,才给埋进去的。

刘备的大脑袋上顶着一个汉室后裔的头衔,他哪能为了财宝,去挖掘汉朝祖先的坟墓呢?这岂不是在挖自己老祖宗的墓嘛!

刘备但凡这么做了,那他将会失去人心。当初要么你就淡化自己是老刘家子孙的这件事儿,靠自己的本事去打拼。一旦借助了这个招牌,再想摘下来,可就没那么容易了。所以我们找不到任何刘备盗墓的记录。


二、刘备为何不能屠城?还不是这顶帽子禁锢着嘛!

三国雄主们屠城似乎成了家常便饭,最著名的当属曹操,这哥们一言不合就要屠城,似乎老百姓得罪了他一样。那记录就太多了。

这里讲的就是曹操在攻打徐州的陶谦时,路过了取虑、雎陵、夏丘等地,把这里的数十万老百姓全都给屠了,甚至鸡犬不留,尸体堆满了泗水,导致泗水断流。实在是太惨了。

此外,曹操还创下了“建安三年屠彭城,建安五年坑官渡八万人,建安九年屠邺城。”等可怕的屠城记录。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各大诸侯互相不服气,攻城是一件极为不容易的事情。如果做人不够狠,的确很难顺利地拿下各大城池。 所以曹操用屠城这种方式,一方面可以达到发泄的目的,另一方面也能震慑对手,此外还可以让士兵们在烧杀抢掠中捡漏,提高他们的战斗积极性。 虽然手段残忍,但是又有什么办法呢?咱可不能用现代法律和观念去约束曹老板吧?


那么孙权屠城不?还真的有,别看他一副三国搅屎棍的模样,可有机会屠城的时候,毫不含糊。

孙权刚上台那会儿,孙策的手下庐江太守李术很不服气,所以打算带着大军归顺曹操。这哪成呢?于是孙权就派人围攻宛城。

本来李术还是很稳的,他自认为曹操能来救他。可没想到曹操就喜欢他们窝里斗,压根没派人来。导致李术在宛城惨不忍睹,看看《三国志》的记录,自行脑补缺粮后的场景。

最终孙权还是攻破了宛城,随后顺带着就屠了城。 正因为孙权一上台就采取了如此凶狠的手段,一下子就镇住了江东各大士族。一个19岁的小孩儿,如此狠辣,这是他们想不到的。

此外在建安十三年,孙权攻打黄祖的时候,就曾经在击败黄祖后屠城。黄祖跟孙权有杀父之仇,所以这也算是发泄的一种方式。

可是我们在《三国志》包括《后汉书》里,找不到一条刘备屠城的记录,为啥?因为刘备头上顶着一个老刘家的招牌。


作为汉室宗亲,他的一言一行都代表着汉朝皇室,天下子民都是汉朝皇室的子民,刘备怎么可以屠城呢?屠戮的岂不都是他自己的子民嘛!

其他人完全可以通过屠城的办法,震慑对手,从而达到顺利攻城或者让对手投降的目的。可是唯独刘备不能这么干,这么干了,就违背了他仁义的形象,也就违背了他作为汉室宗亲的招牌。


总结:刘备,三国最不洒脱的一位诸侯。

曹操家里很有钱,他老爹曹嵩能花钱买到太尉的职位,可见多富有。 此外他本人也是汉灵帝的西园八校尉之一,妥妥的高富帅一枚。因此他可以做到洒脱。

孙权是正儿八经的富二代,父亲孙坚和哥哥孙策,给他把基业安置好了,让他顺利接班。 也就是说他不需要创业,没啥兴趣爱好就回来继承庞大的帝国家业就行了。所以他也很洒脱。

唯独刘备,是三国君主里最不洒脱的一个。他是穷苦孩子出身,靠卖草鞋为生。他要想成就大业,就得挖空心思利用自己所有能利用的优势。姓刘,似乎成了他唯一的优势。

所以没钱没势的刘备,只有靠汉室宗亲这个招牌行走江湖。 顶着这个招牌,你觉得他还能洒脱起来吗?当然不能了,仁义、孝顺、道德这些东西,同时也都加在了他的脑袋上。

这让我想起了《大话西游》里,观音对至尊宝说的那段话: 戴上这个金箍之后,人世间的情欲不能再沾半点,否则越收越紧,苦不堪言。

我想,刘备也是这样吧。不戴金箍,无法成就大业,拯救汉室江山。可是戴上金箍,很多事情就不能干了。

参考资料:《三国志》、《后汉书》

刘备是汉室宗亲,还接受皇帝刘协的衣带诏,刘备声称曹操托名汉相,实为汉贼,一直联络力量反对曹操。这样刘备站在了道义的制高点,朝野也有不少人明里暗里支持刘备,曹操也心有忌惮,并不敢对汉室不敬和不利。也就是说只要刘备在,摆出不合作的架势,就说明天下人心仍向往汉室,就有利于皇帝刘协的地位提高。


可是刘备却以自身的切实行动,证明了自己只是一个为自身利益考虑的军阀而已,并不顾及刘协的感受和汉室的存亡,更不顾及天下的苍生,是刘备让刘协一步步失去民心,走向不得不禅让皇位的地步。

想当初,刘协给车骑将军董承衣带诏,要求诛曹操,刘协还有相当多的支持者。刘备是左将军,豫州牧,有一定的军权,也参与了此事。其实不管参与不参与,刘备的存在都会对曹操有一定的牵制作用。刘备虽然参与了董承的密谋,却在行动之前借口阻击袁术而领兵外出,抢占荆州,直接独立了。很显然,刘备如果在朝,诛杀曹操的行动更有可能成功,刘备抛弃皇帝和战友,跑到了外线去行动,自己安全了,却置刘协与险境。

董承谋事不密,事泄被杀,刘协更加孤立。曹操进一步进攻刘备,夺取徐州。刘备逃到河北袁绍处,鼓动袁绍起兵讨伐曹操,也是刘备声称的衣带诏作用。结果官渡之战袁绍战败,曹操统一北方,刘备则投靠荆州刘表,继续自己的反曹事业。

刘备拥汉反曹,得到了很多人的支持,不管是出于公心还是私心,都是证明汉室这个招牌还有相当的号召力。直到孙刘联盟在赤壁之战中击败曹操,曹操都不敢轻视汉室,曹操在晋封魏公、进而称王的时候,在朝廷内部仍然有相当的反对者。甚至发生了太医吉平要毒死曹操,曹操的合作伙伴荀彧也忠心汉室,反对曹操晋封魏公。


这时候刘备在干吗呢?刘备彻底抛弃了刘协,也许刘备从来就没有想要兴复刘协的汉室,而是要建立自己的基业。虽然赤壁之战时,刘备还声称曹操托名汉相,实为汉贼,一副要维护汉室权威的样子。但刘备实际上却一直为建立自己的功业而努力奋斗,刘备要兴复的只是自己的汉室,而不是刘协的汉室。

刘备为了建立自己的基业,耗费数年攻打同宗刘璋的西川,又耗费数年争夺汉中,刘备之所以争夺汉中,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汉中是四川盆地的缺口,不得汉中自己无法安稳。这分明是要割据而独立,哪里是救汉室。这应该是刘备最鸡贼,最大的错误了,就连孙权都说刘备为狡虏,从而与刘备决裂。

刘备为了夺取汉中,几乎调动了四川所有的力量,男当战,女当运,却得地不得人。曹操则在撤出汉中之前,将当地百姓几乎全部迁走,可见曹操要的是人,更是人心。

刘备夺取了汉中,势力达到了巅峰,却在这个时候给刘协致命一击,一脚踢进棺材里,就差在棺材板上钉钉子了。刘备径自上表称汉中王,刘协寄希望的刘备,不仅没有帮助自己,反而自立为王。刘协是汉帝,刘备是汉中王,谁听谁的?


自此,刘协的处境更加艰难,大家都看明白汉室复兴无望,天命归曹,人心向魏。于是曹操死后,一帮汉朝大臣迫不及待的要争拥立之公,三番五次逼迫刘协禅位曹丕,从此江山易主,改朝换代。

最具讽刺意义的是,当刘协禅位的消息传到成都,竟然成为曹丕杀死刘协自立为帝了,是谁歪曲了这个消息?要知道曹丕称帝可是做足了功课,三辞三让,官员劝进十五次,并且公开举行禅让仪式,昭告天下,封刘协为山阳公,这应该是天下共知的事情。

刘备不管这些,一口认定曹丕篡汉,汉帝被杀,这正好给刘备一个称帝的理由,从此之后兴复汉室就更是光明正大的兴复自己的汉室了。关于这一点,在三国演义中,赵云反对刘备东征孙权时,也以兴复汉室、曹丕才是敌人来说事儿,却被刘备公然无视,执意要伐吴,结果刘备兵败,病死在白帝城。

称汉中王理所应当,毕竟诸葛亮也支持,刘备的境界已经不能用错误来描述,在早期的时候,有一件事做的不是很好,在刘表死后,没有立马接盘荆州,是一大失策,既然是谈天下,那么对于地盘重要就避免不开,没地盘,连地主都算不上,那么立马接盘荆州和推辞之后,过了一段时间,经过了各种曲折在得到荆州,有什么不同,至少以刘琦的名义暂守应该说的过去吧!有了荆州,就有能力保证在赤壁之后万一曹操出了什么意外,刘备就有能力应对北方之乱和东吴周瑜,话说陈友谅不意外战死,朱元璋又没有一定的兵力的话,朱元璋能在几年里平定南方吗!显然二者缺一不可。曹魏如此强大,不发生内部问题,单靠一般化的战争怎么可能轻易就灭掉,这些都是假设,赤壁结束曹操退休,当是时刘备又储存一定的力量,诸葛亮就有可能,恢复中原。当然如果曹操的几个儿子中如果有一个能快速控制局面的话,北伐也没那么容易。都是假设,环境的局限性太强了。

刘备最大的错误是对汉中重视不够,曹操已在前往汉中的路上,刘备对此不仅一无所知还有时间去荆州与孙权争利,结果全据荆州的愿望没达成还是湘水划界,曹操215年平定汉中,还让张郃迁走了巴东巴西两郡的百姓并打到宕渠,刘备只派了张飞击退张郃后回到成都三年坐视不理,直到让曹操迁走了汉中所有百姓后的218年才才想起来发兵争夺汉中,打了两年得到一座空城,不先建设汉中反而急不可耐的称王,之前坚持的汉室忠臣的人设站不住了,失了天下人心

死后给诸葛亮太大权力。没有建立制衡机制。称汉中王太早。影响了刘备情商高,乐于助人的形象。让群雄对这个刘氏野心警惕

刘备在《三国》中被称为枭雄,那是有道理的,纵观他的一生,有半辈子都在奔波劳碌,赤壁之战后方才有了立足之地,然后在诸葛亮的帮助下平定西川,建立西蜀政权。最终夷陵之战大败而归,不久就死掉了,那么刘备在三国中犯下最大的错误是什么呢?

这跟他是否在汉中称王关系不大,刘备用了半辈子的时间收买人心,把最仁义的一面展现给世人,岂是一朝成为帝王就能败光的?以他和诸葛亮的能力,必然会贴一张告示,昭告天下,我刘皇叔登基称帝并非为了自己,而是要抗衡曹魏,待到迎回天子,这个皇位还是要归还的。

那么刘备犯下的错误是什么呢?荆州丢了,关羽之死,这才是刘备最大的悲剧!关羽之死看似东吴孙权联合将其置于死地,其实刘备也有参与其中。关老爷岁数大了,那股子狂劲儿真是无可比拟,这里不仅仅是对孙权和曹操。对刘备也应该充满着傲慢,作为五虎上将之首,刘备的江山有一半是靠关羽打回来的,就连刘备媳妇都是关羽舍命保送回来的。

关羽心中能没有点想法么?还有最重要一点,关羽自始至终都认为自己是汉将,并非蜀将,他的心里一直都是把汉献帝供奉在心中的。对刘备有二心的人,即便是兄弟,在刘备心里也容不下啊!介时,蜀国是兵强马壮,刘备是真的想在有生之年成就一番霸业。打曹操有点难,打孙权,还有盟约在手,这可如何是好?再等几年刘备的身体也受不了啊!

赶巧关羽跟孙权因为种种原因结梁子了,孙权也一直想要收回荆州这个战略要地!关羽又生擒于禁,怒斩庞德。让曹操跟孙权都生气了,于是襄樊之战就这样爆发了,刘备原本应该是着急上火,但此时的他心里还有点小欢喜,机会终于来了。关羽败走麦城,刘封和孟达见死不救,关羽成了鱼肉,被潘璋部下马忠所擒,让吕蒙给杀了。

刘封跟孟达若是没有得到刘备的授意,他们敢不去救关羽么?好歹关羽也是刘封的叔叔,于情于理也说不过去啊!必定是诸葛亮或者刘备写信给刘封,信中有舍弃荆州,舍弃关羽的意思!最终就连刘封也被灭口了!

关羽之死为彻底断送孙刘联盟,成为刘备攻打东吴最佳理由,杀我兄弟有如断我手足,这个仇岂可不报。于是举全国之力攻打吴国,最终兵败夷陵。刘备从此一病不起,没过多久就过世了。诸葛亮知道刘备这一去必然以失败收场,所以他极力反对,仍旧阻止不了。刘备一意孤行,诸葛亮偷奸耍滑,待刘备逝世以后,诸葛亮才算真正的掌控了蜀国的大权,才有实力跟李严等那些世族大家抗衡!

故此,刘备犯下最大的错就是把荆州丢了,害死了关云长,其次是意气用事发兵伐吴,这才是导致刘玄德失败的根本原因,聪明一世糊涂一时,让蜀国实力大损,诸葛亮六出祁山都功亏一篑!

刘备在三国中犯的最大错误是让刚愎自用、目空一切的关羽去守荆州,最终由于关羽的自负致使蜀汉的北伐中原失去了极其优质的战略资源和犄角—荆州集团,而荆州集团的覆灭又引发了蜀汉更大的战略错误—夷陵之战。两战的失败,让蜀汉的综合国力一落千丈。刘备北伐中原、复兴汉室的大业也就成了泡影。




无双吕布成了三国中最大的鸡肋
吕布武功天下第一,然后吕布为人无信又见利忘义,无情又刻薄寡恩,无常又朝三暮四,终于让无双吕布成了三国中最大的鸡肋,各大诸侯都想要,却又不敢用。吕布似的人当记吕布之死,在这个时代它是一种自食其果的失败之象征,吕布不见容于诸候,犹如无信无情无常之人不见容于社会。> > > 一、投奔刘备> > 却说曹...

三国演义中的官职大小是怎样分的??
3 三国演义中的官职及其品级和作用一览 都督:三国始置都督和大都督,为领兵官,其中大都督为最高军事统帅。 校事:曹操临时设置的小吏,负责伺察群臣的微过小罪。 监冶谒者:三国时魏置,掌管冶铁的专官 御史大夫:掌管弹劾、纠察的官员,其位仅次于丞相。 御史中丞:御史大夫的副手。 黄门侍郎:秦汉时,宫门皆黄色,故...

三国时期最大的废物是谁?除了他舍我其谁?
孙吴黄武四年(225年),蜀汉的南中地区发生叛乱,叛军投降孙吴,孙权又任命刘璋的儿子刘阐为益州刺史,让他居在交州和益州的交界处,一直到诸葛亮平定南中。 刘璋的才能和谋略还不如父亲刘焉,只是由于生在豪门才在史册中留下了一笔,他浪费了天府之国这块地盘,要论三国最大的窝囊废,应该非他莫属。 已赞过 已踩过< ...

在三国中,最聪明也最愚蠢,自寻死路没有善终的谋士是谁?
在三国那样战乱的时代当中,光有武功和蛮力是不行的,还得有智慧才能立足于整个天下,因此,谋士真的很重要。相信大家对于这个时期中的谋士,了解最多的就是诸葛亮了吧,毕竟他是较为成功,也有大智慧的人。不过,像诸葛亮这样的谋士有大智慧,但是也有看上去很聪明,实际上却老是犯蠢,非得作死,...

曹操一生刚愎自用,那他一生犯的最大的错误有哪些?
即使是一代枭雄,这一生也无法避免犯错,曹操一生当中犯过很多错,但是最大的错误是以下三种。第一贪恋美色,强行抢走了张绣的嫂嫂。曹操是一个非常好色的人,在他征战天下的这些年里身边总少不了美女,而曹操抢过的美女当中带来最大损失的就是邹氏,强占邹氏之后,直接导致投降的张秀暴走,在曹操毫无...

三国时期的官职从大到小。(最好列表)
丞 相:战国时始置,为百官之长。东汉不设丞相,董卓曾任相国。建安十三年(208)复置,曹操自任丞相。“丞”与“承”相通,“丞相”就是承君主的旨意来处理国家事务的人。三国皆置丞相,以蜀汉丞相权位最重。太 傅:辅弼国君之官,为上公,地位高于三公,作为重臣参与朝政,掌管全国的军政大权。

为啥在三国最大规模战役中战功卓著的人会沦为龙套角色?
直到守孝期结束,州泰才重新出现在曹魏政坛。此后,州泰历任新城太守、兖州刺史等职。司马昭发动淮南之战时,州泰担任豫州刺史,也一同随军参战,并成为淮南之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不过很可惜,在小说当中,此人却仅仅变成了一个龙套角色。在这场三国时期最大规模的战役中,州泰表现出色,先后率军与东吴...

三国常见官职介绍:带“大”字“太”字的惹不起,最强是“相国”!_百度...
喜欢三国的朋友,应该发现里面有很多官职,比如丞相、州牧、大将军、左将军什么的。可能很多朋友对这些官职都还不了解,下面我这里对影视剧及历史文化中常出现的一些官职做一个简单介绍。1、大司马:汉武帝刘彻废太尉设大司马,光武帝刘秀又废大司马为太尉,故大司马即太尉,为掌管军政和军赋的最高官职,...

三国志中刘备死前曾说诸葛亮,如果嗣子不可辅,君可自取。
但称刘备为三国中最大的奸雄则不为过. 何谓奸雄? 奸雄就是用狡诈手段谋取大权的野心家。刘备能从 ”织席贩履” 的一介布衣, 最终成为蜀国的皇帝, 靠的就是他的奸雄手段. 生逢乱世, 运用奸雄手段达到目的, 本无可厚非, 但后人对历史人物应有全面的评价.在三国的人物中,真正的奸雄不是曹操, 而是刘备。

如果在《三国演义》中来个蠢人排行榜,大家认为排名前十的都有谁?
可以说司马懿曾经度过的最为痛苦的一段时间就是曹爽带给他的,最严重的时期同为托孤大臣的司马懿被授以毫无实权的太傅。 眼瞅着兵权都掌握在曹爽自己手中,但是曹爽犯了斩草不除根的大忌,司马懿先是装重病让曹爽对其松懈。然后暗中连通儿子司马师、司马昭以及蒋济等人谋划政变,也正是曹爽权倾朝野得罪了郭太后,让...

孝感市19248377048: 刘备最大的错是不是起兵伐吴 -
寸斌芪桑: 不是.其实刘备本身并没有犯下重大的战略错误,他的失败是实力和天意使然.论实力,他始终是三国君主中最弱的,这使得他的行动容错率太低.同样是惨败,曹操赤壁之后依然可以雄踞北方,威压孙刘,但刘备夷陵之后就只能龟缩西川了....

孝感市19248377048: 三国演义中刘备最大的缺点是什么? -
寸斌芪桑: 遇事犹豫:当时拜徐州,占荆州,夺西川.要不是刘备老是那么犹豫拿不下主意,哪会死那么多百姓和将士?虽说同宗基业不可夺取,但是当时情况大家也都知道,如果荆州早取刘综也不用被曹操弄死了不是么? 生性懦弱:无论大家怎么喜欢刘备,他的好哭都无法找到合理的借口,可以说他是感情丰富,重情重义,但是一个男人,更何况是方霸主怎么能没有一点矜持呢?谁敢说这哭里面不带一点虚假?发兵东吴被陆逊火烧联营之后竟然伤心而逝,这种度量恐怕比不上曹操了.(绝大原因还是关羽张飞的先后辞世)但是我们不是刘备不说了.

孝感市19248377048: 刘备的最大错误把位子传给了刘禅 -
寸斌芪桑: 首先蜀国的灭亡不是传位给谁能够挽救的了的,是大势所向,魏国太强大了,无论是蜀还是吴给魏国统一归晋是历史的必然.传给刘禅还要好点,刘禅虽然贪图享乐,不理朝政,但是这是他心地仁厚,放权给诸葛的关系,基本上对武侯的管理和用人都抱以服从和尊重的态度,换了一个皇帝很难做到这一点,这也正是蜀国能在武侯的治理下井然有序,路不拾遗的原因之一.刘备深知只有刘禅的无能,所以托孤给武侯,他信任只有武侯才能令蜀有希望,却也深知只有刘禅才能和武侯这样一个位高权重,功高盖主的臣下和睦共处!换了一个人也许有能力,但能力能超过武侯吗?不能超过武侯又会容忍武侯的乾刚独断吗?至于蜀国的短命刘备也能预计,武侯也知,只能尽力而为,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孝感市19248377048: 为什么刘备不能光复大汉了
寸斌芪桑: 刘备犯了一个大错就是南下东吴,他以为吞并东吴之后就会成为更强大的帝国,曹丕更不敢攻打,这样又可以报关羽张飞被害之仇,又可以吞并东吴.他这个想法是错误的,如果他不南下东吴,让诸葛亮为军师,马超守住汉中,黄忠,赵云为将军起倾国之力发魏,则魏国可灭,东吴望风而降,就是不降他们那水兵没了蜀汉的支援是必输,这时天下可得,大汉又可以中兴.

孝感市19248377048: 三国演义刘备为什么没有一统天下. -
寸斌芪桑: 原因:刘备在夷陵之战中战败最后死在了白帝城,所以没有统一天下.在东吴将领吕蒙杀死了关羽之后,公元221年七月,刘备以给自己的兄弟关羽报仇为理由,举兵进攻东吴,对东吴发动了一次大规模的战役,史称夷陵之战.在夷陵之战当中...

孝感市19248377048: 刘备为何未能得天下 -
寸斌芪桑: 对.(注意那不叫彭城之战,叫夷(彝)陵之战,此战使刘备元气大伤,最终死于永安.)刘备太讲兄弟义气了,这是因为桃园三结义的誓言,另外,刘关张也确实是感情深厚.发动夷陵之战前正是和孙权交...

孝感市19248377048: 三国演义里面刘备他错在什么地方
寸斌芪桑: 优点是 经常遭遇挫折,但是永不气馁,顽强奋斗 缺点是 把兄弟情看的比人民重比女人重比军师重◆陈寿:先主之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盖有高祖之风,英雄之器焉.及其举国托孤于诸葛亮,而心神无贰,诚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轨也.机权干...

孝感市19248377048: 刘备的优缺点 -
寸斌芪桑: 总的来说,刘备起于微末,志向远大、性格坚韧不拔、仁义、魅力超凡、城府极深、但并非完人. 下面古人对刘备的评价,比较具有代表性:曹操:“刘备,吾俦也.但得计少晚.” 陈登:“雄姿杰出,有王霸之略,吾敬刘玄德.” 张辅:“...

孝感市19248377048: 三国演义中刘备为什么最后不能得天下? -
寸斌芪桑: “卧龙凤雏两人得一,可安天下”刘备两人都得到了,为什么没有安天下?凤雏死的早,是因为他对卧龙有猜忌. 按照“三国演义”后来的描述,如果刘备完全听从诸葛亮的建议,肯定可以得天下的.但关羽死后,刘备失去理智,一意孤行,...

孝感市19248377048: 三国时期刘备到底输在那里? -
寸斌芪桑: 我觉得刘备的失败要从关羽说起,因为关羽的骄傲,轻敌,以至败走麦城,一世英雄就此被擒杀,这使刘备和张飞十分的伤心,张飞悲愤而虐待士卒,因此也被杀,刘备急于报仇而兴举国之兵讨吴,由于轻敌败于小将陆迅之手,这次大败,使蜀国元气大伤,后来诸葛亮虽然是个忠心贤能的全才,但蜀人材凋零,关羽.张飞.黄忠死去,马超也病死,赵云不久也死了.诸葛亮在处理蜀国自己的矛盾没搞好,这也是他北伐失败的原因.诸葛亮死后,蜀国就没什么有能力的人了,不足于力挽狂澜,后主刘禅又是扶不起的阿斗.从上,我们可以看出刘备输在留守荆州的人选,留错了人,还输在不听劝,去攻打吴,也因此毁了他一生战绩英雄的好名声.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