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匡胤陈桥兵变后,周世宗柴荣的儿子们下场如何?

作者&投稿:仲长裴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赵匡胤陈桥兵变后,周世宗柴荣的儿子们下场如何?~

公元960年,赵匡胤陈桥兵变,夺取了后周江山,建立北宋王朝。然而对于后周世宗柴荣的家人,如何处置成了一大难题。
周世宗柴荣一生共有七名儿子,长子柴宗谊,次子柴宗诚,三子柴宗諴都在柴荣生前被后汉隐帝刘承佑所杀,分别被追封为越王、吴王、韩王。这也是郭威和柴荣起兵造反的直接原因,后汉隐帝刘承佑杀了郭威和柴荣的家小,导致郭威绝后。最后周世祖郭威虽然夺得了天下,却没有子嗣来继承皇位,不得不让外甥柴荣来继承。

柴荣第四子就是后周恭帝柴宗训,生母大符皇后,继母小符皇后(周世宗柴荣的两位皇后是亲姐妹)。陈桥兵变的时候才7岁,当了一年皇帝就被迫禅位给了赵匡胤。当时赵匡胤是以柴荣结社兄弟的名义登记的,而且柴荣生前待赵匡胤也不薄,故而赵匡胤没有对其下黑手。
降封柴宗训为郑王,迁往房州居住,当个逍遥王爷。赵匡胤还赐柴氏“丹书铁券”(免死金牌),保证柴氏子孙永享富贵,即使犯罪也不得加刑。只是柴宗训长大成年后,对赵匡胤谋夺自家江山一事耿耿于怀,又对时局束手无策,最后忧郁成疾,英年早逝,终年20岁,没有留下子嗣。
柴荣第五子柴宗让,又名柴熙让或宁熙让。柴荣生前拜左骁卫上将军,封燕国公。柴宗训继位后,封爵曹王。陈桥兵变时,柴宗让的娘家宁氏见势不妙,将其偷偷带出宫外,隐姓埋名,过着普通人的生活。为了逃避赵匡胤的迫害,柴宗让改姓宁,改名熙让。另传被当时著名的隐士陈抟收为弟子,改名柴明皇,号虫二。一直活到宋真宗时期才去世,终年53岁。有子柴少婴,是现在江西吉安市永丰县柴姓人的开山鼻祖(注:这一支柴姓子孙并不被正史承认为柴荣后裔)。

柴荣第六子柴熙谨,封爵纪王,陈桥兵变时还只是个幼童。赵匡胤问周围的亲信该怎么处置柴熙谨,有人提议杀掉,免除后患。而大将潘美则一言不发,看着宫里的柱子发呆。赵匡胤问何故,潘美曰:“先帝待我不薄,如果让我杀他的儿子,于心不安。但如果我不说杀柴熙谨,陛下你又怀疑我对你的忠诚,故我不敢多言!”赵匡胤听后若有所悟,将柴熙谨交给潘美收养,终其一生都没有再过问。
潘美将柴熙谨改名潘惟吉,当作自己的儿子来抚养,但是不准其叫自己父亲,只准叫叔父。后来潘惟吉入仕为官,造福一方百姓,为宋真宗所赏识。潘惟吉于公元1010年去世。而真正意义上的柴荣后裔,只有潘惟吉一支。
柴荣第七子柴熙诲,原名柴宗炯,封爵蕲王。陈桥兵变时还是一个嗷嗷待哺的婴儿。造反的侍卫们揣摩赵匡胤的心意,将纪王与蕲王抓起来,欲予杀害。两小孩大惊失色,哭声动地。其惨状使卢琰目不妨睹。卢琰冒着生命危险劝谏宋太祖:“尧舜授受不废朱均,今受周禅安得不存其后?”

大将潘美回答:“臣岂敢以为不可!但于理未安耳。”宋太祖就发令把小纪王与小蕲王追回来。这时潘美抱走小纪王,而卢琰抱走小蕲王,各自回家。后来卢琰把柴熙诲改名卢璇,收为养子。待其成年后,又把自己的女儿卢锦嫁给了他,因此即是养子,又是女婿。
卢璇一直陪同养父卢琰在浙江隐居。卢琰去世后,卢璇为其守孝十年,传为一时美谈。宋真宗时期,卢璇始入仕为官,晋封为武烈侯。今天浙江省永康、武义、东阳、仙居、缙去、浦江、龙游等县市的卢氏子孙,都将卢璇视为开山鼻祖。
另外不得不提的一个人是柴荣的亲生父亲柴守礼。因为陈桥兵变时,其尚在人世。故而也引起了赵匡胤的重视。还好柴守礼识时务,打出了拥护赵匡胤登基称帝的口号,逃过一劫。非但如此,赵匡胤对柴守礼礼遇有加,让其风风光光的过完了下半生,公元967年,以太子少傅的名义去世。而与柴荣儿子无嗣不同,柴守礼有五个儿子,个个枝叶茂盛,其子孙继承了后周恭帝柴宗训的封爵。故而两宋所说的柴氏后人,基本上都是柴守礼的子孙。

公元960年,赵匡胤陈桥兵变,夺取了后周江山,建立北宋王朝。然而对于后周世宗柴荣的家人,如何处置成了一大难题。
周世宗柴荣一生共有七名儿子,长子柴宗谊,次子柴宗诚,三子柴宗諴都在柴荣生前被后汉隐帝刘承佑所杀,分别被追封为越王、吴王、韩王。这也是郭威和柴荣起兵造反的直接原因,后汉隐帝刘承佑杀了郭威和柴荣的家小,导致郭威绝后。最后周世祖郭威虽然夺得了天下,却没有子嗣来继承皇位,不得不让外甥柴荣来继承。


柴荣第四子就是后周恭帝柴宗训,生母大符皇后,继母小符皇后(周世宗柴荣的两位皇后是亲姐妹)。陈桥兵变的时候才7岁,当了一年皇帝就被迫禅位给了赵匡胤。当时赵匡胤是以柴荣结社兄弟的名义登基的,而且柴荣生前待赵匡胤也不薄,故而赵匡胤没有对其下黑手。降封柴宗训为郑王,迁往房州居住,当个逍遥王爷。赵匡胤还赐柴氏“丹书铁券”(免死金牌),保证柴氏子孙永享富贵,即使犯罪也不得加刑。只是柴宗训长大成年后,对赵匡胤谋夺自家江山一事耿耿于怀,又对时局束手无策,最后忧郁成疾,英年早逝,终年20岁,没有留下子嗣。


柴荣第五子柴宗让,又名柴熙让或宁熙让。柴荣生前拜左骁卫上将军,封燕国公。柴宗训继位后,封爵曹王。陈桥兵变时,柴宗让的娘家宁氏见势不妙,将其偷偷带出宫外,隐姓埋名,过着普通人的生活。为了逃避赵匡胤的迫害,柴宗让改姓宁,改名熙让。另传被当时著名的隐士陈抟收为弟子,改名柴明皇,号虫二。一直活到宋真宗时期才去世,终年53岁。有子柴少婴,是现在江西吉安市永丰县柴姓人的开山鼻祖(注:这一支柴姓子孙并不被正史承认为柴荣后裔)。
柴荣第六子柴熙谨,封爵纪王,陈桥兵变时还只是个幼童。赵匡胤问周围的亲信该怎么处置柴熙谨,有人提议杀掉,免除后患。而大将潘美则一言不发,看着宫里的柱子发呆。赵匡胤问何故,潘美曰:“先帝待我不薄,如果让我杀他的儿子,于心不安。但如果我不说杀柴熙谨,陛下你又怀疑我对你的忠诚,故我不敢多言!”赵匡胤听后若有所悟,将柴熙谨交给潘美收养,终其一生都没有在过问。潘美将柴熙谨改名潘惟吉,当做自己的儿子来抚养,但是不准其叫自己父亲,只准叫叔父。后来潘惟吉入仕为官,造福一方百姓,为宋真宗所赏识。潘惟吉于公元1010年去世。而真正意义上的柴荣后裔,只有潘惟吉一支。


柴荣第七子柴熙诲,原名柴宗炯,封爵蕲王。陈桥兵变时还是一个嗷嗷待哺的婴儿。造反的侍卫们揣摩赵匡胤的心意,将纪王与蕲王抓起来,欲予杀害。两小孩大惊失色,哭声动地。其惨状使卢琰目不妨睹。卢琰冒着生命危险劝谏宋太祖:“尧舜授受不废朱均,今受周禅安得不存其后?”大将潘美回答:“臣岂敢以为不可!但于理未安耳。”宋太祖就发令把小纪王与小蕲王追回来。这时潘美抱走小纪王,而卢琰抱走小蕲王,各自回家。后来卢琰把柴熙诲改名卢璇,收为养子。待其成年后,又把自己的女儿卢锦嫁给了他,因此即是养子,又是女婿。


卢璇一直陪同养父卢琰在浙江隐居。卢琰去世后,卢璇为其守孝十年,传为一时美谈。宋真宗时期,卢璇始入仕为官,晋封为武烈侯。今天浙江省永康、武义、东阳、仙居、缙去、浦江、龙游等县市的卢氏子孙,都将卢璇视为开山鼻祖。
另外不得不提的一个人是柴荣的亲生父亲柴守礼。因为陈桥兵变时,其尚在人世。故而也引起了赵匡胤的重视。还好柴守礼识实务,打出了拥护赵匡胤登基称帝的口号,逃过一劫。非但如此,赵匡胤对柴守礼礼遇有加,让其风风光光的过完了下半生,公元967年,以太子少傅的名义去世。而与柴荣儿子无嗣不同,柴守礼有五个儿子,个个枝叶茂盛,其子孙继承了后周恭帝柴宗训的封爵。故而两宋所说的柴氏后人,基本上都是柴守礼的子孙。

根据历史记载,赵匡胤当了皇帝以后,对柴荣的几个儿子还是不错的。柴荣一生有七个儿子。前三个儿子,都在后汉的时候,被后汉的末代皇帝汉隐帝所杀。后面的四个儿子,其中第四子柴宗训作为后周的末代皇帝,赵匡胤当了皇帝以后,被降封为郑王,迁到房州安置,在那里去世了。

第五子柴熙让,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夺取皇位后,历史上就没有他的记载了。第六子柴熙谨,历史记载也不是很清楚。有一种说法是当时赵匡胤进宫后,看见了被宫女抱在怀里的襁褓中的柴熙谨。有人劝赵匡胤杀掉,但赵匡胤却说,不忍心那样做。于是把他赐给大将潘美收养。后来,这个孩子还进士及第,当了官。还有一种说法是,他在乾德二年去世的,那时候才四五岁。

第七子柴熙诲,一种说法是不知所终,还有一种说法是,他被大将军卢琰收养,改名为卢璇,在真宗朝的时候,还担任了殿前防御使这样的官职。而且,除了这四个孩子以外,一些北宋末年南宋初年的史料还记载,宋太祖曾经设置了一个“誓碑”,这个“誓碑”在每个皇帝登基以后,都会进去看。

由于很神秘,所以大家都不知道上面写的是什么。后来金国南下,毁掉开封城后,大家才看到。上面一共写了三条,其中有一条就是要求后代应该善待柴家子孙,不能杀他们。而且当年赵匡胤确实也是善待他们的,还发给了柴家丹书铁券。

不过,赵匡胤真的善待了柴荣的儿子们吗?丹书铁券其实是不靠谱的,丹书铁券不过是做一个样子而已,表示赵匡胤对待柴荣的后代子孙很好,并不能代表赵匡胤的真正想法和做法。而所谓的“誓碑”,其实也是很不靠谱的,赵匡胤为什么要在“誓碑”上写善待柴家子孙?这样的话,其实是完全可以公开说的。赵匡胤发丹书铁券,就是一种公开的做法。

既然丹书铁券都公开做,为什么还要悄悄地设置这样一句话,让后代的皇帝们遵守呢?再说了,赵匡胤最初厚待柴家子孙,是为了收买人心。但是到了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柴家的影响力变得极为微弱的时候,就没有必要做这样的事情了。赵匡胤那么聪明的一个人,不明白这个道理吗?为何要给后代的皇帝们设置这个框子。而且,如果这些柴家子孙们造反,难道也不能杀吗?

我们再来看事实,看看这几个柴家子孙真正的结局。作为末代皇帝的柴宗训被迁居到房州,降为郑王,这些都没有问题。毕竟不是皇帝了,当然应该给他一个合适的安排。但是这个柴宗训却在20岁就去世了。20岁,恰好是成年的时候。刚成年就去世了,这说明什么?历史上并没有记载柴宗训是怎么死的。有可能是正常得病死,也有可能是被害死。

由于宋太宗曾经多次修改史料,因此已有的信息,我们是不太清楚的。再看看柴熙让和柴熙诲。欧阳修的《新五代史》上记载的是:“熙让、熙诲,不知其所终。”欧阳修是宋朝的史官,他生活的年代,陈桥兵变发生的时间并不久,最多半个多世纪,照理说,他不会不知道这两个人的下落。如果知道,他为什么会写一个“不知所终”这样的话呢?

再说了,对于赵匡胤来说,先皇帝柴荣的几个儿子,他绝对是会重点“照顾”的,对于他们的来龙去脉,都会搞得清清楚楚,绝对不可能让他们“不知所终”。而且,赵匡胤既然要善待柴家子孙,绝对会善待柴荣的儿子,怎么可能让他们“不知所终”呢?宋末元初的史学家胡三省认为,欧阳修这样写,是为了避谈。就是说,欧阳修知道下落,但是不敢说出来,又不想违背良心,所以才这么说。

那么是什么下落,欧阳修不敢说出来呢?显然只有这两个孩子被害死了,欧阳修才不敢说出来。剩下的一个孩子柴熙谨,《宋史》上记载的是,乾德二年(964年)“冬十月戊申,周纪王熙谨薨。辍视朝。”乾德二年,也就是陈桥兵变发生后的第四年。这个孩子这么快就去世了,是什么原因?

《宋史》上没有任何说明。可见这个孩子的死,也是耐人寻味的。赵匡胤的“辍视朝”,更加是耐人寻味的。从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要说赵匡胤对柴荣的几个孩子很好,对柴家后人很照顾,甚至还写“誓碑”让后世皇帝也要照顾,显然是一个笑话。(参考资料:《新五代史》《宋史》等)




趟匡胤生平介绍?
后周显德六年(959年),周世宗柴荣于北征回京后不久驾崩,逝世前任命赵匡胤为殿前都点检,掌管殿前禁军。次年(960年)元月初一,北汉及契丹联兵犯边,时任归德军节度使、检校太尉的赵匡胤受命前往御敌。初三夜晚,大军于京城汴梁东北二十公里的陈桥驿发生哗变,将士于隔日清晨拥立赵匡胤为帝,史称“陈桥...

陈桥事变
在向汴京进发前,赵匡胤向广大将士发布命令:到了京城后,要保护好周太后和幼主,不许侵犯朝廷大臣,不准抢掠国家仓库,执行命令的将来有重赏,否则就要严办。将士们遵从赵匡胤的命令,军容整齐,秋毫无犯。赵匡胤率部到了汴京,早有内应开门迎接,顺利地进了京城。这时候,后周群臣方知道赵匡胤发动兵...

赵匡胤的事迹
陈桥兵变公元959年,周世宗柴荣死,时任殿前都点检、归德军节度使的赵匡胤握有实权。赵匡胤在赵普、石守信等策划下,于公元960年春,镇州(今河北正定)和定州(今河北定县)报称北汉和辽国的军队联合南下,攻打后周,声势很大,请求派兵援助。后周王朝遂命赵匡胤率兵北上抗敌。2月3日,军队行至陈桥驿(今河南封丘东南陈桥镇...

赵匡胤是哪个国家
赵匡胤是生于唐朝灭亡后的五代十国时,后周建立后进入官场受柴荣器重,后来受命抵御北汉及契丹联军,于京城汴梁东北二十公里的陈桥驿发生哗变,拥立赵匡胤为帝,史称“陈桥兵变”。大军回京后,恭帝被迫禅位,赵匡胤登基,改元建隆,国号“宋”,史称“宋朝”、“北宋”。先后灭亡荆南、武平、后蜀、南...

赵框胤是怎么死的?
正当这个时候,世宗不幸染上重病,被迫退军后不久便去世了,由其幼子柴宗训继位。临死前,世宗对最高军政人员进行了变更调动,赵匡胤升任殿前都点检(禁卫军首领)。显德七年(960年)正月初四,掌握禁军的归德(治宋州,今河南商丘南)节度使、殿前都点检赵匡胤,乘“主少国疑”之机,发动“陈桥兵变”...

陈桥兵变。。。
赵匡胤的篡权、立宋是通过「陈桥兵变」实现的。赵匡胤系河北涿郡人,年青时投身于郭威的军中,及郭威建立后周,乃提升其为东西班行首,成了禁卫军军官。后屡随周世宗柴荣(921年-959年)南征北战,功勋卓著,于显德六年(959年)被任为检校太傅、殿前都点检,掌管禁军。同年,周世宗死了,子恭帝冲龄...

想知道有关赵匡胤的一生的资料,有的请告诉我
柴荣即位(后周世宗),赵匡胤很得世宗的信任,做了世宗身旁的要臣。并升任禁卫军的司令,世宗死,他的儿子宗训,年仅七岁便继位,第二年,赵匡胤发起陈桥兵变,迫宗训退位,建立了宋朝。 太祖的日常生活很朴素,衣服、饮食都很简单,虽然对自己的家人较约束,但绝非吝啬之人,他曾在一些工程上花下大笔费用,对於投降的...

柴荣的老婆在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后,受到了什么样的对待?
唐宋之交那段历史被称为“五代十国”,“五代”就是中原地区更迭的五个王朝,即梁、唐、晋、汉、周。周世宗柴荣雄才大略,可惜天不假年,才38岁就病死了。一个强势人物的生死,对历史进程有巨大的影响。如果老天再给柴荣二十年的时间,天下真有可能回归一统。后周显德七年(960年),陈桥兵变后...

宋朝的皇帝是谁
后周护圣都指挥使赵弘殷(宋宣祖)次子,母为杜氏(昭宪太后)。赵匡胤在后汉时投奔枢密使郭威,致身行伍,并于后周世宗柴荣在位时期击北汉、南唐,屡建战功,逐渐成为禁军的重要将领。柴荣病重时,升为殿前都点检,成为禁军最高统帅。显德七年(960年),受命抵御北汉及契丹联军。旋即在“陈桥兵变”...

...柴荣如果成仙真的能统一北方吗?赵灿为什么要匡胤这样做?
因为宋朝没有收回十六郡,这十六郡对南方国家很重要。宋朝建国后,依次受到北方少数民族辽夏的欺凌。所以后人怀念的是后周皇帝柴荣。所有人都认为,如果赵匡胤没有通过陈桥兵变入侵后周的山河,柴荣将有很大的机会实现真正的统一。后人之所以对柴荣充满这样的期待,还有一个原因。柴荣在世的时候曾经说过一句话...

临泉县15224372104: 柴荣和柴进是什么关系? -
从昂溶菌: 柴进是后周世宗皇帝柴荣的嫡系子孙,不过因为《水浒传》的故事发生时后周已经灭亡一百多年,所以柴进不是什么皇子,不过他还是十分富贵之人,家中还有太祖皇帝御赐丹书铁券.柴荣在位时期是五代时期,出生于公元921年,卒于公元...

临泉县15224372104: 赵匡胤如何对待周世宗儿子(二则) -
从昂溶菌: 一、陈桥兵变赵匡胤为何重赏阻挡自己的小兵?赵匡胤在周世宗柴荣病逝之后,趁着朝中皇帝年幼,皇权不稳的时候,在陈桥发动兵变.宣布起事之后,立刻挥师回京,进入京城最近的路要通过陈桥门.可是陈桥门的守军陆某、乔某两位卒长...

临泉县15224372104: 黄袍加身主要内容 -
从昂溶菌: 赵匡胤在后周任殿前都点检,领宋州归德军节度使,掌握兵权.周世宗柴荣死后,他的七岁的儿子柴宗训继位.这时,赵匡胤看到夺取后周政权的条件已经成熟,于是精心策划了一场历史上有名的“陈桥兵变”.赵匡胤本来是周世宗手下得力...

临泉县15224372104: 柴熙谨是大周的几皇子? -
从昂溶菌: 柴熙谨是周世宗柴荣的第六子.赵匡胤陈桥兵变后差点杀了年幼的柴熙谨,后在潘美(就是杨家将里的潘仁美,不过真人没那么坏)和卢琰的劝说下才幸免于难,柴熙谨后来被潘美收养,改名潘惟吉(也有人说是潘惟正).

临泉县15224372104: 后周柴氏在宋朝境遇如何? -
从昂溶菌: 《五代史》:“世宗子七人,长曰宜哥,次二(下面的两个儿子)皆未名,次曰恭皇帝,次曰熙让,次曰熙谨,次曰熙诲……宜哥与其二,皆为(后)汉诛……世宗崩,梁王(宗训)即位,是为恭皇帝.其年八月……熙让,封曹王;熙谨、熙诲...

临泉县15224372104: 为什么赵匡胤没杀柴荣的儿子反而送给潘美当侄子 -
从昂溶菌: 赵匡胤夺取皇位后初次进入皇宫,见到宫中嫔妃抱着一个小孩子,问是谁,回答说:“这是周世宗的儿子.”当时范质、赵普、潘美等人随侍赵匡胤左右,赵匡胤回头询问对赵普,赵普等人说:“除掉他.”潘美与另一名元帅在赵匡胤身后不说...

临泉县15224372104: 后周世宗的子孙们后来都怎么样了? -
从昂溶菌: 显德七年,后周恭帝柴宗训禅让帝位于赵匡胤,降封郑王,符太后改称周太后,郭威柴荣的宗族被迁往 房州(今湖北省房县)居住. 赵匡胤颁布圣旨优待帝母子,赐柴氏“丹书铁券”(免死金牌),保证柴氏子孙永享富贵,即使犯罪也不得加...

临泉县15224372104: 赵匡胤陈桥兵变是怎么对待柴荣子孙的 -
从昂溶菌: 1、赵匡胤受禅后,降柴宗训为郑王,符太后为周太后.后柴宗训母子被迁往房州,北宋开宝六年(公元973年)逝世,终年20岁,被谥为恭帝.2、赵匡胤建立宋朝,在一块石碑上留下三条遗训,其中有一条就是,柴氏子孙有罪,不得加刑,纵犯谋逆,止于狱中赐尽,不得市曹刑戮,亦不得连坐支属.宋朝的皇帝基本上都遵守了誓碑遗训,从柴家子孙与南宋共存亡,以及在新旧党争当中失势的官员并没有被杀,还可能会随着政局的演变由罢黜而回到中央这两点就可以证明.

临泉县15224372104: 什么叫黄袍加身 -
从昂溶菌: 黄袍加身 【释义】黄色的龙袍穿到身上.指被拥立为帝王. 【语出】清代钱彩《说岳全传》:“自从陈桥兵变;黄袍加体;即位以来;称为真龙天子.” 【人物】宋太祖赵匡胤在后周时期,任殿前都点检,领宋州归德军节度使,掌握兵权. ...

你可能想看的相关专题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