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古时候皇帝赈灾都发银子不发粮食?

作者&投稿:杨永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出现天灾人祸,总是军队赈灾,为何古代不发钱给百姓自己赈灾呢?~

古时救灾可以大致分为报告灾情、统计受灾范围和受灾人口、赈灾几大步骤。而这些需要一个统一集权的政府,单凭民间尤其是在灾区力量是完全不可能的,比如兵法上四处集合的民兵,力量是分散的,倘若再加人心不齐,战争起来尤畏混乱和败仗。

以清朝为例,清朝按灾害造成的损失和影响,把受灾分为十个等级。一旦某地出现了灾情,地方长官要迅速将受灾程度和日期向上级汇报,明确赈济对象及其所享受的赈济等级。这一基础性工作必须通过“履勘分数及查报饥口”来实现。而这种理智性、集中性、大量数字型的判断若完全交给灾区进行几乎不可能。

中国古代是典型你农业社会,灾害往往会对庄稼造成极大的伤害。灾后,中央政府积极安置流民,减免赋税,组织灾民进行生产及自救,在灾情严重时,皇帝还会开启山泽苑池。对于灾区的宏观发展,需要宏观规划,除非自立为国,否则受灾时粮食的调度,灾后续的重建会需要政府的参与。

宋代社会救济事业受到学者较高评价,主要表现在救灾程序的制度化和规范化。地震发生后要从下至上层层报告灾情,朝廷知道后则组织成立“勘灾小组”到受灾地统治受灾范围和人口,会极大提高救灾效率,尽可能避免混乱。
另外,在灾区,钱哪有粮重要。倘若真要到农民自己救济自己的时候,往往随之而来的是农民起义。

历史上发生过很多次自然灾害,在科技还不发达的古代,自然灾害很容易会引起灾荒,在这个情况下,为了维持社会稳定,朝廷通常会选择开粮仓赈灾,在很多古装剧中,我们就能注意到,赈灾时一般都是设粥棚施粥,基本上不会煮干饭,这是为什么呢?

煮粥和做饭有多大的区别?
其实在家中有做饭经验的读者,应该对于煮粥和做饭之间的区别都有所了解,如果粥煮的稀一些,那么半碗米就能煮一大锅粥,让5-6人喝饱问题不大,但是同样的半碗米,如果是煮成干的饭,那么可能还不够食量大一点的人一个人吃,看出区别来了吧?
可能有人要说喝粥基本上是水,撒泡尿一会就饿了,但是我们不要忘记煮粥的前提是什么,是去赈灾啊,都需要去赈灾了肯定已经出现粮食短缺了,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对于朝廷而言,优先考虑的不是多少人能吃饱,而是尽可能少饿死人,所以在供应的粮食十分有限的情况下,应该优先让更多的人有口粥喝,一口粥虽然喝不饱,但是也饿不死。
电视剧《铁齿铜牙纪晓岚》中,和珅去赈灾的一段让我印象非常的深刻,在和珅的眼中灾民甚至连一个人都算不上,虽然这种看法有些残酷,但是在灾荒爆发的时候这就是事实,很多穷苦的百姓真的就只是为了一口吃的活着,这和动物有什么区别呢?所以别说是一碗粥,就算是骡子和马吃的糠也算是美食了,更多人啃树皮,吃观音土,不也得想法活着吗?

在历史上的一些赈灾事例
皇佑二年,宋朝遭遇了一次大旱,很多地方一直都没有下雨,宋仁宗让官员们四处祈雨但是却没有任何的收获,因为干旱农田颗粒无收,很多地方都出现了大饥荒,就连道路上都到处是饿死的尸体,所以北宋朝廷下旨让各地打开粮仓赈灾,让各地的富商协助朝廷捐钱捐物赈济灾民。
但是这些灾民大多是得看天吃饭的,如果就靠朝廷开仓赈灾,那么多人每天单是管吃就是不小的负担,弄不好还有发生民变的危险,所以地方的大臣们也是各出奇招来改善困境,就比如当时范仲淹也被安排去赈灾,他就建议官府,寺院这些场所雇佣灾民修建官府,庙宇,不但管吃的,还有微薄的薪水。
另外遇到灾荒的时候,总是会有发国难财的,在宋朝也一样,范仲淹在杭州赈灾也面临着缺粮的窘境,富商们大量的囤积粮食,哄抬物价,范仲淹一不做二不休,直接发出告示把粮价抬到了200文一斗,大量的粮商准备运粮来卖,结果杭州一带粮食富足,粮价开始回跌,甚至比平时还便宜一些。
古代为何每到灾荒之年就会缺粮?
古代朝廷在灾荒时为了维持稳定,赈济灾民是必须的,但是也真有一些地区比较贫穷,缺少粮食,朝廷会拨给救灾的银两,大多数时候这笔款才拨下来的时候,不说能让灾民们吃饱,至少饿不死,但是到了灾区,朝廷本来拨款了十万两银子,够救济三四十万灾民,就只剩下两三千两银子了,这也是常有的事情。
这也是在古代赈灾时,为何最常见的是各种粥棚的原因,古代的官吏没捞够钱,谁会去管下面百姓的死活?这看上去很残酷,但是在历史上却一次次反复发生着,可能会有人问,这些赈灾的官吏难道不会被举报吗?事实上每到灾荒之年,就是古代各级官吏捞钱的好时机,官员们互相包庇,皇帝难道就不知道吗?但是他能怎么样呢,杀光所有贪污腐败的官吏,自己去赈灾吗?

结语
所以古代赈灾为什么一般都是熬粥而不是做干饭?这个问题有一些何不食肉糜的感觉,谁不知道干饭比稀粥抗饿,但是问题那么多的灾民,哪来那么多粮食来煮饭呢?就算半碗粥,半碗沙也是救命的美味了。

这是小说瞎说的,我国从明朝开始才用银子结算一直持续到清朝,明朝之前都是铜钱和纸币(大宋钞子),所以一旦古代发生灾难,如果朝廷愿意还是以粮食为主作为赈灾的,不足的才需要购买(从豪绅地主那里),但是我国在古代朝廷少有赈灾活动,大多数靠自救和地方官府!

为什么古时候皇帝赈灾都发银子不发粮食?

好多是开仓放粮的。


下诏赈灾是什么意思
古代各个县、府、郡等级的地方官员,都会逐级向上报告各地发生的水、旱、蝗灾等,再经过朝廷大臣们报告皇帝之后,由皇帝下达圣旨,让各地开仓放粮,救济灾民。除了搭建许多粥棚施粥,还会按人发放钱粮,并免去当地几年的赋税。皇帝下发的这道圣旨,即为下诏赈灾的圣旨。

和珅赈灾往粥里丢沙子,灾民们为什么还要感恩戴德?
当和珅受到乾隆的命令前来赈灾的时候,他发现一个现象,那就是前来领取干粮的灾民异常多。而显然其中还有一些假灾民,如果任由这种现象发生而不制止的话那么真正的灾民只能吃不饱肚子。看到这种现象的和珅直接当着众人的面向里面丢沙子,很多官员不能理解,但是最后却发现前来的灾民的确少了很多。灾民吃饱...

我国古代哪个皇帝经历的地震最多?
户部、工部很快拿出救济方案:“地震倾倒房屋,无力修葺者,旗下人房屋,每间给银四两;民间房屋,每间给银二两”,“压倒人口不能棺殓者,每名给银二两”,“压毙之男女每名棺殓银二两五钱”。康熙认为所拨钱款太少,赈灾力度远远不够,又令“发内帑银十万两”,酌情发放。地震发生近三周时,...

古时候赈灾最有效的手段就是开仓放粮,那么开仓放粮的条件是什么?
古时候的自然灾害多发生为干旱,没有充足的水分,地里的庄稼会受到特别大的影响。百姓们没有收成,自然就要挨饿,根本没有力气顾及其他的事情,这个时候为了帮助百姓渡过难关,最直接有效的办法就是开仓放粮。那么在什么情况下才能够开仓放粮呢?开仓放粮这一举措确实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百姓们的饥饿,体现...

冬天的第一场大雪,为何君王竟比农民还要着急?
他希望农民的生活能够过的非常好,但是那时候天气非常干旱,如果再不下雪的话,农民肯定不会有一个好的收成的,所以在乾隆听到这个消息之后,他就希望能够赶快下雪,这样的话农民的生活也就会随之变好。乾隆向来是一位非常好的君王,他知道为农民们当时出现了大旱的情况,而农民们都非常着急,希望能够下雪...

在以前的科技水平落后的古代,如何赈灾?
他们是皇帝手下重要高级官员,帮忙皇帝处理国家政务,关于灾荒的呈现具有不行推脱的职责。一旦发作灾祸,三公就是渎职,便要主意向皇帝上书,供认自己的不称职,而且恳求皇帝给予治罪、辞去职务或许退休。现在大多数国家都有官员引咎辞去职务准则,这些当然与我国古代“天人感应”不相干,可是结果却很类似。官员...

在科技水平落后的古代,如何赈灾?
但是,赈灾效果如何呢?东汉末年,天灾人祸不断。汉献帝兴平元年,这一年军阀混战,地震蝗灾不断,旱灾从四月一直延续到七月,三秦大地赤野千里。汉献帝刘协避开正殿办公,想用这种方法祈求降雨,同时派遣官员清理在押的囚犯,宽宥赦免犯了轻罪的犯人。而这个时候,谷一斛价格涨到了五十万钱,豆、麦一斛...

古代开仓赈灾为什么都是煮成粥呢?
天灾,是历朝历代都会发生的事情,当灾难发生的时候,最受苦的还是老百姓。每当这时候,皇帝往往都会下令全国赈灾。但我们也会发现,古代每次开仓赈灾,几乎都是施粥,然后灾民排队领取。为何非要施粥,而不是做成干饭,或是做些面食之类的,甚至直接派米,不是更方便吗?一、朝廷为什么要开仓赈灾?很简单...

清朝时期,每逢灾荒政府都会赈灾,为什么仍有大量灾民死去?
清朝时期每逢灾荒政府都会赈灾,但是都是亡羊补牢的措施,并没有做好事前管控措施。在灾难爆发前期已经出现了大量人员伤亡,只有意识到事情到了无可挽回的地步才朝廷才会出手解决,这个时候灾情已经严重到无可救药的地步,只能牺牲一部分人的生命来挽救剩下人的生命。而且封建主义社会科技手段不发达,灾情从...

皇帝出宫赈灾碰到窦氏哪一集
第六集。这些剧情是《卫子夫》中的片段,在第六集中卫子夫因为皇宫中有事没有和皇上一起出宫,皇上在出宫的时候碰到了窦氏在给百姓们发粮食,两个人一见钟情了。剧中的皇上是刘彻,是汉朝的汉武帝,为当时的汉朝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察隅县15973156944: 古代朝廷分发赈灾食物是怎么分发下去的 -
祁帘右美: 一旦发生地震灾情应层层上报 古时救灾主要有报告灾情、统计受灾范围和受灾人口、赈灾三个步骤. 首先是报告灾情.以清朝为例,清朝按灾害造成的损失和影响,把受灾分为十个等级,一级最轻,十级最严重. 一旦某地出现了灾情,地方长...

察隅县15973156944: 为什么明末会出现财政危机,甚至到后来连赈灾、兵饷的银子都拿不出来? -
祁帘右美: 因为财富都在豪绅手中,也就是士族手中,当时崇祯向属下官员借钱募捐,可是只募捐了很少的钱,不过后来李自成进北京反而获得了大量的金钱和粮草.就是亏了国家肥了士族阶级,这个阶级又不管国家的死活.国家不能有效使用财富,士族的财富又不动用,最后都被强力的抢走,反而危害国家.

察隅县15973156944: 下诏赈灾是什么意思 -
祁帘右美: 古代各个县、府、郡等级的地方官员,都会逐级向上报告各地发生的水、旱、蝗灾等,再经过朝廷大臣们报告皇帝之后,由皇帝下达圣旨,让各地开仓放粮,救济灾民.除了搭建许多粥棚施粥,还会按人发放钱粮,并免去当地几年的赋税.皇帝下发的这道圣旨,即为下诏赈灾的圣旨.

察隅县15973156944: 古代皇帝是不是也是领工资的?
祁帘右美: 领的.皇帝每年都有体己银子,由户部按月拨发给内务府管理.用于皇帝的日常使用,赏赐等等. 按例,皇后、皇贵妃、妃、嫔、贵人、答应、常在每月都有内务府拨发的体己银子. 至于大内的花销,也由内务府同一做帐到户部核销.皇庄、皇田都是由内务府经办的.银子实际上也是流入内务府的腰包. 在后宫,管理体己银子的是内务府的会计司.但是皇帝一般不过问体己银子的问题(户部就是皇帝的私人金库嘛).所以体己银子一般很容易被内务府的官员瓜分.

察隅县15973156944: 中国古代皇宫国库没钱了怎么办? -
祁帘右美: 有办法,还不少.毕竟人不能被尿憋死议罪银 乾隆皇帝在这方面有一手,当官员犯罪的时候,就可以向皇帝缴纳免罪银,在交了免罪银后,可以将你的罪减轻甚至赦免充公 这个词应该常听到:某某抄没家产,发配边疆.家产被抄后一般归入国库巡游 皇帝比较常用的招数,下个江南,地方官员马上送几条船的财宝.....这不有钱了吗小金库 一般的皇帝都有小金库,国库是国家的,皇帝不能私自动用.而当国库告空,确实没钱的时候,皇帝也会自己出点钱来搞定.袁崇焕没了军费,国库亏空无钱,也是崇祯自己掏了几十万两白银给他当军费....

察隅县15973156944: 我国古代遇到天灾朝庭会派兵救灾吗?
祁帘右美: 古代遇到天灾朝庭一般不会派兵去救灾.最多事后派官吏去巡视灾情给予救济.这时派兵保护和执行赈灾任务.就是国民党政府也没有听说有派兵救灾的事情.

察隅县15973156944: 真的是黄金吗,揭秘古代帝王的“赏金千两” -
祁帘右美: 春秋的金,大约是在说铜.战国、秦、汉的金,通常就是说的金子.汉以后的金,后面加计量单位“两”的,一定是黄金,但说“赏金三十万钱”这种,赏的就是孔方铜钱.明清时期,不加单位的金,如“值数十金”,这里的一金就是指一两白...

察隅县15973156944: 古代的银子很便宜,带多少钱穿越到清朝能享受帝王般的 -
祁帘右美: 古代银子是硬通货,并不便宜. 古代便宜的普通物价,生活必需品价格并不贵,但是不能赶上灾荒之年,那样粮食的价格会疯长,而有存量的大户也会乘机囤积居奇,所以粮食会成为宝贝,有钱也会不容易买. 古代帝王的生活待遇并不是很高,至少现在人看来.帝王的生活待遇主要靠上贡,各种时令蔬菜瓜果,虽然也会采买,但主要靠各地上贡. 种类和数量完全不能跟现代超市媲美.

察隅县15973156944: 古代的皇帝给妃子一年发多少钱的工资?
祁帘右美: 宫妃们的“工资”,早期是实物供给制,发给稻谷、生活用品. 唐以后,特别是明清时期,则多以货币形式支付为主,发金子、银子,即所谓“发元宝”,与现代上班拿工资的等式就比较接近了.清朝后宫的年俸分九等. 皇太后的年俸最高,...

察隅县15973156944: 理想主义者和现实主义者的区别
祁帘右美: 区别一、理想主义者只是想一想!现实主义者是玩真的,并用实际行动来验证一切!... 当然,看我心都凉了,我这才知道,不管朝都发现多少,救灾的粮食永远也不高,如...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