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哲理诗

作者&投稿:米剑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什么是哲理诗~

1.哲理诗
“哲理诗”一词自西方,起源于古希腊。未创“哲理诗”之名前叫“说理诗”。由于诗与哲学共通点都是以透视万事万物的核心为天职,所以哲理诗通过用不同议论自身特点去揭示某事物本质演变规律,在叙述过程中“理玄”,很有见地以形象性和抒情性有机结合。它侧重生于人们的生活诗化,总结人生智慧,传达理趣。
哲理诗是表现诗人的哲学观点、反映哲学道理的诗。这种诗内容深沉浑厚、含蓄、隽永,多将哲学的抽象哲理含蕴于鲜明的艺术形象之中。篇幅短小精悍,古代大都是四句的绝句,新诗句数不受限制。
哲理诗分两类,一是有一定的诗意,但不够含蓄,往往是“概念大于形象”。二是具有生动意象。但含蓄,寓理于形象中。
2 古代哲理诗
《登鹳雀楼》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哲理】此诗道出了“站得更高,看得更远”的道理。《过松源晨炊漆公店》杨万里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错喜欢。正入万山围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哲理】当你进入到崇山峻岭的万山之中,你刚攀过一座山,另一座山立刻将你阻拦。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对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做好充分的估计,不要被一时的成功所迷醉。《雪梅》卢梅坡梅雪争春末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哲理】这的确是一首绝妙的哲理诗,无论在理致与笔趣上,都超过了前面提到的那首诗,它既有宋诗工巧细密之所长,又兼得唐人诗虚处着墨、意象微茫之特色。"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评价梅雪,恰如其分。此诗好就好在:它能写出别人诗中所有(雪似梅,梅似雪),又能写出他人笔下所无(梅雪争春,各具特长)。这首咏物诗,没有写景,没有抒情,纯属议论,却写得如此生动,另具一格。《题西林壁》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哲理】人们观察事物的立场不同,就会得到不同的结论。人们只有摆脱了主客观的局限,置身庐山之外,高瞻远瞩,才能真正看清庐山的真面目。要认清事物的本质,就必须从各个角度去观察,既要客观,又要全面。《登飞来峰》王安石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哲理】这首诗与一般的登高诗不同。这首诗没有过多的写眼前之景,只写了塔高,重点是写自己登临高处的感受,寄寓站得高才能望得远」的哲理。比喻掌握了正确的观点的方法,认识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就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就不会被事物的假象迷惑。《琴诗》苏轼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哲理】美妙的乐曲是一个有机整体,而整体都是由若干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部分、要素构成的。在乐曲、琴声中指头、琴、演奏者的思想感情、演奏技巧等部分、要素是相互依存、缺一不可的,它们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因此,这首诗所揭示的,就是琴、指头和琴声三者之间的矛盾关系。前者是音乐产生的根据,后者则是音乐产生的条件,两者缺一不可。《观书有感》朱熹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哲理】以池塘为喻,说明了为学之道,必须不断积累,不断地吸收新的营养。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发展的,万事万物只有在运动中才能保持自己的存在。正是这种不间断的运动、变化和发展,是事物才能在不断自我更新中存在下去。这种运动一旦停止,事物也就不可能存在了。如果没有知识的不断更新,不断积累,一个人的学问也就回变成一潭死水,毫无生气和进展了。治学之道如此,办其他事情也是这样。
3.人生哲理诗句
陆游《游山西村》: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王之焕《登鹳雀楼》: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苏轼《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杜甫《望岳》: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王安石《登飞来峰》: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朱熹《春日》: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刘禹锡《乌衣巷》: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王湾《次北固山下》: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4.现代哲理诗
泥土(鲁藜)老是把自己当作珍珠,就时时有被埋没的痛苦。把自己当作泥土吧,让众人把你踩成一条道路。【简析】这首著名的哲理诗,曾经被多少青年人背诵,抄录在自己的案头作为座右铭。可是,历史往往会与一些人开不大不小的玩笑。这样一首曾经影响和激励过整整一代人的诗篇,在今天也会被某些时髦的人物嘲笑,认为这是一种陈腐了的过时观念。据说,只有肯定自己的个人价值的人才是真正懂得人生意义的人。土(林希)附着在大地上,你是土壤。沉浮在空间里,你是尘埃。【简析】人生的价值也是如此。当把生命与理想同一种伟大的集体事业相联系时,人生的价值才会显示出来;而一旦离群索居,孤芳自赏,陷入虚幻的空间,就会成为污染环境的“尘埃”。无论为诗为人,不可不切记也!观钱塘江潮(余亚飞)钱塘一望浪波连,顷刻狂澜横眼前。看似平常江水里,蕴藏能量可惊天。 【简析】这是一首现代哲理诗,以钱塘江潮为意象,表现了看似平常的钱塘江浪波下,蕴藏着惊天的能量,顷刻间涌起排山倒海的浪涛。意喻看似平常的人会蕴藏巨大的潜力;看似平常的现象后面会蕴藏巨大的力量。

古代哲理诗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宋】杨万里
莫言下岭便无难,
赚得行人空喜欢。
正入万山圈子里,
一山放过一山拦。
【哲理】诗人借助景物描写和生动形象的比喻,通过写山区行路的感受,说明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深刻道理:人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对前进道路上的困难作好充分的估计,不要被一时一事的成功所陶醉。

把握这首诗的主题时,首先应将文体定位——哲理诗,然后就能较快地知道,此诗明写登山的感受,实为谈人生哲理:在取得一定成绩时,万万不可自得自满,而应不断进取。
《雪梅》
【宋】卢梅坡
梅雪争春末肯降,
骚人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
雪却输梅一段香。
【哲理】这的确是一首绝妙的哲理诗,无论在理致与笔趣上,都超过了前面提到的那首诗,它既有宋诗工巧细密之所长,又兼得唐人诗虚处着墨、意象微茫之特色。"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评价梅雪,恰如其分。此诗好就好在:它能写出别人诗中所有(雪似梅,梅似雪),又能写出他人笔下所无(梅雪争春,各具特长)。这首咏物诗,没有写景,没有抒情,纯属议论,却写得如此生动,另具一格。
《雪梅》
卢梅坡
有梅无雪不精神,
有雪无诗俗了人。
日暮诗成天又雪,
与梅并作十分春。
【哲理】此诗深得梅与雪的天然风韵,且在吟咏之间,寄托了微妙的哲思与理趣。
《题西林壁》
【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哲理】人们观察事物的立场不同,就会得到不同的结论。人们只有摆脱了主客观的局限,置身庐山之外,高瞻远瞩,才能真正看清庐山的真面目。要认清事物的本质,就必须从各个角度去观察,既要客观,又要全面。
同样为此理的还有王安石的《登飞来峰》——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琴诗》
【宋】苏轼
若言琴上有琴声,
放在匣中何不鸣?
若言声在指头上,
何不于君指上听?
【哲理】美妙的乐曲是一个有机整体,而整体都是由若干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部分、要素构成的。在乐曲、琴声中指头、琴、演奏者的思想感情、演奏技巧等部分、要素是相互依存、缺一不可的,它们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唯物辩证法认为,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就是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的矛盾双方的联系。因此,这首所揭示的,就是琴、指头和琴声三者之间的矛盾关系。如果把演奏者包括在内,那么,演奏者的思想感情和技能与琴、指之间的关系,又可以看作是事物的内部矛盾(内因)和事物的外部矛盾(外因)之间的关系。前者是音乐产生的根据,后者则是音乐产生的条件,两者缺一不可。
《观书有感》
【宋】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哲理】以池塘为喻,说明了为学之道,必须不断积累,不断地吸收新的营养。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发展的,万事万物只有在运动中才能保持自己的存在。正是这种不间断的运动、变化和发展,是事物才能在不断自我更新中存在下去。这种运动一旦停止,事物也就不可能存在了。如果没有知识的不断更新,不断积累,一个人的学问也就回变成一潭死水,毫无生气和进展了。治学之道如此,办其他事情也是这样。
古代哲理诗句
1.陆游《游山西村》: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2.王之焕《登鹳雀楼》: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3.苏轼《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4.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5.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6.杜甫《望岳》: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7.苏轼《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8.王安石《登飞来峰》: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9.朱熹《春日》: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10.刘禹锡《乌衣巷》: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11.王湾《次北固山下》: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12.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现代哲理诗
泥土(鲁藜)
老是把自己当作珍珠
就时时有被埋没的痛苦
把自己当作泥土吧
让众人把你踩成一条道路
【简析】这首著名的哲理诗,曾经被多少青年人背诵,抄录在自己的案头作为座右铭。可是,历史往往会与一些人开不大不小的玩笑。这样一首曾经影响和激励过整整一代人的诗篇,在今天也会被某些时髦的人物嘲笑,认为这是一种陈腐了的过时观念。据说,只有肯定自己的个人价值的人才是真正懂得人生意义的人。
的确,对于人生意义和生命价值之类的观念,是会随着人们认识的发展而不断变化更新的。犹如对正确的哲学命题人们也常常会作出歪曲的解释一样,对于诗,在感受和理解上的偏颇也难以避免。只要是正确地体会诗的原意,我想绝不是叫人们都去做庸碌之辈,而是勉励和提倡那种献身精神,是在宣扬把个人溶入集体事业的革命观念。
只有人民不朽,只有历史永恒,在不朽和永恒中,个人的作用只能是微乎其微的。“把自己当作泥土”的精神,正是使自己的生命价值获得不朽和永恒的一种追求,岂能对之作歪曲的理解呢?!
土(林希)
附着在大地上
你是土壤
沉浮在空间里
你是尘埃
【简析】此诗与鲁藜那首《泥土》有异曲同工之妙。可以看出它受前者的启迪和影响,但绝非重版,而是写出了新意。
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哲理,同一事物也可从不同角度发现其哲理蕴涵。林希笔下的泥土不仅注意到了它具有“土壤”价值的一面,而且还看到了当它“沉浮在空间里”时的轻浮的一面。一旦变成“尘埃”,它不仅无益,而且有害。
人生的价值也是如此。当把生命与理想同一种伟大的集体事业相联系时,人生的价值才会显示出来;而一旦离群索居,孤芳自赏,陷入虚幻的空间,就会成为污染环境的“尘埃”。无论为诗为人,不可不切记也!
观钱塘江潮(余亚飞)
钱塘一望浪波连,
顷刻狂澜横眼前。
看似平常江水里,
蕴藏能量可惊天。
【简析】这是一首现代哲理诗,以钱塘江潮为意象,表现了看似平常的钱塘江浪波下,蕴藏着惊天的能量,顷刻间涌起排山倒海的浪涛。意喻看似平常的人会蕴藏巨大的潜力;看似平常的现象后面会蕴藏巨大的力量。

"哲理诗"一词自西方,起源于古希腊。未创"哲理诗"之名前叫"说理诗"。由于诗与哲学共通点都是以透视万事万物的核心为天职,所以哲理诗通过用不同议论自身特点去揭示某事物本质演变规律,在叙述过程中"理玄",很有见地以形象性和抒情性有机结合。它侧重生于人们的生活诗化,总结人生智慧,传达理趣。它的写作方式是介于韵散文之间,篇幅有长有短,押韵自由。如《老子 道德经》曹操《龟虽寿》,哲理诗的"理"在情景中而感发,内容幽远奥妙。如白居易的《长恨歌》;苏轼的《琴诗》;陈毅的《冬夜杂咏。青松》:"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等写作哲理诗,要语出自然,有警句创见,避免概念化、一般化,切忌人云亦云,浅薄无味。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宋】杨万里

莫言下岭便无难,

赚得行人空喜欢。

正入万山圈子里,

一山放过一山拦。

【哲理】诗人借助景物描写和生动形象的比喻,通过写山区行路的感受,说明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深刻道理:人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对前进道路上的困难作好充分的估计,不要被一时一事的成功所陶醉。 把握这首诗的主题时,首先应将文体定位--哲理诗,然后就能较快地知道,此诗明写登山的感受,实为谈人生哲理:在取得一定成绩时,万万不可自得自满,而应不断进取。

《雪梅》

【宋】卢梅坡

梅雪争春末肯降,

骚人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

雪却输梅一段香。

【哲理】这的确是一首绝妙的哲理诗,无论在理致与笔趣上,都超过了前面提到的那首诗,它既有宋诗工巧细密之所长,又兼得唐人诗虚处着墨、意象微茫之特色。"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评价梅雪,恰如其分。此诗好就好在:它能写出别人诗中所有(雪似梅,梅似雪),又能写出他人笔下所无(梅雪争春,各具特长)。这首咏物诗,没有写景,没有抒情,纯属议论,却写得如此生动,另具一格。

《雪梅》

卢梅坡

有梅无雪不精神,

有雪无诗俗了人。

日暮诗成天又雪,

与梅并作十分春。

【哲理】此诗深得梅与雪的天然风韵,且在吟咏之间,寄托了微妙的哲思与理趣。

《题西林壁》

【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哲理】人们观察事物的立场不同,就会得到不同的结论。人们只有摆脱了主客观的局限,置身庐山之外,高瞻远瞩,才能真正看清庐山的真面目。要认清事物的本质,就必须从各个角度去观察,既要客观,又要全面。 同样为此理的还有王安石的《登飞来峰》--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琴诗》

【宋】苏轼

若言琴上有琴声,

放在匣中何不鸣?

若言声在指头上,

何不于君指上听?

【哲理】美妙的乐曲是一个有机整体,而整体都是由若干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部分、要素构成的。在乐曲、琴声中指头、琴、演奏者的思想感情、演奏技巧等部分、要素是相互依存、缺一不可的,它们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唯物辩证法认为,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就是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的矛盾双方的联系。因此,这首所揭示的,就是琴、指头和琴声三者之间的矛盾关系。如果把演奏者包括在内,那么,演奏者的思想感情和技能与琴、指之间的关系,又可以看作是事物的内部矛盾(内因)和事物的外部矛盾(外因)之间的关系。前者是音乐产生的根据,后者则是音乐产生的条件,两者缺一不可。

《观书有感》

【宋】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哲理】以池塘为喻,说明了为学之道,必须不断积累,不断地吸收新的营养。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发展的,万事万物只有在运动中才能保持自己的存在。正是这种不间断的运动、变化和发展,是事物才能在不断自我更新中存在下去。这种运动一旦停止,事物也就不可能存在了。如果没有知识的不断更新,不断积累,一个人的学问也就回变成一潭死水,毫无生气和进展了。治学之道如此,办其他事情也是这样。



1.哲理诗
“哲理诗”一词自西方,起源于古希腊。未创“哲理诗”之名前叫“说理诗”。由于诗与哲学共通点都是以透视万事万物的核心为天职,所以哲理诗通过用不同议论自身特点去揭示某事物本质演变规律,在叙述过程中“理玄”,很有见地以形象性和抒情性有机结合。它侧重生于人们的生活诗化,总结人生智慧,传达理趣。
哲理诗是表现诗人的哲学观点、反映哲学道理的诗。这种诗内容深沉浑厚、含蓄、隽永,多将哲学的抽象哲理含蕴于鲜明的艺术形象之中。篇幅短小精悍,古代大都是四句的绝句,新诗句数不受限制。
哲理诗分两类,一是有一定的诗意,但不够含蓄,往往是“概念大于形象”。二是具有生动意象。但含蓄,寓理于形象中。
2. 古代哲理诗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宋】杨万里
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空喜欢。
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
【哲理】诗人借助景物描写和生动形象的比喻,通过写山区行路的感受,说明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深刻道理:人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对前进道路上的困难作好充分的估计,不要被一时一事的成功所陶醉。
把握这首诗的主题时,首先应将文体定位——哲理诗,然后就能较快地知道,此诗明写登山的感受,实为谈人生哲理:在取得一定成绩时,万万不可自得自满,而应不断进取。
《雪梅》
【宋】卢梅坡
梅雪争春末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哲理】这的确是一首绝妙的哲理诗,无论在理致与笔趣上,都超过了前面提到的那首诗,它既有宋诗工巧细密之所长,又兼得唐人诗虚处着墨、意象微茫之特色。"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评价梅雪,恰如其分。此诗好就好在:它能写出别人诗中所有(雪似梅,梅似雪),又能写出他人笔下所无(梅雪争春,各具特长)。这首咏物诗,没有写景,没有抒情,纯属议论,却写得如此生动,另具一格。
《雪梅》
卢梅坡
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
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春。
【哲理】此诗深得梅与雪的天然风韵,且在吟咏之间,寄托了微妙的哲思与理趣。
《题西林壁》
【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哲理】人们观察事物的立场不同,就会得到不同的结论。人们只有摆脱了主客观的局限,置身庐山之外,高瞻远瞩,才能真正看清庐山的真面目。要认清事物的本质,就必须从各个角度去观察,既要客观,又要全面。
同样为此理的还有王安石的《登飞来峰》——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琴诗》
【宋】苏轼
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
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
【哲理】美妙的乐曲是一个有机整体,而整体都是由若干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部分、要素构成的。在乐曲、琴声中指头、琴、演奏者的思想感情、演奏技巧等部分、要素是相互依存、缺一不可的,它们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唯物辩证法认为,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就是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的矛盾双方的联系。因此,这首所揭示的,就是琴、指头和琴声三者之间的矛盾关系。如果把演奏者包括在内,那么,演奏者的思想感情和技能与琴、指之间的关系,又可以看作是事物的内部矛盾(内因)和事物的外部矛盾(外因)之间的关系。前者是音乐产生的根据,后者则是音乐产生的条件,两者缺一不可。
《观书有感》
【宋】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哲理】以池塘为喻,说明了为学之道,必须不断积累,不断地吸收新的营养。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发展的,万事万物只有在运动中才能保持自己的存在。正是这种不间断的运动、变化和发展,是事物才能在不断自我更新中存在下去。这种运动一旦停止,事物也就不可能存在了。如果没有知识的不断更新,不断积累,一个人的学问也就回变成一潭死水,毫无生气和进展了。治学之道如此,办其他事情也是这样。
3.人生哲理诗句
1.陆游《游山西村》: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2.王之焕《登鹳雀楼》: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3.苏轼《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4.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5.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6.杜甫《望岳》: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7.苏轼《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8.王安石《登飞来峰》: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9.朱熹《春日》: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10.刘禹锡《乌衣巷》: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11.王湾《次北固山下》: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12.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4.现代哲理诗
泥土(鲁藜)
老是把自己当作珍珠,就时时有被埋没的痛苦。
把自己当作泥土吧,让众人把你踩成一条道路。
【简析】这首著名的哲理诗,曾经被多少青年人背诵,抄录在自己的案头作为座右铭。可是,历史往往会与一些人开不大不小的玩笑。这样一首曾经影响和激励过整整一代人的诗篇,在今天也会被某些时髦的人物嘲笑,认为这是一种陈腐了的过时观念。据说,只有肯定自己的个人价值的人才是真正懂得人生意义的人。
土(林希)
附着在大地上,你是土壤。
沉浮在空间里,你是尘埃。
【简析】人生的价值也是如此。当把生命与理想同一种伟大的集体事业相联系时,人生的价值才会显示出来;而一旦离群索居,孤芳自赏,陷入虚幻的空间,就会成为污染环境的“尘埃”。无论为诗为人,不可不切记也!
观钱塘江潮(余亚飞)
钱塘一望浪波连,顷刻狂澜横眼前。
看似平常江水里,蕴藏能量可惊天。
【简析】这是一首现代哲理诗,以钱塘江潮为意象,表现了看似平常的钱塘江浪波下,蕴藏着惊天的能量,顷刻间涌起排山倒海的浪涛。意喻看似平常的人会蕴藏巨大的潜力;看似平常的现象后面会蕴藏巨大的力量。

"哲理诗"一词自西方,起源于古希腊。未创"哲理诗"之名前叫"说理诗"。由于诗与哲学共通点都是以透视万事万物的核心为天职,所以哲理诗通过用不同议论自身特点去揭示某事物本质演变规律,在叙述过程中"理玄",很有见地以形象性和抒情性有机结合。它侧重生于人们的生活诗化,总结人生智慧,传达理趣。它的写作方式是介于韵散文之间,篇幅有长有短,押韵自由。

哲理诗是表现诗人的哲学观点、反映哲学道理的诗。这种诗内容深沉浑厚、含蓄、隽永,多将哲学的抽象哲理含蕴于鲜明的艺术形象之中。篇幅短小精悍,古代大都是四句的绝句,新诗则一至四句均有出现。
如苏轼的《题西林壁》;陈毅的《冬夜杂咏.青松》:“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写作哲理诗,要语出自然,有警句创见,避免概念化、一般化,切忌人云亦云,浅薄无味。


诗的分类
11.哲理诗 从严格意义上讲,哲理诗并不是诗歌的一个独立的范畴,如果讲范畴,也只属抒情诗而已。哲理诗,顾名思义,即蕴含深刻而普遍的人生道理的诗歌。如杜甫的《望岳》、王之涣的《登鹳雀楼》、苏轼的《题西林壁》、叶绍翁的《游园不值》、杨万里的《小池》等。优秀的哲理诗,其共同的特点是:寓哲理于形象之中,...

哲理诗有哪些?
著名哲理诗鉴赏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宋 杨万里) 莫言下岭便无难, 赚得行人空喜欢。 正入万山圈子里, 一山放过一山拦。 【哲理】诗人借助景物描写和生动形象的比喻,通过写山区行路的感受,说明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深刻道理:人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对前进道路上的困难作好充分的估计,不要...

求大量哲理小诗,最好写下可以用在哪一类作文中
这首诗,使读者产生强大的震撼力,人们立即联想到被逼 “出卖形象”侵害人权的种种罪恶交易。因此这类哲理诗,往往触及重大社会主题,它的美学价值已经超越文学,而进入社会学、人类学范畴。当然,有的哲理诗,既不表现惊心动魄的情感,也不表达深不可测的哲理,有的只是表达一种生活情趣,给人们一种美感享受而已。如《...

有哲理而且唯美的诗句
一、1.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2. 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3.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孔子)4.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苏轼)5. 不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刘勰)6. 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吕氏春秋》)7.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

古诗中的哲理诗
简析:诗中蕴含站得高,看得远的道理。与王之涣“欲穷千里目,更上一曾楼”有异曲同工之妙。18、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简析:把对朋友的真挚感情升华为哲理,写出四海之内有知心朋友,就是在天涯海角也还是近邻一样的亲近,说明知心朋友是声息相通的。19、人有悲欢...

朱熹写的哲理诗
朱熹写的哲理诗 01 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偶成》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人生易老,学问却不能轻易达成,所以,一点点的光阴也不可轻视、不容浪费。这是一个人人皆知的道理,但却总要等到某一刻才能真正懂得:什么是时光飞逝,什么叫“...

:哲理诗集
1风筝 奋力向上 为了挣脱束缚 实现一个梦想 像鸟在天空 终于挣脱了束缚 也获得了永恒 就在消失云端的一刻 2 星 孩子的星在天上 妈妈的星在孩子的眼里 3 无题 月很圆 天空很明朗 夜很冷 周围的世界很热闹 我很寂寞 4线之恋 线拉着风筝 紧紧地不放手 它对风筝爱得深切 风筝无比痛苦 因为 线...

30句哲理诗
哲理诗二 1、《登鹳雀楼》 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2、《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3、《望岳》 唐·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

哲理诗的诗句?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元稹《离思五首·其四》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苏轼《临江仙·送钱穆父》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欧阳修《玉楼春·尊前拟把归期说》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哲理诗学习方法
一般世人推崇唐诗,贬低宋诗,倒是诗论界的共识最为评价公道:唐宋诗在总体上的差别——在情理各有侧重上,唐重情,宋重理,神韵追求上,唐豪迈端庄,宋奇峭流畅;表现技巧上,唐尚虚,空灵浑成,宋尚实,工巧细密;措辞用语上,唐重声律之美,多练虚字,宋重口语化,兼练虚字。而宋人的哲理诗较之唐诗则有高明之处:着重捕捉心...

二道区19881947980: 哲理诗 - 搜狗百科
秋云倍清: 哲理诗人所写富含哲理的诗.

二道区19881947980: 繁星被称为哲理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
秋云倍清: 繁星被称为哲理诗, 表达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喜爱之情 哲理诗是表现诗人的哲学观点、反映哲学道理的诗.这种诗内容深沉浑厚、含蓄、隽永,多将哲学的抽象哲理含蕴于鲜明的艺术形象之中.篇幅短小精悍,古代大都是四句的绝句,新诗则一至四句均有出现.

二道区19881947980: 诗词分几类,相对的诗句是什么 -
秋云倍清:[答案] .常见的题材如下. 1、爱情诗 这是以爱情(包括悼亡)为题材的诗,也称“情歌”、“闺怨诗”.爱情诗自《诗经》起,源远... 《题临安邸》(南宋·林升)、《醉太平》(“讥贪小利者”元代无名氏)等等. 3、哲理诗 这是一种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描述...

二道区19881947980: 蕴含人生哲理的古诗 -
秋云倍清: 1、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挥泪始干.(李商隐《无题》) 2、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3、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 4、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 5、 埋在地下的树根使树枝产生了果实,却并不要求什么回报.(泰戈尔) 6、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7、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棵草去.(陶行知) 8、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9、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蜜蜂)

二道区19881947980: 古诗中有许多通过写景、写物阐明某种道理的好诗,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哲理诗.1、---------(谁)写的-----------------------------(什么诗),其中富有哲理的诗句是 - ... -
秋云倍清:[答案] 王之涣写的《登鹳雀楼》,其中,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阐明的哲理是,站得高,才能看得远,认识事物不能简单直观,需要从全局角度全面的去了解,立足一定的高度,才能居高临下,放眼长远,掌握全局.

二道区19881947980: 什么是咏物哲理诗 -
秋云倍清: 表现诗人的哲学观点、反映哲学道理的诗.这种诗内容深沉浑厚、含蓄、隽永,多将哲学的抽象哲理含蕴于鲜明的艺术形象之中.篇幅短小精悍,古代大都是四句的绝句,新诗则一至四句均有出现.如苏轼的《...

二道区19881947980: 古诗中有许多通过写景、写物来阐明某种道理的好诗,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哲理诗,请问有哪些哲理诗?至少两句如:朱熹写的《观书有感》问渠哪得清如许,... -
秋云倍清:[答案] 王安石《登飞来峰》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杜甫《望岳》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二道区19881947980: 哲理诗,有哪些 -
秋云倍清: 陆游《游山西村》: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朱熹《观书有感》: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王之涣《登鹳雀楼》: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苏轼《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王安石《登飞来峰》: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二道区19881947980: 含有哲理的诗句是什么 -
秋云倍清: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哲理: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要全面地看问题.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哲理:人们必须不断的提高自己,才能跟上社会发展的脚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哲理:反映了发展的...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