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全诗,说说春望中的望字包含哪些含义

作者&投稿:宗圣届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文学形式有哪些~

文学艺术形式
按类别分,有大的两类:文学形式:小说、散文、诗歌、报告文学、剧本、民间传说、寓言、笔记小说、野史、童话、对联、哲言、赋、骈文、小品文、文学批评、电影剧本(主要四类:小说、诗歌、散文、戏剧(剧本))艺术形式:文字、绘画、雕塑、建筑、音乐、舞蹈、戏剧、电影(主要四类:绘画、雕塑、音乐、戏剧)
按表达方式有:1.语言艺术:戏剧,诗歌,小说,散文2.表演艺术:音乐,舞蹈3.造型艺术:绘画,雕塑4.综合艺术:戏剧,戏曲,曲艺,电影等


拓展资料:
文学简介-百度百科
文学是以语言文字为工具,比较形象化地反映客观现实、表现作家心灵世界的艺术,包括诗歌、散文、小说、剧本、寓言、童话等体裁,是文学的重要表现形式,以不同的形式即体裁,表现内心情感,再现一定时期和一定地域的社会生活。作为学科门类理解的文学,包括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及新闻传播学。
文学是属于人文学科的学科分类之一,与哲学、宗教、法律、政治并驾于社会建筑上层。它起源于人类的思维活动。最先出现的是口头文学,一般是与音乐联结为可以演唱的抒情诗歌。最早形成书面文学的有中国的《诗经》、印度的《罗摩衍那》和古希腊的《伊利昂纪》等。
中国先秦时期将以文字写成的作品都统称为文学,魏晋以后才逐渐将文学作品单独列出。欧洲传统文学理论分类法将文学分为诗、散文、戏剧三大类。现代通常将文学分为诗歌、小说、散文、戏剧四大类别。
文学是语言文字的艺术,是社会文化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是对美的体现。文学作品是作家用独特的语言艺术表现其独特的心灵世界的作品,离开了这样两个极具个性特点的独特性就没有真正的文学作品。一个杰出的文学家就是一个民族心灵世界的英雄。文学代表一个民族的艺术和智慧。文学,是一种将语言文字用于表达社会生活和心理活动的学科,属社会意识形态范畴。

文学有什么作用?

春望中的望字包含的含义:

1、诗人眼中所见:山河破粹,春天的凄凉景象。

2、诗人心中的期盼:亲人团聚,国家安定。

出自:《春望》是唐代大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诗。原文:

春望

唐代: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译文:

长安沦陷,国家破碎,只有山河依旧;春天来了,人烟稀少的长安城里草木茂密。

感伤国事,不禁涕泪四溅,鸟鸣惊心,徒增离愁别恨。

连绵的战火已经延续了半年多,家书难得,一封抵得上万两黄金。

愁绪缠绕,搔头思考,白发越搔越短,简直要不能插簪了。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安禄山起兵反唐,由于唐玄宗宠妃杨贵妃的哥哥杨国忠,误导唐玄宗,把守潼关的哥舒翰派到关外攻打叛军大本营,中途哥舒翰被俘。安禄山没有了劲敌,一下子就攻下长安。

唐玄宗带领妃妾皇子,与大臣们逃往灵武。唐玄宗退位,太子李亨在灵武称帝。唐肃宗至徳元年(756年)八月,杜甫从鄜(fū)州(现在陕西富县)前往灵武(现在属宁夏)投奔唐肃宗。

途中为叛军所俘,后被困居住在长安。这首诗作于次年三月。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作于唐肃宗至德二年(757)。当时长安被安史叛军焚掠一空,满目凄凉。

杜甫眼见山河依旧而国破家亡,春回大地却满城荒凉,在此身历逆境、思家情切之际,不禁触景伤情,发出深重的忧伤和无限的感慨。诗人在这首诗中表现了爱国之情。

赏析:

全诗的抒写层次,可分为前后两个部分。前四句,写春望之景,睹物伤怀。首联二句,看似直陈,实则含有山河依旧而国事已非、草木茂密而人烟稀少的强烈暗示。

颔联二句是古今传唱的伤时警句。这两句均省去一个动词,"花溅泪"与"鸟惊心",意当为"看花溅泪"与"闻鸟惊心"方为完整。春日花开鸟鸣,如在承平安乐之时。

是该使人愉悦的,但眼下由于国破而家散,春花徒然增人伤感,春鸟更牵动离人之怀。这里高度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诗人胸中忧国与思家两股感情的回荡与交织。

"感时"承上"国破","恨别"启下"家书",更有章法意脉上的照应贯串之妙。关于这四句的丰富内涵,《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引《迂叟诗话》云:"古人为诗,贵于意在言外,使人思而得之。

故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也。近世诗人,惟杜子美最得诗人之体,如‘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山河在’,明无余物矣,‘草木深’,明无人矣,花鸟,平时可娱之物。

见之而泣,闻之而恐,则时可知矣"。分析得颇有道理,可供参考。诗的后四句,写春望之情,重点在遭乱思家和因伤时而焦急难耐两点上。颈联二句,虽重在思家,然绝不忘时事。

再次把国事与家事紧紧联在一起来咏叹。"烽火"应上"国破"与"感时",伤乱忧国之心一以贯之。"连三月",是说战火延续,平乱无日,眼看整个春天就在忧伤中过去了。

"家书抵万金"一句,尤为家喻户晓的名句,它以夸张的比譬,控诉战乱给人民带来的家庭离散、亲人音讯隔绝的悲剧。由于准确生动地传达出战乱环境里的人之常情,所以获得千载读者的共鸣。

末联自我描绘发白而短的愁苦之状,形象地突出了诗人浓重的忧患意识。老杜之所以为老杜,就在于他处于国运危急之秋而无时不表露出哲人的忧患意识。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尾联刻画了诗人怎样的形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全诗,说说《春望》中的“望”字包含哪些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满头白发,愁苦不堪。
(2)①诗人眼中所见:山河破粹,春天的凄凉景象。②诗人心中的期盼:亲人团聚,国家安定。(意思对即可)

。?!!;。、、"一直!一直猥!!:


请结合杜甫身平经历说说《春望》是如何体现语言风格的?
一、杜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时期,他的诗作语言平实朴素,感情直抒胸臆,体现中强烈的爱国忧民的思想情感。《春望》就是其非常有名的代表作。二、《春望》是一首五言律诗,开头首联描写景色: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然后颔联由景入情: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接着...

杜甫在《春望》中“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表现了自己当时的心情,结 ...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自安史叛乱以来,“烽火苦教乡信断”,直到如今春深三月,战火仍连续不断。多么盼望家中亲人的消息,这时的一封家信真是胜过“万金”啊!“家书抵万金”,写出了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迫切心情,这是人人心中所有的想法,很自然地使人共鸣,因而成了千古传诵的名句。

关于忧国忧民推己及人的诗句
1.杜甫在春望中展现推己及人忧国忧民情怀的诗句是 《春望》是唐朝诗人杜甫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前四句写春日长安凄惨破败的景象,饱含着兴衰感慨;后四句...全诗意境开阔,气魄恢宏,洋溢着作者强烈的爱国热,具有很强的艺术概括力。 金陵驿 ---文天祥 草合离宫转夕辉,孤云飘泊复何依?山河风景原无异,城郭人民。

巜春望》中诗人以情感为依托,融情于自然万物,最终达到物我合一的境界...
《春望》中诗人以情感为依托,融情于自然万物,最终达到物我合一的境界的诗句是: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诗的这前四句,都统在“望”字中。诗人俯仰瞻视,视线由近而远,又由远而近,视野从城到山河,再由满城到花鸟。感情则由隐而显,由弱而强,步步推进。在景与情...

结合望月与春望的内容简析诗人在两首诗歌中的情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望岳》,诗篇描绘了泰山雄伟磅礴的气象, 抒发了诗人向往登上绝顶的壮志。表现了一种 敢于进取、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极富哲理性 。 《春望》前四句写春城败象,饱含感叹;后四 句写心念亲人境况,充溢离情。全诗深沉蕴藉 、真挚自然,反映了诗人热爱国家、眷念家人 的美好情操....

春望中哪一句运用了虚实结合的诗句?
家书抵万金。珍贵是实,万金是虚。

结合春望的背景描述一下作者当时的心情
全诗抒发了诗人忧国、伤时、悲己的情感,以及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是承上启下的一句请结合全诗来解释说明?_百度...
因为“春望”全诗的情感确实是忧国思家的,而望中所见所闻从第一句“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中就已经感到,所以第二句用花鸟来表现此悲惨情景,第三句更是直接描绘战争中国破家亡,流离失所的凄惨,所以第二句写景可以理解为过渡。

城春草不深的意思
问题一:城春草不深的全诗是 《春望》杜甫(诗) 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 浑欲不胜簪。 问题二:《春草》这首诗是什么意思 《春草》 年代: 唐 作者: 张旭 春草青青万里馀,边城落日见离居。 情知海上三年别,不寄云间一纸...

春望诗原文_翻译及赏析
春望上春台。春窗四面开。落花何假拂。风吹会并来。——南北朝·庾信《春望诗》 春望诗 春望上春台。 春窗四面开。 落花何假拂。 风吹会并来。庾信(513—581)字子山,小字兰成,北周时期人。南阳新野(今属河南)人。他以聪颖的资质,在梁这个南朝文学的全盛时代积累了很高的文学素养...

绥宁县15580214502: 6. 结合全诗,说说《春望》中的“望”字包含哪些含义? -
左顾圣迪:[答案] 6. —是诗人眼中所见: 山河破碎,春天的凄凉景象.二是诗人心中的期盼: 亲人团聚、国家安定.

绥宁县15580214502: 说说《春望》中的“望”字包含哪几层意思? -
左顾圣迪:[答案] 《春望》的“望”包含三层意思: ⑴对家人的怀念(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⑵对国家前程的绝望忧虑(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⑶对自己廉颇老矣的慨叹(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愿对你有所帮助!

绥宁县15580214502: 结合《春望》内容,说出诗题中的“望”字包含哪几层意思? -
左顾圣迪: 一是指看春天的景色;二是希望家人平安.

绥宁县15580214502: 结合全诗,说说春望中的望字包含哪些含义 -
左顾圣迪:[答案] 有感于国家的分裂、国事的艰难 国家动乱不安,战火经年不息,人民妻离子散,音书不通 对国家深深地忧虑 身历逆境思家情切,感慨万端 热爱祖国,眷怀家人 春望 年代:【唐】 作者:【杜甫】 体裁:【五律】 类别:【】 国破山河在,城...

绥宁县15580214502: 《春望》题目以"望"字总领全诗,请你结合诗歌说说"望"字所包含的内容 -
左顾圣迪:[答案]全篇围绕“望”字展开,前四句借景抒情,情景结合.诗人以写长安城里草木丛生,人烟稀少来衬托国家残破.起首一“国破山河在”,触目惊心,有一种物是人非的历史沧桑感.写出了国破城荒的悲凉景象.“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绥宁县15580214502: 结合全文,说说《春望》中的“望”字包含哪些含义如题 -
左顾圣迪:[答案] 春望赏析 唐肃宗至德元载(756)六月,安史叛军攻下唐都长安.七月,杜甫听到唐肃宗在灵武即位的消息,便把家小安顿在郎州的羌村,去投奔肃宗.途中叛军俘获,带到长安.因他官卑职微,未被囚禁.《春望》写于次年三月. 诗的前四...

绥宁县15580214502: 结合全诗内容,说出试题中“望”字包含哪几层(春望) -
左顾圣迪:[答案] 春望的“望”表达了对家人的怀念(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对国家前程的绝望忧虑(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对自己廉颇老矣的慨叹(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绥宁县15580214502: 春望中题目中的望字包含了哪些含义 -
左顾圣迪: 你好,很高兴为你解答,答案如下:一方面是看到了“国破山河在”的惨景,另一方面是对于亲人团聚的守望和期盼.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满意请采.

绥宁县15580214502: 春望中的"望"字包含哪两层意思 -
左顾圣迪:[答案] “望”表达了对家人的怀念(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对国家前程的绝望忧虑(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对自己廉颇老矣的慨叹(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望"字的内涵是对国乱贼凶,百姓颠沛流离忧国忧民焦虑的心境的写照,一起都...

绥宁县15580214502: 春望中 “望”字,包含几层意思? -
左顾圣迪:[答案] “春望”是了望春天的意思,但是《春望》的作者放眼望去,看到的却是国家( 残破),长安城(沦陷 )的令人伤感的景象“望”有“观望”“希望”“盼望”之意.看到了“国破山河”的惨景ا希望战火平息ا盼望能与亲人团聚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