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王安石

作者&投稿:端凌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读史 宋 王安石 (朗读).读史是怎么读的?~

自古功名亦苦辛,行藏终欲付何人⑵。
当时黮黯犹承误⑶,末俗纷纭更乱真。
糟粕所传非粹美⑷,丹青难写是精神⑸。
区区岂尽高贤意⑹,独守千秋纸上尘⑺

王安石
《读史》
自古功名亦苦辛,行藏终欲付何人。
当时黮暗犹承误,末俗纷纭更乱真。
糟粕所传非粹美,丹青难写是精神。
区区岂尽高贤意,独守千秋纸上尘。

作品正文编辑
读史⑴
自古功名亦苦辛,行藏终欲付何人⑵。
当时黮黯犹承误⑶,末俗纷纭更乱真。
糟粕所传非粹美⑷,丹青难写是精神⑸。
区区岂尽高贤意⑹,独守千秋纸上尘⑺。[1]

作品注释编辑
⑴读史:约作于熙宁三年(1070)。据李壁《庚寅增注》称:安石尚谓:“欧阳永叔作《五代史》时,冯道最佳,有机谋,善避难,密能安主存身,可谓吉士。永叔贬之,甚无谓也。作史难,须博学多闻,有须足以断其真伪是非乃可。盖事在目前是非尚不定,而况名迹去古人已远,旋策度之,焉能一一当其实哉!”反复此段,与诗意略合,且标题不指名,而泛谓之“读史”,岂公故欲隐其义,为永叔讳耶?则李壁意谓安石所指乃欧阳修撰史失实。今按,欧阳修(1007-1072)大约于景祐三年(1036)至皇祐五年(1053)间编成《新五代史》。细读安石之语,中有赞许“冯道”之词,以为欧阳修贬之不当,其中恐怕不仅为古人鸣不平,而实有自忧之虑。
⑵行藏:人之行止。引指事迹。
⑶黮黯:蒙昧不明。韩愈《为河南令上留守郑相公启》:“盖覆黮黯,不以真情状白露左右。”承误:承传谬误。
⑷糟粕:本指食品之垃圾,引指历史。语本《庄子·天道》:“桓公(齐桓公)读书于堂上,轮扁斫轮于堂下,释椎凿而上,问桓公曰:‘敢问公之所读者何方邪?’公曰:‘圣人之言也。’曰:‘圣人在乎?’公曰:‘已死矣。’曰:‘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魄已夫!’”糟魄:糟粕。悴美:纯粹精美。
⑸丹青:绘画。这里引指史书。
⑹区区:极其有限的,少量的。指记载人物事迹的史书文字。
⑺纸上尘:史书上的尘土。

作品翻译编辑
自古以来功成名就的人可是历经了千辛万苦啊,而他们的事迹最后会由谁来记载呢?
当时的人尚且难以看清事情的来龙去脉,记不准确,后世更是众说纷纭,看不清历史真相了。
史书上流传下来的也有糟粕,记录下历史事实就如同绘画之中画出人物之精神一般难。
有限的记载怎能把古代圣贤的思想完整真实地表现出来?而总有些人就是死守典籍,不肯醒悟。

作者简介编辑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晚号半山,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人。1042年(庆历二年)进士。1058年(嘉祐三年)上万言书,提出变法主张。1069年(宋神宗熙宁二年)任参知政事,推行新法。次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1074年(熙宁七年)罢相,次年复任宰相;1076年(熙宁九年)再次罢相,退居江宁(今江苏南京)半山园,封舒国公,不久改封荆,世称荆公。卒谥文。执政期间,曾与其子王雱及吕惠卿等注释《诗经》、《尚书》、《周官》,时称《三经新义》。其文雄健峭拔,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歌遒劲清新。所著《字说》、《钟山一日录》等,多已散佚。今存《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后人辑有《周官新义》、《诗义钩沉》等。[2]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王安石,为何却被史书评为北宋的“奸臣”呢?_百度知 ...
纵观中国历史,每一次国家的强盛都离不开变法改革,而每一次的改革者的命运都不是很好。商鞅变法,五马分尸;吴起变法,伏尸奠堂;戊戌变法,光绪永囚!王安石变法,只是被宋高宗认为是北宋灭亡的“元凶”已经算是幸运!变法的本质就是利益的重新分配,必然触及既得利益者,有人受益必然有人受损...

读史 王安石 翻译
结论是,王安石在《读史》一诗中揭示了历史记载的复杂性,以及当时人们对历史的误解和歪曲。他认为,一个人的功名虽艰辛获得,但记录历史的真相往往因时代的混乱和流俗的干扰而难以准确传达。诗中批评了那些只关注糟粕,忽视精神实质的俗儒,强调真正的历史精神是难以通过文字完全捕捉的。在王安石的笔下,...

历史上对王安石这一人物褒贬不一,你觉得这个人物怎么样?
关于王安石,争议最多的就是他的那场变法,王安石变法以发展生产,富国强兵,挽救宋朝政治危机为目的,以"理财"、"整军"为中心,涉及政治、经济、军事、社会、文化各个方面,是中国古代史上继商鞅变法之后又一次规模巨大的社会变革运动。王安石的变法变法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充实了政府财政...

王安石主持的一场改革运动史称熙宁变法又称什么?
王安石变法的目的在于富国强兵,借以扭转北宋积贫积弱的局势,巩固地主阶级的统治。然而,变法触犯了保守派的利益,遭到保守派的反对。法令颁行不足一年,围绕变法,拥护与反对两派就展开了激烈的论辩及斗争,史称“新旧党争”。御史中丞吕诲控诉王安石变法十大过失,神宗贬为地方官,王安石举荐吕公著代替其职。

王安石的读史阐述了什么道理
王安石曾作过许多咏史或怀古的诗篇,他的这类诗歌常常能够针对千年相沿的历史陈见,发前人之未发,因而立意超卓,表达了自己的独特见解和深刻的批判精神。本诗题为“读史”,可见它不是针对某个具体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而发,而是针对整个历史而发,因而具有更大的艺术概括力和更广泛的指对性。在这首...

史上的“王安石变法”是什么时期开始的?
治平四年(1067)英宗去世,神宗即位。这位年仅20岁、风华正茂的皇帝很想有所作为,他欣赏王安石的变法主张。熙宁二年(1069)起用王安石为参知政事,主持变法。王安石在神宗的支持下提出一套急进、大胆的改革方案,成为变法的领袖,北宋很快掀起了一阵变法的浪潮,史称为“王安石变法”。

为什么史书中说王安石是北宋灭亡的罪魁祸首?原因是什么?
我国古代宋朝的文化是非常繁荣的,但是宋朝有一个非常大的弊端就是重文轻武,所以导致敌国来入侵的时候,宋朝也没有太多的能力去抗衡。史书上说王安石才是北宋灭亡的罪魁祸首,因为王安石当时提出了变法,但是王安石的想法对于当时的人来说是非常激进的,而且王安石在变法的时候直接影响到很多贵族的利益,...

王安石编写()为其新法寻找历史依据
早年经历与文学成就 王安石生于北宋仁宗宝祐元年(1021年),家境优越,早年即以文学才华闻名。他十五岁中秀才,后中进士,任职于太学。在太学时,他广泛涉猎经史文集,学识渐丰,文学造诣日益精深。他的文学作品以诗文为主,风格新颖,被誉为“王草”。政治改革——“新法”王安石上台后,提出并推行了...

王安石和司马光在历史上的关系怎么样?
王安石作为唐宋八大家,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佳作,后来推行新法官至宰相。司马光不仅七岁砸缸十二岁还在四川广元路上扎蟒,更有巨作《资治通鉴》名垂千古。王安石22岁进士,司马光20岁进士,他们两个都受过欧阳修的教诲,在包拯手下从过政,两人真的算得上挚友。不过在政见上却大有不同。王安石认为:“...

王安石在历史上叫什么
字介甫,号半山,人称半山居士。汉族江右民系。封舒国公,后又改封荆国公,宋徽宗时追封为舒王。故世人又称王荆公、舒王。

邙山区13761206642: 王安石的《读史》诗写于什么时候? -
宓咳制霉: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抚州临川人.宋仁宗庆历二年(1042)中进士后,曾任过地方官.神宗时为宰相,创新法以改革弊政,遭到大官僚大地主的反对.后辞官退居南京.他是北宋时期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文学成就颇高,影响甚巨.其诗长于说理,精于修辞,内容亦能反映社会现实.词虽不多,却风格高峻豪放,感慨深沉别具一格.《读史》创作于王安石晚年时期.

邙山区13761206642: 读史王安石表达技巧? -
宓咳制霉: 王安石曾作过许多咏史或怀古的诗篇,他的这类诗歌常常能够针对千年相沿的历史陈见,发前人之未发,因而立意超卓,表达了自己的独特见解和深刻的批判精神.本诗题为“读史”,可见它不是针对某个具体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而发,而是...

邙山区13761206642: 王安石读史标题交代了什么?体现作者怎样感情? -
宓咳制霉: 我觉得应该也就是交代了他的一个感受,或者心情,也就是他读历史的一个状态,这类东西,应该是最明显的一个东西,也是通过标题能够看得出作者的一个感受,这对王安石的一个感情,或者说是对于读历史的一个感情,这就是王安石读历史的方法的一种认可.

邙山区13761206642: 糟粕所传非粹美,丹青难写是精神 何解? -
宓咳制霉: 读史 王安石 自古功名亦苦辛,行藏终欲付何人.当时黯黮犹承误,末俗纷纭更乱真.糟粕所传非粹美,丹青难写是精神.区区岂尽高贤意,独守千秋纸上尘.在这首诗中,王安石表达了对身后他人如何评价自己的忧虑.历史从来都来难以说清...

邙山区13761206642: 读史 宋 王安石 (朗读).读史是怎么读的? -
宓咳制霉: 自古功名亦苦辛,行藏终欲付何人⑵. 当时黮黯犹承误⑶,末俗纷纭更乱真. 糟粕所传非粹美⑷,丹青难写是精神⑸. 区区岂尽高贤意⑹,独守千秋纸上尘⑺

邙山区13761206642: 历史古诗
宓咳制霉: 历史古诗,如:贺新郎·读史人猿相揖别.只几个石头磨过,小儿时节.铜铁炉中翻火焰,为问何时猜得?不过几千寒热.人世难逢开口笑,上疆场彼此弯弓月.流遍了,郊原血.一篇读罢头飞雪,但记得斑斑点点,几行陈迹.五帝三皇神圣事...

邙山区13761206642: 王安石著名诗句 -
宓咳制霉: 1、 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 ——王安石 《游褒禅山记》2、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归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 斜矗.彩 舟云淡,星河 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

邙山区13761206642: 王安石的3首著名诗歌 -
宓咳制霉: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宋•王安石《泊船瓜洲》 糟粕所传非粹美,丹青难写是精神.——宋•王安石《读史》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宋•王安石《元日》 含情欲说独无处,传与琵琶心自知.——宋•王安石《明妃曲》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宋•王安石《登飞来峰》 浓绿万枝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宋•王安石《咏石榴花》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宋•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 忠者不饰行以缴荣,信者不食言以从利.——宋•王安石《辞同修起居注状第四状》 临行而思,临言而择. ——宋•王安石《仁智》

邙山区13761206642: 关于王安石的资料 -
宓咳制霉:[答案]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人称半山居士.封为舒国公,后又改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江右民系,北宋临川县城盐埠岭(今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思...

邙山区13761206642: 写两首王安石的诗? -
宓咳制霉: 《梅花》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明妃曲》二首 其一 明妃初出汉宫时,泪湿春风鬓脚垂. 低徊顾影无颜色,尚得君王不自持. 归来却怪丹青手,入眼平生几曾有; 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 一去心...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