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是怎么理解天意的?

作者&投稿:杨泰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孔子的天命观是什么?~

孔子认为自己的天命就是恢复和秉承反映在周礼中的文命。
孔子说 “五十知天命”,在孔子眼里,“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将天与时结合起来,天以时行。孟子更是将天与时密切联系起来,他认为孔子是“圣之时者也”。即孔子是最能把握天时尺度的人。所以孔子的天命就是时命。
古人将天与理同用,性与命相对,中间以时为纽带。每个人在这种关系格局中要领会自己生命的意义所在。由此,上应时代,下安个体。在孔子那个时代,有人就认为“天将以夫子为木铎”,即孔子是秉承中华文明精微的人,必将成为这个时代的文化代表。
但孔子所言的天命,并不是只有伟大人物才有的。使命有大小,主体有不同。每个个体都要参究自己的天命。孔子认为人到了五十岁就应当知道自己的天命。这是他文化生命的成熟期。
揭示了人到五十,由四十不惑而进一步参悟到事物的背后有天理的必然,而不去违逆天命。同时要从自身的禀赋出发,在自己身上体会到生命到五十岁时的优劣与时代使命的交合。
孔子的天命观揭示了每个时代都有其时代使命,让我们不要去叹息时代不好,而要与时同命,领略时代的使命,做自己生命范围内的事,以印鉴人生的时命与光彩。所以,天命所在,时命所显,时代与天命的内涵要与主体生命相印证。

扩展资料
孔子天命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作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的这种天命思想,又在后来大儒孟子身上得到了新的反映。《孟子·万章》上篇说:“莫之为而为者,天也,莫之致而至者,命也。”意思就是,没有人叫他干,而他竞干了,这就是天意,没有人叫他来,而他竞来了,就是命运。
孟子还举例说明,尧、舜的儿子都不肖,是因为舜、禹为相的时间太长.所以尧、舜的儿子不有天下;禹的儿子启贤能,而禹为相的时间义短,所以启能得到天下。以上这些,都不是人力所为而自为,不是人力所致而自至。从理来说,这属于天意,对人来说,这属于命运。天和命。实在是一致的。
在《孟子·尽心上》中,孟子还说:“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白话释义:保存自己的善心,养护自己的本性,以此来对待天命。不论寿命是长是短都不改变态度,只是修身养性等待天命,这就是安身立命的方法。)
又说:“莫非命也,顺受其正。是故知命者不立乎岩墙之下。 尽道而死者,正命也;桎梏死者,非正命也。”(白话释义:天底下人的吉凶祸福。无一不是命运,只要顺理而行,接着的就是正命。所以懂得命运的人不站立在有倾倒危险的墙壁下面。因此,尽力行道而死的人所受的是天的正命,犯罪而死的人所受的不是天的正命。)
这里,孟子虽然认为天命的力量无可抗拒,但是不管怎样,还是应该按照我的仁义而行,不能无缘无故地白白送死。无疑,这对孔子的天命观来说,有着补充的一面。此外,先秦诸子信命的还很多,而以儒家的势力为最大。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孔子的五十知天命:应领略时代的使命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天命论

意思是孔子说:“我不埋怨天,也不责备人,下学礼乐而上达天命,了解我的只有天吧!”
这句话出自春秋孔子的古代文学作品《论语·宪问》。
原文:
子曰:“莫我知也夫!”子贡曰:“何为其莫知子也?”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公伯寮愬子路于季孙。子服景伯以告,曰:“夫子固有惑志于公伯寮,吾力犹能肆诸市朝。”
译文:孔子说:“没有人了解我啊!”子贡说:“怎么能说没有人了解您呢?”孔子说:“我不埋怨天,也不责备人,下学礼乐而上达天命,了解我的只有天吧!”
子曰:“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公伯寮其如命何!”

扩展资料:
《论语·宪问》从“为己”的基本理念来看,修己不是消极地顺应他人和环境,消极地遵守外在的、固定的行为准则,而是积极地充实、完善自我,是培养内在的精神生命力。
这也就是说修己是为求得自我觉悟。孔子多次讲到的“耻”,就是指一种自我觉悟,即摆脱盲目和麻木不仁的状态,认识到自己某种思想、言论和行为的丑恶,从而从内心产生一股巨大的自觉的精神力量,追求真善美。
孔子在各种场合强调,不要以任何外部事物来妨碍对内在的完美的自我的追求。
本篇对于修己要达到的目标——理想人格,作出了许多规定。孔子所期待的理想人格不是单一的,更不是心胸狭隘、思想贫乏、循规蹈矩的人,而是一个具有不竭的精神动力完善自身、全面地发展自身、自觉地提升自己精神境界的谦谦君子。这一篇孔子的言论充分反映了这一点。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论语·宪问

春夏秋冬四季为何交替运行风雨雷电为什么发作,亿万生物为什么生长和死亡?(这里有问号)这些现象古人解释不了。他们隐约地感觉宇宙间有一种主宰的意志和力量,把这主宰的意志和力量也称作天。尤其在人类社会,人的生老病死,贵贱荣辱,其中有必然性(如人总有生老病死),又有许多偶然性(如某些突发事件造成的影响),古人也无法解释,称之为“天意”,以为“天意”主宰着人世间一切的运动和变化,是人力不可抗拒的权威。

这样的认识,孔子并不例外。如《论语》所记:

子见南子,子路不说(悦)。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雍也》第二十八章)(孔子去会见南子,子路不高兴。孔子发誓说:“我假如不对的话,天惩罚我吧!天惩罚我吧!”)子曰: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这里有问号)(《述而》第二十三章)(孔子说:天把德赋予我,桓魋他能把我怎么样呢?(这里有问号))子畏于匡,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这里有问号)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子罕》第五章)(孔子在匡地遇到危险,说:文王已经死了,周的文化不是在我这里吗?(这里有问号)天要毁灭这种文化,不会让我掌握这种文化了;天不想毁灭这种文化,匡人能把我怎么样呢!)以上三章,前文都讲过。前一章是孔子会见南子使学生不满,孔子着急得发誓来表白自己清白。中间一章是遭遇宋国的桓魋谋害,末一章是在匡地被围,他自信天不会让他灭亡。以上三例,说天对人可以惩罚,也可以保佑,有主宰祸福的力量。




十八子菩提手串寓意
5. 天意子:天意子是一种奇特而坚硬的果实,形状扁圆,有曲脊,看似蟠桃或细小的番瓜。天意子寓意着随天意而转,悉遂所求,修练时可顺遂天意,随意佩带可增福慧。十八子手串的佩戴不受等级约束,更为自由随意。它的意义不仅体现在佛教的修行中,也体现在日常佩戴中,为人们带来吉祥和庇佑。

墨子的《天意》全文
故于富且贵者(6),当天意而不可不顺。顺天意者,兼相爱,交相利,必得赏;反天意者,别相恶,交相贼,必得罚。然则是谁顺天意而得赏者?谁反天意而得罚者?子墨子言曰:“昔三代圣王禹、汤、文、武,此顺天意而得赏也;昔三代之暴王桀、纣、幽、厉,此反天意而得罚者也。”然则禹、汤、文、武,其得赏何以...

十八子佛珠手串图解
一、十八子手串的寓意 “十八”代表“十八界”,即六根、六尘、六识。十八子分别为:红菩提、千叶莲花、蝉宝、麻蝉、蜜瓜、沙腾、凤眼、半圆金线、大金丝、白玉牙、龙眼、太阳籽、球莲花、天意子、瓷金线、花菩提根、金莲子、龙珠等。二、十八子手串与朝珠的区别 十八子手串和朝珠都是清代服饰中的佩...

如何评价《天意》的结局?
天意是一部比较好看的电视剧,当年也是受到了很多人的喜欢,他自己的结局也是非常的好的,最后韩信没有死,他穿越时空,找到了钱小芳,虽然那时候的钱小芳还没有认识他,但是他愿意等钱小芳喜欢上他,我觉得这样的结局也是非常的好的,至少两个人之间没有那么多的遗憾,两个人之间可以重新认识,互相喜欢...

31.晚年得子是天意,四句教横空出世
特别是在父亲王华的主持下,王阳明过继了正宪为子,这等于是向王阳明和诸氏宣布他们不会再有后代。经过多年的煎熬,诸氏终于解脱了。在那个时代,两人没有孩子,往往会怪罪在女人身上,所以才会鼓励男人娶妾。阳明纵然是没有孩子,也并没有纳妾,这是他对诸氏的尊重。诸氏去世之前必然也曾劝说过王阳明纳妾,但王阳明以学为...

古籍中的天有什么含义?
何谓“命”?自古以来,人们把不能由自己主宰的人生中某些机缘遇合或某些必然性称为“命”,如《论语》中曾子所说“生死有命,富贵在天”,认为冥冥中有某种意志或某种力量在支配,便与“天”联系在一起,称为“天意”、“天命”。西周时代的天命观较之殷商已经有了很大进步。简括来说:第一,天命...

“不要赌天意,不要猜人心”,这怎么理解?
对方说:“你的技艺还不精,我也推算了,墙要向外倒,而不会向里倒。”到了夜里,墙果然向外倒塌了。纪晓岚在故事后面评论说,这个人能预知墙向哪个方向倒,怎么就不知道吴三桂一定要失败呢?其实,这个人只能知道小的祸福吉凶,对于天道、天意,恰恰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此外,铤而走险的人,...

天意菩提子怎么清理
在清理天意菩提子的时候,如果污垢比较多的话,可将其放在温水中浸泡清洗,用钢丝刷仔细刷洗每个部位,再将其放在阴凉处晾干。或者在干刷的时候,适当在刷子上蘸一些橄榄油或者植物油,在平时多刷,这样也能得到很好的清洁效果。1、浸泡清洗对于刚买来的天意菩提子来说,表面上难免残留一些果肉和皮屑,...

什么是天意不可违?
“生死由命、富贵在天”。这个“天”也是讲天理的,是严格按章办事的,何况上天有好生之德,怎么会随意整一个人呢,他们可不是什么贪官污吏,见钱的开眼的,我们不能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啊!命运是有,但它是掌握在自己手上的。打个比方,人生就像开车,在人生漫长的旅途中,我们如果没有一个...

人这一辈子,所有的得到和失去,都是天意
【求】要么满世界求安慰,求理解,要么满世界怼,满世界杠,以为自己还是那个处处受限,没有能力获取资源的少年。没有意识到自己长大了,自己已经不受限,满世界的资源都为所用。胜败乃兵家常事,只要自己不放弃自己,就一定可以拿结果说话。而不是用嘴说话。内在小孩没长大的人,一辈子都在害怕,都在...

镇安县17735257422: 中国人文化中中的天是什么?老天爷,天意,天子.天到底是什么东西?请高手 从孔子谈起.
訾桂气管:殷周人指最高的人格神,宇宙的主宰.春秋之际社会动荡,天命观发生动摇.孔子既承认主宰之天,以文之灭兴决定于天,又指自然之天.墨子非命,却提出“天志”以赏善罚恶.老庄以道生天地,否定了天的至上性,认为天即道之自然.荀子以天为自然,认为“天行有常”,主张“明天人之分”,“制天命而用之”,反对“错人而思天”.西汉董仲舒讲天人感应,又以天为最高的神灵,万物的主宰.东汉王充则认为天是自然的物质实体.唐刘禹锡提出天人不相预,反对天命论.北宋张载认为天即太虚之气.程颢提出“天者,理也,”否定了天的人格意义,代之以绝对精神.王守仁则以心规定天,“心即天,言心则天地万物皆举之矣.”反映了对天的认识的分歧和思维的进步.

镇安县17735257422: 孔子的大信是什麽?小信是什麽? -
訾桂气管: “信”是儒家的“五常”(仁、义、礼、智、信)之一.《说文》解释:“信,诚也.”唐代著名学者孔颖达在注疏《礼记?礼运》中的“讲信修睦”这句话时说:“信,无欺也.”“信”即是“诚”,“忠”即是“诚”,因此在“忠”和“信”都包...

镇安县17735257422: 孔子的知其不可而为之思想 -
訾桂气管: 从义的观念,孔子推导出“无所为而为”的观念.一个人做他应该做的事,纯粹是由于 这样做在道德上是对的,而不是出于在这种道德强制以外的任何考虑.《论语》记载,孔子 被某个隐者嘲讽为“知其不可而为之者”(《宪问》).《论语...

镇安县17735257422: 天人感应和君权神授有什么区别 -
訾桂气管: 天”字和“人”字在商代的甲骨文中已经有了,但天人之间并未构成多大的关系 .据文字学家考证,“天”字本来意义是人的头部,后来天便引申出“上”和“大”之意,因为人头是整个人体最上方,处于最突出、最显著的地位.“天”在当时...

镇安县17735257422: 50岁知天命是什么意思 -
訾桂气管: 以前的人比较短命,五十岁的时候感觉人的精力都用的差不多了,离死不远了,所以说知天命.

镇安县17735257422: 即凡事皆可解释 -
訾桂气管: 所谓“不可为”,不是不能去做,而是在一般人看来没有实现的可能性,是“费力不讨好”的事情,所以认为没有必要去做.一定要保证很快就见供销才去做,一定要先有利于自己才去做,一定要先有利于自己所在的全体才去做,一定要有利于...

镇安县17735257422: “天道酬勤”是什么意思?
訾桂气管: 天道酬勤,是指多一分耕耘,多一分收获,也就是多劳多得.出自 《论语》 的“天道”即“天意”“酬”即酬谢、厚报的意思“勤”即勤奋、敬业的意思,就是说“天意厚报那些勤劳、勤奋的人”. 所以总的意思是说:上天会实现勤劳的人的...

镇安县17735257422: 皇帝将灾难归于自己,是因为受什么思想影响 -
訾桂气管: 受到董仲舒天人感应思想的影响.老天可以感知人的意志,所以天下之所以有灾祸,是因为皇帝没有实行好的政策引起上天发怒所造成的.

镇安县17735257422: 能体现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思想的人物. -
訾桂气管: 追赶太阳的夸父,填海的精卫,移山的愚公,周游列国的孔子,刺杀秦王的荆轲,六出祁山的诸葛亮、精忠报国的岳飞、人生自古谁无死的文天祥、城破自刎的史可法

镇安县17735257422: 孔子提出过“天人合一”的思想吗?不是西汉董仲舒提出的吗? -
訾桂气管: “天人合一”的思想概念最早是由庄子阐述,后被汉代思想家、阴阳家董仲舒发展为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体系,并由此构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主体. 对这个概念而言,董仲舒之所以重要是因为他是儒家最早言说五行者,战国以前的儒家只言阴...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