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八十年代,农村没有空调和风扇,大夏天是如何度过的?

作者&投稿:祗林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七八十年代农村里没有空调和风扇,在夏天是如何度过的?~

我觉得那个时候的人其实生活的比现在要快乐充实的多,虽然夏天没有电扇,空调,在我的印象里,小时候村里的人大家都是坐在巷口或者是房子上面,拿着大扇子,一边扇着风一边聊着家常,聊着每天发生的事情,孩子们也是坐在大人的身边,大人给扇着风,比起现在待在空调屋里还有意思。

听大人说那时候没有电扇,要是夏天实在是热的不行了就在房顶上铺个东西就睡了, 现在虽然生活条件好了,家家户户基本上都有空调,有电扇,夏天基本上都不出门了,都窝在自己家里玩手机刷快手,没有了原来的那份淳朴的感觉。

现在农村里面老人们经常还吃完晚饭以后坐在门口或者坐到村里的小广场那里,吹着晚风,聊着天,年轻人还是真的不常见了。还是向往小时候的生活,记得那个时候夏天闷热的不行,村里就会在宽阔的地方给大家放电影,我就搬着小板凳早早地做到那里。

现在都已经一去不复返了,社会的进步我们阻挡不住,我们的记忆仍然有那妈妈拿着风扇给自己扇风,自己吃着一毛钱一个的冰棍,跟着哥哥去水坑里玩水,在村里一起看电影的场景。所以那时候虽然没有电扇没有空调但是人们的心是平静的,所以就给炎热的夏天增加了一丝凉爽的感觉。

”夏天最热的时段,我们的命都是空调给的“,虽然有些夸张。但是空调风扇在夏天是不可或缺的避暑神器,如果哪个坏掉了都会燥热难耐,那七八十年代,农村还没有空调风扇,大夏天怎么过的。

最基础的祛暑的东西,我们应该都见过---蒲扇。各式各样的,不同材料做的,不同大小的蒲扇,它就是那个时候农村人饭后睡前扇风用的,虽然祛暑能力和空调风扇差一大截,但不仅可以扇风降温,而且还能驱赶蚊子,还不容易引起感冒哦。
其次很多农村房子当时还是土墙砖块垒起来的,地方大大的,通风性好,经常开窗纳凉。
还有就是农村有的人聚集的广场院子有很多树,或者很多人家门口种的柳树杨树大槐树,都有阴凉处可以纳凉,不够凉爽但是天然舒适。

最实在的两个肯定是西瓜和下河了。夏天热起来确实是酷暑,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啊,不过有西瓜吃什么都好说,西瓜不仅解渴而且降温消暑,西瓜皮还可以炒菜,用来擦身体降温也很好;农村村子附近的小河小溪,小孩子们夏天很热在那里却玩的不亦乐乎,进去打几滚暑气全消了。
而且农村里熬一大锅绿豆汤,太热的时候喝一碗,绝对神清气爽,绿豆汤不仅有清热解毒、止渴消暑的功效,而且营养成分比较丰富,是经济价值和营养价值较高的一种汤类哦。



除了这些以外还有境界高的“心静自然凉”了,当然通常是大人和老人,坐那儿就算汗流一身,也安然不动,累了就睡一会,睡着了就没多么热了。

七八十年代的时候其实和我们小的时候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那个时候空调可是一个真正的奢侈品,九十年代的普通人的家庭都不具备有空调的,那么夏天天热的时候要如何去暑呢,下面是几个方法。

首先就是扇子,夏天热的时候是一定要准备一个扇子的,扇子在现在还是一定要准备的外出的时候感觉到热可以扇一下,七八十年代的农村在夏天的时候我可以确定要比现在凉快很多,所有基本上一把扇子就足以了,在晚上睡觉的时候热了,打一桶地下水冲洗一下,非常的凉快,那个时候应该已经有风扇之类的,不过不会太普遍的使用。

其次便是七八十年代最凉快的地方就是树下,外面绝对要比屋里凉快很多,在当时树木是非常多的,因此阴凉的地方就很多,也正是因为如此,在七八十年代并不会像我们现在这么热,足够多的树木是最好的降温利器,现在在农村的时候也要比城市里凉快很多,因为树木多。所以在七八十年代的时候人们在热的时候只需要到树荫下坐着拿一把扇子就会很凉快,中午吃完饭在树荫下和邻居唠会嗑。

我们很纳闷七八十年代的人是如何在夏天去暑的,其实并不知道七八十年代的夏天比现在要舒服很多,温度绝对是适宜的,在当时风扇没有普及到各家各户一方面或许是并不是很需要风扇,况且当时的人们还没有破坏树木的概念。



那时候的夏天并不像现在那么热,温室效应没有现在的严重,那个时候基本上拿一把小扇子扇一扇就可以凉快很多,或者下河洗澡。

我觉得那个时候的人其实生活的比现在要快乐充实的多,虽然夏天没有电扇,空调,在我的印象里,小时候村里的人大家都是坐在巷口或者是房子上面,拿着大扇子,一边扇着风一边聊着家常,聊着每天发生的事情,孩子们也是坐在大人的身边,大人给扇着风,比起现在待在空调屋里还有意思。

听大人说那时候没有电扇,要是夏天实在是热的不行了就在房顶上铺个东西就睡了, 现在虽然生活条件好了,家家户户基本上都有空调,有电扇,夏天基本上都不出门了,都窝在自己家里玩手机刷快手,没有了原来的那份淳朴的感觉。

现在农村里面老人们经常还吃完晚饭以后坐在门口或者坐到村里的小广场那里,吹着晚风,聊着天,年轻人还是真的不常见了。还是向往小时候的生活,记得那个时候夏天闷热的不行,村里就会在宽阔的地方给大家放电影,我就搬着小板凳早早地做到那里。

现在都已经一去不复返了,社会的进步我们阻挡不住,我们的记忆仍然有那妈妈拿着风扇给自己扇风,自己吃着一毛钱一个的冰棍,跟着哥哥去水坑里玩水,在村里一起看电影的场景。所以那时候虽然没有电扇没有空调但是人们的心是平静的,所以就给炎热的夏天增加了一丝凉爽的感觉。



”夏天最热的时段,我们的命都是空调给的“,虽然有些夸张。但是空调风扇在夏天是不可或缺的避暑神器,如果哪个坏掉了都会燥热难耐,那七八十年代,农村还没有空调风扇,大夏天怎么过的。

最基础的祛暑的东西,我们应该都见过---蒲扇。各式各样的,不同材料做的,不同大小的蒲扇,它就是那个时候农村人饭后睡前扇风用的,虽然祛暑能力和空调风扇差一大截,但不仅可以扇风降温,而且还能驱赶蚊子,还不容易引起感冒哦。

其次很多农村房子当时还是土墙砖块垒起来的,地方大大的,通风性好,经常开窗纳凉。

还有就是农村有的人聚集的广场院子有很多树,或者很多人家门口种的柳树杨树大槐树,都有阴凉处可以纳凉,不够凉爽但是天然舒适。

最实在的两个肯定是西瓜和下河了。夏天热起来确实是酷暑,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啊,不过有西瓜吃什么都好说,西瓜不仅解渴而且降温消暑,西瓜皮还可以炒菜,用来擦身体降温也很好;农村村子附近的小河小溪,小孩子们夏天很热在那里却玩的不亦乐乎,进去打几滚暑气全消了。

而且农村里熬一大锅绿豆汤,太热的时候喝一碗,绝对神清气爽,绿豆汤不仅有清热解毒、止渴消暑的功效,而且营养成分比较丰富,是经济价值和营养价值较高的一种汤类哦。


除了这些以外还有境界高的“心静自然凉”了,当然通常是大人和老人,坐那儿就算汗流一身,也安然不动,累了就睡一会,睡着了就没多么热了。



他们就是靠自己顽强的毅力度过炎热的夏天的,自己制作一个小扇子,如果实在是太热了扇两下。其实以前七八十年代人们是十分吃苦的。


中国成立50年后衣食住行的变化?
衣 镜头闪过1978年,行人们穿着款式单一的衣服,颜色沉闷得只有黑、灰、蓝、白、绿。文革十年,是一段抹杀个性的年月,稍微花哨的衣服就代表了“追求资产阶级的生活方式”。1978年,是一个起点。国门打开,思想解放,观念更替。人们逐渐认同了穿着打扮是没有阶级性的。于是,深藏数十年的爱美之心,率先...

为什么农村人喜欢把大门打开,而一些城里人总是把门关着,你怎么看?
另外,在八十年代以前,农村住房还很紧张,一个院内往往住着两三户,有的是亲兄弟分家,有的是堂叔堂伯,大家共同使用一个院,都从一个门进出,因此根本不可能把大门关上,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不关大门的习惯。 农村的院里往往放一些经常使用的农具,如镢头、铁锹、锄、扫把等物品,贵重的东西是不会放院里的。农村人往往...

八十年代有没有早婚早育的情况?
一、早婚早育,是中国农村的一个特有现象,以前更多,现在也有。二、当时计划生育抓得紧,为什么还会有这种现象?解释一下就明白了,当年抓计划生育,抓的是二胎、多胎。到于第一胎,农村基本是不管的。我国法律在80年代,是承认事实婚姻的,因此,早婚早育的,根本也不去登记,法律也承认他们是夫妻。到...

上个世纪的农村,几乎人人都长虱子,是不爱干净还是另有原因?
其三,当时的农村,并没有适合的洗涤剂。在洗澡或者洗头时,依旧用手工制造的肥皂,也就是有着臭味的“胰子”,没有我们如今各种各类的洗发水。再则当时用水并没有我们如今这么方便,需要自己去河里打水,因此人们在冲洗的时候,并不会仔细清洗。这种情况下,很难将身上的虱子冲洗干净。总结:八十年代的...

为什么屠宰场总是凌晨开始屠宰?有什么说法吗?
到了八十年代,土地都到户了,食品站也不要了,农村喂的猪又怎么办呢?那时候那些杀猪匠就头的天就到喂猪户家里去,半夜起来把猪杀了,然后划成两半边,两个人背起,打火把、打电筒的走,估计走到街上天刚亮的样子。 后来,街上的杀猪匠或者农村的杀猪匠在街附近租房子,去乡下买活猪拉回来喂起,每天凌晨两三点钟...

建国六十年来农村的变化?
三、农村面貌不断更新 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的土地问题得到了解决,到如今农村的面貌又得到更好的改善,农村的环境不像以往那样脏乱差了。国家在农村也开始大力推行环保政策,尤其是展开了对农村污染企业的治理,凡是对环境有影响的企业都必须缴纳环保税,并且不允许随意向河流中排放污水。在农村生活区一定范围...

80年代5大“金饭碗”,过去人人向往,如今为何沦为底层职业?
第五个要说的职业则是司机。八十年代,出租车刚刚开始兴起。彼时,只有上海,北京这样的大城市有出租车公司。这主要还是为外宾服务的。能够学会开车,然后奔驰在马路上,司机们堪称少年们心中的偶像。结语 时过境迁,如今这些都职业都变得稀松平常了。在百货公司里边,售货员已经没有那么好的地位了。出租...

你身边有没有失踪至今,音信皆无,再也没有找到或回来的的人?
有人催他走快点,他反而停下脚步,问周围匆匆忙忙的救火的人群:“人没事吧?”嘿,这样的慢性子,不多见。 他的媳妇与他截然不同,风风火火的一个人。有时,急脾气的媳妇实在气不过他的脾气,冲他大嚷一通,他也只是没事人一样,从不回嘴,因而所谓的吵架,只是他媳妇一个人的独角戏而已。 大约是八十年代末的一...

农村如果没有带头致富的人,会很难发展吗?(致富带头个人材料?)_百度知...
一个农村农民的生活过的好不好,农民有没有收入,农村能不能发展,这完全于村里面的带头人有着直接关系,这完全是事实。就象河南省的南街村就是一个铁的事实。河南省的南街村开始和全国其它村庄完全也是一个样,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前,他们同样也不富裕,农民也是靠农业种地才能够生活。他们村开始就是从玩泥巴烧砖干起来...

粮食要卖多少钱一斤农民才愿留在农村种地?
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时候,粮食以水稻为例,每担(一百斤)只能卖到十七元左右,却能养家糊口并且还有结余!到了八十年代农村的红砖青瓦房取代了土墙茅草屋,就是最好的证明!再到上世纪九十年代的时候,水稻价格为每百斤一百一十多元的时候,农村连一寸荒地都没有,农民们在大 田移栽完后,就连...

鄄城县19738012400: 80年代 的家庭没有空调夏天怎么过的 -
权旺苓桂: 南北几乎一致,空调是一个奢侈品,大都是电风扇,而电风扇本身就是一个高消费,那个时期机械电风扇还不是一般家庭随便消费得起的,有条件的会买一个铝叶的风扇,没有的几乎一把扇子,蒲扇,或者折扇,那个时期夏天没现在这么热,高楼少,植物多,挡风的建筑少,噪音也小,无论是平房还是楼房,都是窗户大开,白天有人的时候门窗全开,没人的时候大开窗户.有条件的喝玻璃瓶汽水,没条件的就是自己泡的消暑饮料,或者加糖醋冲水.

鄄城县19738012400: 没有空调没有电扇,古人是怎么过夏天的 -
权旺苓桂: 你住过老房子吗?我这里的老房子是泥砖瓦房,真的是冬暖夏凉.以前就像农村那样,没有城市热岛或者没有那么厉害,不会像现在这么热.现在回去老家,夏天到了下半夜,都要盖被子,很凉爽的.

鄄城县19738012400: 七八十年代的家用电器有什么? -
权旺苓桂: 七八十年代的家用电器,最普遍的就是收音机.

鄄城县19738012400: 以前没空调,人们是怎样过夏天的?
权旺苓桂: 以前的夏天没现在这么热,想知道的话,可以现在去农村试试就知道,平均气温比城市低5度 我没有看不起农民啊,我是说现在农村里很凉快啊,很向往,绝对没有看不起的意思.

鄄城县19738012400: 八十年代家用电器有哪些 -
权旺苓桂: 收音机,录音机,电视机,电风扇,吹风机,电熨斗,还有那个手电筒,

鄄城县19738012400: 八十年代农村是住什么房子的 -
权旺苓桂: 八十年代的的房子在树木比较多的地方,多以土木结构为主,墙体多为干打垒、木楼板、坡屋面青瓦,其次就是砖土混合结构以及砖结构的房子.

鄄城县19738012400: 七八十年代的四大家用电器是什么 -
权旺苓桂: 收音机 电风扇,录音机,黑白电视机(有的是自己组装的,9英吋大小,至80年代中期,国内才开始组装彩电,此前彩电基本是整机进口及出口人员带回)

鄄城县19738012400: 七八十年代的生活算不算的上水深火热?? -
权旺苓桂: 当然不算了.七八十年代,虽然物质生活没有现在这么丰富,但是也能吃饱穿暖,重要的是,那个时候,大家的精神世界都很充实.那个时候,假货很少,人和人之间有信任,大多数人...

鄄城县19738012400: 20世纪100年代的四大件 20世纪100年代的四大件是什么 -
权旺苓桂: 四大件是自行车、缝纫机、手表和收音机.也被称作“三转一响”,是20世纪60-70年代的名词,指国家能自主生产的大众希望拥有的家庭用品.到了80年代,四大件被赋予...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