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间封建政体的反动

作者&投稿:鲜蓝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秦始皇帝以前210年,东巡死于沙丘。今河北邢台县。他大的儿子,名唤扶苏,先已谪罚到上郡去,今陕西绥德县。做蒙恬军队中的监军了。从前政治上的惯例,太子是不出京城,不做军队中的事务的,苟其如此,就是表示不拟立他的意思。所以秦始皇的不立扶苏,是豫定了的。《史记》说秦始皇的少子胡亥,宠幸宦者赵高,始皇死后,赵高替胡亥运动李斯,假造诏书,杀掉扶苏、蒙恬而立胡亥,这话是不足信的。《史记·李斯列传》所载的全是当时的传说,并非事实,秦汉间的史实,如此者甚多。胡亥既立,是为二世皇帝。他诛戮群公子,又杀掉蒙恬的兄弟蒙毅。最后,连劳苦功高、资格很老的李斯都被杀掉。于是秦朝的 *** ,失其重心,再不能箝制天下了。皇帝的家庭之中,明争暗斗,向来是很多的,而于继承之际为尤甚。这个并不起于秦朝,但在天下统一之后,皇室所管辖的地方大了,因其内部有问题而牵动大局,使人民皆受其祸,其所牵涉的范围,也就更广大了。秦始皇之死,距其尽灭六国,不过12年,而此祸遂作。   秦始皇死的明年,戍卒陈胜、吴广起兵于蕲,今安徽宿县。北取陈。胜自立为王,号张楚。分兵四出徇地,郡县多杀其守令以应。六国之后,遂乘机并起。秦朝政治虽乱,兵力尚强;诸侯之兵,多是乌合之众;加以心力不齐,不肯互相救援;所以秦将章邯,倒也所向无敌。先镇压了陈胜、吴广,又打死了新立的魏王。战国时楚国的名将,即最后支持楚国而战死的项燕的儿子项梁,和其兄子项籍,起兵于吴,引兵渡江而西。今江苏之江南,古称江东。古所谓江南,指今之湖南。以居巢人范增的游说,立楚怀王的后裔于盱眙,居巢,今安徽巢县。盱眙,今安徽盱眙县。仍称为楚怀王。以祖谥为生号。项梁引兵而北,兵锋颇锐,连战皆胜,后亦为章邯所袭杀。章邯以为楚地兵不足忧,乃北围赵王于巨鹿。今河北平乡县。北强南弱,乃是东晋以后逐渐转变成功的形势。自此以前,都是北方的军队,以节制胜,南方的军队,以剽悍胜的。尤其是吴、越之士,《汉书·地理志》上,还称其“轻死好用剑”。项梁既死,楚怀王分遣项籍北救赵,起兵于沛的刘邦即汉高祖西入关。沛,今江苏沛县。项籍大破秦兵于巨鹿。汉高祖亦自武关而入。此时二世和赵高,不知如何又翻了脸,赵高弑二世,立其兄子婴,婴又刺杀高,正当纷乱之际,汉高祖的兵已到霸上,在今陕西长安县东。子婴只得投降,秦朝就此灭亡。此事在前206年。   既称秦之灭六国为无道,斥为强虎狼,灭秦之后,自无一人专据称尊之理,自然要分封。但是分封之权,出于何人呢?读史的人,都以为是项籍。这是错了的。项籍纵使在实际上有支配之权,形式上决不能专断,况且实际上也未必能全由项籍一个人支配?项籍既破章邯之后,亦引兵西入关。汉高祖先已入关了,即遣将守关。项羽怒,把他攻破。进兵至鸿门,在今陕西临潼县。和高祖几乎开战。幸而有人居间调解,汉高祖自己去见项籍,解释了一番,战事得以未成。此时即议定了分封之事。这一件事,《史记》的《自序》称为“诸侯之相王”,可见形式上是取决于公议的。其所封的:为(一)六国之后,(二)亡秦有功之人,(三)而楚怀王则以空名尊为义帝,(四)实权则在称为西楚霸王的项籍。都彭城,当时称其地为西楚。江陵为南楚,吴为东楚。这是摹仿东周以后,天子仅拥虚名,而实权在于霸主的。分封的办法,我们看《史记》所载,并不能说他不公平。汉朝人说:楚怀王遣诸将入关时,与之约:先入关者王之,所以汉高祖当王关中,项籍把他改封在巴、蜀、汉中为背约。姑无论这话的真假,即使是真的,楚怀王的命令,安能约束楚国以外的人呢?这且不必论他。前文业经说过:人的思想,总是落后的,观于秦、汉之间而益信。封建政体既已不能维持,于是分封甫定,而叛乱即起于东方。项籍因为是霸王,有征讨的责任,用兵于齐。汉高祖乘机北定关中。又出关,合诸侯之兵,攻破彭城。项籍虽然还兵把他打败,然汉高祖坚守荥阳、成皋,荥阳,今河南荥泽县。成皋,今河南汜水县。得萧何镇守关中,继续供给兵员和粮饷。遣韩信渡河,北定赵、代,东破齐。彭越又直接扰乱项籍的后方。至前202年,项籍遂因兵少食尽,为汉所灭。从秦亡至此,不过5年。   事实上,天下又已趋于统一了。然而当时的人,怕不是这样看法。当楚、汉相持之时,有一策士,名唤蒯彻,曾劝韩信以三分天下之计。汉高祖最后攻击项籍时,和韩信、彭越相约合力,而信、越的兵都不会,到后来,约定把齐地尽给韩信,梁地尽给彭越,两人才都引兵而来,这不是以君的资格分封其臣,乃是以对等的资格立分地之约。所以汉高祖的灭楚,以实在情形论,与其说是汉灭楚,毋宁说是许多诸侯,亦即许多支新崛起的军队,联合以灭楚,汉高祖不过是联军中的首领罢了。楚既灭,这联军中的首领,自然有享受一个较众为尊的名号的资格,于是共尊汉高祖为皇帝。然虽有此称号,在实际上,未必含有沿袭秦朝皇帝职权的意义。做了皇帝之后,就可以任意诛灭废置诸王侯,怕是当时的人所不能想像的,这是韩信等在当时所以肯尊汉高祖为皇帝之故。不然,怕就没有这么容易了。汉初异姓之王,有楚王韩信、梁王彭越、赵王张敖、韩王信、淮南王英布、燕王臧荼、长沙王吴芮。这都是事实上先已存在,不得不封的,并非是皇帝的意思所设置。汉高祖灭楚之后,即从娄敬、张良之说,西都关中,当时的理由,是关中地势险固,且面积较大,资源丰富,易于据守及用以临制诸侯,可见他原只想做列国中最强的一国。但是事势所趋,人自然会做出不被思想所拘束的事情来的。不数年间,而韩信、彭越都以汉朝的诡谋被灭。张敖以罪见废。韩王信、英布、臧荼,都以反而败。臧荼之后,立了一个卢绾,是汉高祖生平第一个亲信人,亦因被谗而亡入匈奴。到前195年汉高祖死时,只剩得一个地小而且偏僻的长沙国了。天下至此,才真正可以算是姓刘的天下。其成功之速,可以说和汉高祖的灭楚,同是一个奇迹。这亦并不是汉高祖所能为,不过封建政体,到这时候业已自趋于没落罢了。




汉武帝在政治上采取的措施是什么
1、颁行推恩令 推恩令,汉武帝为了巩固中央集权,下令允许诸侯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给子弟,诸侯国越分越小,汉武帝再趁机削弱其势力。武帝颁布推恩令,推恩令下达后,诸侯王的支庶多得以受封为列侯,不少王国也先后分为若干侯国。按照汉制,侯国隶属于郡,地位与县相当。因此,封地大的王国被分成封地较...

中国古代从汉至明清的政治制度的演变
汉至明清政治制度的演变一、从汉到元政治工作制度的演变(一)中央集权的发展1、两汉时期郡国并行制和“推恩令”(1)背景:汉初在地方继承秦朝的郡县制,同时又分封诸侯各国,郡国二制并行。封国是朝廷的依靠力量,但有时也会与朝廷对抗。(2)措施:汉武帝在汉景帝的基础上,颁布“推恩令”,规定诸侯王死后,嫡长子继承王...

白话本国史的作品目录
春秋战国时代社会经济的变迁第十章 古代的宗教和文化第一节 古代的哲学和宗教第二节 文字的起源和变迁第三节 东周以后的学派第二篇 中古史(上)第一章 秦始皇帝的政策第二章 封建政体的反动第一节 豪杰亡秦第二节 项羽的分封和楚汉的兴亡第三节 汉初功臣外戚宗室三系的斗争第三章 汉初的休养...

吕思勉讲史目录
第二章 封建政体的反动 第一节 豪杰亡秦 第二节 项羽的分封和楚汉的兴亡 第三节 汉初功臣外戚宗室三系的半争 第四章 汉初的休养生息 第五章 汉朝的武功 第一节 匈奴 第二节 西域 第三节 朝鲜 第四节 闽粤南越和西南夷 第六章 前汉的衰亡 第一节 汉武帝的内政 第二节 霍光废立和前汉的...

哪些书能够让你去更加的了解世界?
——豆瓣读友本书看点:◎本书讲述了婚姻、中国民族的由来、中国史的年代、夏殷西周的事迹、春秋战国的竞争和秦国的统一、古代对于异族的同化、秦汉间封建政体的反动等的故事。◎史学家顾颉刚称吕思勉通史著作,“以丰富的史识与流畅的笔调来写通史,方为通史写作开了一个新的纪元”。◎作者吕思勉,是史...

中国民族志的政治制度
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帝制,建立起中华民国,提出了“共和”政体的设想,但由于帝国主义国家的侵略以及代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政权的统治,这一设想是根本不能实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在各少数民族中,政治制度的情况同样错综复杂。内蒙古部分地区已设置省县,但同时又保存着...

《汉史》的读后感什么?
山东响应,是古代封 建政体的反动。而秦的影响甚广,至南粤、滇、朝鲜、辰韩、澶洲、河套,均受秦一统之政治文化的影响。在秦时,民族向外发展,并不专由于政治的推动与侵夺,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结果。如下各章,钱穆依次阐述汉初之治,西汉之全盛及中衰,昭宣以后之儒术,西汉的政治体制 ...

1840年以前,中国封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政体是如何一步步加强的?
西汉:改革管制,组成内朝和外朝,加强皇权。实行刺史制度,加强对地方官僚的控制。颁布推恩令和附益之法,解决王国问题。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学成为西汉的统治思想。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使封建官僚机构形成完整严密的体系,将宰相的权利一分为三从而消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创立和完善了科举制...

《中国通史》主要内容
详情请查看视频回答

封建正统法律思想
无论从政治或经济方面来说,这种趋势都严重妨害着封建大一统的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在思想领域,汉初虽然...“法治”则是春秋战国新兴地主阶级的君主专制的官僚政体。春秋战国时,“礼治”与“法治”的对立主要...法律和法律制度的字里行间处处浸透着尊卑、长幼、亲疏、男女、贵贱之间的不平等精神,这些都是使中华...

泾阳县17252616552: 中国通史的作品目录 -
康勤灵泰: 自序绪论上编中国文化史第一章婚姻第二章族制第三章政体第四章阶级第五章财产第六章官制第七章选举第八章赋税第九章兵制第十章刑法第十一章实业第十二章货币第十三章衣食第十四章住行第十五章教育第十六章语文...

泾阳县17252616552: 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一中秦汉和唐朝政治制度大变动分别指什么 -
康勤灵泰:[答案] “大变动”: 秦汉: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皇帝制度的确立、三公九卿制、郡县制). 唐朝:完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三省六部制).

泾阳县17252616552: 战国秦汉间郡县制取代封建制的过程
康勤灵泰: 是郡县制取代封国制吧!封建制可是在1012年辛亥革命之后才取代的! 郡县制是在战国时的秦国商鞅变法时提出的.被秦国所用,秦统一成秦朝后,延续了郡县制度. 但是到了汉高祖刘邦的时候,他分了许多同姓王,形成了郡县制与封国制并存的制度,封国的国王都是刘姓,只有享受自己土地上租税的权力,并无土地的管辖权.但是封国割据情况还是有所加重,汉武帝的时候,实行了“推恩令”和“赋益之法”是封国的土地分为更小的一块一块的,分给同姓王的子孙,这样土地越分越小,割据逐渐消除,后来封国制被废除.

泾阳县17252616552: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秦汉和唐朝政治制度的“大变动”分别指什么? -
康勤灵泰: 秦孝公时期的商鞅变法.改革社会法制.调整经济结构与产业转向.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型.汉汉武帝时期推崇儒术,以儒家思想来巩固封建制度的集权制.手机打字有限.下次说完

泾阳县17252616552: 秦汉和唐朝政治制度大变动分别指什么 -
康勤灵泰: 在秦汉时期官员都是靠推举上任的,所以在朝中就有很多的家族势力,门阀势力相互勾结扰乱朝纲.到唐太宗时期,他为了破门阀就搞了科举试,天下所有的能力的人都可以通过考试来参与国家管理,给普通老百姓铺开了一条进入体制内的路.在这里要说一句,科举的发明不是李世民,而是隋朝就开始进行的科举.科举在中国历史上一直延用到清末时期.

泾阳县17252616552: 秦汉和唐朝政治制度的大变动分别是什么 -
康勤灵泰:[答案] 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自然在制度上有着开创性的贡献.首先秦朝确立了皇帝中央集权制度,把全国的权力集中在皇帝手中.在中央设三公九卿,帮助皇帝管理朝政.在地方上废除了分封制度,确立郡县制.废除了官...

泾阳县17252616552: 秦汉和唐朝政治制度大变动指的是什么 -
康勤灵泰: 隋唐时期·科举制的创建··三省六部制度的确立·自东汉三国魏晋南北朝以来··门阀士族垄断统治阶级被打断··

泾阳县17252616552: 西周至秦汉国家政治体制发生的变化 -
康勤灵泰:[答案] 从西周时期开始的奴隶制度下实行分封制,到秦汉时期的封建中央集权制.皇权从分散到集中地一个转变.

泾阳县17252616552: 中国封建社会政治制度演变过程中存在哪两大矛盾,它们的演变趋势是什么? -
康勤灵泰: 矛盾之一:在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不断完善和巩固前提下,中央形成了以皇权和相权作为两个代表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权力斗争,总结起来两个字:党争. 矛盾之二:中央为首的直接政治统治同地方割据势力抑或是地方要员或者地方区域性自主政治之间矛盾(自北宋产生内重外轻的局面之后尤甚).总结起来两个字:制衡. 矛盾之三:封建统治阶级以及封建地主同广大劳动人民之间的矛盾.封建统治阶级或地主以各种各样方式对劳动人民实行压迫政策和人身控制.总结起来两个字:剥削.

泾阳县17252616552: 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的基本趋势及对中国社会造成的主要影响 -
康勤灵泰: 【全面的】 一、战国秦汉时期(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形成时期) 以官僚制代替世卿世禄制度,以郡县制代替分封制,标志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体...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