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建筑与景观特色之路?

作者&投稿:羊供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下面是中达咨询给大家带来关于中国的建筑与景观特色的相关内容,以供参考。
作为一个建筑或景观设计师最大的痛苦莫过于甲方或同行的评议专家们要求作品要有特色,更具体地说是所谓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而当我们在苦苦追求这种“特色”或许评判者认为作品已具有这种特色时,实际上特色已同我们擦肩而过。这就是为什么大江南北所谓特色的建筑或城市大都不是设计师们的功劳,而那些泛滥成灾的、作为特色来追求的建筑和景观恰恰使我们的城市变得丑陋、杂乱和千篇一律。于是乎追求特色的呼声日益高涨,而没计师们的责任也在日益加重,苦难日渐其深。
在这寻找特色的旅程中,途径之一是在传统中挖掘,似乎从粱思成先生开始就认准了大屋顶的民族特色,直至20世纪80年代北京城内出现的大量“穿西装”的“瓜皮帽”,并美之名曰“夺回古都风貌”。最近又在许多城市的建筑与景观建筑中强调所谓“平改坡”以及给整座城市统一定色调。更有甚者,有人主张将西安古城恢复到明清风格。人们似乎从秦始皇和康熙大帝的城市模式中找到了建筑与景观特色的路子。这不禁使人想起五至八个世纪以前欧洲人从古罗马的废墟中找到了他们认为理想的建筑与城市的模式,也令人想起19世纪末美国人又从欧洲腐朽的路易十四等君主们留下的城市中找到了同样的建筑和城市特色:古希腊的柱头和罗马的穹顶,还有白色的石材装饰。尽管这些来自废墟的腐朽不堪的建筑形式并未能在一个民主国家中延续太久,并很快被朝气蓬勃的现代主义风格所抛弃,但它们却如同一个不散的幽灵,时不时在世界各地显形。在1929年罗马召开的居住和城市规划联合会大会上,墨索里尼号召“在五年时间里,罗马必须向全世界人展现其辉煌与风采——宏伟、规整、强大,如同Augustus时代的罗马”(见Hall,1997,P197)。墨索里尼同时下令在Marcellus剧院、Capitoline Hill及万神殿周围创造大片的广场、其他所有围绕它们的、不属于罗马繁荣时代的建筑全部清除。所幸的是,传统的有机和混乱、多方的牵制,加上官员们的腐败,使规划未能附诸实施,罗马得以幸存。同欧美寻求城市与建筑特色的路程一样,来自中国农业时代的和充满封建腐朽烙印的建筑与城市设计仍在不断以“传统”的名义和“优秀”的姿态干扰着新一代的设计师们的创造。
当Rudofsky Bernard向西方世界公开了“没有建筑师的建筑”(1964)时,实际上已向苦苦追求个性与特色的设计师们提出,特色本来并不需要设计师创造。中国丰富多样的地方建筑也说明了这一点。在没有设计师的时代里,地球的每个角落、每十土地上都有自己的建筑风格和特色。特色,来源于生活,来源于本来就是不同的土地和那方土地上不同的天空和自然过程。本质上讲,特色的建筑就是人为了生活而对土地及其自然过程的适应方式,而且是此时此地人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的一种适应方式,而这种方式—定是最经济的,或者就是最生态的。因为,经济和生态本来就是—回事,用Worster的话说,生态就是自然的经济(nature's economy)。所以,归结起来,我们可以将建筑的特色在四维时空中加以定义,由它的地域特色和时代特色两部分所构成,具体讲:
建筑的特色=F(此时此地人的生活方式,此时此地的土地及其过程,此时此地的技术条件、生态原则),其中:
生活方式,是在特定价值体系、伦理道德及法律所影响及规范下人的日常行为模式。显然,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的生活方式是不断变化的。我们不能期望现代人像小农经济时代的人那样四代同堂,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也不能指望现代都市人的生活仍然跟从晨钟暮鼓的节奏。那么,我们又怎么能让四合院和胡同来适应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呢?在对过往生活方式的怀旧情感中沉湎于过去的建筑形式,忘记了现代生活方式的需求,使我们的设计失去了时代的特色。但不管时代如何变迁,人们的生活方式如何改变,人总是离不开土地及土地上的过程,因此,我们必须讨论决定特色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土地格局和自然过程。前者包括山水及自然资源的分布状态,而后者则包括生物与非生物的流,诸如风的过程、水的过程及动物的运动和植物的生长。古代任何民族曾通过占地术,即通过阅读大地的肌理或格局,通过辨析自然过程,甚至跟踪动物的运动轨迹来取得建筑对自然力的适应,在中国甚至直接用两种最主要的自然过程(风与水)来命名这种占地术。最终使建筑认同于所在的土地及其土地上的自然过程。而正是这种认同,才使建筑有了地域的个性,有了地域的特色。现代地理学、水文学、生态学、景观生态学及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在城市及景观规划设计中的应用,本可以使设计师对土地的格局及其过程的理解比我们的祖先理解的更加透彻,从而使我们的设计更具有地域的特色。无论古代和现代,土地的格局和过程是相对稳定的。只要承认土地是有空间分异的,那么,潜在的建筑和景观的地域特色应该就是永恒的。只是在不同的技术条件下,这种地域特色会有不同的表现,所以,这就必须涉及影响特色的另一个变数。
技术在建筑特色的形成过程中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技术是社会发展的反映和动力,技术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技术也决定了人们认识和利用土地及其过程的效率,决定了建筑认同于土地及其过程的方式。所以,从积极的方面来讲,建筑和景观本身是特定技术的体现。技术使建筑和景观具有特色。而另——方面,新的技术有可能使人们摆脱对特定自然过程的依赖和利用。我们往往自恃有现代技术,而不屑于对土地及其过程进行细心阅读,用空调替代对空气的利用,用强壮的地基和墙体来阻抗风与水流的过程,用电灯来取代自然光的利用、用外来的水泥和瓷砖替代当地的土、石和生物材料。从而使建筑失去了在天地中的定位,也失去了对土地的认同,因而失去了设计的地域特色。所以,要使技术对特色有积极的贡献,我们不得不依赖于形成建筑与景观特色的一个本质性的限制条件,那就是:
生活性。在技术“万能”的时代,生态性原则是最终决定建筑是否具有时代和地域特色的试金石。为了实现一个同样的目的,是否能用最少的能源和资源的投入来获得同样或更好的效果,同时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更小,这便是生态原则的精髓。而至于这个“同样”的目的是否合理,则取决与此时此地的人的价值观以及这种价值观下的生活方式。如,为了实观同样的舒适度,设计师可以通过全封闭建筑加上人工的集中空调和照明系统来实现,也可以采用更简单的自然通风和光照来解决,差别就在于前者是不生态的,而后者是生态的。那么,基于后者的设计特色是有意义的,而基于前者的设计特色是空洞的,没有意义的。在这里,生态性优先于单纯基于技术而决定的形式的特色。进一步讲,如果设计不但用直接的途径充分利用了自然过程和能源,同时能用现代技术更高效地利用和转换自然过程和能源,如利用风和水来发电,收集太阳能来加温或制冷等,从而使人类为满足生活需要而对环境带来的冲击减少,那么,技术强化了设计的生态性。由此而形成的特色是有意义的,它会同时具有时代性和地域性。
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曾经或正在热衷倡导的所谓民族特色,或传统风格,乃是用彼时所能得到的技术条件,来适应和利用彼时的土地与自然过程,来满足彼时人的生活方式的结果,而不是现代技术和现代生活方式的反映。这种特色除了作为历史文化遗产加以保护或旅游功能外,并没有现实生活的意义。同样,商家、决策者或者设计师们所趋之若鹜的欧陆风格,以及各种打着高科技的名义的豪华建筑,本质上是彼时彼地人,或此时彼地人的生活方式和技术条件下的设计,而非此时此地人的生活方式和地域的土地及其过程的反映。
阅读和尊重地方的土地和自然过程,利用现代技术实现生态化的设计形式,来满足现代中国人的生活方式,这是中国的建筑与景观特色之路。
更多关于工程/服务/采购类的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您可以点击底部官网客服免费咨询:https://bid.lcyff.com/#/?source=bdzd


中国古典园林特点
(二)、建筑美与自然美的融糅 法国的规整式园林和英国的风景式园林是西方古典园林的两大主流。前者按古典建筑的原则来规划园林,以建筑轴线的延伸控制园林全局;后者的建筑物与其他造园三要素之间往往处于相对分离的状态。但是,这两种截然相反的园林形式却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把建筑美与自然美对立起来,...

苏州留园的古建筑有哪些特点?
4. 融合自然:留园的建筑与周围的自然环境完美融合,形成了一种“山水诗画”的意境。这种“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自然美,是留园古建筑的一大特色。5. 寓意深远:留园的建筑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还富有深厚的文化内涵。每一座建筑、每一处景观都有其独特的寓意,反映了中国古代文人士大夫的生活...

世界各国的建筑形态
法式建筑往往不求简单的协调,而是崇尚冲突之美,呈现出浪漫典雅风格。法式建筑讲究点缀在自然中,并不在乎占地面积的大小,追求色彩和内在的联系,让人感到有很大的活动空间。不过,有时也有意呈现建筑与周围环境的冲突。因此,法式建筑往往不求简单的协调,而是崇尚冲突之美。法式建筑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对建筑的整体方面有...

中国特色民居有哪些
代表徽派民居建筑风格的“三绝”(民居、祠堂、牌坊)和“三雕”(木雕、石雕、砖雕),在此得到完好的保留。 青瓦、白墙是徽派建筑的突出印象。错落有致的马头墙不仅有造型之美,更重要的是它有防火,阻断火灾蔓延的实用功能。 徽派民居的特点之一是高墙深院,一方面是防御盗贼,另一方面是饱受颠沛流离之苦的迁徙家族...

列举中国特色的建筑,请加以说明性的文字!
荆州城古老且历经沧桑,如今古城得到了人民的厚爱。特大型环城公园的兴建,使这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平添了一道内涵丰富的新景观:城墙上行人,内环道上驱车,外环道跑马,护城河上荡舟。古老的荆州城正焕发出新的青春和更加迷人的异彩。

中国最著名的建筑有哪些?
详情请查看视频回答

中国古典园林的建筑特点
设计中最吸引人的是空间列序与观景路线。此外,自然气候与季节也是园林建筑与自然环境结合应考虑的因素。总的来说,园林建筑中建筑要作为一种景观将其融入园林中,使之与山水、草石相应而生,且要以风景为主体,以建筑为衬托。第三、园林建筑色彩活泼,装饰精细特点。色彩鲜明活泼是古典园林的特色,彩绘、...

中国的人文景观有哪些?
中国的人文景观有哪些 1、万里长城 它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也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工程之一。从公元前7世纪前后的春秋战国开始修筑,直到16世纪的明代终止。它穿越巍巍群山,跨过莽莽草原,横亘8个省、市、自治区,全长6700公里。2、北京故宫 它是明清两代皇宫,是我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在长达8...

圆明园里有什么
圆明园内的景观与特色 一、明确答案 圆明园内拥有众多景观,包括各种建筑、湖泊、桥梁、雕塑和植被等。二、详细解释 1.建筑景观 圆明园内的建筑是其核心景观之一。这些建筑包括各种风格的宫殿、庙宇和亭台。如大水法、长廊等,都展现了中国古代建筑的精湛技艺和独特魅力。2.湖泊与水域 圆明园中分布着多个湖泊...

新疆国际大巴扎有哪些值得游客观赏的特色建筑?
新疆国际大巴扎是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首府乌鲁木齐市的一座大型综合性市场,被誉为“世界上最大的地毯”。它是新疆民族风情的集中展示地,也是游客了解新疆文化和购买特色商品的好去处。以下是一些值得游客观赏的特色建筑和景观:大巴扎正门:大巴扎的正门是一座宏伟的建筑,其设计融合了伊斯兰建筑风格和现代...

禹会区15185815154: 中国古建筑的景观特征 -
竺泳西扶: 巧于因借,旷奥兼用,塑造意境.人工精心的雕琢布局都藏于纯朴灵动之下.“巧于因借,全天逸人.”因境借景,保全天然真趣.既要有极目千里的豪迈奔放,又要有逐步体味的奥妙.使人们能通过自身知觉能感受到的“意域之景”“景外之情”.

禹会区15185815154: 关于中国特色的建筑形式 -
竺泳西扶: 中国特色的建筑种类可以说是数不胜数.如北京的四合院、蒙古族的蒙古包、陕西、河南的窑洞、福建的土楼等等.

禹会区15185815154: 建筑与景观如何设计才有特色呢?
竺泳西扶: 作为一个建筑或景观设计师最大的痛苦莫过于甲方或同行的评议专家们要求作品要有特色,更具体地说是所谓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而当我们在苦苦追求这种“特色”或许...

禹会区15185815154: 为什么景观.建筑等要有中国人自己特色? -
竺泳西扶: 很简单,因为中国的景观是有浓厚的文化底蕴的,中国的景观是很独特的,相对西式就更家要求精工细作了.西方不如我们东方的讲究,出于文化的不同,不能说人家的什么什么不好,那样只能说明这个人思想他局限了,思想太局限的人是不适合从事这类工作的.你只能说我们的具有哪些特色而不能说人家的就不足.艺术这东西本身就没一个通用的参照评分标准,东西方文化差距太大.如果像你们老师那样总想批评下不同文化背景下别人的不足,那他永远也别想走出中国.还有一点,老兄你句号太…

禹会区15185815154: 园林建筑的发展历史 -
竺泳西扶: 建筑作为园林的要素之一是中国园林的特点,已有悠久的历史.中国园林建筑最早可以追溯到商周时代苑、囿中的台榭.魏晋以后,在中国自然山水园中,自然景观是主要观赏对象,因此建筑要和自然环境相协调,体现出诗情画意,使人在建筑...

禹会区15185815154: 现代景观建筑设计发展体现在哪些方面 -
竺泳西扶: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城市景观 公园、园林景观 住宅、商业景观 产业园区景观 休闲、娱乐、旅游景观 校园景观 医疗机构景观 交通走廊景观

禹会区15185815154: 中国古建筑的基本特点和代表建筑? -
竺泳西扶: 1,中国古建筑以木材、砖瓦为主要建筑材料,以木构架结构为主要的结构方式 此结构方式,由立柱、横梁、顺檩等主要构件建造而成,各个构件之间的结点以榫卯相吻合,构成富有弹性的框架.中国古代木构架有抬梁、穿斗、井干三种不同...

禹会区15185815154: 中国建筑文化最基本的特点有哪些 -
竺泳西扶: 中国建筑的基本特征可以概括为下列九点.(一) 单个的建筑物,一般地由三个主要部分构成:下部的台基,中间的房屋本身和上部翼状伸展的屋顶.(二) 在平面布置上,中国所称为一“所”房子是由若干座这种建筑物以及一些联系性的...

禹会区15185815154: 中国古代建筑的艺术特色
竺泳西扶: 1.结合实例叙述我国古代建筑的艺术特色? 1.大屋顶 2.门 3台楼 4.高台 5.墙 建筑群的艺术特色,和谐,含蓄,宁静,内向. (1)选址:人们以最大的限度发挥其建筑基地...

禹会区15185815154: 中国有哪些类型的古建筑景观?其特征是什么?谢谢··· -
竺泳西扶: 一、宫廷府第建筑.如皇宫、衙署、殿堂、宅第等.二、防御守卫建筑.如城墙、城楼、堞楼、村堡、关隘、长城、烽火台等.三、纪念性和点缀性建筑.如市楼、钟楼、鼓楼、过街楼、牌枋、影壁等.四、陵墓建筑.如石阙、石坊、崖墓、祭台、以及帝王陵寝宫殿等.五、园囿建筑.如御园、宫囿、花园、别墅等.六、祭祀性建筑.如文庙(孔庙)、武庙(关帝庙)祠宇等.七、桥梁及水利建筑.如石桥、木桥、堤坝、港口、码头等.八、民居建筑.如窑洞、茅屋、草庵、民宅、庭堂、院落等.九、宗教建筑.如佛教的寺、庵、堂、院,道教的祠、宫、庙、观,回教的清真寺,基督教的礼拜堂等.十、娱乐性建筑.如乐楼、舞楼、戏台、露台、看台等.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