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爱丽丝》这首曲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作者&投稿:葛东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我想象到了我和我家人在一起的快乐时光。

这首曲子的曲风比较轻快且唯美,旋律也非常动听。听完后,能使人安静下来。我在听这首曲子的时候,会安静下来,而且慢慢地,我还会陷入回忆,会想象到我和家人在一起的欢乐的时光。

那个时候,我们一家人都还在家乡,我和我的兄弟姐妹们都在读书,无忧无虑的。我的爸妈也还在家乡的小城镇上工作,一家人和和美美的,没有离乡别井,非常快乐,非常幸福!每当我听起这首曲后,我都会感慨时光的流逝,因而感到无奈。

《致爱丽丝》:

原名《a小调巴加泰勒》,是德国作曲家贝多芬在1810年创作的一首独立钢琴小品,是贝多芬献给“爱丽丝”作为纪念的作品。主要采用了回旋曲式,结构是ABACA。属于3分多钟的小品之作。

写作背景和灵感主要来自于一位名叫爱丽丝的女孩。她为了帮助一位双目失明的老人实现看见森林和大海的愿望,到处求助别人。贝多芬以此很感动,所以在圣诞夜为这位老人演奏了这一段美妙的音乐。老人听着曲,满意地合上了双眼,不再有孤独和悲怜。




《致爱丽丝》是谁写的作品?
《致爱丽丝》是贝多芬写的作品。《致爱丽丝》是德国作曲家贝多芬在1810年创作的一首独立钢琴小品,是贝多芬所作32首钢琴奏鸣曲之外的名曲之一。这首乐曲可能是作者四十岁时(1810年)为他的学生,名叫苔莱塞·玛尔法苔伊特的女学生讲授钢琴弹奏技巧时所作,作品以单纯回旋曲式作成。贝多芬创作这个作...

《致爱丽丝》是谁的作品?
《致爱丽丝》仅仅是贝多芬的一首钢琴小品,但是其中运用的和声手法仍然体现了贝多芬作为一位“承前启后”的作曲家的风格,不折不扣的体现了贝多芬一贯的创作方式,对后世仍然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

献给爱丽斯(贝多芬)简介
钢琴曲《致爱丽丝》是德国作曲家贝多芬1810年所作。作者将这首精致的钢琴小品题献给女学生特雷泽?马尔法蒂。乐曲以回旋曲式写成。一开始出现的主题纯朴亲切,刻画出温柔美丽、单纯活泼的少女形象。这一主题先后重复三次,中间有两个对比性的插部。第一插部建立在新的调性上,色调明朗,表现了欢乐的情绪;第二插部在左手...

贝多芬的十大名曲
1、《致爱丽丝》《致爱丽丝》原名《a小调巴加泰勒》,是德国作曲家贝多芬在1810年创作的一首独立钢琴小品,是贝多芬献给“爱丽丝”作为纪念的作品。2、《费德里奥》《费德里奥》是贝多芬创作生涯中创作的唯一一部歌剧曲谱,这首曲子的创作可以说是一波三折,在经历了停演、修改、收乐谱之后,在1814年它才...

如何理解《致爱丽丝》这首曲子的曲风
《致爱丽丝》:原名《a小调巴加泰勒》,是德国作曲家贝多芬在1810年创作的一首独立钢琴小品,是贝多芬献给“爱丽丝”作为纪念的作品。主要采用了回旋曲式,结构是ABACA。属于3分多钟的小品之作。写作背景和灵感主要来自于一位名叫爱丽丝的女孩。她为了帮助一位双目失明的老人实现看见森林和大海的愿望,到处...

致爱丽丝的由来?
德国音乐家诺尔为贝多芬写传记,在特雷莎·玛尔法蒂的遗物中才发现了这首乐曲的手稿。1867年,诺尔在德国西南部的城市斯图加特出版这首曲子的乐谱时,把原名《致特蕾莎》错写成《致爱丽丝》。从此,这首钢琴作品开始以《致爱丽丝》的名称在世界上广泛流传,而原名《致特蕾莎》却被人们忘记了。

钢琴曲《致爱丽丝》是谁的作品
是贝多芬在1810年创作的一首独立钢琴小品。《致爱丽丝》是贝多芬献给“爱丽丝”作为纪念的作品。 该作品在1867年被后人所发现,后收录在《贝多芬作品全集》第25卷的补遗部分59号。该作品采用回旋曲式写成,结构是ABACA。其中A部为回旋曲的主部(叠部),共出现了3次;B部和C部为与A部起强烈对比的两...

致爱丽丝贝多芬简介
中文名称 致爱丽丝 外文名称 for Alice 类 别 钢琴小品 作 者 贝多芬 发行时间 1867年 乐曲简介 《献给爱丽丝》(für Elise)是贝多芬创作的一首其钢琴小品。贝多芬是集西方古典派之大成,开浪漫乐派之先河的伟大作曲家。人们都比较熟悉他的交响曲、协奏曲、室内乐和歌剧等大型作品...

贝多芬为什么要把 致爱丽丝 这首曲子献给爱丽丝
回答:因为贝多芬是为了爱丽丝作的这首曲子啊!《致爱丽丝》是贝多芬创作的一首如何下载新浪的视频其钢琴小品。贝多芬一生没有结过婚,但是,他一直盼望着能得到一位理想的伴侣。因此,这类事在贝多芬的生活中也有些浪漫颜色的故事流传。1808-1810年间,贝多芬已是近四十岁的人了。他教了一个名叫特蕾泽·玛...

致爱丽丝这首曲子 表现怎样的情感? 表达爱情么?
钢琴曲《致爱丽丝》是德国作曲家贝多芬1810年所作。作者将这首精致的钢琴小品献给伊丽莎白·罗克尔。乐曲以回旋曲式写成。一开始出现的主题纯朴亲切,刻画出温柔美丽、单纯活泼的少女形象。这一主题先后重复三次,中间有两个对比性的插部。第一插部建立在新的调性上,色调明朗,表现了欢乐的情绪;第二插部...

北市区18786105042: 贝多芬的致爱丽丝所表达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
德炭开博: 关于这首乐曲的创作背景有许多种说法.其中受到广泛认可的观点则认为这首乐曲可能是作者四十岁时(1810年)为他的学生,名叫伊丽莎白·罗克尔的女高音歌唱家所作.伊丽莎白·罗克尔是德国的女高音歌唱家,也是男高音歌唱家约瑟夫·...

北市区18786105042: 贝多芬致爱丽丝所表达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
德炭开博: 钢琴小品《致爱丽丝》就是这方面的典型.贝多芬一生没有结过婚,但他却一直在为甜蜜的爱情而不懈地追求着,《致爱丽丝》的创作就包含了这样一个富于浪漫色彩的故事:当贝多芬年近40岁时,他曾带过一个名叫特蕾泽的女学生,并对她产...

北市区18786105042: 贝多芬的《致爱丽丝》的含义是什么? -
德炭开博: 《致爱丽丝》是贝多芬为数不多的钢琴小品之一,但在他生前未发表,乐谱发现于1867年.这首乐曲可能是作者四十岁时(1810年)为他的学生,名叫苔莱塞·玛尔法苔伊的十七岁少女所作.此曲形象单纯技巧浅显,显然是为了适合于初学者...

北市区18786105042: 结合短文内容回答,贝多芬的《致爱丽丝》,所表达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
德炭开博: 我读了原文,自己写了一点,看能不能帮到你—————— 短文主要讲了当时贫困潦倒的贝多芬,有感于小女孩爱丽丝对邻居雷德尔老爹的关爱,为帮助雷德尔老爹实现临终前的愿望而创作《致爱丽丝》钢琴曲的故事.让我们认识了一位善良、有爱心的贝多芬.

北市区18786105042: 致爱丽丝歌词的含义是什么 -
德炭开博: 致爱丽丝 吉米 车开了 同行的没有你 夜日里 孤独伴我同行 穿过这最熟悉的城市 穿过记忆到现实 曾几何时寂寞时开始 梦醒了该甘心放手了 却为何看不到你的快乐 如果分手是种解脱 我愿意为你唱这首歌曲 听着听着也许就会忘记了 凝固的记忆留...

北市区18786105042: 致爱丽丝所表达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
德炭开博: 据说,当初拥有乐谱的是特蕾莎 马尔法蒂,后来,特蕾莎把此谱送给了慕尼黑的布蕾小姐,诺尔就是在布蕾德小姐家发现这份原稿.因此直到一八七o年,此曲谱才得以出版问世.贝多芬曾对这位有享乐倾向的二十二岁意大利姑娘特蕾莎燃过爱火,一八o九年春天向她求婚未果,一八一七年特蕾莎便嫁给德罗斯狄克男爵.据说,诺尔发现的原稿上写着:“致爱丽丝,一八一o年四月二十七日,为了回忆.贝多芬"等字.而这段时间正是贝多芬跟特蕾莎恋爱并求婚的时期.从原稿的来历看,我们不难推测出此曲是为特蕾莎而作,而曲题上的"elise"可能是"therese"的讹音或是对特蕾莎的昵称.

北市区18786105042: 贝多芬的《致爱丽丝》写了一件什么事 -
德炭开博: 寒冷的圣诞节之夜,贝多芬在街上散步,看见一个身体单薄的小女孩.正哭着从教堂走过来.贝多芬从她的话中知道,女孩叫爱丽丝,她的邻居病的厉害但他有一个愿望,希望能看到森林大海,贝多芬同情她,来到他邻居家,演奏出了《致爱丽丝》这一首曲子.

北市区18786105042: 贝多芬的《致爱丽丝》所表达的内容是什么20字 -
德炭开博: 1807年,14岁的伊丽莎白跟随哥哥来到维也纳关于这首乐曲的创作背景有许多种说法.其中受到广泛认可的观点则认为这首乐曲可能是作者四十岁时(1810年)为他的学生,名叫伊丽莎白·罗克尔的女高音歌唱家所作.伊丽莎白·罗克尔是德国的女高音歌唱家,很快就被贝多芬所接纳,成为他身边为数不多的朋友之一,两人保持着亲密的友谊,显然这首曲子是献给她的.那段时间里,在贝多芬的生活中从来没有出现过叫爱丽丝或伊丽莎白的其他女子,爱丽丝是伊丽莎白的昵称.可以确认的是,也是男高音歌唱家约瑟夫·奥古斯特·罗克尔的妹妹.伊丽莎白后来嫁给了贝多芬的朋友.贝多芬在创作这首乐曲时

北市区18786105042: 致爱丽丝谁的作品讲述了什么? -
德炭开博: 贝多芬钢琴曲《致爱丽丝》的故事那是1791年的圣诞夜,21岁的贝多芬当时穷困潦倒,他没有烧鹅,没有樱桃馅饼,也没有圣诞节的喜悦.在维也纳著名的斯提芬大教堂里门口的楼梯上,带着一脸严肃表情的贝多芬遇到了一个正在啜泣的小...

北市区18786105042: 献给爱丽丝赏析 -
德炭开博: 作为—首最为世人喜爱经典钢琴小品.在这首《致爱丽丝》中,贝多芬基于了一个淳朴而亲切的主题,把爱丽斯温柔、美丽的形象作了概括的描述.旋律清新流畅,使人联想起少女的天真和纯洁.在作品的前半部分,好似贝多芬有许多亲切的话...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