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簟银床梦不成,碧天如水夜云轻。原文_翻译及赏析

作者&投稿:仍珍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冰簟银床梦不成,碧天如水夜云轻。——唐代·温庭筠《瑶瑟怨》 冰簟银床梦不成,碧天如水夜云轻。 冰簟银床梦不成,碧天如水夜云轻。
雁声远过潇湘去,十二楼中月自明。 唐诗三百首 , 离别闺怨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秋夜床席冰冷梦也难以做成,天空碧蓝如水夜云像沙样轻。
雁声凄厉远远地飞过潇湘去,十二楼中的明月空自放光明。

赏析

这首诗咏闺怨。全诗没有透出一个“怨”字,只描绘清秋的深夜,主人公凄凉独居、寂寞难眠,以此来表现她深深的幽怨。诗是写女子别离的悲怨,蘅塘退士批注:“通首布景,只梦不成三字露怨意。”

诗所写的是梦不成之后之所感、所见、所闻的情景。全诗象是几种衔接紧密的写景镜头,表现了女主人公的心理活动和思想感情。冰簟、银床、碧空、明月、轻云,南雁、潇湘,以至于月光笼罩下的玉楼,组成了一组离人幽怨的秋夜图,渲染了一种和主人公离怨情绪统一和谐的情调和氛围。诗中虽无“怨”字,然而怨意自生。

诗的题目和内容都很含蓄。瑶瑟,是玉镶的华美的瑟。瑟声悲怨,相传“泰帝使素女鼓五十弦瑟,悲,帝禁不止,故破其瑟为二十五弦”(《汉书·郊祀志》)。在古代诗歌中,它常和别离之悲联结在一起。题名“瑶瑟怨”,正暗示诗所写的是女子别离的悲怨。

头一句正面写女主人公。冰簟银床,指冰凉的竹席和银饰的床。“梦不成”三字很可玩味。它不是一般地写因为伤离念远难以成眠,而是写她寻梦不成。会合渺茫难期,只能将希望寄托在本属虚幻的梦寐上;而现在,难以成眠,竟连梦中相见的微末愿望也落空了。这就更深一层地表现出别离之久远,思念之深挚,会合之难期和失望之强烈。一觉醒来,才发觉连虚幻的梦境也未曾有过,伴着自己的,只有散发著秋天凉意和寂寞气息的冰簟银床。—这后一种意境,似乎比在冰簟银床上辗转反侧更隽永有情韵。读者仿佛可以听到女主人公轻轻的叹息。

第二句不再续写女主人公的心情,而是宕开写景。展现在面前的是一幅清寥淡远的碧空夜月图:秋天的深夜,长空澄碧,月光似水,只偶尔有几缕飘浮的云絮在空中轻轻掠过,更显出夜空的澄洁与空阔。这是一个空镜头,境界清丽而略带寂寥。它既是女主人公活动的环境和背景,又是她眼中所见的景物。不仅衬托出了人物皎洁轻柔的形象,而且暗透出人物清冷寂寞的意绪。孤居独处的人面对这清寥的景象,心中萦回著的也许正是“碧海青天夜夜心”一类的感触吧。

“雁声远过潇湘去”,这一句转而从听觉角度写景,和上句“碧天”紧相承接。夜月朦胧,飞过碧天的大雁是不容易看到的,只是在听到雁声时才知道有雁飞过。在寂静的深夜,雁叫更增加了清冷孤寂的情调。“雁声远过”,写出了雁声自远而近,又由近而远,渐渐消失在长空之中的过程,也从侧面暗示出女主人公凝神屏息、倾听雁声南去而若有所思的情状。古有湘灵鼓瑟和雁飞不过衡阳的传说,所以这里有雁去潇湘的联想,但同时恐怕和女主人公心之所系有关。雁足传书。听到雁声南去,女主人公的思绪也被牵引到南方。大约正暗示女子所思念的人在遥远的潇湘那边。

“十二楼中月自明”。前面三句,分别从女主人公所感、所见、所闻的角度写,末句却似撇开女主人公,只画出沉浸在明月中的“十二楼”。《史记·孝武本纪》集解引应劭曰:“昆仑玄圃五城十二楼,此仙人之所常居也。”诗中用“十二楼”,或许藉以暗示女主人公是女冠者流,或许藉以形容楼阁的清华,点明女主人公的贵家女子身份。“月自明”的“自”字用得很有情味。孤居独处的离人面对明月,会勾起别离的情思,团圆的期望,但月本无情,仍自照临高楼。“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诗人虽只写了沉浸在月光中的高楼,但女主人公的孤寂、怨思,却仿佛融化在这似水的月光中了。这样以景结情,更增添了悠然不尽的余韵。

这首写女子别离之怨的诗颇为特别。全篇除“梦不成”三字点出人物以外,全是景物描写。整首诗就象是几个组接得很巧妙的写景镜头。诗人要着重表现的,并不是女主人公的具体心理活动、思想感情,而是通过景物的描写、组合,渲染一种和主人公相思别离之怨和谐统一的氛围、情调。冰簟、银床、秋夜、碧空、明月、轻云、南雁、潇湘,以至笼罩在月光下的玉楼,这一切,组成了一幅清丽而含有寂寥哀伤情调的画图。整个画面的色调和谐地统一在轻柔朦胧的月色之中。读了这样的诗,对诗中人物的思想感情也许只有一个朦胧的印象,但那具有浓郁诗意的情调、气氛却将长时间留在记忆中。

温庭筠(约812—866)唐代诗人、词人。本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东南)人。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所以也有“温八叉”之称。然恃才不羁,又好讥刺权贵,多犯忌讳,取憎于时,故屡举进士不第,长被贬抑,终生不得志。官终国子助教。精通音律。工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其诗辞藻华丽,秾艳精致,内容多写闺情。其词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为“花间派”首要词人,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在词史上,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存词七十余首。后人辑有《温飞卿集》及《金奁集》。

温庭筠

荆江日落阵云低,横戈跃马今何时。 苦雨思白日,浮云何由卷。 江上春山远,山下暮云长。 置酒望白云,商飙起寒梧。 龙嘘气成云,云固弗灵于龙也。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 今宵楼上一尊同。云湿纱窗。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半床落月蛩声病,万里寒云雁阵迟。 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 湖阔兼云雾,楼孤属晚晴。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温庭筠《瑶瑟怨》译文及赏析
冰簟银床梦不成,碧天如水夜云轻。雁声远过潇湘去,十二楼中月自明。译文 秋夜床席冰冷梦也难以做成,长空澄碧如水,夜里云絮轻轻地飘荡。雁声凄厉远远地飞过潇湘去,十二楼中夜已深,唯有明月洒着寒光。赏析 这首诗咏闺怨。全诗没有透出一个“怨”字,只描绘清秋的深夜,主人公凄凉独居、寂寞难...

冰簟银床梦不成,碧天如水夜云轻。出自哪里?
出自唐代温庭筠的《瑶瑟怨》冰簟银床梦不成,碧天如水夜云轻。 雁声远过潇湘去,十二楼中月自明。译文秋夜床席冰冷梦也难以做成,天空碧蓝如水夜云像沙样轻。雁声凄厉远远地飞过潇湘去,十二楼中的明月空自放光明。注释⑴瑶瑟:玉镶的华美的瑟。⑵冰簟:清凉的竹席。银床:指洒满月光的床。⑶...

瑶瑟怨古诗及意思
冰簟银床梦不成,碧天如水夜云轻。雁声远过潇湘去,十二楼中月自明。译文:秋夜床席冰冷梦也难以做成,天空碧蓝如水夜云像沙样轻。雁声凄厉远远地飞过潇湘去,十二楼中的明月空自放光明。温庭筠最有名的十首诗:《商山早行》、《赠少年》、《瑶瑟怨》、《荷叶杯·一点露珠凝冷》、《赠蜀府将》...

诗词 瑶瑟怨 的内容
瑶瑟怨 [温庭筠]冰簟银床梦不成,碧天如水夜云轻。雁声远过潇湘去,十二楼中月自明。[注释] (1)瑶瑟:镶玉的华美的瑟。瑟:一种弹拔乐器,其声悲怨。(2)冰簟(dian垫):形容竹席之凉。银床:精美华丽的床。梦不成:本来希望在梦中和丈夫相会,但不能入睡成梦。(3)夜云轻;指深...

形容“蓝天白云,绿树红花”的诗句有哪些?
1、冰簟银床梦不成,碧天如水夜云轻。出处:《瑶瑟怨》朝代:唐 作者:温庭筠 译文:秋夜床席冰冷梦也难以做成,天空碧蓝如水夜云像沙样轻。2、流水淡,碧天长,路茫茫。出处:《诉衷情·芙蓉金菊斗馨香》朝代:宋 作者:晏殊 译文:芙蓉花和金黄的菊花在争妍斗艳,日子已将近重阳的时候。3、云霞...

冰簟银床梦不成,碧天如水夜云轻。雁声远过潇湘去,十二楼中月自明...
首句“冰簟银床梦不成”,描绘了一个难以入眠的人,床上的冰簟和银床都无法带给他梦境。接着,诗人用“碧天如水夜云轻”来形容夜空的美丽和安静,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雁声远过潇湘去”,诗人用雁声来象征离别,表达了他内心的孤独和思乡之情。最后一句“十二楼中月自明”,则是对月光的...

古代爱情诗瑶瑟怨原文及赏析
冰簟银床梦不成,碧天如水夜云轻。雁声远过潇湘去,十二楼中月自明。这首诗从标题到内容,都比较含蓄奇奥。作品的主题是什么? 作者在作品中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从作品的字面上不容易一眼识破。但只要仔细分析诗的内容和意境,这篇作品的主旨和作者通过作品所表达出来的浓郁的伤感情绪,还是不...

织锦词赏析
冰簟银床梦不成,碧天如水夜云轻。 雁声远向潇湘去,十二楼中月自明。 据刘永济先生解释说:“瑟有柱以定声之高下,瑟弦二十五,柱亦如之,斜列如雁行,故以雁声形容之。结言独处,所谓怨也。”(《唐人绝句精华》)温庭筠写的《瑶瑟怨》,就是抒发因寂寞孤独而痛惜光阴虚掷的忧思。这里正是因为织锦的女子也有这...

寄李儋元锡原文_翻译及赏析
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 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 唐诗三百首 , 怀古 , 迁谪生活冰簟银床梦不成,碧天如水夜云轻。 雁声远过潇湘去,十二楼中月自明。——唐代·温庭筠《瑶瑟怨》 ...

表达对爱情心灰意冷的诗句
关于对爱情心灰意冷的诗句 1. 关于对夫妻感情心灰意冷的诗词 冰簟银床梦不成,碧天如水夜云轻。雁声远过潇湘去,十二楼中月自明。——《瑶瑟怨》作者: 温庭筠 长相思,摧心肝。日色欲尽花含烟,月明欲素愁不眠。赵瑟初停凤凰柱,蜀琴欲奏鸳鸯弦。此曲有意无人传,愿随春风寄燕然。

亳州市19166174209: 瑶瑟怨①温庭筠冰簟银床梦不成,碧天如水夜云轻.雁声远过潇湘去,十二楼中月自明②.【注释】①瑶瑟:对瑟的美称.②十二楼:原指神仙的居所,此指... -
大邵复方:[答案] (1).“雁声远过”写出了雁声渐渐消失在长空之中的过程,雁叫更增加了清冷孤寂的情调(1分),从侧面暗示出主人公凝神... (2)别离之怨:头一句写主人公因思念而寻梦却又寻梦不成的忧怨(1分),第二句暗透出人物清冷寂寞的意绪(1分),第三句...

亳州市19166174209: 瑶瑟怨 温庭筠 的 冰簟银床梦不成,碧天如水夜云轻.雁声远过潇湘去,十二楼中月自明.仔细阅读全诗,简要概括诗中'梦不成'之后所见,所闻,所感 的内... -
大邵复方:[答案] 是直接罗列么? 所见:夜晚的碧空、轻云、明月和潇湘 所闻:雁声 所感:女子的闺怨

亳州市19166174209: 碧天如水夜云轻 描绘了怎样的一种心情 -
大邵复方: 描写女主人公清夜独自弹瑟的清冷寂寞之情. 出自唐代温庭筠《瑶瑟怨》,原文为: 冰簟银床梦不成,碧天如水夜云轻. 雁声远过潇湘去,十二楼中月自明. 译文: 秋夜床席冰冷梦也难以做成,天空碧蓝如水夜云像沙样轻. 雁声凄厉远远地...

亳州市19166174209: 关于描写鸿雁南飞的诗句有哪些? -
大邵复方: 一、《闺怨》【唐代】沈如筠雁尽书难寄,愁多梦不成. 愿随孤月影,流照伏波营. 【注释】闺怨:少妇的幽怨.闺,女子卧室,借指女子.一般指少女或少妇.古人“闺怨”之作,一般是写少女的青春寂寞,或少妇的离别相思之情.以此...

亳州市19166174209: 冰簟银床梦不成,碧天如水夜云轻,雁声远过潇湘去,十二楼中月自明.猜一动物. -
大邵复方: 这首诗的主题是关于梦境和秋夜的景象,没有直接提到具体的动物.不过,可以从诗中的意象来猜测."冰簟银床梦不成"描述了清凉的环境,可能暗示着秋天或者冬天的到来.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秋天和冬天是很多动物开始准备冬眠或者迁徙的季节."碧天如水夜云轻"描述了一个清澈的夜晚,这可能意味着某种动物在夜晚活动或者需要照明才能看清周围的环境."雁声远过潇湘去"提到了大雁,它们在秋天和冬天经常迁徙."十二楼中月自明"则描绘了一个高处,可能意味着某种动物在高处栖息或者观察周围的环境.因此,根据这首诗的意境和意象,可以猜测这首诗的主题可能是关于大雁的.但是,由于这首诗并没有明确提到某种动物,所以不能确定答案是什么.

亳州市19166174209: 描写鸿雁的诗句 -
大邵复方:[答案] 转的 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 李商隐(霜月)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李清照(一剪梅) 冰簟银床梦不成,碧天如水夜云轻. 雁声远过潇湘去,十二楼中月自明. ----------温庭筠...

亳州市19166174209: 瑶瑟怨①温庭筠冰簟银床梦不成,碧天如水夜云轻.雁声远过潇湘去,十二楼中月自明②.【注释】①瑶瑟:对 -
大邵复方: (1).“雁声远过”写出了雁声渐渐消失在长空之中的过程,雁叫更增加了清冷孤寂的情调(1分),从侧面暗示出主人公凝神屏息、倾听雁声南去而若有所思的情状(1分). “雁阵惊寒……”登高望远时的听觉联想,写出大自然的和谐(1分)...

亳州市19166174209: 温庭筠《瑶瑟怨》中组成秋夜图的意象有哪些 -
大邵复方: 温庭筠《瑶瑟怨》中组成秋夜图的意象有哪些?冰簟、银床、碧天、夜云、雁声、潇湘、月光组成了《瑶瑟怨》的秋夜图;其中冰簟是指清凉的竹席.“意象”一词是指诗人将自己的主观感受融于客观之物当中,意象可指日月星辰等万物.

亳州市19166174209: 有关大雁的诗句 -
大邵复方: 1、《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唐代:李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译文:登上岳阳楼览尽四周风光,江水辽远通向开阔的洞庭.看见大雁南飞引起我忧愁之心,...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