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下问童子这首诗的题目是?

作者&投稿:油歪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松下问童子这首诗出自唐代诗僧贾岛的《寻隐者不遇》。

全诗意思:

苍松下,我询问隐者的童子他的师傅到哪里去了?他说,师傅已经采药去了。

还指着高山说,就在这座山中,可是林深云密,我也不知道他到底在哪。

原文: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诗中以白云比隐者的高洁,以苍松喻隐者的风骨,写寻访不遇,愈衬出寻者对隐者的钦慕高仰之情。全诗遣词通俗清丽,言繁笔简,情深意切,白描无华,是一篇难得的言简意丰之作。

扩展资料

贾岛是以“推敲”两字出名的苦吟诗人。一般认为他只是在用字方面下功夫,其实他的“推敲”不仅着眼于锤字炼句,在谋篇构思方面也是同样煞费苦心的。此诗就是一个例证。

全诗只有二十字,作为抒情诗,却有环境,有人物,有情节,内容极丰富,其奥秘在于独出心裁地运用了问答体。不是一问一答,而是几问几答,并且寓问于答。 

第一句省略了主语“我”。“我”来到“松下”问“童子”, 见得“松下”是“隐者”的住处,而“隐者”外出。“寻隐者不遇”的题目已经交待清楚。“隐者” 外出而问其“童子”,必有所问,而这里把问话省略了,而写出“童子”的答语:“师采药去。”

从这四个字而可想见当时松下所问是“师往何处去”。“我” 专程来“寻隐者”,“隐者”“采药去”了,自然很想把他找回来。因而又问童子:“采药在何处?”这一问诗人也没有明写,而以“只在此山中”的童子答辞,把问句隐括在内。

最后一句“云深不知处”,又是童子答复对方采药究竟在山前、山后、山顶、山脚的问题。明明三番问答,至少须六句方能表达的,贾岛采用了以答句包赅问句的手法,精简为二十字。这种“推敲”就不在一字一句间了。

然而,这首诗的成功,不仅在于简炼;单言繁简,还不足以说明它的妙处。诗贵善于抒情。这首诗的抒情特色是在平淡中见深沉。一般访友,问知他出,也就自然扫兴而返了。

但这首诗中,一问之后并不罢休,又继之以二问三问,其言甚繁,而其笔则简,以简笔写繁情,益见其情深与情切。而且这三番答问,逐层深入,表达感情有起有伏。

“松下问童子”时,心情轻快,满怀希望;“言师采药去”,答非所想,一坠而为失望;“只在此山中”,在失望中又萌生了一线希望;及至最后一答:“云深不知处”,就惘然若失,无可奈何了。

作者简介:贾岛(779~843),唐代诗人。字阆仙,一作浪仙。范阳(今河北涿县)人。初落拓为僧,名无本,后还俗,屡举进士不第。曾任长江(今四川蓬溪)主簿,人称贾长江。

其诗喜写荒凉枯寂之境,颇多寒苦之辞。以五律见长,注意词句锤炼,刻苦求工。与孟郊齐名,有“郊寒岛瘦”之称。有《长江集》。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处”出自哪首诗?
出自贾岛(唐)的《寻隐者不遇》1、《寻隐者不遇 \/ 孙革访羊尊师诗》【作者】贾岛 【朝代】唐 原文如下: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2、译文:苍松下,我询问隐者的童子他的师傅到哪里去了?他说,师傅已经采药去了。还指着高山说,就在这座山中,可是林深云密,我也不...

“松下问童子”出自哪首诗?
寻者、童子、隐者。从诗题可以看出,诗中的主角应该是隐者,因为他是“寻”的对象,是诗歌主要描述的人物。可是,诗中的前两句,写诗人与童子的一问一答;后两句寓问于答中,四句诗对隐者没有一丝一毫的明确交待:其身份、气质、品格等等,都深深地隐在诗句的背后。这不是含糊其辞吗! 然而,...

松下问童子的全诗
这题我会!松下问童子的全诗: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这首诗的出处是《寻隐者不遇》,作者是贾岛。译文:苍松下,我询问隐者的童子他的师傅到哪里去了?他说,师傅已经采药去了。还指着高山说,就在这座山中,可是林深云密,我也不知道他到底在哪。注释:寻:寻访。...

松下问童子下一句是什么?
【翻译】苍松下询问年少的学童,他说他的师傅已经去山中采药了。只知道就在这座大山里,可山中云雾缭绕不知道他的行踪。“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这首小诗的前两句是说,苍松下,我询问了年少的学童;他说,师傅已经采药去了山中。这首诗的特点是寓问于答。“松下问童子”,必有所问,而这里...

想象《寻隐者不遇》一诗中,诗人问了童子哪些问题?童子是怎么回答的...
第一问:你的师傅去哪了?回答:他去采药了。第二问:他在那里?回答:就在这座山中。第三问:在山中何处?回答:云雾弥漫,不知在哪。

只在此山中是童子的回答,诗人可能会问什么?
“只在此山中”是童子的回答,那么诗人可能会问的问题有哪些?——①“松下问童子”,他首先会询问童子“师往何处去?”,然后童子回答“言师采药去”②“只在此山中”点明“师”往之地,说明诗人会询问“采药在何处?”继而童子才会回答“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一首小诗,短短二十字,却...

松下问童子出自哪首古诗
松下问童子出自《寻隐者不遇》这首古诗,作者是唐代贾岛。原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译文:苍松下询问年少的学童,他说他的师傅已经去山中采药了。只知道就在这座大山里,可山中云雾缭绕不知道他的行踪。《寻隐者不遇》赏析 全诗只有二十字,作为抒情诗,却有环境,有...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是哪首诗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这首诗是贾岛的《寻隐者不遇》,描绘了诗人在松树下询问隐者的童子,得知隐者已经去山中采药的情景。童子告诉诗人,隐者就在这座山中,但由于云雾缭绕,无法确定他的确切位置。诗中通过对话的方式,展现了隐者的高洁品质和隐逸的生活态度。松树象征着...

想象《寻隐者不遇》始终,诗人问了童子哪些问题?童子是怎么回答的?从问...
山中问童子:问了一句“老师去哪里了?”言师采药去:回答了一句“采药去了。”———:问了一句“去哪里采药去了?”只在此山中:回答了一句“就在这山里面,”云深不知处:“但是具体在哪里就不知道了。”当然在最后两句之间也可以理解为又问了一句,不过就可有可无了。问答之中领悟到了什么嘛...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什么意思??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翻译:还指着高山说,就在这座山中,可是林深云密,我也不知道他到底在哪。1、出处:唐代贾岛《寻隐者不遇》2、原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3、释义:苍松下,我询问隐者的童子他的师傅到哪里去了?他说,师傅已经采药去了。还指着高山说,...

阿拉善左旗15364904209: 松下问童子这诗的题目 -
岛扶恩格: 松下问童子这诗的题目(寻隐者不遇 ).原文:寻隐者不遇 唐 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阿拉善左旗15364904209: 这首诗的题目是“寻隐者不遇”还是“访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
岛扶恩格:[答案] 寻隐者不遇 《寻隐者不遇》是唐代诗人贾岛创作的一首小诗.这是一首诗,但诗人采用了寓问于答的手法,把寻访不遇的焦急心情,描摹得淋漓尽致.以白云比隐者的高洁,以苍松喻隐者的风骨.写寻访不遇,愈衬出钦慕高仰.遣词通俗清丽,言繁笔...

阿拉善左旗15364904209: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这首诗的标题是什么? -
岛扶恩格: 这首诗是贾岛《寻隐者不遇》.

阿拉善左旗15364904209: 松下问童子,严师采药去诗名是什么?
岛扶恩格: 诗名是:《寻隐者不遇》 【唐】贾岛 松下问童子, 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 云深不知处.

阿拉善左旗15364904209: 《寻隐者不遇》 松下问童子, 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 云深不知处. 作者:贾岛(唐代诗人) 《《寻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 -
岛扶恩格:[答案] 首句: 松下问童子, 言师采药去. 深山 童子 牧童 唱歌 捕蝉 骑黄牛

阿拉善左旗15364904209: 松下问童子 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 云深不知处 -
岛扶恩格: 寻隐者不遇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贾岛(唐)的《寻隐者不遇》选自唐诗三百首.【注解】:1、云深:指山深云雾浓.【韵译】:苍松下,我询问了年少的学童;他说,师傅已经采药去了山中.他还对我说:就在这座大山里,可是林深云密,不知他的行踪.【评析】:这是一首诗,但诗人贾岛采用了寓问于答的手法,把寻访不遇的焦急心情,描摹得淋漓尽致.其言繁,其笔简,情深意切,白描无华.以白云比隐者的高洁,以苍松喻隐者的风骨.写寻访不遇,愈衬出钦慕高仰.《寻隐者不遇》这首诗有人认为是孙革所作,题为《访夏尊师》.

阿拉善左旗15364904209: 松下问童子出自哪首诗 -
岛扶恩格: 贾岛的 作者:【贾岛】 年代:【唐】 体裁:【五绝】 类别:【未知】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注解】:1、云深:指山深云雾浓. 【韵译】:苍松下,我询问了年少的学童; 他说,师傅已经采药去了山中. 他...

阿拉善左旗15364904209: 松下问童子严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的作者是谁 -
岛扶恩格: 作者,贾岛.原文: 寻隐者不遇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注:贾岛(779~843年),字浪(阆)仙,又名瘦岛,唐代诗人.汉族,唐朝河北道幽州范阳县(今北京市房山区)人.早年出家为僧,号无本.自号“碣石山人”.据说在长安(今陕西西安)的时候因当时有命令禁止和尚午后外出,贾岛做诗发牢骚,被韩愈发现才华,并成为“苦吟诗人”.后来受教于韩愈,并还俗参加科举,但累举不中第.唐文宗的时候被排挤,贬做长江(今四川蓬溪县)主簿.唐武宗会昌年初由普州司仓参军改任司户,未任病逝.

阿拉善左旗15364904209: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这首诗是什么?
岛扶恩格: 在山间的苍松下,我询问隐者的童子:“你的师傅到哪里去了?” 他回答说:“我的师傅上山采药去了.”他还指着高山说:“师傅就在 这座山中,可是山林茂密,云雾缭绕,我也不知道他到底在哪儿.”

阿拉善左旗15364904209: 《松下问童子》这首诗的意思 -
岛扶恩格: 《寻隐者不遇》贾岛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译文:苍松下,我询问了年少的学童; 他说,师傅已经采药去了山中. 他还对我说,就在这座大山里, 可山中云雾弥漫,不知道他的行踪.赏析:《寻隐者不遇》是唐代诗人贾岛创作的一首小诗.这是一首诗,但诗人采用了寓问于答的手法,把寻访不遇的焦急心情,描摹得淋漓尽致.以白云比隐者的高洁,以苍松喻隐者的风骨.写寻访不遇,愈衬出钦慕高仰.遣词通俗清丽,言繁笔简,情深意切,白描无华,是一篇难得的简练诗作.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