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承天寺夜游的起因、经过、结果分别是什么

作者&投稿:巧巧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记承天寺夜游的经过结果~

我来答吧:
——————
在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晚上,我解开衣服刚想躺下睡觉,突然看到皎洁的月光很淡很淡的照在窗户上映射进来。突然一下子间似乎想到什么,急忙穿上鞋子,穿好衣服,往承天寺去。路上心里想着,最近的日子中太过无聊,没有可以交谈的朋友,今天一下子就想到了以前跟我同样遭遇的张怀民。走到寺门口有两个和尚走了出来“施主,请问你想找谁?”我停顿一下,神情淡定的回了:“我来找张怀民!”和尚恭敬的回答:“施主请进”
我走进寺中,看到怀民的房间也未熄灯,径直朝前走去。轻轻敲门,只看到房间的身影朝门口走来,打开门后,也是呆了一下,微笑示意之后,张怀民收拾衣服,和我一起在院子里漫步。
我们一起在院里走着抬头看到天空中灰暗一片,有一点星星挂在远方,最耀眼的那个月亮也安安稳稳的挂在天上。我不禁感叹:“哎,怀民兄,今晚的月亮多么皎洁,又不禁让我想到了从前。”我脸上浮现了淡淡的伤感,悲痛。怀民定定看向月亮,支声到:“谁说不是呢?如此景色怎能不令人伤心!想到家中还有年过80的老母就很担忧,不知她现在过的好不好。我听完之后,也不断摇头,似乎这么无可奈何,说道:“家中有妻儿老小,叫我如何放心,也更是思念着家乡的土地,如今被贬至此,我只能与你发泄心中思乡思亲之情。”怀民点头。我们坐在庭中,找来酒杯,一同在月光下喝酒。
水里的植物纵横交错,漂浮不定,那些竹子,松柏也倒影在水光中。我们都不禁感叹着:“哪个地方没有月亮,哪个地方没有这样的竹子,松柏。只是少了现在像我们这样的闲人而已。”
谈到这而,我们更是对现在的宋朝皇帝,百姓谈论一番,怀民叹息:“我们闲来无事,却得不到朝廷重用,被贬官至此,渴望报效朝廷却是有心无力!可悲!可悲!”我们心中都黯然伤神。
我们坐起身来,突然想往湖边散步,走在路上,看到了这片江山现在的处境,不禁感慨,不能为国出力,实乃大不幸。

因为本文写天他被贬官谪居湖北黄州时,由于贬官谪居,不像在京城时公务缠身。最后一句一个“闲”字包含着作者几多感慨,有贬谪的悲凉,失意的落寞,自我排遣的达观,还有空闲赏月的欣喜,这使我们看到作者挥洒人生、达观处世的人生哲学。
首句即点明事件时间“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时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至黄州为团练副史已经四年了。这天夜里,月光照入他的房间,作者本欲就寝,怎奈被这美好的月色所迷,顿起雅兴,但想到没有同乐之人,遂动身去不远的承天寺寻张怀民。
张怀民和苏轼一样,亦是被贬至黄州来的贬官,他和苏轼的友谊相当笃厚。当晚,张怀民也还未睡,于是二人一起来到院子中间散步。这一层叙事,朴素、淡泊而有自然流畅。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此文写于宋神宗元丰六年(1083年),作者被贬到黄州已经有四年了。
元丰二年七月,历史上著名的“乌台诗案”,御史李定等摘出苏轼的有关新法的诗句,说他以诗讪谤,八月,将他逮捕入狱。经过长时间的审问折磨,差一点被杀。
十二月作者获释出狱,被贬谪到黄州任团练副使,但不得“签书公事”,也就是说做着有职无权的闲官。在这种情况下,作者近乎流放,心情忧郁;但是,他仍然有进取之心,于是写了这篇短文。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记承天寺夜游

起因:为夜景所迷,起身观赏夜景。
经过:寻找张怀民,和他到庭院中赏景
结果:从景色抒发感慨,表现失意情怀自我排遣的旷达

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是选自《东坡志林》卷一。苏轼的著名诗还有《江城子 密州出猎》,《定风波》等。苏轼是父亲苏洵的第五个儿子,嘉佑二年(1057)与弟苏辙同登进士。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熙宁二年(1069),父丧守制期满还朝,为判官告院。与王安石政见不合,反对推行新法,自请外任,出为杭州通判。迁知密州(今山东诸城),移知徐州。元丰二年(1079),罹“乌台诗案”,责授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本州安置,不得签书公文。哲宗立,高太后临朝,被复为朝奉郎知登州(今山东蓬莱);4个月后,迁为礼部郎中;任未旬日,除起居舍人,迁中书舍人,又迁翰林学士知制诰,知礼部贡举。元佑四年(1089)出知杭州,后改知颍州,知扬州、定州。元佑八年(1093)宋哲宗亲政,被远贬惠州(今广东惠阳),再贬儋州(今海南儋县)。徽宗即位,遇赦北归,建中靖国元年(1101)卒于常州(今属江苏),年六十六,葬于汝州郏城县(今河南郏县)。 本文写于宋神宗元丰六年(1083年),当时,作者被贬低到黄州已经有四年了。元丰二年七月,历史上著名的“乌台诗案”,御史李定等摘出苏轼的有关新法的诗句,说他以诗讪谤,八月,将他逮捕入狱。经过长时间的审问折磨,差一点被杀。十二月作者获释出狱,被贬谪到黄州任团练副使,但不得“签书公事”,也就是说做着有职无权的闲官。在这种情况下,作者写了这篇短文,对月夜的景色作了美妙的描绘,真实的记录了他当时生活的一个片段。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69674089.html?push=cookie

记承天寺夜游的起因是月色入户,经过是寻找张怀民并一起在承天寺夜游,结果是感叹承天寺的夜色之美并惋惜无人赏月。


记承天寺夜游作者游承天寺的原因
苏轼承天寺夜游的原因是“解衣欲睡,夜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苏轼见月光照进门内,就高兴的起身出门,想到没有一起享受这份快乐的人,就到承天寺寻找张怀民一起夜游。苏轼被贬黄州,依然有如此闲情逸致赏月夜游,更足以看出作者的豁达乐观。

记承天寺夜游中苏轼夜游的原因是什么
首句即点明事件时间“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时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至黄州为团练副史已经四年了。这天夜里,月光照入他的房间,作者本欲就寝,怎奈被这美好的月色所迷,顿起雅兴,但想到没有同乐之人,遂动身去不远的承天寺寻张怀民。张怀民和苏轼一样,亦是被贬至黄州来的贬官,他和苏轼的...

记承天寺夜游运用了哪几种表达方式?按表达方式划分层次并概括层意_百...
记承天寺夜游分层段意:1、记叙,点明夜游的时间,地点及原因 2、描写,描写记承天寺庭院中清澈空明的月色 3、议论,诉说“闲人”洒脱中得无奈 4、正面\侧面描写相结合 全文分三层,第一层叙事。首句即点明事件时间“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时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至黄州为团练副史已经四年了。

苏轼承天寺夜游和上元夜游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苏轼夜游承天寺的原因是:他想找人(张怀民)与他一同欣赏美景,一同游乐。从文中“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一句可以看出。苏轼上元夜游的原因是:别人(老书生)喊他一起出去游乐。从文中“”有老书生数人来过,曰:“良月嘉夜,先生能一出乎?”予欣然从之”一句可以看出。

<记承天寺夜游>中的分层和层意
于是到承天寺去找张怀民,而张怀民也还没有睡觉,两个人一起在庭院中漫步,欣赏着月下美景。本文只用47字,就交代了时间、地点、夜游起因及同游人,抒发了作者喜悦的心情,言简而意明。 第二层:(庭下……盖竹柏影也。)描绘月夜庭中景色。 "庭下如积水空明",意思是庭院中的月光,宛如一泓...

记承天寺夜游原
改写后的文章: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苏轼在月光皎洁的夜晚,脱衣欲眠之际,欣喜地起身外出漫步。他意识到无人共享这清幽之趣,于是决定前往承天寺寻找好友张怀民。怀民也未入眠,两人一同在寺中的庭院散步,月色如水,清澈空灵,庭院中的竹柏影子在月光下交错,仿佛水中藻荇般美丽。这月色并非仅限于...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原文及翻译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原文及翻译 《记承天寺夜游》是北宋著名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篇散文,选自《东坡志林》卷一,写于宋神宗元丰六年(1083年),当时,作者正因“乌台诗案”被贬谪到黄州任职。下面是关于记承天寺夜游原文及翻译,欢迎大家参考! 记承天寺夜游 原文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

苏东坡在黄州——《记承天寺夜游》写作背景探究
就是在此段时期,他首创了“东坡肉”,又发明了“东坡汤”,成立了救儿会,开始练习瑜伽术,甚至和朋友一起开始炼丹,过着神仙般的生活。也正是在这段时间,他写下了著名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两篇月夜泛舟的《前后赤壁赋》,再有就是我们今天所学的《记承天寺夜游》。但元丰七年三月,有意重用...

苏轼承天寺也有的原因是什么?
写作背景 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是选自《东坡志林》卷一。苏轼的著名词还有《江城子密州出猎》,《定风波》等。苏轼是父亲苏洵的第五个儿子,嘉祐二年(1057)与弟苏辙同登进士。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熙宁二年(1069),父丧守制期满还朝,为判官告院。与王安石政见不合,反对推行新法,自...

记承天寺夜游中道出作者夜游承天寺起因的诗句是?
记承天寺夜游中道出作者夜游承天寺起因的诗句是: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记承天寺夜游 [ 宋 ] 苏轼 原文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

互助土族自治县15948931235: 记承天寺夜游的起因、经过、结果分别是什么起因、经过、结果分别用一句话概括 不要太长 -
彩皆参苏:[答案] 起因:为夜景所迷,起身观赏夜景. 经过:寻找张怀民,和他到庭院中赏景 结果:从景色抒发感慨,表现失意情怀自我排遣的旷达

互助土族自治县15948931235: 记承天寺夜游的时间、地点、经过、起因、结果、人物是什么 -
彩皆参苏: 《记承天寺夜游》是北宋著名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篇散文,写于宋神宗元丰六年(1083年),当时,作者正因“乌台诗案”被贬谪到任职.本文对月夜景色作了美妙描绘,真实的记录了作者当时生活的一个片段.原文: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

互助土族自治县15948931235: 记承天寺夜游的经过结果 -
彩皆参苏: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里,(我)脱下衣服准备睡觉时,看见月光洒入门户,于是高兴地起床外出.想到没有可以共同游乐的人,就到承天寺,寻找张怀民.怀民也没有睡觉,我们两个人便一起在院子里散步.月色洒满庭院,如同积水充满院落,清澈透明,水里的水草纵横交错,原来是竹子,柏树的影子.哪一个晚上没有月色?哪一个地方没有竹子和柏树?只不过是缺少有像我们两个这样的“闲人”罢了.

互助土族自治县15948931235: 记承天寺夜游——找出记叙文的六要素.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 -
彩皆参苏:[答案] ①时间: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②地点:承天寺. ③人物:张怀民和“我”(或苏轼).④经过:月下散步(相与或步于中庭). ⑤原因:无与为乐者.⑥结果: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互助土族自治县15948931235: 记承天寺夜游——找出记叙文的六要素.在线等. -
彩皆参苏: ①时间: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 ②地点:承天寺. ③人物:张怀民和“我”(或苏轼). ④经过:月下散步(相与或步于中庭). ⑤原因:无与为乐者. ⑥结果: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互助土族自治县15948931235: 在《记承天寺夜游》中夜游的时间、原因、地点和人物各是什么?
彩皆参苏: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 念无与乐者 承天寺 张怀民和苏轼

互助土族自治县15948931235: 介绍苏《记承天寺夜游》的写作背景
彩皆参苏: 本文写于宋神宗元丰六年(1083年),当时,作者被贬谪到黄州已经有四年了.元丰二年七月,御史李定等摘出苏轼的有关新法的诗句,说他以诗讪谤,八月,将他逮捕入狱.经过长时间的审问折磨,差一点丢了脑袋.十二月作者获释出狱,被贬谪到黄州任团练副使.与他同病相连的张怀名住在承天寺!

互助土族自治县15948931235: 《记承天寺夜游》分三层及各层层意 -
彩皆参苏: 第一层,写夜游承天寺的原因.第二层,写承天寺月夜的美景.第三层,流露出遭贬惆怅之情要努力学习哇 ,虽然自己还是很小滴的说

互助土族自治县15948931235: 《记承天寺夜游》中夜游的原因是是什么? -
彩皆参苏:[答案] 苏轼是一个闲人,但是并未因“闲”而沉沦,相反,他能自我排遣“闲”绪,见月色入户,欣然起行,邀友赏月

互助土族自治县15948931235: <<记承天诗夜游>>苏轼夜游的原因 -
彩皆参苏: 因为本文写天他被贬官谪居湖北黄州时,由于贬官谪居,不像在京城时公务缠身.最后一句一个“闲”字包含着作者几多感慨,有贬谪的悲凉,失意的落寞,自我排遣的达观,还有空闲赏月的欣喜,这使我们看到作者挥洒人生、达观处世的人生哲学.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