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型六 斑岩型铜矿床找矿模型

作者&投稿:伯牙吾台霍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斑岩型铜矿(铜钼矿、铜金矿)~

斑岩型铜矿(铜钼矿、铜金矿)及相关的矽卡岩型铜矿(铜金矿)仍然是工作最多、新矿床发现和资源扩大最多的主要类型铜矿床。美国地质调查局D.A.Singer等人根据与铜伴生的金和钼的相对含量,将斑岩型铜矿划分为3个亚型:斑岩铜-金矿亚型(Au克/吨∶Mo%≥30),斑岩铜-钼矿亚型(Au克/吨∶Mo%≤3),以及介于两者之间的斑岩铜-金-钼矿亚型。此三亚型矿床的一些有关统计数值特征见表2-1(矿床数为实际数字,侵位深度为估计数字,其他各项为统计中值)。
表2-1 斑岩型铜矿3个亚型矿床统计


在环太平洋带,智利自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发现了一些重要矿床,如托基(Toki)矿床组,于1996~2002年发现。先是在1996年于该地发现Opache氧化矿矿床,1999年又发现Genovera氧化矿矿床。主要斑岩型矿床(托基)是1999~2000年下半年发现的。2002年又发现了Quetana矿床。这些加起来,托基矿床组共有矿石20亿吨,铜平均品位为0.5%,即含铜1000万吨,其中托基斑岩铜矿床有8亿吨,含铜0.45%。1996年发现的有智利北部的斯潘斯矿床(4亿吨,铜1%)和南加比矿床(9.06亿吨,铜0.48%)。智利北中部埃尔莫罗(E1Morro)-LaFortuna铜金矿床组(有3个矿床,其中La Fortuna有推测资源6.45亿吨,铜0.53%,金0.46克/吨)是1993、1997年发现的。还有1998年(一说1995年)发现的Vizcachitas铜矿床(11.41亿吨,铜0.42%),1998年发现的埃斯佩兰萨Esperanza铜金矿床(现有7.86亿吨,铜0.53%,金0.2%克/吨,钼0.0123%)。
智利首都圣地亚哥附近特大型特尼恩特铜钼矿床,过去解释为斑岩型。新的地质填图和区域岩石学研究结果认为是角砾岩或巨角砾岩型。在形成含铜矿化的多期角砾岩后,较晚期的斑岩侵位,带来很少量铜矿化,但使角砾岩带来的铜矿化重新活动。这种新认识导致重新研究类似矿床的主要勘查目标地。
在秘鲁南部库斯科区安达韦拉斯-尧里带(面积约2.5万平方公里),直到20世纪80年代都认为主要是含铜磁铁矿矽卡岩矿区,有廷塔亚、阿塔拉亚、拉斯巴姆巴斯、卡坦加等矽卡岩矿床。80年代后期完成区域工作,并详细研究了廷塔亚和卡坦加矿床。1995年马格马铜公司在该区进行了草根勘查,证明存在斑岩型蚀变与矿化。后该公司为BHP公司兼并,经钻探等工作导致在1998~1999年发现并圈定了安塔帕凯斑岩铜金矿床(3.83亿吨,铜0.89%,金0.16克/吨)、LosChencas(2亿吨,铜1%,金0.12%克/吨,钼0.08%)等斑岩铜矿床。此外也圈定了科罗科瓦依科矿床,以矽卡岩型为主,储量1.57亿吨,含铜1.58%,金0.149克/吨,银6.3克/吨。
秘鲁北部1994年发现的Rio Blanco斑岩铜钼矿床,原有铜资源346.3万吨。经最近几年工作,现有确定资源1.46亿吨,含铜0.73%,钼0.024%;推定资源6.7亿吨,铜0.56%,钼0.023%;推测资源4.41亿吨,铜0.52%,钼0.021%。合计有铜资源710万吨,钼28万吨。秘鲁还在1995年发现了Tantahuatay斑岩铜金矿床(3.75亿吨,铜0.79%,金0.33%克/吨),1998年发现Galeno斑岩铜矿(现有推定资源5.04亿吨,铜0.54%,金0.12克/吨,钼0.015%;推测资源5.54亿吨,铜0.39%,金0.09克/吨,钼0.010%;合计有铜488万吨,金110吨,钼13万吨),1999年在Ancagh地区发现了Magestral斑岩-矽卡岩铜矿(2.70亿吨,铜0.51%,银4.11克/吨,还有钼)。利马东南约600公里最近新发现的Constancia斑岩铜金钼矿床,有相关的矽卡岩矿化。秘鲁北部Carariaco铜金矿床是1970年英国地质调查局和秘鲁地质调查局分散流取样发现的,曾估计资源为3亿~4亿吨,铜0.5%,现在勘查,将继续钻探。
利马东100公里,奥罗拉西32公里的莫罗科查的托罗莫查(Toromocho)斑岩铜钼(银)矿床,早在1974年发现。1980年曾完成可行性研究,打过143个金刚石钻孔(4.2万米)和4个坑道,地表显示1×1.5公里,可露采堆浸部分有6.1亿吨,上部有4.1亿吨,可浸出铜品位0.67%。据2005年5月报道,经最近几年钻探,该矿有确定加推定资源8.18亿吨,总平均品位相当铜0.9%(实际为铜0.64%,Mo0.022%,还有银,以0.6%铜当量为边界品位),另有0.26%~0.59%铜当量的确定加推定资源7.63亿吨,铜0.33%,钼0.008%。另有推测资源2.57亿吨(以0.26%铜当量为边界品位),铜0.45%,钼0.009%。此外各级资源还有银6.3~7.4克/吨。以上合计含铜超过860万吨、钼22.7万吨,还有银。剥采比约0.35∶1,基础设施亦可以,是一世界级矿床,亦是世界最佳未开发铜矿项目之一。现正由秘鲁铜公司(主席是美国著名斑岩铜矿专家J.D.洛厄尔)进行勘查,已打5万多米钻,当时预计2005年要再打5万米,期望2005年再开始可行性研究。据2005年10月报道,资源又比2005年4月增加16%,经11.6万米钻探,确定加推定资源已超过18亿吨,铜0.46%,钼0.016%,银6.8克/吨(合计相当于铜0.68%),即确定加推定资源就有铜850万吨,钼28.8万吨,银12240吨。
1992(有说1993)年发现的阿根廷阿瓜里卡(Agua Rica)斑岩铜矿床最新资源计算结果(可行性研究的一部分)为:确定加推定资源6.71亿吨,铜0.62%,钼0.035%,金0.26%克/吨;推测资源3.31亿吨,铜0.50%,钼0.052%,金0.16克/吨,矿床还含银(约3克/吨)。合计含铜约580万吨,钼约40万吨,金约220吨,银约3000吨。现考虑年产15万吨铜、1080万磅钼,估计项目资本需9.96亿美元。
厄瓜多尔1997年发现的米拉多尔(Mirador)斑岩铜矿,项目可行性已得出肯定结论。有推定资源3.10亿吨,铜0.65%,金0.2克/吨;推测资源3.15亿吨,铜0.56%,金0.17克/吨,还有银,部分可露采。距米拉多尔矿床3公里处,最近发现了米拉多尔北铜金矿床,已钻探圈出近地表高品位次生富集带。此外还有San Carlos和Panatze矿床。
多米尼加最近发现了E1 Brujo斑岩铜金矿床。
墨西哥的卡纳内阿Cananea大斑岩铜矿床开采多年后仍有巨大铜资源,2001年有储量16亿吨,铜0.61%,另有15.5亿吨铜品位0.26%可堆浸矿石,合计有铜约1380万吨。近年发现索诺拉州San Enrique斑岩铜-钼-(银)矿床和锡纳洛阿州的E1 Pulpo斑岩型铜-金-(银)矿床等斑岩型矿床,现在勘查中。
美国西部盛产斑岩铜矿,有许多大型矿床。犹他州的宾厄姆峡谷矿床大规模现代化露采已有百年历史,目前采坑已扩至4公里宽,1200米深,已挖掘出约54亿吨矿石和废石,累计生产出了1500多万吨铜(包括相关的矽卡岩矿)。2004年矿山采出4570万吨矿石,铜平均0.63%,钼0.033%,金0.29克/吨,银3.04克/吨,产铜26.37万吨(精矿含铜量)、9.6吨金、6800吨钼、111.5吨银。据1997年资料,该矿床当时总的累计产量加储量(包括斑岩型、邻接的矽卡岩型、贱金属交代矿及砂金矿)为铜2740万吨,硫化钼130万吨,金1570吨,还有大量银。现采坑尚有证实加概略储量6.59亿吨,铜平均0.57%,钼0.04%,金0.33克/吨,银3.0克/吨。未来尚有可开采资源9.1亿吨,铜0.70%,钼0.05%,金0.3克/吨,银3.0克/吨。该矿床不仅规模巨大,且硫化物矿化也较均匀。最近宣布采坑还要扩大,其寿命将延至2017年,届时将决定是改行井采,还是继续露采。美国西部不少矿床近年查明了一些低品位可堆浸矿石,如亚利桑那州萨福德铜(金、银)矿床有5亿吨可堆浸矿石和3亿吨硫化矿石。矿物公园铜钼矿床有氧化矿证实加概略储量8460万吨,铜0.24%,该矿床尚有确定资源3.456亿吨,铜0.41%,钼0.037%;推定资源1.012亿吨,铜0.39%,钼0.038%;推测资源6200万吨,铜0.38%,钼0.038%(以0.3%铜当量为边界品位)。
美国亚利桑那州东中部菲尼克斯东90英里,靠近苏必利尔镇的Resolution深部隐伏斑岩铜钼矿,是1992~1997年钻探工作中发现的,其上有600~1200m厚的第三纪盖层,主要是深生矿化,铜平均品位1.0%~2.0%,钼0.02%~0.03%,银为2克/吨。矿化含在厚的白垩纪(?)火山碎屑岩与硅质碎屑沉积岩中,有NEE向石英斑岩岩墙群侵入,成矿后构造扰动不大,剥蚀不深。估计资源超过10亿吨,铜平均品位为1.5%,预期尚可扩大。这是美国近年最大的铜矿发现,矿床在地表无显示,也缺少物化探异常,是覆盖区地质勘查的成功。该区是一勘查程度高的成矿区,此前最后的大铜矿发现是20多年前的圣克鲁斯矿床。该地区在19世纪后期开采地表银矿(银王、银后矿山,主要为脉型)。20世纪初由于表生银矿枯竭,往深处表生辉铜矿增加,而转入铜矿生产,并在表生富集带下发现有一富的深生辉铜矿-斑铜矿矿体,矿山也改称马格马(铜)矿山。经数十年开采,发现矿体不断向深处及沿走向延伸,向东延至年轻不含矿火山岩盖层下,并发现交代矿体。20世纪60年代转入开采交代矿体,1996年储量枯竭。马格马脉和平伏交代矿体支持该矿山开采了85年,产2450万吨矿石,铜平均品位近5%。1991年马格马铜公司认识到储量即将枯竭,开始了矿区规模的勘查计划,找更多的块状硫化物交代矿体,选定了重点工作区。1994年10月,在马格马矿山坑道中往南打一水平钻孔,1995年2月完成,打到一群石英斑岩岩墙、一些致密硫化物矿脉、石英硫化物细脉和网脉,以及普遍的绢云母化,认为是隐伏斑岩矿化中心的浅部。后在其下打一孔,于1996年1月打到强烈黑云母化,并证实有经济远景,称此发现为马格马斑岩中心,后改称Resolution矿床。后里奥廷托公司取得此项目,到2003年末,进行了20个月的勘查,打了17个钻孔。了解到矿体呈穹窿状,其顶部距地表1400米,已知长1800米,宽1500米,厚200~450米。2004年在继续进行预可行性研究。预计在下一10年中期前不会生产,地下2000米左右深处的岩石温度和地压也是开采中要考虑的问题。
美国阿拉斯加州的Pebble斑岩铜金钼矿床在20世纪90年代前已发现(前译“卵石滩”矿床),品位不高,规模巨大。最近两年在进行钻探和重新评价。2005年3月报道的资源新计算结果(据70719米钻探)为,以0.3%铜当量为边界品位:确定资源7.11亿吨,铜0.33%,金0.36克/吨,钼0.016%;推定资源23.20亿吨,铜0.27%,金0.31克/吨,钼0.014%;推测资源11.30亿吨,铜0.24%,金0.30克/吨,钼0.014%。即合计有铜约1110万吨,金1310吨,钼近60万吨。如以0.7%铜当量为边界品位,则有确定资源2.14亿吨,铜0.47%,金0.47克/吨,钼0.02%;推定资源3.56亿吨,铜0.46%,金0.51克/吨,钼0.021%;推测资源1.43亿吨,铜0.40%,金0.56克/吨,钼0.02%。即合计有铜321万吨,金362吨,钼14.6吨。矿化分布面积超过1.7×1.7平方公里,据称仅占美国地质调查局在该地查明的面积达89平方公里的广泛硫化物矿化系统的5%。2005年又发现了Pebble东斑岩铜金钼矿床。
加拿大的斑岩铜矿床,主要分布在西部不列颠哥伦比亚省。最近几年在勘查的主要有该省西北部的Galore Creek斑岩铜金银矿床。据1992年资料,该矿床已有确定加推定资源2.432亿吨,铜0.75%,金0.45克/吨,银6.0克/吨。过去注意铜矿化,后主要注意金。矿床产在火山岩和侵入斑岩中,含浸染型和交代型硫化物。富铜矿化与钾长石、石榴子石和黑云母蚀变有关,主要为黄铜矿与斑铜矿,金与黄铜矿和黑云母-磁铁矿有关。现包括Copper Canyon等4个独立矿体。据2005年4月报道,这两年钻探发现了新矿体,合计资源增加,目前有确定加推定资源3.533亿吨,铜0.72%,金0.45克/吨,银5.29克/吨;推测资源3.485亿吨,铜0.5%,金0.54克/吨,银5.41克/吨(以0.5%铜当量为边界品位)。合计有铜428.6万吨,金347吨,银3755吨。如以0.35%铜当量为边界品位,则有确定加推定资源5.167亿吨,铜0.59%吨,金0.36克/吨,银4.54克/吨;推测资源5.783亿吨,铜0.41%,金0.42克/吨,银4.35克/吨。合计有铜542万吨、金429吨、银4860吨,可平均年产13.4万吨铜、5.85吨金、62.8吨银。
在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南中部的Mt.Polley矿山项目,系由几个不大的碱性斑岩铜金矿床组成,各矿床矿化、蚀变和角砾岩的特征有不同。矿山在1997~2001年曾开采(主要在贝尔采坑)。2003年夏在贝尔采坑东北约1.5公里处新发现了北东带高品位铜金银矿化。这是一项“登山鞋加锤子”的发现,是在原来勘查少的部分修筑伐木路时揭露出矿化显示后发现的,是一意外的幸运事。经槽探、钻探证实了此发现。与本区其他的矿体不同,北东带矿体铜品位高,银含量和斑铜矿含量高,磁铁矿少,故无磁性响应(本区其他的矿床均有磁性响应)。此带的发现扩大了该区找矿前景。Mt.Polley证实加概略储量有4400万吨,铜0.45%,金0.30克/吨,此外有确定加推定资源6850万吨,铜0.37%,金0.26克/吨;推测资源2800万吨,铜0.3%,金0.27克/吨。
同样位于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南中部坎卢普斯附近的阿夫顿Afton铜金矿山项目,也是老矿山,最近几年又有新发现,在以前的矿山原址上正在开发一新的铜金矿山。该矿山原有2个采坑,1977~1988年已产金45万盎司(14吨)、铜约25万吨。该矿床最初是20世纪70年代初根据地表自然铜矿化发现的。原采坑底下尚留约1050万吨高品位铜金矿石(铜1.52%,金1.1克/吨)。1999年计划打5000米钻以扩大资源量。最初几孔打到自然铜及铜的硫化物,说明表生富集延深比想像的深得多。第1孔打到含铜大于8%的矿石,第2孔打到235米含铜2.37%、金1克/吨,还有些钯和银,说明了深部矿化远景,且其深部矿化与大部分斑岩铜矿不同。大部分斑岩铜矿在表生富集带下,硫化物带品位多随深度的加大而下降。此矿床却随深度加大而明显增高。后钻探扩展至钻井西南方向的深部矿化带,发现钯和金品位增高,认为钻探圈出的可能是一宽广的矿液补给带(在原采坑西南部),此矿化带陡倾,长至少365米,宽平均76米,在采坑底下延深至少300米。也有的人认为矿化往深部变富可与岩浆铜镍矿床相比拟。在头一年钻探取得令人鼓舞的结果后,接着进行了2年加密和拓展钻探。2003年初开始预可行性研究,2004年初圈出确定加推定资源6870万吨,铜1.08%,金0.85克/吨,银2.62克/吨,钯0.12克/吨。另有推测资源745万吨,铜0.92%,金0.78克/吨(以0.7%铜当量为边界品位)。后又在进行地下勘探(打2000米斜井),矿山寿命约为18年。
不列颠哥伦比亚省还有一些斑岩型铜金矿床在勘查,如2004年Red Chris矿床的可行性研究结果,矿山寿命可有25年,前17年可采储量1.854亿吨,含铜0.414%、金0.325克/吨,后8年处理前期开采堆存低品位矿石9060万吨,含铜0.216%、金0.145克/吨。该省南中部直布罗陀斑岩铜矿在停采一段时间后,最近也开始再开采,现尚有7.45亿吨矿石,含铜200多万吨。
在太平洋西侧,1996~2002年发现的蒙古南戈壁绿松石山(Oyu Tolgoi奥尤陶勒盖)特大型斑岩铜金矿床组,这几年一直在继续勘查,规模不断扩大,北部发现了大富矿。目前已追索出该矿化系统的一连串矿床,沿走向总长逾6.5公里,有确定加推定资源11.5亿吨,含铜1.3%、金0.47克/吨(即含铜1495万吨,金540吨),推测资源11.6亿吨,含铜1.02%、金0.23克/吨(即含铜1183万吨,金267吨),均以0.6%铜当量为边界品位;总计含铜2678万吨,金807吨。往北且已延入“铜场”Copper Flat区。矿床发现及勘查概况见下一章实例介绍。
巴基斯坦俾路支省查盖地区1997年发现的Reko Diq斑岩铜金矿区,位于赛音达克斑岩铜矿东。澳大利亚的特提斯铜公司在继续勘查,不断发现一些斑岩杂岩体和相关的铜金矿床,且已在进行可行性研究。该区是特提斯岩浆弧的一部分,该地侵入杂岩在一约10×15平方公里区域内含19个已知斑岩铜金矿床。该区由一时代较老的中部斑岩与周围较年轻的斑岩组成。表生铜矿化发育在中部斑岩上,在年轻斑岩中有大量未风化深生矿化。主要的有西部含矿斑岩群(已知有4个矿床)、南部含矿斑岩群和Tanjeal斑岩铜金矿床(即中部斑岩的H4矿床)。2005年7月报道的资源有:Tanjeal矿床(即H4矿床,以铜0.3%为边界品位)推定资源1.53亿吨,含铜0.7%;推测资源1500万吨,含铜0.5%;深生矿推测资源4700万吨,含铜0.4%,还含金。西部斑岩矿床推测资源为7.29亿吨,含铜0.64%、金0.4克/吨(以铜0.5%为边界品位)。H8矿床位于Tanjeal矿床与西部斑岩矿床间,推测资源为2.7亿吨,含铜0.4%、金0.2克/吨(以铜0.3%为边界品位)。以上合计含铜708万吨、金345吨。Tanjeal矿床主要为表生矿,可堆浸(包括生物堆浸)或用溶剂萃取电积(SX-EW)法生产电解铜。有些工作做得还不多的在勘查矿床尚未计资源量。据2006年初报道,Reko Diq总的已有推定资源为12.7亿吨,含铜0.54%、金0.24克/吨;推测资源为11.4亿吨,含铜0.48%、金0.31克/吨。合计含铜1233万吨,金658吨。
老挝万象东北约100公里的Phu Kham(意为“金山”)铜金矿床是1994~1997年在该区发现的2个斑岩铜金系统之一(另一为万象北约120公里的Phu Bia金矿床),容矿岩石主要为石炭二叠纪火山碎屑岩、凝灰岩和矽卡岩,是以土壤采样和岩石拣块样检查区域分散流金异常时发现的,现在进行可行性研究。新的资源计算结果为中部推定资源为2700万吨,含铜0.8%、金0.3克/吨;推测资源3700万吨,含铜0.8%、金0.4克/吨(以铜0.5%为边界品位,算至250~300米深);南部及北部有推测资源4400万吨,含铜0.8%、金0.3克/吨,即含铜86.4万吨、金32.4吨。另有资料报道该矿床铜资源有155万吨的。此区与泰国北部廊开府、黎府的矽卡岩-斑岩铜金矿床似产在同一带内。老挝东南部沙湾拿吉省的Sepon-Khanong铜金矿区,是里奥廷托公司在对一份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报告进行检查时于1992年发现的,亦为与斑岩体有关的以矽卡岩为主的矿床。后经勘查,Sepon金矿山已于2002年12月投产(储量1420万吨,金3.43克/吨),Khanong铜矿床2005年将产3万吨电解铜。经最近两年勘查,Khanong矿床资源增加,现有确定资源2040万吨,含铜3.3%;推定资源900万吨,含铜3.3%;推测资源1260万吨,含铜2.3%;合计资源4200万吨,含铜125万吨,除铜外还含银约560吨。同时,还进行了区域勘查。经钻探在距Khanong矿床7.8公里处发现的Thengkham南探区有推测资源为2500万吨,含铜1.3%,另有金和银。其北侧的Thengkham北探区有推测资源2940万吨,含铜1.5%、金0.3克/吨、银7克/吨。整个Sepen-Khanong矿区铜资源合计已有9640万吨,平均品位为铜2.1%,含铜约201万吨,这3地资源均有扩大远景。
印尼的滕巴加普拉(埃尔兹贝格-格拉斯贝格)矿区斑岩-矽卡岩铜金矿床组每年生产大量铜和金(2003年产铜71.8万吨、金99.68吨;2004年因多种因素减产,产铜52万吨、金48.56吨),但每年勘查不仅补上了当年开采掉的储量,而且使保有储量有所增加。2000年底保有总的证实和概略储量为25.1亿吨,含铜1.10%、金1.04克/吨、银3.40克/吨(即含铜2761万吨、金2610吨,银8500吨),此外有资源中可回收铜690万吨、金700吨。2003年中保有的证实和概略储量为25.8亿吨,含铜1.12%、金1.02克/吨、银3.73克/吨(含铜2890万吨、金2632吨、银9623吨)。2003年中尚有资源10.6亿吨,含铜0.7%、金0.7克/吨、银3.7克/吨(即含铜约740万吨、金740吨、银3900吨)。2004年的保有证实和概略储量增至28亿吨,含铜1.09%、金0.98克/吨、银3.87克/吨,即含铜3052万吨、金2744吨、银10836吨。此外近年在印尼加里曼丹中部的巴罗依铜金项目,矿化与英安斑岩侵入体有关,据称亦可能属斑岩型。
菲律宾棉兰老岛1992年发现的坦珀坎(Tampakan)以斑岩型为主的铜金矿床,这两年也在勘查,已有确定资源4.56亿吨,含铜0.74%、金0.31克/吨、钼86×10-6;推定资源为4.26亿吨,含铜0.68%、金0.27克/吨、钼73×10-6;推测资源为4.58亿吨,含铜0.56%、金0.22克/吨、钼65×10-6。合计有铜890万吨、金360吨,还有钼。最近报道,该矿床有资源19.7亿吨,含铜0.59%、金0.23克/吨,即有铜1162万吨,金453吨。棉兰老岛东北端2000年发现的Boyongan斑岩铜金矿床现有资源为3亿吨,含铜0.6%、金1克/吨,即含铜180万吨、金300吨。内格罗岛的Hinoba-an斑岩铜矿床,有确定和推定资源2.406亿吨,含铜0.37%。
巴布亚新几内亚Golpu铜金项目在进行可行性研究,有资源1.1425亿吨,含铜1.43%、金0.72克/吨。
此外在伊朗、俄罗斯南乌拉尔地区(邻近哈萨克斯坦)以及土耳其等地区也有此类矿床的勘查工作。

本节将从找矿标志、找矿模型以及找矿方法组合等3个方面对阳山金矿找矿技术方法进行总结归纳。
10.6.1 找矿标志
主要从地质背景、地质标志、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及遥感等5方面总结归纳了阳山金矿区的找矿标志,详见表10.8。
10.6.2 找矿模型
10.6.2.1 地质背景模型
在本章10.2节已对本区成矿地质背景与金成矿的关系进行了分析,但影响武警黄金第十二支队将工作重点转移至本区的因素主要有:
1)本区地处古老的碧口地块边缘。关于太古宇、元古宇绿岩系与金矿的关系前人已做过大量的研究工作,事实上我国众多大、中型金矿也均产于古陆核边缘地区,因此,围绕古老陆核边缘寻找岩金矿床也是我国20世纪80~90年代的一条重要找矿模式。
2)工作区深大断裂发育。深大断裂发育地区是壳幔物质充分交换的活跃区,也是热液矿床的富集区,我国绝大多数金矿床均产于深大断裂附近,因此深大断裂带作为金矿成矿的必要条件早已引起人们的关注。
3)工作区存在区域地球化学异常。前文已述及,本区1:20万金化探异常规模大,强度高,且伴有As,Sb,Bi,Hg异常,此外,金异常沿安昌河-观音坝大断裂呈带状分布(图10.25),显示沿断裂带曾发生金的成矿富集作用。
表10.8 阳山金矿矿床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找矿标志


上述几方面的因素是进行找矿选区的基础,因而也可将其作为区域上金矿找矿的背景模型。
10.6.2.2 勘查技术方法模型
(1)地球化学模型
总体而言,阳山金矿区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金异常浓集中心与金矿脉有较好的对应关系,因此金异常浓集中心可作为寻找金矿的标志。尤其是规模大(>1km2)、强度高(>16×10-9),沿构造破碎带展布的异常浓集中心一般与矿体均有较好的对应关系。一种情形是金矿脉直接产于异常浓集中心之内,如观音坝一带的2#和13#脉(图10.26);另一种情形是金矿脉产于异常浓集中心之一侧,如安坝矿段305#脉产于金-10号浓集中心之南,这是因地形而造成的浓集中心飘移,在实际应用中应引起注意。

图10.25 阳山金矿床与地质、地球化学背景关系图

1—深大断裂;2—板块俯冲带;黄线为1:20万地球化学异常
(2)地球物理模型
阳山金矿矿脉一般产于低阻、高极化地质体中。如观音坝一带的2#和13#脉均产于极化率大于3%的异常区(图10.26);Eh-4测量显示金矿脉一般产于视电阻率小于200 Ω·m的部位。

图10.26 阳山矿段矿脉与物化探异常关系图

1—激电异常;2—1:5万水系沉积物异常;3—矿脉及编号
另外,根据激电联合剖面测量可以判断矿体的倾向,通过激电测深、高密度电法等可以反演矿化体在深部的变化情况,在此不再赘述。
(3)遥感模型
在TM731假彩色合成图像上,矿化带为淡灰绿色浅色调异常,在线、环型构造交汇部位为成矿有利部位;矿化蚀变在TM5、TM3波段形成反射峰。因此可以根据蚀变与线环型构造来推断矿化带的可能位置。
10.6.2.3 控矿构造模型
(1)葛条湾、安坝矿段褶皱-断裂复合控矿构造的基本特征
对阳山矿矿带葛条湾、安坝矿段进行1:1万地质填图发现在矿区存在一复式背斜,背斜核部(葛条湾北侧)在1:5万SPOT遥感图像上也清晰地显示出来,该复背斜与断裂复合控矿构造主要有以下特征:
1)复背斜出现于安昌河-观音坝断裂带北侧,背斜枢纽走向与主断裂走向近于一致,总体为NEE向,近于水平,略向E倾伏,褶皱地层为中泥盆统三河口群千枚岩、砂岩、灰岩(图10.27)。

图10.27 阳山金矿控矿模式

2)在横向上,复背斜南翼地层总体较陡,并且受安昌河-观音坝断裂带错动发育不完全;而北翼地层较缓,地层相对出露齐全。在纵向上,该复背斜在安坝东部出露较好,在葛条湾一带由于构造错动南翼缺失,而到草坪梁一带由于D2S5灰岩向南的推覆及覆盖,也造成地层缺失。
3)由于地层受剥蚀程度不同,造成复背斜在地表产出形式上存在差异,其中在葛条湾西部靠近马莲河一带的海拔为1 300m,而在安坝一带海拔为1 900m,所以整个背斜被一个斜向的侵蚀面切割,从而造成在葛条湾一带不同岩性地层出露较多,并且出现了NEE向、NWW 向两组构造共存,而在安坝以东由于地层差异性切割不明显,所以地层类型减少,并且断裂构造也以NEE向构造为主,而NWW向构造不发育。
4)复背斜内部层间滑脱、剪切带为矿体的主要赋存空间,受南侧主断裂的影响,复背斜中产生一系列顺层断层或层间剪切破碎带,构成阳山金矿体的主要容矿空间。
(2)控矿模式的地质意义
阳山金矿褶皱-断裂构造复合控矿模式对于阳山金矿今后的勘探生产具有较为重要的指示意义:
1)复背斜两翼成矿:由于层间破碎带在安坝复背斜两翼均有出现,所以矿体也应在两翼出现,此期我们主要对南翼的305#脉群进行了勘查工作,而2002年地质调查证实,北翼的矿化破碎带延伸也较长(>2km),7件拣块分析样品位也较高(0.7×10-6~16.38×10-6),值得进一步工作,但由于主断裂带在南翼,所以南翼矿带仍是阳山矿区的主矿带。
2)矿体靠近复背斜核部趋于变厚:受到挤压后靠近背斜核部容易产生虚脱,所以矿体变厚,而到翼部矿体变薄、尖灭,该特点与澳大利亚本迪戈金矿有相似之处(Boyle,1979),这也是在阳山矿区前排钻孔见矿效果好,而后排钻孔见矿效果较差的主要原因,另外,由于本矿区泥盆系千枚岩易于破碎,所以靠近背斜核部地层产状较为混乱,次级褶皱、断裂也极其发育,这从另一方面也增加了勘查的难度。
3)在垂向上多层矿体并存:由于褶皱造成中泥盆统三河口群千枚岩、砂岩产生一系列近于平行顺层断层或层间剪切破碎带,所以也就形成了多层近于平行的矿体,这也是钻孔ZK170见到多层矿体的主要原因。
阳山矿区断裂-褶皱复合控矿模式是在葛条湾矿段及安坝矿段1:1万地质填图基础之上总结提出的,根据野外地质调查,在观音坝附近由于隐伏岩体的存在,使得构造更进一步复杂化,笔者认为,在观音坝一带隐伏岩体的内外接触带构造以及隐伏岩体内部的断裂构造是控制矿体的主要因素。
10.6.3 地质找矿勘查物化探方法组合流程
1)发现金矿化带:以1:20万水系沉积物金异常为线索并结合遥感异常、航磁异常等分析确定矿化带。
2)发现矿化富集部位:以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为主,并配合1:1万激电测量、地电化学测量等确定矿化富集部位。
3)确定赋矿部位并了解其产状:以1:1万岩石地球化学(剖面)测量,结合控矿构造解析、物探剖面测量等确定赋矿部位。
需要指出的是,对上述物化探异常的分析必须建立在对成矿地质条件分析基础之上。因为物探异常存在多解性,尤其是在阳山矿区,由于含碳质千枚岩较为发育,而构造破碎带又含水,所以不能单单利用物探异常指导施工;同时阳山矿区部分地段第四系风成黄土覆盖严重,影响了岩石地球化学测量以及土壤地球化学测量的使用效果,而水系沉积物异常由于常发生漂移,所以地质分析显得至关重要。尤其是对于阳山这种受断裂构造控制明显的金矿床,控矿构造分析对于矿床勘查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概 述

斑岩型铜矿床是一类与浅成、超浅成中酸性侵入体 ( 斑岩) 有关的规模大、品位低的铜矿床。它是世界最主要的铜矿类型,目前占世界铜资源量和产量的一半以上。据 2009 年最新统计,世界铜金属储量超过 500 ×104t 的超大型铜矿床约有 94 个,其中斑岩型为 67 个,占总数的 71% ,说明斑岩型铜矿在超大型铜矿床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斑岩型铜矿不仅是世界铜金属的最重要来源,而且也是钼、铼、金和银等金属的重要来源。斑岩型铜矿床中铜的品位为 0. 2% 至 > 1%; 钼的含量约为0. 005% 至 0. 03% ; 金的含量范围从 0. 004g / t 至 0. 35g / t; 银的含量从 0. 2g / t 至 5g / t。据其所含的金属,可将其划分为斑岩铜钼型和斑岩铜金型,一般指的斑岩铜矿即为斑岩铜钼型,而斑岩铜金型的矿床除铜外,其金的含量也较高,金品位约 0. 2 ~2. 0g/t。R. H. Sillitoe ( 1993) 提出斑岩铜矿床中应该含有 >0. 4g/t 的金,才能称为富金的斑岩铜矿,即斑岩型铜金矿床。

斑岩铜矿在世界上分布很广泛,但明显集中于环太平洋带、古特提斯带和中亚 - 蒙古带,少部分分布于古克拉通,如印度克拉通和中朝克拉通等 ( 表 1; 图 1) 。

表 1 世界超大型斑岩型铜矿床的初步统计*

续表

续表

* 铜金属储量> 500 × 104 t。

图 1 全球斑岩型铜矿床分布示意图( 据秦克章,2002,修编)

环太平洋带包括南、北美洲大陆边缘狭长的科迪勒拉 - 安第斯造山带和西南太平洋岛弧地区的许多斑岩铜矿,典型矿床有加拿大的海兰伐利,美国的宾厄姆、比尤特、莫伦锡,墨西哥的卡纳内阿、拉卡里达德,巴拿马的塞罗科罗拉多,秘鲁的夸霍内、拉格兰贾,智利的丘基卡马塔、埃尔特尼恩特、拉埃斯康迪达、科亚瓦西,阿根廷的阿瓜里卡,菲律宾的坦珀坎,巴布亚新几内亚的潘古纳、奥克特迪,印度尼西亚的埃茨贝格 - 格拉斯贝格、巴都希贾乌等矿床。

古特提斯带分布在欧亚板块南缘,斑岩铜矿集中产在特提斯 - 喜马拉雅造山带,主要矿床有匈牙利的雷克斯克,塞尔维亚的麦丹佩克,伊朗的萨尔切什梅,巴基斯坦的雷科迪克,以及中国西藏的玉龙、驱龙等矿床。

中亚 - 蒙古带分布在亚洲大陆中部,包括中亚乌兹别克斯坦和哈萨克斯坦巴尔喀什湖地区至蒙古和我国的天山、内蒙古和黑龙江的大兴安岭地区。带内主要矿床有乌兹别克斯坦的阿尔马雷克,哈萨克斯坦的科翁腊德和阿克托,蒙古的额尔登特和奥尤陶勒盖,中国的多宝山、乌奴克吐山、土屋 - 延东等矿床。

分布于古克拉通的斑岩铜矿极少,已知有位于印度地台中部的马兰杰坎德以及位于我国山西中条隆起上的铜矿峪矿床等。

二、地 质 特 征

1. 区域构造背景

在世界范围内,斑岩铜矿区似乎与造山带一致,这种引人注目的关系以环太平洋中、新生代斑岩铜矿最为明显。在造山带中,斑岩铜矿主要产在两种构造环境里,即岛弧和大陆边缘,这两种环境都相当于岩石圈板块的汇聚边界。近年,在中国西藏冈底斯发现了大型斑岩铜矿带,中国学者研究后提出大陆碰撞成矿论,认为冈底斯斑岩铜矿属于大陆碰撞型斑岩铜矿。所以,在斑岩铜矿成矿的构造环境中还要考虑陆 - 陆碰撞的构造环境。在区域上,斑岩铜矿的分布多与区域构造有关,多受区域性深大断裂构造控制。在许多斑岩铜矿区中,岩浆侵位都是受断裂控制的。尤其是断裂的交切部位和强烈破碎区是渗透性较高的地带,利于岩浆侵位和成矿,因而是特别重要的控矿构造。智利呈南北走向的多梅科断裂系统 - 西部断裂显然控制了斑岩铜矿的分布,尤其是带内的交叉构造明显控制了各个矿床的产出,从南部的埃尔萨尔瓦多到北部的科亚瓦西矿床,均赋存在这条深大断裂附近 ( 图 2) 。

图 2 智利北部斑岩铜矿床和多梅科断裂系统之间的空间关系示意图( 引自 A. H. Clark,1993)

2. 矿床地质特征

斑岩铜矿一般位于中、酸性侵入体内或其附近,系细脉浸染状硫化物矿床。

( 1) 容矿岩石

斑岩铜矿在空间和成因上与火成侵入岩体有关,侵入体是各种各样的,一般为长英质,岩体中至少有一个侵入相是斑岩。厚大陆地壳内形成的矿床通常与石英二长岩伴生,如美国西南部亚利桑那州的许多矿床。产于岛弧内的矿床通常与石英闪长岩、闪长岩体伴生,如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的许多矿床。

与斑岩铜矿有关的侵入体为浅成的,一般是在不到 4km 的深度,大多数是在 1 ~2km 侵位的。侵入体的围岩可以是任何一种岩石,从无成因联系的围岩 ( 包括各种各样的沉积岩、火山岩、侵入岩和变质岩等) 到同岩浆源的喷出岩。与斑岩铜矿有关的侵入体及其围岩都发育有大量裂隙。岩石裂隙是控制成矿作用的重要因素。

( 2) 矿化特征

矿化呈细脉浸染状,在岩体中多以浸染状为主,在岩体外多以细脉状为主,远离岩体甚至有大脉状矿化,有的周围有铅锌银卫星矿。有时与其他类型矿床有一定伴生关系,如矽卡岩型铜矿、脉型铜矿、交代型铅锌矿和块状硫化物型矿床等。

原生矿石由含矿石矿物细脉和浸染体的蚀变岩石组成。在矿石矿物中,数量上占优势的是黄铁矿和黄铜矿,有时有斑铜矿; 次要的有硫砷铜矿、黝铜矿、辉铜矿、辉钼矿、磁铁矿、闪锌矿、方铜矿、赤铁矿,有时还有含金矿物。

表生作用形成的矿床其次生分带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一般自上而下可分为 5 个带: 淋滤带、氧化矿石带、混合矿石带、次生硫化物富集带、原生矿石带。

( 3) 热液蚀变特征

与斑岩铜矿床有关的侵入体内及其周围通常都有由热液引起的强烈的蚀变反应,并形成稳定的矿物组合。众所周知的洛厄尔模型就是美国西南部经典斑岩铜矿床的蚀变分带模型,其热液蚀变通常含有一个钾蚀变核心,并有石英绢云母化 ( 前称 “似千枚岩化”) 、泥岩化和青磐岩化蚀变,呈同心圆状围绕着钾蚀变核心。但后来,V. F. Hollister 等发现,洛厄尔模型只适用于与钙碱性侵入岩体有关的斑岩铜矿蚀变分带,含矿岩体多属石英二长岩的范围,不能包括所有的含矿岩体,因此他们又提出一种 “闪长岩模型”,适用于与闪长岩有关的斑岩铜矿蚀变分带,这种蚀变分带通常含有一个钾蚀变核心 ( 正长石 - 黑云母或正长石 - 绿泥石) ,周围是青磐岩化蚀变带。铜矿化在洛厄尔模型中的石英 -绢云母化蚀变带特别发育,而在闪长岩模型中,石英 - 绢云母化蚀变通常是不存在的,因此,铜矿化在钾蚀变带及其周围的青磐岩化蚀变带都有出现。符合洛厄尔模型的矿床含钼高,含金低; 而符合闪长岩模型的矿床则含金较高。

( 4) 成矿时代

从成矿时代看,新生代是斑岩铜矿重要的成矿期,其次是中生代,古生代也有部分斑岩铜矿,而前寒纪的斑岩铜矿极少。

三、矿床成因和找矿标志

1. 矿床成因

对斑岩型铜矿床来说,最适用于多数矿床的成因模式是以岩浆 - 热液说为基础的 “正岩浆模式”( Orthomagmatic model) ,其中矿石金属来自与时间上和成因上有关的侵入体 ( 图 3) 。大的多相热液系统发育在与成因有联系的侵入体内或侵入体之上。

图 3 表示一个与小的次火山斑岩侵入体有关的斑岩铜矿床,并被宽大的黄铁矿带所环绕。较大规模的热液系统反映了有关矿床的主要类型,包括矽卡岩铜矿、交代型 ( 层控平伏状) 锌、铅、银、金矿、各种贱金属和贵金属脉状矿以及角砾岩容矿的矿床等。

斑岩型铜矿床的 “正岩浆模式”已有众多学者进行过介绍。这些学者设想相关岩浆侵位于地壳的上部,并沿围岩和岩浆房的底部边缘带发生结晶作用,随着结晶作用在岩浆内部产生挥发分的过饱和,矿石金属和许多其他组分强烈地分离进入挥发相,也就是说岩浆结晶过程中富集了挥发分和金属。当增大的流体压力超过地静压力和超过上覆岩石张力强度时,这些岩石产生了破裂,从而使热液流体快速流出,进入新产生的开放空间,沉淀形成矿石。这些开放空间包括岩体和围岩中的破裂裂隙和角砾系统等。

2. 找矿标志

自 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在深入研究斑岩铜矿的基础上,众多学者已建立了一系列成矿与找矿模型,包括 J. D. Lowell 等 ( 1970) 基于美国圣马纽埃 - 卡拉马祖矿床得出的经典蚀变 - 矿化分带模型———二长岩模型 ( 图 4,图 5) ,V. F. Hollister ( 1978) 的 “闪长岩模型”,R. H. Sillitoe ( 1979) 的斑岩铜矿巴尔干模型 ( 见总论图4 -5) ,D. P. Cox 等 ( 1986) 根据美国、智利、加拿大等地的超大型斑岩铜矿总结出的 “斑岩铜矿的描述性模型” ( 图 6) 等,这些模型广泛应用于斑岩铜矿的找矿中,对斑岩铜矿的发现起到了无与伦比的作用。

图 3 安山质层火山岩根部带斑岩型铜矿系统的示意图( 引自 W. D. Sinclair,2006)

图 4 美国圣马纽埃 - 卡拉马祖矿床蚀变分带图( 引自 J. D. Lowell 等,1970)

图 5 美国圣马纽埃 - 卡拉马祖矿化分带示意图( 引自 J. D. Lowell 等,1970)

J. D. Lowell 等 ( 1970) 的蚀变分带模型是在观察美洲 27 个斑岩铜矿的基础上总结的,指出斑岩铜矿的热液蚀变通常含有一个钾蚀变核心,向外依次呈同心圆状围绕钾蚀变核的有石英绢云母化蚀变、泥岩化蚀变和青磐岩化蚀变。这种模型适用于含矿岩体多属石英二长岩的范围,因此,也称为“二长岩模型”; V. F. Hollister 等提出的“闪长岩模型”,这种蚀变分带通常含有一个钾蚀变核心,周围是青磐岩化蚀变,这种模型适用于与闪长岩有关的斑岩铜矿。铜矿化在 “二长岩模型”的石英 -绢云母化蚀变带中特别发育,而在 “闪长岩模型”中,铜矿化只在钾蚀变带及其周围的青磐岩化蚀变带中出现。

在 1979 年的欧洲铜矿会议上,根据喀尔巴阡 - 巴尔干矿带上斑岩铜矿的特征,Sillitoe 提出了喀尔巴阡 - 巴尔干斑岩铜矿体系图,简称 “巴尔干模型”。该区铜矿床为 “四位一体”的复合型矿床,即斑岩铜型、矽卡岩型、铅锌交代型和块状硫化物型矿床构成复合型矿床。巴尔干模型,不仅指明了不同类型铜矿床的共生组合,而且揭示了各个矿床类型的空间关系,为区内进一步找矿提供了科学依据。

图 6 斑岩型铜矿床综合模型示意图( 引自 D. P. Cox 等,1986)

D. P. Cox 等 ( 1986) 的斑岩铜矿描述性模型综合了斑岩铜矿的总体特征,包括斑岩铜矿产出的构造背景、成矿地质环境,以及矿物组合、蚀变分带、地球化学标志等矿床特征,提供了斑岩铜矿床综合模型示意剖面图,为找矿指明了方向。

总起来说,斑岩铜矿关键性的勘查标志可归纳为以下方面:

( 1) 区域地质找矿标志

1) 从全球构造上看,斑岩铜矿主要出现在造山带,其构造环境多为岛弧、大陆边缘以及大陆碰撞带,相当于岩石圈板块的汇聚边界。

2) 从区域构造上看,斑岩铜矿受区域性深大断裂控制,构造、断裂的交切部位和强烈的破碎带是重要的控岩、控矿构造。

( 2) 局部地质找矿标志

1) 斑岩铜矿在空间和成因上与火成侵入岩体有关,因此,区域内长英质到中性斑岩侵入体的存在,如石英二长岩、石英闪长岩等,是寻找斑岩铜矿的前提。岩体以浅成岩株、岩墙、角砾岩筒等形状产出。尤其要注意有多期次侵入活动的地区。

2) 与斑岩铜矿有关的岩体中往往发育有网状密集的裂隙构造,这是矿化岩体的重要标志。

3) 侵入体周围强烈的热液蚀变是斑岩铜矿的明显特征。呈同心圆状和带状分布的钾化 ( - 绢英岩化) - 泥化 - 青磐岩化的出现是斑岩铜矿的近矿标志。如有大规模黄铁矿蚀变带相伴生,那就指示着该地区可能是斑岩铜矿的远景区。

4) 区内淋滤帽的出现以及表生作用形成的一些氧化矿等都是斑岩铜矿的近矿标志。

5) 矽卡岩型铜矿和脉型铜矿等往往与斑岩铜矿伴生。还有火山岩区斑岩铜矿系统的高部位多发育浅成低温热液型贵金属和含硫砷铜矿脉,所以在大量硫砷铜矿脉之下可能有斑岩铜矿的存在,这为寻找深部隐伏斑岩铜矿指出了方向。

( 3) 地球物理找矿标志

1) 激发极化法在圈定斑岩型铜矿床中硫化物的分布或蚀变带的范围时被广泛应用; 磁法在圈定含有丰富磁铁矿的斑岩铜矿方面是有用的; 伽马射线光谱测量可用于圈定接近矿化带的钾蚀变带。

2) 应用遥感技术可识别、解析与斑岩铜矿有关的线性构造、环形构造、线环组合构造以及色彩异常所反映的区域性深大断裂、火山 - 岩浆活动以及矿化蚀变特征,从而有效勘查斑岩铜矿。

( 4) 地球化学找矿标志

斑岩铜矿易引起大的地球化学分散晕,大的黄铁矿晕可以用于圈定矿床的范围和了解热液系统的强度,所以水系沉积物和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在世界各地均是斑岩铜矿有效的勘查手段。

地球化学标志: 中心为 Cu ± Mo ± Au ± Ag ± W ± B ± Sr,向外为 Pb、Zn、Au、As、Sb、Se、Te、Mn、Co、Ba 和 Rb; 局部地区 Bi 和 Sn 形成非常远源的异常; 所有的带中含 S 高,一些矿床有微弱的U 异常。

( 周 平 戴自希)




唐山市17649599283: 斑岩铜矿床的主要地质特征是有哪些 -
牢贪罗兰: 斑岩型铜矿床的主要特征是品位低,一般在0.2-0.4%,埋藏浅,一般开采条件都比较好,另外就是规模大,矿床规模巨大,矿体成群成带出现,而且埋藏浅,适于露天开采,矿石可选性能好,又共伴生钼、金、银和多种稀散元素,可综合开发、综合利用.一般矿体厚度都非常大,重点就是三个,(埋藏浅,规模大,品位低)斑岩型铜矿床不一定是斑岩里产出的,比如我们矿区赋矿岩石有英云闪长岩,英云闪长斑岩,石英闪长岩等.我们专门搞这个矿种的,回答应该比较准确了

唐山市17649599283: 铜矿床的主要矿石矿物,矿床成因类型及其主要地质特征? -
牢贪罗兰: 铜矿床的主要矿石矿物是:斑铜矿、黄铜矿、辉铜矿、孔雀石,其他较少.矿床成因类型有:1、岩浆岩成因的斑岩型铜矿:主要产于斑岩体及其围岩之中,主要地质特征有:靠近外围有特征标志层-青磐岩化,品位普遍较低,一般小于1%,但...

唐山市17649599283: 何谓斑岩型铜矿?如何形成的?有何特点? -
牢贪罗兰: [斑岩型铜矿] 班岩型铜矿是一种储量大品位低可用大规模机械化露采的铜矿床矿石储量往往达几亿吨铜品位常常小于1%, 据世界上103 个斑岩型矿床统计单个矿床矿石量平均可达5.5 亿吨, 铜品位0.6%, 它是世界上重要的铜矿工业类型之一. ...

唐山市17649599283: 斑岩型铜矿的特征 -
牢贪罗兰: 斑岩铜矿床(porphyrycopper deposits)通常是指与具有斑状结构的花岗岩类侵入体共生的浸染状、细脉浸染状和细脉状铜和钼—铜组分的富集体.И.Г.帕夫洛娃提出了可以与其它内生矿床相区别的斑岩铜矿床10大特征:(1)具网状细脉浸染...

唐山市17649599283: 斑岩型铜矿床的主要特征 非常急切 谢谢了~~ -
牢贪罗兰: 1、规模大,2、埋藏浅,3、品位低,矿物均匀,4、矿床城带分布,5、矿石成分简单易选,6、综合利用矿产多 形成于活动大陆边缘和岛弧环境,与深大断裂有关 从内向为蚀变为:钾质蚀变—似千枚岩化蚀变—泥质蚀变—青磐岩化蚀变 不知道回答的够不够

唐山市17649599283: 矿点和矿化点 -
牢贪罗兰: 在成矿系统的产物中,成矿物质有一定浓集但由于储量微小或矿石品位较低,在当前经济技术条件下尚不能被开发利用的矿化地段称为矿点;仅有某些矿化现象的地段称为矿化点.在一个含矿区域中,矿点和矿化点的数量经常是远大于矿床的数...

唐山市17649599283: 斑岩型矿床哪里有 -
牢贪罗兰: 斑岩型矿床是一种陆相的次火山热液矿床,包括中酸性及酸性次火山岩有关的斑岩型铜矿床、斑岩型铜钼矿床、斑岩型金矿床、斑岩型钨矿床、斑岩型锡矿床、斑岩型铅锌矿床等. 从大地构造背景上说,一般均出现于活动大陆边缘、岛弧和板块内部的构造岩浆活动带内. 斑岩铜(钼)矿床是其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矿床类型.典型的实例有:智利楚基卡马塔和布雷登铜矿床,美国宾厄姆铜矿,我国江西德兴、城门山,西藏玉龙,黑龙江多宝山等.

唐山市17649599283: 斑岩铜矿床最典型的矿石构造是什么构造 -
牢贪罗兰: 斑岩铜矿床最典型的矿石构造是细脉状和侵染状构造,二者往往相伴产生或有规律地过渡,从矿化中心往外呈现的变化趋势是:侵染状—>细脉侵染状—>细脉状—>脉状.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

唐山市17649599283: 玉龙铜矿床的成矿系列与成矿机制 -
牢贪罗兰: 一、玉龙铜矿床的成矿系列与成矿机制 玉龙铜矿床以储量特大和矿化类型多为特点.其矿化类型主要有:①斑岩体内及其接触带上角岩中的细脉浸染型铜钼矿化;②斑岩体与波里拉组灰岩、大理岩接触带上的矽卡岩型铜矿化;③斑岩体周围波里...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