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出自哪里

作者&投稿:龚宜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出自哪首诗?~

“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出自:
《季氏将伐颛臾》





原文:
《季氏将伐颛臾》
先秦:孔子及弟子
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   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冉有曰:“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   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季氏伐颛臾一事,是在“陪臣执国政”的鲁国的特殊背景下发生的。“陪臣”指的是孟孙氏、叔孙氏、季孙氏三家。他们的先祖即庆父、叔牙和季友都是鲁桓公(前771---前694在位)的儿子、鲁庄公(前693---前662在位)的弟弟,号称“三桓”。到孔子这时,“三桓”执鲁国国政已达一百六七十年之久。在这一百多年间,公室(鲁君)和私室(三桓)之间的主要斗争有:①前594(鲁宣公十五年)针对三家分地扩展颁布了“税亩”制度;②前562(鲁襄公十一年)三家“作三军,三分公室,各有其一”;③前517(鲁昭公二十五年)欲诛季,三桓联合进攻,昭公被迫逃亡。这斗争一直继续到战国初年,《史记·鲁周公世家》说:“悼公之时,三桓胜,鲁如小侯,卑于三桓之家。”

原句是: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
译文:
做到这样,远方的人还不归服,便发扬文治教化招致他们。他们来了,就得使他们安心。

“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出自:

《季氏将伐颛臾》



《论语·季氏》
原句是: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
译文:做到这样,远方的人还不归服,便发扬文治教化招致他们.他们来了,就得使他们安心.

《论语·季氏》:“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

出自《论语·季氏》:“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
原 文
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城邦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冉有曰:“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选自《论语·第十六章·季氏篇·季氏将伐颛臾》


既来之则安之是什么意思
后指既然来了这里,就要在这里安下心来。既来之则安之,这是复句诗可以用作状语,表示既然来了就要安心。既来之则安之是中国俗语,既:连词;已经。来之:使动用法,使之来。安之:使动用法,使之安。出自《论语·季氏》:“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

既来之,则安之?
《既来之,则安之》这句话见于《论语》,出自孔子的言论。全句是“既来之,则安之,安之,尊而重之”,意思是说,在任何事情发生时,我们都要接纳它,并尊重它,意味着要学会接受现实,做出相应的应对。即使在遭遇逆境的时候,也不要抱怨和叹息,而是要学会接受它,以自己的理智头脑去想办法应对它,才能...

既来之则安之是什么意思?
原意是已经把他们招抚来,就要把他们安顿下来。后指既然来了,就要在这里安下心来。出 处:孔子·春秋《论语·季氏》:“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译文:如果这样做了,远方的人还不归服,便修治文教、德政招附他们来,已经来了,就使他们在这里安定下来。既:已经...

既来之则安之翻译
既来之则安之的翻译是:既然来了,就要在这里安下心来。既来之,则安之是中国俗语,出自《论语季氏》:“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论语季氏》是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而编成的语录文集,成书于战国前期。全书共20篇492章,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

既来之则安之是什么意思啊?
既来之则安之原意是既然已经把他们招抚来,就要把他们安顿下来。出处:《论语·季氏》:“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译文:因为这样,所以如果远方的人还不归服,就用仁、义、礼、乐招徕他们;既然已经来了,就让他们安心住下去。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用法:复句式;作状...

“既去之、则安之”是什么意思?
出自《论语.季氏》:“丈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其意是:既然来了,又何必急急忙忙的要走呢?现在引伸为:既然我来了,我就不怕。或者是:既然来了,我就安下心来去坦然面对所要发生的事情。

来之则安什么意思??
原文应该是“既来之,则安之”原意是已经把他们招抚来,就要把他们安顿下来。后指被误读为既然来了,就要在这里安下心来。《论语·季氏》:“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因为这样,所以如果远方的人还不归服,就用仁、义、礼、乐招徕他们,已经把他们招抚来,就要把他...

既来之则安之啥意思
既来之,则安之,中国俗语,意思是既然已经把他们招抚来,就要把他们安顿下来。今意为既然来了,就要在这里安下心来。出自《论语·季氏》。出处:《论语·季氏》:"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但既来之,则安之,姑且住下再说。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

“既来之则安之”一词出自哪里,最初含义和现在有何不同?
《论语·季氏》:“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一:最初“既来之,则安之”含义 既来之,则安之出处于《论语·季氏》,最初的原意是既然已经把他们招抚来,就要把他们安顿下来,原意的既来之,则安之表达的意思和我们现在想表达的意思有很大的出入,可...

“既来知则安知”什么意思?
既来之则安之原意是既然把他们招抚来,就要把他们安顿下来。后指既然来了,就要在这里安下心来。出处: 《论语·季氏》:“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造句:(1) 唉,既来之则安之,通过记忆我知道这里叫王家庄,自己有个弟弟和一妹?还有个三世同堂的大家庭。(2) 不过...

秀洲区19566363614: 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 翻译 -
蒙紫复方:[答案] 原句是: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 译文: 做到这样,远方的人还不归服,便发扬文治教化招致他们.他们来了,就得使他们安心.

秀洲区19566363614: 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的意思, -
蒙紫复方:[答案] 全句是: 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 译文: 做到这样,远方的人还不归服,便发扬文治教化招致他们.他们来了,就得使他们安心.

秀洲区19566363614: “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出自哪里?全文说下 -
蒙紫复方:[答案] 论语·季氏第十六 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 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 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 能...

秀洲区19566363614: 既来之,则安之.出自《论语.季氏》:“丈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出自《论语.季氏》:“丈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 -
蒙紫复方:[答案] 两个都不对,应该是:既然他(来的那个人)来了,(我)就要安置他,使他安定下来.

秀洲区19566363614: 既来之,则安之 这句出自什么? -
蒙紫复方: 出 处: 《论语·季氏》:“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

秀洲区19566363614: 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何意? -
蒙紫复方:[答案] 全句是: 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 译文: 做到这样,远方的人还不归服,便发扬文治教化招致他们.他们来了,就得使他们安心.

秀洲区19566363614: 既来之,则安之 这句出自什么? -
蒙紫复方:[答案] 出 处:《论语·季氏》:“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

秀洲区19566363614: 谁知道 既来之 的下句是什么啊 -
蒙紫复方:[答案] 既来之,则安之 释 义:既:已经;来之:使之来;安之:使之安. 原意是既然把他们招抚来,就要把他们安顿下来.后指既然来了,就要在这里安下心来.出 处:《论语·季氏》:“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

秀洲区19566363614: 既来之,来安之什么意思 -
蒙紫复方: 出自《论语.季氏》:“丈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其意是:既然来了,又何必急急忙忙的要走呢?现在引伸为:既然我来了,我就不怕.或者是:既然来了,我就安下心来去坦然面对所要发生的事情.

秀洲区19566363614: 论语名句“既来之,则安之.”的前一句. -
蒙紫复方:[答案] 《论语·季氏》:“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