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 【诗词中的典型意向的探究】 的 内容简介

作者&投稿:依傅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古诗词 常见 意向~

我这说的只是冰山一角,给你两个网址,估计会对你有帮助
http://www.oldq.com.cn/gaokao/fuxi/200811/93761.html
http://tieba.baidu.com/f?kz=397474722

月亮
在我国古代诗歌中,用月亮烘托情思是常用的笔法。一般说来,古诗中的月亮是思乡的代名词。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首诗表现了李白什么样的感情?思乡之情。诗中的月亮就不再是纯客观的物象,而是浸染了诗人感情的意象了。杜甫《月夜忆舍弟》:“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露总是白的,但今夜更白,因为感受在今夜;月无处不明,但故乡更明,因为忆弟思家。诗人以幻作真,为的是突出对故乡的思念。唐人王建《十五夜望寄杜郎中》:“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诗句以委婉的疑问点出了这月圆之夜人间普遍的怀人心绪,含蓄地表现了诗人对故乡朋友的深切思念。另外还有“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唐人张九龄《望月怀远》)、“欲问吴江别来意,青山明月梦中看”(唐人王昌龄《李昌曹宅夜饮》)等诗句,大体上也是这样的感情。
菊花
虽不能与国色天香的牡丹相媲美,也不能与身价百倍的兰花并论,但作为傲霜之花,它一直得到文人墨客的亲睐,有人称赞它坚强的品格,有人欣赏它清高的气质。屈原《离骚》:“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诗人以饮露餐花象征自己品行的高尚和纯洁。唐人元稹《菊花》:“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表达了诗人对坚贞、高洁品格的追求。其他“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百花中”(宋人郑思肖《寒菊》)、“寂寞东篱湿露华,依前金靥照泥沙”(宋人范成大《重阳后菊花二首》)等诗句,都借菊花来寄寓诗人的精神品质,这里的菊花无疑成为诗人一种人格的写照。
梅花
梅花在严寒中最先开放,然后引出烂漫百花散出的芳香,因此梅花与菊花一样,受到了诗人的敬仰与赞颂。宋人陈亮《梅花》:“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诗人抓住梅花最先开放的特点,写出了不怕打击挫折、敢为天下先的品质,既是咏梅,也是咏自己。王安石《梅花》:“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诗句既写出了梅花的因风布远,又含蓄地表现了梅花的纯净洁白,收到了香色俱佳的艺术效果。陆游的著名词作《咏梅》:“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借梅花来比喻自己备受摧残的不幸遭遇和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元人王冕《墨梅》:“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也是以冰清玉洁的梅花反映自己不愿同流合污的品质,言浅而意深。
中国古典诗词中的梅花形象
一、“只留清气满乾坤”——高风亮节的梅花形象
王安石《梅花》诗中“凌寒独自开”一句,表现了梅花的不畏严寒。王冕《墨梅》诗“不用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两句,赞美了梅花的秀雅气质。另外,南宋陈亮的“欲传春信息,不怕雪埋葬”,赞扬了梅花坚强不屈的精神;元代杨维祯的“万花敢向雪中开,一树独先天下春”,歌颂了梅花凛然特立的气节;清代宋匡业的“独立风前唯素笑,能超世外自归真”,表现了梅花超凡脱俗的神韵。
二、“零落成泥碾作尘”——不遇于时的梅花形象
刘克庄的《落梅》诗云:“一片能教一断肠,可堪平砌更堆墙。飘如迁客来过岭,坠似骚人去赴湘。乱点莓苔多莫数,偶粘衣袖久犹香。东风谬掌花权柄,却忌孤高不主张。”诗中表面上是在赞美梅花,实际上是对自己生不逢时的叹惋,以及对那些屡遭贬谪却坚贞不改的“掮客”“骚人”的由衷赞美。“位卑未敢忘忧国”的陆游力主抗金,却屡遭打击,最后被排挤出朝。“零落成泥碾作尘”,是他不遇于时的最后结局。
三、“一树梅花一放翁”——人梅合一的梅花形象
陆游《卜算子?咏梅》,词题虽为“咏梅”,但词人着力表现的不是眼中之梅而是心中之梅,梅花形象是词人自我的一种折射。词中,词人和梅花已经合二为一了。林和靖《山园小梅》诗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一联,语意双关,它不仅是梅花幽姿绝尘的写照,也是诗人神韵仙骨的化身。

总之,古典诗词中的梅花,可以说:是身陷逆境却勇往直前为理想而拼搏的勇者,是趋绝于世清高隐逸不随波逐流的孤高智者,是亘古至今创作主体心灵世界的客观对应物。


松树是傲霜斗雪的典范,自然是众人讴歌的对象。李白《赠书侍御黄裳》:“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韦黄裳一向谄媚权贵,李白写诗规劝他,希望他做一个正直的人。三国人刘桢《赠从弟》:“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诗人以此句勉励堂弟要像送松柏那样坚贞,在任何情况下保持高洁的品质。
梧桐
梧桐则是凄凉悲伤的象征。如王昌龄《长信秋词》:“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写的是被剥夺了青春、自由和幸福的少女,在凄凉寂寞的深宫里,形孤影单、卧听宫漏的情景。诗歌的起首句以井边叶黄的梧桐破题,烘托了一个萧瑟冷寂的氛围。元人徐再思《双调水仙子?夜雨》:“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以梧桐叶落和雨打芭蕉写尽愁思。其他如“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唐人温庭筠《更漏子》)、“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等。
寒蝉
秋后的蝉是活不了多久的,一番秋雨之后,蝉儿便剩下几声若断若续的哀鸣了,命折旦夕。因此,寒蝉就成为悲凉的同义词。如唐人骆宾王《咏蝉》起首两句:“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以寒蝉高唱,渲染自己在狱中深深怀想家园之情。宋人柳永《雨霖铃》开篇是:“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息。”还未直接描写别离,“凄凄惨惨戚戚”之感已充塞读者心中,酿造了一种足以触动离愁别绪的气氛。“寒蝉鸣我侧”(三国人曹植《赠白马王彪》)等诗句也表达这样的情思。
杜鹃
(1)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秦观《踏沙行》)
(2)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杜鹃啼。(李商隐《锦瑟》)
(3)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呜。(白居易《琵瑟行》)
(4)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5)三更月,中庭恰照梨花雪;梨花雪,不胜凄断,杜鹃啼血。(贺铸《忆秦娥》)
杜鹃,又名杜宇,子规。相传是古代蜀国郡主之望帝,杜宇,因禅让而隐居山林,思归朝而不得,郁郁而终,魂化杜鹃,叫声凄切;同时杜鹃的嘴角鲜红之说——古典诗歌中往往和哀怨,思归相关。于是古诗中的杜鹃也就成为凄凉、哀伤的象征了。
(1)借杜鹃声,渲染孤馆的哀怨之情,传达出诗人的哀怨思乡这情。
(2)借杜鹃表达殷切的思念。
(3)借杜鹃啼血的渲染江洲的荒凉,表达自己被江洲的哀怨之情。
(4)子规鸟即杜鹃鸟。起句写即目之景,在萧瑟悲凉的自然景物中寄寓离别感伤之情。三、四句以寄情明月的丰富想象,表达对友人的无限怀念与深切同情。
(5)三更月光照在庭院里雪白的梨花上,杜鹃鸟在凄厉地鸣叫着,使人禁不住倍加思念亲人,伤心欲绝。词人通过描写凄清的景物,寄托了幽深的乡思。

(1):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下》
(2):寒上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范仲淹《渔家》
(3):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李清照《一剪梅》
古代鸿雁命题,是大型的候鸟,每年秋季南迁,它们结队排成“人”或“一”字型井然有条向南飞去;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和羁旅伤愁,同时鸿雁哀呜令人容易触景生情,平添许多哀怨,也用形容流离失所

http://baike.baidu.com/


http://baike.baidu.com/view/47169.htm

1、《静夜思》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玉阶怨》【唐】李白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3、《秋浦歌其十三》【唐】李白
渌水净素月,月明白鹭飞。郎听采菱女,一道夜歌归。

4、《月下独酌》【唐】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5、《关山月》【唐】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6、《把酒问月》【唐】李白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
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
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7、《宿建德江》【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8、《月》【唐】薛涛
魄依钩样小,扇逐汉机团。细影将圆质,人间几处看?

9、《望月怀远》【唐】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10、《月夜忆舍弟》【唐】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11、《山居秋暝》【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12、《旅宿》【唐】杜牧
旅馆无良伴,凝情自悄然。寒灯思旧事,断雁警愁眠。
远梦归侵晓,家书到隔年。沧江好烟月,门系钓鱼船。

13、《故人寄茶》【唐】曹邺
剑外九华英,缄题下玉京。开时微月上,碾处乱泉声。
半夜招僧至,孤吟对月烹。碧沉霞脚碎,香泛乳花轻。
六腑睡神去,数朝诗思清。月余不敢费,留伴肘书行。

14、《暮江吟》【唐】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15、《霜月》【唐】李商隐
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台水接天。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16、《漫兴》一首【唐】杜甫
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

17《泊秦淮》【唐】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18、《枫桥夜泊》【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父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19、《明月夜留别》【唐】李冶
离人无语月无声,明月有光人有情。别后相思人似月,云间水上到层城。

20、《江楼有感》【唐】赵嘏
独上江楼思悄然,月光如水水如天。同来玩月人何在,风景依稀似去年。

21、《十五夜望月》【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22、《春江花月夜》【唐】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花摇情满江树。

23、《生查子》【唐】牛希济
新月曲如眉,未有团圆意。红豆不堪看,满眼相思泪。
终日劈桃瓤,仁儿在心里。两朵隔墙花,早晚成连理。

24、《调笑令》【唐】戴叔伦
边草,边草,边草尽来兵老。
山南山北雪晴,千里万里月明。
明月,明月,胡笳一声愁绝。

25、《菩萨蛮》【唐】冯延巳
梅花吹入谁家笛,行云半夜凝空碧。
欹枕不成瞑,关山人未还。

声随幽怨绝,云断澄霜月。
月影下重帘,轻风花满檐。

26、《相见欢》【唐】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别有一般滋味在心头。

27、《中秋月》【宋】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28、《水调歌头》【宋】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29、《春夜》【宋】王安石
金炉香烬漏声残,剪剪轻风阵阵寒。春色恼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栏杆。

30、《天仙子》【宋】张先
水调数声持酒听。午醉醒来愁未醒。送春春去几时回,
临晚镜。伤流景。往事后期空记省。

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来花弄影。重重帘幕密遮灯,
风不定。人初静。明日落红应满径。

31、《采桑子》【宋】吕本中
恨君不似江楼月,南北东西,南北东西,只有相随无别离。

恨君却似江楼月,暂满还亏,暂满还亏,待得团圆是几时?

32、《峨眉山月歌》【唐】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诗词中的典型意象
  意象是诗歌的基本单位,通常可分为自然意象和社会意像。在诗歌中,意象通过语言的表现达成心像的图画效果,具有象征及构成意境的功能。
  关键词:意象;诗歌;象征;意境

  意象在古代最初是一个哲学概念,后来逐步用于对诗歌和其他文学艺术样式的评论及美学研究中。美学和文学研究中的意象,指的是作者将自己的审美意象通过语言媒介外化和固定下来的艺术形象的一部分,是一种特殊的表意性艺术形象,一种可以表现抽象观念或审美理想的对象,同时又是具有高度形象感和艺术感染力的审美对象。简单地说,意象就是寓“意”之“象”,就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物象与寓意是意象的两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物象是信息意义的载体,是形成意象的客观事实,寓意是物象在一定语言文化环境中的引申意义。
  意象及其相关概念

  意象理论在中国起源很早,《周易-系辞》已有“观物取象”、“立象以尽意”之说。不过,《周易》之象是卦象,是符号,是以阴阳配合而成以概括世间万物的六十四种符号,属于哲学范畴。诗学借用并引申之,“立象以尽意”的原则未变,但诗中之“象”已不是卦象,不是抽象的符号,而是具体可感的物象。
  文艺理论家童庆炳先生在《文艺理论教程》一书中对意象作了如下界定:意象是以表达哲理观念为目的、以象征性或荒诞性为基本特征以达到人类理想境界的表意之象,即为艺术典型。根据这个界定,可得知意象是一个个表意的典型物象。是主观之象,是可以感知的,具体的。比如说梧桐,在中国古诗词中是凄凉悲伤的象征。王昌龄的《长信秋词》中说:“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写的是被剥夺了青春、自由和幸福的少女,在凄凉寂寞的深宫里,形孤影单、卧昕宫漏的情景。诗歌的起首句以井边叶黄的梧桐破题。烘托了一个萧瑟冷寂的氛围。元人徐再思的《双调水仙子,夜雨》中也有这样的描述:“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
  他以梧桐叶落和雨打芭蕉写尽愁思。其他如“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温庭筠《更漏子》),“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等。因此,只要提及梧桐这个典型物象,了解汉文化的人就心领神会。知道作者是想借梧桐抒悲伤凄凉之情。读者和作者也因此很容易就达到了思想上的沟通。
  有人常把意象和意境混为一谈,事实上,意境是文学艺术作品通过形象描写表现出来的境界和情调,是抒情作品中呈现的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及其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而意象是表意之像,即为艺术典型。它是一个个表意的典型物象,是客观之象,是可以感知的,具体的;意境是一种境界和情调。它通过形象表达或诱发,是要体悟的、主观而且抽象的。意象或意象的组合构成意境,意象是构成意境的手段或途径。
  辛弃疾的《西江月》中有这样的诗句:“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风、月、蝉、鹊都是及其平常之物,可以被感知,具体而且直观,是可以表达舒爽清幽的夏夜景观的意象。然而作者把这些夜间景物巧妙地组合起来,于平常中见奇妙。因为月光明亮,所以鹊儿被惊醒了,自然也就引起了“别枝”摇曳。此外,“半夜鸣蝉”也不同于烈日炎炎下的嘶鸣,当“清风”徐徐吹拂时。往往感到特别的清幽。“惊鹊”和“鸣蝉”就有了动中寓静之妙。他们沐浴在“半夜”“明月”的清辉中,恰如法国小说家莫泊桑所说的被“这明空的夜色的柔和情趣所浸润”。作者巧妙地运用风、月、蝉、鹊等平常之物组合到一起,营造出了一种优美如画、恬静自然的意境,而这种感受是通过风、月、蝉、鹊等意象诱发出来的,是读者的体悟。
  意象通常可分为自然意象和社会意象。自然意象以自然景物为象,包括日月山川、花草树木、鸟兽鱼虫、风雨阴晴等等。社会意象以社会现象为象,包括人类社会的各种事物、人物和人类生活景象,以及作为人类社会生活曲折反映的神仙鬼怪的景象等。社会意象中又包含文化意象。文化意象作为一种特殊形态的意象,指的是那些蕴含着独特文化意义,在一定文化环境下生成且含义相对固定的文化符号或者说艺术形象。很多文化意象带有丰富的意义,深远的联想。它是记录文化的语言符号,是各民族的历史沉淀和文化结晶,是世界各民族观察、分析外部世界的心灵果实。凝聚着人类的经验和智慧,也高度体现了各民族的文化精神和集体意识。绝大部分文化意象是某种文化所特有的,其特性比较突出。比如杜鹃,又名杜宇、子规。相传是古代蜀国郡主之望帝杜宇,因禅让而隐居山林,思归朝而不得,郁郁而终,魂化杜鹃,叫声凄切;同时杜鹃的嘴角鲜红,有啼血之说——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往往和哀怨。思归相关。宋人贺铸《忆秦娥》“三更月,中庭恰照梨花雪:梨花雪,不胜凄断,杜鹃啼血。”诗歌中,三更月光照在庭院里雪白的梨花上。杜鹃鸟在凄厉地鸣叫着,使人禁不住倍加思念亲人,伤心欲绝。词人通过杜鹃这一意象,寄托了幽深的乡思。“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杜鹃啼”,李商隐诗中借杜鹃表达殷切的思念。“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笔下起句中点明时令,在萧瑟悲凉气氛的自然景物中借杜鹃(子规)寄寓离别感伤之情。由此可见,在汉文化中杜鹃即成思归及哀怨的意象。任何有汉文化背景的人在看到这个词语时,很容易产生相同或者相似的共鸣。然而在英语中,杜鹃即为一种普通的鸟类,并无此类寓意。由此看来,对于一些趋于一致的认识、文献和文学作品中的形象都可能成为某种文化中所特有的文化意象。

"水"的意象
(1)因水的柔和清冷,常用水比喻月色之类虽具体可感却难以把握的事物. 如:"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从侧面反映了封建时代妇女的悲惨命运.
(2)因水的剪切不断,绵软不绝,常以水喻愁. 如李白的"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抒发了诗人因强烈的感到了现实与理想的 矛盾不可调和而产生的烦忧和愁苦.

器物类
玉:高洁 故地重游 脱俗
簪缨 (冠):官位 名望
西楼小楼:闺怨之情
磐石:坚定不移
须眉:男子
珍珠:美丽 无瑕
捣衣砧:妇女对丈夫的思念.
丝竹:音乐 知音
汗青:史册
巾帼:妇女
天晴:欢愉 光明
金风:秋风
桑梓:故乡
三尺:法律
青鸟:信使 爱情
轩辕:祖国
寸管:笔
吴钩:泛指宝刀,利剑.
昆山玉:比喻杰出的人才.

"漂泊"之感的意象:
浮萍,飞蓬,孤雁,船等.

关于人的品质,行为活动的.
六朝旧事,南朝旧梦:表示往日富贵繁华的生活.
击楫:谓立志报效国家,收复失地.
娥眉(蛾眉):美女
峨眉:高尚的德行
青青子矜:有才能的人
碧血:借指为正义事业所流的血.后来也用户碧血","苌弘化碧"比喻蒙怨而死或忠心不泯.
折桂:比喻科举及第.典出《晋书》:"武帝于东堂会送,问诜曰:'卿自以为何如?'诜 对曰:'臣举贤良对策,为天下第一,犹桂林之一枝,昆山之片玉."'
怀桔:指孝顺双亲.
采薇:借指隐居生活.

山林" 宫阙"的形象:表现诗人的理想和现实之间的矛盾与冲突.所谓"宫阙"也言 "魏阙",是朝廷的代称,也是诗人受到当道重用的象征.所谓"山林"则是指诗人在政治理想破灭或者是怀才不遇, 报国无门时, 作者心生怨愤而转向归隐山林息影草泽的形象的代称.
哀鸿:比喻哀伤苦痛,流离失所的人.
咏絮:谓女子咏雪.指女子工于吟咏,有非凡的才华.后来"咏絮"即指咏雪,"咏絮才" 即非凡才华.
南冠:指囚犯,后来一般文人以此指代自己怀有节操的囚徒生活.

地点
古迹:怀旧明志 昔盛今衰 (国家) 衰败 萧条 (古迹一般和古人密切相联)
乡村:思归 厌俗 田园风光 生活气息 纯扑美好 安逸宁静 纯朴隐逸。
草原:辽阔 人生境界 人的胸襟
大漠:荒凉 ,空旷,孤独
大江:豪放
城市 (市井):繁荣热闹 富贵奢华

凭栏:思念故国,故乡,亲人.
南山 代表隐居的地方
桃源:代表着一个理想的乐土 武陵人代表隐居的人


富平县17823489070: 求 【诗词中的典型意向的探究】 的 内容简介 -
兆真亚硝: "水"的意象 (1)因水的柔和清冷,常用水比喻月色之类虽具体可感却难以把握的事物. 如:"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从侧面反映了封建时代妇女的悲惨命运. (2)因水的剪切不断,绵软不绝,常以水喻愁. 如李白的"抽刀断水水...

富平县17823489070: 我要古诗中常用意向荟萃.要有寓意的 -
兆真亚硝: 简单嘛 《锦瑟》里的很多啦 像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一、要掌握古诗的基本类型古诗浩如烟海,但从内容上看,大体上可分为五种类型.1、怀古诗怀古诗主要是借古代来抒发某种情感.它可...

富平县17823489070: 《淮上与友人别》中,分析杨花这一意向在诗歌中的深意淮上与友人别唐 郑谷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 -
兆真亚硝:[答案] 飘忽不定,如离家的游子.表达了作者对朋友客居他乡的担心一离别之苦.

富平县17823489070: 诗词~文言文中的意向谁能给我说点?常见的,不常见的都要! -
兆真亚硝: 1. 菊花——坚贞高洁 菊花虽不能与国色天香的牡丹相媲美,也不能与身价百倍的兰花并论,但作为傲霜之花,它一直得到文人墨客的青睐,有人称赞它为坚强的品格,有人欣赏它清高的气质.唐人元稹《菊花》:“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

富平县17823489070: 李白在诗中常见的意向有哪些
兆真亚硝: 1.与酒有关的意向 2.谢公,即大诗人谢朓 3.日月,银河,这几乎是公用的 4.神仙,神人 5.鸟,尤其是凤凰 6.流水,也几乎是公用的

富平县17823489070: 《淮上与友人别》中, 分析杨花这一意向在诗歌中的深意 -
兆真亚硝: 飘忽不定,如离家的游子.表达了作者对朋友客居他乡的担心一离别之苦.

富平县17823489070: 李白在诗中常见的意向有哪些 -
兆真亚硝: 李白的诗主要是浪漫主义 月亮肯定不可少 还有那些美丽的风景

富平县17823489070: 古代送别诗的常见意向 -
兆真亚硝: 送别诗中常见的意象有如下几种: 第一,长亭、劳劳亭、谢亭、灞陵亭、南浦.长亭,是古人在大道上专为行人休息所设的亭子,人们常在长亭送别,从而使得长亭这一自然景观常常出现在与送别有关的作品中.劳劳亭,离建康古城大约十五里...

富平县17823489070: 古诗中经常用到的意向所表达的感情 -
兆真亚硝: 杨柳:送别友人,表达自己的不舍和留恋!杜鹃(又名子规):啼声甚哀.表达伤感凄凉之情.明月:思念.思乡、思友人,表达思念和怀念之情.红豆:相思.思佳人.......

富平县17823489070: 渔夫何以成为中国传统诗词中的一个经典的文化意向? -
兆真亚硝: 渔夫成为中国传统诗词中的一个经典的文化意向,是因为:首先楚辞是产生于南方长江流域楚地的诗歌样式.也就是指以具有地方特色的乐调、语言、名物而创作的诗赋,主要是伟大的诗人屈原从楚国的乐曲和民歌中汲取营养,打破四言诗的传...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