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吃粽子有哪些讲究?

作者&投稿:汤和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端午节吃粽子是中国的传统习俗,这一习俗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据《史记》记载,西汉时期已出现以枭鸟为主要食材的端午节食品,称为“枭羹”。然而,枭羹并未持续流行。到了东汉末年,粽子开始出现,并逐渐成为端午节的重要食品。直至晋朝,粽子才正式被定为端午节食品。《风土记》中记载了五月初五与夏至相同,人们在这一天用菰叶包裹糯米,加入栗子、豆类等食材,用浓烈的灰汁煮熟,形成了最初的粽子。
随着时间的推移,粽子的种类和制作方法日益丰富。据《风土记》记载,当时的粽子主要以黍米为主料,除了栗子外,不添加其他馅料。然而,在讲究饮食的中国人手中,今天的粽子无论是形状还是内容都有了五花八门的变化。从形状上看,各地的粽子有三角、四角锥形、枕头形、小宝塔形、圆棒形等。粽叶的材料也因地区而异,南方常用竹叶,而北方则习惯用苇叶。粽子的大小也相差甚巨,有的达二、三斤的巨型兜粽,也有小巧玲珑,长不及两寸的甜粽。
就口味而言,粽子的馅料荤素兼具,有甜有咸。北方的粽子以甜味为主,南方的粽子则甜少咸多。粽子的料的内容是体现地方特色的最重要部分。例如,北平的粽子可以分为三种:白粽子、小枣粽和豆沙粽。白粽子是用糯米制成,蒸熟后蘸糖食用;小枣粽的馅料以小枣和果脯为主;豆沙粽较为少见。华北地区还有一种以黄黍代糯米的粽子,馅料用的是红枣。蒸熟后,黄澄澄的粘黍中嵌着红艳艳的枣儿,被人美称为“黄金裹玛瑙”。
浙江的湖州粽子,米质香软,分为咸甜两种。咸的以新鲜猪肉,浸泡上等酱油,每只粽子用肥瘦肉各一片作馅。甜粽以枣泥或豆沙为馅。上面加一块猪板油。蒸熟后,猪油融入豆沙,十分香滑适口,“五芳斋”出品的粽子尤其著名。馅料都经过专人选择,有八宝粽、鸡肉粽、豆沙粽、鲜肉粽等,各具特色。
四川的椒盐豆粽也别具特色。先将糯米、红豆浸泡半日,加入花椒面、川盐及少许腊肉丁,包成四角的小汪兆粽。以大火煮三个小时,煮熟后放在铁丝网上用木炭烤黄。吃起来外焦里嫩,颇具风味。
广东的中山芦兜粽,特点是圆棒形、粗如手臂。配料也分甜咸两种。甜的有莲蓉、豆沙、栗蓉、枣泥;咸的有咸肉、烧鸡、蛋黄、甘贝、冬菇、绿豆、叉烧等。
闽南的粽子分碱粽、肉粽和豆粽。碱粽是在糯米中加入碱液蒸熟而成。兼具粘、软、滑的特色。冰透加上蜂蜜或糖浆尤为可口。肉粽的材料有卤肉、香菇、蛋黄、虾米、笋乾等。以困掘租厦门的肉粽最为出名。豆粽则盛行於泉州一带,用九月豆混合少许盐,配上糯米裹成。蒸熟后,豆香扑鼻,也有人沾上白糖来吃。
端午吃粽子,现在人们只知道这是为了纪念伟大诗人屈原。但据专家考证,粽子只不过是民间普通食品,最初吃粽子也不固定在端午;说端午食粽是祭屈原,是后人附会而形成的,仅反映民众的心愿而已。实际上,为了纪念春秋时晋国的介子推而形成民间节俗的"寒食节"(清明前一天)吃粽子,起源要比端午食粽早。至今,许多地方仍通行清明前一天与清明食粽的民间风俗。
端午食粽作为全国性风俗最早始见于西晋周处撰的《风土记》:“仲夏端午,烹鹜角黍。”到了唐、宋时,粽子已经成为端午节的必备食品。
粽子话沿革
春秋时期:用菰叶(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
东汉末年:草木灰水浸黍米,因水中含碱,用菰叶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就成广东碱水粽。
晋代: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这时包粽子的原料除米外,还添加中药材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称“益智粽”。
南北朝:出现杂粽。品种增多,米中掺杂禽兽肉、板栗、红枣、赤豆,裹成的粽子还用作交往的礼品。
唐代:粽子用米已“白莹如玉”,粽的形状出现锥形、菱形。日本文献中就记载有“大唐粽子”。
宋代:有“以艾叶浸米裹之”的“艾香粽”,还有“蜜饯粽”,见苏东坡“时于粽里见杨梅”的诗名。这时还出现用粽子堆成楼台亭阁,木车牛马作的广告,说明宋代吃粽子已很时尚。
元代:粽子包裹料已从菰叶变革为箬叶,突破菰叶的季节局限。
明代:出现用芦苇叶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现豆沙、猪肉、松子仁、枣子、胡桃,品种更加丰富多彩。
清代:出现“火腿粽子”。
如今粽子更是千品百种,璀灿纷呈。现今各地的粽子,一般都用箬壳包糯米,但内涵花色则根据各地特产和风俗而定,著名的有桂圆粽、肉粽、水晶粽、莲蓉粽、蜜饯粽、板栗粽、辣粽、酸菜粽、火腿粽、咸蛋粽等等。
大江南北品名粽
广东粽子:广东粽子个头大,外形别致,除鲜肉粽、豆沙粽外,还有用鸡肉丁、鸭肉丁、叉烧肉、蛋黄、冬菇、绿豆蓉等调配为馅料的什锦粽。
闽南粽子:厦门、泉州的烧肉粽、碱水粽皆驰名海内外。烧肉粽的粽米必选上乘,猪肉择五花肉并先卤得又香又烂,再加上香菇、虾米、莲子及卤肉汤、白糖等,吃时蘸调蒜泥、芥辣、红辣酱、萝卜酸等多样佐料,香甜嫩滑,油润而不腻。
宁波粽子:浙江宁波粽子为四角形,有碱水粽、赤豆粽、红枣粽等品种。其代表品种碱水粽,是在糯米中加入适量的碱水,用老黄箬叶裹扎。煮熟后糯米变成浅黄色,可蘸白糖吃,清香可口。
嘉兴粽子:嘉兴粽子为长方形,有鲜肉、豆沙、八宝等品种。如鲜肉粽,常在瘦肉内夹进一块肥肉,粽子煮熟后,肥肉的油渗入米内,入口肥而不腻。
北京粽子:北京粽子是北方粽子的代表品种,其个头较小,为斜四角形。北郊农村,习惯吃大黄米粽,粘韧而清香,多以红枣、豆沙为馅。
其他较为著名的粽子还有四川、两湖的辣粽、贵州的酸菜粽、苏北的咸蛋粽。
上海地区粽子种类多
以杏花楼、新雅为代表的广式粽子吃口松软而味道浓烈,外形为底平,呈正方形、五角形,一角向上,其余伸向四方。广式粽子品种很多,有栗子、鲜肉、蛋黄、香菇;裹枕粽有烤鸭、香菇、栗子、鲜肉、蛋黄、米仁,其他还有碱水粽、豆沙粽、鲜肉粽、鲜肉蛋黄粽、赤豆粽等。
以老半斋、扬州饭店为代表的淮扬特色粽子为"八味八式",正宗"小脚"白米粽、四角形红枣赤豆粽、秤砣形蛋黄栗子粽、元宝形火腿肉粽、三角形豆板咸肉粽、枕式鲜肉粽、长枕风鸡粽、菱形豆沙粽,特色鲜明。
功德林供应的香菇粽、豆板粽、豆沙粽、赤豆红枣粽、松仁白米粽和罗汉粽,均以素食为特色。
清真洪长兴的粽子很具穆斯林风范,粽壳略青,棱角分明,外观清秀,品味纯正,特别是"牛肉粽",是其他帮别所没有的。
以沈大成、上海嘉兴粽子店、五芳斋等传统特色店所供应的粽子则是"五花八门",豆沙、鲜肉、白米、红枣赤豆、鲜肉蛋黄等。沈大成首创咖喱鸡粽,缤纷多彩。各类粽子从品种到外形,从口味到色泽都各不相同,大的广式裹枕粽450克一只,而迷你粽每只仅25克


端午节吃粽子的风俗简介
端午节到了,各式各样的粽子摆到面前,咋选?咋吃?吃多少?配什么?由来是啥?营养几何?粽子里藏着什么营养秘笈?让我们一起阅读本文,做到心中有数吃粽子!一、粽子的由来 这个大家都知道了,源自百姓祭奠屈原的说法——屈原投身汨罗江之后,百姓们为了不让鱼虾侵蚀它的躯体,就纷纷将米粮投入江中,...

端午节吃粽子的由来 端午节吃粽子的来历
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而在这一天吃粽子则是我们中国人民的传统习俗。那么端午节吃粽子这一习俗究竟由何而来呢?下面就为大家揭晓缘由~~~端午节吃粽子的来历 传说端午节是为了纪念战国时期楚国大臣屈原的。屈原是我国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他积极主张楚国联合齐国,抗击秦国,他的意见没有...

端午节吃粽子寓意 粽子的功效与作用
每一年快到端午节的时候,就有很多地方都会路线有粽子可以购买,粽子也是端午节众多习俗之一,那么在端午节吃粽子寓意会是什么呢,粽子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接下来大家就随小编一起了解看看~端午节吃粽子寓意 1.寓意求子 端午节中,人们会互赠九子粽寓意求子。九子粽是粽子的一种,即为九只粽连成一串,...

端午节吃粽子寓意什么
端午节吃粽子的寓意如下:1、纪念屈原。2、求子,人们互赠粽子寓意是求子。3、功名得中,因为“粽”和“中”音近,古时寓意考中功名。4、光宗耀祖,“粽”和“中”音近,因为端午节吃粽子寓意“光宗耀祖”,所以每家每户都吃粽子。端午节吃粽子的由来 历史上关于粽子的记载,最早见于汉代许慎的《说...

端午节吃粽子的来历简单介绍三十字以内
粽子已经不再使用菰叶,而是改成了箬叶,一直到后来的芦苇叶,里面的材料也有了豆沙、蛋黄、猪肉等,可以说品种越来越丰富多彩。有专家认证说粽子其实只是民间的一种普通食物,最初吃这种食物也并不是固定在五月初五这一天,端午节吃粽子祭屈原,也是后人加上去的,反映了民众对爱国诗人屈原的怀念之情。

乾隆端午节如何吃粽子的
乾隆时期的端午节除了吃粽子外,还有龙舟比赛、赛龙舟等传统活动。其中,龙舟比赛是最受欢迎的活动之一,比赛前会先进行祭龙仪式,然后各家族或团体组织队伍划龙舟进行比赛。比赛中,队员们要全力划桨,争取速度优势,以赢得比赛的荣誉与奖品。总的来说,乾隆时期的端午节庆祝方式虽然各地不尽相同,但是吃...

关于端午节吃粽子寓意什么
端午节吃粽子代表什么寓意 1.寓意中举 在古代的时候,想要出人头地,就一定要参加科举考试,并且能够取得比较好的成绩,也叫做中举,中举之后就可谋得一官半职,能够取得事业上面的成就。因此在端午节的时候,家家户户吃粽子,其实有一举高中的意思,因为粽子的“粽”和“中”谐音,所以端午节会吃粽子...

端午节为什么要吃粽子寓意是什么
从那以后,年年端午节那天,人们划着龙船到汨罗江送粽子,这就是端午节吃粽子划龙舟的来历。粽子图 供参考 ②求圆 端午吃粽子除了纪念屈原外,也有阖家团圆的意思,毕竟现在的端午节已经是法定节假日,每到端午节各地的游民便会回家与家人团聚。还有另外一层寓意,便是“求子”,粽子有谐音“中子”的...

端午节为什么要吃粽子?
2、吃粽子 端午食粽,是节日习俗之一,人们一般认为端午吃粽子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还有一种说法是功名得中,因为“粽”和“中”音近,有功名得中的意思,所以在端午节到时候,想要考取功名的人就会吃粽子。端午节吃粽子有三种寓意,第一种寓意“光宗耀祖”,古代寓意“功名得中”;第二种纪念屈原...

端午节吃粽子有哪些讲究?
大约因为枭不易捕捉,所以吃枭羹的习俗并没有持续下来。锉是端午的主角-粽子,在稍晚的东汉就已出现。一直要到晋朝,粽子才成为端午的应节食品。《风土记》:“五月五日,与夏至同,……先此二节一日,又以菰叶裹黏米,杂以粟,以淳浓灰汁煮之令熟。同时又有另一种端午节食,称为“龟”也只在晋朝昙花一现,随即...

城厢区19412397045: 端午节吃粽子有哪些讲? -
寇追复方: 随着端午节的临近,各种各样的粽子又成为餐饮的热点,肉馅、水果馅、果酱馅、枣馅、栗子馅等等琳琅满目,让人不知吃什么样的才好.其实,吃粽子有很多讲究,和健康息息相关. 在中医里,包粽子的苇叶及荷叶均是清热解暑的良药,就...

城厢区19412397045: 端午节这天吃粽子(端午传统风俗)
寇追复方: 一、端午节这天吃粽子1、端午节吃粽子,当然离不开端午节背后的故事,尤其是屈原投江的这个故事,既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爱国诗人的忧国忧民,又让我们看到了百姓对...

城厢区19412397045: 端午节怎么样吃粽子更健康和注意事项
寇追复方: 1、无论是粽子还是包子、艾叶粑,都属于容易让人产生油腻饱胀感的食物,所以不要辅以大鱼大肉,最好配上清粥小菜或水果沙拉.2、粽子要充分加热,煮热变软后才能吃.3、因体质不同,胃酸过多的人吃甜粽子可能不舒服,有烧心感,吃咸味的肉粽略好一些.4、有胆结石、胆囊炎或胰腺炎者,不要吃肉粽、蛋黄粽等脂肪、蛋白含量过高的粽子.5、粽子使用的糯米所需消化时间较长,胃肠排空需时较久,多吃容易造成胃酸过多、腹胀或肚子闷痛等消化不良的症状,若主料能以部分的杂粮米、红豆、薏仁、山药、芋头或红薯取代,不仅可增加纤维质含量,减少肠胃负担,更有益于健康.

城厢区19412397045: 端午节吃粽子有什么注意的 -
寇追复方: 端午也称端五,是我国最大的传统节日之一.“端”的意思和“初”相同,称“端五”也就如称“初五”;端五的“五”字又与“午”相通,按地支顺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又因午时为“阳辰”,所以端五也叫“端阳”.五月五日,月、...

城厢区19412397045: 端午节吃粽子讲究哪些? -
寇追复方: 不宜把粽子当早餐吃:食物的消化从胃到肠,至少需要停留6个小时.早上,胃肠道的消化功能处于低谷状态,若一大早就吃粽子,粽子是糯米做的,不容易消化,停留在胃里的时间更长,会刺激胃酸分泌,可能导致有慢性胃病、胃溃疡的人发...

城厢区19412397045: 端午节吃粽子应注意什么 -
寇追复方: 端午节吃粽子应注意1、粽子最好不要在早上吃2、粽子要热透再吃3、吃粽子要适量不宜多吃4、糖尿病人忌食粽子5、高血压、痛风患者吃粽子注意内陷

城厢区19412397045: 端午节吃粽子有哪些讲究之处 -
寇追复方: 端午也称端五,是我国最大的传统节日之一.“端”的意思和“初”相同,称“端五”也就如称“初五”;端五的“五”字又与“午”相通,按地支顺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又因午时为“阳辰”,所以端五也叫“端阳”.五月五日,月、日都是五,故称重五,也称重午.影响最广的端午起源的观点是纪念屈原说.在民俗文化领域,我国民众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都与屈原联系起来.俗说屈原投江以后,当地人民伤其死,便驾舟奋力营救,因有竞渡风俗;又说人们常放食品到水中致祭屈原,但多为蛟龙所食,后因屈原的提示才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做成后来的粽子

城厢区19412397045: 端午节吃粽子有什么讲究? -
寇追复方: 粽子大都是用糯米做成的,黏度高、不易消化,且缺乏纤维质,含过多的脂肪、盐、糖.一个普通的咸肉粽子,含米量约一碗左右,热量约为400至500卡路里.因此,专家建议,吃粽子,女性一天最好不要超过3个,男性最好不要超过5个.吃...

城厢区19412397045: 端午节吃粽子有讲究? -
寇追复方: 心血管病患者:粽子的品种繁多,其中肉粽子和猪油豆沙粽子所含脂肪多,属油腻食品.患有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的人吃多了,可增加血液黏稠度,影响血液循环,加重心脏负担和缺血程度,诱发心绞痛和心肌梗死. 老人和儿童:粽子多...

城厢区19412397045: 端午节吃粽子都有哪些讲究 -
寇追复方: 端午节习俗】 最早出现的端午时食,应属西汉的“枭羹”.《史记》“武帝本纪”注引如淳言:“汉使东郡送枭,五月五日为枭羹以赐百官.以恶鸟,故食之”.大约因为枭不易捕捉,所以吃枭羹的习俗并没有持续下来.锉是端午的主角-粽子...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