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教育内容的选择应体现哪些�

作者&投稿:丘寿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主要讲哪几个方面~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规划纲要》 指导未来10年教育事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规划纲要》)已经公诸于众。社会各界关心的焦点几乎都成为亮点,这些方面不仅理念有了突破,手段也有了力度;一些工作中的难点问题,需要通过更大范围内的体制改革和更大的工作力度才能统筹解决;对于文字工作已基 本到位的《规划纲要》,重点可能更多地要放到促进其落实的手段上。 亮点带来惊喜 《规划纲要》民意尽显,主要体现在其“迎着问题上”。针对当前中国教育存在的主要矛盾和突出问题,《规划纲要》提出“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20字工作方针。其中,育人为本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在教育领域落实为育人为本,这种理念上的突破使教育的功能与国家的需要和大众的诉求统一起来,不仅涵盖了素质教育的内容,也反映了未来教育发展的指导思想——教育的目的是人的全面发展,以公平和质量为目标的改革创新是手段。必须长期、全面来看教育成效,如果不利于人的全面发展,就无所谓公平和质量。 理念上的突破与内容上的改革创新一脉相承。《规划纲要》目前的内容已是面面俱到,仅从现实需要来看,目前的文本既为最受关注的民生问题给出了答案,又为解决这些问题准备了制度建设方案。这其中,“优先”、“公平”这两个关键词都落到了实处:《规划纲要》具体阐释了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强调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这使教育在国家发展大局中地位如何凸显、教育发展自身应首先追求什么有了明确答案。 以社会各界关心的对教育的投入为例。《规划纲要》第一次全面系统地表述教育怎么优先,不再像以往的规划一样笼统地提4%目标:“各项政府收入统筹用于支持教育发展。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2012年达到4%”。2009年,我国公共财政教育支出已过万亿元,财政教育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为16.3%,《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了财政性教育支出比例准确的时间目标,并将这种支出的重点领域具体化、项目化,在建立健全家庭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扶持职业教育快速发展等方面都有“花钱清单”。 又如,对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规划纲要》明确了“2020年前分阶段完成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均衡配置教师、设备、图书、校舍等各项资源”,这是前所未有的突破,真正有了公平是作为民生的教育发展之本的意思。而且在战略目标中明确“高水平普及义务教育”、“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基本解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问题”,这种与百姓感受一致的目标更利于让社会各界理解和监督《规划纲要》。 总之,大家关心的诸多问题,因为这些理念和措施而成为亮点。尽管这些措施难以一蹴而就,但经年累月,教育事业一定会实现大家期待的发展。 难点仍待攻克 在看到亮点的同时,也不能忽略难点所在。因为多年形成的体制障碍,没有全局渐进的改革是难以攻克的,《规划纲要》见效也非一日、一部门之功。 以公平为例。“促进公平”与国家大计中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相辅相成,公平要以均等化为基础,至少在硬件方面。尽管这些年来各级政府对教育的投入比例在大幅上升,但从教育公平角度考虑,不能不看到类似的投入比例却因为各地基数的差异而使实际的投入力度也存在相当差异。尽管《规划纲要》明确了加强省级统筹,但省与省之间的差距并不比县与县之间的差距好多少。从投入量而言,发达地区可能已经基本够用,在欠发达地区却仍有许多基本条件仍无力达到,这就使“促进公平”落实起来必须有一项制度的完善作为保证——转移支付。 再如行政化管理倾向。目前比较多的说法是:政府对学校管得过多,学校自主权不足,未来应进一步扩大办学自主权。《规划纲要》对此是持肯定态度的,专门用“落实学校自主办学权”、“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来叙述。但学校的问题不仅是学校的问题。从现实的情况看,在一部分领域确有政府管得过多、过细等问题,比如过多的行政性审批、过多的达标评比等等。但与此同时,在一些领域也存在着突出的“放权过度、约束不足”问题。比如,一些学校在基本建设、资产处置、收费和内部分配等方面的“自主权”事实上已经到了很难约束的地步,在其他相关领域,学校也有着相当大的自由裁量权。由此带来行为目标异化以及“内部人控制”问题,事实上已经非常突出。因此,调整政府和各级各类学校的关系模式绝不是简单的“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而是要立足教育目标和属性,明确各自的权利、义务和责任——而这又是此类事业单位共同存在的问题。对学校内部管理,目前学校本身的治理结构则有越来越强的照搬政府的倾向。中国高等学校经历过兼并、扩招这种外延拓展的努力,也经历过学科建设评估考核的尝试,还经历过人事改革、工资改革等绩效激励创新,有些大学还在招引人才、更新换代上费尽脑筋。这些机制使大学的资源和权力越来越集中,而集中就使管理部门、岗位和职位急剧升温,使这些部门、岗位和职位“寻租”机会大为增加。在这种情形下,还有多少大学老师认为“君子有三乐……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出现数十名大学教授竞聘后勤处长的怪事也就不足为怪了。尽管《规划纲要》已经提出鼓励和探索建立高等学校理事会或董事会,让更多的社会人士参与学校的决策咨询,帮助学校更好地依法面向社会自主办学,但这样的操作只能随着政府管理体制的改革,随着适合学校特点的制度和政策的健全来逐步推进。没有统筹的制度改革,没有力度更大的措施,难点可能依然难。 重点在于落实 《规划纲要》既要体现是一个规划纲要,又要体现它是一个规划,它要作出很多对于目标、措施的具体安排,要从文字变为行动。因此,最重要的是让《规划纲要》有“刚”性。工作部署要见实效,需要体现在工作目标、资源配置和绩效考核上,明确的工作目标、倾斜的资源配置和刚性的绩效考核,才可能在全社会形成落实相关工作的合力。2006年3月颁布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在工作目标和绩效考核上有了突破——约束性指标及其关联的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办法。通过约束性指标,使得“十五”期间若干不力的工作——如环境保护的主要污染物减排——有了很大的改进(“十一五”成为我国“七五”以来首个完成环境保护目标的五年计划)。所以,尽管《规划纲要》中的发展目标非常系统了,但需要加强刚性:落实为较大范围内利用现有统计体系可比较、可考核的目标甚至是约束性指标,并通过若干强制性制度来配合。而且,目前的《规划纲要》中,结果指标很清晰,对各类教育的办学规模和人口受教育年限都有明确规定。但是,没有真正推动事业改革、进行过程监控的抓手型指标并将其与绩效考核挂钩,这样的指标就难以起到改革发动机的效果

指导思想和工作方针

  (一)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优先发展教育,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把握教育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坚持依法治教,尊重教育规律,夯实基础,优化结构,调整布局,提升内涵,促进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工作方针。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

  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教育优先发展是党和国家提出并长期坚持的一项重大方针。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优先发展教育作为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切实保证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优先安排教育发展,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公共资源优先满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需要。充分调动全社会力量关心和支持教育,完善社会力量出资兴办教育的体制和政策,不断提高社会资源对教育的投入。

  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人力资源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教育是开发人力资源的主要途径。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促进学生成长成才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培养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

  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教育要发展,根本靠改革。要以体制机制改革为重点,鼓励地方和学校大胆探索和试验,加快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步伐。创新人才培养体制、办学体制、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质量评价和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教学内容、方法、手段,建设现代学校制度,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教育体系。加快解决经济社会发展对高质量多样化人才需要与教育培养能力不足的矛盾、人民群众期盼优质教育与资源相对短缺的矛盾、增强教育活力与体制机制约束的矛盾,为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教育公平的基本要求是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关键是机会公平,重点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扶持困难群体,根本措施是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向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倾斜,加快缩小教育差距。教育公平的主要责任在政府,全社会要共同促进教育公平。

  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注重教育内涵发展,鼓励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出名师,育英才。建立以提高教育质量为导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把教育资源配置和学校工作重点集中到强化教学环节、提高教育质量上来。制定教育质量国家标准,建立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整体素质。

1 、请论述《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对我国的教育在哪些方面进行了改革?意义何在?

《教育规划纲要》是 21 世纪我国第一个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是今后一 个时期指导全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 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 活的期盼。强国必先强教。中国未来发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靠人才,基 础在教育。制定并实施《教育规划纲要》,优先发展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 对满足人民群众接受良好教育需求,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建设富强 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决定性意义。
《教育规划纲要》提出:注重学思结合。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 式教学,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注重知行统一。坚持教育教 学与生产劳动、社会实 践相结合;注重因材施教。关注学生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优 势潜能。
《教育规划纲要》对我国的教育在多方面进行了改革:
在我国,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问题由来已久,原因复杂,涉及考试制度、 学校管理、用人制度、家长观念以及传统文化消极影响等多个因素。为此,《教 育规划纲要》明确提出 “ 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政府、学校、 家庭社会必须共同努力,标本兼治,综合治理 ” 。
针对升学压力导致中小学生课业负担加重的深层次原因,《教育规划纲要》也 提出改革措施:不得以升学率对地区和学校进行排名,不得下达升学指标。规范 各种社会补习机构和教辅市场。各种等级考试和竞赛成绩不得作为义务教育阶段 入学与升学的依据。
在明确政府和学校的责任后,《教育规划纲要》也对家 庭教育提出了要求:家 长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尊重子女的健康情趣,培养子 女的良好习惯,加强与学校的沟通配合,共同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为了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教育规划纲要》要求: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 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健全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吸收企业参加教育 质量评估。
为了调动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建设积极性,《教育规划纲要 》提出:制定 促进校企合作办学法规,推进校企合作制度化。制定优惠政策,鼓励企业接收学 生实习实训和教师实践,鼓励企业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
针对职业教育发展面临的师资短缺的问题,《教育规划纲要》提出要加强 “ 双 师型 ” 教师队伍和实训基地建设。建立健全技能型人才到职业学校从教的制度。完善符合职业教育特点的教师资格标准和专业技术职务(职称)评聘办法。
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缺乏也是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面临的问题。对此, 教 育规划纲要》在高中阶段教育和高等教育的改革措施中分别提出:探索发现和培 养创新人才的途径;支持学生参与科学研究,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教育规划纲要》的提出对我国教育改革有着重大意义。
《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教育教学改革思路直指应试教育的弊端,有助于进一步提升素质教育的理念。
教育规划纲要有四大亮点:
第一个亮点是目标非常明确,开宗明义讲要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把建设人力资源强国作为纲要非常重要的目标。
第二个亮点,要建成一批国际知名有特色的高水平高等学校。建设若干所世界一流的大学,建设一批世界知名的高水平大学。
第三个亮点,各级各类教育把提高质量作为重点,各类教育都把提高教育质量作为改革发展的核心。
第四个亮点,整个教育要上一个新的台阶。到 2020 年要基本普及学前教育, 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 90% ,这对中国教育改革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提 高。

2 、 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哪些挑战?你认为该如何解决应对?
当前世界经济正处在金融危机剧烈动荡后的缓慢复苏之中,国际国内形势发生新 的深刻复杂变化,但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没有因为这场金融危机的冲击而 发生改变和逆转。
从国际环境看,一是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我国在全球化调整发展中拥有新 的优势。二是金融危机后,各国致力于发展新技术、新产 业,将成为推动全球新 一轮增长的重要力量,我国在抢占科技和产业竞争制高点的竞争中具有新的机 遇。三是新兴大国地位上升,我国等新兴大国正在成为推动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 力量。
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也面临了很大的挑战。中国必须在未来五年内启动经济增 长模式从高投入、高消耗、高增长的 “ 库兹尼茨增长 ” 模式,逐步转向以经济结构 转型、技术创新和微观企业管理制度创新等为特征的 “ 熊彼特增长 ” 模式,这是今后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收入分配结构是否得到改善,是判断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效果的关键。这是因为, 促使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诸多矛盾,如投资与消费结构不合理、第三产业发 展滞后、经济发展的资源环境代价过高以及社会事业发展滞后等,都可以从收入 分配不合理上找到根源。
目前,收入分配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居民收入增长滞后于经济增 长;二是不同收入阶层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尚未得到有效遏制;三是城乡居民收 入差距以及地区收入差距问题尚未得到有效解决。随着我国经济实力不断壮大,
社会财富这块 “ 蛋糕 ” 越做越大。在这种形势下,分好这块 “ 蛋糕 ” 就变得越来越关 键 —— 不仅是做大 “ 蛋糕 ” 的根本目的,也是继续做大 “ 蛋糕 ” 的必要条件。 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没有根本转变。这个问题早在 1980 年 12 月中央工作会议 就提出来了,到 1995 年十四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明确强调要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 粗放型到集约型的转变。我国实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努力进行了多年,但现状 依然是:取得明显进步,水平依然很低,矛盾非常尖锐。因此,要下定决心,找 到发展生产力的正确途径。
产业结构不够合理。 1978 年以来,我国的产业结构有所变化,但这样的结构, 不仅低于高收入国家,而且也低于低收入国家和中等收入国家。现代服务业发展 滞后,反映了第三产业内部存在结构低水平。这种低水平在第三产业内部表现为, 生活性服务长期占主导,生产性服务业处于非主导地位。这表明金融保险、房地 产、物流产业、科技开发、信息资源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发 展迟缓。现代服务业发 展滞后,也反映了我国城镇化发展滞后。
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我国自主创新能力不强,表现在许多方面 。例如,我国科 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只有 24% ,在世界 50 个主要国家中我国排行 24 位, 排在印度和巴西之后;美国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达 60―70% 。我国对外 技术的依赖程度高于 50% ,美国、日本只有 5% 以下。事实深刻地告诉我们,提 高自主创新能力,是增强国家经济实力的关键。
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尖锐。我国是个人口大国、资源小国,这 对矛盾将长期制约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是缺水的大国,人均拥有量仅占世 界平均水平的1/4 ,全国 600 个城市有 400 个缺水, 110 个严重缺水。我国耕地 只有世界人均耕地水平的 40% 。从 1996 年至 2003 年底的 7 年间,我国减少耕地 达 1 亿亩。此外,石油人均储量只有世界人均储量的 8.3% ,天然气只有 4.1% , 铜是 25.5% ,铝是 9.7% 。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日趋严重。
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不协调的突出问题。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具备相应的物质基 础,然而,在经济发展条件下,不能适时解决突出的社会 发展问题,就会产生影 响社会稳定和妨碍经济发展的尖锐问题。近十多年来,党和政府一直高度重视突 出问题的解决。但是,随着社会转型时期的激烈变动,产生的社会问题仍是层出 不穷。当前最突出的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问题是:就业不足、社会保障体系不完 善和分配不顺三大问题。较深层次的是教育、文化和医疗三大问题。
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亟待解决。经过十多年的努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 制初步建立起来,但是深层次的问题和矛盾仍未得到彻底解决,要完善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体制还要作长期的努力,当前全党必须打好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攻坚 战。
政府职能转变还没有从根本上实现。政企分开、政资分开 、政事分开、政府与 市场中介组织分开尚未完成;要继续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各级政府在社会管理 的公共服务职能有待大力加强。应加快建设法治政府,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健全 科学民主决策机制和行政监督机制。
面对这些挑战,我们应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 坚持扩大内需战略,调整优化投资结构,加快形成消费 、投资、出口协调拉 动经济增长新局面。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把符合落户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逐步 转化为城镇居民作为推进城镇化的重要任务,以大城市为依托,以中小城市为重点,逐步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
坚持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引导产业跨区 域有序转移,引导各地区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定位推进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调 整收入分配关系,扩大社会保障制度覆盖面,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3 、我国近期周边安全状况如何?大学生应该怎样为营造和谐共进的周边环境而努力?
近年来周边安全形势总体上来说还是令人满意的,但仍然存在着不少问题,面临 着一定的威胁与挑战。
在中国周边地区正在形成一种多极的力量结构。这不是世界性的多极化趋势的 产物,它只是一种地区性的结构。日本由于经济陷于停滞与低速发展,它与亚洲 其他力量的差距在缩小。在此同时,日本在政治和安全领域发挥作用的意愿更强 烈了。俄罗斯的经济经过严重的衰退后已经稳定下来,加上普金的当选,它的综 合力量进入了恢复期。东盟的一体化进程虽然受到金融危机的冲击,但是没有受 到根本的打击,东盟国家在经济、社会和政治方面的合作仍在加强与扩大。印度 的经济状况因新经济的出现而得到改进,拥有核武器使它的军事威慑力在继续增 加,印度在亚洲扮演大国角色的愿望已明显增强。中国的综合国力在继续增加, 它在地区国际关系中的地位有所加强。美国是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这一地位 支撑了美国在亚洲的优势地位。但美国是一个非亚洲国家,而且力量分散于全球, 它在亚洲的力量分布受到这两个因素限制。
由中国、日本、美国、俄国 、东盟及印度这六种力量构成的多级结构将是一种 相对稳定的均势结构。在可预见的时期内,任何一极,在这一地区都不可能单独 取得优势。在多极均势结构中,结盟关系的变化及向两极化的发展是造成不稳定 的主要原因。在可以预期的未来,美日同盟关系仍会保持稳定,但是其作用一是 会受到中俄战略关系的制约,二是不会得到东盟和印度的无条件支持,没有什么 利益会促使印度和东盟放弃他们长期遵循的独立与中立的对外政策,卷入美国同 中俄的对抗中去。中国是本地区发展最快的国家,中国将继续奉行独立自主与和 平的对外政策,中国将会对这一结构的稳定作出贡献。
这一多极结构的稳定性还在于即使是超级大国的美国也不能改变它。美国在亚 洲的力量分布可以维持这一相对稳定的结构,但它要改变这一结构的话,如对中 国采取 “ 遏制 ” 政策,其代价之大将是它无法承受的,而且还将远远超过其所得的 收获。美国在亚洲地区将继续谋求 “ 领导 ” 地位,但如果它要建立单极霸权的话,它必然会受到其他力量联合的或各自的抵抗。
应当指出,中国周边的多极均势的稳定性会受到次区域力量和力量关系的影 响。例如,南、北朝鲜是东北亚次区域平衡的重要力量 ;巴基斯坦和泰国是南亚 和印度洋地区的重要力量;印尼和越南在东南亚地区可能发挥重大作用;哈萨克 斯坦和阿富汗可能在中亚地区发挥重要影响。这些力量不仅在次地区的平衡中有 重要作用,并且对中国等大国构成复杂的牵制,从而影响亚洲多极结构的稳定。 这些情况表明,均势本身并不能防止各种不稳定因素的发生。
大学生作为祖国未来各项事业的建设者,扎实的专业知识是其为国家现代化建 设做出贡献的基础。而现代社会的发展对人才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一个人素质 的均衡性发展直接决定着人才的施展空间和人的素质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未来 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不仅要有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还要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 质。
当代大学生更应该了解我们的祖国,更坚定的认识到自己身负国家和民族的重 任.我们更应该志存高远,心系祖国,为中华民族的腾飞 而读书.作为一个当代 大学生,更应该以学习国防知识,把自己的人生奋斗目标与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 存亡联系起来,更努力的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祖国的国防事业作出应有的贡献.
我个人认为,军事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军事理论,先进 武器和精锐部队。这三个方面,无论是在军事进攻,还是在战略防御上,都是极为关键的。
每一个国家和民族从自身安全出发,都把自己的最新科技成果运用到国防上, 大学生通过学习现代军事科学知识,可以亲身感受到自己所学专业和知识在军事 领域中的应用,从而极大的激发他们刻苦学习现代科学文化知识的积极性和自觉 性,可以增强勇于向困难挑战,勇攀科学高峰的意识。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背景是什么???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背景1.宏观大背景与现实问题21世纪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世纪。从现在起到2020年,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时期。世界格局深刻变化,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人才竞争日趋激烈。我国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推进,工业化、信...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对教育体制改革有哪些新要求...
强化人才选拔使用中对实践能力的考查,克服社会用人单纯追求学历的倾向。 第十二章 考试招生制度改革 (三十四)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以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为突破口,克服一考定终身的弊端,推进素质教育实施和创新人才培养。按照有利于科学选拔人才、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维护社会公平的原则,探索招生与考试相对分离的办法,政府...

中国教育发展的看法
2、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教育事业,将其作为国家发展的基石。在国家层面,中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和规划,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等,明确了教育发展的目标、任务和重点。3、政府还加大了对教育的投入,提高了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为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中国...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主要讲哪几个方面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规划纲要》 指导未来10年教育事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规划纲要》)已经公诸于众。社会各界关心的焦点几乎都成为亮点,这些方面不仅理念有了突破,手段也有了力度;一些工作中的难点问题,需要通过更大范围内的体制改革和更大的...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对我国的教育在哪些方面进行了改革...
(4)为了改变具有严重“分科主义”倾向的课程结构,本次课程改革依据国际课程发展趋势、课程现代化的要求以及我国的国情和教育传统,重建新的课程结构。(5)为了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本次课程改革倡导新的教学观并致力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要改变传统被动性和依赖性的...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关于学前教育的目标及政策有哪些...
5、教育行政部门加强对学前教育的宏观指导和管理,相关部门履行各自职责,充分调动各方面力量发展学前教育。6、推进农村学前教育。支持办好现有的乡镇和村幼儿园;重点支持中西部贫困地区充分利用中小学富余校舍和社会资源,改扩建或新建乡镇和村幼儿园;对农村幼儿园园长和骨干教师进行培训。

教育部关于建立中小学幼儿园家长委员会的指导意见为家长委员会的建设提...
学校在家长委员会的运行中扮演关键角色。学校需要提供必要的支持条件,包括建立科学民主的决策机制,让家长委员会能积极参与学校的管理决策。同时,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确保家长委员会对学校工作的监督有效。开放教育活动,让家长委员会能深度参与教育过程。此外,学校与家长委员会应定期通过联席会议制度,保持...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制定历程
2008年8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国家科技教育领导小组组长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家科技教育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听取教育部关于制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工作情况的汇报,审议并原则通过规划纲要制订工作方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国家科技教育领导小组副组长刘延东,国务委员兼国务院秘书...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加快推进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大战略意义
今天,实施素质教育的战略任务已明确要求我们的教育要全面担负起培养科学家、工人、农民、商人等所有建设人才的历史任务。 一个泱泱大国的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涉及的问题实在太多,这样一篇短文难以穷尽,但我们的教育改革和发展,究其根本,仍在于如何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更好地培养人才。这里我想...

参加国培计划对教师评职称有用吗?
参加教师国培在评职晋级方面都有加分项,而且培训的专家确实能带给一线教师有用的知识,可操作性很强,开阔了眼界和学识,受益匪浅。“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以下简称“国培计划”)是教育部、财政部为贯彻党的十七大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重点提高农村教师素质”的要求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

尚志市13798423065: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强国必强教,强国先强... -
陈没购盐酸:[选项]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尚志市13798423065: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 -
陈没购盐酸:[答案] (1)当今世界,各国之间激烈的经济竞争和科技竞争,归根到底是教育的竞争和人才的竞争:从一定意义上说,教育决定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只有把教育搞上去,才能化人口大国为人才强国,化人口压力为人才优势,才...

尚志市13798423065: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战略目标是,到2020年我国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杜会.进入() -
陈没购盐酸:[选项] A. 人力资源大国行列 B. 人力资源强国行列 C. 人才资源大国行列 D. 人才资源强国行列

尚志市13798423065: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战略目标和战略主题 -
陈没购盐酸:[答案] 战略目标.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战略主题.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其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

尚志市13798423065: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10—2020年)》提出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推进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教育质量的... -
陈没购盐酸:[答案] 中国的历史很悠久,教育的历史也很悠久了,教育的目的,教育的方式,教育的方针不断的改变,它需要适合时代的要求,符合时代的国情,当今的世界,逐步向现代化,国际化,社会主义化的方向前进,我想教育也应该改变去满足这些要求,那么...

尚志市13798423065: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一2020年)》强调:要“全面加强和改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坚持文化知识学习与思想道德修养的统一... -
陈没购盐酸:[答案] 本题考查了要对学生进行文化知识教育的重要性和加强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性,课本的原题,依据课本知识回答即可. 故答案为: 对于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来说,思想道德教育和文化知识教育同等重要,二者不可偏废.只注重文化知识教育而忽视思...

尚志市13798423065: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 - 2020)》指出,到2020年,全面提高普及水平,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基本实现区域内均衡发展,确保适龄儿童... -
陈没购盐酸:[选项]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尚志市13798423065: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 - 2020年)的主要内容和精神是什么? -
陈没购盐酸:[答案] 主要内容包括:推进素质教育改革试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改革点、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试点、终身教育体制机制建设试点、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改革试点、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试点、现代大学制度改革试点、深化办学体制改革试...

尚志市13798423065: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了教育要“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工作方针.该方... -
陈没购盐酸:[选项]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尚志市13798423065: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把 作为教育工作基本要求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了教育改革发展的“二十字”工作方针,... -
陈没购盐酸:[选项] A. 育人为本 B. 改革创新 C. 促进公平 D. 提高教育质量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