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人们喜欢大团圆的结局?

作者&投稿:烛戚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人们为什么喜欢看大团圆结局~

大团圆可以满足人们对理想社会的幻想,希望所有的挫折都能够跨过,风雨之后见彩虹,从心里的想法就是自己百年归老能够有所善终。

1:中国从古至今大部分受儒家思想,儒家讲合与善。骨子里都有善,人之初性本善。
2:中国从古到今太多分离的伤心了。所以都渴望和和美美。

1.惩恶扬善、英雄主义,朴素的理想主义色彩。 中国没有很好的悲剧传统,归根结底是由于小农经济条件下,宗亲的价值观、天人合一的和谐、主静的气质、因果报应循环的观念等等,使人们喜好和谐、大团圆的故事 这个问题比较大,等我整理下思路再来慢慢论述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搞清悲剧的确切定义。 按照西方文学传统的观点,悲剧是指从古希腊时代发展而来的由于"好人"的"过失"而导致悲惨结局的戏剧形式,包括古希腊时代有关命运的悲剧,以及后来文艺复兴时代以莎翁为代表的性格的悲剧再到后来社会悲剧等等。悲剧以引起人们的恐惧与怜悯来达到"净化"的目的,因此其结局往往尸横遍野,通常都是表现好人身死的故事,而坏人如何作恶、坏人变成好人、好人在经历磨难后得到好的结局都不能称为悲剧。 在这个意义上,中国古代到底有没有过悲剧都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就连《窦娥冤》那样所谓的悲剧,由于其最终还有有一个善恶到头终有报的结尾,因此并不能算是真正意义的悲剧。 那么中国何以不能出现《俄底浦斯王》那样的悲剧作品,还是和中国的文化与西方文化的根本差异有关。 中国是典型的农业文明,讲究天时地利人和,中国文化最高的追求乃是天人合一,谋求与天地的和谐。因此,中国人不喜欢极端,不稳定的东西往往充满变数,一般是被否定的。儒家讲和谐,道家讲务虚、阴柔。进而,因果循环,善恶有报等观点深入人心,体现在文学作品中,也表现为追求和谐统一,那么好人就应当有好报当然也是一大审美原则。所以不仅是中国传统戏曲,其他的文学中也差不多都是如此。好不容易出了个《红楼梦》算是比较悲剧了,结果还是有无数文人不满意那个结局,拼命要给它续一个大团圆的结局。


大团圆结局高敏可爱
大团圆结局往往因为其温馨、和谐与满足的情感表达,而被广大读者和观众所喜爱,高敏作为其中的角色,如果以可爱、讨喜的方式呈现,无疑会为大团圆结局增添更多魅力。大团圆结局在文学、影视等艺术作品中一直深受欢迎。这种结局方式满足了人们对于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让人们在现实生活的压力和不易中找到心灵...

大团圆结局什么意思 大团圆结局指的是什么
2. 具体内容描述:在大团圆结局中,主要角色们往往会克服种种困难,修复彼此之间的关系,或是实现了自己的理想。这种结局不仅仅是为了满足观众的期待,也是为了传达一种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例如,一对原本矛盾重重的情侣,在经历一系列波折后最终和解,共同走向幸福的生活;或者一群面临困境的人们,最终...

为什么中国传统的戏曲往往是大团圆结局?
因为是用戏曲的大团圆结局来掩盖现实的悲剧,而且即使在戏剧中是大团圆结局,其在结尾之后也隐藏了下一次悲剧的可能。首先在我看来,大团圆结局符合广大群众的心理认可,这是几千年来的社会价值取向,符合小农经济下的安而乐的思想根源,而且中国人讲究中国人讲以文学之圆满弥补现实之残缺。可以说对于戏曲...

大团圆是什么意思
4. 赏月是中秋节的一个重要习俗,它起源于对月亮的祭祀,而后演变成了一种轻松愉悦的活动。中秋节时,人们聚在一起赏月,享受美食,庆祝团圆。这一天,出嫁的女儿会回到娘家与家人团聚,寓意着圆满和吉祥。5. 尽管中秋赏月的习俗在魏晋时期已有文字记载,但形成习俗则是在唐代。唐代诗人留下了许多关于...

为什么古代戏曲中都是大团圆结局
—大丈夫就要寒窗苦读、封侯拜相、光耀门楣,女子则是要三从四德、相夫教子、从一而终,这样才算是功德圆满,所以古代戏曲中这些人物形象总是被大力歌颂的。而中华民族几千年以来上至王公贵族,下至平民百姓就将他们在生活中无法满足的愿望寄托在了戏曲中,才子佳人大团圆的结局自然是非常受欢迎的。

吃月饼的由来
月饼最初是用来拜祭月神的供品。祭月,在我国是一种十分古老的习俗,实际上是古人对月神的一种崇拜活动。发展至今,中秋节和吃月饼和赏月是中国南北各地过中秋节的必备习俗。月饼象征着大团圆,人们把它当作节日食品,用它祭月、赠送亲友。月饼:是久负盛名的中国传统糕点之一,中秋节节日食俗。月饼圆又...

中国戏剧文学为什么总是喜欢以大团圆作为结局?是否可以说中国没有真正...
这是那些作者生活经历决定的!没有经历过一些悲惨,总是对生活有着热情和希望!亦或是没有批判现实的心!我们总是觉得经历了很多,最后完美结束才是最能激励他人的!呵呵!个人见解!见笑!

中秋节有什么风俗传统 中秋节哪些风俗
1、吃月饼 月饼最初是用来祭奉月神的供品,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作为家人团圆的一大象征。月饼象征着大团圆,人们把它当作节日食品,用它祭月、赠送亲友。发展至今,吃月饼已经是中国南北各地过中秋节的必备习俗,中秋节这天人们都要吃月饼以示“团圆”。2、赏月 赏月的风俗来源于祭月,...

为什么出现许多才子佳人的喜剧而且都以大团圆式结局?
因为观众喜欢看到才子佳人最后有情人终成眷属,大团圆式的结局。这符合大众的想法。

为什么中国传统的戏曲往往是大团圆结局?
中国的传统戏曲都是大团圆的结局,而且电视剧与电影等也都喜爱完美的大结局,有以下几点原因。 首先应观众们的需求,观众们在看戏曲的时候,大多都还是希望有一个美好的大结局,无论是电视剧还是电影,观众们都是从头至尾坚持看下来的,剧中的角色,观众更希望坏人受到惩罚,所以中国传统戏曲大都讲究"...

钟祥市17832122713: 中国人为什么喜欢大团圆结局 -
布淑氨基: 1.惩恶扬善、英雄主义,朴素的理想主义色彩.2.现实往往是悲剧,百姓从通俗文学中寻找寄托.各种演义最突出,《说岳》、《隋唐》、《杨家将》.

钟祥市17832122713: 人们为什么喜欢看大团圆结局 -
布淑氨基: 大团圆可以满足人们对理想社会的幻想,希望所有的挫折都能够跨过,风雨之后见彩虹,从心里的想法就是自己百年归老能够有所善终.

钟祥市17832122713: 为什么人们喜欢大团圆的结局?
布淑氨基: 因为结局是悲剧大多数看了都会产生一种消极的心情.一般对于电视剧、小说这些大家用来消遣的东西潜意识都希望让自己感到愉悦,放松放松.看悲剧很伤神的

钟祥市17832122713: 为什么大家都喜欢圆满故事 -
布淑氨基: 悲剧虽能更加引人深思 可谁又会和快乐过不去呢?我们爱大团圆,不过是为了弥补现实的苍凉.中国人喜欢大团圆,就像童话故事里的结局永远都是“从此王子和公主幸福的生活在了一起”,其实就是我们中国人对大团圆的最好解释,自古以来的中和之美思想奠定了“大团圆”的理想世界.一位哲人说:“喜剧就是把个人的局限性,完整地展示给世人看”,人总是一个有限的存在,有很多无法超越的局限性,因此,人生中有很多不如意、不圆满、不顺心.然而不轻易妥协的人们又总是渴望超越自我、突破局限,实现自己的理想.中国文学中的大团圆结局肯定了现实中人们这一信念的合理性,中国人之所以喜欢团圆,正是他们渴望超越自身局限的体现.

钟祥市17832122713: 为什么中国传统戏剧喜欢大团圆的结局 -
布淑氨基: 符合中国人的审美.不仅是戏剧,传统的小说也是如是.中国人都是讲究善恶有报,好人好报,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美好的事物.

钟祥市17832122713: 为什么古代戏曲中都是大团圆结局 -
布淑氨基: 这与我们的传统文化、教育和封建思想是密不可分的,人们一直都被灌输着同样的观念——大丈夫就要寒窗苦读、封侯拜相、光耀门楣,女子则是要三从四德、相夫教子、从一而终,这样才算是功德圆满,所以古代戏曲中这些人物形象总是被大力歌颂的.而中华民族几千年以来上至王公贵族,下至平民百姓就将他们在生活中无法满足的愿望寄托在了戏曲中,才子佳人大团圆的结局自然是非常受欢迎的.

钟祥市17832122713: 喜鹊真的能搭桥吗 人们为什么要为故事安排这样一个结尾 -
布淑氨基: 喜鹊搭窝是可以的,搭桥显然是个美好的传说.《牛郎织女》是中国古代四大爱情民间传说之一,代表了人民向往爱情、追求自由,携子之手,与子同老的美好愿望,以这样的结局结尾,符合大多数人的理想,中国人都是喜欢大团圆的结局,就像国外的灰姑娘和白马王子,最后不也是在一起的结局一样.

钟祥市17832122713: 为什么中国人喜欢看大团圆的结局?
布淑氨基: 因为中国人压力大啊,心里没有那个负担去承受不欢而散的结局,在现实中已经看够了,嘿嘿!!!

钟祥市17832122713: 在看电影、电视剧、读小说时,为什么人在内心里,大都希望故事的结局,是圆满的团圆的那种?
布淑氨基: 那是因为你代入感比较强,把主人公当成自己,也是一种精神寄托吧~让我们在无奈的现实中期待着完美的结局~

钟祥市17832122713: 为什么很多人,都喜欢结局圆满的小说,而不喜欢结局悲伤的小说. -
布淑氨基: 悲伤的结局让人印象深刻,很想忘记却又不舍,有着很矛盾的心情.萝卜青菜,各有所爱,我喜欢悲剧结尾的,大团圆结局开心一会不出几天就忘记了吧.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