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达是谁

作者&投稿:甄亨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徐达是谁?哪朝的?~

徐达 [编辑本段] 1332~1385,明朝开国军事统帅。汉族,字天德。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东北)人。出身农家,少有大志。 元至正十三年(1353),徐达参加农民起义军郭子兴部,隶朱元璋。从取滁州(今属安徽)、和州(今和县)等地,智勇兼备,战功卓著,位于诸将之上。十五年,从朱元璋渡长江,克采石,下太平(今当涂),俘元万户纳哈出。继率军克溧阳、溧水(今均属江苏)。次年,从朱元璋克集庆(今南京),继奉命以大将军领兵取镇江,号令明肃,授淮兴翼统军元帅。十七年,率军克常州,分兵取常熟、江阴等地,阻止江浙周政权首领张士诚军西进。次年,留守应天(今南京),升奉国上将军、同知枢密院事。二十年五月,长江中游汉政权首领陈友谅兵攻池州(今安徽贵池),徐达与中翼大元帅常遇春在九华山下设伏,俘斩陈军万余。又从朱元璋设伏应天城下,大败陈友谅军,俘7000余人。二十一年,从取江州(今江西九江),率师先行,迫陈友谅退兵武昌,并追至汉阳,升中书右丞。二十三年,从援安丰(今安徽寿县),败张士诚部将吕珍,移师围庐州(今合肥),旋从援洪都(今南昌)。在鄱阳湖之战中,冲锋陷阵,败陈友谅军前锋,杀1500人,士气大振。二十四年,任左相国。复引兵克庐州,继挥师克江陵(今属湖北荆沙)、辰州(今湖南沅陵)等地,平定陈友谅余部。二十五年,率师东向,遵朱元璋先克淮东、再占浙西、后破平江(今江苏苏州)之方略,进攻张士诚,克泰州。次年克高邮、淮安、兴化(今均属江苏)等地,悉平淮东。同年八月,以大将军率舟师20万,由太湖进围湖州(今属浙江),数败张士诚军,迫守将李伯升、张天骐以城降。十一月,转兵北上,合围平江,并申明军纪,禁掠民财。二十七年九月,率将士破城,俘张士诚。师还,封信国公。 十月,徐达奉命以征虏大将军与副将军常遇春率师25万,北伐元军,连战皆捷,迫元济南守将朵儿只降,占领山东全境。明洪武元年(1368)三月,进军河南,以计收降元将左君弼、竹昌,取汴梁(今河南开封)。继在塔儿湾(在今偃师境)大败元兵5万,迫元梁王阿鲁温以城降,河南平。旋分兵克潼关,西取华州(今陕西华县)。五月,趁朱元璋抵汴梁督战,奏请乘势直捣元都。闰七月,移师北上,连克卫辉(今属河南)、磁州(今河北磁县)。会诸军于临清(今属山东),沿运河北进,大败元军于河西务(今河北武清西北),进破通州(今北京通县),迫元顺帝北走。八月初二,督军克大都(今北京),推翻元朝。乘胜克真定(今河北正定)、怀庆 (今山西沁阳)等地。时闻元将扩廓帖木儿自太原引兵出雁门将攻北平(今北京),遂与诸将商议,运用批亢捣虚战术,乘其不备直捣太原,迫扩廓回军救援。旋选精兵夜袭其营,迫扩廓率18骑遁,俘降4万人,克太原,占山西。二年,挥师入陕西,迫元将李思齐降,斩元将张思道,陕西平。三年,率师败扩廓于定西(今属甘肃),俘元王公、将领以下8.6万余人,因功授中书右丞相参军国事,改封魏国公。次年,镇守北平,练军马,修城池,总领北方军事。五年,与左、右副将军李文忠、冯胜,各率5万骑分路出塞征北元。自率中路轻敌冒进,至岭北(治今蒙古国哈尔和林)遭北元军伏击,丧师万余(一说数万)。次年,复率诸将出征,败北元军于答剌海(今内蒙古达来诺尔湖)。还军北平,戍守边防。 徐达一生刚毅武勇,持重有谋,纪律严明,屡统大军,转战南北,功高不矜,被朱元璋誉为“万里长城”(《明太祖实录》卷一七一)。 徐达是朱元璋打天下的功臣之一。明太祖朱元璋一直对于帮助自己打下天下的诸多功臣抱有极其强烈的戒心,某日,朱元璋再次召见徐达下棋,而且要求徐达拿出真本领来对弈,徐达只得硬着头皮与皇帝下棋。这盘棋从早晨一直下到中午都未分出胜负,正当朱元璋连吃徐达两子自鸣得意时,徐达却不再落子。

据新华社4月25日电南京市博物馆透露,经考证,近日在南京林业大学工地发掘出的明代南京锦衣卫墓墓主是明代开国名将徐达的第六代子孙。


17日,南京市博物馆考古队员在南京林业大学校园内发现一处明朝双室墓,找到了能够证明墓主身份的合字墓碑。经辨认,墓主徐君叙是明代四品官员,为明朝开国大将徐达的第六代孙,担任世袭的南京锦衣卫指挥佥事一职。女墓主人是徐君叙的夫人周氏。

考古人员还发现一对珍贵陶器。一只白色陶罐高约20厘米;另外一只蓝色梅瓶“惊艳”全场,高26.8厘米,口径4.4厘米,底径10厘米,最大腹径15.6厘米,身形秀美,色正釉厚,通体蓝釉色泽油润鲜艳。

出于安全考虑,在梅瓶露出一点之后,考古人员就用泥土将其遮住,直到专门运送文物的车辆到达现场才小心取出,运回馆中。自25日起,这个蓝釉梅瓶将在南京市博物馆《玉堂佳器》展厅内展出。

徐达出身农家,少有大志,喜读兵书,知《六韬》《三略》。 元至正十三年(1353),徐达参加农民起义军郭子兴部,隶朱元璋。从取滁州(今属安徽)、和州(今和县)等地,智勇兼备,战功卓著,位于诸将之上。十五年,从朱元璋渡长江,克采石,下太平(今当涂),俘元万户纳哈出。继率军克溧阳、溧水(今均属江苏)。次年,从朱元璋克集庆(今南京),继奉命以大将军领兵取镇江,号令明肃,授淮兴翼统军元帅。十七年,率军克常州,分兵取常熟、江阴等地,阻止江浙周政权首领张士诚军西进。次年,留守应天(今南京),升奉国上将军、同知枢密院事。二十年五月,长江中游汉政权首领陈友谅兵攻池州(今安徽贵池),徐达与中翼大元帅常遇春在九华山下设伏,俘斩陈军万余。又从朱元璋设伏应天城下,大败陈友谅军,俘7000余人。二十一年,从取江州(今江西九江),率师先行,迫陈友谅退兵武昌,并追至汉阳,升中书右丞。二十三年,从援安丰(今安徽寿县),败张士诚部将吕珍,移师围庐州(今合肥),旋从援洪都(今南昌)。在鄱阳湖之战中,冲锋陷阵,败陈友谅军前锋,杀1500人,士气大振。二十四年,任左相国。复引兵克庐州,继挥师克江陵(今属湖北荆沙)、辰州(今湖南沅陵)等地,平定陈友谅余部。二十五年,率师东向,遵朱元璋先克淮东、再占浙西、后破平江(今江苏苏州)之方略,进攻张士诚,克泰州。次年克高邮、淮安、兴化(今均属江苏)等地,悉平淮东。同年八月,以大将军率舟师20万,由太湖进围湖州(今属浙江),数败张士诚军,迫守将李伯升、张天骐以城降。十一月,转兵北上,合围平江,并申明军纪,禁掠民财。二十七年九月,率将士破城,俘张士诚。师还,封信国公。 十月,徐达奉命以征虏大将军与副将军常遇春率师25万,北伐元军,连战皆捷,迫元济南守将朵儿只降,占领山东全境。明洪武元年(1368)三月,进军河南,以计收降元将左君弼、竹昌,取汴梁(今河南开封)。继在塔儿湾(在今偃师境)大败元兵5万,迫元梁王阿鲁温以城降,河南平。旋分兵克潼关,西取华州(今陕西华县)。五月,趁朱元璋抵汴梁督战,奏请乘势直捣元都。闰七月,移师北上,连克卫辉(今属河南)、磁州(今河北磁县)。会诸军于临清(今属山东),沿运河北进,大败元军于河西务(今河北武清西北),进破通州(今北京通县),迫元顺帝北走。八月初二,督军克大都(今北京),推翻元朝。乘胜克真定(今河北正定)、怀庆 (今山西沁阳)等地。时闻元将扩廓帖木儿自太原引兵出雁门将攻北平(今北京),遂与诸将商议,运用批亢捣虚战术,乘其不备直捣太原,迫扩廓回军救援。旋选精兵夜袭其营,迫扩廓率18骑遁,俘降4万人,克太原,占山西。二年,挥师入陕西,迫元将李思齐降,斩元将张思道,陕西平。三年,率师败扩廓于定西(今属甘肃),俘元王公、将领以下8.6万余人,因功授中书右丞相参军国事,改封魏国公。次年,镇守北平,练军马,修城池,总领北方军事。五年,与左、右副将军李文忠、冯胜,各率5万骑分路出塞征北元。自率中路轻敌冒进,至岭北(治今蒙古国哈尔和林)遭北元军伏击,丧师万余(这是他一生中几乎唯一的失利),次年,复率诸将出征,败北元军于答剌海(今内蒙古达来诺尔湖)。还军北平,戍守边防。 徐达一生刚毅武勇,持重有谋,纪律严明,屡统大军,转战南北,功高不矜,被朱元璋誉为“万里长城”(《明太祖实录》卷一七一)。死后被追封为“中山王”。徐达(1332—1385),字天德,濠州(今安徽凤阳)人。农家出身。元至正十三年(1353),参加朱元璋起义军,与常遇春同称才勇。十五年,随朱元璋渡长江,克采石,下集庆(今南京)。十七年,率兵东进,屡败吴王张士诚军。二十三年秋,在鄱阳湖大败陈友谅。二十七年九月,攻陷平江(今苏州)灭吴,俘张士诚及其将士二十五万,还师后封信国公。同年十月,以征虏大将军率军北伐元军,先取山东,旋挥师河南,乘胜攻克元大都(今北京),改名北平。迫元顺帝北走大漠,元亡。 明洪武元年(1368),朱元璋为防备退居漠北的元残余势力卷土重来,加强战守,兴修长城。徐达主持重修京北锁钥居庸关,以防蒙古骑兵突袭。三年,率兵出潼关,趋定西(今属甘肃),进剿元将扩廓贴木儿,经激战大败元军,擒郯王、济王以下文武官员一千八百余人,士兵八万六千余人。论功升中书省右丞相参理国事,晋封魏国公。 洪武四年(1371),徐达赴北平等地练兵,筑城,备边,总领北方军事。元残余势力经过几年休养生息,国力又渐恢复,不断出兵南犯。五年(1372)徐达奉命兵出雁门关,进军漠北。徐达遣都督蓝玉为先锋,击败元兵于土剌河(今蒙古国境内),后因轻敌冒进,遭元军伏击,大败,死伤逾万,被迫退到燕山以南。六年,徐达复率诸将北伐,败元军于答剌海(今内蒙达来诺尔湖)。还军后,戍守永平一带。十一年,领兵在古北口筑关设防,使其成为拱卫北平的重要屏障。十四年(1831),“发燕山等卫屯兵万五千一百人修永平、界岭等三十二关”。“创建山海关,内设山海卫,领十千户所,属北平都指挥使司”。 洪武十八年(1385)二月,徐达病卒于应天(今南京),年五十四,追封中山王 。徐达一生骁勇有谋,善治军,战绩及筑边功勋永远彪炳史册。 徐达为什么“修永平、界岭三十二关”?为什么在山海关“建关设卫”?又为什么徐达庙(显功庙)建在山海关? 这要从历史背景及地理环境说起。 洪武元年九月,平滦府归明。四年三月,改平滦府为永平府。因频经兵燹,永平府境内人口稀少。四年,徐达在北平操练兵马。三月上奏皇帝制可,命都指挥使潘敬等迁徙“山后(指燕山和军都山以北)六州”沿边之民入北平州县屯戍,计户万七千二百七十四,口九万三千八百七十八。六月,又“徙北平山后之民三万五千八百户,一十九万七千二十七人,散处卫所。籍为军者给以粮,籍为民者给田以耕”(《卢龙塞略》卷五)。这就是明代第一次大移民,多安置在永平一带州县。移民们来到燕山以南的平原旷野,需要高山险隘或边墙做屏障,才能避免蒙古骑兵的骚扰。 洪武六年十二月,盘踞在东北的蒙古兵进犯燕山以南的抚宁县,大肆剽掠,明迁抚宁县城到洋河西(今名旧县)。蒙古兵犯瑞州(今辽宁绥中前卫镇),明撤消瑞州治,将瑞州百姓迁到滦州。这样,永平府东部的广阔地区没有关隘,便于蒙古兵长驱直入。因之,在辽西走廊西端驻扎重兵是形势使然。那时,角山以南至海有回族骑兵营寨。山海关清真寺建于洪武十三年,就是驻扎回族骑兵所建。民间有“先有清真寺,后有山海关”的说法,即源于此。 辽西走廊面海倚山,自古以来就是从中原到东北的交通要道。本来,辽西走廊西端是有军事要塞的,那就是隋唐时期的渝关。“枞金伐鼓下渝关,旌旗逶迤碣石间”(唐高适《燕歌行》)描绘的就是渝关附近的战争画面。渝关即今山海关西古城村(见拙作《渝关考辨》,载《辽海文物学刊》1998年二期)。五代梁贞明三年(917),契丹攻陷渝关,为了向中原进军方便,就毁关夷险,还将这一带划入契丹根据地中京道管辖,设迁州(今山海关),润州(今海港区海阳镇),从东方迁来渤海国遗民。在中京道与南京道搭界的榆河(今戴河)畔,新设了榆关驿(今抚宁榆关镇)。它既是马驿,又是稽查行旅,收过境货税的关,但有关无隘没有军事价值。后来,金、元两代统治者都是进军中原的民族,无需在辽西走廊西端设险。洪武十三年十一月,元平章(辅佐丞相处理军政大事的高官)完者不花与乃儿不花率数千蒙古兵“入桃林口,寇永平,掠民资畜”。明指挥刘广战死。千户王辂分兵在迁民镇(即辽迁州、金元降为镇)、界岭口设下埋伏,堵截蒙古兵的归路。明军又从燕河营出兵夹击。元兵退走,到迁民镇,进入明军的埋伏圈,平章完者不花被俘,乃儿不花逃遁。这次大捷,引起大将军徐达对迁民镇战略地位的重视。 迁民镇在隋唐渝关东八里,“其地大山北峙,巨海南浸,高岭东环,石河西绕,形势险要诚天造地设”(商辂《显功庙记》)。于是,洪武十四年(1381)春正月辛亥(二十五日)大将军徐达”发燕山等卫屯兵万五千一百人,修永平、界岭等三十二关。……九月甲申(初三,公历9月21日),置山海卫”(《卢龙塞略》卷五),卫城定名山海关。 山海关城,“高四丈一尺,周千五百二十八丈,凡八里百三十七步。月城二,水关三居东西南三隅。四门楼,东曰镇东,西曰迎恩,南曰望洋、北曰威远,楼各重键,竖橹,圜铺舍二十有六。池千六百八十余丈,广二丈,深二丈三尺。”(《卢龙塞略》卷三)它森严壁垒,雄踞在辽西走廊西端,成为中原至东北的咽喉要塞。在山海关城南偏西八里辟潮河港(今马头庄南),便海运,保证军需民食。 山海卫辖十千户所,南到海,北到寺儿峪,接一片石关(今九门口)。“以西若喜峰,若古北,大关小隘无虑数百,葺垒筑塞,既壮且固,所以屏蔽东北,卫安军民,厥功甚伟”(商辂《显功庙记》)。筑关后,明初一百多年,蒙古兵不敢窥边墙东段,永平府百姓得以享太平。 正统十四年(1449),北方瓦剌族也先大举犯边。八月,明英宗朱祁镇在宦官王振的挟持下,率兵五十万出居庸关“御驾亲征”。在土木堡(今河北怀来东)兵败,英宗被俘北去,史称“土木之变”。也先大军兵临北京城下,人心惶惶。有人主张把沿边军队全部撤回保卫京城,有人主张迁都南京。高级官员的眷属和富商纷纷逃走,北京城在风雨飘摇之中。幸亏英宗的弟弟朱祁钰是一位英明的亲王,在于谦等拥戴下登上宝座,严拒也先的勒索。兵部尚书于谦大败瓦剌军于北京城下,也先退到长城以北。景泰皇帝任用于谦等爱国大臣刷新政治,整顿军队,全国呈现新兴气象。 景泰五年(1454),左都御史李宾奉命巡防蓟镇长城东段。山海卫绅民萧汝得等合同要求为徐达建祠庙。云:“中山武宁王镇此城池,关隘皆其创建,边陲宁谧,殆将百余年矣。愿立庙祀以报王。”经上奏,景泰帝批准敕建中山王祠(即显功庙)于山海关北街山海卫治以西(在今居民前胡同西、已毁)。钦降祝词:“惟王开国辅运,为时元勋,缮治边疆,万世允赖。军民怀仰,祠祀以陈。神其鉴兹,荫佑无斁。”庙前建中山武宁王坊。大学士商辂作《显功庙记》。 徐达是明代开国元勋,转战全国,为什么“独山海关之人思慕之深者”?商辂《显功庙记》说得好:“若王之设险守国,使百年之间敌国莫能窥其隙,室家得奠其居,其功不亦大乎?盖王镇抚燕蓟十有余年,丰功威烈非他处比,庙祀聿严有以也。”因之,山海关士绅百姓感恩戴德,岁时祭祀。山海关的战略地位太重要了。雄关天险,拱卫明代京师近三百年,明清易代也是从这里揭开了序幕。

徐达出身农家,少有大志,喜读兵书,知《六韬》《三略》。 元至正十三年(1353),徐达参加农民起义军郭子兴部,隶朱元璋。从取滁州(今属安徽)、和州(今和县)等地,智勇兼备,战功卓著,位于诸将之上。十五年,从朱元璋渡长江,克采石,下太平(今当涂),俘元万户纳哈出。继率军克溧阳、溧水(今均属江苏)。次年,从朱元璋克集庆(今南京),继奉命以大将军领兵取镇江,号令明肃,授淮兴翼统军元帅。十七年,率军克常州,分兵取常熟、江阴等地,阻止江浙周政权首领张士诚军西进。次年,留守应天(今南京),升奉国上将军、同知枢密院事。二十年五月,长江中游汉政权首领陈友谅兵攻池州(今安徽贵池),徐达与中翼大元帅常遇春在九华山下设伏,俘斩陈军万余。又从朱元璋设伏应天城下,大败陈友谅军,俘7000余人。二十一年,从取江州(今江西九江),率师先行,迫陈友谅退兵武昌,并追至汉阳,升中书右丞。二十三年,从援安丰(今安徽寿县),败张士诚部将吕珍,移师围庐州(今合肥),旋从援洪都(今南昌)。在鄱阳湖之战中,冲锋陷阵,败陈友谅军前锋,杀1500人,士气大振。二十四年,任左相国。复引兵克庐州,继挥师克江陵(今属湖北荆沙)、辰州(今湖南沅陵)等地,平定陈友谅余部。二十五年,率师东向,遵朱元璋先克淮东、再占浙西、后破平江(今江苏苏州)之方略,进攻张士诚,克泰州。次年克高邮、淮安、兴化(今均属江苏)等地,悉平淮东。同年八月,以大将军率舟师20万,由太湖进围湖州(今属浙江),数败张士诚军,迫守将李伯升、张天骐以城降。十一月,转兵北上,合围平江,并申明军纪,禁掠民财。二十七年九月,率将士破城,俘张士诚。师还,封信国公。 十月,徐达奉命以征虏大将军与副将军常遇春率师25万,北伐元军,连战皆捷,迫元济南守将朵儿只降,占领山东全境。明洪武元年(1368)三月,进军河南,以计收降元将左君弼、竹昌,取汴梁(今河南开封)。继在塔儿湾(在今偃师境)大败元兵5万,迫元梁王阿鲁温以城降,河南平。旋分兵克潼关,西取华州(今陕西华县)。五月,趁朱元璋抵汴梁督战,奏请乘势直捣元都。闰七月,移师北上,连克卫辉(今属河南)、磁州(今河北磁县)。会诸军于临清(今属山东),沿运河北进,大败元军于河西务(今河北武清西北),进破通州(今北京通县),迫元顺帝北走。八月初二,督军克大都(今北京),推翻元朝。乘胜克真定(今河北正定)、怀庆 (今山西沁阳)等地。时闻元将扩廓帖木儿自太原引兵出雁门将攻北平(今北京),遂与诸将商议,运用批亢捣虚战术,乘其不备直捣太原,迫扩廓回军救援。旋选精兵夜袭其营,迫扩廓率18骑遁,俘降4万人,克太原,占山西。二年,挥师入陕西,迫元将李思齐降,斩元将张思道,陕西平。三年,率师败扩廓于定西(今属甘肃),俘元王公、将领以下8.6万余人,因功授中书右丞相参军国事,改封魏国公。次年,镇守北平,练军马,修城池,总领北方军事。五年,与左、右副将军李文忠、冯胜,各率5万骑分路出塞征北元。自率中路轻敌冒进,至岭北(治今蒙古国哈尔和林)遭北元军伏击,丧师万余(这是他一生中几乎唯一的失利),次年,复率诸将出征,败北元军于答剌海(今内蒙古达来诺尔湖)。还军北平,戍守边防。 徐达一生刚毅武勇,持重有谋,纪律严明,屡统大军,转战南北,功高不矜,被朱元璋誉为“万里长城”(《明太祖实录》卷一七一)。死后被追封为“中山王”。

徐达出身农家,少有大志,喜读兵书,知《六韬》《三略》。 元至正十三年(1353),徐达参加农民起义军郭子兴部,隶朱元璋。从取滁州(今属安徽)、和州(今和县)等地,智勇兼备,战功卓著,位于诸将之上。十五年,从朱元璋渡长江,克采石,下太平(今当涂),俘元万户纳哈出。继率军克溧阳、溧水(今均属江苏)。次年,从朱元璋克集庆(今南京),继奉命以大将军领兵取镇江,号令明肃,授淮兴翼统军元帅。十七年,率军克常州,分兵取常熟、江阴等地,阻止江浙周政权首领张士诚军西进。次年,留守应天(今南京),升奉国上将军、同知枢密院事。二十年五月,长江中游汉政权首领陈友谅兵攻池州(今安徽贵池),徐达与中翼大元帅常遇春在九华山下设伏,俘斩陈军万余。又从朱元璋设伏应天城下,大败陈友谅军,俘7000余人。二十一年,从取江州(今江西九江),率师先行,迫陈友谅退兵武昌,并追至汉阳,升中书右丞。二十三年,从援安丰(今安徽寿县),败张士诚部将吕珍,移师围庐州(今合肥),旋从援洪都(今南昌)。在鄱阳湖之战中,冲锋陷阵,败陈友谅军前锋,杀1500人,士气大振。二十四年,任左相国。复引兵克庐州,继挥师克江陵(今属湖北荆沙)、辰州(今湖南沅陵)等地,平定陈友谅余部。二十五年,率师东向,遵朱元璋先克淮东、再占浙西、后破平江(今江苏苏州)之方略,进攻张士诚,克泰州。次年克高邮、淮安、兴化(今均属江苏)等地,悉平淮东。同年八月,以大将军率舟师20万,由太湖进围湖州(今属浙江),数败张士诚军,迫守将李伯升、张天骐以城降。十一月,转兵北上,合围平江,并申明军纪,禁掠民财。二十七年九月,率将士破城,俘张士诚。师还,封信国公。 十月,徐达奉命以征虏大将军与副将军常遇春率师25万,北伐元军,连战皆捷,迫元济南守将朵儿只降,占领山东全境。明洪武元年(1368)三月,进军河南,以计收降元将左君弼、竹昌,取汴梁(今河南开封)。继在塔儿湾(在今偃师境)大败元兵5万,迫元梁王阿鲁温以城降,河南平。旋分兵克潼关,西取华州(今陕西华县)。五月,趁朱元璋抵汴梁督战,奏请乘势直捣元都。闰七月,移师北上,连克卫辉(今属河南)、磁州(今河北磁县)。会诸军于临清(今属山东),沿运河北进,大败元军于河西务(今河北武清西北),进破通州(今北京通县),迫元顺帝北走。八月初二,督军克大都(今北京),推翻元朝。乘胜克真定(今河北正定)、怀庆 (今山西沁阳)等地。时闻元将扩廓帖木儿自太原引兵出雁门将攻北平(今北京),遂与诸将商议,运用批亢捣虚战术,乘其不备直捣太原,迫扩廓回军救援。旋选精兵夜袭其营,迫扩廓率18骑遁,俘降4万人,克太原,占山西。二年,挥师入陕西,迫元将李思齐降,斩元将张思道,陕西平。三年,率师败扩廓于定西(今属甘肃),俘元王公、将领以下8.6万余人,因功授中书右丞相参军国事,改封魏国公。次年,镇守北平,练军马,修城池,总领北方军事。五年,与左、右副将军李文忠、冯胜,各率5万骑分路出塞征北元。自率中路轻敌冒进,至岭北(治今蒙古国哈尔和林)遭北元军伏击,丧师万余(这是他一生中几乎唯一的失利),次年,复率诸将出征,败北元军于答剌海(今内蒙古达来诺尔湖)。还军北平,戍守边防。 徐达一生刚毅武勇,持重有谋,纪律严明,屡统大军,转战南北,功高不矜,被朱元璋誉为“万里长城”(《明太祖实录》卷一七一)。死后被追封为“中山王”。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身边两位得力的开国武将之一;两位分别是徐达和常遇春

朱元璋手下大将


百花深处小达子是谁演的
代轩宇

达?芬奇是谁?
一、天才少年莱昂纳多?达?芬奇(Leonardo da vinci ,1452-1519)诞生在意大利芬奇镇附近的安基亚诺村,芬奇镇靠近佛罗伦萨。达?芬奇是非婚生子,他的童年是在祖父的田庄里度过的。孩提时代的达?芬奇聪明伶俐,勤奋好学,兴趣广泛。他歌唱得很好,很早就学会弹琵琶,他的即兴演唱,不论歌词还是曲调,都让人惊叹。他尤其喜爱绘画...

达道居士是谁
佛学的一个作者

达者为先,师者之意是什么意思
达者为先,师者之意是什么意思:在某个领域或技能上,有能力和经验的人应该成为教导他人的导师。原文:学无老少,达者为先。是俗语。释义:意思是在学问上不分年老年少,谁通达谁就居前。也指不论年高年少,谁先考中举谁为尊。

***哪位达人告诉我“大卫。史达”是谁?
你看的那句话出处应该是一个人的空间裏面摘录的。这句话真正的出处是一本叫做《丢掉你躯体内可怜的想法!》第九章《抛弃犹豫不决的生活态度》里摘录的。是一本刚出不久的励志书,本书像一名心理医生,对你的心灵进行深入细致的剖析,找出那些有碍你成功的消极想法,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使你的心灵...

大山裴达和李小龙谁更厉害
1、 李小龙:中国功夫之王。2、 罗礼士:美式空手道冠军。3、 史提芬-施告:武术巨星、合气道高手。4、 尚格-云顿:电影《搏击之王》巨星、踢拳好手。5、 山口刚玄:刚柔流空手道宗师。6、 植芝盛平:合气道宗师。7、 嘉纳治五郎:讲道馆柔道宗师。8、 大山倍达:极真空手道宗师。

费尔南达·莉玛是谁?
23岁的模特费尔南德-莉玛成为风流成性的巴西人罗纳尔多的新目标,虽然与米兰妮的婚姻亮起了红灯,但外星人却没有丝毫悔改之意,反而趁妻子参加世界杯之机更加放肆,近日在跟一家模特公司谈合作事宜时,竟毫不避讳地表示:“如果想让我拍照片,除非我旁边的女伴是费尔南德-莉玛。”而随后该公司也满足...

达者为先是什么意思
达者为先是一个谚语,意思是在学问或技艺上谁先通达,谁就是领先的。也可以理解为,不论年龄大小,只要先掌握了知识或技能,就是最先达到目标的人。这个谚语强调了学问和技艺的重要性,并鼓励人们不断学习、追求进步。例如,在学习中,如果有人能够先掌握知识,那么他就是“达者”,可以在学习和考试...

闯关东2小半达的饰演者是谁?
赵锦焘,山东人,上戏毕业,身高176,性别男(肯定没错),上海人艺演员,现居北京,曾经演过《神雕侠侣》小武(或大武,记不清),《我爱杰西卡》《蓝宝石》《鹿鼎记》(温有方)等,长的很像于荣光,但是并无血缘关系(可以肯定),特长骑马,小时候还参加过济南的神童比赛,获得全市第三(据考证...

达者为先是什么意思
达者为先的意思是:谁学通了谁就排在前面,谁通达谁就居前。也指不论年高年少,谁先考中举谁为尊。原文:学无老少,达者为先。是俗语。释义:意思是在学问上不分年老年少,谁通达谁就居前。也指不论年高年少,谁先考中举谁为尊。

安次区18431687999: 徐达(元末明初将领) - 搜狗百科
保艳保和: 徐达(徐魏公,1332年-1385年),汉族,字天德.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人.明朝开国军事统帅,淮西二十四将之一,为明朝开国第一功臣,位列开国“六王”之首.同时徐达也是明成祖朱棣的岳父,明仁宗朱高炽的外祖父汤和(1326年-1395年),字鼎臣.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人,明朝开国名将,军事家.至正十二年(1352年)参加郭子兴起义军,授千户.后随朱元璋屡破元军,累计功勋升至统军元帅,常驻常州,多次击败张士诚部.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封征南将军,在浙东一带击败方国珍部.洪武元年(1368年),汤和攻占延平,擒获陈友定.1370年至1385年,随徐达西征,后又北战伯颜帖木儿、思州蛮族叛乱.1371年,被封为信国公

安次区18431687999: 中国十大神级统帅
保艳保和: 中国古代历史辉煌灿烂,无数的军事统帅有如浩渺夜空中一颗颗闪亮的星辰,镶嵌在... 徐达,明朝开国军事统帅,淮西二十四将之一.战略方面,由于有朱元璋、刘伯温等...

安次区18431687999: 明朝开国功臣徐达有哪些成就?
保艳保和: 徐达,字天德,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人.因为家境贫寒,徐达从小就经历了种种艰苦生活的磨炼,因此长大以后身材魁梧,性格刚毅.1353年,朱元璋跟从郭子兴起义...

安次区18431687999: 北凉王徐骁的原型是谁?
保艳保和: 徐骁是《雪中悍刀行》的角色,北凉王徐骁的原型并不一个具体的历史人物,徐骁的人物特点和生平经历融合了多个历史人物,其中包括明朝开国大将徐达、大秦武成侯王...

安次区18431687999: 徐达在水浒中何人 -
保艳保和: 徐达(1332~1385),中国明朝开国军事统帅.字天德,汉族,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人.初朱元璋为郭子兴部将,往归之.从南略定远,取和州.渡江攻城拔寨,皆为军锋之冠,后为大将,统兵征战.吴元年,为左相国,拜大将军.洪武初累官中书右丞相,封魏国公,追封中山王. 请采纳!

安次区18431687999: 徐达有几个子女(徐达几个子女的结局)
保艳保和: 就目前可考证的资料来看,明史列传13《徐达常遇春传》中记载,徐达有4子3女.长子徐辉祖,袭魏国公.次子徐添福,早卒.三子徐膺绪,世袭指挥使.四子徐增寿,靖难之变时暗助朱棣,被建文帝所杀,其后代世袭定国公.长女为明成祖皇后即仁孝文皇后,次女为代王朱桂的妃子,三女为安王朱楹的妃子.

安次区18431687999: 明朝开国第一功臣徐达的结局是什么?
保艳保和: 《明史》记载说:徐达在为明朝建立、东征西讨的过程中,攻克了大都市两座、省会级城市三个、普通城市一百多个,不管攻下什么样的城池,都是进城后秩序井然、从没有烧杀抢掠的事情发生

安次区18431687999: 明朝徐达的魏国公爵位传了几代. -
保艳保和: 明朝历代魏国公: 第一代魏国公 徐达 吴(注:西吴)元年九月辛丑以平吴(注:张士诚之东吴)功,封信国公.洪武三年十一月丙申大封功臣,进封奉天开国推诚宣力武臣魏国公,禄五千石,世袭.十八年二月己未卒.追封中山王,谥武宁....

安次区18431687999: 徐达后人家谱
保艳保和: 徐达,素有明朝第一大将军的美誉,他同朱元璋一样,都是农家出身,也是朱元璋正儿八经的凤阳老乡,都是古濠州钟离人.据民间传说,徐达年少时同朱元璋、汤和、周...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