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子夜吴歌》全四首的注音和赏析

作者&投稿:圣炉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子夜吴歌四首的作品鉴赏~

李白的《子夜吴歌》共四首,分咏春、夏、秋、冬四季。六朝乐府即有《子夜四时歌》,为作者所承,此体向作四句,内容多写女子思念情人的哀怨,作六句是诗人的创造,尤具新意。这四首诗分以四时情景写了四件事。第一首写春景,秦罗敷采桑的故事;第二首写夏景,西施若耶采莲的故事;第三首写秋景,戍妇为征人织布捣衣之事;第四首写冬景,戍妇为征夫缝制绵衣之事。而连起来就是一组彩绘的春夏秋冬四扇屏美人图。第一首诗吟咏了秦罗敷的故事,不仅有美貌,更有美丽的心灵,赞扬她不为富贵动心,拒绝达官贵人挑逗引诱的高尚品质,而且她的勤劳的品质在“蚕饥妾欲去,五马莫留连”一句中得到了很好的阐述。这是“春歌”,所以用采桑起兴。第二首诗以写景起端:“镜湖三百里,菡萏发荷花。”广阔三百里的镜湖,在含着花苞的荷花吐发的时候,西施泛舟出现了,成为采莲人,但是她的艳丽和美名引起了轰动,“人看隘若耶”,人人争餐秀色,使宽阔的若耶溪变得狭隘了,着一“隘”字而传神,那种人潮汹涌、人舟填溪满岸的热闹场面,犹如呈现在读者眼前,将王维《西施咏》的“艳色天下重”的虚写,变成了轰动当地的如实描绘。这里又戛然而止,不再在西施身上着墨,而留下了很大的空间:勾践早已确定使用美人计来对付吴国,而西施的美艳倾倒众生,轰动当地,那么越国的君臣也不用去费力探访了,有了这位不二的美女人选之后,才“回舟不待月,归去越王家”。较之王维的“朝为越溪女,暮作吴宫妃”,语异而意同,王维的诗多了一重曲折,略去了勾践君臣实施美人计的过程;李白的诗实施了“截割”,割去了选作吴宫妃子的结果,同样地表现了“艳色天下重”的意义。这种截割,多了一些含蓄和暗示:既然是“归向越王家”,勾践同样也能留下这个美人,但他在“报吴”、“复仇”的目标下克制住了;而西施的入吴,却成为亡吴的原因之一。西施采莲,在若耶溪里,不但有传说,而且合情理;至于泛舟三百镜湖之中,则是作者的想象了。但这一想象却有更改事实之嫌,因为如果是借镜湖湖水的清澈来表现西施“自鉴其美”,或者是借三百里的水程来表现拜倒西施的人的众多,那么下句“人看隘若耶”就显得多余了,这可能是李白百密一疏的笔误。第三首诗写征夫之妻秋夜怀思远征边陲的良人,希望早日结束战争,丈夫免于离家去远征。虽未直写爱情,却字字渗透着真挚情意;虽没有高谈时局,却又不离时局。情调用意,都没有脱离边塞诗的风韵。笼统而言,诗人的手法是先景语后情语,而情景始终交融。“长安一片月”是写景,同时又是紧扣题面,写出了“秋月扬明辉”的季节特点。而见月怀人是古典诗歌传统的表现方法,加之秋来是赶制征衣的季节,所以写月也有起兴的意义。此外,月明如昼,正好捣衣,而那“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的月光,也容易勾起思妇的相思之情。制衣的布帛须先置砧上,用杵捣平捣软,是谓“捣衣”。这明朗的月夜,长安城就沉浸在一片此起彼落的砧杵声中,而这种特殊的“秋声”,对于思妇又是一种难耐的挑拨。“一片”“万户”,写光写声,似对非对,措辞天然而得咏叹味。秋风,也是撩人愁绪的,“秋风入窗里,罗帐起飘扬”,便是对思妇的第三重挑拨。月朗风清,风送砧声,声声都是怀念玉关征人的深情。用“总是”二字,情思益见深长。这里,秋月秋声与秋风织成浑成的境界,见境不见人,而人物却好像真的在,“玉关情”也很浓。此情之浓,不可遏止,于是有了末二句直表思妇的心声:“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后世的某些人偏爱“含蓄”,认为删去末二句作绝句更好,其实未必是这样。“不知歌谣妙,声势出口心”(《大子夜歌》),慷慨天然,是民歌本色,原本不必故意使用那种吞吞吐吐的用语。而从内容上看,末二句使诗歌思想内容大大深化,更具社会意义,表现出古代劳动人民冀求能过和平生活的善良愿望。全诗手法如同电影,有画面,有“画外音”。月照长安万户、风送砧声、化入玉门关外荒寒的月景、插曲:“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这是十分有意味的诗境,这种犹如女声合唱的“插曲”决不多余,它是画面的有机组成部分,在画外也在画中,它回肠荡气,激动人心。因此,这首诗从正面写到思情,而有不尽之情。第四首不写景而写人叙事,通过一位女子“一夜絮征袍”的情事以表现思念征夫的感情。时间是传送征衣的驿使即将出发的前夜,大大增强了此诗的情节性和戏剧性。一个“赶”字,不曾明写,但从“明朝驿使发”的消息,读者从诗中处处看到这个字,如睹那女子急切、紧张劳作的情景。关于如何“絮”、如何“裁”、如何“缝”等等具体过程,诗人有所取舍,只写抽针把剪的感觉,突出一个“冷”字。素手抽针已觉很冷,还要握那冰冷的剪刀。“冷”既切合“冬歌”,更重要的是有助于加强情节的生动性。天气的严寒,使手指也不灵巧了,而时不我待,偏偏驿使就要出发,人物焦急情态宛如画出。“明朝驿使发”,分明有些埋怨的意思了。然而,她从自己的冷想到“临洮”(在今甘肃临潭县西南,此泛指边地)那边的更冷。因此又巴不得驿使早发、快发。这种矛盾心理亦从无字处表出。读者似乎又看见她一边呵着手一边赶裁、赶絮、赶缝。“一夜絮征袍”,言简而意足,然而随即又情急起来,她想:路是这样远,“寒到身边衣到无”呢?这回却是恐怕驿使行迟,盼望驿车加紧了。“裁缝寄远道,几日到临洮?”这迫不及待的一问包含极度的深情与牵挂。这组诗第三首是正面归结到怀思良人之意,而这一首诗却纯从侧面落笔,通过形象刻画与心理描写结合,塑造出一个活生生的思妇形象,成功表达了诗歌主题。结构上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起势突兀,结句意远,情节生动感人。如果说第三首是以间接方式塑造了长安女子的群像,第四首则通过个体形象以表现出一类人——思妇形象。其语言的明转天然,形象的鲜明集中,音调的清越明亮,情感的委婉深厚,得力于民歌,真是“意愈浅愈深,词愈近愈远,篇不可以句摘,句不可以字求”(《诗薮·内编》卷二)的佳作。 其一《本事诗》:“李白才逸气高。其论诗云:‘兴寄深微……况使束于声调俳优哉!’” 《唐宋诗醇》:“多少含蓄,胜于《陌上桑》作。” 其二《沧浪诗话》:“菡萏又言荷花,得行布义。” 其三《唐诗评选》:“前四句是天壤间生成好句,被太白拾得。” 《唐诗镜》:“有味外味。”“每结二语,余情余韵无穷。” 《李诗纬》:“(前)四句入神” 《说诗晬语》:“诗贵寄意,有言在此而意在彼者,李太白《子夜吴歌》本关情语,而乎冀罢征。” 《西圃诗说》:“余窃谓删去末二句作绝句,更觉浑含无尽。” 《唐宋诗醇》:“一气浑成,有删末二句作绝句者,不见此女贞心亮节,何以风世历俗。” 其四《沧浪诗话》:“情古。”

子夜吴歌·秋歌
  〔唐〕李白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子 夜 吴 歌·冬歌
  明朝驿使发,一夜絮征袍。
  素手抽针冷,那堪把剪刀。
  裁缝寄远道,几日到临洮?

【赏析】
李白的《子夜吴歌》共四首,分咏春、夏、秋、冬四季。本篇是第三首,为秋歌。《子夜吴歌》是六朝时南方著名的情歌,多写少女热烈深挚地忆念情人的思想感情,表现非常真诚、缠绵。李白正是掌握住了这种感情表达的特点,在本诗中成功地描写了清秋景色,抓住秋夜月下“捣衣”这一具有典型意义的场景予以渲染,绘出了一幅情意深浓的妇女“捣衣怀远图”。千家万户的捣衣声,传出多少妇女的哀怨;萧萧的秋风吹不尽怀念玉关的深情。这都是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愁苦。因此,诗的末尾自然而有力地喊HI了要求平息战争,使“良人”归来刚聚的呼声。全诗音韵和谐婉转,清新自然,反映了李白向民歌学习而又有所创造的巨大成就。
《冬歌》不写景而写人叙事,通过一位女子“一夜絮征袍”的情事以表现思念征夫的感情。事件被安排在一个有意味的时刻——传送征衣的驿使即将出发的前夜,火大增强了此诗的情节性和戏剧味。一个“赶”字不曾明写,但从“明朝驿使发”的消息,读者从诗中处处看到这个字,如睹那女子急切、紧张劳作的情景。关于如何“絮”、如何“裁”、如何“缝’,等等具体过程,作者有所取舍,只写拈针把剪的感觉,突出一个“冷”字。素手抽针已觉很冷,还要握那冰冷的剪刀。‘‘冷”便切合“冬歌”,更重要的是有助于情节的生动性。天气的严寒,使“敢将十指夸针巧”的女子不那么得心应手了,而时不我待,偏偏驿使就要出发,人物焦急情态宛如画出。“明朝驿使发”,分明有些埋怨的意思了。然而,‘‘夫戍边关妾在吴,西风吹妾妾忧夫”,她从自己的冷必然会想到“临洮’’那边的更冷。所以又巴不得驿使早发、快发。这种矛盾心理亦从无字处表出。读者似乎又看见她一边呵着于一边赶裁、赶絮、赶缝。“一夜絮征袍”,言简而意足,看来人功告成,她应该大大松口气了。可是,“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又情急起来,路是这样远,“寒到身边衣却无”呢?这回却是恐怕驿使行迟,盼望驿车加紧了。“裁缝寄远道,几日到临洮?”这迫不及待的一问,含多少深情呵。http://www.5ixuexi.net/gaozhong/yuwen/shici/4672.html
《冬歌》从侧面落笔,通过形象刻画与心理描写结合,塑造…一个活生生的思妇形象,成功表达了诗歌主题。结构上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起得突兀,结得意远,情节生动感人。
【探究】
1.解释加点的词语: A.良人——B.絮—— C.那堪 D.裁缝——
2.两首诗都是思念征人的,两诗中主人公有无区别?
3.《秋歌》写景抒情,情景交融。《冬歌》写法有何不同?
1.A.丈夫 B.铺棉絮 C.怎能够 D.制成衣服
2.两诗的主人公都是思念征夫的妻子。所不同的是《秋歌》是群体形象,《冬歌》是个体典型。
3.《秋歌》是正面写思念之情,而《冬歌》却纯从侧面落笔,通过形象刻划、动作细节描写、心理捕写相结合,寄托对丈夫的思念与关心,具有情节性和戏剧味。
4.《秋歌》的思念之情是盼望丈夫早日回家团聚,《冬歌》的思念之情是为丈夫赶制寒衣,且具体到关心丈夫的冷暖。

子夜吴歌·春歌
秦地罗敷女,采桑绿水边。qin di luo fu nv, cai sang lv shui bian.
素手青条上,红妆白日鲜。su shou qing tiao shang,hong zhuang bai ri xian.
蚕饥妾欲去,五马莫留连。can ji qie yu qu,wu ma mo liu lian.

子夜吴歌·夏歌
镜湖三百里,菡萏发荷花。jing hu san bai li,han dan fa he hua.
五月西施采,人看隘若耶。wu yue xi shi cai,ren kan ai ruo ya.
回舟不待月,归去越王家。hui zhou bu dai yue,gui qu yue wang jia.

子夜吴歌·秋歌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chang'an yi pian yue,wan hu dao yi sheng.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qiu feng chui bu jin,zong shi yu guan qing.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he ri ping hu lu,liang ren ba yuan zheng.

子夜吴歌·冬歌
明朝驿使发,一夜絮征袍。ming zhao yi shi fa,yi ye xu zheng pao.
素手抽针冷,那堪把剪刀。su shou chou zhen leng,na kan ba jian dao.
裁缝寄远道,几日到临洮?cai feng ji yuan dao,ji ri dao lin tao?

题一作《子夜四时歌》,共四首,写春夏秋冬四时。
《春歌》写的是采桑女,不仅美貌,更有美丽的心灵,“蚕饥妾欲去,五马莫留连”一句化用了乐府《陌上桑》中罗敷拒绝太守调戏的典故,写出了她的勤劳和心灵美。
《夏歌》写的是采莲女,化用越国美女西施的典故,她美貌但是命运坎坷,为了国家的利益牺牲了自己,“回舟不待月,归去越王家”。
《秋歌》写的是全长安的妇女,她们的美超越了外貌的境界,因为“万户”妇女的美是不能用简单几行诗描绘得出的,“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代表了长安妇女的一片勤心、爱心、思心,“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则写出了她们期盼边关早日平定,以便和丈夫团聚的美好期待。
《冬歌》则写人叙事,通过一位女子“一夜絮征袍”的情事以表现思念征夫的感情。传送征衣的驿使即将出发的前夜,女子急切、紧张劳作,拈针把剪的感觉,突出一个“冷”字。素手抽针已觉很冷,还要握那冰冷的剪刀。“冷”便切合“冬歌”,从侧面落笔,通过形象刻画与心理描写结合,塑造出一个活生生的思妇形象,成功表达了诗歌主题。结构上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起得突兀,结得意远,情节生动感人。

春歌

秦地罗敷女。
采桑绿水边。
素手青条上。
红妆白日鲜。
蚕饥妾欲去。
五马莫留连。

夏歌

镜湖三百里。
菡萏发荷花。
五月西施采。
人看隘若耶。
回舟不待月。
归去越王家。

秋歌

长安一片月。
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
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
良人罢远征。

冬歌

明朝驿使发。
一夜絮征袍。
素手抽针冷。
那堪把剪刀。
裁缝寄远道。
几日到临洮。

赏析
题一作《子夜四时歌》,共四首,写春夏秋冬四时。

六朝乐府《清商曲。吴声歌曲》即有《子夜四时歌》,为作者所承,因属吴声曲,故又称《子夜吴歌》。此体向作四句,内容多写女子思念情人的哀怨,作六句是诗人的创造,而用以写思念征夫的情绪更具有时代之新意。

《春歌》写的是美妇,不仅有美貌,更有美丽的心灵,她的勤劳的品质在“蚕饥妾欲去,五马莫留连”一句中得到了很好的阐述。

《夏歌》写的是西施,她具有更深一层的美丽——为祖国献身的伟大,所以也可以说她是一位“烈妇”。她的美就像是“三百里镜湖中竞开的荷花”,她的美使“前来看她的人挤满若耶(西施的家乡),显得若耶都狭隘了”。然而西施的命运却是如此令人感慨,“回舟不待月,归去越王家”。

《秋歌》写的是全长安的妇女,她们的美超越了外貌的境界,因为“万户”妇女的美是不能用简单几行诗描绘得出的,诗人便从那情,那事写起,“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这一片月既是那清凉的秋月,又代表了长安妇女的一片勤心、爱心、思心。这样的心是美丽的,美得让人感动。

《冬歌》则全是另一种写法。不写景而写人叙事,通过一位女子“一夜絮征袍”的情事以表现思念征夫的感情。事件被安排在一个有意味的时刻——传送征衣的驿使即将出发的前夜,大大增强了此诗的情节性和戏剧味。一个“赶”字,不曾明写,但从“明朝驿使发”的消息,读者从诗中处处看到这个字,如睹那女子急切、紧张劳作的情景。关于如何“絮”、如何“裁”、如何“缝”等等具体过程,作者有所取舍,只写拈针把剪的感觉,突出一个“冷”字。素手抽针已觉很冷,还要握那冰冷的剪刀。“冷”便切合“冬歌”,更重要的是有助于情节的生动性。天气的严寒,使“敢将十指夸针巧”的女子不那么得心应手了,而时不我待,偏偏驿使就要出发,人物焦急情态宛如画出。“明朝驿使发”,分明有些埋怨的意思了。然而,“夫戍边关妾在吴,西风吹妾妾忧夫”(陈玉兰《寄夫》),她从自己的冷必然会想到“临洮”(在今甘肃临潭县西南,此泛指边地)那边的更冷。所以又巴不得驿使早发、快发。这种矛盾心理亦从无字处表出。读者似乎又看见她一边呵着手一边赶裁、赶絮、赶缝。“一夜絮征袍”,言简而意足,看来大功告成,她应该大大松口气了。可是,“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又情急起来,路是这样远,“寒到身边衣到无”呢?这回却是恐怕驿使行迟,盼望驿车加紧了。“裁缝寄远道,几日到临洮?”这迫不及待的一问,含多少深情呵。《秋歌》正面归结到怀思良人之意,而《冬歌》却纯从侧面落笔,通过形象刻画与心理描写结合,塑造出一个活生生的思妇形象,成功表达了诗歌主题。

结构上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起得突兀,结得意远,情节生动感人。

如果说《秋歌》是以间接方式塑造了长安女子的群像,《冬歌》则通过个体形象以表现出社会一般,二歌典型性均强。其语言的明转天然,形象的鲜明集中,音调的清越明亮,情感的委婉深厚,得力于民歌,彼此并无二致,真是“意愈浅愈深,词愈近愈远,篇不可以句摘,句不可以字求”(《诗薮。内编》卷二)


古诗:《子夜吴歌》《寻陆鸿渐不遇》《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
子夜吴歌:六朝乐府吴声歌曲 《唐书·乐志》:“《子夜吴歌》者,晋曲也。晋有女子名子夜,造此声,声过哀苦。”《乐府解题》:“后人更为四时行乐之词,谓之《子夜四时歌》。”选录 【春歌二十首】春风动春心,流目瞩山林。山林多奇采,阳鸟吐清音。绿荑带长路,丹椒重紫茎。流吹出郊外,...

别董大和饮湖上初晴后雨和子夜吴歌和元日的诗意各是什么?
《子夜吴歌四首》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组诗。《子夜吴歌·春歌》秦地罗敷女,采桑绿水边。素手青条上,红妆白日鲜。蚕饥妾欲去,五马莫留连。翻译:秦地有位罗敷女,曾在绿水边采桑。素手在青条上采来采去,在阳光下其红妆显得特别鲜艳。她宛转地拒绝了太守的纠缠,说:蚕儿已饥,我该赶快回去了,太守...

94版三国演义中,有一段刘备成亲时候的音乐,唤作子夜四时歌的。求大神...
到了唐代,李白有《子夜吴歌》共四首,分咏春、夏、秋、冬四季。六朝乐府《清商曲。吴声歌曲》即有《子夜四时歌》,为作者所承,因属吴声曲,故又称《子夜吴歌》。此体向作四句,内容多写女子思念情人的哀怨,作六句是诗人的创造,而用以写思念征夫的情绪更具有时代之新意。李白《子夜吴歌》...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是什么意思
你好,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的意思是秋风吹送捣衣声声,家家怀念戍边之人,诗句源自《子夜吴歌·秋歌》。玉关是玉门关,边塞诗中边塞的代表,玉关情就是妻子对戍客丈夫的牵挂。注意这里秋风吹不尽的对象,首先是上句的捣衣声,然后才是下句的玉关情。李白的《子夜吴歌》共四首,分咏春、夏、秋、冬四...

有关中秋节的诗句~~~
子夜吴歌·秋歌(唐)李白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译文】长安城内一片月光,千户万户都在捣衣。秋风吹送捣衣声声,家家怀念戍边之人。何时才能平息边境战争,让我丈夫结束远征。【感言】《子夜吴歌》分别有春歌、夏歌、秋歌和冬歌四首。这首秋歌,写征夫之妻秋夜怀思...

子夜吴歌写作文
4、赏析:《子夜吴歌四首》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组诗,又题《子夜四时歌四首》。这四首诗分以四时情景写了四件事。第三首写秋景,是说戍妇为征人织布捣衣之事;征夫之妻秋夜怀思远征边陲的良人,希望早日结束战争,丈夫免于离家去远征。虽未直写爱情,却字字渗透着真挚情意;虽没有高谈时局,却又不离时局。情调用意,...

有关莲花的古诗词有哪些?
冷比雪霜甘比蜜,一片入口沉痾痊。我欲求之不惮远,青壁无路难夤缘。安得长梯上摘实,下种七泽根株连。4、《荷花》清·石涛 荷叶五寸荷花娇,贴波不碍画船摇。相到薰风四五月,也能遮却美人腰。5、《采莲曲》唐·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李白封神的诗
这是一首七言六句古体诗,是赞颂友情之名篇。此诗将别意和流水进行对比,友情和依依不舍之情顿时显现出来,韵味深长,令人久久回味。3、《子夜吴歌秋歌》: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李白《子夜吴歌》共四首,分别写四季,其中“秋歌”水平最高。

古诗中形容“满月”和“残月”的美称有哪些?
1、月球在我国古代诗文中有许多有趣的美称: 玉免、夜光、素娥、冰轮、玉轮、玉蟾、桂魄、蟾蜍、顾菟、婵娟、此外,月球还有许多别致的雅号,如玉弓、玉桂、玉盘、玉钩、玉镜、冰镜、广寒宫、嫦娥、玉羊等。2、关于月亮的诗句:⑴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唐o李白:《子夜吴歌四首》)⑵月色醉远...

描写月亮诗句
9、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唐•王维《鸟鸣涧》10、白云千里万里,明月前溪后溪 唐•刘长卿《苕溪酬梁耿别后见寄》11、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唐•李白《关山月》12、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唐•李白《子夜吴歌四首》13、月色醉远客,山花开欲燃 唐•李白《寄...

康定县17316146004: 子夜吴歌秋歌唐代李白的诗注拼音 -
英炕立生: 唐代李白《子夜吴歌·秋歌》注音如下: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cháng ān yī piàn yuè , wàn hù dǎo yī shēng .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qiū fēng chuī bù jìn , zǒng shì yù guān qíng .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hé rì píng hú lǔ , liáng rén ...

康定县17316146004: 《子夜吴歌》赏析子夜吴歌唐 李白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
英炕立生:[答案] 赏析: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在他的创作实践中,十分注意向汉魏六朝的民歌学习,从中获得丰富的养料,充实和发展自己的创作,这首《子夜吴歌》就是诗人向民歌学习而又有所创造的例证.《子夜吴歌》是六朝时南方著名的情...

康定县17316146004: 李白<<子夜四时歌>>赏析秋风入窗里,罗帐起飘飚.仰头看明月,寄情千里光.〔注意内容〕 -
英炕立生:[答案] 李白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注: 子夜吴歌:六朝乐府吴声歌曲.《唐书·乐志》:“《子夜吴 歌》者,晋曲也.晋有女子名子夜,造此声,声过哀苦.”《乐府解题》:“后人更为四时行乐之词,...

康定县17316146004: 古诗子夜吴歌 -
英炕立生: 1、子夜吴歌 李白春歌秦地罗敷女,采桑绿水边.素手青条上,红妆白日鲜.蚕饥妾欲去,五马莫留连.夏歌镜湖三百里,菡萏发荷花.五月西施采,人看隘若耶.回舟不待月,归去越王家.秋歌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

康定县17316146004: 子夜吴歌夏歌拼音 -
英炕立生: 子夜吴歌夏歌 镜湖三百里,菡萏发荷花. 五月西施采,人看隘若耶. 回舟不待月,归去越王家. zǐ yè wú gē xià gē jìng hú sān bǎi lǐ ,hàn dàn fā hé huā . wǔ yuè xī shī cǎi ,rén kàn ài ruò yē . huí zhōu bú dài yuè ,guī qù yuè wáng jiā .

康定县17316146004: 李白<<子夜四时歌>>赏析 -
英炕立生: 李白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注: 子夜吴歌:六朝乐府吴声歌曲.《唐书·乐志》:“《子夜吴 歌》者,晋曲也.晋有女子名子夜,造此声,声过哀苦.”《乐府解题》:“后人更为...

康定县17316146004: 《子夜吴歌》是什么诗? -
英炕立生: 李白的《子夜吴歌》共四首,分咏春、夏、秋、冬四季.本篇是第三首,为秋歌.《子夜吴歌》是六朝时南方著名的情歌,多写少女热烈深挚地忆念情人的思想感情,表现地非常真诚、缠绵.李白正是掌握住了这种感情表达的特点,在本诗中成...

康定县17316146004: 李白的《子夜吴歌·春歌》的赏析 -
英炕立生: 子夜吴歌(春歌)①李白秦地罗敷女②,采桑绿水边. 素手青条上③,红妆白日鲜④. 蚕饥妾欲去⑤,五马莫留连⑥.【注释】①子夜吴歌:《子夜歌》属乐府的吴声曲辞.又名《子夜四时歌》,分为“春歌”、“夏歌”、“秋歌”、“...

康定县17316146004: 子夜吴歌的意思是什么? (注意是子夜吴歌的整个诗句的意思) -
英炕立生: 子夜吴歌作者:李白 朝代:唐 体裁:五言乐府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注释 ①长安:今陕西西安市. ②捣衣:洗衣时将衣服放在砧石上,用棒敲打. ③玉门关:指对玉门关征人的思...

康定县17316146004: 鉴赏“子夜吴歌” -
英炕立生: 子夜吴歌·春歌李白秦地罗敷女,采桑绿水边.素手青条上,红妆白日鲜.蚕饥妾欲去,五马莫留连.子夜吴歌·夏歌李白镜湖三百里,菡萏发荷花.五月西施采,人看隘若耶.回舟不待月,归去越王家.子夜吴歌·秋歌李白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子夜吴歌·冬歌李白明朝驿使发,一夜絮征袍.素手抽针冷,那堪把剪刀.裁缝寄远道,几日到临洮?这一片月既是那清凉的秋月,又代表了长安妇女的一片勤心、爱心、思心.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