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苏争霸时两国在中间地带(中东、拉美、非洲等地)的争夺的具体情况?

作者&投稿:师勤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美苏冷战期间,什么地方成了美苏争霸的“中间地带”?~

指的是美苏两大集团极力拉拢和争夺的地区,毛泽东把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称为第一个中间地带;欧洲、北美、加拿大、大洋洲称为第二个中间地带,日本也属于第二个中间地带。

但是一般所称的中间地带,指第一个中间地带,基本上就是以前所称第三世界国家。

二战结束后,世界大国开始按照雅尔塔等一系列重要国际会议确立的基本原则,重新划分世界版图和势力范围,建立起新的国际关系格局即雅尔塔体系。其基本内容包括:处置战败国,防止法西斯主义东山再起;重新确定战后欧亚的政治地图,重划法西斯战败国及其被占领地区的疆界;建立联合国等。雅尔塔体系标志着以欧洲为中心的传统的国际格局被美苏两极格局所取代,国际关系进入了一个新时代。

雅尔塔体系相对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有明显的进步性,①第一次把美苏两种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间和平共处原则正式纳入了国际关系准则,利于国际关系的新发展。②作为此体系的支柱—联合国,虽初期一度成为美国推行霸权主义的工具,但随着第三世界力量的增强,尤其是70年代美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日益成为国际和平的讲坛。③雅尔塔体系非军事化、非纳粹化的原则,对战后德、意、日民主化进程有积极作用,从长远上有助于民主国家的建设及世界的和平。④体系倡导和平与民主的原则,也推动了世界各国的和平运动和政治民主化进程,对战后国际关系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但是它也有局限性。因为这一体系是建立在美苏战时均势基础之上的,是苏美相互妥协的结果,这就打上了强权政治的烙印,雅尔塔体系事实上划分了美苏的势力范围,由于美苏的社会制度和对外方针都有很大差异,双方的国家利益又有矛盾冲突,最终促成世界分裂,导致两大阵营形成,对战后国际关系的发展产生了消极的影响。

战后初期,美苏两极格局开始形成,它是建立在雅尔塔体系之上的。雅尔塔体系的确立过程,也就是两极格局形成过程。两极格局的对峙历经了二战后一段时期的发展演变,最终才基本稳定下来。①首先在二战后期及战后初期,美苏等战胜国根据自身的利益和实力对比状况召开国际会议,缔结国际协议,重新划分边界与势力范围,安排战后世界秩序,从而初步确立了战后的国际关系格局---雅尔塔体系。雅尔塔体系本身实质上就是美苏的二分天下。②战后的美国倚仗其头号经济强国和资本主义世界霸主的特殊政治经济实力与地位,妄图称霸世界,将资本主义推广到全世界,而这一道路上的严重阻碍就是苏联和各国人民的革命力量,尤其是苏联。因此,美国向这些力量发动了一场以遏制苏联为主的特殊战争,即冷战。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的冲突,最终导致了美苏同盟的破裂。序幕即英国首相丘吉尔的“铁幕演说,”,而“杜鲁门主义”成为冷战全面爆发的标志,在经济上推行“马歇尔计划”,军事上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又在亚洲等地发动了局部战争。③苏联等国家相应的在政治、经济、军事上进行了针锋相对的反击,而1955年建立的华沙条约组织,最终标志着战后以美苏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向对峙的两极格局最终形成了。

雅尔塔体系下的两极格局,对战后近50年国际关系的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积极作用:①有利于缓解世界紧张局势,在半个世纪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雅尔塔体系消除了德日两个法西斯战争策源地,有资格打世界大战的美苏两国又长期势均力敌,使双方均不敢贸然行事。这种建立在大国均势基础之上的国际秩序,虽然不能消除冲突的根源,但却使大国行事时有一定的约束。②相对稳定的国际环境为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科技革命的进行创造了有利的国际环境,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的多极化格局的出现和经济的全球化发展,并进一步影响了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消极作用:①打上了浓厚的大国强权政治色彩,无视弱小国家利益,导致战后超级大国的霸权主义。②擅划国界,分裂国家的做法,种下了不稳定的祸根,导致日后世界的纷争和不安宁。③战后两大集团日益演变成美苏联各超级大国的工具,为谋求霸权,两强展开长期的军备竞赛和地区争夺,导致世界局势长期紧张动荡。④两极对峙的格局下,国际经济秩序长期得不到改善,给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ColdWar,即冷战,是美国二战后为推行世界霸权主义而采取的一项政策,也是两极格局下两大阵营对抗的重要方式。最先是由美驻苏代办乔治.凯南提出的对苏政策,而公开信号由英国首相丘吉尔的题为“和平砥柱”的“铁幕”演说打出。整体演变的政策就是针对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以武力为后盾,采取除军事进攻以外的一切敌对行动和对抗形式进行遏制,同时辅之以对欧洲资本主义国家加以扶植和控制,并力求控制广大的“中间地带”,即亚、非、拉美国家。主要表现就是美国的“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的实施、北约组织的建立等。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随着苏东剧变,两极格局解体,东西方冷战宣告结束。

当时美苏双方为何不诉诸“热战”即战争的方式呢?原因很多,首先是当时整体直接诉诸战争并不符合双方的根本利益,美国要把资本主义推广到全世界,要建立世界霸主地位,而除美国外其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都遭到二战的削弱,有待于恢复经济,稳定政治,否则就会有爆发革命的危机。美国也需要战后的缓冲来发展自己的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扩张的资本。而苏联更是需要时间,进行战后重建,尽快从战争的废墟中站起来;其次从国际舆论角度也不利于战争,世界人民刚刚饱尝世界大战之苦,都希望和平稳定的环境来安居乐业,逆之,会陷入世界人民孤立的境内,也不会得到美苏人民的支持;再者,当时在军事上美苏都具有相当强的实力,而且双方均拥有核武器,一旦核战争爆发,双方将两败俱伤,这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所以,冷战就成为美苏及两大阵营对抗的重要方式。

战后初期,美苏两极格局开始形成。这种新的世界格局是建立在雅尔塔体系之上的。因此,雅尔塔体系的确立过程,也就是两极格局的形成过程。在近现代史上,每次大的国际战争之后,战胜国都要根据自身的利益和实力对比状况召开国际会议,缔结国际协议,重新划分边界与势力范围,安排战后世界秩序,从而确定一种新的国际关系格局。雅尔塔体系的基本原则,是二战后期通过以雅尔塔会议为代表的一系列重要国际会议作出的。其中以雅尔塔会议达成的协议最为重要。此前的开罗会议、德黑兰会议和丘吉尔与斯大林关于巴尔干问题的会谈,都可看作是雅尔塔会议的准备;此后举行的旧金山会议、波茨坦会议等则是对雅尔塔会议所确定原则的补充和具体化,雅尔塔体系指的就是上述所有协定的总和。其主要内容包括:处置战败国,消灭法西斯主义;重新确定战后欧亚的政治地图,重划战败国及其被占领地区的疆界;建立联合国等等。雅尔塔体系是美、苏、英互相让步、妥协的产物,起到了将二战所造成的力量对比的既成事实固定下来的作用。雅尔塔体系原则上倡导和平、民主,承认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作用,主张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共处与合作等。它将苏联与美英等国两种不同社会政治间的和平共处纳入国际关系体系,这对战后苏联和东欧各国的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事业十分重要,这些都是雅尔塔体系的积极作用。但是,雅尔塔体系还有消极的一面,它建立在美苏战时军事实力均势的基础上,事实上划分了美苏的势力范围。美苏两国根据自己的战略需要,安排战后世界,两分天下,使雅尔塔体系深深打上了大国强权政治的烙印。正因为雅尔塔体系对世界格局作出了两分天下的划分,所以实施雅尔塔各项协议的结果首先导致了德国的分裂,欧洲也被分裂为东欧和西欧,进而导致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阵营的形成。因此,雅尔塔体系标志着以欧洲为中心的传统的国际格局被美苏两极格局所取代,国际关系进入了一个新时代。

第二次世界大战使国际舞台上几个大国之间的力量对比和地位发生了巨大变化。战前国际舞台上扮演主要角色的英、法、美、德、日、意和苏联七国在战后其地位发生变化。战后初期,德、日、意战败而不再是国际舞台上的主角;由于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反法西斯盟国成为左右国际局势力量,但胜利的盟国由于战争的影响,在国际政治舞台上力量消长。在资本主义世界中,西欧各国的力量普遍削弱。英国虽然获得了战胜国的桂冠,却输尽了财富,它在战争中损失兵力120万,消耗大量资金,外贸濒于停顿,黄金储备几乎枯竭,海外投资也大部分变卖。战争结束债台高筑。难怪丘吉尔在1943年的德黑兰会议期间就已意识到“英国是一个多么小的国家”。他曾这样描绘:“我的一边坐着把一条腿搭在另一条腿上的巨大的俄国熊,另一边是巨大的北美野牛,中间坐着的是一头可怜的英国小毛驴。”法国在二战中沦亡,元气大伤。尽管戴高乐将军领导“自由法国”运动,组建军队,建立法国政权,但它的力量不被盟国重视,直到战争结束才依靠盟国的力量恢复了作为大国的政治地位,但经济濒于瓦解,殖民帝国趋于崩溃。实际上二战后的英法已降到二流国家的地位。二战后的英法不仅不能再依靠自己的力量在欧洲和世界舞台上指手画脚,而且在经济上、政治上、军事上都不得不依附于美国,唯美国马首是瞻。在资本主义各国普遍衰落的同时,美国成为世界上头号强国。军事上,1945年美国军队人数达1 200多万,拥有30艘航空母舰。战后初期,美国在全世界50多个国家建立了近500多个军事基地。此外,还垄断了原子弹。美国军事跃居世界第一。在经济上美国拥有资本主义世界总产量的60%,黄金储备的59%,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资本输出国和债权国。美国凭借巨大经济优势,确立了“布雷顿森林体系”,掌握了国际金融控制权。通过《关税贸易总协定》,形成了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贸易体系。在社会主义世界,苏联成为与美国相抗衡的“超级大国”。战争的胜利,使苏联的军事力量空前强大,政治威望空前提高,到1945年,苏联拥有军队1 140万人,军事工业仅次于美国。战争使苏联扩大了领土面积,建立起“东方战线”,西部邻国的一些地区先后划入苏联版图。在亚洲,苏军进驻中国东北和北朝鲜,占领了日本北方四岛。在苏联影响和帮助下,东欧和亚洲一系列国家建立起人民民主政权。以上可以看出苏联国际政治力量的强大。但苏联在战时损失惨重,战后苏联希望医治战争创伤,恢复并振兴经济。

师:似乎从刚才的雅尔塔体系的建立过程中,我们并不能发现冷战政策出台的缘由。但是,1945年4月16日杜鲁门总统说:“美国在世界上处于领导地位。……凯撒、成吉思汗、路易十四、拿破仑或其他任何一个伟大的领袖所担负的责任,都不能同美国总统今天所担负的责任相比拟。”此外,美国驻苏代办乔治?凯南在1946年2月给国务院发回的一封长达8 000字的电报中强烈而明确地提出两种意识形态的水火不容,必须把苏联看成是政治上的敌手而不是伙伴。从这两段材料中,我们可以看出美国在战后的全球政策与对苏联政策了。实际上,战后初期,美国凭借其经济、军事方面的优势,在经济上,通过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了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统治地位;在政治上,美国企图把资本主义制度推广到全世界。在美国看来,向全世界扩张,成为美国维持其经济并从而维持资本主义制度的根本需要,打开世界市场也是避免从战时经济转向和平经济可能出现的经济危机的需要。但是,美国要实现霸权主义野心却遇到了严重的障碍。正当美国的实力与扩张野心在战后达到空前高度时,苏联和世界各国人民革命力量也在世界范围内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在美国看来,正是苏联和各国人民的革命力量,妨碍了它实现霸权的计划,美国把这一障碍最终归罪于共产主义和苏联,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的冲突,最终导致了美苏同盟的破裂。美国的霸权计划使美苏战时同盟破裂,但美国又不敢贸然越过战时美苏划定的范围界限。为此,美国对苏联实行“冷战”政策。美国对苏联的“冷战”政策,是指以武力为后盾,采取除军事进攻以外的一切敌对活动和对抗形式进行遏制,同时对欧洲资本主义国家加以扶植和控制,并力求控制广大的“中间地带”,即亚、非、拉美国家。“冷战”政策是美驻苏代办乔治?凯南向国务院发回的电报提出的对苏政策。然而,“冷战”政策的公开信号却是由英国的丘吉尔发出的。1946年3月5日,英国首相丘吉尔在杜鲁门陪同下,在美国密苏里州的富尔敦发表了题为“和平砥柱”的“铁幕”演说,呼吁英美结成同盟,共同对付来自苏联的共产主义的挑衅和危险。由此揭开了“冷战”的序幕。

这些是不是??

高中历史课本里有!


美苏争霸期间,中国的作用及地位
作用很大,是遏制美苏的作用。

两极格局时期美苏两国之间都有哪些关系紧张的事例
随着苏联经济、军事实力进一步增强,从50年代后期起,美苏争霸的格局逐渐形成。美苏争霸分为三个阶段。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初,是美苏争霸的第一阶段。这一时期的特点是既有缓和又有争夺。在缓和方面:1955年,苏联主动与西方国家合作,签订了对奥和约,解决了二次大战的一大遗留问题。同年,苏联同联邦...

俄罗斯距离美国阿拉斯加只隔白令海峡,为何两国在这却鲜有摩擦?_百度知 ...
不得不说俄罗斯的领土确实够大,它以170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面积,成为了世界上领土最大的国家,其东部可以直接与美国的阿拉斯加隔海相望,最近距离只有不到5公里,西部又可以深入到欧洲腹地。实际上早在冷战时期,美苏就属于两个不同的阵营,这两个超级大国之间的争霸甚至影响到了整个世界格局的发展,但...

简要概括在美苏争霸的不同阶段.美国和苏联对中国采取
第二阶段,从越战开始到越南战争结束。由于美国参加越战其战略资源被严重浪费,这给了苏联扩张以良好的时机,苏联在全球进行扩张,其在欧洲建立了强大的钢铁洪流,形成了绝对的军事优势,据说当时它只需要两个星期就可以横扫欧洲,西欧国家怕得要死。当年也是在这种情况下,美国才急于和中国搞好关系,出现了...

根据美苏争霸过程中的重大时间以及美苏的对外政策的变化,说明美苏争霸...
肯尼迪等,平起平坐,苏美合作。和与紧张并存,以紧张 为主;争霸优势在美国方 面。60年代后期~70年代末 勃列日涅夫、尼克松等 积极进攻战略 苏联以攻势为主、美国以 守势为主;争霸优势在苏 联方面。80年代中后期,戈尔巴乔夫、里根等.全球缓和战略;实行全面 收缩。苏联处于守势、美国处于 攻势;争霸...

美苏争霸给中国带来的影响?
尼克松访华 ,也需改善同美国的关系。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发表《上海公报》,两国关系开始正常化。1979年元旦,中美建交。80年代,苏联在美苏争霸中从战略进攻转入战略防御,进行全面收缩。在这种情况下,中苏关系开始缓和。1989年5月,戈尔巴乔夫访华,中苏关系实现正常化。中、苏、美三国...

冷战格局、两极格局、美苏争霸格局有什么区别
冷战格局是指军事方面美国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的除军事进攻外的一切敌对行动。两极格局冷战的产物,指的是美苏两国综合国力远超其它国家,由此形成了竞争局面。华约成立标志着两极格局正式形成。美苏争霸是指美国、苏联为成为世界霸主而军事上扩张政治上对立。冷战也正是美国为称霸世界而实行的政策。

为什么美苏争霸的焦点要放在欧洲呢
ls,欧洲地广人稀???地缘上,欧洲同美苏都很接近,是二战的主要战场,国家秘籍分布。经济上,欧洲在战争中损失很大,但工业基础雄厚,资源丰富,因而其发展潜力巨大。政治上,欧洲是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主要对峙的地区,双方互相颠覆、互相渗透的主要地区。军事上,由于距离短,实施军事打击的可能...

与苏、美两国的对抗格局?
雅尔塔体系是世界两极格局形成,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大阵营对抗,国际关系以美苏冷战为主线。冷战是苏,美两国之间开始的对抗。是华约和北约的对抗。两极格局是以苏美两国形成的世界格局。美苏争霸是苏美两国之间为利益上升的争夺。

美苏争霸的三个特征以及中美、中苏的关系
中苏关系:新中国成立后实行“一边倒”外交政策,倒向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中苏结盟,苏联支援中国进行“一五”计划,后因苏联大国沙文主义导致中苏论战使两国关系恶化,苏联撤走全部援华专家并于1969年与中国发生边境武装冲突。1989年戈尔巴乔夫访华使中苏关系正常化。

云龙区18746787876: 美苏争霸时两国的攻守态势是怎样转变的?请大概说一下时间分段以及两国的表现,谢谢.不要复制. -
超钞百为: 美苏争霸是一个持续了几十年的国际关系史上的重要时期.以下是美苏攻守态势转变的时间分段和两国表现的大致概述:1. 20世纪50年代初至60年代初:美国处于攻势,苏联处于守势在这个阶段,美国是全球领先的超级大国,拥有强大的经济...

云龙区18746787876: 比较二战后美苏双方争霸以及冷战的异同 -
超钞百为: 美苏争霸,有斗争的一面 同时也有团结打击其他霸权的一面 比如苏伊士运河危机 冷战是西方与东方两个集团的斗争.不仅仅是美苏的斗争

云龙区18746787876: 什么是中间地带? -
超钞百为: 某一地区的中心地区.如:「这球打到三不管的中间地带.」特指介于美、苏两大阵营之间的缓冲地带.为前苏联赫鲁雪夫所倡.

云龙区18746787876: 各阶段冷战中苏联和美国的攻势和守势? -
超钞百为: 第一阶段,苏联和美国各有攻守,由于美国强于苏联,总体来说是美国处于攻势,苏联处于守势.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到60年代初这一阶段苏联的综合国力与美国还有明显的差距,特别是...

云龙区18746787876: 第三次印巴战争的影响? -
超钞百为: 自巴基斯坦独立后政局一直处于动荡不安的局面.内乱必生外患.东巴局势的恶化给蓄谋已久的印度提供了一个发动战争的绝好机会.由于南亚次大陆重要的地缘优势使其成为美苏争霸的又一战场.第三次印巴战争的爆发其背后有着深刻的大国背景.透过在南亚次大陆地区争雄的印巴两国背后,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美苏争霸的影子.本文试图通过对第三次印巴战争这一次局部战役的分析,从中窥视出大国之间在南亚次大陆上的争霸态势,及其对印巴两国对外政策上的深远影响.

云龙区18746787876: 近代国际关系史体系经历了哪几个阶段的演变?
超钞百为: 国际战略环境的历史演变经历了以下几个方面:一,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战略格局.... 更主要的是确定了美、苏两国的势力范围,标志着两极格局初步形成. 此后,美苏“...

云龙区18746787876: 冷战时美苏关系缓和的原因及过程?
超钞百为: 美苏争霸分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到60年代初.这一阶段苏联的综合国力与美国还有明显的差距,特别是在军事实力上.因此苏联还不足以对美...

云龙区18746787876: 雅尔塔体系与两极格局,冷战格局,美苏争霸格局他们四者有什么区别 在不同的情况下应怎样填 -
超钞百为: 雅尔塔体系是世界两极格局形成,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大阵营对抗,国际关系以美苏冷战为主线.冷战是苏,美两国之间开始的对抗.是华约和北约的对抗.两极格局是以苏美两国形成的世界格局.美苏争霸是苏美两国之间为利益上升的争夺.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