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宋词形容孤独无助的句子

作者&投稿:宗浦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什么是诗歌~

诗歌是一种主情的文学体裁,它以抒情的方式,高度凝练,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用丰富的想象、富有节奏感、韵律美的语言和分行排列的形式来抒发思想情感。 诗体概说 诗体的分类,是一个复杂的问题。现在,只就一般的看法,简单地谈谈汉魏六朝和唐宋的诗体。 汉魏六朝诗,一般称为古诗,其中包括汉魏乐府古辞、南北朝乐府民歌,以及这个时期的文人诗。乐府本是官署的名称。乐府歌辞是由乐府机关采集,并为它配上乐谱,以便歌唱的。《文心雕龙·乐府》篇说:"凡乐辞曰诗,诗声曰歌。"由此可以看出诗、歌、乐府这三个概念之间的关系:诗指的是诗人所作的歌辞,歌指的是和诗相配合的乐曲,乐府则兼指二者而言。后来袭用乐府旧题或摹仿乐府体裁写的作品,虽然没有配乐,也称为乐府。中唐时白居易等掀起一个新乐府运动,创新题,写时事,因而叫作新乐府。 唐以后的诗体,从格律上看,大致可分为近体诗和古体诗两类。近体诗又叫今体诗,它有一定的格律。古体诗一般又叫古风,这是依照古诗的作法写的,形式比较自由,不受格律的束缚。 从诗句的字数看,有所谓四言诗、五言诗和七言诗。四言是四个字一句,五言是五个字一句,七言是七个字一句。唐代以后,四言诗很少见了,所以通常只分五言、七言两类。五言古体诗简称五古;七言古体诗简称七古;三五七言兼用者,一般也算七古。五言律诗简称五律,限定八句四十字;七言律诗简称七律,限定八句五十六字。超过八句的叫长律,又叫排律。长律一般都是五言诗。只有四句的叫绝句;五绝共二十个字,七绝共二十八个字。绝句可分为律绝和古绝两种。律绝要受平仄格律的限制,古绝不受平仄格律的限制。古绝一般只限於五绝。 “现代诗”名称,开始使用于1953年—纪弦创立“现代诗社”时确立。现代诗的含义: 1.形式是自由的 2.内涵是开放的 3.意象经营重于修辞。 “古典诗”与“现代诗”的比较:“诗”者皆为感于物而作,是心灵的映现。“古典诗”以“思无邪”的诗观,表达温柔敦厚、哀而不怨,强调在“可解与不可解之间”。“现代诗”强调自由开放的精神,以直率的情境陈述,进行“可感与不可感之间”的沟通。 诗歌主要有以下几部分: (一)诗歌的起源 诗是最古老也是最具有文学特质的文学样式。来源于古代人们的劳动号子和民歌,原是诗与歌的总称。开始诗和歌不分,诗和音乐、舞蹈结合在一起,统称为诗歌。中国诗歌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遗产,如,《诗经》《楚辞》和《汉乐府》以及无数诗人的作品。西欧的诗歌,由古希腊的荷马、萨福和古罗马的维尔吉、贺拉斯等诗人开启创作之源。 (二)诗歌的特点 诗歌是高度集中地概括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它饱含着作者的思想感情与丰富的想象,语言凝练而形象性强,具有鲜明的节奏,和谐的音韵,富于音乐美,语句一般分行排列,注重结构形式的美。 我国现代诗人、文学评论家何其芳曾说:“诗是一种最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样式,它饱含着丰富的想象和感情,常常以直接抒情的方式来表现,而且在精炼与和谐的程度上,特别是在节奏的鲜明上,它的语言有别于散文的语言。”这个定义性的说明,概括了诗歌的几个基本特点:第一,高度集中、概括地反映生活;第二,抒情言志,饱含丰富的思想感情;第三,丰富的想象、联想和幻想;第四,语言具有音乐美。 (三)诗歌的表现手法 诗歌的表现手法很多,我国最早流行而至今仍常使用 的传统表现手法有“赋、比、兴”。《毛诗序》说:“故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这“六义”中,“风、雅、颂”是指《诗经》的诗篇种类,“赋、比、兴”就是诗中的表现手法。 赋:是直接陈述事物的表现手法。宋代学者朱熹在《诗集传》的注释中说:“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如,《诗经》中的《葛覃》《芣苢》就是用的这种手法。 比:是用比喻的方法描绘事物,表达思想感情。刘勰在《文心雕龙·比兴》中说:“且何谓为比也?盖写物以附意,扬言以切事者也。”朱熹说:“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如,《诗经》中的《螽斯》《硕鼠》等篇即用此法写成。 兴:是托物起兴,即借某一事物开头来引起正题要描述的事物和表现思想感情的写法。唐代孔颖达在《毛诗正义》中说:“兴者,起也。取譬引类,起发己心,诗文诸举草木鸟兽以见意者,皆兴辞也。”朱熹更明确地指出:“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如《诗经》中的《关睢》《桃夭》等篇就是用“兴”的表现手法。 这三种表现手法,一直流传下来,常常综合运用,互相补充,对历代诗歌创作都有很大的影响。 诗歌的表现手法是很多的,而且历代以来不断地发展创造,运用也灵活多变,夸张、复沓、重迭、跳跃等等,难以尽述。但是各种方法都离不开想象,丰富的想象既是诗歌的一大特点,也是诗歌最重要的一种表现手法。在诗歌中,还有一种重要的表现手法是象征。象征,简单说就是“以象征义”,但在现代诗歌中,象征则又表现为心灵 的直接意象,这是应予注意的。用现代的观点来说,诗歌塑造形象的手法,主要的有三种: 1.比拟。刘勰在《文心雕龙》一书中说:比拟就是“或喻于声,或方于貌,或拟于心,或譬于事。”这些在我们前面列举的诗词中,便有许多例证。比拟中还有一种常用的手法,就是“拟人化”:以物拟人,或以人拟物。前者如徐志摩的《再别康桥》: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里荡漾。把“云彩”“金柳”都当作人来看待。以人拟物的,如,洛夫的《因为风的缘故》:……我的心意/则明亮亦如你窗前的烛光/稍有暧昧之处/势所难免/因为风的缘故/……以整生的爱/点燃一盏灯/我是火/随时可能熄灭/因为风的缘故。把“我的心”比拟为烛光,把我比作灯火。当然,归根结底,实质还是“拟人”。 2.夸张。就是把所要描绘的事物放大,好像电影里的“大写”“特写”镜头,以引起读者的重视和联想。李白的“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赠汪伦》)“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望庐山瀑布》),其中说到“深千尺”“三千尺”,虽然并非事实真相,但他所塑造的形象,却生动地显示了事物的特征,表达了诗人的激情,读者不但能够接受,而且能信服,很惊喜。然而这种夸张,必须是艺术的、美的,不能过于荒诞,或太实、太俗。如,有一首描写棉花丰收的诗:“一朵棉花打个包/压得卡车头儿翘/头儿翘,三尺高/好像一门高射炮。”读后却反而使人觉得不真实,产生不出美的感觉。 3.借代。就是借此事物代替彼事物。它与比拟有相似 之处,但又有所不同,不同之处在于:比拟一般是比的和被比的事物都是具体的、可见的;而借代却是一方具体,一方较为抽象,在具体与抽象之间架起桥梁,使诗歌的形象更为鲜明、突出,以引发读者的联想。这也就是艾青所说的“给思想以翅膀,给感情以衣裳,给声音以彩色,使流逝变幻者凝形。” 塑造诗歌形象,不仅可以运用视角所摄取的素材去描绘画面,还可以运用听觉、触觉等感官所获得的素材,从多方面去体现形象,做到有声有色,生动新颖。唐代诗人贾岛骑在毛驴上吟出“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但又觉得用“僧敲月下门”亦可。究竟是“推”还是“敲”,他拿不定主意,便用手作推敲状,不料毛驴挡住一位大官的去路,此人乃大文豪韩愈,当侍卫将贾岛带到他的马前,贾据实相告,韩沉吟良久,说还是用敲字较好。因为“敲”有声音,在深山月夜,有一、二记敲门声,便使得那种情景“活”起来,也更显得环境的寂静了。前述《枫桥夜泊》的“乌啼”“钟声”,也是这首诗的点睛之笔。还有白居易的《琵琶行》中的音乐描写,“大珠小珠落玉盘”一段,更是十分逼真,非常精彩!现代的如黄河浪的《晨曲》:“还有那尊礁石/在固执地倾听/风声雨声涛声之外/隐隐约约的/黎明/灵泉寺的晨钟/恰似鼓山涌泉的/悠远回应/淡淡淡淡的敲落/几颗疏星/而涨红花冠的/雄劲的鸡鸣/仿佛越海而来/啼亮一天朝霞/如潮涌。这首诗也写得很好。所以我们如果掌握了用声音塑造形象的手法,那将为诗歌创作开拓一个更加广阔的领域。 无论是比拟、夸张或借代,都有赖于诗人对客观事物进行敏锐的观察,融入自己的情感,加以大胆的想象,甚 至幻想。可以这样说,无论是浪漫派也好,写实派也好,没有想象(幻想),便不成其为诗人。比如,以豪放称著的李白,固然想象丰富,诗风雄奇,而以写实称著的杜甫,也写出了诸如“安得广厦千万间……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和“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乾。”(《月夜》)等等浮想连翩的佳作。 (四)中国古代诗歌的分类 1.诗按音律分,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两类。古体诗和近体诗是唐代形成的概念,是从诗的音律角度来划分的。 (1)古体诗:包括古诗(唐以前的诗歌)、楚辞、乐府诗。“歌”“歌行”“引”“曲”“呤”等古诗体裁的诗歌也属古体诗。古体诗不讲对仗,押韵较自由。古体诗的发展轨迹:《诗经》→楚辞→汉赋→汉乐府→魏晋南北朝民歌→建安诗歌→陶诗等文人五言诗→唐代的古风、新乐府。 ①楚辞体:是战国时期楚国屈原所创的一种诗歌形式,其特点是运用楚地方言、声韵,具有浓厚的楚地色彩。东汉刘向编辑的《楚辞》,全书十七篇,以屈原作品为主,而屈原作品又以《离骚》为代表作,后人因此又称“楚辞体”为“骚体”。 ②乐府:本是汉武帝时掌管音乐的官署名称,后变成诗体的名称。汉、魏、南北朝乐府官署采集和创作的乐歌,简称为乐府。魏晋和唐代及其以后诗人拟乐府写的诗歌虽不入乐,也成为乐府和拟乐府。如《敕勒歌》《木兰诗》《短歌行》(曹操)。一般来说,乐府诗的标题上有的 加“歌”“行”“引”“曲”“吟”等。 ③歌行体:是乐府诗的一种变体。汉、魏以后的乐府诗,题名为“歌”“行”的颇多,二者虽名称不同,其实并无严格区别,都是“歌曲”的意思,其音节、格律一般都比较自由,形式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富于变化,以后遂有“歌行”体。到了唐代,初唐诗人写乐府诗,除沿用汉魏六朝乐府旧题外,已有少数诗人另立新题,虽辞为乐府,已不限于声律,故称新乐府。此类诗歌,至李白、杜甫而大有发展。如,杜甫的《悲陈陶》《哀江头》《兵车行》《丽人行》,白居易的许多作品,其形式采用乐府歌行体,大多三言、七言错杂运用。 (2)近体诗:与古体诗相对的近体诗又称今体诗,是唐代形成的一种格律体诗,分为两种,其字数、句数、平仄、用韵等都有严格规定。 ①一种称“绝句”,每首四句,五言的简称五绝,七言的简称七绝。 ②一种称“律诗”,每首八句,五言的简称五律,七言的简称七律,超过八句的称为排律(或长律)。 律诗格律极严,篇有定句(除排律外),句有定字,韵有定位(押韵位置固定),字有定声(诗中各字的平仄声调固定),联有定对(律诗中间两联必须对仗)。例如,起源于南北朝、成熟于唐初的律诗,每首四联八句,每句字数必须相同,可四韵或五韵,中间两联必须对仗,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如果在律诗定格基础上加以铺排延续到十句以上,则称排律,除首末两联外,上下句都需对仗,也有隔句相对的,称为“扇对”。再如,绝句仅为四句两联,又称绝诗、截句、断句,平仄、押韵、对偶都有一定要求。 (3)词:又称为诗余、长短句、曲子、曲子词、乐府等。其特点: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字数不同可分为长调(91字以上)、中调(59~90字)、小令(58字以内)。词有单调和双调之分,双调就是分两大段,两段的平仄、字数是相等或大致相等的,单调只有一段。词的一段叫一阙或一片,第一段叫前阙、上阙、上片,第二段叫后阙、下阙、下片。 (4)曲:又称为词余、乐府。元曲包括散曲和杂剧。散曲兴起于金,兴盛于元,体式与词相近。特点:可以在字数定格外加衬字,较多使用口语。散曲包括有小令、套数(套曲)两种。套数是连贯成套的曲子,至少是两曲,多则几十曲。每一套数都以第一首曲的曲牌作为全套的曲牌名,全套必须同一宫调。它无宾白科介,只供清唱。 2.按内容来分类: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送别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怀古诗(咏史诗)、咏物诗、悼亡诗、讽谕诗。 (1)怀古诗。 一般是怀念古代的人物和事迹。咏史怀古诗往往将史实与现实扭结到一起,或感慨个人遭遇,或抨击社会现实。如,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感慨个人遭遇,理想和现实的矛盾,年过半百,功业无成。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表达对朝廷苟且偷生的不满,抨击社会现实。也有的咏史怀古诗只是对历史作冷静的理性思考与评价,或仅是客观的叙述,诗人自身的遭遇不在其中,诗人的感慨只是画外之音而已。如,刘禹锡的《乌衣巷》,今昔对比,表达了诗人的历史沧桑之感。 (2)咏物诗。 咏物诗的特点:内容上以某一物为描写对象,抓住其某些特征着意描摹。思想上往往是托物言志。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格。常用比喻、象征、拟人、对比等表现手法。 (3)山水田园诗。 南朝谢灵运开山水诗先河,东晋陶渊明开田园诗先河,发展到唐代,有山水田园诗派,代表人物是王维、孟浩然。山水田园诗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见长,诗境隽永优美,风格恬静淡雅,语言清丽洗练。 (4)战争诗。 从先秦就有了以边塞、战争为题材的诗,发展到唐代,由于战争仍频,统治者重武轻文,士人邀功边庭以博取功名比由科举进身容易得多,加之盛唐那种积极用世、昂扬奋进的时代气氛,于是奇情壮丽的边塞诗便大大发展起来了,形成一个新的诗歌流派,其代表人物是高适、岑参、王昌龄。 (5)行旅诗和闺怨诗。 古人或久宦在外,或长期流离漂泊,或久戍边关,总会引起浓浓的思乡怀人之情,所以这类诗文就特别多,它们或写羁旅之思,或写思念亲友,或写征人思乡,或写闺中怀人。写作上或触景伤情,或感时生情,或托物传情,或因梦寄情,或妙喻传情。 鉴赏这类诗要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确定情感类别;抓住意象,构建图景;抓住关键词语,体味艺术特点。 (6)送别诗。 古代由于交通不便,通讯极不发达,亲人朋友之间往往一别数载难以相见,故古人特别看重离别。离别之际,人们往往设酒饯别,折柳相送,有时还要吟诗话别,因此离情别绪就成为古代文人一个永恒的主题。因各人的情况不同,故送别诗所写的具体内容及思想倾向往往有别。有的直接抒写离别之情,有的借以一吐胸中积愤或表明心志,有的重在写离愁别恨,有的重在劝勉、鼓励、安慰,有的兼而有之。 (五)现代诗歌的分类 诗歌的分类也有多种方法,根据不同的原则和标准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种类。基本的有以下几种: 1.叙事诗和抒情诗。这是按照作品内容的表达方式划分的。 (1)叙事诗:诗中有比较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通常以诗人满怀激情的歌唱方式来表现。史诗、故事诗、诗体小说等都属于这一类。史诗如古希腊荷马的《伊里亚特》和《奥德赛》;故事诗如我国诗人李季的《王贵与李香香》;诗体小说如英国诗人拜伦的《唐璜》,俄国诗人普希金的《叶甫盖尼·奥涅金》。(2)抒情诗:主要通过直接抒发诗人的思想感情来反映社会生活,不要求描述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如,情歌、颂歌、哀歌、挽歌、牧歌和讽刺诗。这类作品很多,不一一列举。 当然,叙事和抒情也不是绝然分割的。叙事诗也有一定的抒情性,不过它的抒情要求要与叙事紧密结合。抒情诗也常有对某些生活片断的叙述,但不能铺展,应服从抒情的需要。 2.格律诗、自由诗和散文诗。这是按照作品语言的音韵格律和结构形式分类的。 (1)格律诗:是按照一定格式和规则写成的诗歌。它对诗的行数、诗句的字数(或音节)、声调音韵、词语对仗、句式排列等有严格规定,如,我国古代诗歌中的“律诗”“绝句”和“词”“曲”,欧洲的“十四行诗”。(2)自由诗:是近代欧美新发展起来的一种诗体。它不受格律限制,无固定格式,注重自然的、内在的节奏,押大致相近的韵或不押韵,字数、行数、句式、音调都比较自由,语言比较通俗。美国诗人惠特曼(1819—1892)是欧美自由诗的创始人,《草叶集》是他的主要诗集。我国“五四”以来也流行这种诗体。 (3)散文诗:是兼有散文和诗的特点的一种文学体裁。作品中有诗的意境和激情,常常富有哲理,注重自然的节奏感和音乐美,篇幅短小,像散文一样不分行,不押韵,如,鲁迅的《野草》。 (六)白朴《天净沙·秋》赏析 一提到“秋”,人们的第一反应便是那首家喻户晓、脍炙人口的《天净沙·秋思》(马致远作)。殊不知,元曲当中写到关于“秋”的作品甚多,最为传神的当属白朴的《天净沙·秋》。如果说,马致远被称为“秋思之祖”的话,那么,白朴应义不容辞地被推为“秋意之圣”。本曲首二句白朴用如椽之笔,在不着一个谓词的情况下,巧妙地并列六组名词来描摹了一幅地面与天空的和谐画面:日头平西,落霞满天,小村披拂着斜晖;炊烟袅袅几如凝止,老树枝桠不动纹丝,乌鸦树羽辍立枝头。 第二句,则是在前两句描摹的大范围中的一角特景。 在这一片宁静的秋景当中,突然掠过一只大雁,飞下地面。这一动态的骤然出现,打破了静景的观感,使人心为之一动。“一点”说明“飞鸿”的距离之远,“影下”更显速度之快! 第三句是最能传秋意之神的句子。首先是视角上的远近结合,远处是秋山和秋水,并且具有特征的色彩——青与绿;近处是秋天的植物:草、叶和花,白、红、黄更是和谐烘托,五彩纷呈,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秋之画卷”,渲染了秋景,传达了浓郁的秋意。其次,全句未著一个“秋”字而处处见“秋意”,正所谓“不著一字,尽得风流”!这也正是作者的高明之处! 综观全曲,其结构新颖别致,即“铺排静景——中介飞鸿动景——铺排静景”,规范而不呆板;其次,章法上动静结合,变化而不单调;再次,如果说此曲前两句秋景不免显得清寂、清冷,那么到了第三句,则意境转换,更显清疏、清和了。这些足见作者的高超的炼意本领和构思技巧。 (七)郭沫若《天上的街市》赏析 郭沫若的诗一向以强烈的情感宣泄著称,他的《凤凰涅》热情雄浑;他的《天狗》带着消灭一切的气势;他的《晨安》《炉中煤》曾经让我们的心跳动不止。但这首诗却恬淡平和,意境优美,清新素朴。诗人作这首诗时正在日本留学,和那时的很多中国留学生一样,他心中有着对祖国的怀念,有对理想未来的迷茫。诗人要借助大自然来思索这些,经常在海边彷徨。在一个夜晚,诗人走在海边,仰望美丽的天空、闪闪的星光,心情变得开朗起来。诗人似乎找到了自己的理想,于是他在诗中将这种理想写了出 来——那似乎是天国乐园的景象。 诗人将明星比作街灯。点点明星散缀在天幕上,那遥远的世界引起人们无限的遐想。街灯则是平常的景象,离我们很近,几乎随处可见。诗人将远远的街灯比喻为天上的明星,又将天上的明星说成是人间的街灯。是诗人的幻觉,还是诗人想把我们引入“那缥缈的空中”?在诗人的心中,人间天上是一体的。 那缥缈的空中有一个街市,繁华美丽的街市。那儿陈列着很多的物品,这些物品都是人间的珍宝。诗人并没有具体写出这些珍奇,留给了我们很大的想象空间,我们可以将它们作为我们需要的东西,带给我们心灵宁静、舒适的东西。 那不仅是一个街市,更是一个生活的场景。那被浅浅的天河分隔的对爱情生死不渝的牛郎、织女,在过着怎样的生活?还在守着银河只能远远相望吗?“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诗人这样说。在那美丽的夜里,他们一定在那珍奇琳琅满目的街市上闲游。那流星,就是他们手中提着的灯笼。简简单单的几句话,就颠覆了流传千年的神话,化解了那悲剧和人们叹息了千年的相思和哀愁。 这首诗风格恬淡,用自然清新的语言、整齐的短句、和谐优美的韵律,表达了诗人纯真的理想。那意境都是平常的,那节奏也是缓慢的,如细流,如涟漪。但就是这平淡的意境带给了我们丰富的想象,让我们的心灵随着诗歌在遥远的天空中漫游,尽情驰骋美好的梦想

1、诗歌分古体诗歌和现代诗歌。写古体诗歌建议先多多欣赏一些古典诗词,而后进行简单的模仿。其次必须学会平仄押韵规则。

2、优秀的现代诗歌都比较注重诗歌的音韵美,用简单的话语描写一种意境或者意象。重点是要有诗歌的意境和意象,不能简单的白话用诗歌的格式堆积。诗歌是灵动性的。

3、其次就是多模仿,先学会模仿别人写的慢慢才会领会诗歌的要领写出自己的作品。比如别人写一个“拉着纤绳的船夫”你就可以来一个“拉着板车的车夫”嘛,模仿也是一种创作。

扩展资料:
诗歌的表现手法
1、比拟
刘勰在《文心雕龙》一书中说:比拟就是“或喻于声,或方于貌,或拟于心,或譬于事。”这些在我们前面列举的诗词中,便有许多例证。比拟中还有一种常用的手法,就是“拟人化”:以物拟人,或以人拟物。前者如徐志摩的《再别康桥》: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里荡漾。把“云彩”“金柳”都当作人来看待。
以人拟物的,如,洛夫的《因为风的缘故》:……我的心意/则明亮亦如你窗前的烛光/稍有暧昧之处/势所难免/因为风的缘故/……以整生的爱/点燃一盏灯/我是火/随时可能熄灭/因为风的缘故。把“我的心”比拟为烛光,把我比作灯火。当然,归根结底,实质还是“拟人”。

2、夸张
就是把所要描绘的事物放大,好像电影里的“大写”“特写”镜头,以引起读者的重视和联想。李白的“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赠汪伦》)“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望庐山瀑布》),其中说到“深千尺”“三千尺”,虽然并非事实真相,但他所塑造的形象,却生动地显示了事物的特征,表达了诗人的激情,读者不但能够接受,而且能信服,很惊喜。
然而这种夸张,必须是艺术的、美的,不能过于荒诞,或太实、太俗。打油诗是市井文学的一种特殊形式。如,有一首描写棉花丰收的打油诗:“一朵棉花打个包/压得卡车头儿翘/头儿翘,三尺高/好像一门高射炮。”读后却反而使人觉得不真实,产生不出美的感觉。

3、借代
就是借此事物代替彼事物。它与比拟有相似之处,但又有所不同,不同之处在于:比拟一般是比的和被比的事物都是具体的、可见的;而借代却是一方具体,一方较为抽象,在具体与抽象之间架起桥梁,使诗歌的形象更为鲜明、突出,以引发读者的联想。
这也就是艾青所说的“给思想以翅膀,给感情以衣裳,给声音以彩色,使流逝变幻者凝形。” 塑造诗歌形象,不仅可以运用视角所摄取的素材去描绘画面,还可以运用听觉、触觉等感官所获得的素材,从多方面去体现形象,做到有声有色,生动新颖。唐代诗人贾岛骑在毛驴上吟出“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但又觉得用“僧敲月下门”亦可。
究竟是“推”还是“敲”,他拿不定主意,便用手作推敲状,不料毛驴挡住一位大官的去路,此人乃大文豪韩愈,当侍卫将贾岛带到他的马前,贾岛据实相告,韩愈沉思良久,说还是用敲字较好。
因为“敲”有声音,在深山月夜,有一、二记敲门声,便使得那种情景“活”起来,也更显得环境的寂静了。前述《枫桥夜泊》的“乌啼”和“钟声”,也是这首诗的点睛之笔。
参考资料:
诗歌-百度百科

提供给你一部分形容孤独无助的唐诗宋词!供参考!

1、孤独无丁壮(宋·梅尧臣·《汝坟贫女》)

2、名高给孤独(唐·陈陶·《题僧院紫竹》)

3、早孤独(元·王哲·《梅花引》)

4、孤独叹沉沦(宋·苏泂·《有叹》)

5、给孤独园堪雁行(宋·方回·《灵隐寺行呈伏虎岩》)

6、孤独嗟穷民(宋·李新·《元次山作友丐予乃谚之》)

7、孤独伴客醉(宋·张耒·《次颍川》)

8、谁为念孤独(宋·郑侠·《谢太守答诗莱州》)

9、端老孤独园(宋·许翰·《舣舟大藤峡口武陵使至忽奉福唐珍牍附以古风》)

10、遂因孤独名(宋·余靖·《过大孤山》)

11、壶中九华伴孤独(宋·朱翌·《群玉亭》)

12、何幸相逢孤独园(宋·陈著·《和息庵呈蒙山韵》)

13、岁寒抱孤独(宋·度正·《青松一首送杨侍郎丈赴阙》)

14、千载守孤独(宋·楼钥·《隐清》)

15、诵经孤独园(宋·汪元量·《全太后为尼》)

16、东皇想是怜孤独(宋·杨公远·《迟梅》)

17、孤独园中瞻佛眼(宋·张舜民·《所寓开利寺小池有四色莲花青黄白红红者千叶》)

18、山称孤独字(宋·陈从易·《小孤山》)

19、孤独标碧地霜月(宋·陈造·《再次赵侯韵》)

20、弱植念孤独(宋·郭印·《再和前韵答隐父二首》)

21、至死守孤单(唐·白居易·《和《雉媒》》)

22、孤单共感恩(唐·郑谷·《次韵和王驾校书结绶见寄之什》)

23、孤单小谏渔舟在(唐·郑谷·《寄献狄右丞》)

24、彭郎依旧小孤单(现代·郁达夫·《为林建兄题陈月秀女史画《匡庐图》》)

25、孤单虽有托(唐·李频·《投京兆府试官任文学先辈》)

26、孤单荷曲成(宋·丁谓·《又五言十韵》)

27、孤单同伯道(唐·白居易·《阿崔》)

28、惜春情绪正孤单(宋·王柏·《和易岩首夏韵》)

29、形影未孤单(宋·曾几·《次韵三首》)

30、月夕孤单女(宋·刘克庄·《商妇词十首》)

31、妾身孤单君莫忆(宋·郑会·《续潘探花捣衣曲》)

32、云鹤性孤单(唐·无作·《谢武肃王》)

33、孤单常自畏(宋·曹勋·《用李参政游延福寺韵上之》)

34、孤单取事休言命(唐·郑谷·《送进士王驾下第归蒲中(时任朝在西蜀)》)

35、孤单所得皆逾分(唐·郑谷·《谷比(一作卯)岁受同年丈人故川守李侍郎教》)

 

还有其他的:

 

1、孤立如羁雁(宋·陆游·《感旧》)

2、三端自孤立(唐·寒山·《诗三百三首》)

3、三端自孤立(唐·寒山·《诗三百三首》)

4、一松孤立信豪杰(宋·陆游·《治圃》)

5、若孤立后(宋·佚名·《绍兴祀祚德庙八首》)

6、若孤立后(宋·佚名·《绍兴祀祚德庙八首》)

7、人生孤立何伤焉(清·袁枚·《独秀峰》)

8、孤立时全塞(唐·许棠·《陈情献江西李常侍五首》)

9、以忠义孤立(宋·文天祥·《则堂》)

10、玉润终孤立(唐·杜甫·《送大理封主簿五郎亲事不合却赴通州,主簿前》)

11、只宜孤立度浮生(宋·杨公远·《借虚谷太博狂吟十诗韵书怀并呈太博》)

12、阙下难孤立(唐·张乔·《江南别友人》)

13、孤立竟无成(唐·罗隐·《感旧》)

14、岁暮塔孤立(宋·陈与义·《得张正字诗》)

15、亭亭孤立孰傍缘(宋·苏辙·《次韵子瞻书黄庭内景卷后赠蹇道士拱辰》)

16、亭亭孤立孰傍缘(宋·苏辙·《次韵子瞻书黄庭内景卷後赠蹇道士拱辰》)

17、排云正孤立(明·戴良·《和沈休文双溪八咏》)

18、刘兄文高行孤立(唐·白居易·《醉后走笔酬刘五主簿长句之赠,兼简张大、贾》)

19、孤立小心还自笑(唐·郑谷·《早入谏院二首》)

20、举世轻孤立(唐·崔涂·《苦吟》)

21、孤立本无朋(宋·戴栩·《官满寓济川馆得叶嘉仲和朱宰梅花诗次韵云作》)

22、入无奥主常孤立(宋·刘克庄·《杂兴十首》)

23、屈原孤立佩兰时(宋·郑刚中·《梅花三绝》)

24、亭亭孤立孰旁缘(宋·黄庭坚·《黄庭画赞》)

25、孤立是闲心(宋·寇准·《野步》)

26、能仁寺里塔孤立(宋·董嗣杲·《岳园醉宿二首》)

27、一区济济虽孤立(宋·王柏·《和得全喜雪韵》)

28、祥云架上非孤立(宋·杨起莘·《金鸡石》)

29、端峭尔孤立(唐·姚合·《寄贾岛浪仙》)

30、平生孤立懒随群(宋·刘克庄·《门外》)

31、孤立寡良遇(宋·释文珦·《泊舟》)

32、龙行虎步争孤立(宋·释重显·《送惠文禅者》)

33、朝行孤立知音少(宋·王禹偁·《寄田舍人》)

34、孤立天所赋(宋·徐瑞·《题王朝英修竹斋》)

35、孤立无依倚(唐·卢仝·《寄赠含曦上人》)

36、孤立转迁难(唐·罗隐·《寄侯博士》)

37、孤立雪花团(唐·黄滔·《省试内出白鹿宣示百官乾宁二年》)

38、昂昂孤立中不倚(宋·蔡襄·《四贤一不肖诗·右范希文》)

39、孤立敢言逾素分(宋·寇准·《书怀寄唐工部》)

40、孤立圣所惧(宋·林景熙·《半云庵》)

41、孤立可胜悲(宋·刘克庄·《哭郑君瑞长官二首》)

42、沙鹤方孤立(宋·司马光·《和端式十题·寒溪石》)

43、劲节久孤立(宋·张舜民·《李侯新斋植松竹聊为杂言》)

44、孤立皆难进(唐·许棠·《寄江上弟妹》)

45、须知孤立易蹉跎(唐·罗邺·《秋夕寄友人》)

46、重惟孤立当惩创(宋·度正·《遂茶使赵伯川赴阙》)

47、得地不孤立(宋·金君卿·《双桧分题》)

48、孤立云霞外(宋·释重显·《答天童新和尚》)

49、乔松但孤立(宋·王炎·《和赵行之三首》)

50、千年松上疑孤立(宋·魏野·《和人见咏新鹤》)

51、尔能孤立乱山中(宋·赵蕃·《感梅属周文显二首》)

52、像前孤立影(唐·齐己·《赠询公上人》)

53、孤立影危丹槛里(唐·齐己·《谢南平王赐山鸡》)

54、孤立本来难(唐·尚颜·《送刘必先》)

55、排云少孤立(南北朝·沈约·《咏孤桐诗》)

56、华亭孤立病时身(宋·范仲淹·《依韵酬吴春卿二首其一·鹤》)

57、碧岩孤立啸□峰(宋·黄非熊·《龙树岩》)

58、对人孤立水烟平(宋·寇准·《江上晚行》)

59、御水莎青孤立鹭(宋·寇准·《秋兴浩然追忆馆殿幽致偶成长句寄徐休学士》)

60、雪片成孤立(宋·李石·《五更一点月照窗几以为晓也披衣视之雪厚至尺》)

61、孤立大方资定惠(宋·释重显·《三宝赞其一·佛宝》)

62、孤立信奇最(宋·王铚·《送王道元运判致政归潜皖》)

63、山头孤立玉竰左立右畗(宋·杨万里·《过景星山山顶一石立又名突星山》)

64、不语仍孤立(宋·赵湘·《寄杨坦明府》)

65、白社同孤立(唐·崔涂·《寄舅》)

66、禽栖日落犹孤立(唐·齐己·《水边行》)

67、人远鹭孤立(宋·洪咨夔·《过四望山》)

68、孤立何须同参(宋·刘克庄·《赠无庵于道人六言一首》)

69、忍寒孤立懒盟鸥(宋·释绍昙·《为友于题水禽》)

70、孤立逾一纪(明·范汭·《送丁长孺礼部》)

71、君王孤立臣为朋(明·李东阳·《千金赠》)

72、小孤立亭亭(明·汪广洋·《壮游奉简诸阁老》)

73、大贤本孤立(唐·王昌龄·《上同州使君伯》)

74、野鹤每孤立(唐·李颀·《送东阳王太守(末缺)》)

75、莓苔石冷想孤立(唐·刘沧·《月夜闻鹤唳》)

76、孤立却宜迟(唐·李频·《勉力》)

77、孤立江淮地(宋·李曾伯·《过小孤》)

78、孤立生气燄(宋·楼钥·《送从弟叔韶尉东阳》)

79、秋千院落人孤立(明·罗焘·《追和石田翁落花诗(二首)》)

80、孤立宜有邻(明·沈周·《图琴川钱氏沁雪石》)

81、孤立难自胜(明·王履·《至罗纹桥卖酒家作早食所止与少华相对》)



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描写孤独寂寞的诗句
1、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泪下。
2、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3、惟有楼前流水,应念我,终日凝眸。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
4、吹箫人去玉楼空,肠断与谁同倚?
5、人何处?连天衰草,望断归来路。
6、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7、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8、梳洗罢,独倚望江楼。
9、魂梦不堪幽怨,更一声啼鴂。
10、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11、走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每一步迈出的都是寂寞,每一脚跨出的都是孤独!
12、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13、难言处,良窗淡月,疏影尚风流。
14、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15、无可奈何花落去,小园香径独徘徊。
16、枕边泪倒多如窗外雨。
17、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
18、相逢易,离别苦,他日回首情何处。
19、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20、莫许杯深琥珀浓,未成沈醉意先融,疏钟己应晚来风。瑞脑香消魂梦断,辟寒金小髻鬟松,醒时空对烛花红。
21、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22、谁见幽人独往来,飘渺孤鸿影。
23、一声声叫的孤凄,向月明中和影一双飞。
24、独行独坐,独倡独酬还独卧。伫立伤神,无奈轻寒着摸人。
25、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这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唐诗宋词七夕意象
2.求 关于七夕的宋词,古诗,现代诗都行 杜牧:秋夕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鹊桥仙- 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鹊桥仙 吴潜 扁舟昨泊,危...

悲伤的诗句,越多越好!唐诗宋词都可以…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译文:瑟本有二十五根弦,但此诗创作于李商隐妻子死后,故五十弦有断弦之意但即使这样它的每一弦、每一音节,足以表达对那美好年华的思念。庄周其实知道自己只是...

求唐诗宋词鉴赏之1.李白杜甫诗歌的艺术特色2.李清照苏轼词的艺术特色3...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意轻千金赠,顾向平原笑”诗人豪迈的情怀正是这样的影响了他的诗歌的表达瑰丽无比,奇特俊逸。杜甫的诗歌往往所表达的是一种沉郁顿挫,忧国忧民的思想,读杜甫的诗感觉他的每一个字里行间都流露出杜甫的忧国忧民的抑郁之情,这样的一种...

最悲伤的十首宋词诗句 唯美伤感的句子有没有打动到你
怎么写诗句?1、内容上:美丽的想象,平凡中看到不平凡;只有发挥想象才能创造出鲜明的形象,诗歌的生命力是想象赋予的,没有想象,写出来的诗歌是干涩的。想象能使一件细小的事物显示出惊人的魅力 2、思想上:要写出动人的情意。就是说,要加入个人的情感和体会;有想象这张翅膀,情感的力量,诗的美...

唯美孤独的句子
43.你在孤独悲伤的日子,请悄悄地念一念我的名字,并且说:这世上有人在怀念我,我活在一个人的心里。 44.我想有个人,能够经常对我微笑;我想有个人,能够经常跟我说说心里话;我想有个人,能够珍惜我们在一起的每分每秒;我想有个人,能在我孤独无助的时候陪在我身边;我想有个人,知道心疼我;我想有个人,能够陪我一起...

语文唐诗宋词鉴赏
此二句以精美工整的对仗,借物言情,表达了词人哀叹流年、自伤迟暮的深沉悲慨。 名家点评 当代诗评家洪柏昭评价:“全词言短意长,含蓄有味,写景言情,皆臻佳境;且格律工细,语言醇雅,深得小令创作三昧,是宋词中的上乘之作。” 【词人介绍】 毛滂(1064——?),字泽民,衢州江山石门(今属浙江)人。宋哲宗元佑年间...

唐诗宋词赏析及原文
灯火阑珊处”的“那人”,一位忧愁、孤独、自甘寂寞者,才是作品的主角。前面热闹非凡的场景,是衬 托灯火阑珊处的冷落;那笑语欢快的一群观灯者,是衬托“那人”的寂寞孤独。但是,作者描写这样一位 孤独者,用意何在?梁启超在《艺蘅馆词选》中评论说:“自怜幽独,伤心人自有怀抱。”联系作者...

什么诗词能够表达一个人的心境?
有时候遇到一种情况时,不如一句唐诗或宋词来形容,网上不是有人说嘛,读这些可能没什么用,但是当面对一些夜晚风景时时,有人可能只会感叹:真美啊,若是了解诗词的可能会叹道: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苏轼的《定风波》表达的悠闲、隐居之意跃然纸上: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15句唐诗宋词鉴赏,每句100~150字
诗的气势到此又掀起更大的波澜,象大鹏举起翅膀,挟着浑浑的旋风直冲霄汉,显出诗人的绝大笔力。2、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次北固山下》王湾潮水涨了起来,江面显得更家宽阔,在江上只有我在这一叶舟,江上顺风航行,那,就会疾驰而去,这句是王湾在离开家乡之后,在路上的情景,一方面,孤舟显得很孤单,但是,这样...

唐诗宋词元曲
正所谓“少年情怀自是得 ”,这首诗不事雕琢,富有一种自然之美。 雨霖铃 柳永(宋)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

乐平市13698628246: 形容孤寂的诗词 -
鲜变莪术:[答案] 王维的“独在异乡为异客,遍插茱萸少一人”是一种游子的孤独; 李商隐的“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是一种行将迟暮的孤独; 晏殊的“无可奈何花落去,小园香径独徘徊”是一种无奈的孤独; 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乐平市13698628246: 表达空虚寂寞的诗词有哪些? -
鲜变莪术: 1,《点绛唇》 李清照 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惜春春去,几点催花雨. 倚遍栏干,只是无情绪!人何处?连天衰草,望断归来路. 2,《声声慢》 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

乐平市13698628246: 最能表达内心苦闷,无助的诗词? -
鲜变莪术: 纯纯痴心独对伊, 伊人却将他人陪. 举杯望月遥相问, 谁是我来我是谁!

乐平市13698628246: 用句古诗词来形容自己悲伤落寞黯然无助的心情 -
鲜变莪术: 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顾贞观《金缕曲》:平生万事,那堪回首!行路悠悠谁慰藉,母老家贫子幼.记不起,从前杯酒.魑魅搏人应见惯,总输他,覆雨翻云手,冰与雪,周旋久.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乐平市13698628246: 表达孤独寂寥的古诗有哪些 -
鲜变莪术: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美人卷珠帘,深坐颦娥眉.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无题(唐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江雪 唐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乐平市13698628246: 有关寂寞的诗词 -
鲜变莪术: 1、诗句:寂寞流苏冷绣茵,倚屏山枕惹香尘,小庭花露泣浓春. 出自:五代·阎选《浣溪沙·寂寞流苏冷绣茵》 释义:绣花垫褥寂寞地放在帐子里,已经冰冷,只有倚着屏风的枕头仍带着芳香的气味.小小的庭院里,花朵上的露珠就像哭泣时...

乐平市13698628246: 表达孤身一人的凄凉古诗 -
鲜变莪术: 中秋月 朝代:宋代 作者:晏殊 原文: 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 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译文 中秋月圆,月光洒到庭院,院中梧桐树影婆娑,我一人羁旅异乡,节日里看这月亮下的树影,时间缓缓过去,影子不知不觉的...

乐平市13698628246: 形容人内心寂寞的诗词歌赋 -
鲜变莪术: 1、江宿 明代:汤显祖 寂历秋江渔火稀,起看残月映林微. 波光水鸟惊犹宿,露冷流萤湿不飞. 译文 深夜,寂寞的秋江上渔火疏稀,起来看到半轮残月的光辉,映照树林上也很暗微. 水面闪动的波光,把水鸟惊醒后,它们又睡宿,冰凉的露水...

乐平市13698628246: 描写心情孤独寂寞的古诗 -
鲜变莪术: 零丁洋里叹零丁,惶恐滩头说惶恐.

乐平市13698628246: 能代表生活苦以无助的诗词 -
鲜变莪术: 1、 秋水一瞥荡心魂 夜夜思念有情人 枫叶红透半边山 寒窗失意再难寻2 秋风清瘦帘空透 夜深灯昏泪滴漏 枫火黯然孤寺远 寒衣冷衾伤人瘦3 秋暮孤鸿赏黄花 夜自独吟寻酒家 枫林坐爱红殇处 寒风劲扫落残霞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