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有鲁迅,列夫托尔斯泰,老舍,巴金,莎士比亚等人的介绍

作者&投稿:葛中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一道难题,求学霸指点,谢谢~

作家:鲁迅 巴金 马克.吐温 杨红樱

  1.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中国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出身于破落封建家庭。青年时代受进化论、尼采超人哲学和托尔斯泰博爱思想的影响。1902年去日本留学,原在仙台医学院学医,后从事文艺工作,企图用以改变国民精神。1905—1907年,参加革命党人的活动,发表了《摩罗诗力说》、《文化偏至论》等论文。期间曾回国奉母命结婚,夫人朱安。1909年,与其弟周作人一起合译《域外小说集》,介绍外国文学。同年回国,先后在杭州、绍兴任教。辛亥革命后,曾任南京临时政府和北京政府教育部部员、佥事等职,兼在北京大学、女子师范大学等校授课。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的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五四运动前后,参加《新青年》杂志工作,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将。1918年到1926年间,陆续创作出版了小说集《呐喊》、《彷徨》、论文集《坟》、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等专集。其中,1921年12月发表的中篇小说《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不朽杰作。1926年8月,因支持北京学生爱国运动,为北洋军阀政府所通缉,南下到厦门大学任中文系主任。1927年1月,到当时的革命中心广州,在中山大学任教务主任。1927年10月到达上海,开始与其学生许广平同居。1929年,儿子周海婴出世。1930年起,先后参加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和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反抗国民党政府的独裁统治和政治迫害。从1927年到1936年,创作了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中的大部分作品和大量的杂文,收辑在《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伪自由书》、《准风月谈》、《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二编》、《且介亭杂文末编》、《集外集》和《集外集拾遗》等专集中。鲁迅的一生,对中国文化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领导、支持了“未名社”、“朝花社”等文学团体;主编了《国民新报副刊》〔乙种〕、《莽原》、《语丝》、《奔流》、《萌芽》、《译文》等文艺期刊;热忱关怀、积极培养青年作者;大力翻译外国进步文学作品和介绍国内外著名的绘画、木刻;搜集、研究、整理大量的古典文学,编著《中国小说史略》、《汉文学史纲要》,整理《嵇康集》,辑录《会稽郡故书杂录》、《古小说钩沈》、《唐宋传奇录》、《小说旧闻钞》等等。1936年10月19日因肺结核病逝于上海,上海民众上万名自发举行公祭、送葬,葬于虹桥万国公墓。1956年,鲁迅遗体移葬虹口公园,毛泽东为重建的鲁迅墓题字。1938年出版《鲁迅全集》〔二十卷〕。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鲁迅著译已分别编为《鲁迅全集》〔十卷〕,《鲁迅译文集》〔十卷〕,《鲁迅日记》〔二卷〕,《鲁迅书信集》,并重印鲁迅编校的古籍多种。1981年出版了《鲁迅全集》〔十六卷〕。北京、上海、绍兴、广州、厦门等地先后建立了鲁迅博物馆、纪念馆等。鲁迅的小说、散文、诗歌、杂文共数十篇〔首〕被选入中、小学语文课本。小说《祝福》、《阿Q正传》、《药》等先后被改编成电影。

  2.巴金(1904~)现、当代作家。原名李尧棠、字芾甘,笔名佩竿、余一、王文慧
  等。四川成都人。1920年入成都外国语专门学校。1923年从封建家庭出走,就读于上海
  和南京的中学。1927年初赴法国留学,写成了处女作长篇小说《灭亡》,发表时始用巴
  金的笔名。1928年底回到上海,从事创作和翻译。从1929年到1937年中,创作了主要
  代表作长篇小说《激流三部曲》中的《家》,以及《海的梦》、《春天里的秋天》、
  《砂丁》、《萌芽》(《雪》)、《新生》、《爱情的三部曲》、(《雾》、《雨》、
  《电》)等中长篇小说,出版了《复仇》、《将军》,《神?鬼?人》等短篇小说集和
  《海行集记》、《忆》、《短简》等散文集。以其独特的风格和丰硕的创作令人瞩目,
  被鲁迅称为“一个有热情的有进步思想的作家,在屈指可数的好作家之列的作家”
  (《答徐懋庸并关于抗日统一战线问题》)。其间任文化生活出版社总编辑,主编有
  《文季月刊》等刊物和《文学丛刊》等从书。
  抗日战争爆发后,巴金在各地致力于抗日救亡文化活动,编辑《呐喊》、《救亡日
  报》等报刊,创作有《家》的续集《春》和《秋》,长篇小说《抗战三部曲》(又名
  《火》),出版了短篇小说集《还魂草》、《小人小事》,散文集《控诉》和
  《龙?虎?狗》等。在抗战后期和抗战结束后,巴金创作转向对国统区黑暗现实的批
  判,对行将崩溃的旧制度作出有力的控诉和抨击,艺术上很有特色的中篇小说《憩
  园》、《第四病室》,长篇小说《寒夜》便是这方面的力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巴金曾任全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主席、中国笔会
  中心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并主编《收获》杂志。他热情关注和支持旨在繁荣文
  学创作的各项活动,多次出国参加国际文学交流活动,首倡建立中国现代文学馆。出版
  有短篇小说集《英雄的故事》、报告文学集《生活在英雄们中间》、散文集《爝火
  集》、散文小说集《巴金近作》、随笔集《随想录》五集,以及《巴金六十年文选》、
  《创作回忆录》等多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作品大都收集在14卷《巴金文集》
  内,新编的《巴金全集》于1986年起陆续出版。他的作品已被译成多种外文出版。多年
  来他还出版了大量译作。巴金小说创作最为著称的是取材于旧家庭的崩溃和青年一代的
  叛逆反抗的作品,《家》就是这方面写得最成功、影响最大的代表作,曾激动过几代青
  年读者的心灵,奠定了他在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他善于在娓娓动听的叙述和真挚
  朴实的描写中,倾泻自己感情的激流,细腻独到,自有一种打动人的艺术力量

  3.闻一多 (1899—1946)男,原名闻家骅。诗人、学者、民主斗士,被称为三重人格。新诗集《红烛》、《死水》、《太阳吟》、《忆菊》、《发现》、《一句话》都是现代诗坛经典之作。对《周易》、《诗经》、《庄子》、《楚辞》四大古籍的整理研究,曾被郭沫若称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他一身正气,抗战蓄髯八年。1946年夏在昆明遇刺身亡。

  4.

  (1903.1.-1987.11.3)原籍浙江杭县,生于北京。学名梁治华,字实秋,一度以秋郎、子佳为笔名。1915年秋考入清华学校。在该校高等科求学期间开始写作。第一篇翻译小说《药商的妻》1920年9月发表于《清华周刊》增刊第6期。第一篇散文诗《荷水池畔》发表于1921年5月28日《晨报》第7版。1923年毕业后赴美留学,1926年回国任教于南京东南大学。第二年到上海编缉《时事新报》副刊《青光》,同时与张禹九合编《苦茶》杂志。不久任暨南大学教授。

  最初他崇尚浪漫主义,发表不少诗作。在美国哈佛大学研究院学习时受新人文主义者白壁德影响较深。他的代表性论文《现代中国文学之浪漫的趋势》1926年在《晨报副镌》发表,认为中国新文学存在浪漫主义混乱倾向,主张在理性指引下从普遍的人性出发进行文学创作。1930年,杨振声邀请他到青岛大学任外文系主任兼图书馆长。1932年到天津编《益世报》幅刊《文学周刊》。1934年应聘任北京大学研究教授兼外文系主任。1935年秋创办《自由评论》,先后主编过《世界日报》副刊《学文》和《北平晨报》副刊《文艺》。

  七七事变,离家独身到后方。1938年任国民参政会参政员,到重庆编译馆主持翻译委员会并担任教科书编辑委员会常委,年底开始编辑《中央日报》副刊《平明》。抗战胜利后回北平任师大英语系教授。1949年到台湾,任台湾师范学院(后改师范大学)英语系教授,后兼系主任,再后又兼文学院长。1961年起专任师大英语研究所教授。1966年退休。

  40岁以后着力较多的是散文和翻译。散文代表作《雅舍小品》从1949年起20多年共出4辑。30年代开始翻译莎士比亚作品,持续40载,到1970年完成了全集的翻译,计剧本37册,诗3册。晚年用7年时间完成百万言著作《英国文学史》。

  著作
  《冬夜草儿评论》(评论)与闻一多合著,1923(自费刊印)
  《浪漫的与古典的》(评论集)1927,新月
  《骂人的艺术》(杂文集)1927,新月
  《文学的纪律》(评论集)1928,新月
  《偏见集》(评论集)1934,台.正中
  《约翰孙》(评论)1934,商务
  《雅舍小品》(散文集)1949,台.正中
  《实秋自选集》1954,台北胜利书局
  《谈徐志摩》(散文)1958,远东
  《梁实秋选集》1961,台北新陆出版社
  《清华八年》(散文)1962,重光
  《秋室杂文》1963,文星
  《文学因缘》(散文)1964,文星
  《谈闻一多》(散文)1967,传记文学
  《秋室杂忆》(散文)1969,传记文学
  《略谈中西文化》1970,台北进学书局
  《实秋杂文》1970,仙人掌
  《关于鲁迅》1970,台北爱眉出版社
  《实秋文存》1971,蓝灯
  《西雅图杂记》(散文)1972,远东
  《雅舍小品续集》 1973,台.正中
  《看云集》(散文)1974,志文
  《槐园梦忆》(散文)1974,远东
  《梁实秋自选集》 1975,黎明
  《梁实秋论文学》 1978,时报
  《梁实秋札记》1978,时报
  《白猫王子及其他》(散文)1980,九歌
  《雅舍小品》(3、4集)1982一1986,台.正中
  《雅舍杂文》 1983,台.正中
  《雅舍谈吃》(散文集)1986,九歌
  《英国文学史》1985,台北协志工业丛书出版公司

  翻译书目
  《阿伯拉与哀绿绮斯的情书》(散文集)英国密尔顿著,1928,新月
  《结婚集》(短篇小说集)瑞典斯特林堡著,1930,中华
  《潘彼得》(小说)英国巴利著,1930,商务
  《西塞罗文录》 罗马西塞罗著,1933,商务
  《职工马南传》(长篇小说)英国哀里奥特著,1932,商务
  《威尼斯商人》(剧本)英国莎土比亚著,1936,商务
  《奥赛罗》(剧本)英国莎士比亚著、1936,商务
  《哈盂雷特》(剧本)英国莎士比亚著,1936,商务
  《暴风雨》(剧本)英国莎士比亚著, 1937,商务
  《吉尔菲先生之情史》1944,黄河书局
  《情史》英国乔治.艾略特著,1945,重庆黄河出版社
  《咆哮山庄》(长篇小说)英国 E.勃朗特著,1955,台.商务
  《百兽图》英国奥威尔著,1956,台.正中
  《莎士比亚戏剧集20种》 1967,文星
  《雅舍译丛》(诗文集)1985,皇冠
  《莎士比亚全集》(戏剧37集、诗3集)1986,远东

  5.
  林语堂(1895.10.3-1976.3.26)福建龙溪人。原名和乐,后改玉堂,又改语堂。1912年入上海圣约翰大学,毕业后在清华大学任教。1919年秋赴美哈佛大学文学系。1922年获文学硕士学位。同年转赴德国入莱比锡大学,专攻语言学。1923年获博士学位后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教务长和英文系主任。1924年后为《语丝》主要撰稿人之一。1926年到厦门大学任文学院长。1927年任外交部秘书。1932年主编《论语》半月刊。1934年创办《人间世》,1935年创办《宇宙风》,提倡“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格凋”的小品文。1935年后,在美国用英文写《吾国与吾民》、《京华烟云》、《风声鹤唳》等文化著作和长篇小说。
  1944年曾一度回国到重庆讲学。1945年赴新加坡筹建南洋大学,任校长。1952年在美国与人创办《天风》杂志。1966年定居台湾。1967年受聘为香港中文大学研究教授。1975年被推举为国际笔会副会长。1976年在香港逝世。

  著作书目:
  《剪拂集》(杂文集)1928,北新
  《新的文评》(评论集)1930,北新
  《语言学论丛》1932,开明
  《欧风美语》(散文集)1933,人间
  《大荒集》(杂文集)1934,生活
  《我的话》(第1卷,杂文集,又名《行素集》),1934,时代
  《我的话》(第2卷,杂文集,又名《拙荆集》),1936,时代
  《林语堂幽默文选》1936.万象
  《生活的发见》1938,东京创元社
  《新生的中国》1939,林氏出版社
  《俚语集》(杂文集)1940,上海朔风书店
  《第一流》 1941,上海地球出版社
  《语堂文存》1941,林氏出版社
  《中国圣人》1941,上海朔风书店
  《中国文化精神》1941,上海国风书店
  《讽颂集》蒋旗译,1941,国华编译社
  《爱与刺》1941,明日出版社
  《锦秀集》1941,上海朔风书店
  《生活的艺术》1941,上海西风社
  《有不斋文集》(杂文集)1941,人文书店
  《雅人雅事》(杂文集)1941,上海一流书店
  《语堂随笔》1941,上海人间出版社
  《拨荆集》(杂文集)1941,香港光华出版社
  《瞬息京华》(长篇小说,又名《京华烟云》)张振玉译,1940,上海若干出版社
  《文人画像》1947,上海金屋书店
  《啼笑皆非》1947(5版),商务
  《林语堂散文集》1954,香港世界文摘出版社
  《无所不谈》(1一2集,杂文集)1969,文星书局;1—3合集,1974,开明
  《平心论高鄂》(杂文集)1966,文星书局
  《语堂文集》1978,开明
  《林语堂经典名著》(1— 35卷)1986,台湾金兰文化出版社
  《文人剪影》(散文集)与人合集,1986,重庆人民出版社
  《中国人》(杂文集)1988,浙江人民
  《赖柏英》(长篇小说)1988,湖南文艺
  《人生的盛宴》(散文集) 1988,湖南文艺

鲁迅简介 鲁迅(原名:周树人)(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中国近现代最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鲁迅的精神被称为中华民族魂,并且他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他是浙江绍兴人(祖籍河南省正阳县),原名周樟寿、字豫山。母亲鲁瑞、父亲周伯宜。后改字为豫才,1898年去南京求学时改名周树人。鲁迅(周树人)是大哥 ,周作人是老二.周建人是老三(即风筝里的弟弟)。“鲁迅”是他1918年为《新青年》写稿时开始使用的笔名,从此成为世人最崇敬的笔名。鲁迅是中国近现代最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也是世界上最有成就的作家之一。 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俄国作家,19世纪末20世纪初最伟大的文学家,是世界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作家之一。他写了自传体小说三部曲:《童年》《少年》《青年》。他被称颂为具有“最清醒的现实主义”的“天才艺术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也创作了大量的童话,是大多数人所崇拜的对象。他的作品描写了俄国革命时的人民的顽强抗争,因此被称为“俄国十月革命的镜子”列宁曾称赞他创作了世界文学中“第一流”的作品。他的作品《七颗钻石》《跳水》《穷人》已被收入人教版小学语文书。罗曼·罗兰曾在《名人传》里对他进行赞扬 舒庆春,字舍予,中国现代小说家、文学家、戏剧家。发表了大量影响后人的文学作品,获得“人民艺术家”的称号。 中文名: 舒庆春 别名: 老舍 国籍: 中国 民族: 满族(正红旗) 出生地: 北京 出生日期: 1899年 逝世日期: 1966年 职业: 作家 主要成就: 发表了大量影响后人的文学作品 代表作品: 《骆驼祥子》《四世同堂》 巴金 代表作有“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散文集《随想录》。现代文学家,翻译家,出版家,“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最有影响的作家之一,中国现代文坛的巨匠。 巴金1927年完成第一部中篇小说《灭亡》,1929年在《小说月报》发表后引起强烈反响。主要作品有《死去的太阳》《新生》《砂丁》《萌芽》和著名的《激流三部曲》1931年在《时报》上连载著名的长篇小说《爱情三部曲》。其中《家》是作者的代表作,也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最卓越的作品之一。 威廉·莎士比亚(1564—1616)是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以及欧洲最重要的作家。他出生于英格兰中部斯特拉福镇的一个商人家庭。少年时代曾在当地文法学校接受基础教育,学习拉丁文、哲学和历史等,接触过古罗马剧作家的作品。后因家道中落,辍学谋生。莎士比亚幼年时,常有著名剧团来乡间巡回演出,培养了他对戏剧的爱好。1585年前后,他离开家乡去伦敦,先在剧院打杂,后来当上一名演员,进而改编和编写剧本。莎士比亚除了参加演出和编剧,还广泛接触社会,常常随剧团出入宫廷或来到乡间。这些经历扩大了他的视野,为他的创作打下了基础。 1590年到1600年是莎士比亚创作的早期,又称为历史剧、喜剧时期。这一时期莎士比亚人文主义思想和艺术风格渐渐形成。当时的英国正处于伊丽莎白女王统治的鼎盛时期,王权稳固统一,经济繁荣。莎士比亚对在现实社会中实现人文主义理想充满信心,作品洋溢着乐观明朗的色彩。这一时期,他写的历史剧包括《理查三世》(1592)、《亨利四世》(上下集)(1597—1598)和《 亨利五世 》(1599)等9部。剧本的基本主题是拥护中央王权,谴责封建暴君和歌颂开明君主。比如,《亨利四世》展现的是国内局势动荡的画面,贵族们联合起来反叛国王,但叛乱最终被平息;王太子早先生活放荡,后来认识错误,在平定内乱中立下战功。剧作中,历史事实和艺术虚构达到高度统一。人物形象中以福斯塔夫最为生动,此人自私、懒惰、畏缩,却又机警、灵巧、乐观,令人忍俊不禁。 这一时期创作的喜剧包括诗意盎然的《仲夏夜之梦》(1596)、扬善惩恶的《威尼斯商人》(1597)、反映市民生活风俗的《温莎的风流娘儿们》(1598)、宣扬贞洁爱情的《无事生非》(1599)和歌颂爱情又探讨人性的《第十二夜》(1600)等10部。这些剧本基本主题是爱情、婚姻和友谊,带有浓郁的抒情色彩,表现了莎士比亚的人文主义生活理想。与此同时,他还写了《罗密欧与朱丽叶》(1595)等悲剧3部,作品虽然有哀怨的一面,但是基本精神与喜剧同。莎士比亚还写有长诗《维纳斯和阿多尼斯》(1592—1593)、《鲁克丽丝受辱记》(1593—1594)和154首十四行诗。 17世纪初,伊丽莎白女王与詹姆士一世政权交替,英国社会矛盾激化,社会丑恶日益暴露。这一时期,莎士比亚的思想和艺术走向成熟,人文主义理想同社会现实发生激烈碰撞。他痛感理想难以实现,创作由早期的赞美人文主义理想转变为对社会黑暗的揭露和批判。莎士比亚创作的第二时期(1601—1607),又称悲剧时期。他写出了《哈姆莱特》(1601)、《奥瑟罗》(1604)、《李尔王》(1606)、《麦克白》(1606)和《雅典的泰门》(1607)等著名悲剧。《奥瑟罗》中出身贵族的苔丝狄蒙娜不顾父亲和社会的反对,与摩尔人奥瑟罗私下结婚,表现了反对种族偏见的主题,而导致他们悲剧的原因不仅是奥瑟罗的嫉妒,而且是以伊阿古为代表的邪恶势力的强大。奥瑟罗临死前的清醒,包含着人类理性的胜利。《李尔王》中展现的则是一个分崩离析的社会,李尔王因为自己的刚愎自用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也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主人公从具有绝对权威的封建君主变成了一无所有、无家可归的老人,人物命运和性格发生巨大的变化,这在莎士比亚的作品中最具特色。《麦克白》中,一位英雄人物由于内在的野心和外部的唆使,成为个人野心家和暴君。其悲剧意义在于,个人野心和利己主义可以毁灭一个原本并非邪恶的人物。总体而言,这些悲剧对封建贵族的腐朽衰败、利己主义的骇人听闻、金钱关系的罪恶和劳动人民的疾苦,作了深入的揭露;风格上,浪漫欢乐的气氛减少,忧郁悲愤的情调增加,形象更丰满,语言更纯熟。 1608年以后,莎士比亚进入创作的最后时期。这时的莎士比亚已看到人文主义的理想在现实社会中无法实现,便从写悲剧转而为写传奇剧,从揭露批判现实社会的黑暗转向写梦幻世界。因此,这一时期又称莎士比亚的传奇剧时期。这时期,他的作品往往通过神话式的幻想,借助超自然的力量来解决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作品贯串着宽恕、和解的精神,没有前期的欢乐,也没有中期的阴郁,而是充满美丽的生活幻想,浪漫情调浓郁。《暴风雨》(1611)最能代表这一时期的风格,被称为“用诗歌写的遗嘱”。此外,他还写有《辛白林》和《冬天的故事》等3部传奇剧和历史剧《亨利八世》。 莎士比亚的作品从生活真实出发,深刻地反映了时代风貌和社会本质。他认为,戏剧“仿佛要给自然照一面镜子:给德行看一看自己的面貌,给荒唐看一看自己的姿态,给时代和社会看一看自己的形象和印记”。马克思、恩格斯将莎士比亚推崇为现实主义的经典作家,提出戏剧创作应该更加“莎士比亚化”。这是针对戏剧创作中存在的“把个人变成时代精神的单纯的传声筒”的缺点而提出的创作原则。所谓“莎士比亚化”,就是要求作家象莎士比亚那样,善于从生活真实出发,展示广阔的社会背景,给作品中的人物和事件提供富有时代特点的典型环境;作品的情节应该生动、丰富,人物应该有鲜明个性,同时具有典型意义;作品中现实主义的刻画和浪漫主义的氛围要巧妙结合;语言要丰富,富有表现力;作家的倾向要在情节和人物的描述中隐蔽而自然地流露出来


世界十大文豪
列夫托尔斯他是19世纪俄国的著名文学家。列夫托尔斯他一生阅历丰富,曾经参加过多次战争。他的作品《战争与和平》是最为世人所熟知的作品,揭露了显示的不满,和对黑暗势力的谴责。其堪称世界十大文豪之一。9、高尔基 高尔基是苏联时期的重要作家,他的作品《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三部曲深受人们,...

与天才有关的名句?
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都用在工作上了. <鲁迅> 天才就是长期劳动的结果. <牛顿> 天才就是这样,终身劳动便成了天才.<门捷列夫> 天才的十分之一是灵感,十分之九是血汗.<列夫.托尔斯 泰> 天才就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勤奋.<爱迪生> ...

求几本好看的名著,简单一点的
雨果:《巴黎圣母院》巴金:《家》马克西姆·高尔基:《童年》笛福:《鲁宾逊漂流记》巴尔扎克:《欧也妮·葛朗台》厄纳斯特·海明威:《老人与海》司汤达:《红与黑》巴金:《家》鲁迅:《阿Q正传》、《朝花夕拾》钱钟书:《围城》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列夫·托尔斯特:《复活》查尔斯·狄更斯...

列夫托尔斯泰的生活背景。
全名: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1828—1910),是十九世纪后半期俄国最伟大的作家,他以自己漫长一生的辛勤创作劳动,登上了当时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高峰。\\r\\n\\r\\n托尔斯泰于一八二八年八月二十八出生在离莫斯科不太远一个叫做雅斯纳亚·波良纳的地主庄园里,父母亲都是古老而有名望的大贵族。虽然不满十岁父母就...

列夫托尔斯泰的生平和成就
列夫·托尔斯泰,一生以平凡的标签度过,但是他有一双拥有威力的眼睛,可以直视人心的最高处和最低处,他生平普普通通,一个矮小的身子上却有着为国家着想的精神。成就:批判了很多无用的俄国人,为了唤醒俄国人的爱国主义精神,他用他威力无穷的双眼去观察别人,写出许多批判性文学作品以此唤醒俄国人,和鲁迅一样用笔做刀,...

谁知道哪一篇文章运用的写法是欲褒先贬?
这是典型的欲扬先抑写作手法。所谓欲扬先抑,是指本要大力颂扬的对象,而落笔开始却贬抑它,批评它。《范爱农》鲁迅的《范爱农》也采用了这种手法。1907年作者与范爱农同在日本。革命党人徐锡麟刺杀安徽巡抚而被捕处于极刑后,消息传到日本,留学生大为义愤。当时他们集会骂清朝政府,有人主张打电报到北京...

名人传感慨[20页一感慨]
终于,在82岁的暮年,托尔斯泰在一个寒冷的冬夜,独自逃出了家门,在一个无名的小城一病不起。弥留之际,他号啕大哭,对守在他周围的人们说道; “大地上千百万的生灵在受苦;为何大家都在这里只照顾一个列夫·托尔斯泰?” 其实,托尔斯泰发出的是对苍生的疑问,也是对痛苦心灵的回应,在这里我们分明又听到了贝多芬对生命的...

列夫·托尔斯泰
安娜·卡列宁娜 列夫·托尔斯泰作品。 幼年 列夫·托尔斯泰作品。 列夫·托尔斯泰作品选 列夫·托尔斯泰小说之《战争与和平》 列夫·托尔斯泰小说之《安娜·卡列宁娜》 列夫·托尔斯泰小说之《复活》 《复活》概要:小说主人公卡秋莎·玛丝洛娃本是一个贵族地主家的养女,她被主人的侄子、贵族青年聂赫留朵夫公爵诱奸后遭到...

如何营造幼儿快乐的课堂气氛论文
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有利于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并将在师生沟通时起到重要作用。在讲授《列夫·托尔斯泰》一文时,学生对文中写托尔斯 泰的眼睛“这对珠宝有魔力,有磁性,可以把人世 间的物质吸进去,然后向我们这个时代放射出精 确元误的频波”无法理解,笔者就引用同学们正在 看的《西游记》激起兴趣:“难道托尔斯泰的...

鲁迅的藤野先生全文
1896年藤野严九郎从爱知医学校(名古屋大学医学部前身)毕业后留校担任解剖学教师助手,1901年受聘于仙台医学校担任讲师,在鲁迅来日求学的前两个月晋升为教授。 作为新晋教授的藤野先生并不觉得生活要因教授的头衔而改变,习惯步行至学校的他没有像其他教授一样来回学校坐人力车,依然保持着原来的生活习惯,过着朴素简单的...

文山县18625955907: 近代文化名人有那些?帮忙列举15个 中国的多列举几个最好有他们的传记资料, -
诺震胆宁:[答案] 鲁迅 冰心 巴金 沈从文 梁启超 徐志摩 胡适 茅盾 老舍 郭沫若 司汤达 华盛顿·欧文 韦伯 卡夫卡 维克多·雨果 川端康成 奥威尔 列夫·托尔斯泰 海涅 普希金 泰戈尔 弗朗西斯·培根 莫洛亚

文山县18625955907: 中外作家有谁?
诺震胆宁: 鲁迅、巴金、雨果、泰戈尔、列夫.托尔斯泰.

文山县18625955907: 小学生应知道的作家(在线等 好加分~) -
诺震胆宁: 鲁迅(中),老舍(中),吴承恩(中),曹雪芹(中),施耐庵(中),罗贯中(中),列夫·托尔斯泰(俄),高尔基(苏联),冰心(中),泰戈尔(印),安徒生(丹麦)巴金(中)、梅子涵(中)、鲁迅(中),老舍(中),吴承恩(中),曹雪芹(中),施耐庵(中),罗贯中(中),列夫·托尔斯泰(俄),高尔基(苏联),冰心(中),泰戈尔(印),安徒生(丹麦)、饶雪漫(中)、郑振铎(中)、何其芳(中)、苏步青(中)、朱自清(中)、李广田(中)、契科夫(俄)、周晔(中).

文山县18625955907: 世界上有名的作家,我知道有:什么、什么、什么、什么. -
诺震胆宁: 古老有名:托尔斯泰,老舍,鲁迅;现代作家:果果,郭敬明;网络作家:江湖太妖生,蜀客.

文山县18625955907: 我国著名作家有哪些 -
诺震胆宁: 鲁迅 郭沫若 茅盾 叶圣陶 朱自清 老舍 冰心 闻一多 巴金 曹禺 沙汀 丁玲 周立波 臧克家 赵树理 孙犁 吴伯箫 杨朔 魏巍 贺敬之 秦牧 峻青 碧野 张天翼 沈从文 钱钟 茹志鹃 李准 宗璞 王蒙 蒋子龙 刘心武 张洁 高晓声 杨沫 张小娴 毕淑敏 张爱玲 饶雪漫

文山县18625955907: 请说出五位古今中外著名的文学家及他们的代表作.
诺震胆宁: 1,鲁迅 —《呐喊》、2,郭沫若—《屈原》、3,矛盾—《子夜》、4,巴金—《家春秋》、5,老舍—《骆驼祥子》、6,曹禺—《雷雨》、7,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8,张爱玲—《十八春》、9,赵树理—《小二黑结婚》、10,叶圣陶—《华威先生》

文山县18625955907: 著名作家都有谁?(10个人就够了) -
诺震胆宁: 鲁迅、巴金、老舍、茅盾、冰心、孙犁、周作人、胡适、郭沫若、周瘦鹃、叶圣陶、徐志摩、郁达夫、朱自清、闻一多、夏衍、沙汀、臧克家、赵树理、周立波、曹禺、杨朔、何其芳、魏巍、贺敬之、王蒙、三毛、周国平、余秋雨、路瑶、刘心武、舒婷、王朔、海子、殷夫等等

文山县18625955907: 文学方面的写作名家都是谁?他们的经典作品有哪些? -
诺震胆宁: 余秋雨,季羡林,沈从文,老舍,巴金,冰心...他们的作品百度里面搜嘛,很多的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