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辛弃疾在豪放词创作上比苏轼走得更远

作者&投稿:魏国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辛弃疾和苏轼豪放词的异同,且他们形成的原因~

苏轼、辛弃疾的相同点
苏轼、辛弃疾的词都打破了晚唐五代和宋初文人惯用的用词委婉,写男女恋情和离愁别绪来遣兴娱乐的旧框子,扩大了词的题材,提高了词的意境,拓宽了词的艺术领域。特别在表现豪放风格方面,由于苏、辛词所反映的生活题材的扩展,词的意境的提高,因而词人的思想情怀在词里得到了更充分的表现,词人的创作个性和作品的艺术风格也就更鲜明的呈现了出来。
不同点
苏轼词的豪放主要表现为面对人生挫折时表现出来的达观情怀;而辛弃疾词的豪放风则主要表现为对抗金复国的强烈执着与英雄失路的苦闷悲愤的情怀。故而苏轼的词风给人的感觉是“旷达”,而辛弃疾的词却给人以“沉郁悲壮”之感。
苏轼常以旷达的胸襟与超越的时空观来体验人生,常表现出哲理式的感悟,并以这种参透人生的感悟使情感从冲动归于深沉的平静,而辛弃疾总是以炽热的感情与崇高的理想来拥抱人生,更多地表现出英雄的豪情与英雄的悲愤。 辛弃疾内容扩大,题材拓宽。写政治,写哲理,写朋友之情、恋人之情,写田园风光、民俗人情,写日常生活、读书感受,可以说,凡当时能写入其他任何文学样式的东西,他都写入词中,范围比苏词要广泛得多。 其原因有下:1、苏轼的个人经历与性情、思想状态之分析。(1)苏轼豪放词特有的飘逸高旷并非来无根由的,外因取决于他一生仕途的坎坷。尽管一贬再贬而浮沉不定却终身在任,这磨砺得他为士意志消沉而少争,但始终还保留达观的积极心态。(2)苏轼之所以豪放的思想基础是因为他喜读《庄子》,并且从小受到受着良好的儒家“修齐治平”教育,加之其天资聪慧,将佛、儒、道三家的思想融会贯通,进而形成自己理性、大气、飘逸的思想性格。总之苏词是苏轼在北宋个人仕途和个性趣味基础上的挥发,是时代和个人性情共同造就的结果。苏轼的豪放的“放”是他个人学识和兴趣与美伦美奂的天资完美的融合2、辛弃疾的个人经历与性情、思想之分析。辛弃疾有不畏权贵、坚持抗金的精神。从侧面也展现出他直干九宵不轻言放弃的“豪”气,深刻地象征了他作为一位彻底的爱国志士,从未把“国”与“家”的大义忘却。这一点也是苏轼所没有的。辛词是辛弃疾在南宋动荡的时代下创作的,加之他个人强烈的国家与民族意识,辛弃疾把自己的创作深刻地植根于社会、民族大义,这和苏轼给人的印象--纯粹的“文人”是不同的,更是一位爱国志士3、根源概有二:一是苏轼和辛弃疾个人的因素,包括性情、学识、兴趣和经历;
是两个人思想上的不同。苏轼的思想极为复杂,儒、释、道都有涉及。这造成了苏轼独特的精神气质:作为深受儒家思想熏陶的人,他有积极入世的一面;而当理想与现实发生激烈碰撞而失败的时候,道家的“出世”思想又帮他揭开精神枷锁,痛苦时,禅宗的平常心又抚慰他的心灵。苏轼用这样的精神财富作为法宝,在漫长而又艰辛的仕途中保持相对洒脱、健康的精神状态。当他在政治上很不得意、几经遭贬时,他并没有因为被贬到荒芜、偏僻的地方而感到郁郁寡欢,相反,“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可见苏轼的心胸是何其放达,他能够尽力忘掉痛苦,摆脱自我,把自我融入到大自然中。他希望在这一方土地上和这一方人和睦相处,同时也企望能够淡泊明志,与世无争,学那陶渊明一样过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归隐生活,以这种洁身自好,冷眼旁观的手段来求得对黑暗龌龊现实的超脱。这并不是表示他无法面对现实,而是在当时黑暗的统治下,在险恶的环境中,苏轼要坚持高洁的操守,不愿与恶势力同流合污,而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又不可能走上反抗的道路,便只好求超脱,求解脱,企图跨越黑暗去追求理想的光明,这里积极的一面是不应低估的。
而辛弃疾却有着浓烈的儒家思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成了他毕生的理想信念。他身上的民族意识和斗争精神非常强烈,甚至发展到了偏执的地步。这就让他在相对单一的思想纬度里奋斗挣扎,最终形成了激越澎湃、沉郁悲壮的词风。还有一个现象值得注意,那就是辛弃疾虽然和苏轼一样,也学习老庄、追慕陶渊明,但在辛弃疾心中,却还有一个崇拜的对象,那就是屈原。他对屈原充满了敬意,如“千古离骚文字,芳至今犹未歇”(《喜迁莺•谢赵晋臣敷文赋芙蓉词见寿》)、“手把离骚读遍,自扫落英餐罢,杖履晓霜浓”(《水调歌头•赋松菊堂》),等等。他的许多词句,即是从屈原的作品中脱化而来,如“余既滋兰九畹,又树蕙之百亩,秋菊更餐英”(《水调歌头;壬子三山被召》)化用《离骚》。在辛弃疾的词中,很多作品是化用,甚至摹仿屈原的,这在苏轼词中是不曾见到的。辛弃疾仰慕屈原的根本原因,在于他的理想、他的激情、他对现实的苦恨执着,他的“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悲剧性格,甚至他的痛苦和悲愤,都与屈原有着惊人的相通之处。他的心灵、他的思想,在屈原那里找到了更多的寄托,得到了更多的共鸣。在这一点上,他与苏轼确实有很大的不同。这种不同直接导致了他们词风的差异,其中最重要的差异,即我们所指出的——苏轼“旷达”,而辛弃疾“悲壮”。
二是北、南宋两个时代的社会环境。
是两个人生活的时代不同。苏轼生活在北宋年间,当时的宋王朝存在弊端,否则王安石也不会积极主张变法图强。但是也毕竟没有沦落到对邻国俯首称臣的地步。苏轼是渴望国家富强的封建官吏,但他生活在相对和平的年代里,在歌舞升平中“忧国忧民”。苏轼没有经历过军旅生活,他的一生都是在仕途上摸爬滚打。作为地地道道的文官,要他产生出像辛弃疾那样的壮烈情怀是不可能的。所以说苏轼是处在朝廷党派政治斗争的漩涡中,不但怀才不遇,而且备受排挤、迫害,他的困苦是传统的文人士大夫式的个人命运悲剧。而辛弃疾则不然。早年的辛弃疾本身就是行伍中的将帅之才,从小心中就被下了抗金复国的种子。辛弃疾的祖父辛赞多次带领辛弃疾登高远望,把祖国的大好河山指点他看。1127年,自“靖康之变”后宋、金多次交战,战和不停,就在辛弃疾出生的第二年,“绍兴议和”成,在他二十五岁时,“隆兴议和”又成,在他死后一年里,宋金又达成了“开禧议和”。辛弃疾的一生就是在这国恨家仇中度过的。他虽有将帅之才,一心报国,国家却不给他机会,他空有一身本领,历史却没有给他提供他所需要的舞台,造成了他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悲剧。他的悲剧是大悲剧,其主旋律是民族的、时代的大旋律。这种悲慨体现在辛弃疾身上时是超出他人的、极为强烈的。这就形成了他的独特气质:英雄主义与悲壮豪迈的结合,同苏轼的潇洒旷达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苏轼词的意境是旷达的,他用“安时而处顺”的态度来排遣生活中所遭受的痛苦,辛弃疾的态度是悲愤、激昂的,用“慷慨悲歌”的呼声来宣泄了壮志难酬的一腔悲愤。虽然豪放一派是苏轼创立的,但辛弃疾的词却有着苏轼词所没有的独特的风貌和卓越的成就。所以可以理解为他是苏轼词的进一步发展,而我个人认为,在思想内容上,他远远超过了苏轼及两宋的一切词人。

在宋词发展史上,苏轼和辛弃疾同被称为豪放派词人。都有着豪迈慷慨的意境,都对宋词的发展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和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并称为“苏辛”。同时,苏轼神手初试著豪词,开启了南宋辛派词的先河;辛弃疾继承并将豪放词推至宋词顶峰。但因为人生际遇、社会地位等总多因素,两人在感情色彩、思想格调等许多方面又有着许多不同,加之艺术风格的差异,苏辛二人的豪放风格自然迥异。
一、苏、辛的豪放词的相似之处
苏轼和辛弃疾以积极博大的胸襟、热烈奔放的情感、真挚浓厚的情怀,开创了豪放一派,奠定了他们在词学史上的崇高地位。苏辛二人同为豪放派的杰出代表,在豪放词的创作和艺术风格等方面存在着许多相似点。
1. 苏、辛词风都有着气势清雄、纵横挥洒的豪迈风格。
苏轼和辛弃疾的词都饱含着热烈奔放的豪情。不仅为人间生活而高歌,也为建功立业而呐喊;为庙堂宫殿感叹,也为传奇河山吟诵。是在用生命来谱写豪迈。
自“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之说一出,世人多以“豪放”品评东坡词。可见苏词力求超脱自适而不断追求的心路历程和他疏狂浪漫、多情善思的个性气质,也常在雄奇壮阔的自然美中融注入深沉的历史感和人生感慨。清人陈延绰《白雨斋词话》谓“东坡《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云‘谁道人生无再少,君看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愈悲郁,愈豪放,愈忠厚。令我神往”此处就可看出苏轼将自身的精神品格和性情襟怀与词作结合做一块,透过词来体会背后的怀抱。
~ 1 / 5 ~
炽烈深厚的爱国激情和以天下为己任的强烈使命感,以及激烈奋发、渴望将个人的生命追求融合于抗金复土的时代需要,使辛词多了很多“霸气”和“狂气”。如《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他的“金戈铁马”,他的“气吞万里”,都以恢宏磅礴之势作铺垫,道出“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爱人生,爱祖国,将满腔的豪情壮志表露无遗。这正是苏、辛豪放词共有的豪情激越的艺术风格。
2. 苏、辛词都对词体做了创造性的发展,开拓词境。
苏轼神手初试著豪词,开启了南宋辛派词的先河;辛弃疾继承并将豪放词推至宋词顶峰。
苏轼致力于开拓词境,扩大词的表现功能,打破了“诗言志,词言情”的传统藩篱,以及“词为艳科”的题材局限和音韵的束缚。也就是说,词到苏轼手里,一洗沾满绮丽香泽的脂粉气,也可以言志了。他在前人的基础上另辟蹊径,竟没想到如此创立了词风迥然不同的豪放词。胡寅在《题酒边词》中就夸赞“一洗绮罗香泽之态,摆脱绸缪宛转之度”。苏轼将雄伟壮志、理想抱负写入词,直率流露内心感受,走入词的国度,开启了南宋辛派词的先河。
在此基础上,辛弃疾将散文化的手法引入词中,不但扩充了词的表现内容,还把词的内容和形式紧密的结合在一起,而且还能增加词作的强盛气势。而“这种以散文化的手法成功的关键是辛弃疾具有充沛、激烈的感情,使得抒情文学的品性没有本质的改变,但比因循守旧的作品更富生气”。①另外,辛词的意境,可谓包罗万象,具有深邃而辽阔的时空架构,把笔触探入遥远的历史年代。而他带有戏谑色彩的主客问答体等创作的更是体现出他空前绝后的创作能力。
苏轼为豪放词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辛弃疾把豪放词推向高峰。两人均打破“词为艳科”的局限,扩大了词的意境;丰富了词的语言和表现力。为豪放词的诞生和发展做出卓越贡献。
3. 苏、辛词都抒发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共同情感。
“怀才不遇”、“壮志难酬”似乎是古代郁郁不得志的文人墨客的共同标签。他们大多命途多舛,时而感伤时事,时而担忧边疆连年战事。抬头望远,磨砚执笔便是他们表达心底厚重如山的情感的最好方式。
~ 2 / 5 ~
当东坡经历“乌台诗案”文字狱遭贬黄州时期,仕途的羁绊与“野性”的自由,发生了更加猛烈的冲撞,“名义上是反省悔过,实际上却是痛定思痛,追求个性自由的理念正在越加执着坚定:‘我虽穷苦不如人,要亦自是民之一。形容可似丧家狗,未肯弭耳争投骨。’(《次韵孔毅父久旱已而甚雨》三首其一)。”②
辛弃疾所生活的年代,正是“南共北,正分裂”的时代。“靖康之难”后的连年内外战争更是为其“试手补天”提供了难得地历史机遇。促使他在政治和精神上对现实都有了更加清醒的认识。然而,时局的安危仍然牵系着他的心,抗金复土的爱国热情也时常在他心头荡漾。一身才能的辛弃疾未能被任用还屡遭诬陷,三次免职,先后赋闲达20年之久。满腔热血无法宣泄,只能悲歌慷慨。一旦下笔成词,这位英雄豪杰又怎能不倾泻而出呢?
二、苏、辛的豪放词的不同之处
俗话说“一种米养百样人”,何况是两个不同时代、有不同人生经历的人呢?
1. 苏轼“以诗为词”,辛弃疾则“以文为词”。
苏轼以诗为词,使词的语言议论化;辛弃疾\"以文为词\",使宋词散文化。
苏诗现存二千七百余首,苏词有三百四十余首。就诗词题材看,有社会政事诗、山水景物诗、哲理诗、赠答抒怀诗等。“以诗为词”,就是将诗的题材、形象、意境、创作方法尽情入词。在生活内容、思想感悟、形式韵律等方面大大解放了词体,打破了诗词的一些界限。使之发展成为独立抒情词的新范式。《与蔡景繁》书信中,他说到“颁示新词,此古人长短句也,得之惊喜。试勉继之”,他是将诗词看作同源,认为蔡词合乎古人之诗,不是形体上求相似,而是从其精神感发中得到与古人相通之处。由此可看出东坡的一种关于词学本身的追求,他是力图把词当作一种新体诗来对待的。苏东坡认为词“为诗之苗裔”,以诗为词,实现了词与诗的相互通渗透,开创性地扩大了词的题材。凡人之言志、阐理、讽喻、诙谐乃至喜怒哀乐等诸多情感尽可入词。
而辛弃疾将这散文化的手法引入词中并多用民间俗语,不仅不破了词与诗歌乃至散文的分界,扩大了词的固有表现领域,而且还能增加词作的强盛气势。尤其是哲理内容与多种手段交织入词,造成了以趣理代替情感的效果,这集中地体现在其理趣词、归隐词和部分写景抒怀词中。这些思考内容却本应都是散文的效果。除此之外,词在抒情议论方面也创造性地融合了诗经、辞赋等各种文体的写作手法。实现了“以文为词”。
~ 3 / 5 ~
2. 苏轼和辛弃疾对词境的开拓程度不同。
神手著豪词的苏轼不仅提高词的文学地位,对词体进行全面的改革,而词也是在苏轼之时才打破了“艳科”的藩篱,词作内容甚广。苏东坡认为词“为诗之苗裔”,以诗为词,实现了词与诗的相互通渗透,开创性地扩大了词的题材,开拓了词境。通过创作实践,东坡使其词的题材、内容、风格大放异彩。其词作至少有咏古、怀旧、田园、忠君、爱国、忧民、爱情、咏史、咏物、抒怀、送别、悼亡等约二十余种类型的作品。凡人之言志、阐理、讽喻、诙谐乃至喜怒哀乐等诸多情感尽可入词。
辛弃疾的豪放词也反映了十分广阔的社会内容,并“以词为文”,具有空前绝后的创体能力。散文化的同时创造了主客问答体等典型化结构,在章法上显得活泼变化,不受词的惯用章法限制。特别是他好用经史子集中的语气助词和“之乎者也”等虚词,造成语言的松散。
3.词风上,东坡旷达,稼轩悲愤。
苏轼和辛弃疾都是宋代豪放词的重要作家,但他们的词风又有着不容忽视的差别。苏词善于将个人的遭遇与自然环境的描写融合在一起, 倾向于从痛苦中求超拔、求解脱,将深广的内涵与漫不经心、自然流露恰当结合,从而得出属于他的豪放超脱人生。如遭排挤时,东坡泰然自若地饮酒高唱“我欲乘风归去,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他不苦闷?不悲伤吗?答案是肯定的。但生性豁达的他更愿意选择放下,笑看人生,任岁月把悲凉的种种以超脱和达观的心态来排除和化“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在祖辈引领“登高望远,指画山河,思投衅而起,以纾君父所不共戴天之愤(《美芹十论》)”的耳濡目染下,深藏强烈的民族忧患意思的辛弃疾自然将个人遭遇与国家命运连结在一起, 在作品中表现出对国家前途的关心和恢复中原的决心和在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豪放中蕴含悲壮。他挑灯看剑,无奈酒入肝肠现实不由他,国运飘摇,郁郁不得志的稼轩只能在沉重的使命感和无法释怀的郁闷心情中徘徊。于是他只好轻轻吐出浓郁的豪情。
~ 4 / 5 ~
简而言之,东坡旷达,稼轩悲愤。
4.苏词语言自然流畅清新;辛词大量用典,略显晦涩。
语言风格上,苏轼本就豪放不羁、积极乐观。因此苏词语言上便显得自然流畅而清新。连遭贬谪的苏轼参透生死,寓生活于娱乐,不论何事都能幻化成欢愉勉励,精神上超逸的他词作上更是清新俊逸,自然流畅了。
辛词在某些作品过度依赖典故的传情达意的作用,全篇叠用典故而主旨不明,用语过于俚俗,稍显晦涩。甚至有些“掉书袋”的意味。如《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词中连用了五个典故。当然,这些典故都是这位关东大汉在许多细腻的情感上不便感叹,或是寓情于典故。通过简短的典故来抒发无尽之情,从而达到短小而精悍,言简而意赅。
结语
作为豪放词的代表人物,苏轼、辛弃疾为词学的发展改良的努力可谓呕心沥血。不论是相同点还是不同点,都在共同见证着他们不一样的人生,寻找着属于他们自己独有的一份豪迈与激情。也许就是这样一份豪爽,早就了他们词学上的伟大贡献。

苏轼和辛弃疾豪放词的差异 (一)内容方面 1、题材 苏轼是第一位对词的内容题材做了大面积改变的作家,创作了一批风貌一新的词章,为词的长足发展开拓了道路。苏轼扩大了词反映社会生活的功能,不仅用词写爱情、离别、旅况等传统题材,而且还用词抒写报国壮志、农村生活、贬居生涯等,扩大了词境。所以刘熙载说:“东坡词似是老杜诗,以其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入也。”(《艺概·词概》)〔2〕后人常用“以诗为词”来概括苏轼的特点,着眼点也主要在题材和内容与诗的相似性。他以健笔刻画英气勃勃的人物形象,来寄托立功报国的壮志豪情,如《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等篇,苏轼在词中更多地倾入自我,表现个性;《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借日常生活小事反映不畏坎坷,泰然自处的生活态度。他以写诗的超迈气势和劲拔笔力来写词,格调大都雄健顿挫,激昂排宕。苏轼对词的内容进行了全面改革,最终突破词为艳科的传统格局,提高了词的文学地位,苏轼在词中表现出辞气激昂,境界阔大之旷达的气势。 词到了辛弃疾时,他在继承苏词豪放词风的同时,把词引向比苏轼更广阔、更激荡的现实。他的词纵横挥洒,慷慨激昂,有的抒写恢复中原的雄心,有的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有的歌颂祖国山河的壮丽,有的写田园生活的幽静,但热爱祖国是他一生创作的基调;使词涉及的内容更加丰富。辛词艺术上的独特成就表现在雄奇阔大的意境的创造上。辛弃疾发挥了词在抒情、状物、叙事、议论等各方面的功能,创造性地融汇了诗歌、散文、经传、辞赋等各种文体的表现手法和语言技巧,对豪放词做了更深的开拓和大力的发展,把词提到了新的高度。辛弃疾是南宋词坛上豪放派领袖。辛弃疾的豪放词风透露出更丰富的内涵和底蕴。他的创作给了我们许多另外一些词人所没能给予的东西。 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词的上片即景写实。通过写景,一方面寄托词人豪情壮志,同时亦为英雄人物出场造成雄壮气氛。“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起三句写出了声势浩大的长江,大浪滚滚,向东流去,卷起了多少英雄豪杰人物,他们象滚滚东流大浪,一去不复返了。作者登高眺远,点出江流浩荡,高唱入云,无穷兴亡之感形诸笔端。作品开头,便把大江和古代英雄合写,把沉郁的心情与豪迈的气概融为一体,使全词笼罩了一层豪迈激荡之气,沉郁愤懑之情。英雄不见了,这是令人伤感之事;长江波涛汹涌,这是令人振奋景象。江山人物合叙,更显风格雄浑、苍凉。“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这两句承上启下,呼应开端,又勾起下片。上片重写江山;下片则紧承“豪杰”二字重写人物。“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这句是用以突出周瑜少年英俊,使这个英气勃勃的青年将领形象跃然纸上,表现出周瑜的英雄气概。“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最后一句词人于天地之中顿生达悟,既然人生如梦,何不洒脱情怀,复归于沉静,旷远;表现出一种旷达的气度。 辛弃疾的《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前二句写得气象阔大,笔力道劲,为全词定下一个基调。正如唐圭璋先生所云:"起句浩荡,笼罩全篇,包括山水空阔境界。这首词作者抒发了抗金壮志无人理解,不堪大好年华,在国势风雨摇中虚度的悲愤心情;同时抨击了那些一味"求田问舍"、对国事漠不关心的人物。既写了有家难归的乡思,又抒发了对异族入侵的仇恨和不思报国的南宋朝廷的激愤。写得悲凉慷慨,沉恨塞胸。陈延焯评价说:“把吴钩看了三句,写情事尤不堪,沉恨塞胸,一吐之于纸上,仲宣之赋无此慷慨也。” 这两首词是他们豪放词风的代表作,题材都是登临怀古。前者雄奇的景物,怀古的豪情,造就了旷达超逸的艺术风格。它超越历史时空,旷达高远,怀古是追慕前代英雄的千古丰功伟业,基调明朗开阔;而后者抒写词人在夕阳景色中自己孤独忧愤的心境,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悲慨溢于胸中,怀古是抒发自己胸中的抑郁悲愤的豪情。 2、内心书写方式 苏轼和辛弃疾都有着远大的政治抱负,也都受尽了现实的迫害和打击。苏轼反对新法、遭“乌台诗案”,三起三落,一生漂泊,暮年投荒,经受无数的磨难,辛弃疾则一度戎马,终被投闲置散,不得重任;这种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在他们的词中都有所流露。但苏词对内心痛苦可愤慨的抒写是隐蔽的、含蓄的;苏词种种忧郁的情绪总会在词人超脱和达观的心态中被排除和化解,最终也会表现出坦荡潇洒、乐观的情怀。“不应有恨,何时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水调歌头》),从中可以看出词人健康开朗的思想情绪。作者通过想象设问,展现中秋月宫琼绝尘寰的奇景,再从景物的自然更迭引到人事的流转变迁,以自然境界的清澄辽阔反映出作者思想境界的开朗廊达。语言脱却柔靡,不落俗套,是历来中秋词中意境最高、流传最广的一首。 辛词则不然,其抒写痛苦和愤慨是溢于言表的;所流露的悲愤和哀痛总是那么悲壮、深切,那么激越、苍凉!读辛词,自有一种热血奔涌、悲壮慷慨、甚而至于潸然涕下的激情,英雄末路的无限孤独和对现实的怨愤溢于言表,那种孤独和怨愤,是不能排除也是无法排除的!“老大那堪说。似而今,元龙臭味,孟公瓜葛”、“神州毕竟,几番离合”。(《贺新郎》)满腔怨愤,悲壮慷慨。“马上离愁三万里,望昭阳,宫殿孤魂没,弦解语恨难说”(《贺新郎·赋·琵琶》),如呜咽悲歌,感慨悲凉。 说到底,苏词中的悲愤和痛苦,毕竟只是苏轼个人怀才不遇情绪的表露,加之苏轼固有的开朗和放旷的性格,自然会有苏词旷达、飘逸的风格。而辛词中的忧愤之情,悲伤之意,远非辛弃疾个人之悲痛。辛弃疾一生以报国为志,却被投闲置散,一腔爱国激情无处可发,他的忧愤不只是从个人得失出发,而与当时的民族灾难是一致的,故有辛词沉郁、豪迈悲壮的风格。辛词之所以不朽,是因为他以敏锐的眼光,深刻的笔触描写。当时社会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使其词有了很广阔的社会现实性,从这个意义上讲,辛词所承载的内容,远比苏词要沉重、深刻! (二)形式方面 苏轼在语言上一变花间词人镂金错采的作风,多吸收诗赋词汇,兼采史传、口语,不受格率限制,字由心生,形成联贯流畅的风格;不似柳词的俚俗,更没有花间词的脂粉气,而以清雄韶秀见长。苏轼用词自然流畅,读来清新,苏轼有着豪放不羁的心灵、热爱生活的情感这一切都在清新流畅、处处生春的语言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给人以一种清新朴素的感觉。如《浣溪沙》五首中,作者置身于这种“日暖桑麻光似泼,风来蒿艾气如熏”的丰收环境中,心中充溢着无限的喜悦。这一组词,笔调极明快,写来生意盎然,兴会无穷。作者勾勒出了一幅农村耕织图,他把鸟苔虫鱼草木等自然风光,还有男女老幼活跃的姿态,都细致而有声色地写进词中,使人有身历其境之感。再如《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全词为我们展现了一幅美丽浪漫的把酒赏月的美丽风景画面,色彩浓淡有致,画面动静相宜,有作者人物、有朱阁绮户、有青天橙月、有月宫的琼楼玉宇的静物实景;又有清风吹拂、有月光“转”“低”“照”;有“把酒”相“问”、有“起舞弄影”的动感镜头,更有生动的言语表达和内心思想活动的虚实写照。全词情感真挚而又情景交融,韵律激昂而又气势豪迈,结构严谨,用词干练,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显示了作者高超的语言技巧和浪漫豪放的词风,表达了作者宏大的报国志向,对国家、对生活的坚定信念和不贪权贵、正视现实、脚踏实地、胸襟宽广的无私奉献精神。 辛词在语言技巧方面的一大特色,是形式松散,语义流动连贯,句子往往写得比较长,大量使用散文句式。如《水龙吟》中“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意义联贯而下,在词中是很长的句子,但却是顿挫鲜明,铿锵有力,决不是把一段文章套在词的形式中而已。辛词还有一个最突出的特点是大量用典,广泛地引用经、史、子各种典籍和前人诗词中的语汇、成句和历史典故,融化或镶嵌在自己的词里。如《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词中一连用了五个典故,正是运用这五个典故,寄托了词人对南归四十三年的沉痛经历的总结,是他才兼文武,富于韬略的突出表现。同时也大大提高了语言以少胜多的作用和词的精炼性、含蓄性。辛弃疾不仅打破了诗词界限,并达诗词散文合流的境界。并且用韵绝不限制,不讲琢雕,随意抒发,形成一种散文化人歌词。 (三)风格方面 同样的豪放风格,在苏词和辛词中,又表现出了明显的差别。苏轼在政坛上大起大落,屡遭贬谪,当时的恐悸、孤独、苦闷的心情是可想而知的,但他却能彻悟人生,乐观对待生活,这使他的词有一种旷达的超脱气势,表现自我疏狂不羁、潇洒飘逸的旷达情怀;能感觉出词人高旷博大的胸襟。辛弃疾因国家仇民族恨的长期压抑,使他的词既豪迈奔放,慷慨激昂,热情澎湃,而又忧思悲壮,沉郁苍凉,政治理想和社会现实的矛盾,妥协投降派的排挤打击,决定了他的词没有也不可能有苏轼词的那种空旷洒脱的风致。 苏轼词已不再局限于伤春伤别与离情相思,而是以一种超然旷达的乐观精神,抒写个人的政治理想、人生态度、内心的苦闷等等。作者在词中表现出苦乐随缘、开朗乐观、意存归隐的人生态度和旷达超脱的胸襟。如《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这首词写于被贬黄州时期,三年的谪居生活,长官同僚的厚待,乡野村夫的尊爱,亦能略略慰藉他那颗孤独受伤的心。东坡的心从刚被贬谪的绝望中逐渐苏醒,心态变得缓和、宁静。《定风波》一词正好反映了这一点,全词是紧扣“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这一主旨展开描写、抒情的。“穿林打叶”的雨声说明风急雨骤,“何妨”表现了词人的淡定,映称词人的态度是那么从容不迫,潇洒自得,且吟且啸,徐步向前。“竹杖芒鞋”表明了他着装的轻便与简陋,更重要的还在于他那种冒雨徐行的心情,他认为竹杖芒鞋还轻快胜于骑马,可见他对风雨的无所畏惧。“一蓑烟雨任平生”则进一步写出了他的旷达与倔强,并将自然界的风雨与人生道路上的风雨联系起来。有力地强化了作者面对人生的风风雨雨而我行我素、不畏坎坷的超然情怀。以上数句,表现出旷达超逸的胸襟,寄寓着独到的人生感悟,读来使人耳目为之一新,心胸为之舒阔。下片“山头斜照却相迎”三句,是写雨过天晴的景象。这几句既与上片所写风雨对应,又为下文所发人生感慨作铺垫。最后一句“也无风雨也无晴”这饱含人生哲理意味的点睛之笔,道出了词人在大自然微妙的一瞬所获得的顿悟和启示:自然界的雨晴既属寻常,毫无差别,社会人生中的政治风云、荣辱得失又何足挂齿?表明了他那种随缘自得的宁静心境和旷达的胸襟。 《定风波》运用显与隐、实与虚、明与暗的艺术结构法,表面上是写词人对待风雨的态度,实际上反映词人在政治风雨中的坦然与旷达。这首词充分反映了作者的博大胸襟和超旷气度,他能够在逆境中保持乐观情绪,解脱苦闷,表现出旷达超脱的性格。 辛弃疾生活于南宋,当时金兵入侵,朝廷屈膝投降。国破家亡,美丽河山不再。词人承载着更多的是痛彻心扉的亡国之恨,欲将一腔热血洒于抗敌战场,渴望恢复祖国河山的豪情壮志,但却被贬官闲居,不得重任。因而在辛词中形成辛词特有的豪壮而苍凉,雄奇而沉郁的独特风格。如《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首句是词人现实生活的写照。词人一生怀抱收复大计,却被投闲置散。想起故乡人民在水深火热之中,这怎不使作者忧心如焚,于是只好借酒消愁,不觉酩酊大醉。就是在醉后也仍念念不忘收复中原的大业,于是拿出宝剑仔细端详。“醉里”点明在酒醉之中,“看剑”一方面说明人物身份是夜晚,而且勾画出作者仔细端详宝剑的神态,从而写出强烈要求杀敌的心情。在“醉里”犹自“看剑”,醒时可想而知,夜晚尚念念不忘,刀剑大事,白天如何奔忙恢复大业的情况可想而知了。这句极尽精练,少不得一字,一“醉”字、一“挑”字,写醉态维妙维肖,更可贵的,很好地传出了词人壮志未酬的内心。“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表现了义军勇士们斗志昂扬、奋勇杀敌的壮观情景,“了却君王天下事”两句写大功告成的那种意气昂扬的神态。“天下事”指收复中原,统一全国的大业。“生前身后名”指为国家、民族建立功勋永垂史册的荣誉。这里充溢着爱国精神。词中所刻划的形象是壮烈勇猛的,所表现的思想是奋发激昂的,最后一句使全词的感情发生急剧变化,它是一声无可奈何、感慨万端的叹息,表现了理想与现实的巨大矛盾;这一转折,使上面所写的梦境理想成为幻想,全都落空。全词至此也由“雄壮”而变为“悲愤”。这一句与开头的“醉里挑灯看剑”相呼应,都是叙写现实生活与感受。 全词基调雄壮高昂,而结句又是悲凉低沉,前后形成一个鲜明的对比,有力地表现了词人满怀壮志而不得伸的苦痛。这首词着重表现他报国欲死疆场的愤慨,犹如一曲悲壮慷慨之歌。词人写梦境中的豪壮雄伟,大显身手,极力渲染威武雄壮的军营和激烈的战斗场面,风驰电掣,惊心动魄。而表达的情感却是壮志难酬的一腔悲愤。 因苏轼是个文士,所处是承平时代,而辛弃疾是个英雄,生当乱离之秋,故辛多豪情悲壮,苏多清新旷达。


概括说明辛弃疾豪放词的主要特点
辛弃疾的豪放词内容丰富,思想深刻,风格多样,技法高超,特色鲜明。一、意境宏大,气势雄壮,风格慷慨豪的。把坚定的抗战决心,炽热的爱国热情,顽强的斗争精神,豪迈的英雄气概,熔铸在宏大的意境中,构成了他爱国词最突出的基调。如〈破阵子〉中,先听其声“梦回吹角连营”;“马作的卢飞快”等等,再...

为什么辛弃疾能写出如此豪放的词?
器大者声必闳,何况公纵横慷慨之气概不在于歌词,词不过陶写之具。

辛弃疾,是豪放派词人,也是一腔热血无处施展的爱国人士
说到辛弃疾想必一定是电视中的哪个形象,想必大家或多或少都知道一点,但你知道辛弃疾真实的样子又是什么样的吗?呜~悠扬的号角声仿佛还在耳畔边回响,军帐中,一位颇有书生气质的将军看着手里的宝剑低声吟诵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空有一腔热血却无处释放。白发已生却抵挡不了渴望杀敌保国建立...

豪放派词人代表辛弃疾是一个怎样的人?如何评价他?
从客观方面来说,辛弃疾大多数词作都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就已经足够说明他的爱国之情了。毕竟一时的爱国,一首爱国之词还可以强行作出,但是一批有一批具有爱国主义思想的词作,若不是对自己的祖国具有深切的爱,是如何也不可能作出的。更何况辛弃疾的词作成就,在历史达到很高的成就,人称词中之龙...

宋代词人陆游辛弃疾是属于哪一个流派
代表作品有《夜游宫·记梦寄师伯浑》、《钗头凤·红酥手》、《卜算子·咏梅》等。2、辛弃疾 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人。南宋豪放派词人、将领,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

辛弃疾老年的时候,在豪放的辞藻之下有哪些难言的伤痛?
文史君说:辛弃疾的一生可谓是少年得意,但老来壮志难酬。暮年来临,生平的理想仍远在天际,年轻时的快意也纷纷离他而去。正所谓诗人不幸诗家幸,此时的辛弃疾为我们留下了千古名篇《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留给各位看官好好回味。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

被称为「大宋第一古惑仔」辛弃疾到底有多厉害?
这也形成了他豪放的风格。他又与苏东坡有相同的贡献!苏东坡扩大了词的题材范围,而辛弃疾也是如此,他现存的六百多首词作,写政治,写哲理,写朋友之情、恋人之情,写田园风光、民俗人情,写日常生活、读书感受,可以说,凡是能用文字写的,辛弃疾都能给你写出一首美妙的词来!5.辛弃疾是婉约的不要...

苏轼 辛弃疾哪个更豪放
三、结语 苏轼、辛弃疾同为中国文学史上豪放词派的代表人物,都为宋词走向高峰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被后人并称为“苏辛”。他们的词作都以豪迈慷慨的意境表达了自我,对宋词的发展和后人的创作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二者虽然都是豪放词派的代表人物,但在词观、词作、词意上都有着一定得区别,这也体现了不同时代背景和...

辛弃疾作为一个爱国诗人,写出了许多体现豪放风格的词,请在写出两句表现...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借古人为自己写照,既表现了他老当益壮、临阵思战的凌云壮志,又点名了他屡遭馋毁、投闲置散的诗集遭遇。“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表现了词人十分强烈、积极的入世之心。

表现辛弃疾豪放的诗词
贺新郎 同父见和,再用韵答之 老大那堪说!似而今、元龙臭味,孟公瓜葛。我病君来高歌饮,惊散楼头飞雪。笑富贵、千钧如发。硬语盘空谁来听?记当时、只有西窗月。重进酒,换鸣瑟。事无两样人心别。问渠侬:神州毕竟,几番离合?汗血盐车无人顾,千里空收骏骨。正目断、关河路绝。我最怜君...

尖扎县15912451223: 苏轼辛弃疾豪放词异同的原因 -
吴萧临泰: 苏轼常以旷达的胸襟与超越的时空观来体验人生,常表现出哲理式的感悟,并以这种参透人生的感悟使情感从冲动归于深沉的平静,而辛弃疾总是以炽热的感情与崇高的理想来拥抱人生,更多地表现出英雄的豪情与英雄的悲愤. 辛弃疾内容扩大...

尖扎县15912451223: 苏轼和辛弃疾谁更能代表豪放派 -
吴萧临泰: 1.从事情发展来看:苏轼北宋,辛弃疾南宋,事实上苏轼算是豪放派鼻祖,辛弃疾继承发扬; 2.从所写词的高度来看:苏轼所写的很多是由人生际遇感悟而来,人生的境界上的豪放,而辛弃疾由军旅行间所来之豪放,乃大丈夫之豪放相对于苏轼的人生境界豪放落入下乘,无形胜有形,大音唏嘘,大象无形; 3.从历史地位来看:苏轼在历史中的文学地位是辛弃疾远远不能比拟的; 综上所述:苏轼更能代表豪放派,更能胜任豪放派掌门,虽然也很喜欢辛弃疾但是和苏轼比,还是更喜欢苏轼了.

尖扎县15912451223: 苏轼和辛弃机疾哪个更豪放? -
吴萧临泰: 苏轼是豪放派发家人,而豪放派大成者是辛弃疾.两个人都豪放,但细细观二人的诗词,有不同,苏轼是说笑骂刺,都是诗词都是文章.苏轼的豪放主要是生活中随口都是文章.辛弃疾也是随口成词,不过词风的用语有时候就像一个喝醉的人,...

尖扎县15912451223: 辛弃疾和苏轼哪一个更加豪放 -
吴萧临泰: 苏轼和辛弃疾同为豪放词派的杰出代表,苏轼以他豪放的感情,坦率开朗的胸怀,改变了晚唐五代词家婉约的作风,开创了豪放词派的风格,辛弃疾又继承发扬了这种豪放的浪漫主义的词风,创造了更为雄奇阔大的意境,更是生动突兀,笔酣墨饱,气势飞舞.相比之下辛弃疾更加豪放.

尖扎县15912451223: 比较苏轼和辛弃疾豪放词的不同特色 -
吴萧临泰: 苏轼和辛弃疾同被称为豪放派词人,苏轼于花间词、南唐词及柳永以来一脉 相承的婉约派外另开豪放词派,并全面革新词体,彻底打破了词为艳科的局面;南宋词人辛弃疾继承之并将其推向高峰1.苏轼、辛弃疾的相同点苏轼、辛弃疾的词都打破...

尖扎县15912451223: 苏辛豪放词的异同 -
吴萧临泰: 苏轼和辛弃疾虽同属豪放词派,但二者风格不同,苏轼的词多心胸旷达,乐观积极,故曰“旷”,辛弃疾的词多表达自己的报国壮志却往往有一种壮志难酬的感慨,故曰“豪”词人的创作与其生活和性格紧密联系,词人的生活状况及性格特征无...

尖扎县15912451223: 苏轼和辛弃疾的诗词风格对比 -
吴萧临泰: 苏轼和辛弃疾,是豪放词的杰出代表.苏轼创立了豪放词,辛弃疾继而把它推向了前所未有的高峰.他们的豪放词都打破了男女柔情、绮丽婉约的传统模式,写男儿情怀,状雄阔之景,开拓了词境,提高了词品和词的抒情功能.但由于所处时代的不同和个人性格的差异,他们的豪放词也有着不同的审美风格.苏轼在豪放中尽显旷达,辛弃疾倾尽悲壮.

尖扎县15912451223: 苏轼辛弃疾词风异同(人生际遇、创作风格等,选择题材相近的词进行比较) -
吴萧临泰:[答案] 在词的发展史上,由于苏轼、辛弃疾打破了晚唐五代和宋初文人惯用的用词佑觞,遣兴,娱宾,写男女恋情和离愁别绪的旧框子,扩大了词的题材,提高了词的意境,拓宽了词的艺术领域,所以在中国文学史上,苏轼,辛弃疾的词都以“豪放”为特...

尖扎县15912451223: 苏轼与辛弃疾,豪放词的异同 -
吴萧临泰: 苏轼的豪放是很洒脱的,是个性使然.因为苏轼是一个很达观的文人.虽然他的政治生涯一直很不顺达,但是他的学问他的个性,使他始终能够很洒脱很轻松的看待生命中的挫折和不满意,,所以苏轼的豪放是从心里自然而然的一种流露,给人的...

尖扎县15912451223: 论苏轼和辛弃疾豪放词的不同 -
吴萧临泰: 苏轼以词为诗,在词中表现了自己对理想的热烈追求,以及追求失败后的洒脱旷达;辛弃疾以文为词,在词中表现了因无法实现自身报国之志而郁积于心的忧思悲壮、沉郁苍凉之情. 苏轼在面临理想与现实中逐渐随遇而安,旷达自得.以诗歌赋排遣政治上的失意、苦恼.相对于苏轼而言,辛弃疾人生态度要积极得多.一生主张抗金,虽遭不公平待遇,但仍不放弃,一次次碰壁,一次次的悲愤,一次次的振作.与此,他的词中总洋溢着悲壮,使人读来倍感压抑,却总不禁要为他的爱国之心击节叫好.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