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外国有这个节日吗?它的由来是什么?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作者&投稿:和红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外国有这个节日吗?它的由来是什么?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春节的由来与传说

春节和年的概念,最初的含意来自农业,古时人们把谷的生长周期称为“年”,《说文。禾部》:“年,谷熟也:。在夏商时代产生了夏历,以月亮圆缺的周期为月,一年划分为十二个月,每月以不见月亮的那天为朔,正月朔日的子时称为岁首,即一年的开始,也叫年,年的名称是从周朝开始的,至了西汉才正式固定下来,一直延续到今天。但古时的正月初一被称为“元旦”,直到中国近代辛亥革命胜利后,南京临时政府为了顺应农时和便于统计,规定在民间使用夏历,在政府机关、厂矿、学校和团体中实行公历,以公历的元月一日为元旦,农历的正月初一称春节。

1949年9月27日,新中国成立,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通过了使用世界上通用的公历纪元,把公历的元月一日定为元旦,俗称阳历年;农历正月初一通常都在立春前后,因而把农历正月初一定为“春节”,俗称阴历。
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在春节这一传统节日期间,我国的汉族和大多数少数民族都有要举行各种庆祝活动,这些活动大多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活动形式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春节传说之一:熬年守岁

守岁,就是在旧年的最后一天夜里不睡觉,熬夜迎接新一年的到来的习俗,也叫除夕守岁,俗名“熬年”。探究这个习俗的来历,在民间流传着一个有趣的故事:

太古时期,有一种凶猛的怪兽,散居在深山密林中,人们管它们叫“年”。它的形貌狰狞,生性凶残,专食飞禽走兽、鳞介虫豸,一天换一种口味,从磕头虫一直吃到大活人,让人谈“年”色变。后来,人们慢慢掌握了“年”的活动规律,它是每隔三百六十五天窜到人群聚居的地方尝一次口鲜,而且出没的时间都是在天黑以后,等到鸡鸣破晓,它们便返回山林中去了。

算准了“年”肆虐的日期,百姓们便把这可怕的一夜视为关口来煞,称作“年关”,并且想出了一整套过年关的办法:每到这一天晚上,每家每户都提前做好晚饭,熄火净灶,再把鸡圈牛栏全部拴牢,把宅院的前后门都封住,躲在屋里吃“年夜饭”,由于这顿晚餐具有凶吉未卜的意味,所以置办得很丰盛,除了要全家老小围在一起用餐表示和睦团圆外,还须在吃饭前先供祭祖先,祈求祖先的神灵保佑,平安地度过这一夜,吃过晚饭后,谁都不敢睡觉,挤坐在一起闲聊壮胆。就逐渐形成了除夕熬年守岁的习惯。

守岁习俗兴起于南北朝,梁朝的不少文人都有守岁的诗文。“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人们点起蜡烛或油灯,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这种风俗被人们流传至今。


春节传说之二:万年创建历法说

相传,在古时候,有个名叫万年的青年,看到当时节令很乱,就有了想把节令定准的打算。但是苦于找不到计算时间的方法,一天,他上山砍柴累了,坐在树阴下休息,树影的移动启发了他,他设计了一个测日影计天时的晷仪,测定一天的时间,后来,山崖上的滴泉启发了他的灵感,他又动手做了一个五层漏壶,来计算时间。天长日久,他发现每隔三百六十多天,四季就轮回一次,天时的长短就重复一遍。来源

当时的国君叫祖乙,也常为天气风云的不测感到苦恼。万年知道后,就带着日晷和漏壶去见皇上,对祖乙讲清了日月运行的道理。祖乙听后龙颜大悦,感到有道理。于是把万年留下,在天坛前修建日月阁,筑起日晷台和漏壶亭。并希望能测准日月规律,推算出准确的晨夕时间,创建历法,为天下的黎民百姓造福。

有一次,祖乙去了解万年测试历法的进展情况。当他登上日月坛时,看见天坛边的石壁上刻着一首诗:

日出日落三百六,周而复始从头来。

草木枯荣分四时,一岁月有十二圆。

知道万年创建历法已成,亲自登上日月阁看望万年。万年指着天象,对祖乙说:“现在正是十二个月满,旧岁已完,新春复始,祈请国君定个节吧”。祖乙说:“春为岁首,就叫春节吧”。据说这就是春节的来历。

冬去春来,年复一年,万年经过长期观察,精心推算,制定出了准确的太阳历,当他把太阳历呈奉给继任的国君时,已是满面银须。国君深为感动,为纪念万年的功绩,便将太阳历命名为“万年历”,封万年为日月寿星。以后,人们在过年时挂上寿星图,据说就是为了纪念德高望重的万年。

春节传说之三:贴春联和门神

据说贴春联的习俗,大约始于一千多年前的后蜀时期,这是有史为证的。此外根据《玉烛宝典》,《燕京岁时记》等着作记载,春联的原始形式就是人们所说的“桃符”。

在中国古代神话中,相传有一个鬼域的世界,当中有座山,山上有一棵覆盖三千里的大桃树,树梢上有一只金鸡。每当清晨金鸡长鸣的时候,夜晚出去游荡的鬼魂必赶回鬼域。鬼域的大门坐落在桃树的东北,门边站着两个神人,名叫神荼、郁垒。如果鬼魂在夜间干了伤天害理的事情,神荼、郁垒就会立即发现并将它捉住,用芒苇做的绳子把它捆起来,送去喂虎。因而天下的鬼都畏惧神荼、郁垒。于是民间就用桃木刻成他们的模样,放在自家门口,以避邪防害。后来,人们干脆在桃木板上刻上神荼、郁垒的名字,认为这样做同样可以镇邪去恶。这种桃木板后来就被叫做“桃符”。

到了宋代,人们便开始在桃木板上写对联,一则不失桃木镇邪的意义,二则表达自己美好心愿,三则装饰门户,以求美观。又在象征喜气吉祥的红纸上写对联,新春之际贴在门窗两边,用以表达人们祈求来年福运的美好心愿。

为了祈求一家的福寿康宁,一些地方的人们还保留着贴门神的习惯。据说,大门上贴上两位门神,一切妖魔鬼怪都会望而生畏。在民间,门神是正气和武力的象征,古人认为,相貌出奇的人往往具有神奇的禀性和不凡的本领。他们心地正直善良,捉鬼擒魔是他们的天性和责任,人们所仰慕的捉鬼天师钟馗,即是此种奇形怪相。所以民间的门神永远都怒目圆睁,相貌狰狞,手里拿着各种传统的武器,随时准备同敢于上门来的鬼魅战斗。由于我国民居的大门,通常都是两扇对开,所以门神总是成双成对。

唐朝以后,除了以往的神荼、郁垒二将以外,人们又把秦叔宝和尉迟恭两位唐代武将当作门神。相传,唐太宗生病,听见门外鬼魅呼号,彻夜不得安宁。于是他让这两位将军手持武器立于门旁镇守,第二天夜里就再也没有鬼魅搔扰了。其后,唐太宗让人把这两位将军的形象画下来贴在门上,这一习俗开始在民间广为流传。

春节是中国民间最隆重最富有特色的传统节日,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是一年的第一天,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但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在春节期间,我国的汉族和很多少数民族都要举行各种活动以示庆祝。这些活动均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活动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春节是汉族最重要的节日,但是满、蒙古,瑶、壮、白、高山、赫哲、哈尼、达斡尔、侗、黎等十几个少数民族也有过春节的习俗,只是过节的形式更有自己的民族特色,更蕴味无穷。 春节不同时代有不同名称。在先秦时叫“上日”、“元日”、“改岁”、“献岁”等;到了两汉时期,又被叫为“三朝”、“岁旦”、“正旦”、“正日”;魏晋南北朝时称为“元辰”、“元日”、“元首”、 “岁朝”等;到了唐宋元明,则称为“元旦”、“元”、“岁日”、“新正”、“新元”等;而清代,一直叫“元旦”或“元日”。

希望采纳

春节
Chinese New year

农历正月初一是春节,又叫阴历(农历)年,俗称“过年”。 这是我国民间
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

春节的历史很悠久,它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有关年的

传说也很多。古代的春节 叫“元日”、“元旦”、“新年”。 辛亥革命

后,才将农历正月初一正 式定名为春节。

漫长的历史岁月使年俗活动内容变得异常丰富多彩。其中,那些敬天祭神的

迷信内容,已逐渐被淘汰,而那些富有生活情趣的内容,像贴春联、贴年

画、贴“福”字、剪窗花、蒸年糕、包饺子、燃爆竹、除夕守夜、拜年等习

俗至今仍很盛行。我国最早的春联,是五代时期孟昶写在桃木板上的:“ 新

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

用红纸写春联始于明朝。年画源于唐朝的门神,它和燃爆竹一样,在古代都
 
是用来驱鬼避邪的,现在却成了专为增加喜庆气氛的习俗了。贴“福”字在
 
宋朝以前就有了,人们把写在红方纸上的“福”字,故意倒贴在 门、窗、
 
家俱上,取其“福到(倒)了”之意。
 
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这在魏晋时期就有记载。 除夕晚上,与家老小熬
 
年守岁,欢聚酣饮,共享天伦之 乐,这是炎黄子孙至今仍很重视的年俗。待
 
第一声鸡啼 之后,新的一年开始了,男女老少均着节日盛装,先给 家族中
 
的长者拜年祝寿,然后走亲串友,相互道贺祝福。 此时的神州大地,处处闪
 
光溢彩,从初一到十五,人们一至沉浸在欢乐、祥和、文明的节日气氛中。 春节原名“元旦”,隋代杜台卿在《五烛宝典》中说:“正月为端月,其一日为元日,亦云正朝,亦云元朔。”“元”的本意为“头”,后引申为“开始”,因为这一天是一年的头一天,春季的头一天,正月的头一天,所以称为“三元”;因为这一天还是岁之朝,月之朝,日之朝,所以又称“三朝”;又因为它是第一个朔日,所以又称“元朔”。宋吴自牧在《梦梁录》中解释:“正月朔日,谓之元旦”。《说文解字》中对“旦”字的解释为“从日见一上,一,地也。”表示太阳刚刚从地平线上升起,就是早晨的意思。因为它分别表示一年的第一个早晨,正月的第一个早晨,所以称“元旦”和“正旦”。
除上述称谓外,春节还称“开年”、“开岁”、“芳岁”、“华岁”等,在诸多称谓中以称“元旦”最普遍,时间最长久。
因各朝代历法不同,元旦所在的季节也不同。中国古代的历法是阴阳合历,需同时考虑到太阳和月亮的位置,故确定元旦时,需首先确定它在某个季节,然后再选定与这个季节相近的朔月作为元旦。由于一岁与12个阴历并行不相等,相差约11天,故每隔3年需设置一个闰月来调整季节。中国上古的天文学家曾想出一个简便的方法来判断月序与季节的关系,这就是以傍晚时斗柄的指向定月序,称之为十二月建。从北方起向东转,将地面划分为12个方位,傍晚时斗柄所指的方位,就是该月的月建,其子月、丑月、寅月分别相当于十一、十二、正月。
中国是个古老的多民族国家。不同的历史时期的不同的民族都曾经根据自己的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确定过自己的元旦,即改为“正朔”,改正月初一的时间。颛顼帝和夏代都以孟春正月为元,即使用建寅的夏历,以农历正月初一为元旦;商代使用殷历,殷历建丑,以农历十二月初一为元旦;周代使用周历,周历建成子,以农历十一月初一为元旦;秦代使用秦历,秦历建亥,以农历初一为元旦;西汉前期仍然使用秦历,汉武帝太初元年(公元104年)改用司马迁、洛下闳创制的太初历,又重新使用建寅的夏历,以农历正月初一为元旦。以后除王莽和魏明帝一度改用建丑的殷历,唐武后和肃宗时改用建子的周历外,各朝代均使用夏历至清朝末年。
“春节”这一词,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还有不同的特指。汉朝时,人们把二十四节气的第一个立春称“春节”。南北朝时,人们把整个春季叫“春节”。
辛亥革命胜利后,南京临时政府为了“顺农时”和“便于统计”,规定在民间使用夏历,在政府机关、厂矿、学校和团体中实行公历,以公历的元月一日为元旦。但一般人称公历元月一日为“阳历年”,仍把农历正月一日初一称“元旦”。
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使用世界上通用的公历纪元,把公历即阳历的元月一日定为元旦,为新年;因为农历正月初一通常都在立春前后,因而把农历正月初一定为“春节”。
春节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但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

春节时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
春节,顾名思义就是春天的节日。春天来临,万象更新,新一轮播种和收获季节又要开始。人们有足够的理由载歌载舞来迎接这个节日。于是,节前就在门脸上贴上红纸黄字的新年寄语。
春节的历史很悠久,它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有关年的传说也很多。古代的春节叫"元日"、"
现代民间习惯上把过春节又叫做过年。其实,年和春节的起源是很不相同的。
那么"年"究竟是怎么样来的呢?民间主要有两种说法:一种说的是相传,中国古
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头长触角,凶猛异常。"年"长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这天,村村寨寨的人们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兽的伤害。这年除夕,桃花村的人们正扶老携幼上山避难,从村外来了个乞讨的老人,只见他手拄拐杖,臂搭袋囊,银须飘逸,目若朗星。乡亲们有的封窗锁门,有的收拾行装,有的牵牛赶羊,到处人喊马嘶,一片匆忙恐慌景象。这时,谁还有心关照这位乞讨的老人。只有村东头一位老婆婆给了老人些食物,并劝他快上山躲避"年"兽,那老人捋髯笑道:"婆婆若让我在家呆一夜,我一定把"年"兽撵走。老婆婆惊目细看,见他鹤发童颜、精神矍铄,气宇不凡。可她仍然继续劝说,乞讨老人笑而不语。婆婆无奈,只好撇下家,上山避难去了。半夜时分,"年"兽闯进村。它发现村里气氛与往年不同:村东头老婆婆家,门贴大红纸,屋内独火通明。"年"兽浑身一抖,怪叫了一声。"年"朝婆婆家怒视片刻,随即狂叫着扑过去。将近门口时,院内突然传来"砰砰啪啪"的炸响声,"年"浑身战栗,再不敢往前凑了。原来,"年"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这时,婆婆的家门大开,只见院内一位身披红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年"大惊失色,狼狈逃蹿了。
第二天是正月初一,避难回来的人们见村里安然无恙十分惊奇。这时,老婆婆才恍然大悟,赶忙向乡亲们述说了乞讨老人的许诺。乡亲们一齐拥向老婆婆家,只见婆婆家门上贴着红纸,院里一堆未燃尽的竹子仍在"啪啪"炸响,屋内几根红腊烛还发着余光欣喜若狂的乡亲们为庆贺右祥的来临,纷纷换新衣戴新帽,到亲友家道喜问好。这件事很快在周围村里传开了。从此每年除夕,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烛火通明、守更待岁。初一一大早,还要走亲串友道喜问好。这风俗越传越广,成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另一种说法是,我国古代的字书把"年"字放禾部,以示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由于谷禾一般都是一年一熟。所"年"便被引申为岁名了。我国古代民间虽然早已有过年的风俗,但那时并不叫做春节。因为那时所说的春节,指的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南北朝则把春节泛指为整个春季。据说,把农历新年正式定名为春节,是辛亥革命后的事。由于那时要改用阳历,为了区分农、阳两节,所以只好将农历正月初一改名“春节”。
元旦"、"新年"。辛亥革命后,才将农历正月初一正式定名为春节。

春节的来历是: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长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人们逃往深山,以躲避的伤害。后来有一年除夕,从村外来了个老人告知了人们驱赶“年”兽的办法。原来,“年”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从此每年除夕,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烛火通明、守更待岁。初一一大早,还要走亲串友道喜问好。这风俗越传越广,成了春节。春节的社会效应:春节是推动产业经济和内需消费的重要。随着的快速增长,居民个人可支配收入不断提高,春节消费也由传统的置办年货发展为具有时代特色的贺岁作品、产品工艺、休闲娱乐等节日产品和服务。春节期间,人群、金融、物资、信息、艺术的大规模流动,带动了文化、商业、交通、旅游、电信、金融、餐饮各行各业全面繁荣,形成了独特的“春节经济”。过年是人们一年消费的集中体现。随着新兴消费观念的不断涌现,春节已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过大年”,更是一个拉动动力的“快门”,人们开始从传统的节日忙碌转向新的庆贺潮流。

春节是由上古时代岁首祈年祭祀活动演变而来。上古时代,一年农事结束后,人们会在新一年开端的岁首,举行祭祀活动来报祭天地众神、祖先的恩德,祈求丰年。后来,逐渐发展形成了春节。在不同朝代,春节设定的日期和名称也不尽相同。中国辛亥革命后,才把春节固定在每年的农历正月初一,并正式称之为“春节”,一直使用至今。其实,在民间,从腊月二十三的祭灶(祭拜灶君神位)开始,就已经有“年味”了,直到正月十五元宵节(人们将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正月十五称为元宵节,是一个吃元宵、看花灯、猜灯谜的节日)才“收尾”,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节日的高潮。数千年来,春节一直是中国各族人民的传统节日。汉代是科学与迷信并行的时代,人们逐渐从原始的信仰中走出来,有些地区甚至打破了先秦以来盲目的自然崇拜,为丰富的节日创造了条件。如春节、元宵、端午节、重阳节等基本内容都定型于这一时期。直到唐朝,节日从原来的禁忌,迷信,神秘中解放出来,娱乐与礼仪活动占据了主导地位,如爆竹原为驱鬼之说,后为象征欢乐等等的改变。今天的许多节日在日期上和农历中的特殊日期相吻合的,大概是因为人们经常在这些特殊的日子举行一些活动,年复一年,便代代相传,从而形成了今天的节日。

春节和年的概念最初的含义来自农业,古时人们把谷的年长周期称为年,说文禾部年谷熟也,在夏商时代产生了夏历,以月亮圆缺的周期为月,一年划分为十二个月,每月以不见月亮的那天为朔,正月朔日的子时称为岁首,即一年的开始也叫年,年的名称是从周朝开始的,到了西汉才正式固定下来,一直延续到现在,春节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是传统上的农历新年,春节俗称年节,传统名称为“新年”、“大年”、“天腊”、“新岁”,口头上又称“度岁”、“庆新年”、“过年”。

中国人过春节至少已有4000年以上的历史,在民间旧时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九号,在现代人们把春节定于农历正月初一,但一般至少要到农历正月十五新年才算结束。


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了解春节的来历及相关民俗?
年节更是民众娱乐狂欢的节日。元日以后,各种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竞相开展:耍狮子、舞龙灯、扭秧歌、踩高跷、杂耍诸戏等,为新春佳节增添了浓郁的喜庆气氛。因此,集祈年、庆贺、娱乐为一体的盛典年节就成了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佳节。而时至今日,除祀神祭祖等活动比以往有所淡化以外,年节的主要习俗,都...

什么节日是中华民族共同的?节日
春节、中秋、重阳、端午这些是中华民族共同的节日,也是传统的节日,是中华文明的一部分,炎黄子孙的心灵上的图腾。

春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吗?
春节是中国节日,春节快乐翻译成英语:Happy Spring Festival Happy New Year是指世界同意的新年即元旦,两个是有所区别的。

春节是中华民族一年一度的狂欢是中华民族永恒的精神支柱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它也是中国人释放情感、满足心理需求的重要载体。是中华民族一年一度的狂欢和永恒的精神支柱。从上海开埠到民国二三十年代,逐渐发展成为“远东最大的都市”。在此期间,移民的数量远远超过了居住在这里的土著人。他们来自中国各地,但江浙一带的占了80%以上,占据了很多...

春节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当地有哪些春节风俗习惯
4、年画,年画是我国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反映了人民朴素的风俗和信仰,寄托着他们对未来的希望。5、守岁,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守岁之俗由来已久。6、爆竹,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7、...

春节是中国的节日吗?为什么?
但是却起源于西方一样,春节起源于中国,但历史上世界版图一直在变,有些国外地区曾经是属于过中国的,并且华人在世界范围的迁徙史又源远流长,将春节习俗带到了世界各地,生根发芽。所以说春节首先是中国的节日,但更是华人的节日,也是世界的节日,这正应了那句话:“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中华传统节日春节怎么写作文
春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是每年农历正月初一,也是中国人民最盛大的节日之一。春节除夕夜,家家户户张灯结彩,吃团圆饭,燃放烟花爆竹,以此来庆祝新年的到来。以下是一篇关于春节的500字作文,带您了解春节的起源、习俗和意义。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已有上千年的历史。据传说,春节起源于远古...

春节有哪些意义?
春节的意义1、春节是中华文化优秀传统的重要载体,蕴含着中华民族文化的智慧和结晶,凝聚着华夏人民的生命追求和情感寄托。2、春节在传承发展中承载了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18字)3、春节代表的是辞旧迎新、吉祥如意,团圆平安、兴旺发达等等的美好祝愿。4、春节这一天都会尽可能地...

描写节日的好句子
”3、春节到了,小朋友们便早早起床,来到爸爸妈妈的房间,开始了传统的拜年仪式了。小朋友们对父母说着一些吉祥话儿,爸妈就拿出压岁钱,让小孩子们高高兴兴。大家都希望今年能够吉祥如意,招财进宝。4、春节是中国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它象征着团结、兴旺,是对未来寄托新的希望的佳节。春节对于中国人...

中国传统节日春节的意义
2、春节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心结。旧时北京人过年要吃荸荠,荸荠谐音“必齐”,说的就是新年亲人必须齐全。人们将自己的感情、愿望、伦理、信仰都聚集在这一节日上,使春节已经不是简单的时间点,成为一种民族文化象征与凝聚民族情感的重要力量。3、过春节,是对和平、友谊和亲情的检阅和激励,是对未来美好...

土默特右旗17176997785: 中国的传统节日和外国的传统节日有哪些 -
闫霞汲松: 元旦(1月1日) NEW YEAR'S DAY 成人节(日本,1月15日) ADULTS DAY 情人节(2月14日) ST.VALENTINE'S DAY (VALENTINE'S DAY) 元宵节(阴历1月15日) LANTERN FESTIVAL 狂欢节(巴西,二月中、下旬) CARNIVAL 桃花节(...

土默特右旗17176997785: '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外国有这个节日吗?它的由来是什么?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
闫霞汲松: 春节 Chinese New year 农历正月初一是春节,又叫阴历(农历)年,俗称“过年”. 这是我国民间 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 春节的历史很悠久,它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有关年的 传说也很多.古代的春节 叫...

土默特右旗17176997785: 西方国家过春节吗? -
闫霞汲松: 春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在春节期间,中国的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都要举行各种庆祝活动.这些活动均以祭祀祖神、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春节的活动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各民族特色.受到中华文化的影响,属于汉字文化圈的一些国家和民族也有庆祝春节的习俗.西方国家是没有春节这个中国的传统节日的.

土默特右旗17176997785: 我国有许多的重要的传统节日: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等,外国有圣诞节、狂欢节、感恩节、复活节 -
闫霞汲松: 小题1:A 小题2:D小题1:试题分析:节日是一个民族文化习俗的体现,它是一个民族在历史演进过程中不同于其他民族的文化特色,世界各民族的节日文化丰富多彩,这是文化的体现,虽然经济全球化,但是各国文化传统不同,节日不会统一,所以排除④,答案选A. 小题2:试题分析:世界文化是世界各民族在各自的历史发展中不断积累流传下来的,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各有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各种文化在交流交往中相互交流,多元发展,都有自己的特色和自由发展的权利,所以排除①,答案选D.

土默特右旗17176997785: 怎么向老外介绍中国春节 -
闫霞汲松: 第一句:就像外国庆祝圣诞节一样. 第二: 春节是中国最富有特色的传统节日,由虞舜时期兴起.春节指华夏传统历法夏历的元旦(与中国现行的公历元旦不同),农历正月初一,又称农历新年、大年、岁首、正旦、正月朔日,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度岁、庆新岁.在中国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春节期间,中国的汉族和大多数少数民族都举行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的庆祝活动.现时除了中国、朝鲜半岛、越南之外,春节在老挝、缅甸、柬埔寨、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加拿大等地都是最重要的节日之一.

土默特右旗17176997785: 外国人怎么样过中国的春节? -
闫霞汲松: 在中国以外的地方只要有华人聚集的就会过春节,当然,各个地方那种风俗.气氛、重视程度不一样.毕竟,春节永远都是小孩子最快乐的节日.对于大人来说,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更新发展,过春节已经没有以前那味道了.反而,外国人对待...

土默特右旗17176997785: 中国传统节日的英文 -
闫霞汲松: 1、除夕:New Year's Eve 除夕,为岁末的最后一天夜晚.岁末的最后一天称为“岁除”,意为旧岁至此而除,另换新岁.除,即去除之意;夕,指夜晚.“除夕”是岁除之夜的意思,又称大年夜、除夕夜、除夜等,时值年尾的最后一个晚上. ...

土默特右旗17176997785: 中国和外国的春节习俗有什么共同之处(写6条) -
闫霞汲松: 中国和外国的春节习俗在某些方面存在一些共同之处,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共同点:1. 团聚与家庭重要性:春节是一个重要的家庭团聚时刻,无论是中国还是其他国家,人们都倾向于与家人团聚,共度佳节.这个节日强调亲情和家庭的重要性....

土默特右旗17176997785: 华人在外国喜欢过圣诞还是喜欢过春节?
闫霞汲松: 春节是咱们中国人的传统节日.华人在外国喜欢过春节. 圣诞节是西方国家的节日,和中国人没什么关系,参与者多为盲目崇洋的年青人而已.

土默特右旗17176997785: 春节是中国节还是西方节,看了春节联欢晚会感到很纠结?
闫霞汲松: 春节其实是一个中西结合的节日,它既融合了西方的24小时制又结合了东亚的夏历,鉴于韩国融合了东亚与西方的文化和什么都是韩国创造的理论,所以春节应该是韩国的节日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