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刘和珍君一课的重点?

作者&投稿:锐建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纪念刘和珍君一课的重点是什么?~

《记念刘和珍君》是民国时期文学家鲁迅收录在《华盖集续编》的散文。原文于1926年4月12日发表在《语丝》周刊第七十四期。刘和珍是北京学生运动的领袖之一,1926年在“三·一八惨案”中遇害,年仅22岁。鲁迅先生在参加了刘和珍的追悼会之后,亲作《记念刘和珍君》一文,追忆这位始终微笑的和蔼的学生,痛悼“为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歌颂“虽殒身不恤”的“中国女子的勇毅”。
全文分为七个部分。
第一部分:通过对几位遇难烈士悲痛的追悼,阐明写本文的起因。
第一小段写参加追悼会的人要求作者写点纪念刘和珍君的文章。本段一开始就写明开追悼会的时间和地点。“我独在礼堂外徘徊”,表现出鲁迅的悲愤难遣的心情。然后写和程君的谈话,很自然地引到写纪念文章的事。这里的“正告”,是郑重地提醒的意思,表现了纪念刘和珍君的文章是来自群众的强烈的要求。
第二小段指出写本文的一个重要的起因—刘和珍君生前是个敢于追求真理、反抗黑暗的青年。在反动派的残酷迫害下,不但鲁迅等所编的进步刊物往往停刊,“有始无终”,而且这些进步刊物的读者也常常有被迫害的危险,所以“销行一向就甚为寥落”,而在这样的情况下,刘和珍竟“毅然预定了《莽原》全年”。“毅然”两字有力地表现了刘和珍是个敢于反抗黑暗、追求进步思想的青年,这是下文写到她勇敢地领导同学反对杨荫榆和向段执政府请麒的思想基础,也是鲁迅“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纪念她的重要原因。他们之间不仅是师生关系,而且是同一营垒中的革命同志。“生活艰难”主要指当时的黑暗现实。这段两次用“只能如此而已”,曲折地表达了鲁迅悲愤万分的心情,是对于当时“屠伯们逍遥复逍避”的黑暗现实的强烈控诉,是作者誓为改变当时黑暗现实而战斗的决心。
第三小段指出写本文的另一个重要起因——反动派在屠杀爱国青年后,竞又指使它的帮凶文人吹出“阴险的论调”,真是凶残卑劣极了!所以必须写出此文,作为祭品献给死者。“可是我实在无话可说”,这句话本身就说明鲁迅已愤怒到什么程度,已经无法用语言来表达了。“我只觉得所住的并非人间”,不是人世,而是狐鼠昼行的禽兽世界。“四十多个青年的血……”一句,是直接控诉反动派屠杀青年的血.腥罪行的,这样大量的鲜血,“洋溢在我的周围”,把我泡了起来,使我连呼吸、看、听都异常艰难,哪里述能说什么话?“长歌当哭是必须在痛定之后的”一句,长歌指放声悲歌,当,代替,哭,哀哭,哀痛。这句的意思是说,用写文章来揭露反动派的罪行和追悼先烈,在先烈刚刚牺牲、作者内心剧痛时是不容易办到的,只有等过一段时间,悲痛的心情稍平息时,才能真正“痛定思痛”,再回想以前的悲痛。这句话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表示作者愤怒、悲痛之强烈,“实在无话可说”。“而此后……”一句,“而”字以下,笔锋一转,转向揭露陈西漫等“所谓学者文人”(不是真正的学者文人,而是披了“学者文人”外衣的反动派的帮凶)的阴险论调,这种人的卑劣行径,更使作者愤怒满腔。“出离愤怒了”,意思是愤怒达于极点,超出了愤怒的程度。“我将深味……”整句的意思是:我将深深地体会和回味这种禽兽世界的“浓黑的悲凉”,我要把由于敌人的屠杀和流言给我的最大的哀痛揭示出来,尽管反动政府和反动文人们可以因我的痛苦而感到快乐,但我就是要把“这”——对于战友的深沉哀悼和对于敌人的愤怒控诉——作为“后死者”奉献给死者的“菲薄的祭品”。这里充分表现了鲁迅与敌人势不两立的革命精神。“后死者”是鲁迅对自己的谦称,同时也表明了鲁迅要坚决踏着先烈的足迹前进。
第二部分:通过悲叹庸人易于忘却革命者的牺牲,进一步阐明写本文的意图—要使人们永远记住这笔血债。
这部分一开始,鲁迅就气壮山河地写道:“真的一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真的猛士”指的是真正的革命者,包括刘和珍等烈士。“直面”、“正视”都表示正面注视、不回避之意。“惨淡的人生”指当时反动派统治下人民群众所过的非人生活。“淋漓的鲜血”指“‘三·一八”渗案那样血迹斑斑的残酷现实。全句的意思是真正的革命者不管现实多么残酷,斗争多么艰苦,都决不回避,都要勇敢地面对它、正视它。这就给一个革命战士提出了标准,对反动派的黑暗统洽,对敌人的疯狂屠杀革命人民,要敢于直面和正视,要不避锋,要怀着对敌人的深仇大恨,掩埋好战友的尸摊,踏着先烈的血迹前进,与敌人奋战到底。这样的人,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啊!前一句,以“真的猛士”为主语,下面连用两个“敢于”,联结了两个对偶谓语。后一句,一个问句,加强了对“真的猛士”的赞叹,这后一句看起来是问句,实际上是加强感叹,是对“真的猛士”的直接赞颂。“哀痛者”和“幸福者”,表面上好象是矛盾的,实则不然。“真的猛士”为战友的牺牲而哀痛,是“哀痛者”,他们哀痛,他们对反动派的血腥罪行悲愤满腔,他们化悲愤为力量,对反动派进行顽强不屈的斗争。他们活,活得有意义,死,死得重于泰山,这样的人难道不是“幸福者”?战斗就是幸福,比起那些浑浑噩噩、糊里糊涂、不知道哀痛的庸人来,他们要幸福千万倍!
下面“然而……”一句,作者转入批判 “庸人”。“庸人”,庸庸碌碌、无所作为的人,这里主要指小市民和其他一些苟且偷安的人。前面刚讲过“真的猛士”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这里就开始写另一种人。“庸人”,不敢斗争。不愿斗争,过一天算一天,而大自然呢,又常常为这些庸人设计,使他们忘得很快,大自然用时间的流驶(此处拿流水来比喻时间的过去),来洗去死者被屠杀、流血牺牲的旧迹,时间一久,“庸人”们把这些都慢慢淡忘了,鲜红的血痕变淡了,只在他们心上留下那么一点淡红的血色和很轻微、很淡漠的悲哀。正是这样,才使得“庸人”们哲时苟且偷生,不去对反动派反抗,客观上也就帮助维持了反动派的黑暗统治。鲁迅在这里沉痛而又语重心长地批判了“庸人”,意思还是希望大家不要做“庸人”,而要做“真的猛士”。下面“我不知道……”一句是对反动派罪恶统治的诅咒,愤激之情,跃然纸上。
第二小段,点明写这篇文章的目的,就是为了使人们不忘却这笔血债,唤醒人们起来斗争。“忘却的救主快要降临了罢,我正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意思就是我要趁对“三·一八”渗案的印象很深,没有淡忘的时候,把它写下来,好让大家记住这笔血债。“忘却的救主”,是健忘的形象化的说法,有讽刺某些健忘的庸人的意思。
第三部分:通过衬刘和珍的革命精神和优秀品质的回忆,表达鲁迅对她的哀悼和享敬。
整个第三部分两段文章都是回忆的,但又不仅是回忆,作者一面回忆,一面谈自己的想法,一边叙述,一边议论,写得亲切真挚,十分感人。先说刘和珍是鲁迅自己的学生。这是事实。紧接着再补充说,“学生”这个说法,虽然向来是这样想,也这样对人家说的,但“现在却觉得踌躇了”为什么“踌躇”呢?作者先不直接说出,却说“我应该对她奉献我的悲哀与尊敬”,然后才在下一句说明了原因。“苟活到现在的我”,是鲁迅的自谦,同时也表示了鲁迅极其明确地认识到自己的责任,决心为革命战斗到生命的最后一息。“她不是……,是……”这一句中,前面一个否定判断分句,后面一个肯定判断分句,共同突出了刘和珍“为了中国而死”的革命精神与崇高品质。另一方面,这两个分句丈共同突出了鲁迅与刘和珍决不仅仅是一般的师生关系,而是同在一条战壕里战斗的战友。鲁迅严格要求自己、热情歌颂爱国青年,在这一句里充分表现了出来。
第二小段,写认识刘和珍的经过,描述刘和珍“不为势利所屈”的斗争精神、对进步师生的和蔼态度以及对学校前途的关心。文章先从第一次知道刘和珍的姓名谈起,然后再谈后来在刘百昭率领男女“武将”(这是讽刺语,即流氓打手),强拖出校后,才见到刘和珍本人。见到时,“心中却暗自诧异”。接着谈了“暗自诧异”的原因。能够不为敌人威力屈服和利诱,敢于反抗象杨荫榆这样一个“广有羽翼”的校长的学生,不管怎样,性格总该有点倔强不驯、比较泼辣的吧,可是在日常接触并不是这样,鲁迅见到的刘和珍却是“常常微笑着,态度很温和”。后来学校暂时搬到宗帽胡同,刘和珍来听鲁迅的课,仍然是“始终微笑着,态度很温和”。文章一再强调刘和珍的“微笑”和“态度很温和”,是有深意的。首先,拿这和下面谈的她关心母校前途“黯然至于泣下”一同来和前面谈的刘和珍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的精神对照看,就说明刘和珍立场坚定、爱憎分明,作到了“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其次,正是刘和珍这样一位“始终微笑着”的和蔼可亲的爱国女青年,却被反动派恶毒地诬蔑为“暴徒”,并把她杀害,就更加激起人民群众对帝国主义勾结北洋军阀镇压革命、屠杀爱国青年的罪行义愤填膺,最后刘和珍“微笑”的形象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文中反复提起,表达了作者深深的怀念之情。
作者这一段回忆刘和珍,好象都是很“平常”的一些事,实际上正是通过这些 “平常”的事,深刻地表现了刘和珍这位爱国青年的优秀品质、作风和爱国主义思想。如果没有这些,刘和珍的革命活动和她的为革命英勇牺牲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了。试想,经过斗争,学校已经恢复旧观,耍在女师大复课,往日支持学生在宗帽胡同上课的教师都以为责任已尽,准备陆续辞职了,而就在这个斗争取得胜利、最容易使人麻痹的时候,刘和珍却“虑及母校前涂,黯然至于泣下”。要不是思想深刻、眼光远大、热爱祖国、时刻考虑革命前途和女师大学生运动斗争前途的人,是决不会如此的。这里,从文章表面看,只是记叙了刘和珍的一件“普通”事迹,实际上却有很深的含义,把刘和珍的思想和性格写得很深,并且为下面两部分记叙刘和珍被反动派惨杀作了准备。
第四部分:写鲁迅得知刘和珍牺牲噩耗的愤怒心情,并控诉反动派的血腥罪行,召唤人民起来反抗斗争。
第一小段,写听到惨案发生时对传说的怀疑,鲁迅说他向来是不怕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的反动统治者的。然而这一次,不料也不信竟会下劣凶残到这地步;况一且一个那样和蔼可亲、始终微笑的刘和珍,段政府的卫队更何至于忍心对她开枪,让她无缘无故地倒在段政府门前的血泊中呢?这样的惨案是千万个不会也不应该有的呀!鲁迅在这里是用欲擒先纵的笔法,先说对传说发生怀疑,等到后来事情证实了,便更加突出了反动派的下劣凶残。注意这一段里文章运用“居然”(“说卫队居然开枪”)“竞”(“竟至于颇为怀疑”、“不信竟会下劣凶残到这地步”)等副词,这两个副词都表示出乎意料,用了它,大大加强了语气。另外,这一段说的“中国人”,是指中国的反动统治者,这种用法是以全体代部分的修辞方法。
第二小段,以铁的事实揭露反动派虐杀爱国青年。刘和珍被杀害了;杨德群也被杀害了(作者把二人分开谈,是为了加重文章分量),不但是杀害,简直是虐杀。这一小段,三句话表现了三层意思:第一句用连词 “然而”,由传说转入事实,作证的是刘和珍 “自己的尸骸”。第二句用副词“还”字,再以杨德群的“一具”尸骸作证。第三句用连词“而且”进一步说明她们被杀害的情况不仅是杀害,而且是“虐杀”,证据是尸体上“还育棍棒的伤痕”。这里,并用“不但……简直”的句式加强语气,进行控诉。这一小段许多虚词用得非常精当,使文句迂回曲折,层层递进,有力地揭露了反动派的下劣凶残,深入地表达了沉痛的思想感情。
第三、第四小段,揭露反动政府对爱国青年的诬蔑和反动文人对爱国青年的中伤。这里每一句做一段,有强调的作用“段政府就有令”,是指段祺瑞于三月十八日惨案发生的当天发布的颠倒黑白的通缉令,令文中诬蔑爱国群众是“暴徒”。“流言”,是指陈源等反动文人的造谣诬蔑,说爱国青年“受人利用”,“自蹈死地”。这两句揭露敌人,简截明快,感情强烈,寓意也极深刻。两个“但……就·”…”,写出了杀人者和流言家们在惨案发生后对被害者竟还要加以诬蔑,真是无耻下劣之极!第四小段“但”字下一个“接着”,还勾画出了流言家为其主子帮腔的一副叭儿相,而且流言家说她们 “受人利用”,不仅是对死难烈士的恶毒诬蔑,也是对支持学生运动的鲁迅等进步人士放冷箭,其阴险毒辣,隐然可见!
第五小段,抒写作者对反动派极为愤慨的心情,召唤人民起来反抗。“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目不忍视、耳不忍闻,概括了作者对“惨象”和“流言”的具体感受;“已使我”和“尤使我”,一层进一层地写出作者的愤概心情。“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这一设问回应了第一部分的“我实在无话可说”,加强了悲愤的力。“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这是作者对反动派的愤怒控诉,意思是说,一个民族之所以衰亡,之所以如此被压迫而默无声息,正是由于反动派的残酷迫害所致。那么怎么办呢?沉默下去吗?不!决不能让中华民族在沉默中灭亡!这里运用两个“沉默呵”,感情沉痛、激越。“不在沉默中暴发,就在沉默中灭亡。”这是个选择复句,用“不在……就在”表明沉默有两种前途,二者必居其一,只有在沉默中“爆发”才是唯一的出路。这里实际上是召唤人民不要在沉默中灭亡,而要在沉默中“爆发”,也就是号召人民起来对反动派斗争。‘这一小段,特别是最后两句,它本身就是作者强烈革命感情的水山式的爆发,给人以极大鼓舞。
第五部分:写刘和珍等惨遭杀害的情况,歌颂爱国青年的英勇,进一步揭露反动派的凶残无耻。
第一小段,只有一句话,是承接上文 “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而来的一个转拆,从转折中自然引出下文。
第二小段,写刘和珍等爱国青年英勇牺牲的情景,她们沉着勇敢,团结友爱,在弹雨中互相救助。“听说,她,刘和珍君,那时是欣然前往的。”这里把“听说”的宾语用三个逗号断开,具有表达作者极度沉痛的心情的作用。试把“她”连同三个逗号都去掉,一气念完,句子仍然通,即“听说她刘和珍君那时是欣然前往的”),力量却弱得多了。自然,不过是徒手请愿而已,稍有一点人心的人,谁也不会料到反动派会用这样预先布置下的杀人罗网来对待爱国青年的。前一句的“欣然前往”和这一句所写段祺瑞反动政府预先布置谋杀的“罗网”,是一个尖锐对比,以刘和珍的热诚、纯朴反衬反动派的卑劣、凶残。下面接着写刘和珍如何中弹,张静淑在抢救她时也中了四弹(其一竟还是手枪射的)。杨德群又想去扶她,也中了弹,最后,一个反动派兵在刘和珍头部及胸部猛击两棍,终于死去。这是从具体的事实回应上一部分第二段所说的“这不但是杀害,简直是虐杀”。这一小段在叙述刘和珍等如何中弹的同时,还揭露了反动派的凶残。这一段的几个“她”字,都是指刘和珍。
第三小段,赞扬爱国青年的沉着勇敢和团结友爱精神,同时也斥责了中外反动派的滔天罪行。对刘和珍的赞扬是用定语“始终微笑的和蔼的”。微笑、和蔼等词在文章的第三、第四、第五部分反复出现,是着意强调,更突出反动派的凶残。对杨德群和张静淑的赞扬是用定语“沈勇而友爱”。这是上一小段具体描写她们在弹雨中舍命救友精神的概括。第四部分写了“尸骸”,这里又一再写到“尸骸”,这就把血淋淋的现实无情地揭露了出来。“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的时候”,这是对上一小段写她们如何被枪杀的一个概括。“从容地转辗”,写出三个人临难不惧。“枪弹的攒射”,写反动派集中射击,从“攒射”中写出反动派的残酷。(“攒”字在此处是集聚、集中的意思)。
“这是怎样的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呵”一语有两种解释:一种认为是赞扬刘和珍等三人的;另一种认为,“惊心动魄的伟大”是反语,实指反动派骇人听闻的滔天罪行。我们取前一说。此句主语“这”指上面介词结构中三个女子从容转辗一事,之所以说“‘惊心动魄的伟大”,是因为当时刘和珍等三人情况危急,就要被打死打伤,在此情况下,她们三人能视死如归,互相救助,面对反动派枪弹攒射依然从容不迫,一无所畏,使人看了感到是“惊心动魄的伟大”。至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则是讽刺,指披了“文明人”外衣的刽子手。再下面一句“中国军人”指反动派,“伟绩”和“武动”都是讽刺的,这句话过去大家都理解为“中国反动派过去屠杀妇婴和八国联军当时残杀中国学生的滔天罪行,都比不上这次段政府的罪行,段政府反动军警杀害青年的凶残已远远超过了过去中外反动派的罪行”,我们认为这种解释值得研究。这一句应该和上一句联系起来看,这两句主要都是歌颂刘和珍等三人临难从容、为祖国而英勇牺牲的伟大精神的 (当然,同时也愤怒谴责了中外反动派), 因此,后面这一句里的“这几缕血痕”同样应该指三个女子的英勇牺牲,而不是如许多 人所认为的那样指这一次段祺瑞政府的罪行。我们认为后一句正确的解释应该是:中国反动派屠杀妇婴、八国联军屠杀中国人民,他们的反革命气焰十分嚣张,但是,这次三个青年女子手无寸铁,面对故人枪口一无所畏,从容辗转于反动派枪弹攒射中,这种伟大精神远远压倒了中外反动派的凶焰。
第四小段,勾画出‘扫外杀人者凶残无耻的丑态,对他们进行有力地讽刺和抨击。这些杀人犯居然把头抬起来,不知道个个脸上都溅满了人民的鲜血,真是凶残无耻到极点。
第六部分:评述请愿和烈士死难的意义。
第一小段,写作者深感从烈士牺性中,应该总结血的教训。先写刘和珍等牺牲后对社会的影响。“时间永是流驶,街市依旧太平”。“三·一八”惨案竟象没有发生过,一切照旧,没有什么变化,多么令人痛愤!爱国青年牺牲了,却成了小市民的茶余饭后谈话资料,或者给反动文人作为他们制造流言的种子。这里,鲁迅对庸俗市民的不觉悟感到痛心,而对反动学者文人的恶意诬蔑则尤为愤慨。“因为这实在不过是徒手的请愿”以下,都是说明鲁迅对请愿的看法。人类血战前行的历史……”一句,是说人类长期阶级斗争、劳动人民流血牺性的历史,正象古代多少万年以前用了大量木材后来才成为一小块煤那样,经过大量的流血牺牲,才使得社会前l进一小步。而这,请愿是不在内的,更不用说是徒手请愿了,因为历史前进必须靠革命斗争,决不能靠请愿。鲁迅从来不赞成对反动派和平请愿,他说过“请愿的事,我一向就不以为然的”(《空谈》),鲁迅主张用壕堑战,对反动派进行韧性的战斗。
尽管鲁迅不赞成请愿,但他对这次牺牲的爱国青年,仍然热情歌颂,并且认为烈士的血不会白流,必然产生影响。所以,第二小段,文章写了爱国青年的血不会白流,社会影响要扩大。“既然有了血痕了,当然不觉要扩大”,这就说明了鲁迅认为爱国青年的血没有白流。下面的“至少”,是对影响范 围的最低估计,即至少亲人们、师友们会永 远记念着她们。然后鲁迅又引陶渊明的诗进一步说明这一点。所引陶渊明《挽歌》中四句诗的大意是:死了以后,亲戚们有的还在悲哀.别人也都唱过了挽歌,死算得什么呢,让身体理在一十里同山陵一样千古长存罢。
第七部分:总结全文,进一步指出烈士死难的意义,鼓舞革命者继续战斗。
第一小段,概括作者对“三·一八”事件的看法,即“三·一八”事件“出于我的意外”的三种情况:反动当局的凶残,反动文人的下劣,爱国青年的临难从容。鲁迅分别用表示程度大致相同的几个词:“这样地”、“如此之”、“如是之”,来修饰凶残、下劣、从容,由于前面又分别用“竟会”、“竟至”、“竟能”,就显示出它们的区别来,不仅使语句有所变化,而且在意思上也全不一样了。
第二小段,指出这一次死伤者对于将来的意义:中国青年是有希望的,中国人民是不可征服的,中华民族是不会灭亡的。“我目睹中国女子的办事,是始于去年的”,这是指一九二五年女师大学生反对校长杨荫榆的斗争。“这一回在弹雨中互相救助,虽埙身不恤”,这是对第五部分写的具体细节的概括。“殒身不恤”,即牺险性命也不顾惜。鲁迅对刘和珍等人“在弹雨中互相救助,虽损身不恤”这一事实作了高度的评价,他从这里面看到了“中国女子的勇毅”,看到了中国青年和人民的这样勇毅虽然遭到历代反动统治阶级的“阴谋秘计,压抑至数千年,而终于没有消亡”。这就充分肯定了爱国青年死难的革一命意义,鼓舞了革命人民。
第三小段,鼓舞人民踏着烈士的血迹前进。“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苟活者”是指当时一些觉悟较慢的人,“淡红的血色”,指随着时间流驶,死者的血迹由深红变成淡红了,这一句是说对于一些觉悟较慢的人,爱国青年的流血牺庄也能使他们从死者淡红的血色里依稀地(模模糊糊地)对未米看到微茫的一点希望,而不至全无信心。至于真正的革命战士,就根本不同了,他们会因此而更加奋勇前进,夺取革命的胜利。另外,“苟活者”也包含有作者自谦的意思,实际上鲁迅毫无疑问是“奋然而前行”的“真的猛士”。
最后一小段,作者再一次表示对当时黑暗社会的极端愤慨,点明这篇文章的题意。“呜呼”,在文言里原是形容哭的声音的,一般多用在哀悼死者时,如旧式祭文中的“呜呼”,是作为极强烈的叹词而用的。这里仿旧式祭文说法,表示出作者的悲愤。“我说不出话,但以此记念刘和珍君!”既表明了作者内心的极大愤慨,又和前面第一部分照应,再次点出了本文的写作意图,这样的结尾坚强有力,含义也十分深刻,短短一句话,概括了全文。
综观全文的思想意义是:鲁迅在本文中通过对刘和珍等死难烈士的悼念,深刻地揭露了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相勾结屠杀爱国群众的滔天罪行’,有力地痛斥了帮凶文人的卑鄙行径,热情地颂扬了中国妇女的勇毅不屈精神,激励革命者继续战斗。因此,本文不是一般的悼念文章,而是歌颂“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青年”的悲壮战歌,是讨伐帝国主义者及其走狗的战斗檄文,也是鼓舞青年奋勇斗争的革命号角。在段祺瑞反动政府的通缉声中,鲁迅不怕牺性,坚决站在爱国群众一边,以最大的悲愤写了本文和有关“三·一八”惨案的一系列杂文,揭露反动派的下劣凶残,鼓舞革命群众进行斗争,发挥了巨大的战斗作用。

1、对刘和珍君等进步青年牺牲的深切哀悼、惋惜以及对她们的热情讴歌。

2、对黑暗社会的憎恶和批判。

3、对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坚定信念和强烈期望。

《记念刘和珍君》是民国时期文学家鲁迅收录在《华盖集续编》的散文。原文于1926年4月12日发表在《语丝》周刊第七十四期。

刘和珍是北京学生运动的领袖之一,1926年在“三·一八惨案”中遇害,年仅22岁。鲁迅先生在参加了刘和珍的追悼会之后。

亲作《记念刘和珍君》一文,追忆这位始终微笑的和蔼的学生,痛悼“为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歌颂“虽殒身不恤”的“中国女子的勇毅”。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1926年3月,奉系军阀在日本帝国主义支持下进兵关内,冯玉祥率领的国民军同奉军作战。日本帝国主义公开援助奉军,派军舰驶入大沽口,炮击国民军。国民军开炮还击。

日本帝国主义纠合英、美、法、意、荷、比、西等国驻北京公使,借口维护八国联军入侵时与清政府签订的《辛丑条约》,提出种种无理条件,并且在天津附近集中各国军队,准备武力进攻。

3月18日,北京人民为了反对帝国主义侵犯我国主权,在天安门前集会抗议,会后到执政府前请愿。段祺端竟命令卫兵向请愿群众开枪,并用大刀铁棍追打砍杀,打死打伤二百余人。

制造了屠杀爱国人民的“三一八”惨案。刘和珍等爱国青年都是在当时遇害的。然而,当时的反动文人却在一些刊物上发表文章,对爱国的热血青年进行中伤、诬蔑,致使鲁迅悲愤之极。

他在《无花的蔷薇之二》中写道:“如果中国还不至于灭亡,则以往的史实教过我们,将来的事情要大出于屠杀者的意料之外──这不是一件事的结束,是一件事的开头。

墨写的谎言,决掩盖不住血写的事实。血债必须用同物偿还。”同时,又写了《记念刘和珍君》等文章,痛斥反动政府的凶残行径,揭露反动文人的丑恶嘴脸,深刻指出了烈士死难意义,总结了这次惨案的经验教训。

文章是从鲁迅独自徘徊在为遇害的刘和珍君与杨德群开追悼会写起的,然后自然而然的回忆起刘和珍毅然

订了全年《莽原》的事。文章开头的几段,便让我感受到一种灰暗的色调,字里行间弥漫着浓重的悲伤与苦痛,还有一种失望。四十多青年的鲜血,文人的阴险论调无一不让鲁迅感受到一种“非人间”的苦痛,所以他才会想“以我的最大的哀痛显示于非人间,使它们快意于我的苦痛,就将这作为死者的菲薄的祭品,奉献于逝者的灵前。”多么无奈啊,我甚至能听的到他在写下这段文字时所发出的叹息声。

刘和珍是他的学生,她的那些壮举着实让鲁迅感到应该“奉献我的悲哀与尊敬”。

鲁迅第一次见到她的名字是在开除校中六个学生自治会职员时。

第二次则是在刘百昭率领男女武将,强拖出校之后,这次才把姓名与实体联合起来。这两次的情景可以窥见刘和珍是一个怎样的人。

然而在见到她本人后,这名女生却出乎了作者的意料,没有桀骜,而是人如其名,温和可亲,脸上始终挂着微笑,也许这抹微笑是当时黑暗世界中的一缕阳光,是黎明前的一丝曙光。这种反差更加突出以后刘和珍之死的悲剧性效果与鲁迅所处的那个社会的悲哀。

当刘和珍被冠以暴徒的罪名被残忍射死后,鲁迅愤怒了,悲哀了,甚至有些绝望了,他感慨道:“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显然那时的中华民族是后者。读到这,我仿佛感受到当时社会浓黑的未来,血色的悲哀。当好不容易有希望时,又被扼杀,这样“沉默”的民族怎能“爆发”?勇士们淋漓的鲜血,惨淡的境况,抹去不了社会的污浊,有人反抗,自然有人镇压。然而更悲哀的是,在那些卫队把枪对准那三个勇敢的女学生后,两条生命的消逝却仍然唤醒不了人们麻木的神经,而仅仅提供了人们饭后的谈资。

正如鲁迅所说“人类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煤的形成,当使用大量木材,结果却只是一小块。”是的,中国前行的历史,不正是浸透无数战士献血吗?从血红到绯红,再由绯红到微红,“纵使时间的流逝”,“也会在微漠的悲哀中永存微笑的和蔼的旧影”。

中国女子从来都是勇毅的,古有妇好为夫率兵,今有刘和珍、刘胡兰这样的女壮士,巾帼英雄们“干练坚决,百折不挠的气概展现无遗,这时少数女子的觉醒是否意味着中华民族的觉醒?

刘和珍中枪倒地时的震撼与悲壮我仿佛看得见,那片绯红中的美丽微笑我也看得见,看得见。

《记念刘和珍君》是民国时期文学家鲁迅收录在《华盖集续编》的散文。原文于1926年4月12日发表在《语丝》周刊第七十四期。刘和珍是北京学生运动的领袖之一,1926年在“三·一八惨案”中遇害,年仅22岁。鲁迅先生在参加了刘和珍的追悼会之后,亲作《记念刘和珍君》一文,追忆这位始终微笑的和蔼的学生,痛悼“为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歌颂“虽殒身不恤”的“中国女子的勇毅”。
全文分为七个部分。
第一部分:通过对几位遇难烈士悲痛的追悼,阐明写本文的起因。
第一小段写参加追悼会的人要求作者写点纪念刘和珍君的文章。本段一开始就写明开追悼会的时间和地点。“我独在礼堂外徘徊”,表现出鲁迅的悲愤难遣的心情。然后写和程君的谈话,很自然地引到写纪念文章的事。这里的“正告”,是郑重地提醒的意思,表现了纪念刘和珍君的文章是来自群众的强烈的要求。
第二小段指出写本文的一个重要的起因—刘和珍君生前是个敢于追求真理、反抗黑暗的青年。在反动派的残酷迫害下,不但鲁迅等所编的进步刊物往往停刊,“有始无终”,而且这些进步刊物的读者也常常有被迫害的危险,所以“销行一向就甚为寥落”,而在这样的情况下,刘和珍竟“毅然预定了《莽原》全年”。“毅然”两字有力地表现了刘和珍是个敢于反抗黑暗、追求进步思想的青年,这是下文写到她勇敢地领导同学反对杨荫榆和向段执政府请麒的思想基础,也是鲁迅“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纪念她的重要原因。他们之间不仅是师生关系,而且是同一营垒中的革命同志。“生活艰难”主要指当时的黑暗现实。这段两次用“只能如此而已”,曲折地表达了鲁迅悲愤万分的心情,是对于当时“屠伯们逍遥复逍避”的黑暗现实的强烈控诉,是作者誓为改变当时黑暗现实而战斗的决心。
第三小段指出写本文的另一个重要起因——反动派在屠杀爱国青年后,竞又指使它的帮凶文人吹出“阴险的论调”,真是凶残卑劣极了!所以必须写出此文,作为祭品献给死者。“可是我实在无话可说”,这句话本身就说明鲁迅已愤怒到什么程度,已经无法用语言来表达了。“我只觉得所住的并非人间”,不是人世,而是狐鼠昼行的禽兽世界。“四十多个青年的血……”一句,是直接控诉反动派屠杀青年的血.腥罪行的,这样大量的鲜血,“洋溢在我的周围”,把我泡了起来,使我连呼吸、看、听都异常艰难,哪里述能说什么话?“长歌当哭是必须在痛定之后的”一句,长歌指放声悲歌,当,代替,哭,哀哭,哀痛。这句的意思是说,用写文章来揭露反动派的罪行和追悼先烈,在先烈刚刚牺牲、作者内心剧痛时是不容易办到的,只有等过一段时间,悲痛的心情稍平息时,才能真正“痛定思痛”,再回想以前的悲痛。这句话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表示作者愤怒、悲痛之强烈,“实在无话可说”。“而此后……”一句,“而”字以下,笔锋一转,转向揭露陈西漫等“所谓学者文人”(不是真正的学者文人,而是披了“学者文人”外衣的反动派的帮凶)的阴险论调,这种人的卑劣行径,更使作者愤怒满腔。“出离愤怒了”,意思是愤怒达于极点,超出了愤怒的程度。“我将深味……”整句的意思是:我将深深地体会和回味这种禽兽世界的“浓黑的悲凉”,我要把由于敌人的屠杀和流言给我的最大的哀痛揭示出来,尽管反动政府和反动文人们可以因我的痛苦而感到快乐,但我就是要把“这”——对于战友的深沉哀悼和对于敌人的愤怒控诉——作为“后死者”奉献给死者的“菲薄的祭品”。这里充分表现了鲁迅与敌人势不两立的革命精神。“后死者”是鲁迅对自己的谦称,同时也表明了鲁迅要坚决踏着先烈的足迹前进。
第二部分:通过悲叹庸人易于忘却革命者的牺牲,进一步阐明写本文的意图—要使人们永远记住这笔血债。
这部分一开始,鲁迅就气壮山河地写道:“真的一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真的猛士”指的是真正的革命者,包括刘和珍等烈士。“直面”、“正视”都表示正面注视、不回避之意。“惨淡的人生”指当时反动派统治下人民群众所过的非人生活。“淋漓的鲜血”指“‘三·一八”渗案那样血迹斑斑的残酷现实。全句的意思是真正的革命者不管现实多么残酷,斗争多么艰苦,都决不回避,都要勇敢地面对它、正视它。这就给一个革命战士提出了标准,对反动派的黑暗统洽,对敌人的疯狂屠杀革命人民,要敢于直面和正视,要不避锋,要怀着对敌人的深仇大恨,掩埋好战友的尸摊,踏着先烈的血迹前进,与敌人奋战到底。这样的人,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啊!前一句,以“真的猛士”为主语,下面连用两个“敢于”,联结了两个对偶谓语。后一句,一个问句,加强了对“真的猛士”的赞叹,这后一句看起来是问句,实际上是加强感叹,是对“真的猛士”的直接赞颂。“哀痛者”和“幸福者”,表面上好象是矛盾的,实则不然。“真的猛士”为战友的牺牲而哀痛,是“哀痛者”,他们哀痛,他们对反动派的血腥罪行悲愤满腔,他们化悲愤为力量,对反动派进行顽强不屈的斗争。他们活,活得有意义,死,死得重于泰山,这样的人难道不是“幸福者”?战斗就是幸福,比起那些浑浑噩噩、糊里糊涂、不知道哀痛的庸人来,他们要幸福千万倍!
下面“然而……”一句,作者转入批判 “庸人”。“庸人”,庸庸碌碌、无所作为的人,这里主要指小市民和其他一些苟且偷安的人。前面刚讲过“真的猛士”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这里就开始写另一种人。“庸人”,不敢斗争。不愿斗争,过一天算一天,而大自然呢,又常常为这些庸人设计,使他们忘得很快,大自然用时间的流驶(此处拿流水来比喻时间的过去),来洗去死者被屠杀、流血牺牲的旧迹,时间一久,“庸人”们把这些都慢慢淡忘了,鲜红的血痕变淡了,只在他们心上留下那么一点淡红的血色和很轻微、很淡漠的悲哀。正是这样,才使得“庸人”们哲时苟且偷生,不去对反动派反抗,客观上也就帮助维持了反动派的黑暗统治。鲁迅在这里沉痛而又语重心长地批判了“庸人”,意思还是希望大家不要做“庸人”,而要做“真的猛士”。下面“我不知道……”一句是对反动派罪恶统治的诅咒,愤激之情,跃然纸上。
第二小段,点明写这篇文章的目的,就是为了使人们不忘却这笔血债,唤醒人们起来斗争。“忘却的救主快要降临了罢,我正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意思就是我要趁对“三·一八”渗案的印象很深,没有淡忘的时候,把它写下来,好让大家记住这笔血债。“忘却的救主”,是健忘的形象化的说法,有讽刺某些健忘的庸人的意思。
第三部分:通过衬刘和珍的革命精神和优秀品质的回忆,表达鲁迅对她的哀悼和享敬。
整个第三部分两段文章都是回忆的,但又不仅是回忆,作者一面回忆,一面谈自己的想法,一边叙述,一边议论,写得亲切真挚,十分感人。先说刘和珍是鲁迅自己的学生。这是事实。紧接着再补充说,“学生”这个说法,虽然向来是这样想,也这样对人家说的,但“现在却觉得踌躇了”为什么“踌躇”呢?作者先不直接说出,却说“我应该对她奉献我的悲哀与尊敬”,然后才在下一句说明了原因。“苟活到现在的我”,是鲁迅的自谦,同时也表示了鲁迅极其明确地认识到自己的责任,决心为革命战斗到生命的最后一息。“她不是……,是……”这一句中,前面一个否定判断分句,后面一个肯定判断分句,共同突出了刘和珍“为了中国而死”的革命精神与崇高品质。另一方面,这两个分句丈共同突出了鲁迅与刘和珍决不仅仅是一般的师生关系,而是同在一条战壕里战斗的战友。鲁迅严格要求自己、热情歌颂爱国青年,在这一句里充分表现了出来。
第二小段,写认识刘和珍的经过,描述刘和珍“不为势利所屈”的斗争精神、对进步师生的和蔼态度以及对学校前途的关心。文章先从第一次知道刘和珍的姓名谈起,然后再谈后来在刘百昭率领男女“武将”(这是讽刺语,即流氓打手),强拖出校后,才见到刘和珍本人。见到时,“心中却暗自诧异”。接着谈了“暗自诧异”的原因。能够不为敌人威力屈服和利诱,敢于反抗象杨荫榆这样一个“广有羽翼”的校长的学生,不管怎样,性格总该有点倔强不驯、比较泼辣的吧,可是在日常接触并不是这样,鲁迅见到的刘和珍却是“常常微笑着,态度很温和”。后来学校暂时搬到宗帽胡同,刘和珍来听鲁迅的课,仍然是“始终微笑着,态度很温和”。文章一再强调刘和珍的“微笑”和“态度很温和”,是有深意的。首先,拿这和下面谈的她关心母校前途“黯然至于泣下”一同来和前面谈的刘和珍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的精神对照看,就说明刘和珍立场坚定、爱憎分明,作到了“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其次,正是刘和珍这样一位“始终微笑着”的和蔼可亲的爱国女青年,却被反动派恶毒地诬蔑为“暴徒”,并把她杀害,就更加激起人民群众对帝国主义勾结北洋军阀镇压革命、屠杀爱国青年的罪行义愤填膺,最后刘和珍“微笑”的形象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文中反复提起,表达了作者深深的怀念之情。
作者这一段回忆刘和珍,好象都是很“平常”的一些事,实际上正是通过这些 “平常”的事,深刻地表现了刘和珍这位爱国青年的优秀品质、作风和爱国主义思想。如果没有这些,刘和珍的革命活动和她的为革命英勇牺牲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了。试想,经过斗争,学校已经恢复旧观,耍在女师大复课,往日支持学生在宗帽胡同上课的教师都以为责任已尽,准备陆续辞职了,而就在这个斗争取得胜利、最容易使人麻痹的时候,刘和珍却“虑及母校前涂,黯然至于泣下”。要不是思想深刻、眼光远大、热爱祖国、时刻考虑革命前途和女师大学生运动斗争前途的人,是决不会如此的。这里,从文章表面看,只是记叙了刘和珍的一件“普通”事迹,实际上却有很深的含义,把刘和珍的思想和性格写得很深,并且为下面两部分记叙刘和珍被反动派惨杀作了准备。
第四部分:写鲁迅得知刘和珍牺牲噩耗的愤怒心情,并控诉反动派的血腥罪行,召唤人民起来反抗斗争。
第一小段,写听到惨案发生时对传说的怀疑,鲁迅说他向来是不怕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的反动统治者的。然而这一次,不料也不信竟会下劣凶残到这地步;况一且一个那样和蔼可亲、始终微笑的刘和珍,段政府的卫队更何至于忍心对她开枪,让她无缘无故地倒在段政府门前的血泊中呢?这样的惨案是千万个不会也不应该有的呀!鲁迅在这里是用欲擒先纵的笔法,先说对传说发生怀疑,等到后来事情证实了,便更加突出了反动派的下劣凶残。注意这一段里文章运用“居然”(“说卫队居然开枪”)“竞”(“竟至于颇为怀疑”、“不信竟会下劣凶残到这地步”)等副词,这两个副词都表示出乎意料,用了它,大大加强了语气。另外,这一段说的“中国人”,是指中国的反动统治者,这种用法是以全体代部分的修辞方法。
第二小段,以铁的事实揭露反动派虐杀爱国青年。刘和珍被杀害了;杨德群也被杀害了(作者把二人分开谈,是为了加重文章分量),不但是杀害,简直是虐杀。这一小段,三句话表现了三层意思:第一句用连词 “然而”,由传说转入事实,作证的是刘和珍 “自己的尸骸”。第二句用副词“还”字,再以杨德群的“一具”尸骸作证。第三句用连词“而且”进一步说明她们被杀害的情况不仅是杀害,而且是“虐杀”,证据是尸体上“还育棍棒的伤痕”。这里,并用“不但……简直”的句式加强语气,进行控诉。这一小段许多虚词用得非常精当,使文句迂回曲折,层层递进,有力地揭露了反动派的下劣凶残,深入地表达了沉痛的思想感情。
第三、第四小段,揭露反动政府对爱国青年的诬蔑和反动文人对爱国青年的中伤。这里每一句做一段,有强调的作用“段政府就有令”,是指段祺瑞于三月十八日惨案发生的当天发布的颠倒黑白的通缉令,令文中诬蔑爱国群众是“暴徒”。“流言”,是指陈源等反动文人的造谣诬蔑,说爱国青年“受人利用”,“自蹈死地”。这两句揭露敌人,简截明快,感情强烈,寓意也极深刻。两个“但……就·”…”,写出了杀人者和流言家们在惨案发生后对被害者竟还要加以诬蔑,真是无耻下劣之极!第四小段“但”字下一个“接着”,还勾画出了流言家为其主子帮腔的一副叭儿相,而且流言家说她们 “受人利用”,不仅是对死难烈士的恶毒诬蔑,也是对支持学生运动的鲁迅等进步人士放冷箭,其阴险毒辣,隐然可见!
第五小段,抒写作者对反动派极为愤慨的心情,召唤人民起来反抗。“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目不忍视、耳不忍闻,概括了作者对“惨象”和“流言”的具体感受;“已使我”和“尤使我”,一层进一层地写出作者的愤概心情。“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这一设问回应了第一部分的“我实在无话可说”,加强了悲愤的力。“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这是作者对反动派的愤怒控诉,意思是说,一个民族之所以衰亡,之所以如此被压迫而默无声息,正是由于反动派的残酷迫害所致。那么怎么办呢?沉默下去吗?不!决不能让中华民族在沉默中灭亡!这里运用两个“沉默呵”,感情沉痛、激越。“不在沉默中暴发,就在沉默中灭亡。”这是个选择复句,用“不在……就在”表明沉默有两种前途,二者必居其一,只有在沉默中“爆发”才是唯一的出路。这里实际上是召唤人民不要在沉默中灭亡,而要在沉默中“爆发”,也就是号召人民起来对反动派斗争。‘这一小段,特别是最后两句,它本身就是作者强烈革命感情的水山式的爆发,给人以极大鼓舞。
第五部分:写刘和珍等惨遭杀害的情况,歌颂爱国青年的英勇,进一步揭露反动派的凶残无耻。
第一小段,只有一句话,是承接上文 “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而来的一个转拆,从转折中自然引出下文。
第二小段,写刘和珍等爱国青年英勇牺牲的情景,她们沉着勇敢,团结友爱,在弹雨中互相救助。“听说,她,刘和珍君,那时是欣然前往的。”这里把“听说”的宾语用三个逗号断开,具有表达作者极度沉痛的心情的作用。试把“她”连同三个逗号都去掉,一气念完,句子仍然通,即“听说她刘和珍君那时是欣然前往的”),力量却弱得多了。自然,不过是徒手请愿而已,稍有一点人心的人,谁也不会料到反动派会用这样预先布置下的杀人罗网来对待爱国青年的。前一句的“欣然前往”和这一句所写段祺瑞反动政府预先布置谋杀的“罗网”,是一个尖锐对比,以刘和珍的热诚、纯朴反衬反动派的卑劣、凶残。下面接着写刘和珍如何中弹,张静淑在抢救她时也中了四弹(其一竟还是手枪射的)。杨德群又想去扶她,也中了弹,最后,一个反动派兵在刘和珍头部及胸部猛击两棍,终于死去。这是从具体的事实回应上一部分第二段所说的“这不但是杀害,简直是虐杀”。这一小段在叙述刘和珍等如何中弹的同时,还揭露了反动派的凶残。这一段的几个“她”字,都是指刘和珍。
第三小段,赞扬爱国青年的沉着勇敢和团结友爱精神,同时也斥责了中外反动派的滔天罪行。对刘和珍的赞扬是用定语“始终微笑的和蔼的”。微笑、和蔼等词在文章的第三、第四、第五部分反复出现,是着意强调,更突出反动派的凶残。对杨德群和张静淑的赞扬是用定语“沈勇而友爱”。这是上一小段具体描写她们在弹雨中舍命救友精神的概括。第四部分写了“尸骸”,这里又一再写到“尸骸”,这就把血淋淋的现实无情地揭露了出来。“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的时候”,这是对上一小段写她们如何被枪杀的一个概括。“从容地转辗”,写出三个人临难不惧。“枪弹的攒射”,写反动派集中射击,从“攒射”中写出反动派的残酷。(“攒”字在此处是集聚、集中的意思)。
“这是怎样的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呵”一语有两种解释:一种认为是赞扬刘和珍等三人的;另一种认为,“惊心动魄的伟大”是反语,实指反动派骇人听闻的滔天罪行。我们取前一说。此句主语“这”指上面介词结构中三个女子从容转辗一事,之所以说“‘惊心动魄的伟大”,是因为当时刘和珍等三人情况危急,就要被打死打伤,在此情况下,她们三人能视死如归,互相救助,面对反动派枪弹攒射依然从容不迫,一无所畏,使人看了感到是“惊心动魄的伟大”。至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则是讽刺,指披了“文明人”外衣的刽子手。再下面一句“中国军人”指反动派,“伟绩”和“武动”都是讽刺的,这句话过去大家都理解为“中国反动派过去屠杀妇婴和八国联军当时残杀中国学生的滔天罪行,都比不上这次段政府的罪行,段政府反动军警杀害青年的凶残已远远超过了过去中外反动派的罪行”,我们认为这种解释值得研究。这一句应该和上一句联系起来看,这两句主要都是歌颂刘和珍等三人临难从容、为祖国而英勇牺牲的伟大精神的 (当然,同时也愤怒谴责了中外反动派), 因此,后面这一句里的“这几缕血痕”同样应该指三个女子的英勇牺牲,而不是如许多 人所认为的那样指这一次段祺瑞政府的罪行。我们认为后一句正确的解释应该是:中国反动派屠杀妇婴、八国联军屠杀中国人民,他们的反革命气焰十分嚣张,但是,这次三个青年女子手无寸铁,面对故人枪口一无所畏,从容辗转于反动派枪弹攒射中,这种伟大精神远远压倒了中外反动派的凶焰。
第四小段,勾画出‘扫外杀人者凶残无耻的丑态,对他们进行有力地讽刺和抨击。这些杀人犯居然把头抬起来,不知道个个脸上都溅满了人民的鲜血,真是凶残无耻到极点。
第六部分:评述请愿和烈士死难的意义。
第一小段,写作者深感从烈士牺性中,应该总结血的教训。先写刘和珍等牺牲后对社会的影响。“时间永是流驶,街市依旧太平”。“三·一八”惨案竟象没有发生过,一切照旧,没有什么变化,多么令人痛愤!爱国青年牺牲了,却成了小市民的茶余饭后谈话资料,或者给反动文人作为他们制造流言的种子。这里,鲁迅对庸俗市民的不觉悟感到痛心,而对反动学者文人的恶意诬蔑则尤为愤慨。“因为这实在不过是徒手的请愿”以下,都是说明鲁迅对请愿的看法。人类血战前行的历史……”一句,是说人类长期阶级斗争、劳动人民流血牺性的历史,正象古代多少万年以前用了大量木材后来才成为一小块煤那样,经过大量的流血牺牲,才使得社会前l进一小步。而这,请愿是不在内的,更不用说是徒手请愿了,因为历史前进必须靠革命斗争,决不能靠请愿。鲁迅从来不赞成对反动派和平请愿,他说过“请愿的事,我一向就不以为然的”(《空谈》),鲁迅主张用壕堑战,对反动派进行韧性的战斗。
尽管鲁迅不赞成请愿,但他对这次牺牲的爱国青年,仍然热情歌颂,并且认为烈士的血不会白流,必然产生影响。所以,第二小段,文章写了爱国青年的血不会白流,社会影响要扩大。“既然有了血痕了,当然不觉要扩大”,这就说明了鲁迅认为爱国青年的血没有白流。下面的“至少”,是对影响范 围的最低估计,即至少亲人们、师友们会永 远记念着她们。然后鲁迅又引陶渊明的诗进一步说明这一点。所引陶渊明《挽歌》中四句诗的大意是:死了以后,亲戚们有的还在悲哀.别人也都唱过了挽歌,死算得什么呢,让身体理在一十里同山陵一样千古长存罢。
第七部分:总结全文,进一步指出烈士死难的意义,鼓舞革命者继续战斗。
第一小段,概括作者对“三·一八”事件的看法,即“三·一八”事件“出于我的意外”的三种情况:反动当局的凶残,反动文人的下劣,爱国青年的临难从容。鲁迅分别用表示程度大致相同的几个词:“这样地”、“如此之”、“如是之”,来修饰凶残、下劣、从容,由于前面又分别用“竟会”、“竟至”、“竟能”,就显示出它们的区别来,不仅使语句有所变化,而且在意思上也全不一样了。
第二小段,指出这一次死伤者对于将来的意义:中国青年是有希望的,中国人民是不可征服的,中华民族是不会灭亡的。“我目睹中国女子的办事,是始于去年的”,这是指一九二五年女师大学生反对校长杨荫榆的斗争。“这一回在弹雨中互相救助,虽埙身不恤”,这是对第五部分写的具体细节的概括。“殒身不恤”,即牺险性命也不顾惜。鲁迅对刘和珍等人“在弹雨中互相救助,虽损身不恤”这一事实作了高度的评价,他从这里面看到了“中国女子的勇毅”,看到了中国青年和人民的这样勇毅虽然遭到历代反动统治阶级的“阴谋秘计,压抑至数千年,而终于没有消亡”。这就充分肯定了爱国青年死难的革一命意义,鼓舞了革命人民。
第三小段,鼓舞人民踏着烈士的血迹前进。“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苟活者”是指当时一些觉悟较慢的人,“淡红的血色”,指随着时间流驶,死者的血迹由深红变成淡红了,这一句是说对于一些觉悟较慢的人,爱国青年的流血牺庄也能使他们从死者淡红的血色里依稀地(模模糊糊地)对未米看到微茫的一点希望,而不至全无信心。至于真正的革命战士,就根本不同了,他们会因此而更加奋勇前进,夺取革命的胜利。另外,“苟活者”也包含有作者自谦的意思,实际上鲁迅毫无疑问是“奋然而前行”的“真的猛士”。
最后一小段,作者再一次表示对当时黑暗社会的极端愤慨,点明这篇文章的题意。“呜呼”,在文言里原是形容哭的声音的,一般多用在哀悼死者时,如旧式祭文中的“呜呼”,是作为极强烈的叹词而用的。这里仿旧式祭文说法,表示出作者的悲愤。“我说不出话,但以此记念刘和珍君!”既表明了作者内心的极大愤慨,又和前面第一部分照应,再次点出了本文的写作意图,这样的结尾坚强有力,含义也十分深刻,短短一句话,概括了全文。
综观全文的思想意义是:鲁迅在本文中通过对刘和珍等死难烈士的悼念,深刻地揭露了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相勾结屠杀爱国群众的滔天罪行’,有力地痛斥了帮凶文人的卑鄙行径,热情地颂扬了中国妇女的勇毅不屈精神,激励革命者继续战斗。因此,本文不是一般的悼念文章,而是歌颂“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青年”的悲壮战歌,是讨伐帝国主义者及其走狗的战斗檄文,也是鼓舞青年奋勇斗争的革命号角。在段祺瑞反动政府的通缉声中,鲁迅不怕牺性,坚决站在爱国群众一边,以最大的悲愤写了本文和有关“三·一八”惨案的一系列杂文,揭露反动派的下劣凶残,鼓舞革命群众进行斗争,发挥了巨大的战斗作用。


《纪念刘和珍君》原文
纪念刘和珍君 中华民国十五年三月二十五日,国立北京女子师范为沉睡的英魂刘和珍、杨德群举办追悼会,那个凄冷的日子,我独自徘徊在礼堂外,恰逢程君来访,她满怀期待地问我:“先生,是否为刘和珍写下些什么?”我答道:“尚未。”她恳切地劝道:“先生,您应该写点东西,刘和珍生前就极为欣赏您的...

如何解释鲁迅的名作《记念刘和珍君》中的名句
”其中, “ 浓黑的悲凉”用颜色“ 浓黑”来修饰没有颜色的“ 悲凉” , 大多数教师在讲解时都说是用了通感的修辞手法。 理由是:高中语文第四册教学参考书中《明湖居听书》一课的“补充知识”专门介绍了“ 通感”的有关知识, 在谈到“ 形容的通感”时说:比如鲁迅先生在《记念刘和珍君》中写道...

中学时,有没有一篇课文让你印象深刻?
刘和珍君是一个好青年,有责任心,有正义感,为了民族复兴,敢于斗争,敢于赴死,这样的人虽然没有做成什么赫赫历史的功绩,但是也当的起【重于泰山之死】这几个字了。但是我知道,或许她们想要的并不是这些,有些人总是不在乎这些名声的,但是我们这些无能为力,束手无策者,也就只能这样纪念她们...

80分!!《纪念刘和珍君》中有几个句子如何理解?
如何理解这句话?作者为什么一再强调? 明确:①文中具有提示性的语句是“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这句话在文中出现了三次。 ②“必要”何在呢?其一是要悼念、祭奠遇害者刘和珍君,正如文中所言:“以我的最大哀痛显示于非人间,使它们快意于我的苦痛,就将这作为后死者的菲薄的祭品,奉献于逝者的灵前。”其二...

求课文字词:高一必修一,三单元第七课《纪念刘和珍君》鲁迅
记念刘和珍君 一、字词:洗涤 攒射 尸骸 杀戮 辗转 黯然 绯红 不惮:不怕。 诧异:觉得奇怪。踌躇:犹豫。 菲薄:这里意为微薄。喋血:流血满地。喋,血流出的样子。寥落:稀少。 浸渍:浸润,渗透。桀骜:形容性情倔强。骜:不顺从。惩创:惩罚,惩治。二、成语:长歌当哭:用写文章来代替...

纪念刘和珍君原文
4、在四十余被害的青年之中,刘和珍君是我的学生。学生云者,我向来这样想,这样说,现在却觉得有些踌躇了,我应该对她奉献我的悲哀与尊敬。她不是“苟活到现在的我”的学生,是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5、她的姓名第一次为我所见,是在去年夏初杨荫榆女士做女子师范大学校长,开除校中六个...

纪念刘和珍君课后习题第三题答案
“深味”,深深地体味。“浓黑的悲凉”,“悲凉”可感而不可视,“浓黑”则是形象化、可视化的词,用“悲凉”修饰“浓黑”,是将抽象的东西形象化,仿佛“悲凉”可感可触可视,而且是极度的悲惨和冰凉。“快意”,感到痛快;“奉献”,恭敬地呈现。这句话有三层意思:一是表示更深入地体会这浓黑...

在记念刘和珍君一文中作者认为318惨案的意有哪些
这篇课文题为纪念刘和珍君,但作者不止纪念了刘和珍,还纪念了杨德群、张静淑以及三一八惨案中的死伤群众,实际目的是以纪念刘和珍为切人点,对三一八惨案发表评述。教师提问:从文章整体看,作者的笔触涉及到哪几类人?对每一类人作者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提示:第一类是爱国青年,突出了一个刘和珍,还提到杨德群、张静淑...

小学语文分析课文方法
例如教读《纪念刘和珍君》可以从结构上突破。课文先写了写作缘起,即为什么写这篇文章;然后,记叙刘和珍生平 事迹 和遇害经过;最后,再叙事的基础上深入一步 总结 三仪八惨案的教训,指出这一惨案对于将来的意义。把握结构可以用列提纲的方式进行。从结构进入可以学生较快的了解文章内容,了解社会现实,了解写作目的。

《纪念刘和珍君》需要背诵的内容
我不知道这样的世界何时是一个尽头!我们还在这样的世上活着;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离三月十八日也已有两星期,忘却的救主快要降临了罢,我正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2、我在十八日早晨,才知道上午有群众向执政府请愿的事;下午便得到噩耗,说卫队居然开枪,死伤至数百人,而刘和珍君即在...

纪念刘和珍君一课的重点?(文章是从鲁迅独自徘徊在为遇害的刘和珍君与杨德群开追悼会写起的,然后自然而然的回忆起刘和珍毅然 订了全年《莽原》的事。文章开头的几段,便让我感受到一种灰暗的色调,字里行间弥漫着浓重的悲伤与苦痛,还有一种失望。四十多青年的鲜血,文人的阴险论调无一不让鲁迅感受到一...)

纪念刘和珍君人物特点(庸人(有是非观念,但很快会忘记惨案的人),他们很快会忘记,作者态度: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段祺瑞执,受害者是自蹈死地,是暴徒。作者态度:愤怒如火。有恶意的闲人,受害者是受人利用的。作者态度,痛恨。)

纪念刘和珍君在人教版必修几(《记念刘和珍君》在人教版必修一。文章从友人嘱写纪念文字说起,开篇即表述了对军阀血腥暴行及其走狗文人阴险论调的极度悲愤,对献身者表示了无比沉痛的悼念之情。以下,通过忆念刘和珍的生平与个性,回叙惨遭虐杀的事实,层层深入地揭露、控诉暴虐者的滔天罪行,同时满怀热爱与...)

初中课文中有,纪念刘和珍君,这一课吗?(你好,我是【小厮回答】,很高兴为你解答。你好。初中教材没有《记念刘和珍君》这一课。这是人教版高一的课文更多专业的科普知识,欢迎关注我。如果喜欢我的回答,也请给我赞或转发,你们的鼓励,是支持我写下去的动力,谢谢大家。)

纪念刘和珍君每段大意(七个部分都是有机联系的整体。第一、二部分说明为刘和珍写一点东西的缘由,第三、四部分是“记念”的主体,第六、七部分探究这=一=次请愿运动对于将来的意义。)

纪念刘和珍君一文中表达方式运用了有什么特点?(《纪念刘和珍君》表达方式及特点: 记叙、议论、抒情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使文章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高度的说服力。)

纪念刘和珍君主题是什么(鲁迅先生表面是给刘和珍写纪念性文章,其实是给所有在三一八惨案中遇害的同胞们申诉! 另外,刘和珍是鲁迅的学生,用现在的话说她是鲁迅的超级FANS,很喜欢看鲁迅的文章,在那样艰难的时代,能依然预订《莽原》全年,可以说明她是一个渴求知识的进步青年,鲁迅先生也是为了表达对进...)

纪念刘和珍君人教版课文背诵段落(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然而造化又常常为庸人设计,以时间的流驶,来洗涤旧迹,仅使留下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在这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中,又给人暂得偷生,维持着这似人非人的世界。我不知道这样的世界何时是一个尽...)

纪念刘和珍君帮我归纳每个小节(一、写作缘由,纪念死者。 二、唤醒庸人,牢记血债。 三、刘和珍概况(认识过程)。 四、刘和珍遇害。 五、刘和珍遇害经过。 六、三一八惨案的教训。 七、惨案的意义。)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