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楼春 周邦彦 全词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情感

作者&投稿:点炭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周邦彦浣溪沙全词抒发了什么情感?~

楼上晴天碧四垂,楼前芳草接天涯。劝君莫上最高梯。
  新笋已成堂下竹,落花都上燕巢泥。忍听林表杜鹃啼。

  这首小令是即景抒怀之作,从结句看,所抒写的当是乡情。

  小令不比慢词,没有铺叙,作者复杂的感情,起伏变化的心态,都必须压缩在不长的篇幅里。因此,语言必须凝炼集中而又深沉蕴藉,才具有感人的力量,这首小令就有这个特点。

  作者的立足点是楼上,从楼上看四周,一个广阔的立体空间尽收眼底。因为是晴天,没有浮云障目,极目远眺,晴朗高旷的碧天,与四周的旷野一同延伸到遥远的地方,无边无际,分不出哪里是天,哪里是地,浑然一碧,似乎融进了无限浩渺的碧色海洋里,境界开阔。

【赏析一】

这首小令,有人物,有场景,还有对白,充分显示了宋词的语言表现力和词人的才华。

“昨夜雨疏风骤”指的是昨宵雨狂风猛。疏,正写疏放疏狂,而非通常的稀疏义。当此芳春,名花正好,偏那风雨就来逼迫了,心绪如潮,不得入睡,只有借酒消愁。酒吃得多了,觉也睡得浓了。结果一觉醒来,天已大亮。但昨夜之心情,却已然如隔在胸,所以一起身便要询问意中悬悬之事。于是,她急问收拾房屋,启户卷帘的侍女:海棠花怎么样了?侍女看了一看,笑回道:“还不错,一夜风雨,海棠一点儿没变!”女主人听了,嗔叹道;“傻丫头,你可知道那海棠花丛已是红的见少,绿的见多了吗!?”

这句对白写出了诗画所不能道,写出了伤春易春的闺中人复杂的神情口吻,可谓“传神之笔。

作者以“浓睡”、“残酒”搭桥,写出了白夜至晨的时间变化和心理演变。然后一个“卷帘”,点破日曙天明,巧妙得当。然而,问卷帘之人,却一字不提所问何事,只于答话中透露出谜底。

真是绝妙工巧,不着痕迹。词人为花而喜,为花而悲、为花而醉、为花而嗔,实则是伤春惜春,以花自喻,慨叹自己的青春易逝。


【赏析二】

李清照虽然不是一位高产的作家,其词流传至今的只不过四五十首,但却“无一首不工”,“为词家一大宗矣”。这首《如梦令》,便是“天下称之”的不朽名篇。小词借宿酒醒后询问花事的描写,曲折委婉地表达了词人的惜花伤春之情,语言清新,词意隽永,令人玩味不已。

起首两句,如何理解颇有争议。盖推以事理逻辑:既然是“浓睡不消残酒”,又何以知道“昨夜雨疏风骤”,这岂不是自相矛盾?其实对这两句词,是不能用生活中的简单事理去体会理解的,因为词人的本意实不在此,而是通过这两句词表达无限的惜花之情。大凡惜花的诗词都言及风雨。白居易《惜牡丹二首》诗:“明朝风起花应尽,夜惜衰红把火看。”冯延巳《长相思》词:“红满枝,绿满枝,宿雨厌厌睡起迟。”周邦彦《少年游》词:“一夕东风,海棠花谢,楼上卷帘看。”花在风雨中零落,这层意思是容易理解的。但是说“浓睡不消残酒”也是写惜花之情,恐怕就不太容易理解了。不过只要多读些前人写的惜花诗词,也就不难体会了。杜甫《三绝句》诗:“不如醉里风吹尽,可忍醒时雨打稀。”韦庄《又玄集》卷下录鲍征君(文姬)《惜花吟》诗:“枝上花,花下人,可怜颜色俱青春。昨日看花花灼灼,今日看花花欲落。不如尽此花下饮,莫待春风总吹却。”这些诗句正可用来作为“浓睡不消残酒”的注脚。易安在其咏红梅的《玉楼春》词中所云:“红酥肯放琼苞碎,探著南枝开遍未。……要来小酌便来休,未必明朝风不起。”亦可视为对“浓睡”一句的自注。这句词的辞面上虽然只写了昨夜饮酒过量,翌日晨起宿酲尚未尽消,但在这个辞面的背后还潜藏着另一层意思,那就是昨夜酒醉是因为惜花。这位女词人不忍看到明朝海棠花谢,所以昨夜在海棠花下才饮了过量的酒,直到今朝尚有余醉。《漱玉词》中曾多处写到饮酒,可见易安居士是善饮的。善饮尚且酒醉而致浓睡,一夜浓睡之后酒力还未全消,这就不是一般的过量了。我们只要思索一下词人为什么要写“浓睡不消残酒”这句词,得到的回答只能是“惜花”。就这句词的立意而言,与上引杜甫和鲍文姬的诗句都是同一机杼,并无二致。但易安的高处正在于不落窠臼,独辟蹊径。一旦领悟了潜藏在“浓睡不消残酒”背后的这层“惜花”之意,那么对以下数句的理解也就“水到渠成”了。

接下去三、四两句所写,是惜花心理的必然反映。尽管饮酒致醉一夜浓睡,但清晓酒醒后所关心的第一件事仍是园中海棠。词人情知海棠不堪一夜骤风疏雨的揉损,窗外定是残红狼藉,落花满眼,却又不忍亲见,于是试着向正在卷帘的侍女问个究竟。一个“试”字,将词人关心花事却又害怕听到花落的消息、不忍亲见落花却又想知道究竟的矛盾心理,表达得贴切入微,曲折有致。相比之下,周邦彦《少年游》:“一夕东风,海棠花谢,楼上卷帘看。”便显得粗俗不堪,味同嚼蜡了。“试问”的结果如何呢?——“却道海棠依旧。”侍女的回答却让词人感到非常意外。本来以为经过一夜风雨,海棠花一定凋谢得不成样子了,可是侍女卷起窗帘,看了看外面之后,却漫不经心地答道:海棠花还是那样。一个“却”字,既表明侍女对女主人委曲的心事毫无觉察,对窗外发生的变化无动于衷,也表明词人听到答话后感到疑惑不解。是啊,“雨疏风骤”之后,“海棠”怎会“依旧”呢?这就非常自然地带出了结尾两句。

玉楼春·桃溪不作从容住
【作者】周邦彦 【朝代】宋代
桃溪不作从容住。秋藉绝来无续处。当时相候赤栏桥,今日独寻黄叶路。
烟中列岫青无数。雁背夕阳红欲暮。人如风后入江云,情似雨余黏地絮。
此词以一个仙凡恋爱的故事起头,写词人与情人分别之后,旧地重游而引起的怅惘之情.整首词通篇对偶,凝重而流丽,情深而意长.
首句“桃溪”用东汉刘、阮遇仙之事典.传东汉时刘晨、阮肇入天台山采药,于桃溪边遇二女子,姿容甚美,遂相慕悦,留居半年,怀乡思归,女遂相送,指示还路.及归家,子孙已历七世.后重访天台,不复见二女.唐人诗文中常用遇仙、会真暗寓艳遇.“桃溪不作从容住”,暗示词人曾有过一段刘阮入天台式的爱情遇合,但却没有从容地长久居留,很快就分别了.这是对当时轻别意中人的情事的追忆,口吻中含有追悔意味,不过用笔较轻.用“桃溪”典,还隐含“前度刘郎今又来”之意,切合旧地重寻的情事.
第二句用了一个譬喻,暗示“桃溪”一别,彼此的关系就此断绝,正象秋藕(谐“偶”)断后,再也不能重新连接一起了,语调中充满沉重的惋惜悔恨情绪和欲重续旧情而不得的遗憾.人们常用藕断丝连譬喻旧情之难忘,这里反其语而用其意,便显得意新语奇,不落俗套.以下两句,侧重概括叙事,揭出离合之迹,遥启下文.
“当时相候赤阑桥,今日独寻黄叶路.”三四两句,分承“桃溪”相遇与“绝来无续”,以“当时相候”与“今日独寻”情景作鲜明对比.赤阑桥与黄叶路,是同地而异称.俞平伯《唐宋词选释》引顾况、温庭筠、韩偓等人诗词,说明赤阑桥常与杨柳、春水相连,指出此词“黄叶路明点秋景,赤阑桥未言杨柳,是春景却不说破.”同样,前两句“桃溪”、“秋藕”也是一暗一明,分点春、秋.三四正与一二密合相应,以不同的时令物色,渲染欢会的喜悦与隔绝的悲伤.朱漆栏杆的小桥,以它明丽温暖的色调,烘托往日情人相候时的温馨旖旎和浓情蜜意;而铺满黄叶的小路,则以其萧瑟凄清的色调渲染了今日独寻时的寂寞悲凉.由于是“独寻黄叶路”的情况下回忆过去,“当时相候赤阑桥”的情景便分外值得珍重流连,而“今日独寻黄叶路”的情景也因美好过去的对照而愈觉孤孑难堪.今昔之间,不仅因相互对照而更见悲喜,而且因相互交融渗透而使感情内涵更加复杂.既然“人如风后入江云”,则所谓“独寻”,实不过旧地重游,记忆中追寻往日的缱绻温柔,孤寂中重温久已失落的欢爱而已,但毕竟寂寞怅惆中还有温馨明丽的记忆,还能有心灵的一时慰藉.今昔对比,多言物是人非,这一联却特用物非人杳之意,也显得新颖耐味.“赤阑桥”与“黄叶路”这一对诗歌意象,内涵已经远远越出时令、物色的范围,而成为一种象征.
换头“烟中列岫青无数,雁背夕阳红欲暮”两句,转笔宕开写景:这是一个晴朗的深秋的傍晚.烟霭缭绕中,远处排立着无数青翠的山峦.夕阳的余辉,照映空中飞雁的背上,反射出一抹就要黯淡下去的红色.两句分别化用谢朓诗句“窗中列远岫”与温庭筠诗句“鸦背夕阳多”,但比原句更富远神.它的妙处,主要不景物描写刻画的工丽,也不景物本身有什么象征涵义;而于情与景之间,存着一种若有若无、若即若离的联系,使人读来别具难以言传的感受.那无数并列不语的青嶂,与“独寻”者默默相对,更显出了环境的空旷与自身的孤孑;而雁背的一抹残红,固然显示了晚景的绚丽,可它很快就要黯淡下去,消逝一片暮霭之中了.
结拍“人如风后入江云,情似雨馀粘地絮.”两句,收转抒情.随风飘散没入江中的云彩,不但形象地显示了当日的情人倏然而逝、飘然而没、杳然无踪的情景,而且令人想见其轻灵缥缈的身姿风貌.雨过后粘着地面的柳絮,则形象地表现了主人公感情的牢固胶着,还将那欲摆脱而不能的苦恼与纷乱心情也和盘托出.这两个比喻,都不属那种即景取譬、自然天成的类型.而是刻意搜求、力求创新的结果.但由于它们生动贴切地表达了词人的感情,读来便只觉其沉厚有力,而不感到它的雕琢刻画之迹.“情似雨馀粘地絮”,是词眼,全词所抒写的,正是这种执着胶固、无法解脱的痴顽之情.

《玉楼春·桃溪不作从容住》
宋代 周邦彦
桃溪不作从容住,秋藕绝来无续处。当时相候赤阑桥,今日独寻黄叶路。
烟中列岫青无数,雁背夕阳红欲暮。人如风后入江云,情似雨馀粘地絮。
 此词以一个仙凡恋爱的故事起头,抒发了词人与情人分别之后,旧地重游而引起的怅惘之情。整首词通篇对偶,凝重而流丽,情深而意长。


东风区13968102869: 玉楼春 周邦彦 全词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情感 -
卢径雪胆: 《玉楼春·桃溪不作从容住》宋代 周邦彦 桃溪不作从容住,秋藕绝来无续处.当时相候赤阑桥,今日独寻黄叶路.烟中列岫青无数,雁背夕阳红欲暮.人如风后入江云,情似雨馀粘地絮. 此词以一个仙凡恋爱的故事起头,抒发了词人与情人分别之后,旧地重游而引起的怅惘之情.整首词通篇对偶,凝重而流丽,情深而意长.

东风区13968102869: 《玉楼春》表达的感情? -
卢径雪胆: :①用一“闹”字,夸张地描绘出红杏花盛开怒放,绚丽鲜艳,热烈如火,唤起人们的无限联想,将生机蓬勃的烂漫春光描绘得淋漓尽致.(意思对即可)②拟人手法.作者把斜阳当做朋友,举酒相劝,希望斜阳在杏花丛中多加逗留,表达了惜春(惜时)的感情

东风区13968102869: 周邦彦的“玉楼春”这首词如何鉴赏?
卢径雪胆: 这首词是作者在和他的情人分别之后,重游旧地时触景怀情而作的.它用一个人们所... 丽,又与上面的“赤阑桥”“黄叶路”互相辉映,显示了词人因情赋予文章本色的本...

东风区13968102869: 《玉楼春》一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
卢径雪胆: 宋祁的《玉楼春》表达诗人对春天的珍视,对光阴的爱惜之情.进而烘托了春光之美好和令人向往,令人珍惜.简单来说就是表达了词人对春光的珍视,对时光的珍惜和对生活的热爱.

东风区13968102869: 玉楼春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卢径雪胆: 标题 玉楼春 作者 史达祖 年代 宋 内容 玉容寂寞谁为主.寒食心情愁几许.前身清澹似梅妆,遥夜依微留月住.香迷胡蝶飞时路.雪在秋千来往处.黄昏著了素衣裳,深闭重门听夜雨. 注释 【注释】:

东风区13968102869: 玉楼春表达了怎样的情景? -
卢径雪胆: 玉楼春: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云轻,红杏枝头春意闹.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作者宋祁(998~1061)字子京,安州安陆(今属湖北)人.仁宗朝进士,历官龙图阁学...

东风区13968102869: 周邦彦《玉楼春》全文 -
卢径雪胆: 【原文】 玉楼春·桃溪不作从容住 周邦彦 桃溪不作从容住,秋藕绝来无续处.当时相候赤阑桥,今日独寻黄叶路.烟中列岫青无数,雁背夕阳红欲暮.人如风后入江云,情似雨余粘地絮. 【赏析】 这首词是作者在和他的情人分别之后,...

东风区13968102869: 玉楼春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
卢径雪胆: 标题 玉楼春 作者 王炎2 年代 宋 内容 往年糊口谋升斗.朱墨尘埃粘两袖.黄粱梦断始归来,依旧琴书当左右.而今藏取持螯手.林下独居闲散又.问之何以得长年,寡欲少思安老朽. 注释 【注释】:

东风区13968102869: 玉楼春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
卢径雪胆: 标题 玉楼春 作者 王安中 年代 宋 内容 秋鸿只向秦筝住.终寄青楼书不去.手因春梦有携时,眼到花开无著处.泥金小字蛮笺句.泪湿残妆今在否.欲寻巫峡旧时云,问取阳关西去路. 注释 【注释】:

东风区13968102869: 玉楼春上阙描写了怎样的景物特点 -
卢径雪胆: 玉楼春是个词牌名,很多的宋代作家都有过尝试具体有:【宋】辛弃疾《玉楼春·风前欲劝春光住》【宋】宋祁《玉楼春·东城渐觉风光好》【宋】欧阳修《玉楼春·尊前拟把归期说》【宋】毛滂《玉楼春·一年滴尽莲花漏》【宋】钱惟演《玉...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