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欣赏音乐

作者&投稿:骆卫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深度分析:如何欣赏音乐~

音乐是人们抒发感情、表现感情、寄托感情的艺术,不论是唱或奏或听,都内涵着及关联着人们千丝万缕的情感因素。对于音乐的认识相信大家都有自己的感受,而要说真正的欣赏音乐却不一定每个人都是正确的方法。 音乐要懂得欣赏 如何欣赏音乐是一个非常老的话题。多少年来,一直有许多的专论。可到底该怎样欣赏音乐,还是有人不明白。其实,欣赏音乐也可以说是一个非常简单的问题,那就是只要你喜欢就行。经常都听到很多人说:“音乐好,就是听不懂。”可我也经常反问他们:你到底要听懂什么呢?音乐这东西,你只要觉得好听就行。何必要这么功利性的搞懂呢?其实真是这样。一首音乐名曲,你只要觉得好听,能让你感动就行了,不一定非去琢磨这曲子是描写的是什么故事。什么曲式、调性、主题那是下一步的事,那些都还不是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你首先必须要觉得好听,能被这音乐感动,否则再是什么名曲对你也是白搭。至于那些东西是对音乐下一步了解的事。如果你能被音乐感动那就什么都好办。因为你在被感动时,会有一种冲动的想法,你会去思考为什么这音乐让人感动万分。这到底是因为什么?也就这样,你就有了进一步了解音乐的渴望,但如果你想一开始就什么都搞懂那不太可能。● 谈音乐的感染力 音乐在刚刚开始欣赏时,它所具有的那种音响的感染力太大了,它几乎能让所有听到它的人为之感动。这个时侯的音乐是非常神秘的,它具有巨大的魅力,让人着迷。不管是旋律还是歌词,甚至到伴奏的和声等等,都会让人激动万分。我们可以从喜欢不同音乐类型的人群中看到流行歌曲和浪漫情调音乐的差别。非常明显的是音乐在这个时侯对感官的引诱力太大了,特别是对那些还没有真正接触音乐或较少接触音乐的人更是如此。他们会一下子被它那或委婉的旋律或鲜明的节奏或悦耳的和弦甚至缠绵的歌词所吸引。也正因为如此,才会有很多人在这个时侯往往把音乐当作一种寄托,当作理想,当作礼物,当作远离现实的逃避,甚至当作是自己的幻想世界。音乐的感染力是巨大的 正因为如此,才有人经常参加电台电视台的点歌节目,把自己喜欢的某支歌作为自己的一种心意当作礼物送给别人。因为他们觉得这音乐(歌曲)使自己感动,就好象是自己的心境的表露。当然这无可非议,送什么给别人那是自个的事。一切都是在向前发展的。人不可能永远停留在一个欣赏阶段。在喜欢流行歌曲的人群中有一点是明确的,那就是三十岁以上的人肯定很少。为什么?仅就阅历而言,那些“为了爱梦一生”、“永远相信爱情”真是一场比较虚的事。没有人会永远生活在这样的歌曲里,自己受不了别人也受不了。 音乐欣赏由浅入深有这么一个过程,即从感性(被音乐感动)到理性认识(探究音乐知识)又回到感性认识(更深层次的欣赏)这样三个阶段。这是欣赏音乐的必经之路。一个学习乐器的人也许不一定就是一个很好的音乐欣赏者,因为他关注的是技巧。表达与理解不是一回子事。音乐有自己的语言,就象舞蹈中的一招一式都有自身的表达含义,音乐里的和弦、乐谱、速度、调性也有其含义。在刚一开始期间音乐能从感官上打动你,让你激动让你欣喜。这是一种无意识的审美活动。可如果就此而已,你还是没办法去真正聆听音乐。● 音乐具有巨大的感染力 这种感染力不仅是对刚接触音乐的年轻人,对一个饱经风霜、历尽人间艰辛的老人也是如此。只是欣赏音乐的阶段不同,所带来的思想内容也就不尽相同了。在感性认识的阶段,你对音乐的理解还只限于感官感受。如果你在欣赏音乐中不是主动积极的,那么你也许就没法真正去领会音乐的真谛。比如《蓝色多瑙河》这首脍炙人口的名曲,在感性认识阶段,我们会觉得它十分动听,其实我们仅仅只是被那起伏的旋律和三拍子的圆舞曲节奏以及这首名曲的故事名声以及其他因素所吸引。我们并不知晓三拍子的圆舞曲形式为什么这么吸引人;不知晓在这首曲子究竟由几首什么样的小圆舞曲组成;我们也不知晓斯特劳斯圆舞曲与其他圆舞曲有什么实质性上的不同,但首先我们会被吸引会被感动。音乐的感染力是巨大的 如果你面对一曲好听的音乐而无动于衷,那才是最没办法的。欣赏音乐时你必须是一个积极的聆听者,绝不满足于简单的感官感受和无意识的欣赏。这样你才会去深入了解这首作品的其他内容,从创作背景到音乐流派以至于音乐曲式主题思想内涵艺术造诣等等。这样,你对音乐的感悟就会比别人更深。在感性认识的第一阶段,我们通常还会借用一些作曲家对曲目的标题或后人标注的文字说明来加深对音乐的理解。比如《献给爱丽丝》这首贝多芬所作的钢琴小品,聆听中结合音乐加上标题文字的联想,我们就能很好理解这首温馨明快的抒情小品;又再如墨西哥作曲家罗萨斯的《乘风破浪圆舞曲》,由标题中我们可以领略到音乐所描写的那浪花飞溅,海鸥飞翔、在波峰浪尖中航行的自由愉快的心情;克莱斯勒的小提琴曲《中国花鼓》,一听曲名就知道是由中国的五声音调来表现出热烈又欢快的情调。在浩瀚的音乐长河中有大量的标题性音乐,只要你愿意走进这音乐圣殿,你就会发现这殿堂堂中满是人类文明的精华,它就象一笔巨大的财富足够你受用一辈子。● 被音乐感动 在聆听音乐时情感体验以及对探求音乐的欲望将驱使你走入音乐圣殿的第二道大门:理性认识阶段。如果不经过这个阶段,你仍是一个被动无为的音乐聆听者,尽管你也许会选择音乐,也可能随时都在听音乐,可你仍然是被动的,因为除了你被音乐感动之外什么也没有了。优美也罢,欢乐也罢,悲伤也罢,仅仅只是听感上造成你的情绪上的波动而已。你当然可以随时随地的听音乐,连骑自行车上班或者进餐什么的都可以聆听音乐,但此时的音乐仅仅只是给你造成一个屏障,用音乐里那些旋律节奏来隔绝城市的喧嚣和人世的纠葛。我们在前面提到过,音乐不是调味品。音乐尽管是非常神奇的,但它决不是调味品。音乐是需要被人聆听的。你真要拿它来做别的用途,如烘托气氛、调节情绪、甚至于拿它来开胃,那它就不是音乐了。因为没人会认真地聆听餐厅重播的音响,更没有人会被某候机厅的音乐激动。只有当你认真地聆听音乐的时候,音乐才是音乐。因为一件响器如果能引起你内心体验其中必定有某种内涵,这种内涵就是音乐内容本身。被音乐感动 进入到音乐欣赏的理性认识阶段,说明我们欣赏音乐从被动到主动的发展过程。在这个圣殿的第二道大门中,我们将认识巴赫、莫扎特,体会贝多芬、拉赫玛尼诺夫。总之,整个人类文明历史中所有著名的音乐家都将一个个从我们前面走过,让我们认识了解。我们还将知道音乐构成的要素:旋律节奏音色和声;知道什么是巴洛克音乐,谁是浪漫主义后期的音乐代表;奏鸣曲和奏鸣曲式怎么不同。一个刚接触音乐的人对音乐的认识应该说是比较肤浅的。如果不全面地理解音乐,你就不能更好地欣赏音乐。比如你不知道什么是音色,你就根本无法去理解音乐。因为音色就犹如绘画中那绚丽的颜色,从而决定了丰富的音乐含意。又比如在柴科夫斯基第六《悲怆》交响曲中那个感人至深的主题,其感染力实在让人欲哭无泪。杨明望先生对这个主题有一段让我觉得是非常精彩的描述:“这个困倦的心灵,带着不可磨灭的创伤,在无法抚慰的恸哭和悲哀绝望的热潮中,终于投入永恒死亡的怀抱。”如果对音乐没有了解,你能了解这个主题的深刻含义么?在理性认识的这个阶段,不一定每个人都有机会或条件去认真系统的学习音乐理论和音乐史。但我们仍可以通过其他一些书籍来获取有关音乐的知识。用《名曲赏析》这类型的书来对比聆听是最好的方法之一。乐曲分析、曲式结构、主题提示等对聆听者是必不可少的一环。这样一来,你就知道了协奏曲与交响曲在结构上的差别;你也就知道变奏曲与回旋曲的不同;甚至你也许就开始迷上了马勒或是勃拉姆斯;帕瓦洛蒂那高昂激扬的嗓音与阿姆斯特郎的沙哑声可能你也同时都会喜欢。等等这一切都是建立在你对音乐了解的基础上的。也就在这个时候,你也开始发生变化了:你的谈吐、你的见解、你的阅历和涵养等等。“芝麻开花”,音乐这座巨大的宝藏已经对你敞开了大门。所有的音乐都有其自身的内涵 所有的音乐都有其自身的内涵,你对音乐的了解就是对这些音乐内涵的认识过程。尽管每一个人都不可能孤立地停留在一个阶段去单纯地探究音乐知识而置音乐内涵于不顾。借助一些音乐欣赏名曲分析等一些辅助工具,认真聆听一首音乐作品是必要的。在这个阶段首先要了解音乐史,要知道音乐不同时期的不同的表现形式;你还要了解作曲家的基本内容如贝多芬和瓦格纳在音乐创作上的不同风格和思想;另外你还需要知道一些音乐的基本知识,比如曲式。其实曲式就是乐曲的形式,在曲式中最需要了解的首先是奏鸣曲式。一般说来,在古典音乐的曲式中,以奏鸣曲式为最多。奏鸣曲式基本上代表了大部分乐曲的基本形式,交响曲、协奏曲、室内乐等大都采用的是这种形式。奏鸣曲式有一个乐章,也有三至四个乐章的。曲式当然不仅仅只是奏鸣曲式,曲式还有很多种。如变奏曲,用一个主题进行各种演变:A-A1-A2-A3-.....AZ,对变奏曲的了解可以聆听柴科夫斯基的《洛可可主题变奏曲》,一个主题变化为七个变奏;又如回旋曲,它的基本含义就是由一个主题多次重复:A-B-A-C-D-A......等,其中A代表主题,而B.C.D.....等则代表变化,每一次变化之后又回到主题。对这个曲式的了解可聆听莫扎特的《A小调钢琴回旋曲》。音乐中的主题是至关重要 音乐欣赏还应该了解主题,音乐中的主题是至关重要。在一首乐曲中,一个聆听者必然牢牢记住这首乐曲中的音乐主题形象,它的变化对比发展等构成了音乐的全部内涵。所以我们在聆听音乐时一定要学会记住主题。欣赏音乐主观的因素很多 在柏辽兹的《幻想交响曲》中那个孱弱敏感的青年艺术家主题音乐形象,从乐曲的第一乐章一直贯穿到第五乐章,且每个乐章都有其不同的变化。从一开始温柔纯真到最后的怪诞疯狂,仔细聆听这个乐曲对理解主题比较有帮助。如果你在聆听音乐时连主题形象都听不出来,你就没办法去很好地理解音乐。当然,音乐的主题不象视觉上的形象那样鲜明清晰,电影中的主要人物一出场,你就知道了电影的全部过程中一定是以他为主。小说也一样,《红楼梦》中的贾宝玉与林黛玉是一个对比的主题,两个主题形象的关系对比发展贯穿整个小说。尽管也有其他的人物,如金陵十二钗和贾府众多人口,但主题形象却依然是贾宝玉与林黛玉。音乐里主题形象其实也是如此,只是音乐里的主题形象不会象电影小说里那样鲜明。在一首乐曲里,音乐形象也有许多,但不管再多它们全都是围绕乐曲的主题形象的。在贝多芬《命运交响曲》中有很多其它的音乐形象:悲哀、叹息、撕杀、凶残、深沉的思考与坚强的信念、光明、胜利,甚至还有忧郁与彷徨,但这些都是由对比的主题形象而产生的。所以,在认真聆听音乐时一定要紧紧抓住主题,就象雨果唱片公司的易有伍先生说的要提高你耳朵的聚焦能力,这样你才能在一遍音乐的轰鸣声中找到那个时刻变化的主题形象从而领略音乐的无穷魅力。● 音乐欣赏还需要注意 在欣赏音乐的这个审美过程中,除了曲式,还有诸多的因素,如节奏、音色等。仅就节奏而言,音乐的最初的起源应与节奏有十分密切的关系。节奏产生的韵律美从原始部落至今仍在信奉。不同组合的强弱快慢节奏以及多次重复能使节奏产生出非常巨大的内涵和韵味,让人疯狂或痴迷,没有人会拒绝节奏。在音乐中节奏的表现形式是节拍。节拍通常用小节线和节拍符号来表示,如3/4,就表明这是三拍子。每一拍为四分音符,每一小节内有三拍;第一拍为重音,后两拍为弱音。这样就构成了一个圆舞曲的节奏型。改变重音的位置会引起一些崭新的变化。把两个以上不同的节拍组在一起又将形成新的复节奏。就这样,无穷无尽的节奏就形成了我们音乐的组成要素之一。仅就节奏而言,一个欣赏者需要用耳朵去感受它而不是靠分析,整体的音乐欣赏也是如此。说起节奏还不得不提及诸如《格利高利圣咏》之类的自由节拍的音乐体裁。在许多宗教早期音乐以及东方音乐中经常都有一些无节拍要求的音乐,其实这种自由节奏的音乐对节奏的要求更为精确的。只是这种精确已无法用节拍记号来标注它。它需要的是演奏者或演唱者对它更深层次的了解和把握。在音乐中节奏的表现形式是节拍 音乐的魅力当然不仅仅只是在主题、旋律、节奏、色彩、曲式结构、调性等,有的时候甚至连作曲家的创作观念、演奏家的风格、录音师的录音技术及爱好,在加上聆听者的素质、阅历、情感、性格等等这些诸多因素加在一起才构成一个整体的音乐。单独去分析其中的一个部分其实都是对音乐的肢解。结合历史背景了解作曲家的创作个性,认真聆听主题的发展变化与对比,让你全身心都得到音乐及音响的感染,让你的思想情感以及情绪都在音乐的体验中发生微妙的变化。 在音乐欣赏的第二个阶段中你需要了解的东西确实太多了,这很可能会吓到一些爱好者:我的妈,欣赏音乐这么难!其实也没有什么。因为所有你需要了解的一切一切都在建立在你对音乐极大的兴趣上的。对这些知识的了解又促使你对音乐发生更大的兴趣。前提是你对音乐首先要有一种需要的欲望,也就是你首先要真正热爱音乐!也就是因为这个前提,你才能进入到这个阶段去认真的学习这些音乐知识。 进入音乐欣赏的第三阶段,并不是十分明显的。因为对音乐认识的阶段永不能说结束。进入欣赏音乐的第三阶段,并不意味着要和过去的阶段划清界限。其实我们这样分析和介绍仅仅只是一个表述上的概念。但不管怎样,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在这个阶段的一切都主要靠你自己的自学,因为没有人会详细的教你如何分析和理解一首乐曲)我们对音乐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这时候我们再来聆听音乐:当那神奇的乐音响起时,我们的心中就会泛起无际的激情的浪花。不管是与巴赫交谈还是和马勒神游;抑或是倾听莫扎特的心声,总之,音乐就象是情感的源泉。这时候你已经步入了音乐的殿堂。不管是人生征途的跋涉还是成家立业的拼搏;也不管你是年轻或年迈;落魄或得意,欢乐也罢,忧愁也罢,在音乐的殿堂里,你都是在用自己的情感去体验音乐!这时候音乐已经不再神秘的了。音乐也不再是高不可攀的了。音乐所表达的一切也都不再是外表的。也许主题还是那个主题,但“山远水远,你我的心不远”,现在的你聆听音乐时的内心体验已经有了更深的心潮涌动。也就在这个阶段,你已经从一个被动的聆听者转变成为一个自由的音乐爱好者了。你不会用主题分析曲式结构来约束你思绪的自由飞翔,也不会在一个标题下用一个简单的音乐形象来束缚想象力的驰骋和情感的涌动。尽管有的时候也需要去分析主题、探究曲式结构什么的,但真正在聆听音乐时你已经确确实实是用情感来体验音乐了。在这个时候你需要的是纯音乐而不是什么主题或名曲汇萃。名曲集锦和主题联奏之类的音乐是最让人倒胃口的。因为它实在无法让人去产生什么激情。这一类的音乐只能算是普及读物,经常聆听这样的音乐所带来的最大好处就是能参加音乐有奖竞猜活动。那跟欣赏音乐没有多少联系。 在音乐欣赏的审美过程中,内心体验与认知活动永远是结合在一起的。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这一发展过程永远是不会停滞不前,我们对音乐的理解也永远是无止境的。

如何欣赏音乐如下:个人拙见音乐是外界与心灵交汇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形式,但不是唯一的形式,好的音乐可以打动人心,撼动心灵,使人陶醉其中。音乐,可以用“清脆”一词来形容,在日常我们所听到的曲之中多为轻快型,用清脆一词恰好与其相符合。也可以用婉转悠扬"来形容,以情为引而谱曲,最能打动人心,当以思情、爱情、亲情为引,自然所谱写出的曲风曲调比较婉转悠扬。

是一个非常老的话题。多少年来,一直有许多的专论。可到底该怎样欣赏音乐,还是有人不明白。其实,欣赏音乐也可以说是一个非常简单的问题,那就是只要你喜欢就行。经常都听到很多人说:“音乐好,就是听不懂。”可我也经常反问他们:你到底要听懂什么呢?音乐这东西,你只要觉得好听就行。何必要这么功利性的搞懂呢?其实真是这样。一首音乐名曲,你只要觉得好听,能让你感动就行了,不一定非去琢磨这曲子是描写的是什么故事。什么曲式、调性、主题那是下一步的事。其实那些都还不是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你首先必须要觉得好听,能被这音乐感动。否则再是什么名曲对你也是白搭。至于那些东西是对音乐下一步了解的事。如果你能被音乐感动那就什么都好办。因为你在被感动时,会有一种冲动的想法,你会去思考为什么这音乐让人感动万分。这到底是因为什么?也就这样,你就有了进一步了解音乐的渴望。你想一开始就什么都搞懂那不太可能。
音乐在刚刚开始欣赏时,它所具有的那种音响的感染力太大了,它几乎能让所有听到它的人为之感动。这个时侯的音乐是非常神秘的。它具有巨大的魅力,让人着迷。不管是旋律还是歌词,甚至到伴奏的和声等等,都会让人激动万分。我们可以从喜欢不同音乐类型的人群中看到流行歌曲和浪漫情调音乐的差别。非常明显的是音乐在这个时侯对感官的引诱力太大了,特别是对那些还没有真正接触音乐或较少接触音乐的人更是如此。他们会一下子被它那或委婉的旋律或鲜明的节奏或悦耳的和弦甚至缠绵的歌词所吸引。也正因为如此,才会有很多人在这个时侯往往把音乐当作一种寄托,当作理想,当作礼物,当作远离现实的逃避,甚至当作是自己的幻想世界。正因为如此,才有人经常参加电台电视台的点歌节目,把自己喜欢的某支歌作为自己的一种心意当作礼物送给别人。因为他们觉得这音乐(歌曲)使自己感动,就好象是自己的心境的表露。当然这无可非议,送什么给别人那是自个的事。一切都是在向前发展的。人不可能永远停留在一个欣赏阶段。在喜欢流行歌曲的人群中有一点是明确的,那就是三十岁以上的人肯定很少。为什么?仅就阅历而言,那些“为了爱梦一生”、“永远相信爱情”真是一场比较虚的事。没有人会永远生活在这样的歌曲里,自己受不了别人也受不了。(二)
音乐欣赏由浅入深有这么一个过程,即从感性(被音乐感动)到理性认识(探究音 乐知识)又回到感性认识(更深层次的欣赏)这样三个阶段。这是欣赏音乐的必经之路。一个学习乐器的人也许不一定就是一个很好的音乐欣赏者,因为他关注的是技巧。表达与理解不是一回子事。音乐有自己的语言,就象舞蹈中的一招一式都有自身的表达含义,音乐里的和弦、乐谱、速度、调性也有其含义。在刚一开始期间音乐能从感官上打动你,让你激动让你欣喜。这是一种无意识的审美活动。可如果就此而已,你还是没办法去真正聆听音乐。
音乐具有巨大的感染力。这种感染力不仅是对刚接触音乐的年轻人,对一个饱经风霜、历尽人间艰辛的老人也是如此。只是欣赏音乐的阶段不同,所带来的思想内容也就不尽相同了。在感性认识的阶段,你对音乐的理解还只限于感官感受。如果你在欣赏音乐中不是主动积极的,那么你也许就没法真正去领会音乐的真谛。比如〈蓝色多瑙河〉这首脍炙人口的名曲,在感性认识阶段,我们会觉得它十分动听,其实我们仅仅只是被那起伏的旋律和三拍子的圆舞曲节奏以及这首名曲的故事名声以及其他因素所吸引。我们并不知晓三拍子的圆舞曲形式为什么这么吸引人;不知晓在这首曲子究竟由几首什么样的小圆舞曲组成;我们也不知晓斯特劳斯圆舞曲与其他圆舞曲有什么实质性上的不同,但首先我们会被吸引会被感动。如果你面对一曲好听的音乐而无动于衷,那才是最没办法的。欣赏音乐时你必须是一个积极的聆听者,绝不满足于简单的感官感受和无意识的欣赏。这样你才会去深入了解这首作品的其他内容,从创作背景到音乐流派以至于音乐曲式主题思想内涵艺术造诣等等。这样,你对音乐的感悟就会比别人更深。在感性认识的第一阶段,我们通常还会借用一些作曲家对曲目的标题或后人标注的文字说明来加深对音乐的理解。比如<<献给爱丽丝这首贝多芬所作的钢琴小品,聆听中结合音乐加上标题文字的联想,我们就能很好理解这首温馨明快的抒情小品;又再如墨西哥作曲家罗萨斯的<<乘风破浪圆舞曲,由标题中我们可以领略到音乐所描写的那浪花飞溅,海鸥飞翔、在波峰浪尖中航行的自由愉快的心情;克莱斯勒的小提琴曲<<中国花鼓,一听曲名就知道是由中国的五声音调来表现出热烈又欢快的情调。在浩瀚的音乐长河中有大量的标题性音乐,只要你愿意走进这音乐圣殿,你就会发现这殿堂堂中满是人类文明的精华,它就象一笔巨大的财富足够你受用一辈子。(三)
音乐欣赏在最初阶段,主要靠感官对音响的感受。动听的旋律,悦耳的和声,有规律的节奏,起伏的响度等等。都让人感受到的一种欣愉。一个音乐爱好者特别是音响爱好者大都有这样的感受:首先追求的是音效。一开始用音响器材来重播音乐,是聆听比较音响器材,对不同的重播效果比如节奏、音色、动态等等这些关于音响的概念涉及教多。至于什么内容、复调、赋格、对位,什么是塔兰泰拉,什么是奏鸣曲式,统统不知道。其实不完全是一部份音响爱好者不知道,很多人都不知道这些乐理概念。其实也没什么关系?音乐欣赏并不要求人人都是音乐家。每一个聆听音乐的人都会经历这么一个初级阶段,不管一开始他听流行歌曲或是听通俗交响音乐。这些年来,我也看到有这么一个现象:有一些年青人,主要是中学生,如果他在孩提时没有受到音乐文化的熏陶,他将很快就迷上如迈克尔.杰克逊之类的摇滚音乐且很快变成一个执迷疯狂的追随者。因为他们一下子就被那种疯狂的节奏和刺激的声响所迷惑,至于内容是什么,他们不理解,也不会理解,跟那些有理智的摇滚乐爱好者相比,他们只算是小儿科。有时侯在电视台也会播出一些垃圾音乐节目,尽管不多却叫人恶心,但这些节目却有着一大群追随者。我们再不能说在社会主义中国的电视节目里上演的都是健康向上的节目,有时侯也会考虑的赞助广告收视率,一个被动的,毫无鉴别能力的人很容易把糟粕当精华。
欣赏音乐时,你必须是主动积极的。你要有自身的体验,这种音乐的体验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按图索骥的音乐欣赏指南,仅仅是协助你加深这个体验。你想仅凭一本小册子或几篇类似这样粗浅的文章就能学会欣赏音乐。那是妄想。因为音乐指南介绍只能告诉你怎样去欣赏音乐,如果你连一点点音乐的内心体验都没有,那些介绍指南再读也是白搭。因为没有一本书或一篇文章会教你如何在心中涌出激情或产生欣愉,悲哀或忧愁。因为这是人的本性所在,恩雅那近乎晦涩的音乐让大多数人听起来宛如天赖之音,可有人听出的梦呓和静穆,这没关系。你的素质和阅历驱使你这样。可如果你面对什么样的音乐都无动于衷,那才是真正的悲哀。
音乐不是调味品,尽管它可以拿来调节气氛,但它绝不是调味品。可现在很多人却把音乐当作调味品,似乎音乐是一个高档神奇的调味品。商店开张、大宴宾客、红白喜事......音乐就象餐厅的胡椒。当音乐那神奇的声音响起,它确实可以改变一切,它可以顿时让你肃穆,可以让你欣喜万分,也可以一下子就让你忧郁千种。音乐这种巨大的感染力是非常神秘的,但你千万别去把音乐拿来当装饰品,这里放一首通俗歌曲,那里来一段萨克斯,就象用那些廉价的塑料装饰品来装饰你的居室。
被音乐感动。在聆听音乐时情感体验以及对探求音乐的欲望将驱使你走入音乐圣殿的第二道大门:理性认识阶段。如果不经过这个阶段,你仍是一个被动无为的音乐聆听者,尽管你也许会选择音乐,也可能随时都在听音乐,可你仍然是被动的,因为除了你被音乐感动之外什么也没有了。优美也罢,欢乐也罢,悲伤也罢,仅仅只是听感上造成你的情绪上的波动而已。你当然可以随时随地的听音乐,连骑自行车上班或者进餐什么的都可以聆听音乐,但此时的音乐仅仅只是给你造成一个屏障,用音乐里那些旋律节奏来隔绝城市的喧嚣和人世的纠葛。我们在前面提到过,音乐不是调味品。音乐尽管是非常神奇的,但它决不是调味品。音乐是需要被人聆听的。你真要拿它来做别的用途,如烘托气氛、调节情绪、甚至于拿它来开胃,那它就不是音乐了。因为没人会认真地聆听餐厅重播的音响,更没有人会被某候机厅的音乐激动。只有当你认真地聆听音乐的时候,音乐才是音乐。因为一件响器如果能引起你内心体验其中必定有某种内涵,这种内涵就是音乐内容本身。
进入到音乐欣赏的理性认识阶段,说明我们欣赏音乐从被动到主动的发展过程。在这个圣殿的第二道大门中,我们将认识巴赫、莫扎特,体会贝多芬、拉赫玛尼诺夫。总之,整个人类文明历史中所有著名的音乐家都将一个个从我们前面走过,让我们认识了解。我们还将知道音乐构成的要素:旋律节奏音色和声;知道什么是巴洛克音乐,谁是浪漫主义后期的音乐代表;奏鸣曲和奏鸣曲式怎么不同。一个刚接触音乐的人对音乐的认识应该说是比较肤浅的。如果不全面地理解音乐,你就不能更好地欣赏音乐。比如你不知道什么是音色,你就根本无法去理解音乐。因为音色就犹如绘画中那绚丽的颜色,从而决定了丰富的音乐含意。又比如在柴科夫斯基第六《悲怆》交响曲中那个感人至深的主题,其感染力实在让人欲哭无泪。杨明望先生对这个主题有一段让我觉得是非常精彩的描述:“这个困倦的心灵,带着不可磨灭的创伤,在无法抚慰的恸哭和悲哀绝望的热潮中,终于投入永恒死亡的怀抱。”如果对音乐没有了解,你能了解这个主题的深刻含义?
在理性认识的这个阶段,不一定每个人都有机会或条件去认真系统的学习音乐理论和音乐史。但我们仍可以通过其他一些书籍来获取有关音乐的知识。用《名曲赏析》这类型的书来对比聆听是最好的方法之一。乐曲分析、曲式结构、主题提示等对聆听者是必不可少的一环。这样一来,你就知道了协奏曲与交响曲在结构上的差别;你也就知道变奏曲与回旋曲的不同;甚至你也许就开始迷上了马勒或是勃拉姆斯;帕瓦洛蒂那高昂激扬的嗓音与阿姆斯特郎的沙哑声可能你也同时都会喜欢。等等这一切都是建立在你对音乐了解的基础上的。也就在这个时候,你也开始发生变化了:你的谈吐、你的见解、你的阅历和涵养等等。“芝麻开花”,音乐这座巨大的宝藏已经对你敞开了大门。
(五)
所有的音乐都有其自身的内涵,你对音乐的了解就是对这些音乐内涵的认识过程。尽管每一个人都不可能孤立地停留在一个阶段去单纯地探究音乐知识而置音乐内涵于不顾。借助一些音乐欣赏名曲分析等一些辅助工具,认真聆听一首音乐作品是必要的。在这个阶段首先要了解音乐史,要知道音乐不同时期的不同的表现形式;你还要了解作曲家的基本内容如贝多芬和瓦格纳在音乐创作上的不同风格和思想;另外你还需要知道一些音乐的基本知识,比如曲式。其实曲式就是乐曲的形式。在曲式中最需要了解的首先是奏鸣曲式。一般说来,在古典音乐的曲式中,以奏鸣曲式为最多。奏鸣曲式基本上代表了大部分乐曲的基本形式,交响曲、协奏曲、室内乐等大都采用的是这种形式。奏鸣曲式有一个乐章,也有三至四个乐章的。曲式当然不仅仅只是奏鸣曲式,曲式还有很多种。如变奏曲,用一个主题进行各种演变:A-A1-A2-A3-.....AZ,对变奏曲的了解可以聆听柴科夫斯基的《洛可可主题变奏曲》,一个主题变化为七个变奏;又如回旋曲,它的基本含义就是由一个主题多次重复:A-B-A-C-D-A......等,其中A代表主题,而B.C.D.....等则代表变化,每一次变化之后又回到主题。对这个曲式的了解可聆听莫扎特的《A小调钢琴回旋曲》。
音乐欣赏还应该了解主题。音乐中的主题是至关重要。在一首乐曲中,一个聆听者必然牢牢记住这首乐曲中的音乐主题形象,它的变化对比发展等构成了音乐的全部内涵。所以我们在聆听音乐时一定要学会记住主题。在柏辽兹的《幻想交响曲》中那个孱弱敏感的青年艺术家主题音乐形象,从乐曲的第一乐章一直贯穿到第五乐章,且每个乐章都有其不同的变化。从一开始温柔纯真到最后的怪诞疯狂。仔细聆听这个乐曲对理解主题比较有帮助。如果你在聆听音乐时连主题形象都听不出来,你就没办法去很好地理解音乐。当然,音乐的主题不象视觉上的形象那样鲜明清晰,电影中的主要人物一出场,你就知道了电影的全部过程中一定是以他为主。小说也一样,《红楼梦》中的贾宝玉与林黛玉是一个对比的主题,两个主题形象的关系对比发展贯穿整个小说。尽管也有其他的人物,如金陵十二钗和贾府众多人口,但主题形象却依然是贾宝玉与林黛玉。音乐里主题形象其实也是如此,只是音乐里的主题形象不会象电影小说里那样鲜明。在一首乐曲里,音乐形象也有许多,但不管再多它们全都是围绕乐曲的主题形象的。在贝多芬《命运交响曲》中有很多其它的音乐形象:悲哀、叹息、撕杀、凶残、深沉的思考与坚强的信念、光明、胜利,甚至还有忧郁与彷徨,但这些都是由对比的主题形象而产生的。所以,在认真聆听音乐时一定要紧紧抓住主题,就象雨果唱片公司的易有伍先生说的要提高你耳朵的聚焦能力,这样你才能在一遍音乐的轰鸣声中找到那个时刻变化的主题形象从而领略音乐的无穷魅力。(六)
在欣赏音乐的这个审美过程中,除了曲式,还有诸多的因素,如节奏、音色等。仅就节奏而言,音乐的最初的起源应与节奏有十分密切的关系。节奏产生的韵律美使原始部落至今仍在信奉。不同组合的强弱快慢节奏以及多次重复能使节奏产生出非常巨大的内涵和韵味,让人疯狂或痴迷,没有人会拒绝节奏。在音乐中节奏的表现形式是节拍。节拍通常用小节线和节拍符号来表示,如3/4,就表明这是三拍子。每一拍为四分音符,每一小节内有三拍;第一拍为重音,后两拍为弱音。这样就构成了一个圆舞曲的节奏型。改变重音的位置会引起一些崭新的变化。把两个以上不同的节拍组在一起又将形成新的复节奏。就这样,无穷无尽的节奏就形成了我们音乐的组成要素之一。仅就节奏而言,一个欣赏者需要用耳朵去感受它而不是靠分析。整体的音乐欣赏也是如此。说起节奏还不得不提及诸如<<哥利高里圣咏之类的自由节拍的音乐体裁。在许多宗教早期音乐以及东方音乐中经常都有一些无节拍要求的音乐,其实这种自由节奏的音乐对节奏的要求更为精确的。只是这种精确已无法用节拍记号来标注它。它需要的是演奏者或演唱者对它更深层次的了解和把握。
音乐的魅力当然不仅仅只是在主题、旋律`、节奏、色彩、曲式结构、调性等,有的时候甚至连作曲家的创作观念、演奏家的风格、录音师的录音技术及爱好,在加上聆听者的素质、阅历、情感、性格等等这些诸多因素加在一起才构成一个整体的音乐。单独去分析其中的一个部分其实都是对音乐的肢解。结合历史背景了解作曲家的创作个性,认真聆听主题的发展变化与对比,让你全身心都得到音乐及音响的感染,让你的思想情感以及情绪都在音乐的体验中发生微妙的变化。
在音乐欣赏的第二个阶段中你需要了解的东西确实太多了,这很可能会吓到一些爱好者:我的妈,欣赏音乐这么难!其实也没有什么。因为所有你需要了解的一切一切都在建立在你对音乐极大的兴趣上的。对这些知识的了解又促使你对音乐发生更大的兴趣。前提是你对音乐首先要有一种需要的欲望,也就是你首先要真正热爱音乐!也就是因为这个前提,你才能进入到这个阶段去认真的学习这些音乐知识。(七)
进入音乐欣赏的第三阶段,并不是十分明显的。因为对音乐认识的阶段永不能说结束。进入欣赏音乐的第三阶段,并不意味着要和过去的阶段划清界限。其实我们这样分析和介绍仅仅只是一个表述上的概念。但不管怎样,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在这个阶段的一切都主要靠你自己的自学,因为没有人会详细的教你如何分析和理解一首乐曲)我们对音乐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这时候我们再来聆听音乐:当那神奇的乐音响起时,我们的心中就会泛起无际的激情的浪花。不管是与巴赫交谈还是和马勒神游;抑或是倾听莫扎特的心声,总之,音乐就象是情感的源泉。这时候你已经步入了音乐的殿堂。不管是人生征途的跋涉还是成家立业的拼搏;也不管你是年轻或年迈;落魄或得意,欢乐也罢,忧愁也罢,在音乐的殿堂里,你都是在用自己的情感去体验音乐!这时候音乐已经不再神秘的了。音乐也不再是高不可攀的了。音乐所表达的一切也都不再是外表的。也许主题还是那个主题,但“山远水远,你我的心不远”,现在的你聆听音乐时的内心体验已经有了更深的心潮涌动。也就在这个阶段,你已经从一个被动的聆听者转变成为一个自由的音乐爱好者了。你不会用主题分析曲式结构来约束你思绪的自由飞翔,也不会在一个标题下用一个简单的音乐形象来束缚想象力的驰骋和情感的涌动。尽管有的时候也需要去分析主题、探究曲式结构什么的,但真正在聆听音乐时你已经确确实实是用情感来体验音乐了。在这个时候你需要的是纯音乐而不是什么主题或名曲汇萃。名曲集锦和主题联奏之类的音乐是最让人倒胃口的。因为它实在无法让人去产生什么激情。这一类的音乐只能算是普及读物,经常聆听这样的音乐所带来的最大好处就是能参加音乐有奖竞猜活动。那跟欣赏音乐没有多少联系。
在音乐欣赏的审美过程中,内心体验与认知活动永远是结合在一起的。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这一发展过程永远是不会停滞不前,我们对音乐的理解也永远是无止境的。

音乐,就是美妙的一首诗。当按下琴键的那刹那,杨大侠杨科的心就和音乐相通。高山流水,静觅知音。图为网络红人、作家杨大侠杨科感受音乐。

杨大侠杨科感受音乐




音乐会相关...
本人经常看音乐会,我不太懂如何欣赏音乐会。比如下面的几个问题:1、为什么每演奏完一曲,指挥就要下场一次,一会儿后在上场?2、为什么有的时候,指挥要频繁上下场?即刚刚上来,又... 本人经常看音乐会,我不太懂如何欣赏音乐会。比如下面的几个问题:1、为什么每演奏完一曲,指挥就要下场一次,一会儿后在上场?2、...

不同年龄班儿童音乐欣赏的内容有何不同?
虽然幼儿有了初步的情绪体验,但对音乐的理解能力有限,对乐曲的基本表现手段的理解有一定困难,特别是对音色、节奏、旋律的差异不能很好的区分。(三)4-5岁幼儿音乐欣赏能力的发展该阶段幼儿能分辨声音的细微变化,变现在倾听、欣赏音乐的听辨能力、感受能力进一步增强。他们已经能够欣赏内容比较广泛、风格...

简述音乐欣赏的意义
音乐欣赏的意义应该是1、从中获得音乐的审美体验,同时还会发生各种综合效应,而综合效应的发生又丰富和扩展了音乐的审美效应,使音乐欣赏在给人们以审美愉悦的同时,又能发挥多方面的作用。2、音乐欣赏可以很大程度上的促进文化艺术修养的提高和生活体验的丰富。

听交响音乐会有哪些注意事项?
礼仪:1、 观众须穿着正装,请勿穿牛仔裤、勿着运动鞋。这是重视音乐会的直接表现。2、 如果听众的喉咙发痒,可以含服非咀嚼型喉糖;暂时控制不了咳嗽或喷嚏的观众,可向工作人员要求出场稍歇。虽然精彩的演出不容错过,但难以自控的咳嗽和喷嚏,必定会给观众欣赏音乐会带来干扰。3、 未经许可不得录音...

电视剧《红楼梦》音乐赏析
王立平先生创作《葬花吟》耗时一年零九个月的时间,据王先生讲,《葬花吟》是他写《红楼梦》的音乐中最苦的一首,该曲从演唱形式上来说也是所有插曲中运用最丰富的一首。整个曲子,从“天尽头,何处有香丘?”一句得到灵感,随即全曲一气呵成,其集合唱、齐唱和独唱于一体,并且将各种演唱形式运用的...

求对一个音乐作品鉴赏的论文~!!急!!3000字
音乐欣赏中要渗透音乐要素 从两部经典作品看音乐剧与歌剧的 培养学生唱歌的自信心www.wsdxs.cn\/html\/Music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匿名用户 2013-07-24 展开全部 到网上去找点嘛,东拼西凑就行了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1条折叠回答 其他...

音乐欣赏小论文《梁祝》
这是一部以广泛流传的民间故事《梁山伯与祝英台》为题材,以越剧音乐为素材而写成的单乐章小提琴协奏曲。如今已列入世界名曲,Butterfly-loves(《蝴蝶的爱情》)。 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以下间称为《梁祝》)是陈钢与何占豪就读于上海音乐学院时的作品,作于1958年冬,翌年 5月首演于上海获得好评,首演...

去听交响乐音乐会,着装时要注意些什么?
去听交响乐音乐会,着装及礼仪注意事项:1、 观众须穿着正装勿穿牛仔裤、勿着运动鞋。是重视音乐会的直接表现。2、 如果听众的喉咙发痒,可以含服非咀嚼型喉糖,暂时控制不了咳嗽或喷嚏的观众,可向工作人员要求出场稍歇。虽然精彩的演出不容错过,但难以自控的咳嗽和喷嚏,必定会给观众欣赏音乐会带来...

急需大学音乐鉴赏论文一篇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南的秀美与诗句的隽永,柔柔地融入委婉质朴的旋律和流畅多变的节奏之中。音乐委婉优美,节奏流畅多变,配器晶莹剔透,使人回味无穷。[1] 1.曲子的背景及地位:乐曲原是一首琵琶大曲,名为《夕阳箫鼓》,又名《浔阳琵琶》。乐谱最早见于鞠士林(...

外国电影音乐欣赏心得?
生活存在于细节中,当最后安迪准备好一切的时候,我当时不明白他为什么要带上监狱长的皮鞋,最后只倒他出现在银行,只有擦亮的皮鞋和西装革履才能让他如此轻松的提走如此大额的现金而不被怀疑,安迪永远是安迪,冷静,执着,信心,乐观,只有他才能战胜生活,获得新生,我们何尝又不是呢?每次当我沮丧无奈...

掇刀区13537016383: 如何欣赏音乐 - 搜狗百科
谢良龙掌: 人们欣赏音乐大致要经历以下三个阶段;首先是美感阶段,听到就是音响.在这个阶段,一般不思考什么.这是单凭音乐的感染力就可以把我们带到无意识的然而又是有魅力的心境中去了.美感的驱动力是强大的.其次是表达阶段.这部乐曲表现怎样一种思想情绪?作曲家想表达怎样的意图?人们从中能领略到什么?这些问题是每一个欣赏者都可能提出的,并试图自己去阐释,不管事不是那么回事.一般情况下,人们在音乐欣赏过程中,由于音乐的启发而在脑海中构画出一种景象,一种意蕴,并从中得到美感、快感,是很自然的事,也是有益的.第三,纯音乐阶段.一般来说,这一阶段的欣赏者多是内行人.

掇刀区13537016383: 怎样学会欣赏音乐? -
谢良龙掌: 音乐是靠自己的心去感受的,可以多听一些比较著名的钢琴曲,不能执着于一种类型的,可以多去尝试不同的风格.每个风格都有相对的音乐大师,都可以试试去听听看,我虽然没有很懂音乐,当是知道勇于尝试各种音乐类型总是好的.

掇刀区13537016383: 以一部或几部作品为例讲解如何欣赏音乐 -
谢良龙掌: 音乐欣赏可分为三个阶段 1. 官能的欣赏,有人称之为美感阶段,在这个层次上听音乐,不需要任何方式的思考.(满足于悦耳动听或刺耳难听)比如当我们在做别的事情或在咖啡厅,舞厅时,便心不在焉也沉浸在音响中了,这时单凭音乐的感染...

掇刀区13537016383: 怎么鉴赏音乐? -
谢良龙掌: 这个基本有定论,科普兰有关于欣赏音乐的精辟论述,一般世界上都接受他的观点,大致是这个意思:艾伦·科普兰把倾听音乐分为三个阶段: 1、美感阶段; 2、表达阶段; 3、纯音乐阶段.1、倾听音乐的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纯粹为了对音响...

掇刀区13537016383: 我们应该怎么去欣赏音乐. -
谢良龙掌: 什么是音乐欣赏?对这个问题,似乎很容易回答:音乐欣赏就是音乐.确实,听就是欣赏的俗称,一般人都是这样用的.我们常说:"去听音乐会,""请你听听这段音乐",却很少有人文绉绉地说:"去欣赏音乐会,"和"请你欣赏这段音乐...

掇刀区13537016383: 怎么欣赏音乐? -
谢良龙掌: 倾听音乐我们每个人都根据自己不同的欣赏能力倾听音乐.不过为了便于分析起见,如果我仍把倾听音乐的全过程分成几个组成部分,那就比较清楚了.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全是在三种不同的阶段上倾听音乐的.由于缺乏恰当的术语,不妨...

掇刀区13537016383: 如何鉴赏音乐? -
谢良龙掌: 音乐是通过有组织的音(主要是乐音)所形成的艺术形象,表现人们的思想感情,反映社会现实生活的艺术.创作、演奏(演唱)和欣赏,是音乐艺术实践的三个方面.欣赏音乐是一种审美活动.美的标准是由一定时代、一定民族、一定社会群...

掇刀区13537016383: 想请教一下,应该怎么欣赏音乐呢 -
谢良龙掌: 欣赏音乐时,万事放下,只是静静的让音乐包围着你.用心去听,让心随着旋律和节拍起伏.渐渐你会融入音乐中,成为音乐的一部份.然后你开始听懂乐曲想要告诉你的东西.每一个音符开始触动你的喜怒哀乐.你开始为之流泪,为之激动...

掇刀区13537016383: 怎样去欣赏乐曲
谢良龙掌: 欣赏音乐应注意以下几点:1、要掌握初步的乐理知识,比如这首音乐是甚么调啊,节奏是几拍啊演奏的乐器是钢琴还是琵琶啊,是独奏啊还是合奏啊等等.2.要掌握乐曲内容.比如这首曲子的作者是谁啊,是甚么时候作的曲啊(了解时期背景),作曲的动机是甚么啊,想通过曲子表达甚么意思啊等等.3、要了解简单的弹奏技能.欣赏乐曲不需要你1定得会弹,但演奏曲子有哪些技能要能听出来,比如这个地方用了连音,那个地方用的是滑音,这段用了分解合弦了等等.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