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在押韵上有什么讲究?

作者&投稿:绽冒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古诗在押韵上有什么讲究?~

哈哈,我给你说点简单的吧,根据我的积累,五绝和七绝都是四局,前两句和最后一句(最后一个字)必须押韵,如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就分别是:光、霜、乡。押ang。又如王翰的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分别是:杯、催、回。押ei或ui(一样)。至于律诗,每一句最后一字都必须压。

  诗是怎么样产生的呢?原来在文学还没形成之前,我们的祖先为把生产斗争中的经验传授给别人或下一代,以便记忆、传播,就将其编成了顺口溜式的韵文。据闻一多先生考证.[诗]与[志]原是同一个字,[志]上从[士],下从[心],表示停止在心上,实际就是记忆。文字产生以后,有了文学的帮助,不必再死记了,这时把一切文字的记载叫[志]。志就是诗。在心为志,发言为诗。
  歌的称谓又是怎样来的呢?诗和歌原不是一个东西,歌是人类的劳动同时产生的,它的产生远在文学形成之前,比诗早得多。考察歌的产生,最初只在用感叹来表示情绪,如啊、兮、哦、唉等,这些字当时都读同一个音:"啊"。歌是形声字,由"可"得声。在古代[歌]与[啊]是一个字,人们就在劳动中发出的[啊]叫作歌。因此歌的名字就这样沿用下来。
  既然诗与歌不是一回事,后来为什么又把二者连在一起以[诗歌]并称呢?这只要弄清楚它们的关系就明白了。歌,最初只用简单的感叹字来表示情绪,在语言产生之扣,人类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逐步深化,情绪更加丰富,用几个感叹字表达远远不够用了。于是在歌里加进实词,以满足需要。在文字产生之后,诗与歌的结合又进了一步,用文字书写的歌词出现。这时,一支歌包括两个部分:一是音乐,二是歌词,音乐是抒情的,歌词即诗,是记事的。这就是说,诗配上音乐就是歌,不配音乐就是诗。最初的诗都能配上音乐唱,歌就是诗,诗就是歌。关于诗与歌的结合,我国古籍中很早就有论述。
  《毛诗序》:"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尚书》:"诗言志,歌永言"这便形象地指出了诗与歌的内在联系。由于这种情况,后来人们就把诗与歌并列,称为[诗歌],目前,诗歌已经成为诗的代名词了。


  v诗歌何时称之首


  在古代,诗歌最初称"篇"或"章",而不称"首"。例如我国最早的《诗经》,叫"三百篇",屈原的诗叫"九章",诗歌称"首",最早出现于东晋初年。当时有个名叫孙绰的诗人,在《悲哀诗序》中写道:"不胜哀号,作诗一首。"一个名叫支通的人,在《咏禅道人诗序》中写道:"聊箸诗一首。"从此,人们普遍称诗为首。


  v诗人的来源


  诗人一词,战国时就有了,何以为证,《楚辞.九辩》注释说:"窃慕诗人之遗风兮,愿托志乎素餐。"《正字通》注释说:"屈原作离骚,言遭忧也,今谓诗人为骚人。"这便是诗人后一词的最早提法,从此以后,诗人便成为两汉人习用的名词。辞赋兴起之后,又产生辞人一词。杨子云《法言.吾子篇》说:"诗人之赋以则,辞人之赋丽以淫。"用"则"和"淫"来划分诗人与辞人的区别,足见现汉代是把诗人看得很高贵,把辞人看得比较低贱。
  六朝以后,社会上很看重辞赋,认为上不类诗,下不类赋,以此又创立了"骚人"一词。从战国而至盛唐,诗人、骚人的称号受人尊敬。


  v古诗二言至十一言之始


  中国是诗歌的王国,从远古至近代诗歌不知其几千万万,因种种原因失传了的除外,保存下来的仍可说是浩如烟海。诗歌也和其他任何事物一样,有一个萌牙、产生、发展变化的过程。《弹歌》"断竹、续竹,飞士、逐肉"据说是黄帝时代的歌谣,公认是原始社会诗歌,是二言诗之始。《诗经·有骈》"振振鹭、鹭于飞、鼓咽咽、醉言归"是三言诗之始。《周易》"其亡其亡,系于苞桑"四言诗之始。卜辞"其自西来雨,其自东来雨,其自北来雨,其自南来雨"五言诗之始。《诗经·卷耳》"我姑酌彼金(三个田字上面,下加缶字),我姑酌彼凹觥"六言诗之始。《诗经·鹿鸣》"我有旨酒,以燕乐嘉宾之心"七言诗之始,《诗经·十月之交》"我不敢效我友自逸"八言诗之始。《诗经·昊天有成命》"二后受之成王不敢康"九言诗这始。杜甫诗"男儿生不成名身已老"也是九言诗。李白"黄帝铸鼎于荆山炼丹砂,丹砂成骑龙飞上太清家"十言诗之始。苏东坡"山中故人应有招我归来篇"十一言诗之始。


  v题画诗之考


  我国题画诗的产生、历来被认为始于唐代,创始者为杜甫。
  这里首先应该说明什么是题画诗?如若说题画诗专指题在画面上的诗,以现有的资料看,那是唐代才有的事。若不是专指题在画面上的诗,而是把不直接题在画面上的吟画、题画、论画以及题扇画、题壁画、题屏风画都看作是题画诗的话,那么,从现有资料看,在六朝时已经有了题画诗。
  如《全汉三国两晋南北朝诗》中,就收有东晋桃叶的《答王团扇歌》三首,其一是:"七宝画团扇,灿烂明月光。与郎却喧暑,相忆莫相忘。"虽说比较简单,但确实是对画扇的歌咏。
  特别是由梁至北周的杰出诗人庾信,在梁朝时,曾作《咏画屏风》诗二十五首,生动地描绘了屏风上的各优美画面,在题画诗创作的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由此可见,我国的题画诗,六朝时已经产生。


  古体诗的韵


  古体诗既可以押平声韵,又可以押仄声韵。在仄声韵当中,还要区别上声韵、去声韵、入声韵。一般地说,不同声调是不可以押韵的。我们在讲律诗的韵的时候,已经把平声30韵交代过了,现在再把上声29韵、去声30韵、入声17韵

  上声29韵:


  一董 二肿 三讲 四纸 五尾 六语 


  七麌 八荠 九蟹 十贿 十一轸 十二吻


  十三阮 十四旱 十五潸 十六铣 十七篠 十八巧


  十九皓 二十哿 二十一马 二十二养 二十三梗 二十四迥 


  二十五有 二十六寝 二十七感 二十八俭 二十九豏①


  去声30韵:


  一送 二宋 三绛 四寘 五未 六御


  七遇 八霁 九泰 十卦 十一队 十二震


  十三问 十四愿 十五翰 十六谏 十七霰 十八啸


  十九效 二十号 二十一箇 二十二禡 二十三漾 二十四敬


  二十五径 二十六宥 二十七沁 二十八勘 二十九艳 三十陷②


  入声17韵:


  一屋 二沃 三觉 四质 五物 六月


  七曷 八黠 九屑 十药 十一陌 十二锡


  十三职 十四缉 十五合 十六叶 十七洽


  古体诗用韵,比律诗用韵稍宽,一韵独用固然可以,两个以上的韵通用也行。但是,所谓通用也不是随便乱来的,必须是邻韵才能通用。依一般情况看来,平上去三声各可分为十五类,如下表:


  第一类:平声东冬;上声董肿;去声送宋。


  第二类:平声江阳;上声讲养;去声绛漾。


  第三类:平声支微齐;上声尾荠;去声实未霁。


  第四类:平声鱼虞;上声语麌;去声御遇。


  第五类:平声佳灰;上声蟹贿,去声泰卦队。


  第六类:平声真文及元半;上声轸吻及阮半;去声震问及愿半③。


  第七类④:平声寒删先及元半;上声旱潸铣及阮半;去声翰谏霰及愿半。


  第八类:平声萧肴豪;上声篠巧皓;去声啸效号。


  第九类:平声歌;上声哿;去声箇。


  第十类:平声麻;上声马;去声禡。


  第十一类:平声庚青;上声梗迥;去声敬径。


  第十二类:平声蒸⑤。


  第十三类:平声尤;上声有;去声宥。


  第十四类:平声侵;上声寝;去声沁。


  第十五类:平声覃盐咸;上声感俭豏;去声勘艳陷。


  入声可分为八类:


  第一类:屋沃。


  第二类:觉药。


  第三类:质物及月半。


  第四类⑥:曷黠屑及月半。


  第五类:陌锡。


  第六类:职。


  第七类:缉。


  第八类:合叶洽。

 诗者,乃最富音乐性之文章,欲求其能歌咏动听,除于平仄声调上,力求其合律外,尚须押韵,始能增加旋律之美。

  何谓韵?刘勰于【文心雕龙】云:“同声相应谓之韵”。易言之,“韵”即是“同一收音”之谓。如“东、公、空、通、同、聪、烘、红、隆”等字,皆以(ㄨㄥ)为收音,即同属一韵。而取“东”字为代表,称之为“东”韵。又如“先、天、填、年、千、煎、绵、延、前”等字,皆以(ㄧㄢ)为收音,亦同属一韵,而取“先”字为代表,称之为“先”韵。而将某些诗句之末尾,用上同韵之字,即称为押韵。如王之涣之【登鹳雀楼】诗: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其中“流”与“楼”字,俱在“十一尤”韵之中,称之为押“十一尤”韵。
押韵之作用

押韵之作用有二:

一:将许多涣散之音,联络贯串,以成为完整之声调,使诗歌之节奏更鲜明、更和谐。吟诵起来,令人觉得铿锵悦耳。

二:为便于成记忆,诗之有韵,使人读之琅琅上口。即使篇幅较长,亦易于完成背诵也。
目前古典诗家所通行之韵部,为清康熙时颁布之【佩文诗韵】。该诗韵乃是以元末阴时夫所考定之“平水韵”为蓝本,共一百六韵。其中平声分上、下二部各十五韵,上声二十九韵,去声三十韵,入声十七韵。其一东、二冬等之数目,只用于标明韵目之次序,非有他义。而上平、下平亦祗是平声上卷、下卷之分,因平声字较多,故分为二卷。非阴平、阳平之谓,于此一并述明。

  近体诗押韵之规则,原则上律诗、绝句等近体诗,无论平韵、仄韵皆可押,押仄韵者称古绝或古律。押韵之位置,皆位于偶数句之句末,至于第一句则可押可不押。大体上五言诗以不押居多,而七言诗则反是。古人另有数种特殊之押韵法,略述于后:

特殊之押韵法

一:飞雁入群格──即首句所押之韵,非在同一韵部之内也,称之为“飞雁入群格”(或称孤鹤入群格)。惟仍须以古韵能通转者为限。现举数首为例:

伊州歌 金昌绪(一作盖嘉运作)(飞雁入群格)

打起黄莺儿(支韵),
莫教枝上啼(齐韵);
啼时惊妾梦,
不得到辽西(齐韵)。
首句用四支韵,余用八齐韵。
枫桥 孙觌 (飞雁入群格)
白发重来一梦中(东韵),
青山不改旧时容(冬韵);
乌啼霜落寒山寺,
攲枕犹听半夜钟(冬韵)。
首句用一东韵,余用二冬韵。

雪梅 卢梅坡

梅雪争春未肯降,(江韵)
骚人阁笔费评章;(阳韵)
梅须逊雪三分白,
雪却输梅一段香。(阳韵)
首句用三江韵,余用七阳韵。

雪作 曾几

卧闻微霰却无声,起看阶前又不能;
一夜纸窗明似月,多年布被冷于冰;
履穿过我柴门客,笠重归来竹院僧;
三白自佳晴亦好,诸山粉黛见层层。

诗押十蒸韵,而首句借用“庚”韵字为韵脚。清沈德潜【说诗晬话】云“起句可不用韵,故宋人有用别韵者,然必于通韵中,方可借入,若庚青韵诗,起句入真文寒删韵;先韵诗,起句入覃、盐、咸韵,则杂然不可为训”。汪师韩于【诗学纂闻】亦云:“唐律第一句多用通韵字,盖此韵原不在四韵之数,谓之‘孤雁入群’。然不可通者,亦不可用也”。而谢榛【四溟诗话】则曰:“七言绝律,起句借韵,谓之孤雁出群(按:当作孤雁入群格)宋人多有之。宁用仄字,勿用平字,若子美‘先帝贵妃俱寂寞’,‘诸葛大名垂宇宙’是也”。于此可知各人持论,亦自稍有不同。

二:飞雁出群格──末句所押之韵,非在同一韵部之内,称之为“飞雁出群格”(或称孤鹤出群格)。然亦须以古韵能通转者为限。如:

故行宫 元稹

寥落故行宫,(东韵) 宫花寂寞红;(东韵)
白头宫女在, 闲坐说玄宗。(冬韵)

诗押“一东”韵,而末句借用“二冬”韵之字。又如:

中夏昼卧 刘兼

寂寂无聊九夏中,(东韵)傍檐依壁待清风;(东韵)
壮图奇策无人问, 不及南阳一卧龙。(冬韵)
诗押“一东”韵,而末句借用“二冬”韵之字。又如:

呼陀河 范成大

闻道河神解造冰,曾扶阳九见中兴;
如今烂被胡羶涴,不似沧浪可濯缨。
诗押“十蒸”韵,而末句借用“八庚”韵之字。又如:

言怀 黄景仁

听雨看云暮复朝,谁于笼鹤采丰标;
不禁多病聪明减,讵惯长闲意气销;
静里风怀玄度月,愁边心血子胥潮;
可知战胜浑难事,一任浮生付浊醪。

诗押“二萧”韵,而尾联借用“四豪”韵之字。以上皆称为“飞雁出群格”。

三:进退格──律诗之押韵,又有所谓“进退格”者,例如七律八句四联,首联押“一先”韵,次联换“十一真韵”,第三联复用“一先韵”,末联更用“十一真”韵。一进一退,然亦须在古韵本相通之范围内,非可任意也。黄朝英【缃素杂记】云:郑谷与僧齐己、黄损等,共定今体诗格云:“凡诗用韵有数格,一曰葫芦,一曰辘轳,一曰进退。葫芦韵者先二后四,辘轳韵者双出双入,进退者一进一退,失此则谬矣!如李师中【送唐介】诗:

孤忠自许众不与,独立敢言人所难;
去国一身轻似燕,高名千古重于山;
并游英俊颜何厚,未死奸谀骨已寒;
天为吾君扶社稷,肯教夫子不生还。

正所谓进退韵格也,‘难寒’二字在寒韵,‘山还’二字在山韵,诚合体格,岂率尔而为之哉?近阅【冷斋夜话】载当时唐李对答语,言‘此诗为落韵诗’,盖渠不见郑谷等所定诗格,有进退之说,而妄为云云”。又如:韩子苍进退韵近体诗:

盗贼犹如此,苍生困未苏;
今年起安石,不用哭包胥;
子去朝行在,人应问老夫;
髭须衰白尽,瘦地日携锄。

苕溪渔隐云:“郑谷等共定今体诗格,‘一进一退’韵,如李师中送唐介七言八句是也。子苍五言八句近体诗亦用此格。盖苏夫在‘虞’韵,胥锄在‘鱼’韵也”。又如苏东坡【题南康寺重湖轩】诗:

八月渡重湖,萧条万象疏;
秋风片帆急,暮霭一山孤;
许国心犹在,匡时术已虚;
岷峨千万里,投老得归无。

此诗以“鱼”“虞”二韵相间而押,【清波杂志】谓东坡自跋云:“律诗可用两韵。而引李诚之(师中)送唐子方(介)诗,两押“寒山”韵为证,不知诚之本用进退格耳!

四:辘轳格──辘轳韵者如黄山谷【谢送宣城笔】诗:

宣城变样蹲鸡距,诸葛名家捋鼠须;
一束喜从公处得,千金求买市中无;
没投墨客摩蝌蚪,胜与朱门饱蠹鱼;
愧我初无草元(玄)手,不将闲写吏文书。

此诗之前半押“虞”韵,后半则押“鱼”韵,即所谓辘轳韵也。吴师道之【吴礼部诗话】云:

辘轳出入用韵,必有奇字乃可。若句韵寻常,则用此何为?又必用韵联而声协者,若东冬、寒山、肴豪、清青之类。今人间越用之,或一在上平、一在下平,皆非是。

五:极端之例──另有一种极端之例如:

永王东巡歌 李白

祖龙浮海不成桥,汉武湾阳空射蛟;
我王楼舰轻秦汉,却似文皇欲渡辽。

本诗押“二萧”韵,却于次句押“三肴”韵中之字。

次韵答宝觉 苏轼

芒鞋竹杖布行缠,遮莫千山又万山;
从来无脚不解滑,谁信石头行路难。

首句押“一先”韵,次句押“十五删”韵,而末句押“十四寒”韵。

闻莺 杨万里

晓寒顾影惜金衣,着意听时不肯啼;
飞入柳阴深处去,数声只有落花知。

首句押“五微”韵,次句押“八齐”韵,而末句押“四支”韵。如以上三例,乃是通韵之极端例子,固不可为训也,唯初学者亦宜知之。

以上为特殊之押韵格式,略述之以备一格,唯初学者切勿轻易尝试,盖恐养成习惯,而积弊难返也。或引为饰词,则非笔者本意,阿弥陀佛善哉

古诗词的押运讲究平仄,押运,对称。所谓押韵,是把同一韵部,也就是同一韵母组成的字,放在诗的固定位置上,以构成和谐的音乐美。在绝句中用在偶句的末尾处,即押在句末一字上。 如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首诗的韵脚就是“光”、“霜”、“乡”。绝句中的第三句最后一字必须是仄音的。中国字之音由声母、韵母组成,韵母相同的字就是同韵的字。如:妈、麻、骂,花,沙、茶,又如、阳、养、漾、等 。诗讲究音律之美、节奏之美,要好听。故中国的诗词歌赋全部要押韵,顺口溜都要押韵。如天上下雨地下流,小俩口吵架不记仇。流、仇押韵,不然不顺口。 古人没拼音,就选出代表字来代表,老四声中,古人有平声韵部、上声韵部、去声韵部、入声韵部, 每个韵部中有好多个同韵字,这就是韵书了,我们可查。注意:把同韵的字放在同一位置,一般在句尾,叫押韵,又叫叶韵。

正格绝句,平起首句不入韵和仄起首句不入韵,只需二、四句末一字押韵即可;别格绝句,平起首句入韵和仄起首句入韵,必须在一、二、四句末字押韵,以构成和谐而美妙的音乐性。 平仄,是声调的讲究。平声即阴平声、阳平声字,仄声即上声、去声和入声字。简单地说就是平声是汉语拼音中的一二声,仄声就是三四声。

对仗,一般地讲,绝句可用对仗,也可不用对仗,是否用对仗完全是自由的,不强求。如果视为截取律诗的中间两联,就可以全诗用对仗。

一般说来,古诗要求押韵,特别是绝句律诗押韵非常严格,要写好律诗绝句务必要看《平水韵》,而现当代诗歌对韵要求不是很严格,甚至完全可以不用押韵。
押韵有它一定的好处,主要是音韵美,好的诗歌一般都要求有音韵美,这样读起来舒服。不过不可泛滥,如果句句押就不行了,那就成了顺口溜而不是诗了。

1、押韵,又作压韵,是指在韵文的创作中,在某些句子的最后一个字,都使用韵母相同或相近的字,使朗诵或咏唱时,产生铿锵和谐感。这些使用了同一韵母字的地方,称为韵脚。
2、举例说明: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lou。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you。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zhou。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chou。
这首诗押“ou”韵,韵脚为:楼、悠、洲、愁。


诗歌的押韵
毕竟很多作词者在写歌词的时候还是要念得顺口的。押韵的规则根据诗的不同形式有不同。我们这里大体讲一下近体诗、古体诗、词牌。近体诗的押韵 近体诗就是遵守平仄格律的古诗。押韵相对应就有自己的规则,因为近体诗最主要的类目是律绝(四句),律诗(八句)。在隔句韵的前提下,一首绝句顶多就是三个...

诗句中的押韵是什么
押韵,用现代汉语解释比较好理解。简单地说,就是两个句子的最后一个字的韵母相同。比如:床前明月光(guang),疑是地上霜(shuang)。押韵(yā yùn),也作“压韵”。作诗词曲赋等韵文时在句末或联末用同韵的字相押,称为押韵。诗歌押韵,使作品声韵和谐,便于吟诵和记忆,具有节奏和声调美。

求简介古诗平仄 和押韵
近体诗在用韵上我们主张“平水韵”和《中华新韵》双轨并行,互不排斥和影响,作者有自由选择的权力,同时我们大力提倡使用新韵.但应注意的是:在一首诗作中新旧韵不能混用,用新韵要注明.如用旧韵仍要求不能邻韵通押,不能出韵,否则就是混韵,这在创作时应引起重视. 关于平仄 诗词格律的第二个要素是要讲平仄,毛...

七言律诗的压韵要求是什么?
押韵严格。全篇四韵或五韵,一般逢偶数句押韵,即第二、四、六、八句最后的一个字要同韵。首句可押可不押,通常押平声,一韵到底,中间不换韵。还要求按韵书中的字押韵。原则上只能用本韵,不能用邻韵;即使稍微松一点,也只允许入韵的首句可以用邻韵,叫作“借韵”。七言律诗根据首句是否押韵...

诗歌中怎样押韵?
诗歌都是押韵的。有的是句句押韵,有的是隔句押韵。 近体诗除有的句首入韵外,都是隔句押韵。古体诗一般也是隔句押韵。在这一点上,两者没有什么本质区别。说近体诗押韵严格,主要是指: ⑴近体诗一般只用平声韵,古体诗则既可押平声韵,也可押仄声韵。 ⑵近体诗不能”出韵“,也就是说,韵脚(即押韵的字)必须只...

诗歌为什么要押韵?
诗词歌赋中,某些句子的末一字用韵母相同或相近的字,使音调和谐优美。所谓押韵(也叫压韵、叶韵),就是把相同韵部的字放在规定的位置上。所谓韵部,就是将相同韵母的字归纳到一类,这种类别即为韵部。同一韵部内的字都为同韵字。任何诗歌都要求押韵,古今中外概莫能外,所不同者,对于押韵的限制多与...

如何写诗词押韵
押(以平声收尾则押韵,以仄声收尾则不押韵。五言多不押,七言多押),其余 的奇数句都不能押韵;古体可用平声韵,也可用仄声韵;近体一般只用平声韵。 平仄:古、近体最大的区别,是古体不讲平仄,而近体讲究平仄。唐以后, 古体也有讲究平仄,不过未成规律,可以不管。 古体诗基本上无格律,所以以下只讲近体诗...

如何正确押韵(诗、词、歌、赋)?
押韵的本质是利用相同的韵在诗歌中造成周期性重复,在吟诵者和聆听者听觉上造成一种回环的美感。心理学理论指出当人们的期待得到实现时,内心会产生快感和美感。诗句的第一个入韵字往往给人暗示,使人产生期待。当下一个入韵字按照预期的节奏来到时,这种回环的美感便会产生,而且对人的理解、记忆产生...

为什么古诗词都要押韵呢?
总之,以上韵部按照普通话标准,在现代诗【也叫自由诗】的韵脚中全部可用。如柯岩《周总理,你在哪里》韵脚就有【理、里、你、息、滴、衣、迹、议、起】

诗歌为什么要押韵呢?
押韵是诗歌的一种重要特征,它有以下几个主要的作用:1. 增强音乐性:押韵能使诗歌的读音更加和谐,增强了诗歌的音乐性,使其更具有节奏感和韵律感。2. 强化记忆:押韵的诗句更易于记忆,这在古代,当诗歌主要通过口头传播时,尤其重要。3. 强调主题:押韵可以用来强调诗歌的主题或重要的想法。通过在...

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15943381582: 中国古代诗词所讲究的压韵究竟有何讲究? -
第柔善存: 现代诗一般不讲究压韵,古体诗还是老规矩. 简单的说就是韵母一致. 绝句律诗一般是首句双数句全压一个韵. 一般诗体就是双数句压. 不过如果有佳句可以不用压韵. 如果你是初学诗歌创作,我的建议是,先练绝句.绝句写好了,其他的自然就好写多了.压韵是尽可能的压,压不上也就作罢.

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15943381582: 诗句如何讲究押韵,诗意 -
第柔善存:[答案] 古诗:首先你要有一定的诗词理解能力.平时要多看一些古诗词,文言文之类的.写诗要注重平仄,押韵,对仗等.所谓押韵,是把同一韵部,也就是同一韵母组成的字,放在诗的固定位置上,以构成和谐的音乐美.在绝句中用在偶句的末...

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15943381582: 关于古诗和现代诗的押韵古诗怎么个押韵法?越详细越好,还有现代诗还讲究押韵吗? -
第柔善存:[答案] 古诗: 首先你要有一定的诗词理解能力.平时要多看一些古诗词,文言文之类的. 写诗要注重平仄,押韵,对仗等. 所谓押韵,是把同一韵部,也就是同一韵母组成的字,放在诗的固定位置上,以构成和谐的音乐美.在绝句中用在偶句的末尾处,即押在...

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15943381582: 如何做好古诗?押韵怎样做才好?
第柔善存: 押韵:平仄讲究:"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意思是一首诗的第一三五字的平仄不论,而第二四六 字的韵要求分明如:1平3仄5平;或者说1仄3平5仄[1、3、5指第一三五个字];并且上句和下句的平仄 最好要相对.在押韵上韵最好不要太一样...

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15943381582: 古诗对押韵的具体要求 -
第柔善存: 在我们这个诗的国度,几千年来,诗歌一直是文学史的主流. 诗是怎么样产生的呢?原来在文学还没形成之前,我们的祖先为把生产斗争中的经验传授给别人或下一代,以便记忆、传播,就将其编成了顺口溜式的韵文.据闻一多先生考证.[诗]与[...

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15943381582: 古诗押韵是怎么样的? -
第柔善存: 古诗押韵字该怎么读,读古音还是现在的音,历来争议比较大,在不同的语文读本中,有两种不同的意见.不少语文读本在给古诗的押韵字注音时采用了我们较为陌生的读音,例: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

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15943381582: 唐诗有什么规律可言 押韵有什么讲究 如何讲究 -
第柔善存: 唐诗一般分为以下几类: 一,五言古诗.如李白的《春思》 二,乐府,如王昌龄的《塞上曲》,李白的《关山月》 三,七言古诗.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白居易的《长恨歌》《琵琶行》 四,七言乐府.如,李白的《蜀道难》《将进酒...

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15943381582: 古诗怎样押韵啊 -
第柔善存: 押韵 亦称“压韵”.作诗歌时于句末或联末用韵之称.旧因押韵,例须韵部相同或相通,但也有少数变格.诗歌押韵既便于吟诵或记忆,又使作品具有节奏、声调之美. 韵是诗词的基本要素之一.诗词中所谓的韵,大致等于现代汉语中的韵...

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15943381582: 诗怎么中押韵要注意什么 -
第柔善存: 网址http://www.sczh.com/cs_cyjb.htm是一部《词韵简编》,列明了什么字为什么韵部.这样,你在作诗或是作词不达意时,可以知道用同一韵部的字押韵了.

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15943381582: 诗歌中的押韵是指什么意思 -
第柔善存: 押韵,又作压韵,是指在韵文的创作中,在某些句子的最后一个字,都使用韵母相同或相近的字,使朗诵或咏唱时,产生铿锵和谐感.这些使用了同一韵母字的地方,称为韵脚. 释义 诗词歌赋中,某些句子的末一字用韵母相同或相近的字,...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