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的意思

作者&投稿:佘生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修身见于世 的拼音~

修身见于世:xiū shēn xiàn yú shì
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古之人,得志泽①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②于世。——《孟子·尽心上》

注:
①泽:恩泽。②见(xiàn):同“现”。
译:
古代的贤人,得志的时候,就为民众谋福利,不得志的时候,就加强自己的品德修养,使自己的德望昭显于世。
相关链接: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尽心上》
业无高卑志当坚,男儿有求安得闲。——宋·张耒《警示秬秸》
讲:
“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这句话,主要是说如何对待自己所立之志的问题。由于种种客观原因,在人生道路上,总会碰到得志和不得志这两种情况。如何面对,孟子的观点就是“得志的时候,就为民众谋福利,不得志的时候,就加强自己的品德修养,使自己的德望显现于世”。
一个人得志的时候,必然会跟随着权力的扩大,在这个时候,不滥用权力而要为人民造福。一个人不得志的时候,没有能力去改变周围的环境,这时候就需要改变自己,提高自己的德与行,给别人作为榜样。人的一生,由于机遇的不同,可能更多的时候无法实现自己的理想,这时候修身见世就显得很不寻常了。我国东晋时期著名诗人陶渊明,可以说就是不得志时隐逸山林,修身现世,留下宝贵文化遗产的著名人物。
陶渊明出身于破落仕宦家庭。曾祖父陶侃,是东晋开国元勋,军功显著,官至大司马,都督八州军事,荆、江二州刺史、封长沙郡公,祖父陶茂、父亲陶逸都作过太守。但在陶渊明的少年时代,家族的显赫已经成为历史,有时候日常生活所需也出现危机。
陶渊明少有“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杂诗》)的大志,孝武帝太元十八年(393年),他怀着“大济苍生”的愿望,任江州祭酒。当时门阀制度森严,他出身庶族,受人轻视,感到不堪吏职就辞职回家了。其后陶渊明又做过一些官职,但都因官场黑暗而辞职。
义熙元年秋,叔父陶逵介绍陶渊明任彭泽县令,到任八十一天,碰到浔阳郡派遣邮至,属吏说:“当束带迎之。”他叹道:“我岂能为五斗米向乡里小儿折腰。”遂授印去职。陶渊明十三年的仕宦生活,到辞去彭泽县令结束。这十三年,是他为实现“大济苍生”的理想抱负而不断尝试、不断失望、终至绝望的十三年。最后他写了《归去来兮辞》,表明与上层统治阶级决裂,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决心。
陶渊明辞官归里,过着“躬耕自资”的生活。夫人翟氏,与他志同道合,安贫乐贱,,共同劳动,维持生活,与劳动人民日益接近,息息相关。归田之初,生活尚可。“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满堂前。”渊明爱菊,宅边遍植菊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从杂诗》)至今脍炙人口。他的晚年,生活愈来愈贫困,有的朋友主动送钱周济他。有时,他也不免上门请求借贷。不过,他求贷或接受周济,是有原则的。宋文帝元嘉元年(424年),江州刺史檀道济亲自到他家访问。这时,他又病又饿好些天,起不了床。檀道济劝他:“贤者在世,天下无道则隐,有道则至。今子(你)生文明之世,奈何自苦如此?”他说:“潜也何敢望贤,志不及也。”檀道济馈以梁肉,被他挥而去之。他辞官回乡二十二年一直过着贫困的田园生活,而固穷守节的志趣,老而益坚。元嘉四年(427年)九月中旬神志还清醒的时候,给自己写了《挽歌诗》三首,在第三首诗中末两句说:“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表明他对死亡看得那样平淡自然。
就是在归隐的生活中,陶渊明达到了文学创作的巅峰。陶渊明是超越世俗的田园诗人,陶渊明的诗文代表了“人的觉醒”,也就是说,人不光要有物质生活,精神生活也非常重要。在不得志时“修身见于世”,也可以取得巨大的成就。

ha ha
采纳哦

解释:不得志时,修养品德立身在世。

出自战国的《孟子·尽心上》。

原文

曰:“尊德乐义,则可以嚣嚣矣。故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穷不失义,故士得己焉;达不离道,故民不失望焉。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译文

孟子说:“崇尚德,爱好义,就能悠然自得无所求。所以士人穷困时不失掉义,得志时不背离道。穷困时不失掉义,所以士人能保持自己的操守;得志时不背离道,所以不会使百姓失望。古代的人,得志时,施给人民恩泽;不得志时,修养品德立身在世。穷困时,独自保持自己的善性,得志时还要使天下的人保持善性。”

扩展资料:

《孟子·尽心上》出自《孟子》,讲述了儒家思想,激励人奋发向上有所作为。《孟子》为记述孟子思想的著作,该书翔实地记载了孟子的思想、言论和事迹。也是儒家重要经典之一。

《孟子》是儒家的经典著作,战国中期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著。最早见于赵岐《孟子题辞》:“此书,孟子之所作也,故总谓之《孟子》”。《孟子》被南宋朱熹列为“四书”(另外三本为《大学》《中庸》《论语》)。



意思是:不能达到心愿时,就修养身心,将美德表现于世。

出处:郑燮〔清代〕《范县署中寄舍弟墨第四书》

原文:

我想天地间第一等人,只有农夫,而士为四民之末。农夫上者种地百亩,其次七八十亩,其次五六十亩,皆苦其身,勤其力,耕种收获,以养天下之人。使天下无农夫,举世皆饿死矣。我辈读书人,入则孝,出则弟,守先待后,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

译文:

我想世界上第一等人,只有农夫,读书人是士、农、工、商四民的最后一等。上等的农夫,耕种一百亩的地,次等的七、八十亩,再次等的五、六十亩,都是劳苦他们的身体,勤奋地付出他们的力量,耕种收获,来养活天下的人。假使天下没有农夫,全世界的人都要饿死了。我们这些读书人,就应该在家孝敬父母,出外尊敬兄长,守住先人的美德,等待传给后人来继承发扬,做官得志时,把恩泽施与百姓;不能达到心愿时,就修养身心,将美德表现于世。

扩展资料:

评价:

信中对过去“士农工商”的提法,针对当时士风日坏的现象,提出贬士为四民之末,以农为首的主张。认为农夫是“天地间第一等人”,“苦其身,勤其力……以养天下之人。使天下无农夫,举世皆饿死矣”。而士则“一捧书,便想中举、中进士、作官。

如何攫取金钱,造大房屋,置多产田”,其不能发达的,“乡里作恶,小头锐面,更不可当”,就不再是入孝出弟,泽加于民的士了。这不能不说是郑燮对士风日下的愤激语。但重农而又尊重农民的思想,确是可贵的。全文在款款道家常中充分表述了他的主张。文章语言亲切,感情深沉真挚,文风自然流畅,明白如话。



这是孟子说的话:"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翻译是:(得志时,把恩惠施加给人民;)不得志时,就修养品德给世人作表率。


哪里有 孟子.尽心 的全文?
曰:“尊德乐义,则可以嚣嚣矣。故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穷不失义,故士得己焉;达不离道,故民不失望焉。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说:“崇尚德,爱好义,就能悠然自得无所求。所以士人穷困时不失掉义,得志时不背离道。穷困时不失掉义,所以士人能保持...

与进士宋严话别原文及赏析
” ( 《劝酒惜别》 )这明显地表示出诗人的用世精神,与儒家一向主张的 “得志,泽加于民; 不得志,修身见于世” ( 《孟子·尽心》 ) 一脉相承。在当时不失为一种有着积极意义的见识。“兴尽忽告去”,至此,才写到 “话别”。这个 “忽”字,即 “忽忽” 、“倏忽”意,形容时间过得很快。屈原...

尊德乐义,则可以嚣嚣矣全文翻译是什么?
曰:“何如斯可以嚣嚣矣?”白话文:宋勾践问道:“怎样就能做到悠然自得无所求呢?”曰:“尊德乐义,则可以嚣嚣矣。故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达不离道,故民不失望焉。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白话文:孟子说:“崇尚德,爱好义,就能...

穷则独善其身是什么意思?
原文 孟子谓宋勾践曰:“子好游乎?吾语子游:人知之,亦嚣嚣;人不知,亦嚣嚣。”曰:“何如斯可以嚣嚣矣?”曰:“尊德乐义,则可以嚣嚣矣。故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穷不失义,故士得己焉;达不离道,故民不失望焉。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

穷者独善其身什么意思
“穷则独善其身”就是指,如果人身处逆境不得志,就要锐意进取,更多地注重自身品德、能力的提高。原文:曰:“尊德乐义,则可以嚣嚣矣。故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穷不失义,故士得己焉;达不离道,故民不失望焉。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求 孟子:尽上心 全文
曰:“尊德乐义,则可以嚣嚣矣。故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穷不失义,故士得己焉。达不离道,故民不失望焉。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尽心上·豪杰章孟子曰:“待文王而后兴者,凡民也。若夫豪杰之士,虽无文王犹兴。”孟子·尽心上·韩魏章孟子曰:...

“富则达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出处是哪里?
吾语子游:人知之,亦嚣嚣;人不知,亦嚣嚣。”曰:“何如斯可以嚣嚣矣?”曰:“尊德乐义,则可以嚣嚣矣。故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穷不失义,故士得己焉;达不离道,故民不失望焉。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x0d\\x0a原文大意...

孟子的名言有哪些
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尽信书,不如无书 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 君子之泽,五世而斩 人不可以无耻 仁人无敌于天下 仁者荣,不仁者辱 仁者无敌于天下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也,所以动心...

百句国学经典名言翻译
4、(孟子)曰:“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孟子•尽心上》) 【译文】(孟子)说:“古代的人,得意时,恩泽加于百姓;不得意时,修养个人品德,以此向世人表现。穷困时自己修养成高贵品质,得意时便把一些善事给予天下之人。” 5、孟子曰:“仁言不如仁声之...

兼济天下和独善其身的意思
原文:孟子谓宋勾践曰:“子好游乎?吾语子游。人知之,亦嚣嚣;人不知,亦嚣嚣。”曰:“何如斯可以嚣嚣矣?”曰:“尊德乐义,则可以嚣嚣矣。故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穷不失义,故士得己焉;达不离道,故民不失望焉。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

南山区17879185149: 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的意思
宰父转丹灯: 这是孟子说的话:"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翻译是:(得志时,把恩惠施加给人民;)不得志时,就修养品德给世人作表率.

南山区17879185149: “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是什么意思?
宰父转丹灯: 得志的时候,施惠泽加于百姓;不得志的时候,就修养个人品德,以此表现 于世人.指士人得志时不离“道”,不得 志时不失“义”.

南山区17879185149: 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求翻译! -
宰父转丹灯: 意思就是: 古代的人,获得成就,则将恩惠恩泽给老百信,而没有获得成功的人,则在这个世上继续修身养性

南山区17879185149: 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谁能给个完整的解释! -
宰父转丹灯:[答案] 古代的人,得志时恩惠施于百姓;不得志时修养自身以显现于世.穷困时独善其身,显达时兼善天下.本段寓意穷达都是身外事,只有道义都是根本.所以能穷不失义,达不离道.至于“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则与孔子...

南山区17879185149: 孟子曰:“.故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求翻译! -
宰父转丹灯:[答案] 孟子谓宋勾践①曰:“子好游②乎?吾语子游:人知之,亦嚣嚣③;人不知,亦嚣嚣.” 曰:“何如斯可以嚣嚣矣?” 曰:“尊德乐义,则可以嚣嚣矣.故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穷不失义,故士得己④焉;达不离道,故民不失...

南山区17879185149: 穷则独善其身, -
宰父转丹灯:[答案]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出自《孟子·尽心上》,原句为“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意思是“不得志时就洁身自好修养个人品德,得志时就使天下都能这样”. 【原文】 孟子谓宋勾践①曰:“子好游②乎?吾语子游:人知之,亦嚣...

南山区17879185149: 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全部的意思有些什么? -
宰父转丹灯:[答案]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出自《孟子·尽心上》,原句为“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意思是“不得志时就洁身自好修养个人品德,得志时就使天下都能这样”. 【原文】 孟子谓宋勾践①曰:“子好游②乎?吾语子游:人知之,亦嚣...

南山区17879185149: 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意思、出处.及其相关的名言、故事 -
宰父转丹灯:[答案] 1 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出自《孟子·尽心上》,原句为“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意思是“不得志时就洁身自好修养个人品德,得志时就使天下都能这样”. 【原文】 孟子谓宋勾践曰:“子好游乎...

南山区17879185149: 哲学名言 应当是“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才对 -
宰父转丹灯:[答案]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出自《孟子·尽心上》,原句为“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意思是“不得志时就洁身自好修养个人品德,得志时就使天下都能这样”. 【原文】 孟子谓宋勾践①曰:“子好游②乎?吾语子游:人知之,亦嚣嚣...

南山区17879185149: 孟子曰:“......故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 -
宰父转丹灯: 孟子谓宋勾践①曰:“子好游②乎?吾语子游:人知之,亦嚣嚣③;人不知,亦嚣嚣.” 曰:“何如斯可以嚣嚣矣?” 曰:“尊德乐义,则可以嚣嚣矣.故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 穷不失义,故士得己④焉;达不离道,故民不失望焉.古之...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