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戏剧与民间传说的关系

作者&投稿:法芳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关于戏曲的历史故事,民间传说~

“陈三五娘”是一个广泛流传于闽南文化圈的美丽传说。传说始于历史故事,后来演化为戏曲,戏曲故事又使民间传说更富传奇色彩,是闽南文化的重要载体。
  历史上的陈三是泉州河市人,五娘是广东潮州人,传说中的陈三五娘最后回到泉州。在陈三的家乡河市一带,至还流传着与陈三五娘有关的风物和故事。
  据清潮阳人郑昌时《韩江见闻录》记述,泉州书生陈三随兄嫂广南赴任,路经潮州,邂逅黄九郎之女五娘,一见钟情,决意求婚,与当地武秀才林大閟(谐称林大鼻)发生纠葛,几经曲折,终成眷属。从历史故事--民间传说--明代泉州传奇文言小说《荔镜传》(祖本)--明代嘉靖前《荔枝记》演出本--明代嘉靖《荔镜记》演出本,到现代形成脍炙人口的梨园戏《陈三五娘》演出本,陈三五娘传说不断充实,后来又成了多项文学艺术创作的泉源,衍生了曲艺、舞剧、话剧、长篇小说以及电影戏曲片、故事片等文艺形式,并且成为学术界一个研究课题。
  陈三五娘传说具有文学价值、人文价值和民俗价值。与中国四大民间传说白蛇传、天仙配、孟姜女、梁祝等爱情悲剧不同,为追求美好爱情,陈三以一介书生,隐瞒身份,甘心为奴三年,黄五娘敢于与封建礼制决裂,与心爱的人私奔,有情人终成眷属,以另一种形式表达与命运抗衡的精神,寄托对美好爱情的向往,符合“人民群众已经形成固定的认知定位和心理期待”,给人以美的享受。
  陈三五娘传说是中国文学宝库中的一份瑰宝,其思想内容同人民大众的情感相通,在海内外,尤其是包括港澳台在内的闽南文化圈,有广泛影响。梨园戏《陈三五娘》取得巨大成功之后,陈三五娘传说几乎被定格在银幕和舞台上,有关研究成果也鲜为人知。但在外来文化冲击下,戏曲文化遭到严重挤压,陈三五娘传说及其历史文化内涵正渐渐被淡忘。

戏剧最早起源于民间的(民间娱乐和祀神的歌舞)
戏曲源头略说
民间歌舞——原始社会以来,民间娱乐和祀神的歌舞中孕育着戏剧性的因素。
“傩、雩、蜡”等全民性的祭祀仪式活动中,出现以歌舞娱神的表演。秦汉时代的民间“百戏”中产生了《东海黄公》这样的戏剧性很强的节目。南北朝、隋唐以来,民间歌舞中出现了《大面》《钵头》《踏浪舞》等歌舞戏。
民间说唱——韵散相间的叙事性的说唱艺术的发展,对戏曲剧本的样式和戏曲音乐唱腔的形成,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丰富多彩的民间说唱艺术,给戏曲的形成提供了文学基础和音乐基础。
滑稽表演——中国从奴隶社会起,宫廷娱贵族之家就出现了一种特殊的奴隶—优。优的人物就是以滑稽表演娱乐其主人。史传春秋时代楚国优孟装扮孙叔敖的精彩表演,被认为是戏曲的雏形。
傩舞与傩戏 傩是中国古代以卫生防疫为目的的一种全面性的民俗仪式活动。傩戏一般是戴着假面表演人物和故事

如果要是深入些去探究,大体有以下六种起源学说:巫觋说、歌舞说、傩文化说、俳优说、傀儡说、梵剧
很庞大的,以上简单说一下。

  艺术来源于生活,表现生活,是人文的艺术化,关系就是艺术在加工.....一个题材经过加工转变成艺术形式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征集了数十万民夫,于公元前214年将秦、燕、赵三国北边的城墙连通、修缮合一,这便是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孟姜女万里寻夫送寒衣,哭倒长城八百里的传说就发生在那个时候。

  古时候,孟老汉和姜老汉互为邻居,仅一墙之隔。一年春天,孟老汉在自己院中种了一颗葫芦籽,经过浇水、施肥精心培育,葫芦秧长得肥壮、高大,从墙头爬过去,到姜老汉的院里结了个很大的葫芦,有几十斤重。等葫芦熟后,姜老汉拿刀把它切开,突然见里边躺着个又白又胖、非常可爱的女娃娃,姜老汉喜台望外,奔走相告,村里人听说后,纷纷前来观看这新鲜事,可是孟、姜两老汉却因此产生了矛盾,吵得不可开交。孟老汉非常坚定地说:"这葫芦是我亲自种下的,胖女孩该归我。"姜老汉却固执地说:"这葫芦结在我的院子里,这女娃该是我的。"吵了三天三夜,难解难分,毫无结果,后经村里人调解为:女娃娃属于两家共同的,轮流居住,共同扶养,并取了个"孟姜女"的名字。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间十多年过去了,孟、姜两家老人为现已长大成人的孟姜女选了个女婿叫范杞梁,选定良辰吉日,准备成亲。天有不测风云,成亲之日,新郎、新娘正要拜堂,突然从门外闯进几个衙役,一拥而上把新郎范杞梁当民夫抓走了。

  原来,当时由于秦始皇在全国各地抽调大批民夫修筑长城,日日夜夜拚命干,民夫们被累死、饿死的不计其数,为了加快工程速度,他们又到处抓民夫补充,范杞梁也被发配去充当修长城的民夫了。

  转眼一年过去了,范札梁杳无音信,急得孟姜女饭吃不下,觉睡不着,不知如何是好,跟两家老人商量后,决定去找丈夫,发誓找不到丈夫绝不回家。她带上干粮和给丈夫特制的御寒衣服上路了。一路上,风吹雨淋、日晒风寒、饥寒交迫、步履艰难,经过千难万险的万里跋涉,终于找到了修长城的地方,一打听才知道,为修长城死了许多人,丈夫范杞梁早就累死了,并被埋在长城下,尸骨都找不到了。这一消息如同晴天霹雳,孟姜女顿时就伤心地恸哭起来,泪如泉,声如雷,哭得惊天动地,天昏地暗,眼看着长城一段段的倒塌,哭到哪里塌到哪里,足有八百里长。这下可急坏了工程总管,急忙去报告正来此巡查工程进展的秦始皇。秦始皇赶忙去见孟姜女寻问根由。一见之后,便被她的美貌迷住了,非要封她为"正宫娘娘"。孟姜女虽然怒火满腔,但还是压住心头仇恨,灵机一动,将计就计地非要秦始皇答应她三个条件,才能当"正宫娘娘"。一要找到丈夫范札梁的尸体;二要为其丈夫举行国葬;三要秦始皇为范杞梁披麻戴孝、打幡送葬。秦始皇听罢孟姜女提的三个条件,思索片刻,为了得到美貌的孟姜女,便硬着头皮答应下来,孟姜女戴着孝拜了为筑城而死的范札梁坟墓后,宿愿已偿,面对滚滚的渤海,纵身一跃,投海自尽了。

  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很快就被人们所传颂,人们为纪念她,在山海关附近的一个山头上,给她修了坟、建了庙,取名为"姜女庙"。孟姜女万里寻夫送寒衣,哭倒长城八百里的故事家喻户晓,流传至今。

艺术来源于生活,表现生活,是人文的艺术化,关系就是艺术在加工.....一个题材经过加工转变成艺术形式


梁山伯与祝英台属于什么戏剧?
《梁山伯与祝英台》属于越剧。由徐进等根据传统戏和民间传说改编。写祝英台扮男装去杭州求学与书生梁山伯之间的爱情悲剧。英台与山伯同窗三载,情谊深厚,而山伯一直不知英台为女子。后英台奉父命返家,事前留下玉坠托师母做媒。下山途中,又借九妹自许山伯。山伯从师母处得知英台一片深情,前往祝...

野史有哪些
1. 地方志与民间传说 地方志是记录某一地区历史、地理、风俗等信息的书籍。其中包含了大量的野史资料,因为这些资料往往没有经过官方的严格审查,保留了更多的原始信息和民间传说。这些传说往往以口头形式流传,经过岁月的沉淀和演绎,成为当地的历史传说。2. 历史小说与戏剧 历史小说和戏剧常常以历史为背景...

福建省风俗习惯,民间传说,人物故事。
漳州民间艺术的一杂奇葩,曾先後到亚、欧、美、大洋州的20多个国家和地区演出,被誉为“世界第一流的艺术”。它由艺人以单手或双手操纵造型高50釐米的木偶进行表演,所以也称掌中戏。主要擅长表演两人对打场面,及骑马射箭、飞檐走壁、舞狮舞龙、转碟顶碗等特技动作,尤其是“虎戏”、表演“虎威”、...

试比较莎士比亚与莫里哀在戏剧创作方面的异同。
(2)对传统文化和民间文学的借鉴:莎士比亚的剧作或取材于历史著作,或取材于民间传说,或取材于文艺作品,有的甚至是别人的剧本,推陈出新;莫里哀首先继承了古希腊罗马戏剧的优良传统,如他的《吝啬鬼》就取材于普劳图斯的《一罐金子》,其次他的剧作加入了许多民间文学的成分,如《伪君子》中的打...

在古老的世界里,戏剧对人们的生活起到了什么作用?
可以通过戏曲所属的不同地域和不同时代来推测出来,这些可能都是史书上没有记载或者是针对部分地域没有详细记载的东西,我们可以在戏曲中还原出来所以如今我们才说要不断的将中国的传统戏曲传承下去,就是因为传统戏曲不单单是中国的一种传统的艺术形式,它还展现了从前人们的生活,从前的一些民间传说或者...

历史上的包青天真的很黑吗?他的额头上为什么会印有月牙?
如果仔细盘点一下,除了关公的红脸与曹操的白脸,中国民间传说中最为标志性,能够与之并列的英雄相貌,就是包公那张漆黑的黑脸。然而,铁面无私,包青天包拯真的很黑吗?为什么额头上还印有月牙?正史叙事中的包拯,从事迹与外形,都与民间戏剧传说以及电视剧中的包公大相径庭,而且包公不仅不是黑脸,可能...

尰馗民间传说
我们了解的钟馗大多来自戏剧和民间传说故事。 《钟馗嫁妹》故事中,讲到他是唐朝时一位出身贫寒的书生,自幼饱读诗书,才华出众。然而他相貌奇丑无比,丝毫没有读书人那种风流倜傥的儒雅气质。也就是因为这丑陋的相貌,使他在科举考场上遭受歧视。 钟馗凭借过人的才华,一路过关最终考到殿试。但这位...

戏剧的由来是什么?
通过诗经了一个片段。

我国四大民间传说是什么?
到了清代戏剧家笔下,杨李题材则径以《长生殿》命名了。�千百年来,牛郎织女的故事深受人们群众喜爱,它在流传过程中不断被人民丰富着、发展着,使它越来越接近劳动人民的生活,越来越富于生活气息和人情味,经过世代积累的创造,才形成今天这样的面貌。�孟姜女哭长城�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是我国流布最广的民间传说...

我国四大民间故事,四大古典戏剧,和四大讽刺小说分别是什么?
四大古典戏剧: 《窦娥冤》、《西厢记》、《牡丹亭》、《长生殿》 古代四民间传说:《牛郎织女》、《孟姜女》、《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 四大讽刺小说:《官场现形记》、《老残游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孽海花》 从前有个姓祝的地主,人称祝员外,他的女儿祝英台不仅美丽大方,而且非常的聪明好学...

泾源县17895341207: 民间文学艺术作品与民间文学艺术的区别. -
隆庞石杉: 应该是就象文学艺术 与 文学艺术作品的区别 作品,可以是独立的个体,如A故事,叫民间文学艺术作品 艺术,是谈整体的概念了,如A故事,体现了对民间传说及口头词汇的借用艺术.

泾源县17895341207: 什么是民间故事? -
隆庞石杉: 民间故事就是劳动人民创作并传播的、具有虚构内容的散文形式的口头文学作品,是所有民间散文作品的通称,有的地方叫“瞎话”、“古话”、“古经”等等. 民间故事是从远古时代起就在人们口头流传的一种体裁广泛的叙事体故事,其创作...

泾源县17895341207: 什么是民间文学? -
隆庞石杉: 民间文学的概念民间文学是文学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一种由劳动人民口头创作,在民间广泛流传,反映劳动人民社会生活和思想情趣的口头语言艺术.它的主要体裁包括散文体的神话、传说、民间故事、民间寓言和笑话,韵文体的民间歌谣、...

泾源县17895341207: 民间艺术的保护 -
隆庞石杉: 从江山现状看我国民间艺术生存环境问题2006-11-14 12:41浙江江山民间艺术资源积淀深厚,内容丰富,现存传统民间艺术有近百种之多,分属民间音乐、舞蹈、戏剧、曲艺、杂技、游艺、民间工艺、美术等25个种类.但由于外来文化的冲击和...

泾源县17895341207: 中国民间艺术具有什么特色? -
隆庞石杉: 一、中国民间艺术工艺品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多彩.这些工艺品大都与民间传说有关,材质有陶瓷、泥塑、布艺、木头、灯彩、吊饰、丽江木刻 、桦皮工艺、漆器工艺、 兽皮工艺、 砚石工艺、竹编工艺、漆器具、玉器工艺、大理石工艺、土家...

泾源县17895341207: 民间戏剧艺术 -
隆庞石杉: 民间流传劳动歌、生活歌、儿歌、情歌、仪式歌、时政歌、历史传说歌等多种歌谣.崇明人大多是唱歌的能手,如劳动时唱挑担号子,行船时唱撑蒿号子,造房唱打夯歌,抱小孩唱摇篮曲等,这些在民间自然流传,在文学艺术永不枯竭的源头.我们通过学习崇明民间文学艺术,了解崇明民歌民谣及民间戏剧、曲艺、音乐和美术,探究崇明人的精神生活,培养学生热爱家乡艺术的情操,引发继承发扬民间文学艺术和对家乡艺术世界的兴趣. 崇明民间文学艺术,在文学艺术永不枯竭的源头,是一座与中国文化纵横相连的宝库,通过了解崇明民间文学艺术历史传承和生动表现力,探究崇明崇明人的精神生活和文化渊源.

泾源县17895341207: 关于长城的故事 -
隆庞石杉: 民间流传的故事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民间传说,它以戏剧、歌谣、诗文、说唱等形式,广泛流传,可谓家喻户晓.相传秦始皇时,劳役繁重,青年男女范杞梁、孟姜女新婚三天,新郎就被迫出发修筑长城,不久因饥寒劳累而...

泾源县17895341207: 傣族人名会干什么 要傣族人民的知识急 寒假作业 快开学了 急 -
隆庞石杉:[答案] 主要分布 傣族,是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一.傣族人民主要聚居在云南省的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耿马... 傣族民间艺人接受、翻译和传播外来的佛经文学,同时还把傣族民间故事吸纳进来,创作了大量的民间叙事长诗.据研究,...

泾源县17895341207: 四大民间传说与莎士比亚的什么著名戏剧齐名 -
隆庞石杉: 四大民间传说为:《牛郎织女》《梁山伯与祝英台》《孟姜女哭长城》《白蛇传》这些都是爱情悲剧,可以与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齐名.当然这只是试卷的说法,实际上《梁山伯与祝英台》勉强可以说和《罗密欧与朱丽叶》齐名.其他三大传说在世界上的知名度实在太低,难与莎士比亚戏剧相提并论.若是说在国内,莎士比亚戏剧哪怕是最著名的《罗密欧与朱丽叶》也远远不能与四大民间传说相比.所以这个齐名的说法纯粹是出题人或者试卷一厢情愿的说法.满意请采纳,谢谢.

泾源县17895341207: 爱好者都知道(安徽地方戏曲大全)
隆庞石杉: 一、徽剧: 徽剧,中国安徽省地方戏曲剧种之一,徽剧原名“徽调”、“二黄调”,... 其内容从列国纷争、宫迁大事、神仙鬼怪到民间生活故事.1、徽剧的音乐、唱腔优...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