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里色受想行识里都是因为有这个我的分别造成的,问:那么这个我想与我不想在入世中怎么找到自性?比如

作者&投稿:说英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有一段佛经,大概意思是:“色是怎么形成的,就会怎么消亡;受是怎么形成的,就会怎么消亡;……”~

诸法由缘起,彼因善逝说,何者彼法尽,是大沙门说。


十二因缘是佛教的基本道理,初学佛者要学习佛法,首先就得认识三宝、四圣谛及十二因缘。根据经典的记载,佛陀在菩提树下觉悟时,就是观这十二因缘。十二因缘说明有情流转生的前因后果,在此流转中唯是烦恼、业行及苦果(即惑、业、苦);它们相依,因缘生灭的相续流转,使到我们感受到有个人生的过程,有一个生命在生轮回;实际上这其中无有主宰者、没有作者、也没有受者。


佛说十二因缘是一大苦聚,我们学习十二因缘就是要明白苦在哪里?要从十二因缘当中怎样得到解脱。


十二因缘又称为十二缘起支。此十二支互相为因果,因为一个因缘升起,而造成另一个因缘也生起,故佛经中常说:‘此有故彼有,此灭故彼灭。’这句话的意思是:有这样的东西生起,所以另外一样东西也跟著生起;有这样的东西消灭,另外一样东西也跟著消灭。


一、十二因缘三世二重因果:


第一重因果:过去因到现在果。


过去因:无明是过去迷惑。


行是过去造业。


(1)、无明:我们迷惑无知,对善恶因果不明白,于佛、法、僧三宝不明白,也不知不觉,这就称为‘无明’。在十二因缘中的‘无明’是过去世烦恼的总称。


(2)、行:因为无明使我们迷惑,发动心驱使身,口,意造业,此称为‘行’。此造作产生将来的果报,既是我们今世所受的善恶诸业的果报,所以‘行’就是业报,使我们投胎轮回生。现在果:识、名色、六入、触、受是现在苦果。


(3)、识:众生前生时,名色(精神与物质)的活动散灭,而转成另一系列的精神活动。好像前世是人,后转生为乌龟,那做人的精神活动就灭,转变成为乌龟的精神活动。因惑业导致,此‘识’重新入胎。此‘识’与前六识(眼、耳、鼻、舌、身、意)不同,在此处特别指入胎的‘识’。在南传佛教只说为‘识’,但大成佛教的唯识宗说是第八识--阿赖耶识。我们后,生前的名色散掉,心识继续活动,形成意生身,也就是中阴身,它能够入胎。


(4)、名色:名者心也,‘色’者身也。‘识’入胎后,身躯及精神组成胞胎。胞胎渐渐长成,物质的身躯慢慢的形成,就有六根;精神活动也慢慢产生知觉。在这成长的过程中,当它六根还没圆满生成时,精神活动成为‘名’,身躯的生长称为‘色’。实际上现在我们也有‘名色’,既是眼前身心的精神称为‘名’,身躯称为‘色’;但当胎儿生长时,六根未具,精神与物质的活动,称之为‘名色’。这是为了区别它们之间的不同,而特别给予的名称。


(5)、六入:名色慢慢生长,六根生出来后,就有‘六入’。因为我们从此得到消息,知道外境,故称为‘六入’。‘六入’又名‘六根’,即眼、耳、鼻、舌、身、意。因为‘六识’从此生起,像树根能长出树木,故称为‘六根’。六根成长依胞胎,成长圆满之后胎儿就从母胎中出来,此时六根就完全具足。


(6)、触:根、尘、识和合的心理作用,成为‘触’。此事一个心理作用,成为‘心所’,并非两个东西接触之意。胎儿从母胎中出来后,六根就接触到外境。胎儿一出世,第一个接触外境的是身触,而第一个受是苦受。同样的,眼、耳、鼻、意,与外境接触时,也产生眼触,耳触、鼻触、舌触和意触。由识至受皆由过去业力引起、不自在故是苦果。


(7)、受:有了这个触后,就可感受外界的事物,而生起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舍受。十二因缘从‘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一直到‘受’,这些都不是我们所需所要,是因为过去无明造业,现在承受到果报,而使我们拥有之。


第二重因果:现在因到未来果。


现在因:爱、取是现在迷惑。


有是现在造业。


(8)、爱:我们有了受,就迷在其中,对于所受之事物产生贪爱。因为有了受就有‘爱’,对这个受染著、渴求。比如用黑布包住眼睛,整天不让它看东西,肯定它受不了,会觉得很辛苦。眼睛整天爱看东西,对境界贪爱不以受为苦,使我们对这个贪爱产生种种的执著。此贪爱有很多种,主要有两种:一者、境界爱,比如我们对于所看到的东西起爱染心;二者、自体爱,即是我们贪爱有一个‘我’,贪爱这个身体是‘我’。由此贪爱引发一切烦恼而起种种造作。


(9)、取:由于这个贪爱心加深执著,不愿意舍离,称为‘取’。不止不愿舍离,还希求将来获得更多,即是希求将来有。取可分为四种:一者、欲取:即是我们执著,希望获得更多自己贪爱的东西,称为欲取。二者、见取:对于我们的知见、思想起贪爱,追求更丰富的知识,认为自己懂得道理是最好、最优胜的而执著它,称为见取。三者、戒禁取:此亦是一种贪爱,执著守持某些戒律能解脱,能得福报等等。四者、我语取:此是对我的贪爱。这些执著都是贪,是我们过去的业习,现在显现出来。比如你有抽烟得业习,现在眼前有一只香烟,就对他起贪爱;没有抽烟业习的人,就无此贪。我们过去有种种业习,现在境界当前,就起种种贪爱。在这十二因缘中的‘爱、取’既是眼前的迷惑,也就是一念‘无明’之心。无明有贪、嗔、痴等种种的烦恼,但是此十二因缘中特别指的是贪爱,它最严重,可以引发业力形成将来的果报。因为我们渴求、贪爱、使到将来它形成果报,固在十二因缘中,贪爱占很重要的位置,因‘爱、取’故生将来‘有’。


(10)、有:因为我们执取渴求,希望将来拥有许多东西,因执著而产生了将来之‘业有’,称为‘有’,这个‘有’又称为‘三有’。一者、欲有:既是欲界的业报;二者、色有:既是色界的业报;三者、无色有:既是无色界的业报。此(业)有由爱、取(烦恼)所发动之身、口,意三业而生之新业因,令此生后,再生之识得到滋润。


未来果:生、老是将来的苦果。


(11)、生:依爱、取形成的惑业,成为业力,使苦果不能止息,继续发生,我们的身体败坏后,未来世再从新投胎受生。


(12)、老:有生故,将来必有生理及心理退化、贪生怕、厌老等身心之苦,故说五蕴之十二因缘相续,无有穷尽,它形成一连串的因果。


十二因缘就是因为有无明,所以有‘行’之造作;因为造业而入胎,故有入胎之识;因为入胎,名色就展开活动,它扩展、扩大,就产生了六入;胎儿的六根圆满后就出世,然后与外面的境界接触;根、尘、识和合产生触的心理,有了触就产生受,过去我们贪爱的业习就会引发出来,爱即生;爱加深就有取,使我们希求它再来、再有,就形成了有;有将来的业,促使我们再来生,再来。


这十二因缘就是有情众生的流转生的前因后果,它的流转并不是直线式,而是一个轮转。既是过去的无明,造成现在的受;现在的无明,就是爱、取;现在的爱、取,就是下一世的无明,它一直循环不息,周而复始。在十二因缘中,我们要知道有迷惑,因迷惑而造业;造业后我们就要受业的果报—苦果。在受苦果的当中,我们继续迷惑,继续造业,造业后又再受报,这样的循环作用,称为十二因缘的流转。


二、缘起:


一切诸法都依托众缘和合而生,缘尽则散灭,所谓‘此有故彼有,此无故彼无。’众缘和合时我们就以为它生,因缘散了我们就以为它灭,故名缘起。缘起是指在因缘作用下之法性,既是一种原理、法则。


三、缘生:


因缘成熟,果报生起,称为缘生。缘生是指缘起法中所生之法,它是一种果报。


四、缘生法之共同性:


(1)、无主宰:凡是因缘所生之法,都没有主宰者。我们以为事间的一切东西,总是有个主人,有个主宰者,这是一种执著。十二因缘告诉我们没有作者,没有主宰者,那是因为我们无明、无知,产生了种种造业的行为,因而促使我们入胎产生识。现在让我们来看这个识,识是由谁主宰?它没有人主宰,只不过是无明和行的产物。比如一粒种子,放入泥土中,加上阳光、水份与泥土,就发芽生长,这其中没有主宰者。


(2)、无作者:无明缘行,行缘识;即是无明生起行,行生起识。这当中无主宰。这其间也没有作者,就是无明作行,行作识,识作名色。从十二因缘来看,造业者是爱与取,那是因为迷惑而造业。迷惑的‘受’、‘取’并非我,故说无作者。


(3)、无受者:在十二因缘中只不过是识、名色、六入,触、受在作用,这其中并没有人在受果报;我们总以为有一个‘我’在受果报,这是不对的;那是识、名色、六入,触等种种法在受果报。比如说:有一间亚答屋被火烧,难道是它在受果报吗?不是的。它是亚答屋的叶子,里面的木材等东西,因为加热,就燃烧起来;它燃烧后就灭了,里面没有受果报的亚答屋。由亚答叶、木板等材料组成一间被我们称为‘亚答屋’的东西;同样的,由识、名色、六入、触、受形成一系列活动,我们把它称为‘众生’,实际上没有一个实体的‘众生’在受果报。


(4)、无自作用:十二因缘当中,没有一个因缘可以自己作用,必须依靠其他的因缘。好像我们的六根从胚胎来,胚胎从‘入胎的识’来,识从业报来等等,所以每一个都是靠其他的因缘生起,它不是自己在作用。


(5)、从因生:因为不是自作用,也没有作者在做,故从因生。


(6)、不自在:十二因缘的流转,是令我们不自在的;因缘的相生相灭,不是我们所需所要。甚至于这个爱、取也是因为过去的引发来的,里面并没有一个我要爱、我要取。


(7)、托众缘转:十二因缘中的任何一支都不可以单独产生作用,它要依靠众多因缘引发,才能转来变去,所以说它需要托众缘转。


(8)、无常、苦、无我:十二因缘中的每一支都是无常,如果它不是无常,就会保持不变,不必依众缘生;如果它不是无常,也不会促使其他法的升起。因为无常生灭,才会有不同的东西相续生起。因为无常故苦,苦就是不自在,不自在故无我。如果有人说:我要举手就举手,我要作什么就做什么;但这十二因缘的流转我不能舍弃,故那并不是属于我。如果是我,我要对你起嗔心,现在就可以嗔,但是如果是十二因缘,我要它嗔你,还要依众缘使它嗔才行,所以我要依种种因缘才能起嗔心。又比如我要你现在对母亲起嗔心,因为没有嗔的境,故嗔心生不起。我们对这十二因缘的流转不能做主,故它不是我。


(9)、性空:在十二因缘的流转中,每一支都没有自性,没有自体,皆是因缘相生相灭,故说其本性空。我们听到‘空’,千万别误会是什么都没有。所谓性空是:我们所知的一切,没有真正的自体,不实在,它的本性是空的,称为性空。


五、十二因缘的流转门:
我们的导师释迦牟尼佛觉悟时,他于菩提树下观这十二因缘,发现众生有生、老、病、苦,故想要度化众生,使他们解脱。因此佛陀从十二因缘的老开始逆次而观察:一切众生都得承受‘病’、‘老’、‘’之种种痛苦,他以智慧慢慢的发现到众生有‘老’是由于有‘生’,有‘生’是因为有‘业有’,所谓‘业有’是欲有、色有、无色有,因为我们有了将来欲界、色界和无色界的业,它们会推动我们将来要重新出世--生;佛陀观察到并没有‘我’在造业,而是身心(假我)对世间的种种事物产生了执取,渴求将来有,造成了有业报;我们有‘有’是因为有‘取’;有‘取’是因为有‘爱’,我们过去的业习对事物有贪爱,接触境界时,贪爱心就生起,对境界所看到的东西产生执著;‘爱’的生起是因为有‘受’,我们的六根有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我们贪求乐受。因为有乐受,造成我们业习中‘爱’的心生起;反之它则不生。假如我们天生是聋子,从没听过声音,那对歌声、鸟声等,就不会贪爱;因为我们有感受到声音,所以才会贪爱它。佛陀说我们有‘受’,就有贪爱,所以受是爱生起的原因。我们有‘受’是因为心依靠六根接触外境,根、尘、识产生‘触’,因为有‘触’,所以有‘受’。佛陀继续观察,发现有‘触’是因为有‘六根’,没有‘六根’我们的心就没办法与外境接触;接著佛陀又继续观察,发现‘六根’的形成是因为我们在母胎里有‘名色’的活动,所以产生‘六根’;佛陀说因为有‘名色’,所以有‘六入’。我们会受生就是有‘识’,我们后,精神继续活动,我们会被业转去入胎,结果就在胎里成长。佛陀发现有‘识’入胎,就有‘名色’;那‘识’又是从那里来那?佛陀不再追察了。然后佛陀观察由于有‘识’故有‘名色’;因为有‘名色’,故有‘六入’;因为有‘六入’,故有‘触’;因为有‘触’,故有‘受’……顺观至有‘生’故有‘老’,此称为流转门。


六、十二因缘的还灭门:


我们在十二因缘的流转中,以如何灭除它的角度来看,叫做还灭门。要怎样才能把老灭掉?佛陀观察只要不‘生’,就没有‘老’;灭三界‘业有’就不‘生’;如果我们不执‘取’,那‘业有’就不会生起;只要把‘爱’灭掉,‘取’就不生;因为‘爱’是过去的业习,只要把它灭掉,就不会执取了;‘受’灭则‘爱’灭,以此类推,最后只要无明灭掉,此大苦聚也灭。然后顺观无明灭故行灭,乃至老亦灭。


七、如何截断十二因缘的流转:


只要现在不造业,不迷惑,那现在的爱,取无明就断除、觉悟,过去所造的业就好像无根的树,再也生不起。既是说,这十二因缘告诉我们,过去的无明与业行延续到现在,如果我们觉悟不爱不取,就不会产生我见、见取见、戒禁取见等烦恼。无此烦恼后,我们就会发现十二因缘中的每一支都是无常、无我、缘生无性。既然如此,那又是谁在生?谁在受老那?当这些执著都没有了,我们就会觉悟到没有一个众生在流转生,受轮回之苦。只要觉悟现前的无明,在爱、取时不迷惑,我们就会发现这其中没有我。既然无我,就不会继续流转,同时也会发现到,所有的迷惑都没有了。我们在爱、取之前,感受外境的当时,觉悟它,不再去执取,这样就不受后有。


八、十二因缘的三世两重因果:


无明与行是过去的因,识、名色、六入、触、受就是我们现在所受的果报;我们现在有爱、取就会造业,是现在的因,将来就有生、老、;所以过去因是过去世;现在果、现在因是现在世;未来果是未来世,总共有三世。那么三世为什么又说两重因果?第一重因果是过去因形成现在果;第二重是现在因造成将来果。所以十二因缘中有三世两重因果。它又告诉我们惑、业、苦的轮转,因为迷惑造业,所以要承受业报之苦;我们在苦中又迷惑,迷惑又造业,造业又受苦,周而复始,没法间断与中止。


后来的论师把十二因缘讲为胎生学说,好像在解说怎样入胎?在胎中怎样生出六根?六根圆满怎样出胎?出胎后几岁有触,几岁有爱、取等等,这是一些论师如此诠释,不是佛陀阐述的。好像《俱舍论》,就是以年龄的划分来讲解十二因缘,这是不正确的。佛陀讲十二因缘时,不说三世两重因果,也没有说惑、业、苦,只是直接了当的说十二因缘,后来的论师加以分析,说它有惑、业、苦以及三世两重的因果,此虽非佛说,但是这是正确的。


九、十二因缘给我们的启示:


(一)、十二因缘流转的顺、逆观:从‘老’追寻到‘无明’,称为逆观;从‘无明’追寻到‘老’,称为顺观。此顺、逆观又可分为流转门的顺、逆观与还灭门的顺、逆观。十二因缘流转门的顺、逆观就是看它生(流转)的原因,所生的果报;还灭门的顺、逆观就是看它灭(还灭)的原因,所灭的果报。顺观就是‘无明’灭‘行’就灭,‘行’灭‘识’就灭,‘识’灭‘名色’就灭,……。逆观是:如果要‘老’灭则要灭掉‘生’,要灭‘生’就要灭‘有’,要灭‘有’就要灭‘取’,……。这就是还灭门的顺、逆观。


(二)、佛所说的十二因缘中的十二支缘生法,其共同性质是无常、无我、没有作者、没有受者。佛陀还告诉我们生流转真正因果之所在,不明白十二因缘者,就会误会这世间与人类都是上帝所创造的;或误会人是父母生的,以为人从前是什么都没有--无因,突然间从母胎中出世,这些都是不正确的知见,我们学习十二因缘,以智慧观察而破除之。


(三)、应以智慧观察,截断十二因缘的流转:我们的识入胎、名色、六入(六根)都不能改变;我们眼睛一直感受到柔和、鲜艳、暗淡等颜色的刺激;耳朵听到和谐或是刺激的声音等,这些由我们的六根与外境接触而产生的‘触’,因触而产生的‘受’,我们也都不能改变,然而我们要觉观它,把握它。假如我们很清楚的觉悟到这个‘受’的话,那必定会认识到它是不自在,是苦的,这时我们就不会有爱、取了。既是说我们现前的六根,接触外境时,觉悟到耳朵感受声音的苦、乐;眼睛感受颜色的苦、乐,那就有办法放弃爱、取;如果不能觉知,就会坠入爱、取中。也既是说,如果你对‘受’明明了了,那爱、取就有机会放下;如果我们对‘受’观察觉悟,然后来觉悟爱、取,使他们不再生起,如果我们能把握,那就可了生脱。我们过去有无穷无尽的业与无明,但是现在的觉悟,就能够把它们全部丢掉。打个比喻说:一个做母亲的人,对子女贪爱执著,儿女快乐,她亦快乐;儿女悲哀,她也悲哀,如果有一天她觉悟到;这个人跟我有一段因缘,前世与我的缘比较深,今世生活在一起,如此这般地做母子(女)罢了。你无需为他而悲哀,也不必为他而快乐,他有他的业,为什么别人的悲哀与快乐,你无动于衷?而子女的悲哀与快乐却能牵引你,使你喜上眉梢或牵肠挂肚?如果你观察到这一切都是缘份,看的很清楚的话,这个悲哀与快乐就会消除。讲的更简单一点:有钱人玩古董,古董是什么?是石头、破砖烂瓦?其中有何物值得你爱,使你执著?这个杯子有什么东西使你快乐?没有。但是一千年的杯子,你却对它有无穷的乐趣,爱不释手,那时因为你贪爱它。如果你观察到这也不过是个千年的杯子罢了,现在这个杯子也是杯,我为什么要执著千年的杯子那?如果你看清楚,把它放下,那就没事了。所以我们要观察贪爱是从哪儿生起,才能把贪的烦恼放下。其他的种种烦恼也是一样,如果我们能觉悟、掌握咱们的心念,爱、取不生,那么一切终归与寂静,烦恼不生起,内心一团平静,寂灭的境界,称为涅槃。


(四)、佛陀在经中对十二因缘有各种譬喻:


(1)、植树的譬喻:流转门有如种树浇水加肥料,树木就茁壮成长;还灭门如种树不浇水,不施肥,树木就长不好;如把树砍掉,那它就长不起来。十二因缘也是一样,我们在‘受’这儿加水、加肥料(加爱、取),那它就越长越多,长出将来的业有,生、老。如果在‘受’这儿把它斩断爱、取(不加水与肥料),那它就不能成长,甚至于‘受’也不生,那你就进入无余涅槃。


涅槃有两种:一者、有余涅槃。二著、无余涅槃。证悟阿罗汉果的圣者,是处在有余涅槃的状态,他没有爱、取了,这就好比一棵树,不加肥料和水,但是树根和树干还存在,继续等到这棵树老、。因为阿罗汉有过去的业继续存在,如果他今生的身体舍报后,没有了‘受’、‘触’、‘六入’,那就好像树根断了,他再也不来受生,那么我们就说他把这十二因缘这棵树的根都斩断,再也不能成长了。


(2)、油灯的譬喻:如果油灯添油,他就会继续燃烧,反之油灯就会熄灭,佛说十二因缘亦复如是。


佛陀教导我们观察十二因缘时,如人口渴,发现一口井,但井水有毒,千万不要喝它。这比喻爱、取如口渴,我们所喝的水就是业报,它有毒,喝了会被毒,使得我们再来轮回生。如果我们不想要这些业报,就不要去爱、去取,这样才能截断生的流转。

楼主 安好~

行阴有粗有细,大致分为三类: 身行阴、口行阴、意行阴。

身行阴的极限,即是呼吸与心跳,一旦入四禅、乃至无想定息脉俱断的时候,就没有身行阴了。

而口行阴,粗的口行阴除了语言之外,心中有语言文字的觉观都是属於粗的口行阴,细的口行阴的话,即使没有语言文字的觉观,当你心中了了分明於六尘的时候,对於眼所见、耳所听、乃至心所缘虑而了了分明的时候,就是细的口行阴了。乃至进入二禅以上,没有语言文字的思维、也不触五尘,心只缘於定境法尘的微细觉知,这也是很细微的口行阴。

只有到了无想定、乃至灭尽定,灭了意识的时候,就没有觉观,这时就没有口行阴了。

而意行阴,如果只以阿含解脱道的定义,只要前七识还在运作,不论有多细微,都是俱足意行阴。

所以,这个问题,要看你对思想的定义在哪边,以及对"思想"理解的程度到哪边。

佛法中,思与想是两个不同的心所法,而不是一般人认为的思想,一般人所说的思想,多半都是意识缘於六尘的思考、想法见解等。但是那些其实都是心识、与很多心所法和合运作下的行阴。

如果楼主所问的是这个思想,那只要一般人修得欲界定、乃至欲界未到地定,在定中就远离这些粗闹觉观了,然而这还不是最细微的行阴。行阴的极限,如果以还未解脱的凡夫众生来看,当属非想非非想定,此定中已经灭却五尘,只独存意识、意根与法尘,而意识也不起反观觉照的功能,所以也不会知道自我是否存在,这是行阴最细微的境界,也是三界中行阴的极限。

如果楼主是问佛法中所指的"思"与"想"这两个心所法,那麼,如果能将这两个心所法的现行灭尽,只有无馀涅槃,那这个境界是行阴灭尽的境界,不能说是行阴的极限,因为无馀涅槃界没有行,又何来行阴的极限乎?

思这个心所法,是指决定,也就是在任何境界中,决定要继续保持或是远离,这主要以第七识末那的思偏强,譬如当你在电脑前浏览时,这是有了尿意,但是决定继续忍住、或是马上去上厕所的,就是末那的思心所,乃至你将来修定入四禅八定时,定中意识不触五尘,然而是否要出定,也是要靠末那的思心所来决定是否要继续保持定境或是出离,而末那的决定,通常在入定前就会有作意了,譬如作意只要有强烈的声音变动、或隔天早上太阳日晒的触尘变动,就准备出定。

即便是阿罗汉入灭尽定,也是要靠末那的作意与思才能成办,如果思心所灭掉的话,阿罗汉也出不了定了,那就是灭尽五阴入无馀涅槃才有这个情况。

至於想,想即是了知、觉知,想主要以意识对三界六尘的觉知体性偏强,末那虽然也有想心所这个功能,但是对於六尘的了知极为低劣,只有意识才能清楚分明的了知各种色声香味触法六尘。

最後,如果对於佛法中所说的思与想能够粗略了知的话,那对於行阴的内涵也就大致能知道了。

举凡只要有思、有想,就是还有行阴,不论其境界是欲界粗闹、还是离欲清凉,如果没有了思、想,那是行阴灭尽的境界,其实也没有境界可说了,可是这不是行阴的极限,因为如果说极限的话,就代表还有行阴。

所以,身行阴的极限,即是息脉;口行阴的极限,则是非想非非想定的觉观;意行阴的极限,则是灭尽定中,前六识灭尽,第七识末那灭除了受与想这两个心所功能(受阴想阴灭),还保留作意、触、思这几个心所法功能,则是最细微的意行阴境界,也是极限。

再过去的话,就是把前七识灭尽(识阴灭尽)、心所法也灭尽,当然也就是灭尽行阴的无馀涅槃界(识阴行阴灭尽,第八识阿赖耶识就不需要再依业力而持肉身了,当然色阴也灭了,此时只独留第八识不再现行出生三界一切法)。

有一个人来找我,他已经连续不断地抽了三十年的烟了,他生病了,医生说:“如果你不戒烟,你将永远不会健康。”但是他是一个长期吸烟者,他忍不住,他已经试了戒烟——不仅已试——他非常努力地尝试,在尝试中受了许多苦,但仅仅一天或者两天,然后抽烟的欲望又会更强烈地回来了,这简直无法自己,于是他又回到了和以前同样的模式里。

因为如此吸烟,他完全丧失了自信:他知道他连一件小小的事也做不成。在他自己的眼中,他已变得毫无价值,他认为自己是世界上最无价值的人,他不尊重自己。于是他来找我。

他说:“我能做什么呢?我怎样才能戒烟?”我说:“你必须明白,没人能戒烟,现在吸烟已不再是由你决定的问题了,它已经进入了你的习惯的世界,它已经生根了。三十年是一段很长的时间,它已经在你的身体中,在你的化学物中生了根,它已遍布全身,它已不再是由你的头脑来决定的问题了,你的头脑无法做任何事情,头脑是无能为力的,它能让事情开始,但它不可能这么容易地使它们停止。一旦你已经开始,而且一旦你已经实践了这么长的时间,你是一个伟大的瑜珈——三十年的抽烟实践!这已经成为自动化了,你必须也自动地解除它。”

他说:“什么是你所说的‘解除自动化’?”

这就是静心的全部所在,解除自动化。

我说:“你要做一件事:忘掉戒烟。没有必要去戒,你吸了三十年的烟,并且生活了三十年,虽然这是种痛苦,但你也已经习惯了它,如果你比不抽烟要早死几个小时,那又有什么关系呢?你又在这儿做什么呢?你又做了什么呢?所以什么是关键——无论你死在星期一,还是星期二,或者星期天,这一年,还是那一年——又有什么关系呢?”

他说:“是的,这是真的,这没什么关系。”然后我说:“忘了它,我们并不是要完全制止它,相反我们要去了解它,所以下一次,你要使它成为一种静心。”

他说:“来自抽烟的静心?”

我说:“是的,如果禅者能将饮茶作为一种静心,能使之成为一种庆典,那抽烟为什么不呢?抽烟能作为一种美丽的静心。”

他看上去很激动,他说:“你在说什么?”

他变得活跃了!他说:“静心?快告诉我——我不能等了!”

我告诉他静心,我说:“做一件事,当你从口袋里拿出香烟盒时,动作慢些,享受它,不要着急,要有意识地,警觉地,觉知地,完全觉知地慢慢地将它拿出来,然后,慢慢地,充满觉知地从盒子里拿出香烟——不要用以前那么快的方式,无意识的方式、机器般的方式,然后在烟盒上开始将香烟轻轻地敲敲——但是非常警觉地,听听那个声音,就像禅者在用俄国水壶时,水壶开始唱歌,茶水开始沸腾时发出的声音……以及那种香味,然后闻闻香烟,感觉它的美丽……”

他说:“你在说什么?美丽?”

“是的,它是美丽的。香烟和任何事物一样是神圣的,闻闻它,它就是神的气息。”

他看上去有点吃惊,他说:“什么!你在开玩笑?”

不,我并不是在开玩笑,即使当我开玩笑时,也并不是玩笑,我是非常严肃的。

“然后,将烟放在嘴上,充满觉知,然后,充满觉知地点上,享受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细小的动作,将它尽可能地分成许多动作,好让你能变得越来越觉知。

“然后,有第一口烟喷出:神化作了烟雾。印度人说:‘阿那姆,布来姆(Annam Brahm)——食物就是神!’为什么不抽烟?一切都是神,深深地吸入你的肺部——这就是普来那耶姆(Pranayam)。我正在给你新时代的新瑜珈!然后把烟吐出来,放松,再吐一口烟——非常慢地。

“如果你能这样做,你就会感到惊讶,很快你会看见它的全部愚蠢,不是因为别人曾说过它是愚蠢的,不是因为别人曾说过它是坏的,那是你亲眼所见,这个明见不只是智力的,它是来自你的整个本性,它是你的一种全然的洞察。然后,有一天,如果烟戒了,也就戒了;如果还在继续,那就继续,你无须为它担心。”

三个月以后,他来了,他说:“我已经戒掉了。”

“现在,”我说,“在另外一些事情上也尝试去这样做。”

这就是秘密所在,这秘密是:解除自动化。

散步,慢慢地,观照地散步;看,观照地看;于是你会看见树比往常更绿,玫瑰比往常更鲜红。听!有人正在说话,漫谈:听,注意地听。当你在谈话,注意地谈,让你整个兴奋的活动变成解除自动化。 -----奥修

这里边有对佛教的概念的混淆和误用。但是我明白你的基本意思。
人的肉体一般会服从此时最强烈的欲望。所以,如果你想要控制你的行为,你需要在欲望的层面上有强烈的意志。
那么怎么做到这一点呢?人的肉体包括很多部分,每一部分都有自己的欲望。如果你想让自己的行为朝向某个方向,那么这些部分的欲望都必须向一个方向统一。
至于你说的分别,有多个层面。基本的分别和一个复杂的行为关系不大。基本的分别是涉及到人的感官信息的输入的。有我无我也不是一个简单的思想概念,有我是有一定的物质基础的,一定量的第八识物质作为意根执为我的物质基础的。

师兄:我们这个称之为我的人是由色身和心(四个部分:识、想、受、行)组成的
而人的痛苦是因为执着于这个身心,而产生的贪爱,心就失去平衡而觉得痛苦。

抽烟本身没什么痛苦而言,关键是你没有烟或者不让你抽烟的时候你产生贪爱了,哦,烟,我要抽烟,没手势,不习惯,我好不舒服;这样你就失去了心的平衡而变的焦躁不安!或者抽了又后悔,这样对身体不好!我不该抽烟的,我忏悔等等心理冒出来

而从戒律的方面来说抽烟主要是有可能影响那些不抽烟或者对烟气反感的人;

抽烟就只是抽烟,吃只是吃,做只是做,看只是看

如果你做任何事情但不贪爱,不执着与它,那么痛苦就不会产生

要离我相必须觉悟空性智慧。
所谓自性。心经说的很清楚了。(照见五蕴自性皆空)。
所以说到底。就是空性智慧。一定要抱着拼死一战的决心。深入学习《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
南无阿弥陀佛。祝大家吉祥如意
(大宝广博楼阁善住秘密陀罗尼)

所有都是自性显示,不论你想什么。


受想行识是什么意思
“受想行识”是佛教用语,是指“五蕴皆空”中“五蕴”中除了“色蕴”之后的四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一、受蕴:既是领取纳受之意。对于顺境与逆境的领纳感受,它可分为身受和心受。身受由五根和五境所引起,它有苦、乐、舍(不苦不乐)三种感受;心受由意根所引起,...

色不异空 空不异色 色即是空 空即是色 受想行识 亦复如是 舍利子 是诸...
出自:《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原文: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释义: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都空,度一切...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是什么意思?
此谓之‘色即是空'。 玄奘所译《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的名句,其文云∶‘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小乘以人为五蕴之假和合,无独立自存之实体,故说‘人无我';大乘不但认为人无我,且以为五蕴自身亦虚假不实,而说‘法无我'。所谓五蕴皆空...

佛法里说不妄想,那想是不是就是妄想?
想,是五蕴之一(色受想行识)。五蕴皆是生灭法之故,无常空故,一切想无一不妄。永无妄想之心,是一切众生本具的真心。不妄想,是说悟后菩萨,意识心能够与真心相应,转依真心。因此而不妄想。一切未悟凡夫,一切想皆不能如实(与“诸法实相”相应),一切想都是在六尘境上起分别,故说“颠倒...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是什么意思
色,是物质存在,后面还有受、想、行、识,都是空,空又是色、受、想、行、识。色、受、想、行、识概括了物质与精神等所有的一切,换句话就是:有即是空,空即是有。空就是无,无一切相,因为存在就有相,没有一切存在。但是又不是绝对无、断灭空,而是包含了一切的无,却又无可指着、无形...

佛家所讲的“五蕴”中的受、想、行、识,在心理学中是否有相通的概念可...
三者为识,既是了别外境;能够知觉外面境界的心,称为识。有时候,心、意、识总称为心,也称为识蕴;识能够知道外境,所以是能知的心,因为由它带动其他的心念,以它为主,故称为心王,随它而生起的心念称为心所。 五蕴包含了色、受、想、行、识这五类的法,各个合为一集,都是因缘和合的,它们相续不断的生灭...

经书上的“觉林菩萨偈”是什么意思呢?
色受想行识五蕴,也都从心所生,如同画画。先生出五蕴的色法,以后种种法都生出,所以说无法而不造。【偈云:如心佛亦尔,如佛众生然。应知佛与心,体性皆无尽。】所谓[佛说一切法,为度一切心,若无一切心,何用一切法。]这首偈颂是说众生的心是重重无尽,佛才说重重无尽的法。好象心和佛是这样,好像佛和众生也是...

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是什么意思?
受想行识亦复如是的意思如下:出自《般若波若蜜多心经》。这句话的意思是受想行识乃单立四蕴,各取其义。受想行识乃单立四蕴。就是说每一个有每一个的具体意义和行为,这里是说受想行识与色法一样无有差别的,同样互即不异。受、想、行、识它们都是互不分离的,指互不分离,就是指即是...

心经歌词是什么
1、歌词: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菠萝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

五毒:贪嗔痴慢疑,五蕴:色受想行识 什么意思? 参考文献?
四十一、五转经:本经叙述佛.陀乃如实而知五受阴。假若沙门、婆罗门,能如实而知五受阴的话,就得解脱。像如是的经教,乃结集者的我们,都同样的听过的: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于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这时,世尊告诉诸比丘们说:「有五受阴。所谓色受阴,受、想、行、识等受阴。我对于此...

王益区19575009903: 诸法无我里面的法是什么意思 -
詹行瑞易: 所谓法就是东西有一定的相貌,保持一个时候,让我们感受到它的存在,称为法.诸法无我告诉我们在世间的一切事物中,找不到一个我的存在,所以佛说无我.诸法无我并不是说这个世间有一个我,然后佛要你观想无我来破除之;而是说这个...

王益区19575009903: 请问执着好不好?佛教是怎样看待执着? -
詹行瑞易: 所谓“执著”,即是对事物或者概念认为实有不变.觉得泰山屹立不倒,觉得大海深不见底,然而,真的是有海枯石烂的一日.地球几千万年前的陆地形状和现在就很不一样了,如果我们认定一切恒常不变,这就是执著.不过佛法指出,除了外...

王益区19575009903: 佛经中的“我执”是指什么? -
詹行瑞易: 我执,佛教中指对一切有形和无形事物的执着,指人类执着于自我的缺点.包括自大,自满,自卑,贪婪……,放不下自己,心中梗着非常大、非常粗、非常重的「我」,执着自己的想法、做法、人格等,提不起自己和他人的义务与责任,自我意识太强而缺乏集体意识和奉献精神,或太关注自己而忽略别人等等. . 我执可以说是无明的同义语,一般以内容分类,为人我执、法我执;以缘起分类,名分别我执、俱生我执. 在佛以小乘佛法认为这是痛苦的根源,是轮回的原因.消除我执是佛教徒的一个修炼目标,认为没有我执就可以将潜在的智慧显现出来,成为有大智慧的人,即为'佛'.

王益区19575009903: 关于佛教的“无我”佛说无我我有怀疑<br/>佛说人死后有中阴
詹行瑞易: 根据南传上座部佛法,佛陀明确指出世间是:无常、苦、无我 目录: 1、人是什么 2、关于无我的比喻 3、没有中阴身 4、如何修行以亲证亲见无我? 正文: 1、人是什么 ...

王益区19575009903: 如何制心一处 -
詹行瑞易: 一切色、声、香、味、触受、感复受……只要做到看只是看,听只是听,闻只是闻,尝只是尝,触只是触,起念只是觉察,这表示不要造作出“自我”.佛陀教导我们:如果这样修习,“自我”就不会存在,制当“自我”不存在,苦也就止息了. 无论什么时候什么状态,心的思维只限知制在需要的时候,该停的时候需要提醒自己停止,该行动的时候需要提醒自己行动.即不是静如止水,也不是动如波涛,如同水的流动一样,自然、随顺,不去刻意的控制,不执著于任何意念道,来了就来了,走了就走了,这样自己就是自己的主人.

王益区19575009903: 色受想行识是什么意思 -
詹行瑞易: “色”,有形质碍之法名为色,就是一般所说的物质.佛教所说的色有十四种,所谓四大、五根、五尘.“四大”即指地、水、火、风.“五根”即眼、耳、鼻、舌、身.“五尘”即色、声、香、味、触.这十四种都是色法,五蕴中的色法指众生的肉体,如皮、肉、筋、骨等.“受”,就是感受,以“领纳”为义,指感觉、感情,如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领纳色、声、香、味、触、法等“六尘”所产生的喜、怒、爱、乐等感受.“想”,取像之义,指知觉、想象,于善恶、憎爱等境界中,形成概念及表象的作用.“行”,造作之心能趣于果名为行,指心理活动,亦即对外境生起贪、瞋等等意念.“识”,了别之义,指“意识”,也就是对于外境之分别与记忆等意识活动.

王益区19575009903: 佛经上'以色见我'是什麽意思?我真不懂故别长篇大论别说自己也不明
詹行瑞易: 佛经上的“色”这个字是个缩略语,根据上下文的不同指两个不同概念--指五蕴中色蕴,或者六尘中色尘. 五蕴(色、受、想、行、识)中的“色蕴”是通俗地说就是指一...

王益区19575009903: 我一直都很好奇阴佛到底是怎么变超神的 -
詹行瑞易: '五阴无我'的这句经文,是佛教的'无我观'. 五阴是什么?五阴就是'我'的代名词.五阴即指色、受、想、行、识.我人是由物质和精神聚集的和合体;所谓物质,在佛法里叫做'色';所谓精神,在佛法里是指受、想、行、识而言. ...

王益区19575009903: 佛教 "不受诸法" 是什么意思 -
詹行瑞易: 师兄,你好歹给长点的句子啊,出哪里的出处啊,这让人怎么回答你...一个白话意思是人无明,不能修行佛法,一个是修行有成,不受世间六道轮回的干扰.

王益区19575009903: 佛教中色受想行识之五蕴分别指什么? -
詹行瑞易: 五蕴,是五类不同的事素.同类相聚,每一类都包括了很多的事素,所以叫蕴,蕴就是聚集的意思. 经中曾说:五蕴像五个拔刀的贼,这正是使众生苦迫,而无法逃脱魔区的东西. 一、色蕴:色的定义是『变碍』,是可碍又可分的.有质碍,...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