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风景区的历史沿革

作者&投稿:恽胜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桃花源风景区的介绍~

桃花源风景区位于湖南省桃源县城西南部15公里,地处沅水下游。地理位置为东经110°25′—110°27′,北纬28°47′—28°49′。为东晋诗人陶渊明笔下奇文《桃花源诗并序》所述避秦绝境原型,后人所称“世外桃源”真迹。桃花源风景名胜区总面积157.55平方公里。其中“世外桃源”主体景区15.8平方公里,“武陵人捕鱼为业”的沅水风光带水域44.85平方公里,外围保护区96.9平方公里。主体景区包括桃花山、桃源山、秦人村、桃仙岭四个景区。人文景观古老神秘,自然景观丰富多姿。内部景界幽奥秀美,外部景界雄浑壮阔。既有以自然山水为基础的旅游环境美,也有以神话寓言为主题的“人间仙境”美,还有以社会文明为依托的民俗行为美。其曲峪幽径之静,寺观亭阁之盛,诗联碑刻之丰,历史传说之奇,实属罕见。其风景名胜始于晋,兴于唐,盛于宋。千古魅力,永垂不朽。为国内外关注的旅游热点。1【桃花源古镇】,正位于中国·常德·桃花源——历代官方权威认定的“桃花源”福祉之地,国家AAAA级旅游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桃花源景区旁,1600亩规模自成一域,由中国古镇开发运营专家——重庆同元集团开发建设管理。吞沅江水色、纳潇湘灵秀、揽武陵风光……桃花源古镇荟萃武陵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资源,齐聚“吃、住、行、娱、购、游”六大要素,独有藏风纳气的隐世格局,将成为湖湘首屈一指的国际旅游、休闲养生、自然与人文和谐共存的国际旅游休闲度假胜地!

桃花源位于湖南省桃源县城西南部15公里,地处沅水下游。地理位置为东经110°25′—110°27′,北纬28°47′—28°49′。为东晋诗人陶渊明笔下奇文《桃花源诗并序》所述避秦绝境原型,后人所称“世外桃源”真迹。位于泰山西麓,古时因桃花满谷而得名。这里山青树绿,水静沙明,自然环境幽静,空气清新醉人,游人至此犹如进入人间仙境。元代道士张志纯有诗云:“流水来天洞,人间一脉通。桃源知不远,浮出落花红”。桃花源辟有索道,乘索道可直达岱顶。  桃花源位于湖南省桃源县西南15公里的水溪附近,距常德市34公里。前面有滔滔不绝的沅江,后面是绵延起伏的武陵群峰,境内古树参天,修竹婷婷,寿藤缠绕,花草芬芳,有石阶曲径、亭台碑坊装点,宛若仙境。 桃花源分桃花山、桃源山、桃仙岭、秦人村4个景区,其中桃花山、秦人村为桃花源的中心,有桃花山牌坊、桃花溪、桃树林、穷林桥、菊圃、方竹亭、遇仙桥、水源亭、秦人古洞、延至馆、集贤祠等70余处景点。  从长沙西行200余公里,便可以到达常德桃花源旅游区。这里的主要景点有德山、铁经幢、夹山寺、壶瓶山、桃花源等。 东晋大诗人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曾描绘过一个令世人无比向往的桃花源,据考证,它就位于湖南北部的常德市桃源县。桃花源始建于晋代,到唐宋时发展到鼎盛阶段,在元代时毁于战乱,明清以后又开始复兴。历代以来,孟浩然、李白、韩愈、苏轼等大文豪都曾到过这里并留下墨宝。现今的桃花源景区内开发了桃仙岭、桃源山、桃花山、秦人村等景点,景区面积达到了150多平方公里,同时还有沅江风景线、战国彩菱城遗址、热市温泉等可供游览。如果你对那些新建的亭台楼阁不感兴趣,也至少可以享受到宁静的田园风光,那里的自然风光还是不错的,临沅江,靠群山,古树修竹遍面,《桃花源记》里所描绘的“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的意境尚可寻觅。此外,沅江自西向东流向洞庭湖,流经桃花源风景区将近70公里,这一带的沅江既有三峡之险,又有富春江之秀,更为桃源增添了不少美景。  桃花源在历史上就是中国古代道教圣地之一,有第三十五洞天、第四十六福地的美益。千百年来,桃花源咸集文人墨客,忙煞古今游人,陶渊明、孟浩然、王昌龄、王维、李白、杜牧、刘禹锡、韩愈、陆游、苏轼等都留下许多珍贵的墨迹。解放后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视察桃花源、关心桃花源。1995年3月24日,江泽民主席视察桃花源并题字。  1990年以来,桃花源开始了规模宏大的修复开发高潮。修复开发后的桃花源 ,有神话故乡桃仙岭、道教圣地桃源山、洞天福地桃花山、世外桃源秦人村四大景区近百个景点。每年一届的桃花源游园会,是湖南省“三节两会”的重要活动之一。

桃花源这个名胜古迹,神州大地家喻户晓,东晋大诗人陶渊明在《桃花源诗并序》中描绘的“世外桃源”,环球之内尽人皆知。久负盛名的桃花源究竟在何处?权威工具书《辞海》在有关“桃源山”条目的解释中明确指出,桃源山“在湖南省桃源县西南。下有桃源洞,又名秦人洞,白马洞”,“是东晋陶渊明所记桃花源的遗址。”
公元前2000多年,桃花源其地就早已是风景幽寂、林壑优美的风景名胜地。
夏、商两代,这里属百濮。周朝时,周成王大封诸侯,封熊绎为楚子。楚国是子爵,姓熊,故有“熊楚”之称。楚国处于南荒,王化所不及,可以擅自开拓疆土。于是楚子侵占百濮,将这一带改为“黔中”,桃花源即在黔中境内。春秋后期,楚平王(前528—516年在位)在今桃源县境内筑了采菱城(一说黄楚城)。从发掘出的采菱城(一说黄楚城)遗址来看,桃花源这一带虽属南荒,但开发较早,文化相当发达。战国四公子之一的楚春申君黄歇初封于武陵,曾把这一带治理成为礼仪之邦。加之物腴粮丰,桃花源这一带后来便成为秦时避难场所。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今桃花源之地被纳入黔中郡。西汉初年改黔中郡为武陵郡,辖13个县,包括今湖北西南部、湖南沅江流域以西、贵州东部及广西三江、龙胜等地。桃花源就在武陵郡的临沅县境内,当时叫乌头村。
东汉建武二十四年(48),伏波将军马援南征五溪“蛮”,曾驻军乌头村,今桃花源附近尚留有他避暑的“马援石室”以及他曾设帐的“营盘洲”。他的将士曾患瘟疫,当地老百姓献“三生汤”(即擂茶)为将士治愈瘟疫,因而桃花源这一带,留下关于擂茶的传说和以擂茶待客的习俗,相沿至今。就在此后两年,即东汉建武二十六年,从临沅县中析置沅南县,隶属武陵郡,桃花源属沅南县。
三国、两晋、南北朝,桃花源均属武陵郡沅南县。就在这一历史阶段的晋代(公元前3世纪中叶至5世纪初叶),桃花源这处山水风光胜地便开始有了建筑。明陈洪谟编纂的《嘉靖常德府志》载:“桃源观,晋人建。”道观因建在桃源山上,故名桃源观。“桃源山”这个山名在晋代以前即已有之;“桃源山”即是桃花之源或者桃树之源的山,是桃林茂密,桃花缤纷,美不胜收之处。南北朝宋永初二年(421),东晋大诗人陶渊明写下了千古杰作《桃花源诗并序》,描绘了一个没有纷争、没有剥削、没有压迫、丰衣足食、怡然自乐的理想王国——桃花源。这,既是对桃花源当时情况情景的写真,也反映了人民群众对和平宁静、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还体现了人民群众对黑暗社会的抗议和憎恨。陶渊明从小受儒家思想影响很深,也受了道家思想的影响,因而他的《桃花源诗并序》杰作中,既有儒家“大同世界”的理想,又有道家“小国寡民”思想的影子。陶渊明继承了楚文化和屈原的“楚风”,《桃花源诗并序》问世之后,石破天惊,使桃花源声名鹊起,现实中的桃源山、桃源观、桃花山、桃川(即桃源山滨临之沅江段)等名胜景物随之遐迩闻名。
惜桃源观于隋末被兵燹所毁。但风光秀丽的桃源山、桃花山却依然烂漫在奔流不息的桃川之滨,陶老先生勾勒的桃花源更深深地刻在了世人的心中。当朝,废武陵郡,改朗州,合临沅、沅南、汉寿3县为武陵县,桃花源属武陵县。
进入唐朝,桃花源得到了很好的保护与开发。唐初,大约公元730年,朝廷敕各道建玄元皇帝庙,于桃花源重建桃花观,并免除附近20户农户的徭役,以奉洒扫。天宝七年(748)夏五月十三日,又增至免除附近30户赋税,永充洒扫,守备山林。大历八年(773),桃源观道人瞿柏庭羽化,后人在桃源山建迹坛(因有瞿柏庭在登仙上升处留有8个趾印的传说)和瞿仙馆。建中二年(781),桃花源以道观为主的建筑群已具一定规模,并由官方确定下山界范围,据狄中立于会昌元年(841)所撰《桃源观山界记》称:“东西阔七里,南北长九里,东至厮罗溪五里,西至水溪二里,南至障山四里,北至沅江五里。”唐末五代道士杜光庭的《洞天福地记》云:“三十五洞桃源山,周回七十里,名曰白马玄光之天,在朗州武陵县。”在唐代,桃花源进入初兴时期。特别是在元和初年(807),著名文学家刘禹锡贬朗州司马时常到桃花源游览,题下《桃源佳致》并刻碑之后,桃源山、桃源洞、桃源观这晋代留下的名胜古迹和陶潜先生笔下的桃花源原址,更被官宦、文人、道士乃至百姓为之向往和探寻。元和十二年(817),桃源观道士陈通微与道友王志言乞准武陵太守韦乾度,将桃源观土级祠坛改修为石级祠坛,并配置多处建筑,使桃花源愈展名胜姿容。
由于陶渊明《桃花源诗并序》的深远影响,凡唐之著名诗人、文学家、士宦、道人等,对桃源山、桃源洞、桃源观几乎都倾心向往,倾情歌颂。据史料记载,在桃花源留下诗文的唐代名人多达四、五十人,其中有:孟浩然、张旭、王昌龄、王维、李白、刘长卿、韩愈、王建、刘禹锡、杜牧、李群玉、章碣、张等。
及至宋朝,桃花源得到更大的开发与修复,成为历史上的鼎盛时期。宋太祖乾德元年(963),朝廷把有名胜古迹桃花源的沅江中下游两岸地域从武陵县析出,另置一县,并以“桃源”为县名。其后不久,朗州改名为鼎州,桃源县及境内桃花源遂属鼎州。乾道一年(1165),鼎州改为常德府,桃源县及所辖桃花源随之属常德府。从宋初开始,桃花源大兴土木,广建道观。淳化元年(990),朗州官奉诏修建五百仙人阁,竣工后命名为望仙阁。政和元年(1111),权发遣广南西路转运副使张庄奏度龚元正为道士,营造梵宇,依山而建,分上中下3宫,共1330楹。翌年,宋徽宗御笔亲赐“桃川万寿宫”匾额,设提点掌管。淳祐元年(1241),龙阳(今汉寿县)人文必胜捐资修建武当行宫。宋代的桃花源,不仅建筑群一度辉煌至极,其地的山水植被也渐被培植得格外秀美丰腴。这些,既得益于因陶渊明《桃花源诗并序》巨大影响而日渐繁荣的桃花源文化的滋养,又反过来使桃花源文化更加丰富而鲜活,以致浸润整个神州大地。宋绍圣三年(1096),历史上第一部收辑自晋至宋诸文人写桃花源的诗文《桃花源集》(共4卷)由田孳编成。后于绍兴初年(约1131—1140)和淳熙七年(1180),又先后两次编成《桃花源集》,辑此前桃花源诗文数百首(篇)。整个宋代,先后有张咏、梅尧臣、张颙、王安石、苏轼、秦观、黄庭坚、胡宏、朱熹、陆游、姜夔、谢枋得等几十位诗人、词人和文学家又给桃花源留下诗、词和散文。
元代89年中,因朝廷不重视,桃花源不但没有得到修复和开发,反而在其末年顺帝在位时期(1333—1368),被兵燹毁为一片废墟。但以陶潜文化为灵魂的桃花源文化却是兵燹所无法毁掉的。这一时期,仍有不少著名文人来桃花源游览题咏。如张斛、元好问、许衡、吴澄、刘因、揭傒斯、萨都剌、傅若金等数十人,写下了不少关于桃花源的诗文。
明代,桃花源时修时毁,时兴时废。明洪武十二年(1379),桃源观住持道士尚维德在废墟上有所兴建,后道士龚贵乡继续兴建。明景泰六年(1455),湖南巡抚李某赞助住持道士谢智常在桃源观旧址建殿数楹,不20年即毁于风雨。成化十八年(1482),常德知府李泰赞助道士冯信通建三清龙虎殿、法堂、官厅,并募缘修饰神像。弘治十四年(1501),住持道士谭常仑修建桃源观山门及清风桥。正德十三年(1518),住持道士曾世显(号称桃道人)成片开荒扩种桃树,四处募化并动工修复荒废已久的武当行宫。至嘉靖四十年(1561),方告竣工,而曾道人募化经营竟长达43年之久。就在这一时期,常德知府林应亮建亭于桃源洞口,并题刻“洞口长春”石额。万历三年(1575),湖南巡抚赵贤重镌唐刘禹锡所题“桃源佳致”碑。万历十八年至二十三年(1590—1595),中丞江东之规划在桃源洞外隙地垒石砌园亭一座,未待完成即去职。湖广右参政陈性学,继续砌筑,未几完工,建成八方亭(即今方竹亭)。万历三十二年(1604),湖广按察使司分巡湖北道副使刘之龙嘱桃源县令魏以克于桃源洞前修建堂宇,为廊为庑,为厅为门,茶厨庖舍毕具。环以墙垣,又引洞中流水注入亭前小池,题为“灵仙之府”。万历三十五年,湖广按察使司副使李廷谟与桃源县令黄涞,命主簿何伯熹在灵仙之府两厢空地建房数间。万历三十七年,湖广布政使司参政兼分巡湖北道郭显忠与县令黄涞,赞助僧人张定性建大士阁五椽于桃花山顶,奉祀大士像。天启年(1620—1927)间,因桃源洞口天然石桥倾仄,桃源主簿孙廷蕙主构木桥一座,是为遇仙桥。约在明末清初(公元17世纪中叶),新建黄闻阁于黄闻山顶。与此同期,桃花源滨沅江一带的道观建筑群,又再次毁于兵燹。随着时间推移,始建于晋的风景名胜桃花源和陶渊明的《桃花源诗并序》愈显名胜古迹和千古杰作的文化穿透力。明代的文人,对桃花源及桃花源文化,仍十分向往和热心探究。隆庆年(1560—1570)间,湖广按察使冯子京据宋人所编之集,补其缺失,更为诠次,又增以元、明文人作,编成《桃花源集》3卷。整个明代,在桃花源留下姓名和有桃花源诗文作品问世的诗人、士宦就达68位之多,其中有王、薛暄、文澍、王守仁、龙孚德、江盈科、袁宏道、杨嗣昌、张镜心、李得阳等。
历经清代260多年,桃花源陆续得以修复,但远不如唐宋兴盛时期。清初,邑人罗其鼎倡修渊明祠(又名靖节祠),并于祠前种桃千树。康熙四年(1665),桃源知县陈洪范赞助山僧募修桃川古殿未成。约在康熙十九年至四十七年(1680—1708),先是湖南巡抚汪子元欲重修桃川宫,未果;后其第子李永清继续修建而竣工,然其规模大不如前。康熙四十八年(1709),湖广提督俞益谟于桃源洞前建伴霞亭,于遇仙桥左下方建方竹亭(后为风雨所废)。又铸桃川玄岳行宫钟(高五尺、围一丈一尺八寸)。乾隆八年(1743),桃源知县王增华倡修桃川书院于桃川宫附近。乾隆十八年(1753),桃源知县屈宜伸增筑桃川书院围墙,并建二堂、斋房。嘉庆、道光间,桃源县教谕杨先铎和候宫举人吴玉麟一同在桃源洞口空地种桃300株。道光二十五年(1845)冬月,桃源知县景见渊明祠日就倾朽,特倡修,命县人赵士逢董其事。翌年二月竣工。咸丰元年(1851),知县朱元增刊陶潜《桃花源诗并序》于渊明祠。咸丰四年,桃花源建筑群除黄闻阁、渊明祠、方竹亭外,多毁于兵火,幸存者也日渐残破。咸丰六年,县人方大定倡修关圣宫于桃花源,未竣工。咸丰八年,知县熊镇南重修大士阁,未竣工。同治元年(1862),县人王道凤、曾云樵等建成关圣宫(遗址在今菊圃),释常林为之塑像。同治四年,桃源知县孙桐生续修成大士阁。同治九年(1870),桃源知县麻维绪刊陶潜、刘长卿、李白、王维、孟浩然、张旭、韩愈、刘禹锡、张、王建、曹唐、王安石、苏轼、黄庭坚等14人题咏桃花源诗文于集贤祠内。光绪十四年(1888),桃源知县余良栋开始清理在桃源洞、桃川宫前后左右的桃溪校经书院(即桃川书院)膏火田,次第清丈得田土495亩,从其中提出田70亩、熟土10亩付渊明祠、延至馆道士,岁以租入作香火费,又提出田20亩及缆船洲罾埠一所,以其租入备桃花源建筑岁修费,又由书院董事每年支给黄闻阁住阁人食谷十石。不久,即将坐落在渔人问津处之校经书院迁往县城。光绪十七年(1891),大雨雹,渊明祠屋瓦碎落。知县余良栋建庙于大士阁后山顶,移奉渊明神主。光绪十八年,知县余良栋重修渊明祠,并缘山布置亭阁,按《桃花源诗并序》题名为问津亭、穷林桥、延至馆、水源亭、桃花潭、渔人从入处、豁然亭、寻契亭、高举阁、渔人辞去处、既出亭、向路桥凡12处。
继明代桃花源道教文化面纱的“薄”化和陶潜文化本色的强化,清代更往这方面跨进了一大步。乾隆皇帝高宗(1736—1795在位)所写桃花源的两首诗(《拟桃花源中人送渔郎出源》、《拟渔郎复至桃源不复得路》),均以陶渊明《桃花源诗并序》为本体,据而咏叹抒怀。清代间,从乾隆十九年(1754)到道光二十六年(1846),不足百年间,就先后有桃花源大士阁住持僧一休、武陵秀才唐开韶和武陵庶吉士胡绰,相继编成《桃花源洞天志》、18卷本《桃花源志略》和13卷本《桃花源志略》。这些桃花源志书无不以陶渊明的《桃花源诗并序》为本,对已逾千年的名胜古迹桃花源进行记述和研究。整个清代,文人墨客、士宦名流更是纷纷亲往或遥相寄咏桃花源,仅有史料记载者就多达百余人,其中较有名气者如陈士本、罗人琮、李渔、查慎行、俞益谟、王文治、张百龄、陶澍、石达开等。
民国时期,桃花源也稍有修复和开发。民国三年(1914),桃源知事杨瑞鳣赞助主持修梅道人李贯在大士阁故址修建观宇(大士阁于民国元年毁于火),夏四月告成,规模比原大士阁有所扩大,题为桃花观,并将大士堂改名为“古隐君子之堂”,以奉祀陶渊明像;又于堂左筑一别舍(即今息机别馆);舍外复建一亭,取陶渊明诗意命名为蹑风亭。秋九月九日,杨瑞鳣精选《洞天唱和集》中较优诗文及古人名作勒石20余方嵌壁,并树桃花石“福、寿”屏风(福寿二字分刻二面)于正厅。民国32年(1943),在县人国民党中委覃振及省参议长唐伯球的倡议下,于桃花山头门建桃花源牌坊。同年,迁延至馆于山后,于馆原址建玩月亭。
新中国成立后,共产党和人民政府非常重视桃花源的保护、修复和开发。1959年,湖南省公布桃花源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63年,湖南省文物部门拨款修整穷林桥、菊圃、玩月亭等建筑,并对桃花源其它古迹进行了修缮和油漆。1973年,省文化部门拨款修复桃花山头门牌坊、蹑风亭、集贤祠等建筑。1975年,桃花源文物管理所恢复。1976年重修桃花观山门。1977年,县政府拨款修复豁然轩(原名豁然亭)、延至馆,油漆遇仙桥。1980年,省文化厅拨款整修菊圃,建桃源佳致碑亭。1982—1983年,省文化部门拨款修复水源亭,新建碑廊,并将历代碑刻17方移至碑廊内。1983年春,县委、县政府组织县直单位各级干部在桃花源种桃一星期,共种桃4310株。这年夏秋之交,桃花源连遭暴雨,致桃花观东西二面滑坡,遇仙桥被冲坏。省文化厅拨款数十万元,整修遇仙桥等17处被毁坏的建筑,整修游路,很快就使面貌改观。1984年,省水电厅拨款整修御碑池,建怡然桥。同年秋季,维修玩月亭和桃花观前殿,砌修蹑风亭下平台。1985年,整修集贤祠,构建憩庐,筹建秦人宅宾馆,翌年完工。1986年,修整游路,再度维修蹑风亭、穷林桥等建筑物。1987年,湖南省政府公布桃花源为省级风景名胜区,列入省十大风景名胜区之内。省文化部门拨款40万元,修复高举阁,1990年竣工。桃花源虽经文化大革命期间的损毁,到20世纪80年代末,已经展现出自明、清以来没有过的新规模、新容颜、新活力和新意境。
当时代步伐迈进20世纪9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的盛世春风吹绿了桃花源这方神奇的山水田园。从1991年至今,这10余年成为桃花源历史上修复开发的又一鼎盛时期。在中共湖南省委、省政府的关怀下,中共常德市委、市政府,桃源县委、县政府,直接领导了这次大规模的修复开发工作。1991年,批准成立了湖南省桃花源风景名胜区管理处。1991年冬至1992年春,完成了第一期修复开发工程,修复和新建了桃花源跨国道大牌坊、渊明园、桃花湖、刘禹锡草堂、咏归亭、花影亭、双星亭、五柳湖、水府阁(又名黄闻阁)、问津亭、黄闻山庄、秦人洞、豁然台、秦人居、竹廊、公议堂、奉先祠、延至馆、自乐桥、余荫堂、奇踪馆、傩坛等景点。1992年冬至1993年春,完成了第二期修复开发工程,修复和新建了桃川万寿宫(上宫)、天宁碑院、悠然园、忘岁园、八仙亭、秦城、秦人古道、玄亭等景点。此外,还修建一批供食宿的宾馆、餐馆等旅游设施及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1996开始,展开了以挖掘桃花源文化内涵、开发沅水风光和完善景区功能配套为重点的第三期修复开发工程。修复、整修和配套了一部分景点,包括桃林、菊圃、渊明祠、集贤祠、桃花观、水府阁观景台、桃川宫、天宁碑院、沅水风光线等处。2000—2003年,拆迁了部分有碍观瞻的建筑物,大搞“三植”(植古树、植古藤、植草皮)工程,开发了栖霞园、整修了菊圃,改造了半月台,新修了天宁碑院聚贤桥,增加了景区的亮点与卖点。短短10年时间,三期工程共投入资金2亿元,修复开发景点88个,完成各类建筑面积近10万平方米,封山育林300余公顷,植树50万株。并在此基础上,成功地举办了多届桃花源游园会、桃花节和桃花源“福”文化节、蟠桃会。有千多年历史的古老而神秘的桃花源,以更加清秀优美的风姿展示在人们面前。




青冈栎历史
如今桃花源国家森林公园,已是商贸、旅游、娱乐的理想场所,也是投资兴业的黄金宝地,这里晨钟暮鼓、香烟缭绕、商贸云集、游人如织,“世外桃源”的太平盛世,得以真正再现,她象一颗璀璨的明珠,把神奇古老的桃花源装点得分外娇绕、妩媚。 2动植物资源编辑植物群落桃花源美景花源位于中亚热带北缘湘、鄂、川山地丘陵植被区...

越南有哪些好玩的地方
万柱海滩: 东兴人称茶古海滩为“万柱海滩”,是根据当地华侨、华人对海滩的称呼而来的。茶古海滩位于茶古半岛上,沙滩平缓,长数公里,沙细而白,是理想的海滨浴场。海上桂林—下龙湾: 下龙湾是越南最著名的风景区,越南人自称其为世界第八大奇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94年将下龙湾列入世界遗产目录...

佛山的南风古灶是世界最古老的龙窑,你知道有什么历史吗?
佛山的南风古灶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龙窑,自明正德年间建窑乃至今保存完好沿用至今的唯一并存的古窑。已有五百年的制陶历史而闻名世界,被载入吉尼斯世界纪录!

迷茫的老宅男一个人去哪里旅行比较好?
3、现代花源--水墨婺源 地理位置:位于赣东北,东邻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衢州市,西毗景德镇市,浮梁县,乐平市,北枕国家级旅游胜地黄山市,南接江南第一仙山三清山,铜都德兴市。婺源是一颗镶嵌在皖、浙、赣三省交界处的绿色明珠。婺源素有“书乡”、“茶乡”之称,是全国著名的文化与生态旅游县,被外界...

成都职业技术学院的历史沿革
2003年,成都市新华职业高中和成都旅游职业学校两所职业高中合并,成都职业技术学院成立。2006年,成都市房地产中等专业学校并入成都职业技术学院。2007年11月,LG电子成都教育中心在成都职业技术学院成立。 2009年4月10日,成都职业技术学院国际旅游学院暨法国雅高学院(成都学院)在新津县花源镇成立。 2010年...

成都职业技术学院花源校区的专业设置和实训设施如何?
酒店大堂等设施,总面积超过10000平方米,还设有高品质的实习酒店,提供55间客房。这些设施配合校外实训基地,为实践教学和职业培训提供了坚实支持,实现校企紧密合作。值得一提的是,实训大楼内的文物展览室展示了校区建设工地出土的商周时期文物,展现了校区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旅游文化内涵。

越南有什么好玩的地方
1、芽庄 芽庄位于越南中部,是著名的海滨城市和港口城市,拥有全越南最美的海滩,背靠起伏的山峦,面朝辽阔的大海。2、岘港 在西方人看来,越南岘港和夏威夷的海滩一样,都是完美的旅游度假宝地。3、巴拿山 4、湄公河三角洲 湄公河三角洲是越南最南端的地区,包含流入越南东海的湄公河,这个地区环绕着...

成都树德中学的历史沿革
1929年,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九军副军长孙震在四川省成都市捐资创办树德义务学校,后改名为树德第一小学。1929年之1932年期间,孙震先后创办四所树德小学,当小学第一班毕业的1932年,为了贫苦子弟能够升中学,孙震又开办了树德初级中学,分设男女学生部,男生部设在宁夏街树德里,女生部在宁夏街树德巷。1937...

成都外国语学校的办学历史
成都外国语学校改为成都市教育局直属自收自支民办完全中学,设有初中部、高中部、国际部,设有英语、日语、法语、德语4个外语语种。 2015年10月,攀枝花东区人民政府与成都外国语学校签订合作办学协议,在攀枝花市东区炳二区创办成都外国语学校攀枝花学校,计划2017年9月1日投入运营。

建宁县15032575735: 桃花源风景区的介绍 -
蒙怡元胡: 桃花源风景区位于湖南省桃源县城西南部15公里,地处沅水下游.地理位置为东经110°25′—110°27′,北纬28°47′—28°49′.为东晋诗人陶渊明笔下奇文《桃花源诗并序》所述避秦绝境原型,后人所称“世外桃源”真迹.桃花源风景名胜区总...

建宁县15032575735: 常德十景的常德十景之桃源仙境 -
蒙怡元胡: 该景位于桃源县境内国家AAAA级旅游区桃花源,是东晋大诗人陶渊明笔下描绘的人间仙境,至今已有1600多年历史,有三十五洞天、四十六福地之称,其山水田园之美、寺观亭阁之盛、诗文碑刻之丰、历史传说之奇,举世罕见.人间仙境,世外桃源成为了世代凡人的精神寄托和理想追求.

建宁县15032575735: 桃花源导游词与景点介绍(初一的) -
蒙怡元胡: 桃花源是我国东晋大诗人陶渊明笔下奇文《桃花源记》所描述的避秦绝境原型,后人所称“世外桃源”真迹,距今已有1600余年的历史.其山水田园之美,寺观亭阁之盛,诗文碑刻之丰,历史传说之奇,举世闻名,具有很高的游览价值、历史价...

建宁县15032575735: 桃源的名胜古迹 -
蒙怡元胡: 桃源县人文景观极为独特.桃花源是东晋大诗人陶渊明描绘的人间仙境,至今已有一千六百多年的历史.其山水田园之美,寺观亭阁之盛,诗文碑刻之丰,历史传说之奇,举世闻名,具有很高的游览价值、历史价值和文化艺术价值....

建宁县15032575735: 桃花源的名胜古迹 -
蒙怡元胡: 桃花源是东晋大诗人陶渊明描绘的人间仙境、世外桃源,至今已有一千六百多年的历史.其山水田园之美,寺观亭阁之盛,诗文碑刻之丰,历史传说之奇,举世闻名,具有很高的游览价值、历史价值和文化艺术价值.桃花源位于湖南省桃源县境...

建宁县15032575735: 桃花源在我国什么地方 -
蒙怡元胡: 东晋大诗人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曾描绘过一个令世人无比向往的桃花源,据考证,它就位于湖南北部的常德市桃源县. .1990年以来,桃花源开始了规模宏大的修复开发高潮.修复开发后的桃花源 ,有神话故乡桃仙岭、道教圣地桃源山、洞天福地桃花山、世外桃源秦人村四大景区近百个景点.每年一届的桃花源游园会,是湖南省“三节两会”的重要活动之一.

建宁县15032575735: 真正的桃花源是在湖南常德么 -
蒙怡元胡: 桃花源得名自陶潜的《桃花源记》.“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由此可见,桃花源的地理位置应位于“武陵”这个地方.那么武陵到底在哪儿呢,《通典》卷一百八十三:“朗州今理武陵县.春秋、战国时皆属楚地.秦昭王置黔中郡...

建宁县15032575735: 湖南的武陵源,桃花源,哪个是陶公笔下的仙源? -
蒙怡元胡: 在东方,世外桃源是一个人间生活理想境界的代名词.千百年来,完美主义者无不在苦苦追寻、刻意营造自己想象中的“世外桃源”.陶渊明向人们描述的“世外桃源”,位于湖南省桃源县境内,背倚雪峰山脉,面临八百里洞庭湖,要居武陵源...

建宁县15032575735: 桃花源风景名胜区为什么叫桃花源 -
蒙怡元胡: 语出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渔人顺流而下,发现一片桃花林,走到桃花林的尽头,发现了一个入口,进去以后发现了因躲避战乱隐居于此的人们,生活平静安宁.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