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里木盆地基底特征

作者&投稿:英奖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地层、构造及沉积特征~

(一)地层与侵入岩
本区地层从上古生界至新生界均有出露(见图1—2),其走向与构造线近一致。沉积类型多样,岩相复杂,厚度变化大。山地多出露古老地层,以古生界最为发育;盆地内塔里木地台由前震旦纪变质岩系组成,由于该地台长期处于相对稳定状态,因此在平缓的古生界上覆盖了近于水平的陆相沉积为主的中、新生代沉积地层。其上部的第四纪地层发育齐全,均为陆相沉积,包括冲积、洪积、风积、湖积、化学沉积、残坡积和冰水堆积等。
区内自元古宙至喜马拉雅期6个构造运动中均有侵入岩生成,以华里西期类型最齐全。蛇纹岩,基性-超基性、中性、酸性、碱性岩均有分布,以正长岩、花岗岩为主。

图1-2 塔里木盆地地质简图


图1-3 塔里木盆地构造纲要图

(二)构造与沉积特征
研究区地域辽阔,地质构造相当复杂。宏观上以塔里木地台为中轴,北侧属天山-兴安褶皱区,南侧为昆仑-秦岭和滇藏褶皱区(黄汲清等,1965)。
塔里木盆地是一个以周边山系为边界的中新生代盆地,其边界超壳断裂控制了盆地的构造演化。现今的盆地构造格局开始形成于古生代的晚二叠世,中生代和新生代在此基础上有不同程度的继承性运动。根据构造演化特征,可划分出塔北隆起、塔中隆起、塔南隆起及库车坳陷、北部坳陷、西南坳陷、东南坳陷等三隆四坳7个一级构造单元和22个二级单元(蔡春芳等,1997)(图1-3)。盆地南北向基底构造剖面特征如图1-4。可以看出,在沙漠区内,地块相对较稳定,除个别地段外,中生代和新生代升降幅度不大,而主要是老、新第三纪沉积作用的“填平补齐”,使沙漠区第四纪以来的沉积厚度各地变化不大。唯有麻扎塔格山、乔喀塔格山一带和民丰北凸起有第三纪基岩出露于地表(蔡春芳等,1997),也正是它们局部地控制和影响了沙漠区地下水的补给和径流。沙漠边缘的坳陷区中新生代一直处于相对沉降地带,尤其第四纪以来在这些地带沉积了巨厚的松散砂、砾、卵石层,最大厚度达1000m以上,为地下水的储存、运移提供了有利条件。

图1-4 塔里木盆地南北向基底构造剖面特征图

主要河流及其特征:
较大河流有南部的叶尔羌、克孜勒、盖孜、和田、克里雅、车尔臣(且末)等河,北部的阿克苏、台兰、渭干、库车及开都(下游称孔雀)等河。自然状态下,上述河流能汇纳到塔里木河;在大量引水灌溉情况下,现有水汇入塔里木河的,只有阿克苏、和田、叶尔羌3条大河。
从周围山区流到盆地的年径流量约370亿立方米,东经84°以东面积占45%,产生年径流量18%,加上塔里木河向东输送的水量32亿立方米,实占26%;西部面积占55%,产生年径流量82%,减去向东输送部分,实占74%。

扩展资料地质构造:
塔里木盆地是大型封闭性山间盆地,地质构造上是周围被许多深大断裂所限制的稳定地块。地块基底为古老结晶岩,基底上有厚约千米的古生代和元古代沉积覆盖层,上有较薄的中生代和新生代沉积层,第四纪沉积物的面积很大。
油气资源:
塔里木盆地是中国最大的含油气沉积盆地。目前已探明油气资源总量约为160亿吨油当量,被地质学家称为21世纪中国石油战略接替地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塔里木盆地

(一)塔里木盆地基底岩相构造特征

1.基底的形成与演化过程

塔里木盆地基底的形成和演化大体可划分为太古宙古陆核形成阶段、古—中元古代原始克拉通板块形成阶段和新元古代洋盆闭合、块体拼合、泛古陆形成阶段。因此,塔里木盆地的基底是由太古宙相对稳定的结晶基底和元古宙的褶皱基底构成的双重基底。

(1)太古宙古陆核形成阶段

太古宙变质岩系主要分布在库鲁克塔格的辛格尔及库尔勒以东、阿尔金山前因格布拉克和大黑山、南天山奥图拉托格拉克及中天山尾亚等地区(车自成等, 1996;董富荣等,2001)(图2-1-1)。铁克里克可能有新太古代变质岩系分布。

库鲁克塔格地区太古宙变质岩系出露面积较大,古—中太古代变质岩均有出露,新太古代阜平期和五台期变质岩发育。包括托格拉克布拉克片麻杂岩、驱狼沟片麻岩、红卫庄片麻杂岩等,为克拉通内区域中高级变质作用,具多期变质特征, 残留有麻粒岩相(紫苏辉石、红色黑云母)、高角闪岩相 (矽线石-钾长石), 表现为中压相系低角闪岩相(蓝晶石)变质, 为一退变质系列。其变形特征具深部构造相特点, 构造面理为片理、板状片麻理、条带状构造,褶皱以流褶皱为主的塑性流动变形,形成穹盆构造,后被近EW向的线性构造叠加(董富荣等,2001)。 目前对辛格尔一带太古宙变质岩系同位素年龄已做了详细研究, 托格拉克布拉克片麻杂岩曾获得了Rb-Sr等时线年龄 (1778.18±145.37)Ma (高振家等, 1993)、Sm-Nd等时线年龄(3362±691)Ma,片麻杂岩中的角闪石Sm-Nd等时线年龄(3263±129)Ma、Rb-Sr年龄2778Ma(胡蔼琴等,1993),董富荣等(2001)认为3362Ma、3263Ma为其形成年龄,而2778Ma、1778Ma为其变质年龄。红卫庄片麻杂岩所获得的Sm-Nd全岩等时线年龄为(2854±594)Ma,Rb-Sr全岩等时线年龄(1350.93±14.12)Ma(胡蔼琴等,1993),前者为其形成时限,后者则为Sr均一化最晚一次热事件年龄。在塔里木盆地东缘敦煌岩群斜长角闪岩中,获得Sm-Nd等时线同位素年龄值为3487Ma和3237Ma(李志琛, 1994)。

图2-1-1 新疆太古宙变质岩分布示意图(据董富荣等,2001)

阿尔金山山前仅出露新太古代阜平期变质岩(车自成等,1996)。因格布拉克、大黑山一带分布一套由表壳岩和变质深成岩组成的变质杂岩,其中以变质深成岩为主。表壳岩呈包体形式赋存于片麻杂岩之中,斜长角闪岩、角闪斜长片麻岩、基性麻粒岩、透闪角闪黑云变粒岩、角闪钾长变粒岩为主。原岩为基性火山岩及碎屑岩(王广耀等, 1987),斜长角闪岩由普通角闪石、斜长石及石英组成。根据紫苏辉石的出现和变质矿物组合,将岩系划分为麻粒岩相和高角闪岩相两类(王广耀等, 1987): 中压高角闪岩相为单斜辉石-普通角闪石带; 中压麻粒岩相为二辉石带,具递增变质特征,为区域动力热流变质作用。该变质岩系属深部构造相变形, 构造面理为片麻理、片理和条带状构造, 广泛发育无根褶皱,流褶皱常见,以塑性流动及化学分异变形作用为主。青海省地质矿产局区调队曾在拉配泉北东获得该岩系斜长角闪岩锆石U-Pb年龄2462.5Ma(王云山, 1987),其平均年龄为2587.37Ma(车自成等,1996);后又获得角闪麻粒岩、麻粒岩全岩Sm-Nd等时线年龄(2787±151)Ma(车自成等,1996),基性岩Sm-Nd等时线年龄为(2792±208)Ma,为新太古代阜平期产物。

南天山新太古代变质岩出露于辛格尔断裂以北奥图拉托格拉克一带, 为阜平期和五台期变质岩。主要由表壳岩及变质深成岩组成, 其中变质深成岩约占80%。阜平期表壳岩为沙窝大沟岩组, 变质深成岩巴什托格拉克片麻杂岩; 五台期表壳岩及变质深成岩均为沙窝布拉克片麻岩套。特征变质矿物为铁铝榴石、蓝晶石、透辉石和普通角闪石等, 属中压低角闪岩相蓝晶石带, 为区域中高温变质作用。 巴什托格拉克片麻杂岩的片麻岩Sm-Nd全岩等时线年龄值为 (2655.6±203.9)Ma(冯新昌等, 1998), 它代表片麻杂岩形成时间,为阜平末期的岩浆侵入事件。沙窝布拉克片麻岩套最大特色是石英为蓝色,与库鲁克塔格地区的蓝石英片麻状花岗岩可以对比,二者为同期的侵入产物,蓝石英片麻状花岗岩的锆石Pb-Pb蒸发年龄为2582Ma、2478Ma(董富荣等, 1998), 因此沙窝布拉克片麻岩套亦为五台期末期的岩浆侵入产物。

中天山仅见新太古代五台期变质岩, 出露于新疆哈密尾亚一带。表壳岩为冬瓜岭岩组,变质深成岩为亚西岭片麻岩套,两者的比例各占一半,属花岗-绿岩区。为区域动力热流变质作用类型, 低压变质相系, 为多相变质的递增变质相带。麻粒岩中曾获得Sm-Nd全岩等时线年龄2373Ma(董富荣等, 1998), 因受到尾亚超单元热变质作用的影响,致使年龄偏低,但变质已达麻粒岩相,深成岩已变成灰色片麻岩,无疑是太古宙变质岩。

由上所述, 太古宙变质岩系的特征, 基本反映了大陆基古陆核的形成。库鲁克塔格辛格尔南的古—中太古代变质岩(托格拉克布拉克片麻杂岩),代表了塔里木北部的陆核;阿尔金构造带北侧因格布拉克一带分布的阿尔金杂岩(车自成等, 1996),代表了塔里木南部的陆核。其时代北早南晚, 表明塔里木南、北基底“生来” 就有较大差异, 这种差异影响着后来的构造发展历程。

(2)古—中元古代陆块发育阶段

北塔里木块体克拉通化发生在中元古代。库鲁克塔格地区太古宙主体岩石组合是托格灰色片麻岩系,其上被原兴地塔格群不整合覆盖。在辛格尔以南可见原兴地塔格群与下伏岩系的不整合面: 原兴地塔格群底部砾岩分别覆盖于托格灰色片麻岩和红卫庄花岗片麻岩之上,底砾岩的砾石主要为花岗片麻岩类,大者达30~100cm,分选较差, 向上过渡为含磁铁矿的石英岩。虽然不同地段兴地塔格群遭受不同程度变质作用改造,但从宏观上看仍是一套以碎屑岩-碳酸盐岩为主的建造,代表了塔里木克拉通的第一套沉积盖层。不整合于其下的花岗片麻岩锆石的U-Pb年龄(1940±14)Ma表明, 北塔里木块体克拉通化发生在中元古代, 与华北克拉通相当。北塔里木地块广阔平缓负磁异常特征, 可能是古、中太古界之上巨厚的新太古界—元古宇沉积盖层层系的反映。南塔里木块体的克拉通化发生在中—新元古代。阿尔金地区中元古界巴什考供群下部为酸性凝灰岩夹片理化砂岩与炭质粉砂岩, 中上部为绿片岩、灰岩与粉砂岩互层; 塔昔达坂群下部为砂岩、粉砂岩夹硅质岩、灰岩与安山玄武岩, 中部为砂岩、绢云片岩、千枚岩夹凝灰熔岩和灰岩,上部为中厚层灰岩、白云质灰岩、白云岩夹绿片岩。索尔库里群为浅海相砾岩、石英砂岩、鲕状及竹叶状灰岩,发育底砾岩。沉积组合也表明该区中、新元古代构造环境由活动趋于稳定。南、北塔里木块体之间及周缘发育元古宙洋盆。

(3)新元古代洋盆闭合、陆块拼合与大型克拉通形成

1)阿尔金北缘新元古代缝合带。沿阿尔金山北缘自西向东从新疆的红柳沟、拉配泉,到甘肃的阿克塞、肃北一线,发育一条蛇绿岩带。在红柳沟-拉配泉一带,蛇绿岩带出露于阿尔金麻粒岩带的南侧, 主要由枕状玄武岩、细碧岩、硅质岩以及大量超镁铁-镁铁质岩块组成。主要岩石为变质橄榄岩相的斜辉辉橄岩及少量纯橄岩;部分岩块以堆晶岩为主, 由堆晶纯橄岩、异剥橄榄岩、辉石岩、堆晶辉长岩组成; 岩带中还有较多的辉绿岩块。

贾承造等(2004)得到了玄武岩和辉长岩的Sm-Nd同位素等时线年龄为(949±62)Ma(2σ),其εNd(t)=+5.9, MSWD=3.55。辉长岩等时线年龄为(829±60)Ma(2σ),εNd(t)=+6.5, MSWD=0.93。前者可能代表了蛇绿岩的形成年龄 (即蛇绿岩套从地幔分异年龄),后者(829±60)Ma应是岩浆房最后固结年龄(即辉长岩结晶年龄),以辉长岩的等时线年龄代表蛇绿岩的成岩年龄应是合适的。

阿尔金山北缘以蛇绿岩带为标志的缝合带,代表了该区新元古代的大陆拼合。此外,郭进京等(1999)认为中祁连地块曾经历了900Ma左右的拼合作用。虽然阿尔金山北缘蛇绿岩带为代表的构造带,是否与中祁连新元古代构造带相连, 目前还不清楚,但新元古代中国主要陆块均经历了多块体的拼合,该次陆块的拼贴是全球中、新元古代格林威尔造山作用和Rodinia超大陆的一个组成部分。

2)塔里木盆地中央新元古代岩浆弧。位于中央隆起带的塔参1井, 钻穿沉积盖层后钻遇前寒武纪基底。塔参1井基底岩石的主元素分析表明(贾承造等,2004), 岩石应属闪长岩,其SiO2含量为54.7%-55.2%。Na2O含量(5.63%~5.76%)比K2O含量高(2.39%~2.67%)。稀土元素配分型式显示LREE弱富集, 没有明显的Eu异常。痕量元素原始地幔标准化曲线(Sun和McDonough,1989),与Nb和Ta强亏损的与俯冲相关的岩浆岩类似(Briqeu等,1984)。在Rb-Y和Nb/Rb-Yb/Ta相关图解中,样品均落入火山弧区(Pearce等, 1984)。Sr-Nd同位素组成也与岩浆弧花岗岩类相当 (Barbarin,1999),其初始εNd介于-4.4与-9.5之间,初始87Sr/86Sr在0.705756~0.706666之间。

塔参1井寒武系不整合覆盖在花岗岩类之上,从采自基底的岩心得到三件角闪石样品的40Ar/39Ar重量平均坪年龄,分别为(790.0±22.1)Ma, (754.4±22.6)Ma,和(744.0±9.3)Ma,这些冷却年龄可能提供了一个岩体侵位的上限,上述年龄可能接近于岩浆的侵位时间。

发育在南塔里木地块中央隆起带基底上的这一新元古代岩浆带,其活动应不晚于730~810Ma,最晚在寒武纪前停止。新元古代的花岗岩在阿尔金地区也有发现,如沿茫崖-若羌公路变形花岗岩的U-Pb年龄为(969±6)Ma(Cowgill, 2001)。阿尔金地区新元古代花岗岩可能是塔中地区岩浆带的延伸,它们构成一条新元古代的岩浆弧。

3)阿克苏蓝片岩。这一时期的构造和岩浆活动在塔里木西北缘也有证据。新元古代阿克苏蓝片岩不整合于震旦系之下(Liou等, 1989;Nakajima等, 1990)。蓝片岩为高压变质岩,是碰撞缝合带的产物。

塔里木中央岩浆弧、阿尔金北缘新元古代蛇绿岩带和阿克苏新元古代蓝片岩的发育,为南北塔里木地块曾被一个新元古代洋盆分割的观点提供了佐证(何登发等, 1996; Guo等, 1999), 阿尔金山北缘蛇绿岩带是该洋盆闭合的残留, 阿克苏蓝片岩应该是该期缝合的标志。该洋盆至少应该在寒武纪前,可能在震旦纪前闭合, 因为塔中地区寒武系不整合于岩浆弧之上, 而震旦系不整合于阿克苏蓝片岩之上。沿塔里木中央展布的高航磁异常带,应是南、北塔里木块体的缝合带(何登发等, 1996)。

在新元古代拼合完成后,形成了新疆的统一克拉通 (肖序常等, 1992)。塔里木、准噶尔、华南和哈萨克斯坦地块均来自于一个新元古代的联合超大陆——Rodinia古陆, 它们均发育有相似的震旦系冰碛岩(Xiao等, 1992)。周缘露头地质资料表明, 塔里木盆地震旦系与基底岩系之间存在区域不整合关系, 在盆地覆盖区的沙3井、牙哈6井均钻遇前震旦变质岩系。

塔里木盆地基底同位素年代学新资料和基底岩石组合特征表明, 南、北塔里木地块前寒武纪基底演化历史明显不同。张光亚 (2000)认为, 塔里木盆地前南华纪结晶基底表现出很强的非均一性,是由南、北两个块体沿中央纬向构造带在前震旦纪焊接而成的,航磁异常对基底岩相构造的反映较为清楚。

2.航磁资料揭示的基底岩相构造

乔日新等(2002)认为塔里木盆地基底具双层结构特征, 即由上、下两套不同磁性的变质岩组成。在航磁△T图上,塔里木盆地显示为大范围宽缓升高的正磁异常区,磁场强度为100~450nT。在400km高度的卫星磁场图上也显示为NEE向的正磁力高, 幅值达0.8nT。产生塔里木正磁异常区的磁源体具有很强的磁性, 并具有巨大的范围与较大的厚度。经反演计算,该磁源体上界埋藏深度为10~20km, 下界深度大于40km, 视磁化强度为(200~1500)×10-3A/m,推测盆地基底的主体是由中基性岩浆杂岩到超铁镁岩组成。这代表下层磁性基岩的航磁异常反映,其时代为太古宙; 上层基底介于磁性基岩面与元古宇顶界面(相当于地震T100(Tg9)界面)之间,其时代为元古宙,磁性不强或微弱,磁化率一般均小于20×10-5SI,厚度变化在1~8km之间。

塔里木盆地航磁△T异常值主要分布在约-150~350nT,具有以下几个特征(图2-1-2):①在盆地北部为变化平缓的负异常区;②在盆地中央存在近东西向的正异常带;③塔里木盆地南部以北东东向正异常为主, 并伴有基本同方向延伸的负异常带;④塔里木盆地东南缘分布特征以北东向串珠状的正负异常成对出现为主; ⑤盆地西部 (主要在巴楚地区)在较宽缓的正异常背景之上, 存在强烈的磁异常变化带或强异常变化区;⑥库鲁克塔格一带存在强局部异常。

许炳如(1997)认为塔里木盆地基底岩相分布呈现几组不同方向的磁异常带相互交汇现象。第一组是塔中近东西向正磁异常带; 第二组由4条北东向正负相间的磁异常组成; 第三组显示为北西向的磁异常, 主要出现在巴楚与麦盖提之间的地区, 分布较局限。从它们相互交叉关系推测塔西南北东向带形成时间较早。

由前所述,塔西南地区的航磁异常是古元古代构造活动带穿插新太古代陆的反映,塔里木北部的负磁异常是古元古代基底的反映, 而中部高磁异常带是新元古代南、北塔里木地块拼合带的反映。许炳如 (1997)等认为经由壳底幔顶的融熔岩浆沿边缘深断裂上涌形成的镁铁、超镁铁岩墙将二者牢固地结合成一体。

谢方克(2003)通过对世界主要克拉通盆地基底结构特征的研究认为: 塔里木盆地前震旦纪基底是由几个不同的块体拼接而成的, 在花岗岩、片麻岩中, 有基性火成岩侵入体或者由强磁性和密度大的岩体发生垂向运动, 从而出现巨大隆起带。地幔高密度物质,可能有许多已进入岩石圈上部, 冷却并充填于地壳不同构造层中。 以塔里木重力、磁力异常带为界可将塔里木分为南北两块: 南塔里木基底主要由石英片岩和斜长片麻岩组成, 出露最老地层是古元古界;而北塔里木地块以中、新元古界的浅变质岩为基底,南老北新。

图2-1-2 塔里木盆地及周边地区航磁特征

震旦纪,结晶褶皱基底经塔里木运动才形成统一基底的盆地。利用天然地震转换波资料发现塔里木克拉通盆地地壳结构可分为3层,上地壳“花岗质”层P波速5.6~6.0km/s,中地壳波速6.2~6.7km/s,并存在高速薄层(可能是因为热物质上涌冷却变质结晶),下地壳波速6.5~6.9km/s,整个地壳厚度变化幅度在38~52km。根据宽角反射资料发现,塔里木盆地地壳有南厚北薄的特点,而南、北存在两种性质完全不同的基底,是造成塔里木板块盖层构造-地层组合差异的根本原因。

(二)塔里木盆地深部构造特征与地球动力学背景

1.地壳结构的分层性与同步挠曲特征

“八五” 期间完成的3条转换波测深剖面, 即盆地东部的库尔勒-若羌剖面, 盆地西部的阿克苏-叶城剖面和中部的库车-塔中-塔南剖面(邵学钟等, 1996; 张家茹等,1998), 清楚地揭示了自新生代以来在印度-欧亚板块强大挤压力作用下, 近SN向挤压应力场背景下的深部构造和变形特点。

新疆泉水沟-独山子地学断面(李秋生等,2001)研究成果表明 (图2-1-3), 塔里木盆地主体的地壳厚度为38~46km, 盆地中部为幔隆, 地壳平均速度为6.36km/s,莫霍面深度为(40±2)km。塔里木南缘的莫霍界面南倾, 与结晶基底南倾的角度大体一致。从中央隆起带至西昆仑山前, 莫霍面深度从(40±2)km加深到57km, 倾角5°~7°, 但继续向南深入到西昆仑北坡之下, 莫霍面产状变平, 深度减小到54km。 以西昆仑北坡基底抬升、下地壳增厚和山前凹陷内存在巨厚沉积的观测事实为依据,推断塔里木盆地南缘地壳向西昆仑山下俯冲, 但俯冲的距离和深度可能有限。天山地区观测到了清楚的Pn震相, 速度为8.15km/s。整个天山地区莫霍面北倾4°~5°, 平均深度为52km, 地壳结构复杂,其中地壳为3~7km厚, 为速度值5.6km/s的低速层。 中天山之下的莫霍面略显隆起, 中、北天山交界处莫霍面明显错断。两侧山区地壳厚度平均比盆地内大5~10km, 山区一侧的下地壳明显增厚, 显示出塔里木盆地 (地块)边缘向两侧山区下插的趋势, 但向南插入的距离和深度可能不是很大(Layon-Caen等, 1984;李秋生等,2000), 而北侧的俯冲前缘可能达到中天山之下(卢德源等,2000)。地壳内部各层厚度横向变化较大, 具有受双向挤压而缩短的地壳构造特征。

2. 地壳结构的横向不均一性

楼海等(2000)利用卫星重力资料根据最新的地球重力场模型, 计算得到了塔里木盆地及邻近地区的自由空气重力异常、大地水准面扰动异常、地壳和上地幔平均密度异常以及地幔对流引起的岩石层底界面粘滞应力场分布。据此认为天山处于地幔对流形成的挤压沉降环境中, 在南北不对称的挤压应力作用下快速隆升, 挤压应力场中心在天山以南,这种应力场特征支持塔里木板块向天山之下俯冲的观点。 天山南北两侧的准噶尔盆地南缘和塔里木盆地北缘, 是地壳内质量缺失区, 是由于南北两侧地壳向天山下挤压而弯曲造成的。

重力异常与地形相关。天山、阿尔泰山、昆仑山等都是正异常区, 异常走向与山脉走向一致。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吐哈盆地、柴达木盆地等都是负异常区。重力异常与地形密切相关, 说明大地水准面以上地形质量的重力效应显著, 未被深部质量亏损完全补偿。沿天山南北两侧, 昆仑山、阿尔金山和祁连山北侧, 有明显的负异常带。

图2-1-3 新疆泉水沟-奎屯地学断面爆炸地震剖面最终地壳结构模型图(据李秋生等,2001)

地壳平均密度异常(图2-1-4)显示出与卫星重力异常相似的特点, 山区内密度异常为正,盆地内密度异常为负。山区的正异常是地表以上多余质量引起的。沿造山带的边缘, 如天山南北两侧准噶尔盆地南缘和塔里木盆地北缘、西昆仑山及阿尔金山北侧的塔里木盆地南缘, 都有比较明显的负异常带,这种山前负密度异常带可能是新生造山带固有的地球物理特征。在挤压作用下,两侧地壳向造山带下俯冲,造山带快速隆升, 山前形成坳陷,接受松散堆积,造成造山带山前质量亏损。当前, 天山仍然处于快速隆升阶段, 山前形成逆断裂-褶皱带,逆断裂上下盘发生差异升降运动,运动速率达到0.8~1.35mm/a(徐锡伟等, 1992; 邓起东等, 2001)。 同时, 逆断裂-褶皱带在缩短, 缩短速率约为2mm/a(杨晓平等,1996)。这表明挤压作用很强烈, 使造山带山前继续保持质量亏损和不均衡状态。

岩石圈平均密度异常(图2-1-5)在天山, 东、西昆仑山, 阿尔泰山, 祁连山都为正异常。平均密度异常为正, 可能意味着挤压造山带下岩石圈的加厚。天山东段的深部密度分布特征与中段和西段不同, 这里没有正异常与之对应, 表明东天山与其他造山带在深部构造上有很大不同。山体隆升仅引起浅部质量重新分布, 而未扰动深部质量, 这可能与地幔对流应力的强度分布有关。在天山中段和西段,南北向和东西向的地幔对流应力都明显较强, 东段则较弱, 地幔对流分布的东西向差异造成天山东、中、西段的不同。张光亚(2000)认为, 塔里木盆地地壳较厚, 平均为37~44km, 向周围造山带急剧加厚。沉积层以下地壳厚度分布显示出两个减薄区, 分别与阿瓦提坳陷、满加尔坳陷对应。 中地壳下部或下地壳存在软弱层。塔里木盆地岩石圈厚度为110km左右, 具低热流值低地温梯度特点, 以整体变形为特征, 地壳及上地幔岩石圈各界面呈现整体同步挠曲。

图2-1-4 地壳平均密度异常(>120阶)(据楼海等,2000)

图2-1-5 岩石圈平均密度异常(50~120阶)(据楼海等,2000)




基底岩系展布特征
1.2.2.2 柴达木盆地西北地区 该区位于柴北-油北-塔尔丁断裂以东北、乌图美仁-鱼卡断裂以西北地区。基底为古生代未变质-浅变质岩层,局部地区发育磁性较强的古生代中-浅变质岩,阿尔金山前牛鼻子梁一带有火成岩体发育。总体来看,该区基底变质程度低,表现为柔性基底特征。1.2.2.3 北缘西区 北...

盆地资源潜力、特征
二、不同类型盆地资源潜力与特征 概括起来,我国东部及近海含油气盆地类型主要有裂谷盆地、被动大陆边缘及边缘海盆地和断陷盆地等,中西部主要为叠合盆地和断陷盆地等。这些盆地的不同演化过程,直接影响了盆地的油气资源潜力、特别是油气资源的分布规律和储量增长规律。其中,裂谷盆地、大陆边缘盆地资源潜力大,油气资源分布...

(一)盆地的叠合结构及演化
表3-1 鄂尔多斯盆地基底划分及特点简表 对一个盆地地质结构的整体认识,并由此对它进行正确的地质结构分区,是涉及进行正确选区部署的大事。从历史上看,容易在认识本区的地质结构上发生分歧,这是有一定的“原因”作依据的。如地球物理学家容易从这里引人注目的志丹-麒麟沟重磁力异常带出发,一下钻到...

盆地地壳结构
正是由于结晶基底的中间厚两边薄的变化特征,控制了柴达木盆地的隆坳格局;另外在南八仙、冷湖七号地区结晶基底的厚度明显增大,但横向上变化剧烈,说明该区活动性较大,结晶基底的局部加厚与北缘叠瓦逆冲的北倾断层活动有关,可能造成局部地区结晶基底重叠而加厚,这种基底特征决定了北缘地区大隆大坳的沉积岩分布特征。 3.壳...

柴达木盆地油气地质特征
在坳陷中央部分,沉积厚度大,可以生气的泥质岩可达1500m,具有形成大型气田的条件。综上所述,塔里木和柴达木盆地虽然都是陆内中—新生代盆地,但它们的内部结构和含油气层位存在重要区别。塔里木盆地基底是前南华纪固化的大陆壳,南华系及其上覆地层相对稳定,古生界才可能成为重要的油气层;与此相反,...

盆地的基底断裂
基底大断裂:盆地边界断裂及对基底性质有明显控制作用的大断裂;测区有41条。 一般基底断裂:对沉积岩控制或改造作用不明显。测区有111条(表2-3)。 表2-3 柴达木盆地断裂要素统计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2.深部结构断裂 深部结构断裂特征:是指切割盆地结晶基底,对柴达木盆地的基底岩性、沉积岩发育和构造样式分布都有...

(一)盆地分类原则
影响沉积盆地特征的地质因素很多,选取盆地分类的基本参数和原则也各异,总体概括起来主要有:盆地所处的大地构造位置(包括盆地与造山带的关系、活动或被动大陆边缘、大地构造的活动区或稳定区、板块内部或边缘等)、盆地基底特征(包括基底性质、基底时代、基底地壳结构等)、盆地成因的动力学环境(包括动力...

基底特征
黄海海区地壳厚度约30~35km,属于大陆型地壳。图3-5 中国近海及邻区莫霍面等深线图 (据邱中建,1999)等深线单位为km (二)基底特征 中国近海沉积盆地所处的大地构造单元不同,其基底和沉积盖层均有别。1.珠江口盆地东部 珠江口盆地东部与台西盆地、台西南盆地、东海盆地同位于华夏板块之上,这一...

盆地构造特征
基底构造格架以NWW向的深大断裂及其复式褶皱构造组合为特点。吐拉苏断陷盆地南、北两侧限界断裂-科古琴山南坡深大断裂和伊犁盆地北缘深大断裂不仅控制了断陷盆地的发生和演化,对盖层的构造演化及其成矿作用亦有其深远的影响。盖层褶皱构造相对简单,地层产状平缓,以开阔平缓的短轴褶皱为特征。盖层中断裂构造...

盆地地质结构及其演化
大同盆地分为湖泊形成期、湖泊全盛期、湖泊收缩期、湖泊消亡期和河流发育期几个发展阶段。 (二)盆地环境的演变 在地质历史时期,地质环境的变化是以地壳的运动和古气候变化为主导因素的。构造运动与气候变化应是地质环境演化的主要驱动力(张宗祜,2001)。根据盆地沉积特征及燕山运动以来构造运动的发展和古气候的变化,...

崇左市13611856227: 中国最大的盆地的自然状况 -
唐终偏瘫: 塔里木盆地是中国最大的盆地,位于天山山脉和昆仑山脉之间,南北最宽处520公里,东西最长处1400公 里,面积约40多万平方公里. 地质特点是:塔里木盆地是大型封闭性山间盆地,地质构造上是周围被许多深大断裂所限制的稳定地块,...

崇左市13611856227: 塔里木盆地地区土地利用中容易出现的问题有哪些,人们在生产生活中应该注意什么问题?求解答 -
唐终偏瘫: 土地沙漠化.植被更加稀少.是原本贫瘠的土地更不容易被利用.

崇左市13611856227: 塔里木盆地有何特点? -
唐终偏瘫: 自然景色分成4个环状:一 盆地边缘砾石带枣山足戈壁滩,是由古代暴流洪积扇群组成,微向盆地中心倾斜,坡度一般6°~8°,宽度10~30千米,厚度千米以上,表面由2~3米厚砾层组成,水均渗入地下,地面草木不生.二 盆地边缘绿洲带,河...

崇左市13611856227: 塔里木盆地的地形特征 -
唐终偏瘫:[答案] 塔里木盆地位于中国西北部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是中国面积最大的内陆盆地. 盆地处于天山和昆仑山、阿尔金山之间.周围是山地,盆地盆型较为完整.东西长1500公里,南北宽约600公里,面积达53万平方公里,海拔高度在800至1300米之间. 地势...

崇左市13611856227: 查询塔里本盆地有多少平方公里 -
唐终偏瘫: 53万平方千米.塔里木盆地是中国西部四大盆地之一.它是中国最大的内陆盆地.盆地东西长1400千米,南北宽约550千米. 塔里木盆地面积约53万平方千米,大体呈菱形.四周高山海拔4000-6000米,盆地中部海拔1100-1300米,地势西高东...

崇左市13611856227: 塔里木盆地有何特征? -
唐终偏瘫: 塔里木盆地 中国第一大内陆盆地.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南部.西起帕米尔高原东麓,东到罗布泊洼地,北至天山山脉南麓 ,南至昆仑山脉北麓,大致在北纬37°~42°的暖温带范围内.盆地东西长1400千米,南北宽约550千米 .面积约53万平...

崇左市13611856227: 1.简要说明塔里木盆地的地形特征2.说明塔里木盆地的分布特点3.塔里木盆地居民的分布特点和成因 -
唐终偏瘫:[答案] 您好! 1.地形特征 盆地东西长1400千米,南北宽约550千米.面积约53万平方千米, 大体呈菱形 .四周高山海拔4000~6000米 ,盆地中部海拔800~1300米,地势由南向北缓斜并由西向东稍倾. 2.分布特点 自然景色分成4个环状: 一 盆地边缘砾石带枣...

崇左市13611856227: 塔里木盆地以什么土壤为主 -
唐终偏瘫: 土壤特点是:盆地沿天山南麓和昆仑山北麓,主要是棕色荒漠土 、龟裂性土和残余盐土.昆仑山和阿尔金山北麓则以石膏盐盘棕色荒漠土为主.沿塔里木河和大河下游两岸的冲积平原上主要是草甸土和胡杨林土(土壤学上亦称吐喀依土).草甸土分布广.

崇左市13611856227: 塔里木盆地突出的自然特点及形成原因 -
唐终偏瘫:[答案] 塔里木盆地突出的自然特点是:气候干旱,沙漠广布. 形成原因:深居内陆,距海洋远,加上重重山岭和高原的阻挡,海洋水汽难以到达,降水稀少,蒸发旺盛,气候干旱;人类对植被的破坏严重.

崇左市13611856227: 塔里木盆地水源来自?具体到那一座山脉 -
唐终偏瘫: 塔里木盆地的水源大多是冰雪融水 主要是昆仑山和天山融水 昆仑山居多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