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诗歌看的人很少?

作者&投稿:大季保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为什么写诗很少人看~

现在人喜欢快餐,没时间看诗歌,但是有很多时间刷网络视频,看网红直播。
这和个人的爱好,素质有关系。看诗歌的人至少应该是喜欢文学的。

因为物欲的横流,因为人们的浮躁,因为时代发展的弊端还因为现当代人们的欠于思考。。。可悲啊,不过还有你我在坚守这个诗歌文学的高地

诗歌很多都是利用古代文言文的语言来创造的,所以如果你不是很懂文言文,你可能就只能大概明白那句话表面的意思,更深沉一点的意思你是不懂的。所以读起来你也会觉得很费劲,费劲自然就不想读了。

诗歌虽然说现在是比较少的人,但是也不缺乏喜欢看的人去看。平时网上你经常也会看到一些人,他们喜欢自己创作诗歌,并把自己创作的诗歌展示出来给大家点评点评,有些对诗歌更加热情的人看到了你写的诗歌,如果觉得你哪里写的不够好,就会告诉你那些地方你应该再改进一下。那些地方很好,他很喜欢,就会夸一下你。然后你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诗歌的创作水平也就会慢慢上升了。

以前学语文的时候,我们确实是不喜欢读“诗歌”的,为什么呢?因为要背啊,每次老师都要我们大量的背这首那首,真是讨厌死了。当初就想为什么我们要那么多的诗歌都背,理解不就行了吗?可是没办法啊,中国教育就是这样,要背书,什么都要背。其实老师要是说不喜欢的就不背,自己喜欢的就背就好了,多好。因为你觉得哪些诗歌比较好,你自己不用别人叫都会自动的想要去把它记住,剩下的不喜欢的你怎么背,到了现在,自己其实是一句话的想不起来的。这样好像很没背一样。

抛开你不喜欢看诗歌的原因,其实诗歌真的很好,感觉每一个能写出诗歌的人都是特别的有才,我们不应该不喜欢它的。诗歌也是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了,希望以后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喜欢~



这主要由于两方面的局限,一方面是因为诗歌的篇幅比较小,能够表达的东西有限,另一方面是因为诗歌多数都比较艰涩,同时又只是即时情感的表达。

我们大家都知道,诗歌的篇幅有长有短,短的只有四句,长的也不过了如同《春江花月夜》一般,能够表达的内容实在过于局限,所以这种情况,对于那些喜欢看长篇文字的朋友们,就会感觉十分的不舒服,所以自然而然,很多喜欢阅读的朋友,就会对于诗歌这种问题,选择避而远之。

另外一方面,我感觉还是因为诗歌过于艰涩,毕竟,在古代,像白居易,那种白话文一般的诗歌,实在太少,古代拼什么?诗人之间拼什么?就仿佛拼谁能的诗歌看不懂,谁就文化高深一般,所以很多古人在用词的时候,就会选择用一些十分艰涩的词,这也就给后人阅读诗歌造成了很大的障碍,所以同样的道理,诗歌就逐渐的坐上了冷板凳。

另外还有我们大家共知的一点,诗歌这个东西,往往表达的都是一些即使情感,往往比如说,一个大诗人 因为在朝为官不大顺利,又突然看到某处景物,就会忍不住愤然挥毫下笔,托物言志,等等等等。

但是试问到了今天这个时代,又能够有多少人,愿意真正的静下心来,去体会诗人的那一份短暂的情感表达呢?实在太少,我们已经习惯了或间接或直接的去接受一些快餐文化,图片表达,所以,自然而然的阅读诗歌的人,也就越来越少了。



在生活中我们就会发现,大多数人都喜欢看小说,很少有人去看诗歌,为什么诗歌会遭遇了冷门呢?我认为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解释这个问题。

第一诗歌很短小并没有完整的故事情节,让人读来感到乏味。现代著名的诗歌的作家比如徐志摩,他的《再别康桥》虽然每句话都词藻华丽,让人读来觉得康桥的美景仿佛就在眼前。但是诗歌不向小说,小说虽然没有什么华丽的词藻,但它胜在有一个完整的故事情节,它可以让人知道这个故事的所有发展。

但是诗歌不一样,诗歌大都是寥寥数语,描绘一下周围的景色或者是表达自己的情感。所以很少人能够读的懂诗歌里的故事。

第二就是诗歌所表达的感情比较含蓄深刻,一般人很难能够理解和体会。诗歌虽然很短小,但它所表达的作者的感情却并不简单。还拿《再别康桥》来说吧表面上看这首诗歌表达了徐志摩对康桥美景的赞美和不舍之情。

但是了解到这首诗的写作背景可以发现这首诗的感情并没有那么简单。这首诗歌同时表达了徐志摩对林徽因的爱慕之情。

所以一般想要读懂诗歌所表达的感情是很困难的。因为诗歌里很多的感情表达是很含蓄的,让人察觉不到。

也正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看诗歌的人也就越来越少了。但是我相信虽然诗歌难懂,但是如果你愿意用心理解话,一定会发现它所蕴含的情感和故事。所以即使读诗歌的人很少,但是诗歌作为我们重要的文学创作一定不会淡出人们的视野。



在现在这样一个物质横飞的年代,人们追求的都是心态上的一时爽快,他们对于自己心里上的体会,都要求做到一个及时的感觉,他们要让这样的感觉来的迅速且猛烈,不需要其中的考虑过程,只要自己大快朵颐的享受这个精神层面的享受,面对诗歌,这样的一个需要细细体会的东西,就很难满足现在人对于精神层级的追求了。

现在是一个网络时代,这是一个充斥着电子与科技的时代,面对这样的一个时代,更多的价值体现的都在在面对现在一个信息爆炸的情况上,面对这样的信息爆炸,很多人都没有耐心坐下来去细细的体会诗歌这样一个蕴藏丰富情感的东西了,这样的一个东西所含的信息量太少,也太难去解决,现在的社会是追求速度的年代,这样的一个年代是要求效率的,面对这样的一个细细的过程,大多人都是没办法去忍受这样一个缓慢的过程的。

其次,现在的网络,充斥着大量的视屏与文化体验的东西,现在的人,对于古代的东西,随着社会的进步,以及接受文化的东西的进步,都对于这个诗歌的文化没有那么太愿意去接受了,他们更多的是抱有一个拒绝的心去排斥这样的东西。

他们更希望去见到直观的东西,这些直观的东西在理解上更加容易,也更容易获得精神上喜悦,这对他们精神上是一个非常大帮助,也是一个快速的获得,在习惯乐这样了快速获得喜悦之后,对于诗歌这样缓慢的东西,他们就变得没有那样习惯了。



中国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非常有造诣的。诗歌文化也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可以说是中国文化的精髓。

诗歌理解是要有一定的文化程度的,并不是一般人就能够彻底理解每一首诗歌的深层含义的。想把诗歌理解透彻,还是非常难的一件事情。诗歌的创作会和当时所处的历史文化背景联系在一起,不同朝代都会有不同的诗歌风格。而且诗歌不像白话文那么通俗易懂,诗歌是文言文需要翻译的量是非常大的。

有时候翻译出来字面意思并不是作者需要表达的东西。更多的是需要自己去妾身的理解作者当时的心情才能体会到更深层的含义。

社会的发展,以前的文化已不能在这个社会行通,所以看诗歌的人会越来越少。现代人没有这个时间去浪费在欣赏诗歌上面。也觉得没有必要去看这些已经过期的文化。如今和以前已经大不一样了。




“看人唤作诗中仙”的出处是哪里
“看人唤作诗中仙”出自宋代张镃的《句》。“看人唤作诗中仙”全诗《句》宋代 张镃何时重来桂隐轩,为我醉倒春风前。看人唤作诗中仙,看人唤作饮中仙。《句》张镃 翻译、赏析和诗意《句》是宋代诗人张镃的作品。以下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译文:何时重来桂隐轩,为我醉倒春风前。看...

有哪些人和仓央嘉措一样 很少有人知道 却又流传下来些非常好的诗歌
晏殊《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等等;以及其子晏几道的大部分词,尤其是《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菩萨蛮·哀筝一弄湘江曲》《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李冶(李季兰)的《八至》《相思怨》卓文君的《数字诗》(版本众多)及《白头吟》蒋捷的《一剪梅·舟过吴江》...

山水诗,边塞诗,思乡诗,咏物诗,各两首
山水诗:《鹿柴》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影入深林,复照青苔上。《春晓》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鸟鸣涧》王维 人闲桂花落, 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 时鸣春涧中。《竹里馆》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宿建德...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下一句是什么?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站在楼上的人把站在桥上的“你”当作他们眼中的风景在观看。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而梦见“你”的人把你当作窗外的明月一样,“装饰”了他们的“梦境”。 【创作背景】 《断章》创作于1935年10月。据作者自云,这四行诗原在一首长诗中,但全诗仅有这四行使他满意,于是抽出来独立成章,标题...

现在写诗还有人看吗?
当然会有人看啊。昨天犹如“火云邪神”般的诗人林清玄离世了。他的诗歌就曾影响过一代人。

五一劳动节的古诗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4、《归园田居》晋·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5、《乡村四月》宋·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6、《田家》宋·范成大 昼出...

《西出阳关无故人》全首诗是什么?
《送元二使安西》是唐代诗人王维创作的七言绝句。此诗前两句写渭城驿馆风景,交待送别的时间、地点、环境气氛;后二句转入伤别,却不着伤字,只用举杯劝酒来表达内心强烈深沉的惜别之情。全诗以洗尽雕饰、明朗自然语言抒发别情,写得情景交融,韵味深永,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落成之后便被人披以管弦...

乾隆皇帝那么喜欢写诗,为什么他的诗很少有人背诵呢?
乾隆皇帝是一位比较拥有闲情雅致的皇帝,他喜欢游历名山大川,每到一处一有感怀就会作诗一首来抒发他的感受与情致。那么作为曾经的一国之主乾隆,他的事为什么流传下来的那么少呢?在这里我们进行比较一下就可以看出来了。这是我们乾隆皇帝所写的一首诗:前日采茶我不喜,率缘供览官经理;今日采茶我...

什么是诗
诗,又称诗歌,是一种用高度凝练的语言,形象表达作者丰富情感,集中反映社会生活并具有一定节奏和韵律的文学体裁。广义的诗,是一切艺术(包括作为语言艺术的文学)的统称,是自然美、艺术美和人生美的代名词,是人类观照世界的一种方式,是人的灵魂逃逸现实后的栖息方式。狭义的诗,就是从巴比伦英雄史诗...

了解了看林人的生活,你一定有许多感想,请用诗歌的形式把感想写下来...
原是亲爱看林人。书报歌曲虽喜欢,为林平安戒习惯。看林仔细多留心,防止火灾止烟瘾。即使喝酒都规定,两时一口别松神。双眼细敲四周烟,两耳细听八方音。林中岁月可苦寒?你笑寂寞为哪般。你说鸟鸣有旋律,你说树姿有象征。森林是大地绿毯,直铺北京城上边。春夏秋冬轮值班,你们尽心报平安!言语...

延庆县18456592372: 为什么现在的人都不喜欢诗歌了 -
广殷桑菊: 从根本上来说,因为浮躁,因为急功近利.从表面上来说,有以下两种原因.随着白话文的兴起,大家平时说的,听的都和文言文有了很大的差距,所以有很大一部分诗不是明白如话,要想喜欢首先要了解,要想了解首先要学习一些相关的东...

延庆县18456592372: 为什么大学生很少有人读书?文学名著,哲学,诗词之类? -
广殷桑菊: 现在的人生活在一个多元化的时代.物欲横流,诱惑太多.节奏快,压力大.浮燥,忙碌.很难得有闲情意志,静下心来读书.加上文化快餐充斥市场.也迎合了一部人的口味.正所谓,物质享受越低,精神追求越高.

延庆县18456592372: 为什么看诗歌的没有看小说的多?
广殷桑菊: 别只看网络作家的风光,和诗人一样,一个网络作家的成功,脚下倒着无数失败者,网络文学发展到今天,何其不易!更何况,长篇小说花费的脑力是写诗的几百倍,小说本来就是以商业为目的,我还从没听说过古今中外有写诗发财的诗人,只有名垂千古的诗人,侧重点不同.如果你以发财为目的写诗,我估计你也写不出什么好诗.

延庆县18456592372: 为什么我写古体诗比较多人看,而现代诗那么少人?我郁闷 -
广殷桑菊: 因为古体诗比较短,在这个浮躁的社会,很少有人能有耐心看完一首很长的现代诗了.就像越来越多的人喜欢电影,而不愿看长的电视剧一样.大家都很浮躁……

延庆县18456592372: 国家为什么不重视诗歌? -
广殷桑菊: 国家也不能说是不重视诗歌,诗歌只是用来教学.因为现在属于现代文明.我们要朝着未来.更文明的方向去发展.

延庆县18456592372: 当代诗歌为什么会遇到发展的瓶颈?
广殷桑菊: 每过一段时期就会有鼎盛,当然也会有衰落!不仅是诗词,一切的事物都是在曲线进行的!当代,文化品种繁多,眼花缭乱,让很多人无暇估计诗歌的存在,因为那么多形式的文化都目不暇接的摆在面前,一是它自己的低潮期,另一方面,是少了市场份额!不过我相信,是美玉还是会被人发现的!!有它重来黎明的一天!

延庆县18456592372: 为什么现在的人没有好的诗词作品 -
广殷桑菊: 好的诗歌作品就像是醇酒,需要2个条件:1·产生的土壤、环境:唐朝时中国诗歌的高峰也是因为唐朝时候大家都写诗,现在人很少写诗了2·时间的积累、发酵:我不相信杜甫、李商隐之流在他们活着的时候就像今天这么有名,也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一辈人一辈人不断的把他们拱上神坛的.

延庆县18456592372: 现在的社会,好像很少人写诗,很少有出名的诗人了,为什么会这样? -
广殷桑菊: 人生最有创造思想的年龄也就是16--25区区10年啊,放眼古代诗人大多也就在青年时期成名.而现在的青年在这个年龄段都在忙考试,即使到了大学也没有这种心境了. 写诗必要有感想,有经历,而现代青年且不论感想,有谁能在自己的前二十年光阴中有时间到处游历.现代的教育又束缚了年轻人的感想,稍有出格就被列为异想,考试也别想拿高分了,现代文的阅读只是在猜写标准答案的老师会怎么理解而不是自己的理解,久而久之自己的思想和理解就比年龄大上好多. 再放眼古代诗人大多家境富有当过官,至少也得饱读诗书.写诗就是要有心境和底蕴才行,现在的学生有几个读过成卷的诗书呢 再加上环境,社会,理念上的问题,写出好诗好文已不是当代读书人的追求了

延庆县18456592372: 为什么现在的人没有古代李白,杜甫厉害 -
广殷桑菊: 不是的,例如海子的诗就是经典,相对来说优秀的诗人缺乏罢了.不是没有李白杜甫厉害,而是诗风格韵律不同.古诗对仗工整,现代诗较为随意,没有那么多条件束缚.古诗往往源于社会现实和自身状况,写诗是社会的风尚.现代人写诗无病呻吟,更多追求功名也是不争的事实,缺乏理性思考,根本写不出优秀的作品.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这些古诗成为经典,我想现代诗也是一样,需要时代的考验.(原创)

延庆县18456592372: 为什么现在写诗的比看诗的人还多啊?
广殷桑菊: 现在的诗歌缺少灵魂,不够触动人的内心深处,再个人们对现代诗歌的偏见也比较大,所以读诗比写诗的人少是多种原因造成的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