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上三个阶级为探索中国革命的道路做了哪些努力?结果如何

作者&投稿:郯仲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中国近代史上中国社会各阶级是怎样探索救国道路的~

近代历史上中国不同的阶级都曾探索过救国救亡的道路:
  一、地主阶级
  1.林则徐: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翻译并介绍了大量的西方著作.
  魏源:编著《海国图志》,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对闭关自守的传统观念给予了冲击.
  2.洋务派(奕、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主张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生产技术练兵方法,建设近代化国防,他们打出“自强、求富”的口号,先后创办了一批军事和民用工业.最终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但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工业企业,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发展,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对外国资本主义势力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二、资产阶级
  1.维新派(康有为、梁启超):提出变法图存,仿照日本明治维新,展开一场资产阶级自上而下的改良运动——戊戌变法运动,想在中国建立君主立宪制的国家.最终变法失败,但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变法图强的社会呼声日益高涨.
  2.革命派(孙中山):提出“三民主义”,主张用武力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最终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民主共和国的观念日益深入人心.
  3.先进的知识分子(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高举“民主、科学”的两面大旗,开展了一场新文化运动,激发了广大青年追求新思想的热情,促使人们冲破封建思想的落网,探索救国救民的新出路,使人们的思想得到了解放.
  三、无产阶级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们开始了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新中国的建立最终结束了中国近代的耻辱的历史,中国人们从此站立起来,中国走向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道路.

地主阶级:
新思想的萌发,通过翻译外国书籍,介绍世界知识,一定程度上开阔了中国人的视野,冲破了封建思想的桎梏。
代表人物:林则徐、魏源
农民阶级:
《资政新篇》,中国首个提出向西方学习的方案,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
资产阶级:
维新派:发动“戊戌变法”,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激发人民的爱国思想和民族意识。
激进派:发动“新文化运动”,中国近代史上又一次思想革命,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和中共的诞生奠定了思想的基础。

近代中国人民的探索史 中国近代史,既是资本主义列强侵略中国,勾结中国封建统治者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屈辱史;也是中国人民不断反抗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和反抗本国的封建统治的抗争史;同时更是中国社会各阶级、各阶层、各政治派别探索国家出路的探索史。这种抗争与探索,对外以反侵略、捍卫民族独立为旗帜;对内以反专制独裁、争取社会进步为核心,抗争与探索互相交织,推动中国社会不断向前发展. 1.地主阶级抵抗派(改革派) 背景和主张:鸦片战争的失败,使一些地主阶级的爱国知识分子从“天朝上国”的梦幻中惊醒,开始注目世界、关心时局、寻求强国御侮之道其主张是“师夷长技以制夷”。 结果:因清政府腐败、闭关政策和地主阶级的局限性而没明显实效 评价:地主阶级抵抗派主张的提出使中国萌发了一股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激励着中国人为挽救民族危亡积极探索强国御侮之道。由于实践有限,没有产生实际的效果。 2.地主阶级洋务派 结果:由于外国阻挠,封建顽固势力的破坏、力量分散等导致洋务运动破产。 评价:洋务运动由于以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为目的,没有从政治制度上学习西方,决定了它不可能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是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但是洋务运动是中国历史第一次把学习西方的思想主张具体实践化。它引进了西方近代科学和生产技术,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并诱导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举办新式学堂,开始了中国的近代教育;促进了西方政治学说、民主思想的传播;民用企业的创办对外国经济侵略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3.农民阶级 背景和主张:太平天国定都天京之后,为了调动农民革命的积极性和把革命推向深入,颁布《天朝田亩制度》。通过这一方案,想要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结果: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战争环境的紧张和平均分配土地与生产、生活资料统归圣库等规定,违背了社会发展规律而使这一方案没有真正实行过。 评价:废除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所有制,具有反封建的革命性;主张小私有制,废除商品经济,具有违背社会发展规律的落后性;平均分配土地与生产、生活资料统归圣库等都是无法实施的,有空想性。 4.资产阶级维新派(改良派) 背景和主张:早期维新思想提供了理论基础;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和民族资产阶级的壮大提供了经济基础和阶级基础;民族危机的加深刺激了这一思想的产生。主张君主立宪来救国,具体为:要求抵抗帝国主义的侵略,摆脱民族危机;反对封建专制统治,主张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学习和传播西方科学文化。 实践效果:从“公车上书”演化为社会政治运动到百日维新失败,说明资本主义改良道路在中国行不通。其最大功绩在于起了资产阶级思想启蒙作用,使更多的知识分子接受了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和思想。 评价:维新变法思想是当时中国社会最进步的思想,因为它要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也是爱国的,因为它把维新思想与挽救民族危亡结合起来。但是其思想主张没有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内容,没有明确的反帝纲领,这必然导致没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推行维新变法主张依靠的阶级基础是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和开明绅士,失败是必然的。 5.资产阶级革命派(民主派) 背景: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为了加紧对中国进行经济侵略,展开了激烈的争夺和角逐,民族危机更加严重;《辛丑条约》的签订使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此时民族资本主义又有所发展,但受到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限制和阻碍。 主张:资产阶级革命派以西方资产阶级的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学说作为革命的思想武器,结合中国国情,提出了三民主义的理论纲领。其基本主张是用暴力推翻了清政府,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结果:由于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妥协性和中外反动势力勾结,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清朝统治和封建帝制,但果实最终被袁世凯所篡夺。 评价:三民主义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它表达了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的利益和要求,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共同愿望。但是三民主义没有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要求,也没有彻底的土地纲领。辛亥革命的最终失败表明,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在中国行不通。 6.资产阶级激进派 背景:辛亥革命前,维新派和革命派没有彻底批判封建思想;北洋军阀政府在思想领域推行尊孔复古逆流;一战期间,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产阶级要求实行民主政治。主张方案为“民主“科学。具体为:资产阶级激进的民主主义者以西方的民权、平等思想和达尔文进化论为指导思想,大力宣传资产阶级的新文化,主要内容包括提倡民主和科学


中国近代史纲要
哈巴罗夫斯克改名事件 19世纪中叶的条约谈判,标志着中国近代史上的殖民地屈辱时期。历史的每一个节点都充满了冲突与变革,直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国开启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篇章,期间经历了土地改革、和平解放台湾、抗美援朝等重大事件,直至1978年改革开放,中国迈入了一个全新的现代化进程。这...

简答近代中国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动
如自耕农,手工业主,小知识阶层---学生界、中小学教员、小员司、小事务员、小律师,小商人等都属于这一类。这一个阶级,在人数上,在阶级性上,都值得大大注意。自耕农和手工业主所经营的,都是小生产的经济。3、民族资产阶级 民族资产阶级,是在发展中国家,自身的经济发展与外资没有太多联系,资本...

中国近现代史包括哪几个历史阶段
2、北伐战争(1924-1927年),又叫国民大革命,国共两党合作。3、土地革命战争(1927-1937年),又叫国共十年对峙时期。4、 抗日战争(1937-1945年),国共第二次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共御外敌 。5、解放战争(1945-1949年),建立新中国,完成反帝反封建历史任务(也就是近代历史的根本任务-...

中国近代历史上,中国社会性质有哪三次变化?
中国近代历史上,中国社会性质的三次变化:1、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签订了《南京条约》,《南京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由封建社会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共产党将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总概括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1949年新中国成立,中国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进入新民主主义社会。1919-1949年称...

鸦片战争以后的中国近现代史分哪几个阶段
3. 1927-1937年,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国共对立,共产党在乡村建立革命根据地,开展土地革命。4. 1937-1945年,抗日战争时期,国共第二次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共同抵抗日本侵略。5. 1945-1949年,解放战争时期,最终导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实现了民族独立。

中国近代现代史 社会性质三次变化
第一次: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由封建社会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二次: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国进入新民主主义社会;第三次:1956年底三大改造完成,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中国近现代史的时间界限和阶段特征是什么?
4. 辛亥革命后至五四运动前,国内政治斗争焦点是共和与反共和,实质是封建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斗争。特点包括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民主共和的历史潮流、资产阶级未能完成革命任务、革命转变以及斗争方式的变化。5. 甲午中日战争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分水岭作用包括:侵华方式由商品输出转为资本输出;列强力量对比变化...

中国近现代史的分期是什么?
中国古代史,始于大约170万年前的元谋人,止于1840年的鸦片战争前,是中国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历史。中国近代史的时间为,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这也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中国近代史分为前后两个阶段,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是旧民...

中国古代和近现代的历史分期,要有年份
4. 发展史:即近代化史,包括政治民主化进程、经济工业化进程和思想理性化进程三个部分。在近代史上,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包括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之间的矛盾,以及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之间的矛盾。其中,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是最主要的矛盾。然而,这两大矛盾在历史进程中呈现出复杂的关系和变化,共同决定...

鸦片战争以后的中国近现代史分为哪些阶段有何特点
2.北伐战争(1924-1927年),又叫国民大革命,国共两党合作。3.土地革命战争(1927-1937年),又叫国共十年对峙时期,4.抗日战争(1937-1945年),国共第二次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共御外敌 5.解放战争(1945-1949年),建立新中国,完成反帝反封建历史任务(也就是近代历史的根本任务---反帝...

子长县17337821200: 来个近代史大神,请叙述近代以来农民阶级,地主阶级洋务派和资产阶级维新派是如何为实现“中国梦”而进行探索的. -
陟馥板蓝:[答案] 农民阶级:太平天国运动,由洪秀全、杨秀清、萧朝贵、冯云山、韦昌辉、石达开组成的领导集团在广西金田村发动对满清朝廷的武力对抗,是19世纪中叶中国的一场大规模反清运动.太平天国革命达到了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沉重打击了清...

子长县17337821200: 中国近代史上中国社会各阶级是怎样探索救国道路的 -
陟馥板蓝: 中国近代史上中国社会各阶级是怎样探索救国道路的近代历史上中国不同的阶级都曾探索过救国救亡的道路:一、地主阶级1.林则徐: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翻译并介绍了大量的西方著作.魏源:编著《海国图志》,提出了“师夷长技...

子长县17337821200: 论述中国近代史上对国家出路的三次早期探索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
陟馥板蓝: 中国近代史上对国家出路的三次早期探索分别是:农民阶级的探索-天平天国、地主阶级洋务派的探索-洋务运动、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探索-戊戌变法.然而,这三次探索都以失败告终,原因如下:1. 农民阶级的探索-天平天国:天平天国的失败原...

子长县17337821200: 在中国近代史上,封建地主阶级、资产阶级、农民阶级和无产阶级对中国社会道路的发展都做了哪些探索,以及各个阶级没有成功的原因,和无产阶级成功的... -
陟馥板蓝:[答案] 这个题目我记得初中历史课老师讲过,好像大致是这样: 封建地主阶级——洋务运动,从“师夷长技以制夷”到“师夷长技以自强”,学习了外国先进技术,发展了民族工业.戊戌变法,从学习外国先进技术发展到学习外国的思想和体制,主张走君...

子长县17337821200: 大学中国近代史论述题中国近代史上为了寻求实现国家和民族的独立富强不同的阶级和阶层进行过哪些探索 其结果分别怎样 -
陟馥板蓝:[答案] 开明地主阶级: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运动(开明地主阶级有参加)农民阶级: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资产阶级维新派:戊戌变法运动资产阶级革命派:辛亥革命、建立中华民国、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北伐战争...

子长县17337821200: 中国近代史上为了寻求实现国家和民族的独立富强不同的阶级和阶层进行过哪些探索,其结 果分别怎样?中国近代史上为了寻求实现国家和民族的独立富强不... -
陟馥板蓝:[答案] 很多啦,都失败了. 只有无产阶级领导的探索成功了.

子长县17337821200: 中国近代史上不同的阶级和阶层为寻求实现现代化曾有过哪些探索?(6分)近二十多年来,中国共产党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过哪些重大决策并分... -
陟馥板蓝:[答案] (1)地主阶级洋务派的洋务运动;资产阶级维新派的维新变法运动;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辛亥革命.都未能实现现代化.(6分) (2)1978年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1982年党的十二大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子长县17337821200: 中国近代史历程的三个阶级分别指哪些重大历史事件? -
陟馥板蓝:[答案] 第一阶段:学习引进西方先进技术,进行技术革新,创办近代工业.重大事件有:洋务运动兴起、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产生.第二阶段: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进行政治变革,走资本主义道路.重大事件有: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第三...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