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逸诗的类型 以及代表作家

作者&投稿:赧鱼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隐逸诗的隐逸诗简介~

古代的一些文人,因对封建统治不满而进行归隐田园生活,或者一些向往田园自然风光的诗人做的,以自己生活为题材作的一类诗词,这些诗词中有秀美的风光描写,也有对时代的不满,或抑郁不得志的情怀。

  1、离合作郡姓名字诗
  孔融
  渔父屈节。水潜匿方。与峕进止。出行施张。吕公矶钓。阖口渭旁。九域有圣。无土不王。好是正直。女回于匡。海外有截。隼逝鹰扬。六翮将奋。羽仪未彰。虵龙之蛰。俾也可忘。玟璇隐曜。美玉韬光。无名无誉。放言深藏。按辔安行。谁谓路长。
  2、仲长统见志诗二首
  一
  飞鸟遗迹,蝉蜕亡壳,
  腾蛇弃鳞,神龙丧角。
  至人能变,达人拔俗。
  乘云无辔,骋风无足,
  垂露成帏,张霄成幄。
  沆瀣当餐,九阳代烛。
  恒星艳珠,朝霞润玉。
  六合之内,恣心所欲。
  人事可遗,何为局促。
  二.
  大道虽夷,见机者寡。
  任意无非,适物无可。
  古来绕绕,委曲如琐。
  百虑何为,至要在我。
  寄愁天上,埋忧地下。
  叛散五经,灭弃风雅。
  百家杂碎,请用从火。
  抗志山西,游心海左。
  元气为舟,微风为柁。
  翱翔太清,纵意容冶。
  3、蜀中为费贻歌
  节义至仁费奉君。不仕乱世。
  不避恶君。
  4、吟欢曲
  王子乔
  王子乔,参驾白鹿云中遨,参驾白鹿云中遨。下游来,王子乔,参驾白鹿上至云戏游遨,上建逋阴广里践近高,结仙宫过谒三台;东游四海五岳上,过蓬莱紫云台。三王五帝不足令,令我圣朝应太平。养民若子事父明,当究天禄永康宁。玉女罗坐吹笛箫,嗟行圣人游八极,鸣吐衔福翔殿侧。圣主享万年,悲今皇帝延寿命。

唐代本非隐逸诗大盛之朝。但是在整个诗坛繁盛夺目的大背景下,唐朝隐逸诗也表现出其自身特色,和有别前朝的流变。本文从柳宗元的《渔翁》切入,对唐代隐逸诗作了小小圈点。原文为网络对话,据南江忆 无人野渡 chrisfue 闲溪居士 4人观点整理。
chrisfue
“归隐”可以算是古诗里的一个大主题了。大凡读过了书的,肚子里多少都存着些酸水,万般愁怨都伺机而生。书缨子弟,正经家世,又不能磕药,又不能扮狂人,又不能一死了之,于是不免转向“避”,或者,更多的抒抒这种“避”的情绪。真正归隐的到底不多。
其实翻看老庄,知道“退”最初是作为一种与“进”对立的哲学思辨和人生态度而出现的——甚至我们向西方看,诸如“湖畔派”那样的隐士诗人集体,会看到那边的归隐也是一种自然而然的人生选择,是本真心灵的回归,反过来再比较唐以后的隐逸诗,则扑面而来的是浓烈政治气息。
文官们乐于将“隐”作为一种对朝廷的软性抵抗,正所谓“不如归去”,是一套柔软的迂回,灵活而不失风度。还有所谓“迷花不事君”,更是把“官隐”褒上了一个尴尬境地。还有一个现象,历代最优秀的隐逸诗,往往是谪贬的文官作成的,那种毅然决然的姿态倒是很让人叹服。唐人里的隐逸诗者,我以为最优的是王维和柳宗元,两人诗中都有画意,不象韩愈,奇崛聱牙,叫人生厌。
以下析王氏、柳氏隐逸诗各一首。
王维《送别》:
山中相送罢,
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绿,
王孙归不归。
摩诘之笔法,往往淡到极至,所谓“淡极始知花更艳”,回味时更见长久。其实此诗并不是严格的隐逸诗,但情境所及,自有一种隐士风骨。王氏一向是以完全的禅隐风度出现的,他的诗作,明显也可以看出对前代魏晋诗的钦敬之情,但王维之特别,就在于清雅淡定之余,又灵活飘洒;不似前朝诗作,有时失于太过朴拙。两样风景,正好堪比积年的古旧石砖和檐口的水磨青石瓦。此诗好在不直接写别后的愁闷之气,侧笔点出,而点到为止。起承转合,顺到毫无悬念;更无艳词丽句。我觉得,更有现代诗的影子。
柳宗元《渔翁》:
渔翁夜傍西岩宿,
晓汲清湘燃楚竹。
烟消日出不见人,
埃乃一声山水绿。
回看天际下中流,
岩上无心云相逐。
苏子谈到此诗说:“熟味之,此诗有奇趣”。确实,这首一入眼,立刻给人绿意盎然之感。虽名为“渔翁”,但并不着力于人,而是直接入境,写渔翁所观所感,且着笔不露痕迹,读诗的人仿佛在看一部风光片,清新自然,而毫无骚塞之气。入隐士之境而言隐士之言,给观诗者留下无尽空间。更可贵的是诗间呈现出的色彩、声像之美。我们人在诗外,却好象听得到绿水淙淙,燃竹毕剥。自晋朝陶潜开隐逸一路,此派诗风大体朴素自然,不喜雕琢。这样固是朴拙可爱,但多少失之灵动。柳氏之高明处,即在于不光保持了古雅之风,又添了色彩之美,所以“奇趣”顿生。
以画家作喻,冯小姐把王氏比作清之石涛;柳氏则如明之徐渭。
唐诗之奇,奇在能辈极多,庸者极少,诗者多能别开生面,造意造境,不缚于窠臼。唐之后,士大夫文化日见工巧,小花小柳、小山小石,于掌间把弄;官场亦日渐险恶,隐逸诗自然更不可观。纵愿学魏晋,可复得否?
闲溪
柳宗元《渔翁》诗确实“奇趣”,但在下认为其“奇趣”在于此诗一,二句写渔翁夜宿西岩,清晨汲水燃竹,自然这一切都在朦胧中,三句奇峰突起,烟消却人不见,“埃乃一声”才了然明白,渔翁在。“山水绿”处,这种闻声而不见人,给人一种神秘而飘忽之感。此诗在“埃乃”句前全用视觉,且意境朦胧,烟雾缭绕于湘妃竹畔,此真仙境也,愈显渔翁之仙风道骨,神游清湘。在构造了此种意境,给读者以无限遐想,读者急于寻觅仙翁(渔翁)之行踪时,却突兀间从听觉上给以强烈之震撼,待我辈欲寻声觅迹之时,那人却在山水绿波中,声犹在而影无踪矣。从视觉——听觉——视觉(听觉刺激后换用视觉追寻行踪)——再转听觉(诗中未涉),真妙也。余以为此诗之“奇趣”在此,而“渔翁”也不必非有其人,乃诗人内心中一钦慕之形象,而渔翁此种生活则也是诗人在遭受政治失意(此诗作于贬湖南永州时,一贬10年),感受人生无常后所向往的生活。诗到此乃臻完善,而诗人却续上末二句,诗人原意应该是想用此二句表达自己对遭受政治失意,被异己排挤,打击的豁达,正如东坡“回首向来萧瑟处,也不风雨也无晴”,但却破坏了全诗意趣,奇趣,龙隐云雾,露一鳞半爪即可。今全数道破,方成败笔!!!!
对于师姐评陶诗及其所开一派“固是朴拙可爱,但多少失之灵动”之语,我认为似有可商榷处。
chrisfue
闲溪居士说的好!我不如。
苏轼说最后两句要了是多余。我却觉得那是全诗的第三个转折——显得那个渔翁离尘世又远了一步,要飞升了似的。
“失之灵动”是说晋诗。晋诗有陶土气,沉着舒郁。造境总从实处着眼,不求乖张。这其实不是缺点。
闲溪
晋诗多为玄言诗,其字句更是难懂,拗口,晋朝诗僧也多,他们以诗宣扬佛理,在文学性少也自然有所失。谢康乐山水诗开风气之先。
无人野渡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一封朝奏九重天,
夕贬潮阳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
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
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
好收吾骨瘴江边。
上面是我非常喜欢的一首诗,韩愈所作。我读他的诗不多,不知道是不是其他的都很晦涩。只是我觉得韩愈首倡古文运动,东坡也说他是“文起八代之衰”并不是空穴来风。
中国学子受儒家文化的熏陶,一向是倡导出来做官的。孔子的学生问他有关种菜的问题都受他训斥也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因为当时的人口很少,受教育有能力的人就更少,有限的人才再不出来做官为国家效力那国家怎么办?
盛世无隐者,所谓义无返顾要去归隐的大都是世道黑暗回天乏力,而又不愿随波逐流的人。唐朝以前有隐者,以后也有,可盛唐出名的隐者就很少,政治清明可以施展抱负谁不愿意呢。当然也有些怀才不遇的,就开始大张旗鼓的要说明自己归隐,其实还是要当局重视。成语所谓“终南捷径”也就是很好的说明。在当时说来,去钟南山归隐也就等于可以做官!
我现在看政治,再想老庄时老觉得他们讲述的都是辩证法。他们说有就是无,上就是下,前就是后,退当然也是进。完全按照字面上解释其实很费解的。
隐逸诗写的都很谈,浓的都是政客们的满腹牢骚。
看诗常常和一个人的性格有关,有些人洒脱偏爱山水田园,有些人豪放就更喜欢大气磅礴的诗作。
很遗憾,我常欣赏不了太静的诗,虽然有灵气但也缺少了人气。而且山水诗怡情养性看多了也让人不思进取。女子多柔,读来可能体会更深刻。
南江忆
苏轼所说的奇趣我想可能在最后两句,诗的主旨不单在于遁隐,而更多的是一种讽刺,对当时仕宦的嘲讽,也许只有苏轼这样的迁客,认识得更加深刻.
闲溪
从整体来看,我个人认为最后两句去掉更妙。柳的诗与文确实很多是讽喻时政的,但是把讽喻接在此四句后面觉得不是很妥,有续貂之嫌。又想起了柳的一首五绝《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前人在解此诗时多将其列为禅诗来解的,深味之确实禅意十足,整首诗是空寂,冲淡如僧人坐禅般,万籁寂静却又非死寂是包含生机之静如笋将破而无声,苞欲绽而不察。但是这首是应该还是隐隐透出了诗人对经历了政治风雨后的一种态度的。《渔翁》与此诗中都出现了同一个人物------钓者(渔翁),而此渔翁非彼渔翁,其真为鱼而钓耶?恐怕非也,其乐不在鱼,而在钓也,这是真正对哪些为钓而钓者的讽刺了。钓者或渔翁,在中国古典诗词里有特殊与特定的含义,最著名的钓者要算姜子牙。后世很多沽名钓誉者就惺惺作态的装出一副钓者像,其实非为钓鱼之乐,而在钓名,钓利。而柳诗中的渔翁形象却与此等人相反,那才是真正的钓者,是一种享受人生的钓者而不是为利而来的钓者。这与孟浩然的“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相比又要高出许多了。我个人认为,两首诗都还可以从这个方面来理解,发掘其中的含义。将《江雪》与《渔翁》诗对读我们认为后者前四句其实就包含了讽刺了,故无需后两句做进一步说明。南江忆,冯师姐及其他师兄以为然否???
南江忆
问题在最后两句,它是全诗的余音,渔翁已乘舟“下中流”,此时“回看天际”,只见岩上缭绕舒展的白云仿佛尾随他的渔舟。“岩上无心云相逐”,只有“无心”的白云“相逐”,则其孤独无伴可知。
而在艺术构思上,此诗尤为后人注目。苏东坡认为这最后两句“虽不必亦可”。他觉得此诗有奇趣:渔翁在生火煮饭,可饭熟了,烟消了,人却不见了,只听见“唉乃”一声,那青山却显得更绿了。诗到此处意味无穷,末两句似可不必。
苏东坡也只是说一点体会,不料后人却较真儿了。南宋严羽,明人胡应麟、清人王士祯都认为东坡所说删末两句为好,点到为止,韵味更足。如此看来,末两句便为蛇足。而宋末刘辰翁,明人李东阳、王世祯认为最后这两句点出了作者自诩如清风白云一样高洁,如果删掉,就没这层意思了。
是删还是留,今人还在争议。在《唐诗鉴赏辞典》中,周啸天先生认为应该删去这两句比较平淡的尾巴。可在《唐诗三百首新编》中,马茂元、赵昌平先生则认为尾句是画龙点睛。他们认为“回看”“岩”“云”寄托着柳宗元失志后企求超脱的心情和遭贬后对现实的解悟。
两派分歧的根源在于鉴赏的角度不同,或者说主要在于鉴赏者对“奇趣”的看法不同。就诗而言,通过渔家生活的画面,来表达闲情逸趣,前四句已达到了这种境界。苏东坡“以奇趣为宗”而删去末两句,让诗以“唉乃一声山水绿”的奇句作结,不仅余情不尽,而且“奇趣”更显——可有可无之句,究以割爱为佳。
然就作者而言,此篇作于永州。作者于寄情山水的同时,略寓政治失意的孤愤。此诗首句的“西岩”即指《始得西山宴游记》中的西山,而诗中那在山青水绿之处自遣自歌、独往独来的“渔翁”,突现出一种孤标遗世的情绪,写渔夫正摇着船顺流而下,回头看到那白云相逐,则正好寓托柳宗元在激烈的政治漩涡中被冲激出来后企求超脱的心境,含有几分自况的意味。“不见人”“回看天际”等语,又都流露出几分孤寂情怀。末两句写随流而下的渔翁回头看到那来去无牵挂的岩云,隐然现出作者对这种境界的向往,寂寥而清幽的山水和诗人孤寂清高的心境是多么的一致。“无心云”用了陶潜《归去来辞》“云无心而出岫”的句意,同时,“回”是否有回首人生之意?倘有,那应是柳宗元被贬后对现实人生的一种解悟。尊重诗人,不删既无损于艺术,也更了解诗人。


安阳县15956419657: 古代诗歌包括什么诗,有什么体裁 -
赏富新达:[答案] 古代诗歌的体裁常识 一、古代诗歌的分类 古代诗歌包括诗、词、曲. 从诗歌的形式可分为: ①古体诗,它有四言古诗(... 或流露不愿同流合污的情绪,或表现隐逸避世的消极思想.其代表作家有晋代的陶渊明、谢灵运和唐代的王维、孟浩然等. 2....

安阳县15956419657: 古典诗词的流派和分类列举代表诗人.风格特点介绍要全面 -
赏富新达:[答案] 江西诗派 宋代诗歌流派.北宋后期,黄庭坚在诗坛上影响很大.虽然他的创作成就比不上苏轼,但是他的诗歌更加突出地体... 借以反映其宁静的心境,或隐逸的思想,因而被称为"山水田园诗派".其主要作家是,孟浩然\王维\常健\祖咏\裴迪等人,...

安阳县15956419657: 各诗派的代表诗人 -
赏富新达: 山水田园诗派.是盛唐开元,天宝年间形成的一个诗歌流派.代表诗人有王维,孟浩然. 以标举隐逸.寄情山水,歌咏田园生活为主要特征. 代表性诗句分别有: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边塞诗派.是盛唐开元,天宝年间形...

安阳县15956419657: 请分别说出象征派、隐逸派、湖畔派、新月派和印象派诗歌的特点 -
赏富新达: 新月派又被称为“新格律诗派”,所以最显著的特点是新诗的格律化. 创造感伤颓废的情调,是象征主义诗派的首要特点,它通过象征性形象和意境去暗示诗人心灵世界的某种感受. 隐逸派 20世纪20-30年代意大利最重要的诗歌流派,代表人...

安阳县15956419657: 陶渊明是什么诗派代表人物 -
赏富新达: 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 ”,有《陶渊明集》.

安阳县15956419657: 中国古诗词按内容的分类 要每种分类都有介绍! 急急急急急急急!很急!非常急! -
赏富新达: ⒈借景抒情诗 借景抒情诗(写景抒情诗)或借景表达自己的美好志向,或表达作者对所写景物的喜爱之情以及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或借景体现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品质,或借景抒发对人生世事的感慨.借景抒情诗往往是含而不露,蕴藉悠...

安阳县15956419657: 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包括哪些流派? -
赏富新达: 现代主义文学的主要流派:(一)象征主义文学:它是西方现代主义文学中出现最早、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文学流派,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流行于法国,以诗歌和戏剧为主.1886年诗人莫雷亚斯发表《象征主义宣言》,标志着象征主义流...

安阳县15956419657: 文学知识 -
赏富新达: 我国古代诗歌的发展概况 先秦时期,《诗经》和《楚辞》是我国诗歌史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两个源头.《诗经》以四言诗为主,采用“赋、比、兴”手法,其精华之处主要是那些“风”类民歌.《楚辞》冲破了《诗经》四言格式,句式加长...

安阳县15956419657: 陶渊明的诗歌代表作是什么,散文代表作是什么? -
赏富新达: 陶渊明的诗歌代表作是《饮酒》《归园田居》.散文代表作是《桃花源记》. 陶渊明(352或365年—427年),字元亮,又名潜,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 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曾...

安阳县15956419657: 田园诗到唐代形成以 为代表的诗派 -
赏富新达: 陶渊明 山水田园诗派,是盛唐时期的两大诗派之一,这一诗派是陶渊明\谢灵运\谢药的后继者,这一诗派的诗人以擅长描绘山水田园风光而著称,在艺术风格上也比较接近,通过描绘幽静的景色,借以反映其宁静的心境,或隐逸的思想,因而被...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