慷慨殉国:为何南宋覆亡时,赴死者如此之多?

作者&投稿:旁败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元朝把南宋的军队逼迫到广东的崖山一带走投无路,就在这时陆秀夫和张世杰两人决定和元兵做最后的殊死拼搏的,眼睁睁看着元兵的船队一点点地完成了对崖山的合围,食用水和粮草也全部被元兵给切断了,两位将领深知只有突围才能有一线生机。两人就把所剩下的全部船只用铁链栓在一起,希望能够集中全部的人力资源杀出重围有一个突破口,然而两方的实力相差太远了很快南宋的船队就被元军射杀的差不多了,眼看着敌人马上就要攻打到小皇帝的船只上来了。

陆秀夫决定斩断铁链怀抱年仅8岁的小皇帝赵昺和一队人马准备乘坐小船突围,但是元兵实在人太多了最后的希望也没有了,陆秀夫告诉小皇帝事情的重要性,他也誓死不做亡国奴争得小皇帝的同意后背着他毅然决然地投身大海中,宋军看到这样动容的场面知道自己没有逃出去的可能了,但是他们也不愿意做亡国奴也纷纷的跟随陆秀夫他们跳去海中,宋军的这一举动感动了无数的元兵也为之感叹。


南宋朝可以说是英雄倍出的一个朝代,这个朝代有非常多的爱国将军将士,大家耳目共染的岳飞、杨家将、韩世忠等等,还有很多的爱国诗人比如陆游、辛弃疾、王安石、文天祥这都是我们从小就知道的人物,在他们身上就可以看出南宋的爱国情怀有多浓烈。宋朝的两个朝代的时候虽然深受外敌侵略之苦,但是宋朝在的工商业、手工业、农业、经济、文化的发展都是在中国古代历史上的顶峰。

宋朝虽然经常纳贡称臣但是国库却非常充裕,南宋朝人民是非常幸福的,孩子在母亲肚子里就开始享受福利,一直到生老病死的时候政府都会给予政策照顾,而且在宋朝的时候民众的文化水平也是最高的很少有人不识字。可以说这样的富裕社会谁不爱自己的国家不爱自己的领导人呢。



因为当时国家政策好,造福百姓,百姓们都愿意纷纷为国捐躯,以表忠心。

南宋灭亡的原因,是由于异族人,这对于很多汉族达官贵人来说,是无法接受的。

南宋的爱国情怀非常浓厚,当时好多文人都在国家灭亡后自杀。

有宋一代,有爱国情怀的人本身也不少,在家国情怀的熏陶下宋人虽屡败却能屡战。

应了文天祥那句:”人身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南宋末年文人为什么殉国
“直至有宋,士大夫始以节义为重,实由儒学昌明,人皆相维于礼义而不忍背,则《诗》、《书》之有功于世教,匪浅鲜矣”。赵翼的结论是:历代殉国者,以宋朝为最。据毕沅的《续资治通鉴》称,南宋末年,为了抵抗南下的元军,从长江流域节节败退到南海之滨的大宋王朝,守土将士,郡县官吏,普通民众...

南宋是怎么灭亡的?
南宋咸淳九年(1273)。南宋战略重镇襄阳守将吕文焕降元。他坚守了五年,没有援兵,没有补给。他失去了最后的希望,投降元朝。吕文焕被蒙古任命为襄汉大都督,作为先锋进攻南宋。临安陷落。(1726)年,元朝丞相伯颜率二十万蒙古大军入汉水过长江直指南宋都城临安。这时南宋的权臣贾似道(奸臣)迫于朝...

历朝历代的亡国之君都是贪生怕死,为何只有纣王和崇祯自杀殉国?
赵昺,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幼主,宋度宗的第三子,南宋末最后一位皇帝,在位2年,享年8岁。公元1278年4月,赵昺在冈州即皇帝位,改元祥兴。1279年3月19日宋、元在崖山海战开展决战,宋军被元军击败,全军覆灭,元军随后包围崖山,左丞相陆秀夫遂背时年8岁的赵昺跳海殉国而死,张世杰、杨太妃等十万...

崖山一战,为何南宋十万军民不去台湾而是投海殉国?
崖山之后无中华!纵观中国历代王朝的亡国过程,南宋无疑是最为壮烈。公元1279年2月6日,广东崖山海战,南宋全军覆没,43岁的陆秀夫见无法突围,背上赵昺奋身跃入大海,以身殉国。南宋十万军民闻此噩耗后,恸哭声惊天地,动鬼神。十万军民忠比心肝,亦接连投海殉国,无一贪生,无一叛国。那一日,崖山...

你认为中国古代哪个朝代灭亡得最可惜?
所以,我认为宋朝的灭亡是十分的可惜的。而宋朝之所以灭亡, 原因也很可惜。一方面是天气的可惜。其时恰好处于历史上的一个小冰河期。按照史书的记载是临安年年下大雪,气候骤冷迫使无法在北方继续生存的辽、金、蒙古游牧民族不得不全力向南拓展生存空间,也是南宋军事上面临着挑战,然后就简介导致了南宋的...

大宋王朝是如何灭亡的
崖山海战失败,意味着南宋残余势力的彻底灭亡,蒙元最终统一整个中国。崖山海战直接关系到南宋的存亡,因此也是宋元之间的决战。战争的最后元军以少胜多,宋军全军覆灭。南宋灭国时,陆秀夫背着少帝赵昺投海自尽,许多忠臣追随其后,十万军民跳海殉国。此次战役之后,赵宋皇朝的陨落,同时也意味着南宋残余势力的...

南宋是怎样走向灭亡的
张世杰战船沉没,在蒙军猛攻下,雷州失守,小朝廷迁往崖山。蒙元将领汉人张弘范领军紧追在后,对崖山发动总攻,宋军无力战斗,全线溃败,史称崖门海战。走投无路的南宋终于在1279年3月19日,随着赵昺随陆秀夫及赵宋皇族八百余人集体跳海自尽,许多忠臣追随其后,十万军民跳海殉国,至此南宋彻底灭亡。

关于南宋的灭亡
南宋始于公元1127年,1276年被元攻占都城临安,1279年最后一支抵抗力量被元消灭。所以应该说一共有152年。1276年元军兵临临安城下,谢太后、全太后率少帝及城中文武官员出城迎降,南宋朝廷遂为元所灭。1279年,元军在广东崖山包围了宋朝最后的流亡小朝廷,丞相陆秀夫身背幼帝赵昺投海殉国,张世杰所在战船...

南宋是怎么灭的?
1234年宋蒙联合灭金,1235年蒙古入侵南宋,南宋军民拼死抵抗,直到1276年临安府被攻占,1278年,时年9岁的宋端宗于碙州岛病逝,1279年崖山海战宋军彻底战败,陆秀夫背着宋末帝赵昺跳海而亡,南宋覆灭。咸淳十年七月九日(1274年8月12日),度宗去世,终年35岁。宋度宗去世后,其长子赵隰即位。当时,...

南宋灭亡是内部君臣自食其果吗?还是什么原因?
守将范天顺、牛富自杀与城共存亡,襄阳守将吕文焕投降元朝,自此南宋西大门顿开,宋朝再也无抵抗之力,再度向元朝求和,忽必烈自然拒绝,于1274年顺江东下,势如破竹,南宋守将纷纷投降,宋恭宗和谢太后出城投降,宋朝余部仍然在各地进行反元战争,1279年元军在崖山彻底击败南宋小朝廷,陆秀夫背着小皇帝跳海殉国,南宋国灭...

岑溪市15052563806: 赵昺是太祖,太宗,魏王后裔? -
潭世清凉: 赵昺是宋太祖后裔,赵昺的爷爷赵与芮是宋太祖十世孙. 赵昺bǐng(1272年-1279年),南宋第九位皇帝(1278年-1279年在位)是宋朝最后一位皇帝,宋末三帝之一.在位两年,年仅8岁,韩林儿上谥号怀宗恭文宁武哀孝皇帝.赵昺是宋度宗第三子,宋恭帝、宋端宗的弟弟,曾被封为信国公、广王、卫王等爵位,生母为俞修容.1278年4月在冈州即皇帝位,改元祥兴. 1279年3月19日,宋元在崖山开展决战,宋军被元军击败,元军随后包围崖山,左丞相陆秀夫眼看靖康之耻又要重演,在广东崖山(今新会崖门)遂背时年8岁的赵昺跳海而死,南宋在崖山的十万军民也相继投海殉国,宋王朝覆亡.

岑溪市15052563806: 明亡之后无华夏,又是什么意思? -
潭世清凉: 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宋朝覆亡,厓山海战中国整个精英阶层全部殉国,一脉相承数千年的中华文明由此产生断层,其影响深远延续至今. 明亡之后无华夏 是中国第二次被外族占了政权 但这次连汉族的文化都没得以保留 譬如满清政府要禁止我们汉族人穿汉服 等等 .. 所以华夏的意味是我们中国人不仅丢掉了国家 更丢掉了属于自己灵魂的文化 .值得庆幸的是,在乾龙时代,乾龙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汉文化灭,大清·也难保,在他的大力推动下,修了四科全书,大兴汉文化,重用汉臣,才使大清延续三百年之久.

岑溪市15052563806: 中国传统文化的保守性、排外性和包容性各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
潭世清凉:[答案] 在五千年的悠长岁月里,中国文化曾有过各种各样的辉煌.先秦时期已经有百家争鸣,此后更有唐诗宋词元曲以及明小说,... 时常想,古中华遗风,究竟会有何等的团结与彪悍,连相对柔弱的南宋,都有十万军民自发跳海殉国,这样的气节,何时能再...

岑溪市15052563806: 求有关夏完淳的古文资料 -
潭世清凉: 夏完淳(1631-1647),别名复,字存古,号小隐、灵首(一作灵胥),乳名端哥,南明诗人,爱国英雄.明松江府华亭县人(现上海市松江),家住郡城西花园浜.完淳父夏允彝为江南...

岑溪市15052563806: 南宋灭亡是有十几万人跳海殉国是否为真?时间地点? -
潭世清凉: 是的 !

岑溪市15052563806: 明成祖入主南京后杀建文朝大臣的细节,谁有???谢
潭世清凉: 靖难之役 发生时间: 公元1399年--1402年 所属年代: 明代 事件介绍 靖难之役,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死后不久爆发的一场统治阶级内部争夺皇位的战争.起于建文元年...

岑溪市15052563806: 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侍.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 -
潭世清凉: 聪明的鸟会选择休息的树木2 贤能的臣子选择英明的君主侍奉 士为赏识自己的人慷慨赴死 女子为取悦自己的人而装扮 这是豫让对赵襄子说的

岑溪市15052563806: 宋代东方文艺复兴的本质是什么 -
潭世清凉: 文艺复兴涵义:是指13世纪末在意大利各城市兴起,以后扩展到西欧各国,于16世纪在欧洲盛行的一场思想文化运动,带来一段科学与艺术**时期,揭开了近代欧洲历史的序幕,被认为是中古时代...

岑溪市15052563806: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写出了项羽的什么特点? -
潭世清凉: 李清照的“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写出了项羽的铁血,慷慨赴死报江东父兄,宁可无愧而死,不肯惭愧而生.从容舍身慰男儿之身的气节.

岑溪市15052563806: 曹植一首诗的全文、翻译及作者情感和创作背景 -
潭世清凉: 飞观百余尺.临牖御棂轩. 远望周千里.朝夕见平原. 烈士多悲心.小人偷自闲. 国雠亮不塞.甘心思丧元. 拊剑西南望.思欲赴太山. 弦急悲声发.聆我慷慨言.赏析 这是曹植《杂诗七首》中的第六首.黄节注引曹植《东征赋·序》云...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