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长征为什么选择陕北延安为落脚点

作者&投稿:代贸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红军长征为什么选择陕北为落脚点~

红军长征为什么选择陕北为落脚点?毛泽东看了这个暗下决定。甘肃省宕昌县哈达铺镇有一条老街他与红军长征的渊源颇深,现在成了红色景点,这个地方就是红军长征毛主席暗下决定的落脚点。至于为什么最终选择了甘肃陕北为长征落脚点有个神奇的故事?
今天人们把这条老街称为“红军街”。漫步在古色古香的街道上,你可以感受到历史与现实在同一时空里的交错。历史是必然的,又是偶然的。正是因其必然,才有了庄严;也正是因其偶然,才有了传奇。
至于为什么最终选择了甘肃陕北为长征落脚点有个神奇的故事?

1936年9月,红一方面军在哈达铺正式改称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支队。9月20日,历史在必然与偶然的交织中,让中央红军选择了陕北。据亲历者的回忆,当时毛泽东让侦察连长梁兴初去搞点“精神食粮”。
在哈达铺一个小小的乡邮所,梁兴初找到了几张旧报纸。毛泽东则从一张《大公报》上获取陕北也有红军的报道。接着,他再一次作出了重大决策,改变原先在川陕甘建立根据地的计划,决定到陕北与刘志丹的红军会合,把红军长征的最后落脚点放在陕北。
据亲历者的回忆,毛泽东向大家宣布这一消息时,是在老街上的一座关帝庙里。当那些走过千难万险、经历无数战斗的面黄肌瘦的革命者,听到终于有了一个“落脚点”时,究竟是一种怎样的反应?脸上究竟流露出了怎样的表情?
1935年9月下旬,陕甘支队突破敌人渭河封锁线,占领榜罗镇。中央政治局常委召开会议,正式决定到陕北去,巩固扩大陕甘革命根据地。10月19日,党中央率领陕甘支队到达陕北吴起镇。这一路上,那张决定红军前途方向的报纸,是否一直陪伴在毛泽东身边?
这位因创办《湘江评论》而声名远播的伟大革命者,又因一张《大公报》找到了红军的“落脚点”,是不是又是一次偶然中的必然?
陕北甘肃哈达铺,被誉为红军长征走向胜利的转折点。今天,这个转折点上的那个小小邮政代办所还保存完好。人们漫步在幽静的老街上,路过这个神奇的邮所时,一定可以感受到红军长征时的一股精神和力量。

陕北根据地较其他红军在长征中设想过建立根据地的地区有良好的群众基础。中央红军开始长征后的第一个设想就是同二、六军团会合,共同开辟湘西革命根据地。这一计划由于蒋介石的阻挠而未能实现。湘西地区是中央红军开始长征后不久才开辟的新地区,群众基础远没有经过七八年建设的陕北根据地好。以后红军又提出建立川黔边根据地、川西根据地、川陕甘根据地等,其群众基础也都不能与陕北根据地相比。
陕北根据地同红军长征中设想过的其他地区相比是国民党统治力量比较薄弱的地区。红军曾经设想过的在川黔边,在四川,在川西以及在川陕甘边建立根据地,这些都是国民党统治力量比较薄弱的地区。但是,反动统治力量的强弱是可以发生变化的。如贵州原是国民党反动统治力量比较薄弱的地区,随着中央红军进入贵州,1935年1月4日,国民党军第二兵团开入贵州追击中央红军。贵州的国民党力量马上开始增强。而陕北根据地周围是国民党地方军阀统治的地区,但他们之间的矛盾重重,不能统一,所以成为了国民党统治薄弱的地区。
陕北根据地是直接对日作战的前进阵地和可靠后方。在长征途中设想的落脚点中,只有陕北根据地地处抗日前哨。这一点于中国革命来讲是极其重要的。陕北根据地作为红军长征的落脚点,其地理位置恰好能与后来的敌后抗日根据地联成一片,这件在表面上看来多少有些巧合的事情,其意义是深远的。
把陕北作为落脚点有利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陕北位于中国西部的北方,距离国民党的统治中心——中国的东南部较远,从某种意义上讲,不是国民党誓在必夺的地方,因而有利于缓和国民党内部的矛盾,缓和国民党对我之进攻,使红军获得一个暂时喘息和休整的机会,进而逐步争取国民党中的当权人物的转变,使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
红军长征把落脚点放在陕北,还有利于消除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的不抗日借口。这是因为:首先,陕北根据地地处抗日的前沿阵地,这就击破了蒋介石诬蔑我们捣乱抗日后方的谎言。其次,把红军长征的落脚点放在陕北,有利于国民党中主张联合中国共产党抗日的政治派别的活动。中央红军到达陕北以后,通过各种渠道对国民党各界人士进行联络活动,其成绩是很大的,特别是对东北军和西北军的联络工作,最后促成了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这一点也是远离抗日前线的其他根据地无法办到的。

因为延安是国民党的薄弱地带。
红军长征是1934年10月—1936年10月,共产党领导的红一方面军、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和红二十五方面军分别从各苏区向陕甘苏区的战略撤退和转移。其中红一方面军行程为二万五千里,因此长征又常被称作二万五千里长征。国民党称此为“流窜”。1934年10月10日晚6点,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和苏维埃中央政府机关及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博古等领导人率红军主力五个军团共八万六千人从瑞金出发,被迫实行战略转移,从而开始进行红军打败国民党的转折点。
转移时经过:江西瑞金出发——渡过于都河——挺进湘西——冲破四道封锁线——改向贵州——渡过乌江——夺取遵义——四渡赤水河(意义:打乱敌人追剿计划)——巧渡金沙江(跳出敌人包围圈)——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雪山——过草地——到达陕北吴起镇——甘肃会宁。1936年10月,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会师,长征结束。长征胜利表明中国共产党和工农红军是一股不可战胜的力量,长征是一部艰难的历史斗争。

中央原定长征的落脚点是湘西北,后来根据形势发展,曾先后选择了创建黔北根据地、川西或者川西北根据地、川陕甘根据地。后来毛泽东等领导准备带领红一方面军主力第一、第三军团北上,在与苏联接近的地方创造根据地,将来再向东发展。刘煜说,俄界根据地已是中央红军长征落脚点选择上的第5次变化。

1935年10月19日,毛泽东带领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延安的吴起镇,创造了人类历史上史无前例的英雄壮举和战争奇迹。延安,既是红军长征胜利的落脚点,也是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赢得抗日战争胜利,进而夺取全国胜利的解放战争的出发点。


红军为什么去陕北
会议决定改变俄界会议关于首先打到甘东北或陕北,以游击战争与苏联发生联系,取得国际帮助,创建根据地的原定战略方针,做出了把红军长征落脚点放在陕北的正确决策,提出保卫与扩大陕北苏区的新的战略方针。会议还决定派一支部队,与国际联系,取得国际的技术帮助。后来因为条件不具备,主观力量达不到而未能实现...

红军长征为什么最后到达陕北
中央红军在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于1934年10月被迫实行战略大转移,开始了著名的长征。长征的原因之一是为了避开国民党军队在中央根据地的包围追击,寻找新的根据地。长征途中,红军克服了无数艰难险阻,包括380余次战斗和跨越700多座县城。在这过程中,红军牺牲了众多年轻干部,平均年龄不到30岁。红军...

中央红军长征原计划向湘西转移,可最后却去了陕北,请问这是为什么...
中央红军在长征过程中,最初计划向湘西转移,但最终选择了陕北作为落脚点。这一决策是在毛泽东等中共中央领导人的指导下,根据敌我双方实际情况的变化和全国形势的发展而做出的。在选择过程中,有两次主要的变化。起初,中央红军决定在湘西北建立根据地。然而,随着形势的发展,这一计划经历了多次调整。红军曾...

红军长征为什么要到陕西?而不到别的地方落脚.
事实上,当时国内的局势,蒋介石的国民党虽然是名义上的全国政权,但对于西北地区的控制力相当薄弱。红军经过“长征”的逃窜,也只能往这个区域进发。与当时在陕北的红军会合才能凝聚相当规模的部队。另外,红军的战略是想将西北靠近苏联的地区都拿在手中,进可攻,退可退入苏联境内。然而西路军的溃灭,...

历史;为什么红军到达陕北就是胜利了,那里没有国民党吗?
中央红军落脚陕北纯属偶然。中央红军从江西出发踏上了万里长征路,到哪里去?战略方向曾有8次抉择,最终到陕北落脚。由于张国焘闹分裂,坚持北上的只留下不足8000人,不可能在原定的川陕甘大范围落脚。因此,俄界会议决定到中苏边境去占一块地盘。1935年9月18日,长征的红军部队进入甘肃省宕昌县的哈达铺...

红军长征的目的地在哪里
被迫实行战略性转移,退出中央根据地,进行长征。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中央红军共进行了380余次战斗,攻占700多座县城,红军牺牲了营以上干部多达430余人。平均年龄不到30岁,共击溃国民党军数百个团,其间共经过14个省,翻越18座大山,跨过24条大河,走过荒草地,翻过雪山,行程约二万五千里。红...

中国红军在陕北为什么能立足并且壮大?
中国红军在陕北为什么能立足并且壮大的原因主要有:1、陕北属落后地区,蒋介石在此地的国民党部队力量薄弱,只有一些小军阀。小军阀的实力还不能对红军的发展构成太大威胁。2、全国人民都要求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尤其是西安事变后,蒋介石放松了对红军的围剿。这样的政策为红军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发展空间。3...

中国红军当年长征为什么选择延安
1、红军北上途中,希望能够与刘志丹领导的陕北红军实现会师。当时,渭南地区有刘志丹的红军部队,而陕北的延安则有谢子长的红军部队。2、国民党政府实际上是一个南方政权,陕北的延安地区是国民党中央军控制力较弱的地区。因此,国民党在陕北的实力并不强大。3、陕北延安地处中国的西北边陲,距离苏联边境不远...

中国红军当年长征为什么选择延安
1、红军北上希望能与刘志丹的陕北红军会师。因为渭南一带有刘志丹的红军部队,陕北延安有谢子长的红军部队。2、国民党反动派实质上是南方政权,陕北延安地区是国民党中央军统治的薄弱地区,国民党在陕北的实力并不强大。3、陕北延安一带是中国的西北方,离苏联的边境不远,容易得到苏联方面的支持。4、陕北是...

红军长征终点不是甘肃会宁吗?那为什么还说延安是红军长征的终点呢?
3. 另外,红军希望选择远离省城且地势崎岖的地区,以避免敌人在省城这个战略要点上的强大压力。广州和西安附近的秦岭地区并不符合这一条件。4. 最后,选定的地点需要有开阔的地形,便于红军进行大规模的机动战术,即运动战。汉中和安康因地形限制,不适合作为长征的目的地。综上所述,由于上述地区的限制,...

你可能想看的相关专题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