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面埋伏》是什么?

作者&投稿:法试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琵琶曲《十面埋伏》讲的是什么?~

《十面埋伏》首先是“武曲”又叫《淮阳平楚》最早见于《华秋频琵琶谱》(1819)。一般认为描写的应该是楚汉争霸时期,项羽和刘邦之间的战争,和霸王别虞姬,直至乌江自刎!描写的应该是“垓下之战”。

明代王猷定《汤琵琶传》中,记有被时人称为“汤琵琶”的汤应曾弹奏《楚汉》时的情景:“当其两军决战时,声动天地,瓦屋若飞坠。徐而察之,有金声、鼓声、剑弩声、人马辟易声,俄而无声,久之有怨而难明者,为楚歌声;凄而壮者,为项王悲歌慷慨之声、别姬声。陷大泽有追骑声,至乌江有项王自刎声,余骑蹂践争项王声。使闻者始而奋,既而恐,终而涕泣之无从也。”

《十面埋伏》是一首中国琵琶曲目。
《十面埋伏》是一首历史题材的大型琵琶曲,它是中国十大古曲之一。关于乐曲的创作年代迄今无一定论。资料追溯可至唐代,在白居易(772—846)写过的著名长诗《琵琶行》中,可探知作者白居易曾听过有关表现激烈战斗场景的琵琶音乐。
《十面埋伏》流传甚广,是传统琵琶曲之一,又名《淮阴平楚》。本曲现存乐谱最早见于1818年华秋萍编的《琵琶谱》(全称为《南北二派秘本琵琶真传》,又称《华秋萍琵琶谱》)。
乐曲描写公元前202年楚汉战争垓下决战的情景。汉军用十面埋伏的阵法击败楚军,项羽自刎于乌江,刘邦取得胜利。

扩展资料:
传统琵琶曲《十面埋伏》又名《淮阴平楚》。关于《十面埋伏》产生于何时迄今尚无定说,曲谱最早见于《华秋萍琵琶谱》(1819)。明王猷定(1598—1662)著《四照堂集·汤琵琶传》一文中记述琵琶家汤应曾奏《楚汉》。
自公元1818年华秋萍编的《琵琶谱》问世以来,其后各个琵琶谱集都载有《十面埋伏》乐谱。各个版本在分段与分段标目都有所不同。
如:《华氏谱》称《十面》,由直隶王君锡传谱,凡十三段; 《李氏谱》名《睢阳平楚》,隋秦汉子作;一名《睢阳平楚》,凡十八段; 《瀛州古调》名《十面埋伏》,凡十段。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十面埋伏

琵琶一词最早见于东汉刘熙《释名·释乐器》中,这种乐器是由中亚地区传入,带着浓郁的异域色彩。当时的游牧人骑在马上横抱,用拨子弹奏。古代的“琵”和“琶”是两种演奏手法,“琵”是向外弹,“琶”是向里弹。隋唐以前,凡是以这两种手法来演奏的乐器,都可统称为琵琶。

琵琶在中国的历史可谓源远流长,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期间,尤其是隋唐时,琵琶作为整个乐队的领奏,上至宫廷乐队,下至民间演唱,都是不可或缺的一种乐器。从敦煌壁画和云冈石刻可见,琵琶在隋唐《九部乐》、《十部乐》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如“反弹琵琶”的飞天形象早已成为敦煌舞蹈的经典标志,更是将东方文化的神秘气质发挥到极致。

唐代诗人就特别喜欢以琵琶入诗,王翰《凉州词》中有“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句,奇壮寒冽,让人悲郁击节;杜甫在《咏怀古迹》中感叹王昭君身世际遇,“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寄予了自己的感伤与幽怨;白居易浔阳江头听琵琶女一曲演奏,“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泪湿青衫,将琵琶曲升华到一种世事沧凉般的人生体验,最是让人饮恨泣绝。明清时期,琵琶艺术更是得到了较大发展,出现了许多演奏名家,演奏风格上也有了南北派之分。清代嘉靖年间出版了中国第一部琵琶谱集《华秋苹琵琶谱》,收录了数卅首琵琶曲。其中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是《十面埋伏》。

《十面埋伏》是一首以历史事件为题材的大型琵琶曲。关于乐曲的创作年代迄今无一定论。资料可追溯至唐代,从《琵琶行》中可探知白居易曾听过有关表现激烈战斗场景的琵琶乐。乐曲描写公元前202年楚汉战争垓下决战的情景。秦末,刘邦和项羽逐鹿中原,争霸天下,决战于垓下,刘邦的30万汉军围住了项羽的10万楚军。汉军为瓦解敌方军心,夜深之时,汉营士兵齐唱楚歌。楚军士兵大多离家已久,本已厌倦了连年征战,此时听到周围阵阵楚歌,以为楚地尽失、人民皆俘,于是楚营内人人自危,军心动摇。项羽眼见大势已去,悲从心起,对虞姬唱道:“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虞姬唱和道:“汉兵已略地,四面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拔剑自刎而死。在汉军围困之下,项羽被迫率八百骑兵突围外逃,逃至乌江边时仅余28骑,汉军则有追兵数千。乌江亭长劝他过江,但项羽自言无颜见江东父老,拔剑自杀。垓下之战是楚汉战争中最重要的一场战役,四面楚歌、霸王别姬、乌江自刎等情节更在民间广为流传。《十面埋伏》即是以此为核心内容创作而成的琵琶曲。

《十面埋伏》属于琵琶中的武曲,全曲为叙事性多段套曲结构,大致可分三大部分13小段:一、战斗准备:开门放炮,吹打,点将,排阵;二、战斗过程:埋伏,小战,呐喊,大战;三、战斗结束:败阵,乌江,争功,凯歌,回营。

琵琶的声音清澈干净,层次分明,高音明亮刚劲,中音温润柔和,低音醇厚丰富,琴声的穿透力很强,且善于拟声,长于表现戏剧性的情节。《十面埋伏》以宏大的套曲结构,充分发挥了琵琶的这些特点。全曲节奏由慢渐快,运用轮指技巧,拨动琵琶的四弦,再配以强烈的节拍,立即引人进入激烈的战场。琵琶同时还模仿了号角、箫声、呐喊等声音。乐曲的高潮和精彩处在第三大部分,演奏者运用琵琶高超复杂的绞弦技巧,真实地再现了战场上的各种声音,一曲奏响,恍若两军对垒于前,声动天地,屋瓦飞坠,“金声、鼓声、剑弩声、人马辟易声;久之。有怨而难明者为楚歌声;凄而壮者为项王悲歌慷慨之声、别姬声;陷大泽,有追骑声;至乌江,有项王自刎声、余骑蹂践争项王声。使闻者始而奋,继而恐,终而涕泣之无从也。其感人如此。”演奏者弹拨之间,极尽琵琶揉、挑、推、扫等最强劲有力的指法技巧。聆听琵琶急促的弦声,激奋而始,继而悲怆,壮怀激烈的英雄,慷慨赴死的气概,淋漓尽致地跳跃在音乐上。曲罢,余音绕梁,闻者无不恻怀动容。

《十面埋伏》创造性地以单个乐器的独奏形式,来表现波澜壮阔的史诗场面,将琵琶表演艺术发挥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这在现代,往往需要大型乐队以交响乐的方式才能完成。因此。这首乐曲代表了明清琵琶演奏艺术的最高水准,也是琵琶演奏领域中的传统名作。

据记载,明代已有以楚汉战争为题材的琵琶曲。明末清初的《四照堂集》就记载琵琶演奏家汤应曾演奏过《楚汉》曲,全面地表现了垓下之战。《十面埋伏》很可能是从其中演化而来。清代琵琶谱中还记载了一首琵琶曲《霸王卸甲》,后世流传甚广,可能也由《楚汉》演变而来。两者题材相近但颇有不同。从立意来看,《十面埋伏》以刘邦的汉军为中心,重点表现汉军的胜利,侧重于渲染激烈的战斗场面;《霸王卸甲》则以项羽的楚军为中心,重点段落是“楚歌”、“别姬”,侧重于抒发英雄末路之慨。从音乐风格上看,《十面埋伏》属北派琵琶曲风,乐曲高亢激越,气势磅礴;《霸王卸甲》则属南派琵琶曲风,乐曲悲壮沉雄,凄楚哀婉。《十面埋伏》着力于赞颂刘邦胜利的豪迈,《霸王卸甲》则感叹项羽失败的悲壮,寄寓着深深的惋惜和同情,因此有“得意者弹《十面》,失意者奏《霸王》”之说。

壮士英雄不应以成败论,他们用生命作赌注,赢不来天下,却赚得一份堂堂英雄之气,实堪顶天立地之须眉。人杰鬼雄,孰胜孰败,千般功过,唯寄琵琶,留待后人评说。

英雄精神不死,《十面埋伏》依然雄壮刚劲、波澜壮阔。对于后世听众而言,自然不能以一首乐曲判定历史功过,但千载云烟,却为乐曲本身平添了无穷魅力,让别有怀抱的英雄唏嘘不已。




琵琶曲《十面埋伏》讲述了什么故事?
《十面埋伏》又名《淮阴平楚》,是一首历史题材的大型琵琶曲,描写了公元前202年楚汉战争垓下决战的情景。汉军用十面埋伏的阵法击败楚军,项羽自刎于乌江,刘邦取得胜利。《十面埋伏》的创作年代尚无定论,资料可追溯至唐代白居易写过的著名长诗《琵琶行》中。此曲在明代嘉靖、万历前后流行一时,深受琵琶...

十面埋伏讲的是什么故事
《十面埋伏》讲述的是古代楚汉相争时期的著名战役故事。一、背景介绍 《十面埋伏》以楚汉争霸时期为背景,描述了一场关键的战役。影片通过紧凑的剧情和震撼的视听效果,展现了古代战争的恢弘场面。二、故事核心 故事主要围绕楚汉两方军队之间的决战展开。在决战的关键时刻,楚军将领利用地形和兵法策略,巧妙地...

琵琶曲《十面埋伏》起源于什么?
《十面埋伏》又名《淮阴平楚》,是一首历史题材的大型琵琶曲,描写了公元前202年楚汉战争垓下决战的情景。汉军用十面埋伏的阵法击败楚军,项羽自刎于乌江,刘邦取得胜利。《十面埋伏》的创作年代尚无定论,资料可追溯至唐代白居易写过的著名长诗《琵琶行》中。此曲在明代嘉靖、万历前后流行一时,深受琵琶...

十面埋伏讲的什么故事
《十面埋伏》是一部描绘晚唐时期爱情与复仇的武侠电影。故事围绕两个捕快与一位歌妓之间的复杂情感展开。起初,歌妓钟情于刘捕头,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她发现自己真正爱的是金捕头。情感的纠葛引发了一系列事件,最终导致歌妓为了保护金捕头而牺牲自己,而刘捕头则因爱成恨,企图杀害歌妓。《十面埋伏》由张艺...

乐曲《十面埋伏》里描写的是什么?
汉军灭楚军 。

十面埋伏是以历史上什么为题材创作的琵琶曲
《十面埋伏》是以楚汉相争的历史为题材而创作的琵琶独奏曲。《十面埋伏》,又名《淮阴平楚》,是以楚汉相争的历史为题材而创作的琵琶独奏曲,乐谱最早见于《华秋苹琵琶谱》。乐曲整体可分为三部分,由十三段带有小标题的段落构成,分别是:列营、吹打、点将、排阵、走队、埋伏、鸡鸣山小战、九里山大战...

十面埋伏描述的是什么战斗情景
十面埋伏描述的是垓下之战的情景。《十面埋伏》是一首历史题材的大型琵琶曲,它是中国十大古曲之一。乐曲描写了公元前202年楚汉垓下决战的情景。公元前202年10月,汉王刘邦率本部人马,追击向彭城撤退的项羽。追到阳夏的南边,刘邦下令暂停追击,派出使者与韩信、彭越等人联络,许诺日后与他们共分天下,并把...

琵琶曲十面埋伏描写的是什么战争
《十面埋伏》,又名《淮阴平楚》,是以楚汉相争的历史为题材而创作的琵琶独奏曲,乐谱最早见于《华秋苹琵琶谱》。乐曲整体可分为三部分,由十三段带有小标题的段落构成,该曲以公元前202年刘邦与项羽垓下之战的史实为内容,用标题音乐的形式描绘激烈的战争场面,虽为史实,却也不乏丰富的感情色彩。曲体...

《十面埋伏》是什么故事?
《十面埋伏》讲述的是晚唐时期两个捕快与一个歌妓的爱情故事。原本歌妓小妹喜欢的是刘捕头,但后来经过一番周折,歌妓发现自己最爱的竟是金捕头,刘捕头则因爱生恨,萌发了杀死歌妓的念头。最后歌妓为了保住金捕头的性命,与刘捕头同归于尽。《十面埋伏》由张艺谋执导,金城武、刘德华、章子怡领衔主演。该...

什么是 十面埋伏 最好解释出所有的意思
传统的说法,认为《十面》就是写公元前202年楚汉战争的乐曲,这当然能够表明一种主观意图。我赞成冯文慈同志《略论十面埋伏》一文(载《音乐论丛》第1辑,人民音乐出版社1987年版)中的观点:音乐作为反映生活的主观性与客观性应该区别开来。本曲的产生应该是明代边塞战争的历史时期。人们写古代题材却总是...

镇雄县19452759607: 十面埋伏(2004年张艺谋执导电影) - 搜狗百科
左丘泉方舟: 十面埋伏 《十面埋伏》是一首著名的大型琵琶曲,堪称曲中经典.乐曲内容的壮丽辉煌,风格的雄伟奇特,在古典音乐中是罕见的.此曲最早见于1818年出版的华秋萍《琵琶谱》,1895年出版的李芳园编订的《南北派十三套大曲琵琶新谱》中将它改名为《淮阴平楚》.乐曲是根据公元前202年楚、汉两军在垓下(今安徽省灵壁县东南)进行决战时,汉军设下十面埋伏的阵法,从而彻底击败楚军,迫使项羽自刎乌江这一历史事实加以集中概括谱写而成.垓下决战是我国历史上一次有名的战役.琵琶曲《十面埋伏》出色地运用音乐手段表现了这场古代战争的激烈战况,向世人展现了一幅生动感人的古战场画面.

镇雄县19452759607: 《十面埋伏》讲的什么故事? -
左丘泉方舟: 《十面埋伏》讲述的是晚唐时期两个捕快与一个歌妓的爱情故事.原本歌妓喜欢的是刘捕头,但后来经过一番周折,歌妓发现自己最爱的竟是金捕头,刘捕头则因爱生恨,萌发了杀死歌妓的念头.最后歌妓为了保住金捕头的性命,与刘捕头同归...

镇雄县19452759607: 十里埋伏讲的是个什么故事 -
左丘泉方舟:[答案] 霸王项羽被刘邦围困.项羽的兵主要是楚地来的,所以在项羽的营寨四周吹奏楚国音乐,扰乱军心,又产生了成语“四面楚歌”,打败了项羽之后,刘邦军士回朝. 被改编为琵琶曲《十面埋伏》

镇雄县19452759607: 十面埋伏是啥意思?四面八方撒.怎么有十面? -
左丘泉方舟:[答案] 十面埋伏是指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上天、地下.共计十面. 其中地下的埋伏是:乌江渔夫是事先安排的,只要项羽上了船,也会将他翻到江底的.

镇雄县19452759607: 十面埋伏讲诉的是什么一个故事?琵琶的 -
左丘泉方舟:[答案] 《十面埋伏》张平著 面对20世纪末纷繁复杂的社会现实,以《天网》、《孤儿泪》、《抉择》而获得广大读者钦佩和赞誉的著名作家张平,经过长达三年多的调查、采访、思考酝酿,再次写出一部惊世力作:《十面埋伏》: 狱侦员罗维民有些发怔...

镇雄县19452759607: 十面埋伏是成语? -
左丘泉方舟:[答案] 十面埋伏shí miàn mái fú 十面埋伏的中文解释以下结果由汉典提供词典解释【解释】:意思是设伏兵于十面以围歼敌军.【出自】:元·无名氏《抱妆盒》第二折:“从今后跳出了九重围子连环寨,脱离了十面埋伏大会垓....

镇雄县19452759607: 十面埋伏是指的什么意思 -
左丘泉方舟: 十面埋伏,是个多义词,成语释义指设伏兵于十面以围歼敌军. 此外,“十面埋伏”还是一首历史题材的大型琵琶曲,它是中国十大古曲之一. 另,“十面埋伏”还有一个历史典故,讲的是楚汉相争时期,汉王刘邦重用淮阴人韩信,先后活捉魏王豹、赵王歇、燕王臧荼、齐王田广.他被刘邦封为齐王后率30万大军和彭越的军队会师,把项羽围困在垓下(今安徽省宿州市灵璧县东南),他采取十面埋伏的战术,逼使项羽在乌江自刎,取得决定性的胜利. 该典故出自楚汉相争的垓下之战.

镇雄县19452759607: 十面埋伏是什么意思? -
左丘泉方舟: 十面埋伏是楚汉相争末期,著名军事家韩信分十路军队把项羽的楚军围在垓下,还专门针对项羽的骁勇采用了步步为营的战术,终于打败了项羽,逼迫项羽在乌江自刎.这个阵法一环连一环,内涵九宫八卦,无懈可击故称之为十面埋伏

镇雄县19452759607: 《十面埋伏》为什么能成为琵琶曲中的经典之作?这首曲目有什么特点? -
左丘泉方舟: “《十面埋伏》是我国传统器乐作品中大型琵琶武曲的代表作. 传统琵琶曲中的文曲大都旋律抒情优美,节奏轻柔平稳,技巧多 用左手推拉吟揉手法,善于描绘优美的自然景色或表达内心的细腻感 情. 而武曲则情绪激烈雄壮,节奏复杂多变,富于戏剧性,多用右手 力度较大的演奏技巧,擅长于表现强烈的气氛和情绪. 因而这首乐曲气势雄伟激昂,艺术形象鲜明突出,既简练,又生 动,情景交融,生动感人.”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