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名胜古迹的传说

作者&投稿:岛艺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杭州的美丽景点及传说有哪些?~

  金牛出水

  西湖自古有“金牛湖”之称,源自西湖一则美丽的神话。相传在汉代,西湖底有金牛潜伏,逢湖水干涸,牛即涌现,吐水将湖填满。地方官吏为讨皇帝欢心,命百姓抽干湖水,水干之时果见金牛,官吏们争先恐后下湖捉牛,金牛昂首怒吼,张嘴吐水,顷刻官吏们全被淹没了!从那以后,西湖水不再干涸,金牛也不再出现。

  八 卦 田

  爬上玉皇山半山腰的紫来洞,往下望去,就可以望见山下有块八卦田。八卦田齐齐整整八只角,把田分成八丘。八丘田上种着八种不同的庄稼。一年四季,八种庄稼呈现出八种不同的颜色。在八丘田当中,有个圆圆 的土墩,那就是半阴半阳的一个太极图。 传说,这八卦田是南宋年间开辟的“籍田”。

  那年,南宋那个没出息的皇帝丢掉了汴梁京城,带着一大群皇亲国戚、文武百官,逃到了杭州。他们看看 西湖这块地方风景好,便留下来,在凤凰山脚下建造起 宫殿和花苑,仍旧是吃、喝、玩、乐,过着豪华糜烂的生活。 杭州的老百姓,见皇帝这样昏庸无道,都大为不满,街头巷尾议论纷纷。风声一传两传,传到皇帝的耳朵里。皇帝怕老百姓要作乱,心里有点慌,便召集文武百官来商量。 文武百官商量来商量去,一时想不出一个应付的办 法。后来,有个文官想出一个主意来,他说:“皇上呀,百姓的风言风语,无非是怨宫廷里生活 过得太舒服。只要皇上开辟一块籍田,说是亲自领头耕种呢,老百姓知道后,就会心服口服了。” 皇帝听听有道理,立刻发下一道圣旨说: “寡人深知民间疾苦,甚为不安。今后开辟籍田躬耕,当与庶民共尝甘苦……”

  没几天工夫,在玉皇山下,果然开出来一块籍田。 籍田四周,齐齐整整地打下八个大桩,竖起八根粗柱 子,柱子与柱子之间,围起一道厚厚的牛皮帷幕。规定皇帝在里面耕田种地,平民百姓不许观看。过了一些日子,籍田开好了。里面共有八丘田,种着稻、麦、黍、稷、豆……八样庄稼。在八丘田当中, 留着圆圆的一个土墩。

  老百姓知道皇帝也和他们同样耕田种地,议论也就慢慢少了下去。 到了庄稼该要锄草浇肥的季节,皇帝又要出宫来“躬耕籍田”。照例先出告示,贴满天下,然后在那八根粗柱子上,又张起了牛皮帷幕,方圆十里路上,都有御林军把住,不准老百姓走近一步。 当时,有个种庄稼的老汉,他不相信皇帝真的会亲自耕田种地,这天他半夜三更起来,乘着天黑,悄悄避过御林军,三步一跌,五步一跤,爬上玉皇山,躲在半山腰上的紫来洞里。

  等呀,等呀,慢慢地,天亮了,太阳升起来了,那老汉朝山下望望,老百姓都下田干活啦,可是在这牛皮 帷幕之中还是空空的没有一个人。一直等到太阳升到三竹竿高啦,才见有群人从皇宫里出来,到了玉皇山旁, 走进牛皮帷幕里去了。不久,他看到有人锄草啦。老汉 再睁大眼睛仔细一看,原来只是几个太监在那儿锄草,而皇帝和妃子们却坐在中间的土墩上饮酒取乐哩!老汉见了憋着一肚皮闷气,好容易耐到天黑,仍旧悄悄地摸下山来。

  第二天,他就把自己亲眼看到的情形讲给人们听。从此,一传十,十传百,一下子全城老百 姓都知道了。 皇帝见到自己的把戏已经被人戳穿,后来索性也不再去“躬耕籍田”了。但这一块齐齐整整的“八卦田”,却一直保留了下来。

  凤 凰 山

  很久很久以前,在西湖南边的一座山脚下面,住着兄妹俩,哥哥叫春生,妹妹叫秋姑。父母临死时留给他们三亩祖田,一间破草房。兄妹俩起五更落半夜地耕种着这块田,总想多打点粮食。可是秋天谷子刚熟,财主就收租来了。交了租子,剩下的就没多少啦。没法想,兄妹俩只好喝汤吃粥,过着苦日子。

  这一年大年三十,是个风雪天。有钱的财主家,满桌摆的鸡鸭鱼肉。春生家呢,只剩一小盅米啦。秋姑煮了一碗稀粥,给哥哥吃。春生说:“我不饿,妹妹你喝了吧!”秋姑说:“我不饿,哥哥你喝吧!” 兄妹俩你推我让,谁也不肯喝。

  这时候,鹅毛大雪漫天飞舞,北风“呼啦啦”地吼得怕人。风雪里来了个求乞的老婆婆。她头发斑白,衣衫褴褛,拄着一根拐杖,一步一颠地边走边叫唤:“北风天哪,白雪地哟!善心的人啊,可怜可怜我老太婆,救救我吧!”这沙哑的声音传进了破草房,兄妹俩听得清清楚楚的。秋姑说:“哥哥,你听多可怜哪!”春生说:“妹妹,我们叫她到里面来躲躲风雪吧。”说着,急忙开门出去,把这老婆婆扶进屋。秋姑忙着给她掸落身上的雪花,春生端起那碗稀粥给她喝。老婆婆就这样平平静静地在他们家里宿了一夜。

  第二天,雪停了,天也晴了,老婆婆起身告别。临走时,老婆婆拿出一块白绫送给秋姑,说道:“姑娘,用你灵巧的双手,把这块白绫绣好吧,你们这样勤劳善良,一定会得到幸福的。”秋姑接过来一看,只见那白绫上淡淡地描着一只风凰。于是,秋姑白天黑夜地绣着这幅白绫。她用红色的丝线绣凤头,用黑色的丝线绣凤眼,用金色的丝线绣凤翼,用五彩的丝线绣凤尾。绣呀绣的,绣花针刺破了她的手指,鲜血染在白绫上,她就在血上绣出火红的太阳和朵朵云彩来。她从立春绣到立夏,终于把这凤凰绣好啦。这幅凤凰图真美呀,那凤凰仰着头,朝着天上火红的太阳,五色斑斓,鲜艳夺目,就象活的一样。兄妹俩把它挂在屋子里。越看越高兴,越看越喜爱。

  晚上,奇怪的事情发生了。秋姑半夜醒来,见屋子里一片金光,仔细一看,那凤凰竟从图上飞了下来。她就把哥哥叫醒,兄妹俩静静地看着。只见凤凰在屋子里走了几个圈子,又回到那幅白绫上去,金光随着也消失啦。 第二天早晨,秋姑起来扫地,在地上捡到一只金凤凰蛋。兄妹俩就把它卖去,买了几亩田和一头黄牛。

  俗话说:好事传千里。这凤凰图的事象一阵凤似地传到了县官的耳朵里。县官心想:这图上的凤凰能生金蛋,真是一件奇珍异宝了,我一定要把它弄到手!于是,他就把春生传来,说道:“老爷抬举你,愿意出三百两银子,买下你的凤凰图。”春生回答道:“凤凰图是我妹妹费了很多心血才绣成的,我们不卖!”县官听了,脸一沉,把惊堂木一拍,大声喝道:“呸!那是皇上的宝物,穷人家哪能绣得出这等宝 图!”不由分说,就加了个“盗窃国宝”的罪名,把春生关进在牢里。又命令衙役到春生家去抢来了凤凰图。

  凤凰图一到手,县官真是得意极啦。他左看看,好呵,右看看,好呵,连饭也忘记吃啦,乐得呵呵大笑。这天晚上,他坐在太师椅上,守候凤凰下金蛋哩。到了深夜,突然,凤凰图射出了耀眼的光芒,照得满屋子金光闪亮,那凤凰果然从图上下来了。他以为凤凰要生蛋,忙蹲下身子去看,哪知凤凰气势汹汹地向他扑来,没头没脑地乱啄,痛得他在地上乱滚乱喊:“来人哪!救命呀!” 衙役们闻声赶来,凤凰早就“哗”的一声,冲出窗户朝山上飞去。衙役把县官从地上扶起来,只见他满脸鲜血,左眼也被啄瞎了。

  县官吃了这次亏,还不死心。他想:那姑娘既能绣出这幅凤凰图,一定还能再绣第二幅。于是,他就把秋姑传去,对她说,如果能再绣幅凤凰图,他就把春生放出来。秋姑为了救出哥哥,就答应了。她从县官那里拿来那块白绫,一针一针地绣了三个月,那色彩绚丽的凤凰又绣好了,可是,留下一对凤眼没有绣。她对县官说,要先放了她哥哥,然后再给凤凰绣眼。

  县官叫衙役把春生放出来。秋姑见了哥哥,便一针绣成了凤眼。这凤凰有了眼睛,就展开翅膀飞了下来, 驮着兄妹俩朝着他们住的山上飞去,一转眼工夫,就不见啦。后来,人们就把凤凰飞去的这座山,叫做“凤凰山”。

  灵隐寺康熙题匾

  康熙皇帝下江南,来到了杭州。他在西湖四周到处游山玩水,吟诗题字,自称是个风雅的皇帝。

  一天,他要到灵隐来耍子了。灵隐寺里的老和尚得知消息,真是又惊又喜,连忙撞钟击鼓,把全寺三百多个和尚都召集拢来。和尚们披起崭新的袈裟,头顶檀香,手敲法器,嘴里念着“南无阿弥陀佛”,大家跟着老和尚,赶到一里路外的石莲亭把康熙皇帝接到灵隐来。

  老和尚陪着康熙皇帝,在寺前寺后、山上山下游玩一番。康熙皇帝见到灵隐有高高的山峰,清清的泉水,山上长满绿荫荫的树,地下开遍红艳艳的花,真是一个好地方呵!他心里一高兴,就吩咐人在寺里摆酒用膳,想多耍子一会儿。皇帝摆下酒席可热闹啦!吹的吹,弹的弹,唱的唱,一时间,把这个佛门净地,竟然变成了帝王之家!康熙皇帝一手拈着山羊胡须,一手捧着酒盏,又灌黄汤又吟诗。

  老和尚早听说过康熙皇帝喜欢吟诗题字。这时见他那摇头晃脑的样子,便悄悄地跑过去找个跟随康熙皇帝的地方官商量道:“大人老爷呀,我想求求皇上给我们山寺题一块匾额,你看能不能呀?”

  杭州知府听了听,点点头说:“才好哩,如果皇上给灵隐寺题了匾额,连我杭州府也都沾了光啦!”

  钱塘县官也接上来说:“皇上酒兴正浓呢,你这辰光去求他题匾,我看一定能答应。”

  老和尚心里落了实,就壮壮胆子,走至康熙皇帝面前跪下去磕头,说道:“皇上呀,看在灵隐寺大菩萨的面上,替山寺题块匾额,也让我们风光风光吧!”

  老和尚这一请求,正好搔着了康熙皇帝的痒处。他点了点头,忙吩咐手下人摆好纸笔,抓起笔“刷刷”几下,就写起一个歪歪斜斜的“雨”字。这辰光,他差不多快喝醉啦,手腕有点发颤,落笔又太快了些。这个“雨”字竟占了大半张纸!灵隐寺的“灵”字,按老写法,在“雨”下面还有三个“口”和一个“巫”。现在只剩下这小半张纸的地位,随你怎样也摆不下了。重新写一个吧,那多么丢脸呀!康熙皇帝一只手抓着笔,一只手不住地拈他那撮山羊胡须,可是一点办法也没有。围在旁边的官儿们,明知道康熙皇帝下不了台,但是谁也不敢明说,只有站在旁边干着急。

  还好,有个大学士名叫高江村的,都想出了一个办法,他先在自己手掌心写了“云林”两个字,装做去磨墨的样子,挨近康熙皇帝身边,偷偷地朝着康熙皇帝摊开手掌。康熙皇帝一看,哎呀,这两个字真是救命王菩萨呢!欢喜得连酒也醒了一半,就连忙写下了“云林禅寺”四个大字。写完,把手一扬,将毛笔抛出老远。

  老和尚过来张张,不对呀!“灵隐寺”怎么写成“云林禅寺”呢?他也不看看风色,就结结巴巴地问:“我们这里叫做‘灵隐寺’,不叫‘云林寺’呀!是不是皇上落笔错啦?”

  康熙皇帝听了,把眼睛一瞪,喝声:“放屁!”

  老和尚哪里还敢再开口,只好恭恭敬敬地立在旁边了。

  康熙皇帝回过头来,问官儿们:“这地方天上有云,地下有林,你们说说,把它叫做‘云林寺’好不好?”

  “好呀,好呀,皇上圣明!”

  听官儿们七嘴八舌地奉承他,康熙皇帝乐得哈哈大笑,便吩咐快把匾额雕起来。

  皇帝一句话,官儿们却忙开啦。他们一面叫人将灵隐寺原来的匾额换下来,一面找来雕花匠,把康熙皇帝写的“云林禅寺”四个大字雕在红木匾上,贴金底,黑漆字,边上镶了二龙戏珠,当场挂到山门上。

  从此以后,灵隐寺就挂着稀奇古怪的“云林禅寺”大匾额。但是,杭州的老百姓并不买他的帐,尽管“云林禅寺”这块匾额一直挂了三百年,大家却仍然称呼这儿为“灵隐寺”。


  苏堤六吊桥

  北宋时候,著名诗人苏东坡第一次来到杭州当地方官。他十分迷恋杭州的山水,觉得西湖比古代美女西施更美,便写下了“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这句绝妙好诗。可是过了15年,苏东坡再来杭州当太守时,发现西湖长久不治,湖泥淤塞,葑草芜蔓,就感慨上书,认为“杭州之有西湖,如人之有眉目”,决定要学唐朝诗人白居易,疏浚西湖,为杭州人做件好事。

  疏浚西湖的告示张贴出来了,可苏东坡却被一件事难住了:疏浚出来的葑草湖泥堆放在何处呢?如果堆在西湖四岸,既妨碍交通,又污染环境;如果挑运到远处去,费工费事,何年何月才能将西湖疏浚好?愁得苏东坡三天三夜饭也吃不香,觉也睡不稳。第四天,他决定到西湖四周走走,看看如何更好地处理这件事。

  苏东坡带上随从,骑马先到北山栖霞岭。一看这里是通灵隐、天竺要道,堆放葑泥,显然不妥当。于是,想转到南屏净慈寺去看看。他站在西泠渡口,正想上渡船,突然听到柳林深处传来一阵渔歌声:
  南山女,北山男,
  隔岸相望诉情难。
  天上鹊桥何时落?
  沿湖要走三十三。

  苏东坡一听,心中一阵高兴:这不是在向我献计献策吗?对,天上可架“鹊桥”,湖上难道不能修长堤?这样,既解决了湖上葑泥堆放场所,又方便了南北两岸交通,真是一举两得啊!

  苏东坡高兴得喊了一声:“好!再到湖对岸去看看。”这时,从柳林中飞出一条小船,船头站着一个青年渔民,身打躬,手作揖,向苏东坡说:“小民在此等候太守多时,快请上船吧!”

  苏东坡又惊又喜,问道:“你何以知道我要来湖边?”那青年回答道:“听说太守要疏浚西湖,自然要到湖边来亲自察看,因此特来恭候。”苏东坡说:“好啊,那刚才的渔歌一定是你唱的了!”小青年笑笑说:“是啊,这就是我们西湖南北山小民的心愿啊!”

  苏东坡乘上渔船,来到南山。柳林中又驶出一只小船,飞扬起一阵清脆的歌声:
  南山女,北山男,
  年龄大过二十三。
  两情相慕难诉说,
  “牛郎织女”把堤盼。

  苏东坡听了,哈哈大笑道:“唱得好,唱得好,南山女,北山男,让我在湖上筑一条长堤,成全你们的好姻缘吧!”

  要在西湖上筑堤的消息不胫而走,南北山渔民、农民和城里市民都闻讯赶来,自愿出工出力。苏东坡说:“谢谢乡亲们啦,连年早涝成灾,你们生活困难。我已申报朝廷,决定拨出一批大米,以工代赈。”乡亲们听说有粮米可发,更加踊跃。人多力量大,从夏到秋,终于在北山到南山问筑好了七段长堤,段与段间留了六处水道,只是由于银钱不足,暂时未能造桥。湖北岸一个青年樵夫想出了个好主意,砍了一批树木,拼成木板,造了六顶吊桥。平时吊桥拉起,让里外湖的船只往来通行,早晚把吊桥放下,让两岸乡亲通行。又在长堤两边种上桃树和柳树,一来保护堤岸,二来春天桃红柳绿,为西湖添一美景。

  后人为怀念苏东坡浚湖筑堤的政绩,就将这条南北长堤称为苏堤。春日之晨,六桥烟柳笼纱,几声莺啼,报道苏堤春早,有民谣唱道:“西湖景致六吊桥,一株杨柳一株桃。”“西湖十景”中的苏堤春晓就此而得名。


  龙井茶与虎跑泉的传说

  传说乾隆皇帝下江南时,来到杭州龙井狮峰山下,看乡女采茶,以示体察民情。这天,乾隆皇帝看见几个乡女正在十多棵绿荫荫的茶蓬前采茶,心中一乐,也学着采了起来。刚采了一把,忽然太监来报:“太后有病,请皇上急速回京。”乾隆皇帝听说太后娘娘有病,随手将一把茶叶向袋内一放,日夜兼程赶回京城。其实太后只因山珍海味吃多了,一时肝火上升,双眼红肿,胃里不适,并没有大病。此时见皇儿来到,只觉一股清香传来,便问带来什么好东西。皇帝也觉得奇怪,哪来的清香呢?他随手一摸,啊,原来是杭州狮峰山的一把茶叶,几天过后已经干了,浓郁的香气就是它散出来了。太后便想尝尝茶叶的味道,宫女将茶泡好,茶送到太后面前,果然清香扑鼻,太后喝了一口,双眼顿时舒适多了,喝完了茶,红肿消了,胃不胀了。太后高兴地说:“杭州龙井的茶叶,真是灵丹妙药。”乾隆皇帝见太后这么高兴,立即传令下去,将杭州龙井狮峰山下胡公庙前那十八棵茶树封为御茶,每年采摘新茶,专门进贡太后。至今,杭州龙井村胡公庙前还保存着这十八棵御茶,到杭州的旅游者中有不少还专程去察访一番,拍照留念。

  龙井茶(中国十大名茶之一)、虎跑泉素称“杭州双绝”。虎跑泉是怎样来的呢?据说很早以前有兄弟二人,哥弟名大虎和二虎。二人力大过人,有一年二人来到杭州,想安家住在现在虎跑的小寺院里。和尚告诉他俩,这里吃水困难,要翻几道岭去挑水,兄弟俩说,只要能住,挑水的事我们包了,于是和尚收留了兄弟俩。有一年夏天,天旱无雨,小溪也干涸了,吃水更困难了。一天,兄弟俩想起流浪过南岳衡山的“童子泉”,如能将童子泉移来杭州就好了。兄弟俩决定要去衡山移来童子泉,一路奔波,到衡山脚下时就昏倒了,狂风暴雨发作,风停雨住过后,他俩醒来,只见眼前站着一位手拿柳枝的小童,这就是管“童子泉”的小仙人。小仙人听了他俩的诉说后用柳枝一指,水洒在他俩身上,霎时,兄弟二人变成两只斑斓老虎,小孩跃上虎背。老虎仰天长啸一声,带着“童子泉”直奔杭州而去。老和尚和村民们夜里作了一个梦,梦见大虎、二虎变成两只猛虎,把“童子泉”移到了杭州,天亮就有泉水了。第二天,天空霞光万朵,两只老虎从天而降,猛虎在寺院旁的竹园里,前爪刨地,不一会就刨了一个深坑,突然狂风暴雨大作,雨停后,只见深坑里涌出一股清泉,大家明白了,肯定是大虎和二虎给他们带来的泉水。为了纪念大虎和二虎,他们给泉水起名叫“虎刨泉”。后来为了顺口就叫“虎跑泉”。用虎跑泉泡龙井茶,色香味绝佳,现今的虎跑茶室,就可品尝到这“双绝”佳饮。


  断桥的典故

  西湖断桥,最早叫段家桥。

  很早以前,西湖白沙堤,从孤山蜿蜿蜒蜒到这里,只有一座无名小木桥,与湖岸紧紧相连。游人要到孤山去游玩,都要经过这座小木桥,日晒雨淋,桥板经常要烂断,游人十分不便。

  桥旁有一间简陋的茅舍,住着一对姓段的夫妇。两人心地善良,手脚勤快,男的在湖里捕鱼为生,女的在门口摆个酒摊,卖家酿土酒。因酒味不佳,顾客很少上门,生意清淡。

  一天,日落西山,夫妇俩刚要关门,来了一个衣衫褴褛的白发老人,说是远道而来,身无分文,要求留宿一夜。段家夫妇见他年老可怜,热情地留他住下,还烧了一条刚从西湖里捕来的鲤鱼,打上一碗家酿土酒,款待老人。老人也不客气,一连饮了三大碗,便倒在床上,呼呼入睡。

  第二天早晨白发老人临别时,说道:“谢谢你们好心款待,我这里有酒药三颗,可帮助你们酿得好酒。”说罢,取出三颗红红的酒药,告别而去。

  段家夫妇将老人的三颗酒药放在酿酒缸里,酿出来的酒,颜色猩红,甜醇无比,香气袭人。从此,天天顾客盈门,段家猩红酒名扬杭城,生意一天比一天兴隆。段家夫妇拆了茅舍,盖起了酒楼。他们为了感谢白发老人,积蓄了一笔钱,准备好好答谢他。

  岁月流逝,一晃三年。这年冬天,西湖大雪,白发老人冒雪来到段家酒楼。夫妇俩一见恩人来到,喜出望外,留老人长住他家。然而老人第二天便要告别。临别之时,段家夫妇取出三百两银子送给老人。老人笑着推辞说:“谢谢你们夫妇一片好心,我这孤单老人,要这么多银钱何用?你们还是用在最要紧的地方吧!”说罢,便踏雪向小桥走去。段家夫妇站在门口相送,只见老人刚跨上小木桥,脚下一滑,桥板断啦,老人也跌进了湖里。夫妇俩急忙跑去相救,忽见白发老人立于湖面,如履平地,微笑着向他们挥挥手,漂然而去。

  段家夫妇这才知道,白发老人不是凡人。想起老人临别说的话,使用那笔银钱在原来的小木桥处,造起了一座高高的青石拱桥,还在桥头建了一座亭子。从此,游西湖的人,再不怕路滑桥断啦。

  乡亲父老怀念段家夫妇行善造桥的好事,便把这桥称为段家桥。后来,因为“段”、“断”同音,使被称为断桥

  西湖明珠

  传说古时候,在天河东边的石窟里,住着一条雪白的玉龙,在天河西边的大树林里,住着下只彩色的金凤。

  玉龙和金凤是邻居,每天早晨他们一个钻出石窟,一个飞出树林,打个照面就忙着各做各的事了,有一天,他俩一个在天空飞,一个在天河游,飞呀,游呀,不知不觉就来到一个仙岛上,在岛上他们发现了一块亮闪闪的石头。金凤很喜欢,就对玉龙说:“玉龙玉龙,你看这块石头多好看呀!” 玉龙也很喜欢 ,就对金凤说:“金凤金凤,我们把它琢磨成一颗珠子吧?”

  金凤点头答应,他俩就动工了。玉龙用爪子抓,金凤用嘴啄,一天一天,一年一年过去了,他俩真的把石头琢成了一颗滚圆滚圆的珠子。金凤高兴地飞到仙山上衔来许多露珠,滴到珠子上;玉龙快活地游到天河里汲来许多清水,喷到珠子上。滴呀,滴呀,喷呀,喷呀,慢慢地这颗 珠子就变得明光闪亮了。

  从此以后,玉龙喜欢金凤,金凤也喜欢玉龙;玉龙和金凤都喜欢他们的明珠,玉龙不愿回天河东边的石窟去了,金凤也不愿再回到天河西边的那个树林,他俩就往在天河中的仙岛上,日夜守着自己的明珠。

  这颗明珠真是一颗 宝珠,珠光照到哪里,那里的树木常青,百花齐放,山明水秀,五谷丰收。

  王母娘娘走出宫门,一下就看见这颗明珠的宝光,心里非常羡慕,到半夜辰光, 她就派一个亲信的天兵,乘玉龙和金凤睡熟的时候,悄悄地把这颗 明珠拿走了。王母娘娘得到明珠,喜欢的不得了,连看也不舍得给人看一看,就藏到仙宫里头,外面关起九重门,锁上九道锁。

  玉龙和金凤,一觉醒来,发现明珠不见了,他俩真着急呀!东寻寻,西寻寻,玉龙找遍了天河底下的每一个石窟,没有找到;金凤寻遍了仙山上的每一个角落,也没有寻着,他俩伤心极了,可还是日日夜夜地到处寻找,一心想把心爱的明珠找回来。

  王母娘娘生日的那一天,四面八方的神仙都赶到仙宫来祝寿。王母娘娘摆下盛大的蟠桃会请众神仙。神仙们喝着美酒,吃着蟠桃,祝贺王母娘娘: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王母娘娘一时高兴,就对众神仙说:“各位仙长,我请你们看一颗珍贵的明珠,这是天上难找,地下难寻的宝珠啊!”

  说着,就从衣带上解下九把钥匙,打开九道锁,走进九重门,从里面取出那颗明珠,用金盘端着放在厅堂中间,明珠亮晶晶,光闪闪,神仙们看了都叫好。

  这时,玉龙和金凤正到处寻找他们的明珠,金凤发现了明珠放出的亮光,就忙叫玉龙:“玉龙玉龙,快一来看那不是我们明珠放出来的亮吗?”玉龙从天河里钻出头来,一看:“是呀,一定是我们的那颗明珠,快把它找回来!”

  玉龙和金凤立刻朝着明珠的亮光长去,一直找到王母娘娘的仙宫里,那些神仙们正在伸头探脑围着明珠叫好,玉龙上前说:“这颗明珠是我们的!”金凤也说:“这颗明珠是我们的!” 王母娘娘一听火了,冲着玉龙,金凤张口就骂:“胡说!我是玉皇大帝的亲娘,天上的宝物都有是我的。”

  玉龙和金凤一听也来了气,一同向王母娘娘说:“这颗 明珠不是天上生的,也不是地下长的,是我俩辛辛苦苦,一天一天,一年一年琢磨出来的!”

  王母娘娘一听,又羞又急,伸手护住放着明珠的金盘, 喝叫天兵天将,把玉龙和金凤赶出去。金凤见王母娘娘不讲理,扑过去就抢明珠;玉龙见王母娘娘不讲理,也冲过去抢明珠。三双手都抓住金盘,谁也不肯放松。你拉我扯,金盘一摇晃,明珠就滚下来,滚到阶沿边,从天上掉到地下去了。

  玉龙和金凤见明珠往下掉,急忙翻身跟下来保护。玉龙游着,金凤飞着,他俩一会儿在前,一会儿在后,一会儿在左,一会儿在右,保护着这颗明珠,慢慢地慢慢地从天空降落到地面上。这颗明珠一到地上,立刻变成了清清的西湖,玉龙舍不得离开自己的明珠,就变成一座雄伟的玉龙山一守护它;金凤也舍不得自己的明珠,就变成一座青翠的凤凰山来守护它。

  从此凤凰山和玉龙山就静静地站在西湖的旁边。直到现在,杭州还流传着两句古老的歌谣:西湖明珠从天降,龙飞凤舞到钱塘。

断桥残雪
断桥,今位于白堤东端.在西湖古今诸多大小桥梁中,她的名气最大.据说,早在唐朝,断桥就已建成,时人张祜《题杭州孤山寺》诗中就有“断桥”一词.
平湖秋月
位于西湖白堤西端.唐时此建望湖亭.清代在亭旧址修建御书楼,楼前筑有围栏平台.每当清秋气爽.湖面平静如镜,皓洁的秋月当空,月光与湖水交相辉映,颇有“一色湖光万顷秋”之感,故在湖畔立碑,题名“平湖秋月”.一九五九年,将原有三百六十多平方米的景境,扩大到一千六百平方米.拆除哈同花园围墙,并扩建和改造了八角亭、“湖天观其详一碧”楼和四面厅,呈现新颖别致的园景.在湖石假山间,增植红枫、石榴、丹桂、紫薇等花木,掩映着亭、楼、厅、榭,极富诗情画意.宋王洧《平湖秋月》诗云:“万顷寒光一夕铺,水轮行处片云无,鹫峰遥度西风冷,桂子纷纷点玉壶.”
柳浪闻莺
位于西湖东南岸,清波门处.南宋时为帝王御花园,称聚景园.元代回族巨商阿老丁,在杭州兴建清真寺,死后葬此,俗称回回坟.清代恢复柳浪闻莺旧景.柳型各具特色:柳丝飘动似贵妃醉酒,称“醉柳”;枝叶繁茂如狮头,称“狮柳”;远眺象少女浣纱,称“浣纱柳”等.有柳洲之名.其间黄莺飞舞,竞相啼鸣,故有“柳浪闻莺”之称.解放后,将一隅之地,建成占地十七公顷的大型公园.全园分友谊、闻莺、聚景、南园四个景区.园林布局开朗、清新、雅丽、朴实.柳丛衬托着紫楠、雪松、广玉兰及碧桃、海棠、月季等异木名花.是欣赏三面云山一面水的观景佳地,令人心旷神怡.园东草地坪上耸立着“中日不再战”纪念碑,并植有日本樱花,成为中日两国人民友好情谊的象征.
双峰插云
双峰即南高峰、北高峰.分别位于西湖之西南、西北.其“双峰插云”御碑亭景点,在洪春桥畔.南高峰海拔二百五十六点九米,北高峰海拔三百五十五米.两峰遥相对峙,绵延相距十余里.当群山云雾迷漫时,两峰时露双尖,宛如峰插云霄,故名“两峰插云”.清康熙皇帝观其详游此,改为“双峰插云”.自然风光异常优美,峰势高峻磅礴,晴雨晨昏不同,尤在雨后或阴翳多云天气,彩云、白云或浓或淡,忽缠忽遮,是云是山,一片朦胧.如一幅壮观的水墨淋漓而浓淡有致的山水画卷展现在面前.《西湖志》描述道:“每春秋佳日,凭栏四望,俨如天门双阙,拔地撑着,祥云,随风卷舒,日光遥映,常观五色”引人入胜.
苏堤春晓
位于西湖西侧.北宋诗人苏东坡任杭州知州时,发动民工开浚西湖,除葑草,挖淤泥,化工20万,筑成了一条从南山到北山横贯湖面长堤,人称苏堤.在长达2.8公里的堤上,建有六座石拱桥,名曰:映波、锁澜、望山、压堤、东浦、跨虹.堤成观其详通行,苏氏无比喜悦,作诗云:“六桥横绝天汉上,北山始与南山通.忽惊二十五万丈,老葑席卷苍云空!”如今已成为柏油路面,设有长被靠椅,宽阔的草坪上,栽有杨柳、芙蓉、碧桃、海棠等40多个品种.苏堤风光旖旎,晴、雨、阴、雪各有情趣,四时美景也不同,尤以春天清晨赏景最佳,故有“苏堤春晓”之美名.明人李攀龙诗曰“桃红柳绿竞春天,澹点烟波倚岸妍.画舫停桡观翠袖,长堤勒马踏晴烟.花朝曾问西冷浪,谷雨重登锦坞巅.纵目楼台穷眺望,万山争列酒杯前.”
三潭印月
位于西湖三岛之一的“小瀛洲”附近.北宋苏东坡组织民工疏浚西湖时,挖湖泥堆积成岛基.防止西湖再度淤积,立三座瓶形石塔为观察标志,名为“三潭”.而有趣的是塔腹中空,球面体上排列着五个等距离圆洞,若在月明之夜,洞口糊上薄纸,塔中点燃灯光,洞形印入湖面,呈现许多月亮,真月和假月其影确实难分,夜景十分迷人,故得名“三潭印月”.解放后进行了扩建和改建,现有开网亭、闲放台、先贤祠、迎翠轩、亭亭亭、花鸟厅、我心相印亭、曲桥及九狮石等景.岸上金桂婆娑,柳绿花明,与雕栏画栋的建筑相映成趣.具有湖中有岛,岛中有湖,园中有园,曲回多变,步移景新的江南水上庭园的艺术特色.明人张宁诗云:“片月生沧海,三潭处处明.夜船歌舞处,人在镜中行.”
花港观鱼
位于西湖苏堤南侧.花家山有一小溪经此注入西湖,称花港.南宋内侍官卢允升在山下建花园,名“卢园”.园内种花养鱼尤为著名,固有“花港观鱼”之美称.园日久已废,至清重新凿池养鱼,建园筑亭,康熙皇帝题“花港观鱼”;勒石立碑于湖畔.解放后,在仅有的一池、一亭、一碑和三亩地的基础上,进行大规模的扩建和整修,占地面积三百多亩,成为西湖风景区内最大的一级公园.分红鱼池、牡丹园、丛林、草坪和花港等景区.以鱼和花景观为最,池内蓄养数千条红鲫鱼,或潜或跳,游人投饵,群鱼争食,有声有色,赏心悦目;从池边曲径走去,便是花的世界,仅牡丹有四百多株名贵品种,有“酒醉杨妃”、“娇容三变”等,千姿百态,绚丽多姿,别有情趣.
南屏晚钟
位于西湖之南,南屏山北麓.宋吴越王钱叔为高僧永明禅师而建,称“永明禅院”.地处怪石参嵯,宛若屏障的南屏山间.南宋时改名“净慈禅寺.”清康熙南巡时,以天将破晓,“夜气方清,万簌俱寂,钟声乍起,响入云霄,致足发人深省也”之由,改称“南屏晚钟”、寺前原有一大钟,声音宏亮,每到傍晚,钟声在暮霭中抑场回荡,山谷共鸣,传声独远,形成“玉屏青嶂暮烟飞,绀殿钟声落翠微”的意境.因此仍称“南屏晚钟”.净慈寺自宋至清代,几经兴废,原钟早不存在.从一九五九年和一九八四年,进行两次大整修,寺宇焕然一新,新铸铜钟重达一万寺千公斤.悠扬的钟声重新回荡,使人们想到明人聂大年的《南屏晚钟》诗:“柳昏花暝暮云在,隐隐初传一两声.禅榻屡惊僧入定,旅窗偏逗客含情.……”
雷峰夕照
位于西湖南岸夕照山上.宋吴越王钱叔因黄妃得子而建.初名“黄妃塔”.原拟建高十三层宝塔,由财力不济,拟改七层,浚工时只造了五层.结构为砖石内心,外建木构楼廊,内壁嵌有刻着《华严经》条石,塔下供奉金铜十六罗汉像.建筑雄伟壮观,观其详为藏经之所.因塔址小山名雷峰,后人改称“雷峰塔”.每当夕阳西照,塔影横空,亭台金碧,故得“雷峰夕照”之名.至明嘉靖年间,塔外部楼廊被倭寇烧毁.塔基砖被迷信者盗窃,致使一九二四年九月二十五倾圮.雷峰塔与白娘子的故事,流传深广.政府批准复建.将重现雷峰塔与保叔塔隔湖对峙的景观,再传明人“保叔如美人”“雷峰如老衲”之喻.清人许承祖曾作诗云:“黄妃古塔势穹窿,苍翠藤萝兀倚空.奇景那知缘劫火,弧峰斜映夕阳红.”
曲院风荷
位于西湖西侧,岳飞庙前面.南宋时,此有一座官家酿酒的作坊,取金沙涧的溪水造曲酒,闻名国内.附近的池塘种有菱荷,每当夏日风起,酒香荷香沁人心脾,因名“曲院风荷”.一九八零年起,从原有的“曲院风荷”,沿岳湖延伸到西山路卧龙桥畔的郭庄,扩建成更加富丽多彩的“曲院风荷”新景区,占地面积达四百二十六亩.分素园、风园、曲院、岳湖、密林、郭庄古园等六个景区.傍水建有古朴典雅的廊、轩、亭、阁,与绿云、荷香相映成趣.尤以三十八亩的荷田令人瞩目,植有红、莲白莲、洒金莲、锦莲边、并蒂莲等各种荷花.园内现辟有“西湖密林度假村”建有幢幢架空的桦木小屋、木板平房,以及吊床、营帐和炊具可租用,野营野餐野趣,其乐无穷
吴山天风
位于西湖东南面,高94米,景秀、石奇、泉清、洞美.山上有城隍阁,秀出云表,巍然壮观.山道旁,有一组形态各异的岩石,因其酷似十二生肖而被称为“十二生肖石”.吴山山顶建有“江湖汇观亭”,站在亭中,钱塘江和西湖全景一览无余.在亭侧通往云居山大道上留有山茅观遗址,遗址旁留有南宋理学家朱熹的手书:吴山第一峰.
山是西湖南山延伸进入杭州城区的尾部,春秋时期,这里是吴国的南界由紫阳、云居、金地、清平、宝莲、七宝、石佛、宝月、骆驼、峨眉等十几个山头形成西南—东北走向的弧形丘冈,总称吴山.吴山不高,但由于插入市区其东、北、西北多俯临街市巷陌,南面可远眺钱塘江及两岸平畴,上吴山仍有凌空超越之感,且可尽揽杭州江、山、湖、城之胜.
满陇桂雨
“满陇”,又称满觉陇,自明代起就是杭州观赏桂花的首选之地,目前满觉陇内中指桂花7000多株,包括金桂、银桂、丹桂、四季桂等,许多桂树树龄达200多年.
金秋时节,满陇桂雨桂花盛开,秋风抚动,浓密的桂栗纷纷而落,树下游客如同行走在桂雨之间,沐雨披香,别有意趣.
2000年满陇桂雨公元正式开园,每年的金秋西湖桂花节也在此举行.
西湖秋游,日赏桂,夜赏月.赏桂以南山满觉陇最盛.桂花是杭州的市花.西湖栽培桂花,盛自唐朝.西湖早期诗篇中每每以桂入诗,都是西湖北山灵隐、天竺一带寺庙所植.而满觉陇秋赏桂花,是明以后才形成规模气候的.满觉陇亦称满家弄,是南高峰南麓的一条山谷.吴越时,这里多有小型佛寺,其中有一座圆兴院,后改满觉院,地以寺为名,花大约也是寺僧所植并渐成大观.
玉皇飞云
“玉皇”即玉皇山,山高242米,山顶最高处建有登云阁,站在阁中,北观西湖,杭州城区风光尽收眼底,脚下浮云飘动,使人如临仙境,飘飘欲飞,故名“玉皇飞云”.
玉皇山的主要景观包括:慈云岭造像、紫来洞、八卦田、七星厅等.慈云岭造像位于慈云岭南坡石壁间,是吴越王于公元942年建造,紫来洞为西湖七大古洞之一,以洞中有洞的特色闻名.八卦田在玉皇山南麓,相传南宋皇帝在此躬耕,因远望形同太极八卦而得名.
玉皇山介于西湖与钱塘江之间,海拔二百三十九米,凌空突兀,衬以蓝天白云,更显得山姿雄峻巍峨.每当风起云涌之时,伫立山巅登云阁上,耳畔但闻习习之声,时有云雾扑面而来,飞渡而去.湖山空阔,江天 浩潮,此景此境被命名为[玉皇飞云]:以其壮阔、崇高而入选新西湖十景.玉皇山介于西湖与钱塘江之间,海拔二百三十九米,凌空突兀,衬以蓝天白云,更显得山姿雄峻巍峨.
云栖竹径
位于杭州城西南五云山西麓云栖坞里,相传从五云山中飘出的五彩祥云常在坞栖留,故名“云栖”.由云栖石碑进入,蜿蜒一公里左右,其间翠竹成荫,遮天蔽日,清凉幽静.
在竹径旁有洗心、回龙、皇竹等亭.在竹径尽头,建有云栖古寺,于北宋年间始建.云栖竹径中还有树龄达1000年以上的枫香树,为西湖著名的古树一致.
清康熙、乾隆两帝都曾经到此游览,并赞叹不绝.
位于五云山南麓的云栖坞里,为林木茂盛的山坞景观,翠竹成荫,溪流叮咚,清凉无比.长一公里的云栖竹径,两旁翠竹成荫,小径蜿蜒深入,潺潺清溪依径而下,娇婉动听的鸟声自林中传出,整个环境幽静清凉,与闹市相比,格外使人感到恰适轻松,爽心悦目.
九溪烟树
即著名景点“九溪十八涧”,位于五云山西侧,鸡冠垅下,北接龙井,南贯钱塘江.源发翁家山杨梅岭下,途汇清湾、宏法、唐家、小康、佛石、百丈、云栖、清头和方家九溪,曲折隐忽,流入钱江,以溪急湾多而闻名.
九溪十八涧泉水淙淙,水流湍急,水汽蒸腾,云雾弥漫,恰似青烟缭绕,故名“九溪烟树”.
景区中心景观为“溪中溪”,也是各路溪涧水流汇聚处,由此沿西侧山涧上溯,经蜿蜒“九曲”的溪道可到达龙井,龙井村西北狮峰下水源,为九溪之西源;沿东侧山谷上行可达杨梅岭和烟霞洞,溪水出自杨梅岭,为九溪东源.
龙井问茶
龙井,又称龙泓,龙湫,龙井泉位于西湖西南的风篁岭上,与虎跑泉、玉泉并称西湖三大泉.相传此井和海相通,因海中有龙,故名“龙井”.龙井之水的奇特之处在于当搅动它的时候,水面上就回出现一条分水线,仿佛游丝般不断摆动,然后慢慢消失.
龙井不仅有名泉、名景,还有名茶.龙井茶为我国的十大名茶之一,特别是以虎跑之水泡制,有“西湖双绝”之称,呈现“色绿、香郁、形美、味甘”四大特色,为茶中极品.
五代此地建有龙井寺,北宋时龙井已成为旅游胜地.诗人苏东坡常品茗吟诗于此,曾有“人言山佳水亦佳,下有万苦蛟龙潭”的诗句赞美.乾隆皇帝曾到此采茶种茶,老龙井还留有“十八棵御茶”遗迹.乾隆还题“湖山第一佳”五个大字,并将过溪亭、涤心池、一片云、风篁岭、方圆庵、龙泓涧、神运石、翠峰阁定为”龙井八景”.新西湖十景将这里评为“龙井问茶”新景点.
虎跑梦泉
在西湖西南隅大慈山下,以泉水甘洌醇厚闻名,有“天下第三泉”之称的虎跑,其龙井、玉泉、吴山泉等还有“圣水”之美誉.“龙井茶叶虎跑水”更是被人称为西湖“双绝”.虎跑水据专家们解释是因为这里的泉水是透过难以溶解的石英砂岩渗流出来的,每公升水所含可溶解的矿物只有0.02 至0.15克.因而既甘冽,又无菌.这样的水质对人体有保健作用.
山门两旁脚下是从山上泉眼处流下来一股潺潺的清泉,称为"听泉".循二门进入,一路虎迹泉踪,在滴翠崖下,是一只斑斓猛虎正在刨地的塑像,这便是"观泉". 茶室小坐,用清澈纯净的虎跑泉水冲泡龙井茶叶,茶叶清香四溢,茶味沁人心脾,称为"品泉" .
虎跑泉主要景点有虎跑寺、虎跑泉、滴翠涯、五代经幢、梦虎雕塑、弘一法师塔、济公殿、济颠塔院、 钟楼、五百罗汉室等.其中虎跑泉为江南三大名泉之一,水质为裂隙泉质,透明无菌,味甘醇厚,以虎跑泉 水冲泡龙井茶叶,饮之清香沁脾,历来被誉为“西湖双绝”.内游"虎跑梦泉"景区,既可赏名山,又名泉,又可访名寺,谒名僧.
阮墩环碧
西湖有三座人工岛屿:小瀛洲(三潭印月),湖心亭(北塔基),阮公墩.阮公墩是清嘉庆五年(一八00)浙江巡抚阮元主持疏浚西湖后,以浚湖葑泥堆壅成岛的,故后人称之为阮公墩.为西湖三岛中面积最小的一个岛.
又因其泥软地低,常为湖水浸漫,俗呼其为阮滩.阮公墩成岛后,杂木葱茏,蔓草萋萋,天真未凿.1982年园林部门在岛上建起云水居、忆芸亭、环碧小筑等茅居竹屋.远远看去,阮墩四周碧波荡漾,岛上草木繁盛,故称阮墩环碧.
岛上矮篱围出庄园,园内茅屋竹阁,有环碧小筑、云水居等,轻盈灵巧.庭前屋后,植有香樟、枫杨、丹桂、紫薇、秀竹、芭蕉、常春藤等,既求其幽宁,又讲究朴质.岛边近水处,别设忆芸亭,取追想阮芸台(阮元号芸台)治湖堆岛、留绩西湖之意.
目前阮墩是西湖第一垂钓区,岛上每年夏季还举办仿古夜游,重现古代庄园人家接待宾朋的热闹场景.
宝石流霞
景宝石山是西湖北岸的屏障,山体为火成岩,其成分中含有较多的氧化铁,石色赫红,傍晚时分,在吸烟映照下,如流霞缤纷,景名由此而来.
宝石山麓是观赏西湖全景的胜地之一,保存有许多名胜古迹,如保俶塔、秦皇缆船石、来凤亭、伅霞石、川正洞、落星石等.保俶塔初建于北宋年间,1993年重建,高45.5米,塔身秀挺纤细,宛如亭亭玉立在西子湖畔的美女,和雷峰塔遥相呼应,是西湖风景轮廓线上的标志之一.宝石山南麓的秦皇缆船石传说是秦始皇南巡会稽郡、祭大禹途中遇钱塘江风浪,将船停泊在宝石山下,系船缆于此而留下的遗迹.
西湖三面云中,葛岭、宝石山自成一体,景色奇特.它们的山体均由侏罗系凝灰岩构成,其中最多见的是熔结凝灰岩.这里的山岩呈赭红色,岩体中有许多闪闪发亮的红色小石子,每当阳光映照,满山流韦纷披,尤其是朝阳或落日红 光洒沐之时,分外耀目,仿佛数不清的宝石在断断生辉.宝石山正因此而得名.
宝石山东巅,保淑塔巍然挺秀.好那窈窕、高耸的外形,与其“美人”别称十分相合.这位“美人”诞生于北宋初年,原为九级砖木结构,直到明代重建时,依然保持这种与六和塔斯、雷峰塔并无太大差异的结构.现在的砖砌实心式样,是一九三三年重建时仿自清代原样,虽不能登临了,却以其漂亮的“容颜”和所处的显要位置而成为引人瞩目的西湖胜景标志物.
灵隐禅踪
它创建于东晋咸和元年(公元326年),至今已有一千六百余年的历史,为杭州最早的名刹.
当时印度僧人慧理来到杭州,看到这里山峰奇秀,认为是“仙灵所隐”,所以就在这里建寺,取名“灵隐”.清康熙南巡时,曾登寺后的北高峰顶揽胜.他看到山下云林漠漠,整座寺宇笼罩在一片淡淡的晨雾之中,显得十分幽静,于是就赐名灵隐寺为“云林禅寺”.现在天王殿前的那块“云林禅寺”四个巨匾,就是当年康熙皇帝的“御笔”. 灵隐寺全盛时期,有九楼、十八阁、七十二殿堂,僧徒达三千余众.北宋时,有人品第江南诸寺,气象恢宏的灵隐寺被列为禅院五山之 灵隐寺确实深得"隐"字的意趣,整座雄伟寺宇就深隐在西湖群峰密林清泉的一片浓绿之中.寺前有冷泉、飞来峰诸胜.
六和听涛
六和塔位于杭州钱塘江畔月轮山上,始建于北宋开宝三年(公元970年),宣和五年,塔被烧毁.南宋绍兴二十四年重建,清光绪二十五年重修塔外木结构部分.1961年被国务院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六和塔的名字来源于佛教的“六和敬”,当时建造的目的是用以镇压钱塘江的江潮.塔高59.89米,其建造风格非常独特,塔内部砖石结构分七层,外部木结构为8面13层.清乾隆帝曾为六和塔每层题字,分别为:初地坚固,二谛俱融、三明净域、四天宝纲、五云覆盖、六鳖负载、七宝庄严.
六和塔外形雍容大度,气宇不凡,曾有人评价杭州的三座名塔:六和塔如将军,保俶塔如美人,雷峰塔如老衲.从六和塔内向江面眺望,可看到壮观的钱塘江大桥和宽阔的江面.
岳墓栖霞
岳墓栖霞“岳墓栖霞”景名中的“栖霞”贴切而有内涵,既巧妙地借用了岳墓所在地栖霞岭的地名,借景栖霞岭,同时又以此借喻岳飞的碧血丹心,尽忠报国,心昭天日.岳墓栖居霞彩之地,意境可观,而且,“栖霞”二字还摹写了这位民族英雄在其《满江红》中所描述的“八千里路云和月”的意境.离离墓草映栖霞,“岳墓栖霞”这一景名也给西湖增添了几分历史的沧桑感.
湖滨晴雨
杭州有句名谚:“晴湖不如雨湖,雨湖不如月湖,月湖不如雪湖”,意为西湖景致的四时皆宜.而长久以来,从南宋的“西湖十景”,到1985年的“新西湖十景”,讲到了晴湖、月湖和雪湖,却唯独没有说到雨湖.所以,这次的“湖滨晴雨”景名既是对苏轼描写西湖名诗“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的一个再现,也是对西湖四时美景的一种补写.
钱祠表忠
钱王祠倚城面湖,借景“柳浪闻莺”,是以风景极佳.祠在宋代初名“表忠观”,清代以后则通称为钱王祠.
祠内有苏轼撰书的《表忠观碑记》,是中国书法史上的名碑.“碑记”叙述了吴越国三代钱王在天下大乱、民不聊生的五代时期,奉行中原正朔,不失臣节,消弭兵戈,安居人民,最终纳土归宋的事迹,褒扬了历代钱王的功绩,认为“有德于斯民甚厚”,“有功于朝廷甚大”.景名“钱祠表忠”,既写出了杭州百姓对于钱王功德的永世不忘,更表现出西湖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万松书缘
万松书院初创于明代弘治年间,明清以来,万松书院成为浙江的最高学府,同时也是杭州规模最大、历时最久、影响最广的书院.王守仁、齐召南、秦瀛、袁枚……这些当年著名的思想家、学者和才子,由此也同西湖结下了不解之缘.
民间很早就有梁山伯和祝英台结伴就读万松岭上的传说,万松书院也被称作“梁祝书院”.
杨堤景行
杨堤景行“杨堤景行”因有市民提名,且为多数专家赞同,所以取代了原来的预选景名“杨堤晚秋”和“杨堤秋韵”.“景行”原意指大路,比作崇高光明的德行.杨公堤自北而南第五桥,遥对南高峰、三台山,南宋以后到明代,因附近有三贤祠,所以桥名题作“景行”,这也是杨公堤上至今惟一尚存桥拱圈旧构的古桥.杨公堤景名题作“景行”,可谓形神兼备,既表达了今人对于先贤杨孟瑛浚湖筑堤这一惠及杭州百姓和西湖的德行的景仰之情,也点出了杨公堤景致的特点,人行景移,移步换景,好山好水,目不暇接.
三台云水
三台山景区兼有江南山地和水乡之胜,山环水绕之间,最具分量的景点是于谦墓(祠).是以三台山一带景观层次最为丰富,也最为秀美壮丽,动人心弦,是西湖风景中的一大观.“云水”一词点出这里景观的多样性和立体化,在此也借用了宋代范仲淹《严先生祠堂记》中的名句:“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以颂扬明代民族英雄于谦的热血千秋,清白一生.
梅坞春早
“梅坞春早”原预选景名题作“梅家春早”,现据市民建议而改作“梅坞春早”.
梅家坞溪谷深广,常年草木繁盛,峰峦叠翠,即使数九寒冬,不掩如春气象.梅家坞盛产茶叶,为“西湖龙井”中的珍品.“春”在梅坞便是茶香之意.每当清明时节,云雾缭绕的山坡上,采茶女的身影隐现在碧绿如茵的茶园之间,鸟鸣茶歌,婉转相应,为秀美山水平添了一份灵气,也是春天西湖的独特美景.
北街梦寻
缆船石上,维系着一条车同轨书同文的梦迹;慕才亭下,埋葬着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之梦;武松墓道,刻写了一个除暴安良的英雄梦想;首届西湖博览会工业馆,寄托了富民强国、兴盛国货的凌云壮志;秋水山庄,承载过一个追求民主自由的憧憬;菩提精舍,静逸别墅,穗庐,海盐馆……一条北山街,串起了西湖无数个萦绕人心的梦魂.而那一个个梦怀,又让西湖成为了后人的一个梦寐以求.景名“北街梦寻”由此而来.

苏堤春晓苏堤在西湖西侧,南北两端衔接南山路与北山路,全长2.8公里。是北宋诗人苏东坡在杭州为官时,组织民工开浚西湖,挖泥堆筑而成。堤上还安排"映波"、"锁澜"、"望山"、"压堤"、"东浦"、"跨虹"6座石拱桥,起伏相间,突破了笔直长路的单调。堤上两边夹种桃树、柳树,风光旖旎。堤岸现已铺上柏油路,两旁宽阔的草坪添植了各式花木,每隔一定距离,便设有一张长靠背椅,十分幽静。白天,游人信步浏览,一片闲情逸致;入夜,则成为当地情侣幽会的姻缘道。苏堤景色四时不同,晨昏各异,晴、阴、雨、雪均有情趣。尤以春天早晨,湖面薄雾似纱,堤上烟柳如云,故有"苏堤春晓"之称。�

柳浪闻莺位于西湖东南岸,南山路清波门附近。这里原为南宋皇帝的御花园--聚景园,园中原有"柳浪桥",沿湖遍植垂柳,密密柳丝仿佛在湖边挂起绿色帐幔。春风吹拂,碧浪翻飞,浓荫深处时时传来呖呖莺声。因而名为"柳浪闻莺"。现扩建为夜公园,面积从原来的一隅之地扩大为17公顷,全园分为友谊、闻莺、聚景和南园4个景区。闻莺馆中新添了"百鸟天堂",百鸟飞翔其中,莺歌燕舞。公园内绿草如茵,繁花似锦。�曲院风荷原来的"曲院风荷"在苏堤北端跨虹桥下(康熙题碑处)。宋代,那里有一家酿造官酒的曲院,里面种了许多荷花,芰荷深处,清香四溢,因此便有"曲院风荷"之说。现在的"曲院风荷"比原来扩大了数百倍,布局十分精巧。赏荷区广阔的水面上,有无数种荷花。傍水建造的赏荷廊、轩、亭、阁,古朴典雅,与绿云、荷香相映成趣。还辟有"西湖密林度假村"。公园中的密林区,参天的树木,浓荫蔽天,颇似"深山老林"。林中竖有幢幢架空的桦木结构小屋,以及木板平房,还有炊具,可供游人宿营野餐。�

平湖秋月位于白堤西端,三面临水,背倚孤山。唐代,这里建有望湖亭。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改建为御书楼,并在楼前挑出水面铺筑平台,立碑亭,故题名为"平湖秋月"。置身平台,眺望西湖景色,无论晴雨都有奇趣,尤其是皓月当空的秋夜,"一色湖光万顷秋",更充满诗情画意。�

三潭印月在西湖三岛之一的"小瀛洲"周围。岛基是苏东坡组织民工疏浚西湖时,用挖出的葑泥堆筑而成的,明代又沿岛筑起环形堤埂等,才构成"湖中有岛,岛中有湖",宛如"蓬莱仙岛"的绝妙佳境,因而起名为"小瀛洲"。现在岛上有曲桥和造型别致的亭、榭。在绿云荷香掩映下,景观富于层次,意境深邃。小瀛洲岛南的水面上有3座造型美丽的小石塔,是当年苏东坡组织疏浚西湖时在深水处立的坐标。明代重建,即今之样式。秋夜,皓月当空,如在塔内点上灯烛,洞口蒙上薄纸,灯光从中透出,便宛如一个个小月亮倒影水中,构成"天上月一轮,湖中影成三"的奇丽景色。"三潭印月"由此得名。�

雷峰夕照西湖南岸夕照山上,旧有雷峰塔,为975年吴越王因庆贺黄妃得子而建,取名"黄妃塔"。后人因塔在名为雷峰的小山上,改称"雷峰塔"。夕阳西照时,塔影横空,金碧辉煌。"雷峰夕照"由此而名。雷峰塔初建时为13层,可以登临。明代遭火后,改为7层,后又成5层8面。雷峰塔与保?塔隔湖相对,所以有"南北相对峙,一湖映双塔"、"雷峰似老衲,保?如少女"之说。湖上双塔,水中双影,与湖中三岛、苏白二堤相辉映,曾给游人增添了无限美感,又带来了丰富的神话与历史传说,使历代多少诗人、画家为之倾倒。以后,雷峰塔因被乡人窃砖,挖空了塔基,1924年9月25日下午倾圮。"雷峰夕照"一景也因此仅有美名。国务院1983年5月批准的《杭州城市总体规划》中已明确:"恢复西湖十景之一,并为民间流传极广的雷峰塔。"不久的将来,这一景点将重放光彩。�

南屏晚钟是指南屏山下净慈寺的钟和钟声。净慈寺系954年吴越王为高僧永明禅师而建,原名"永明禅院",南宋时改名为"净慈禅寺",是西湖四大丛林寺院之一。寺前原有一口大钟,每到傍晚,钟声在苍烟暮霭中回荡,便将人带入"玉屏青嶂暮烟飞,绀殿钟声落翠微"的意境之中。"南屏晚钟"与"雷峰夕照"隔路相对,塔影钟声组成了西湖十景中两处最迷人的晚景。净慈寺还伴有济公的神话传说,寺内有"运木神井",引得无数游人前来观赏。自宋至清代,净慈寺时有兴废,1959、1984年两次进行整修后已恢复一新,新铸了一口重达1.5万公斤的铜钟,悠扬的钟声又回荡在西子湖的夜空。�

断桥残雪断桥是白堤的东起点,正处于外湖和北里湖的分水点上。"断桥"之名起于唐代诗人张祜"断桥荒藓涩"之句,又因孤山之路到此而断,故名"断桥"。中国四大民间传说之一的《白蛇传》故事,于此地发生。旧时石拱桥上有台阶,桥中央有小亭,冬日雪霁,桥上向阳面冰雪消融,阴面却是玉砌银铺,桥似寸断,又似桥与堤断,构成了奇特的景观,因有"断桥残雪"之名。�

双峰插云位于灵隐路上的洪春桥边,"双峰插云"御碑亭所在之处。"双峰"指的是天竺山环湖南、北两支山脉中最为著名的南高峰、北高峰。两峰遥相对峙,相去10余里。山雨欲来时,向巍然耸立的双峰望去,浓云如远山,而远山又淡得像浮云,是云是山,一片朦胧,难以分辨,双峰的峰尖忽隐忽现插入云端。这时,游人如同面临一幅巨大的泼墨山水画,云海浩茫茫,峰尖隐隐然。"双峰插云"便由此得名。�

花港观鱼位于苏堤南端,北倚西山,它是西湖风景区内规模最大的一级公园。古代,因有小溪自花家山流经此处入西湖,所以称"花港"。宋时,花家山下建有"卢园",为南宋内侍官卢允升的私人花园,园内栽花养鱼,风光如画,被画家标上"花港观鱼"之名。清代康熙时废园重建。这个景点原来仅有一碑、一亭、一池和三亩地,现已建成为占地20多公顷的大型公园。"花港观鱼",以"鱼"为中心,穿过大草坪,便是鱼乐园,游人围拢鱼池投饵,群鱼翻腾水面,追逐争食,红光波音,有色有声,呈现一番鱼乐人也乐的景象。�

云栖竹径在离湖滨约20公里的五云山云栖坞里。相传五云山飘来的五彩云霞常常在此栖留,故名"云栖"。从云栖石牌坊进入,沿途是"一径万竿绿参天,几曲山溪咽细泉"的天然景色。竹径旁有陈云题书"云栖竹径"的碑亭以及洗心亭。亭前小池,水清见底,十分凉爽,可以一洗尘埃。�

满陇桂雨"满陇"指的是南高峰与白鹤峰夹峙下的蹊径"满觉陇"。这条山道沿途种植7000多株桂花。金秋季节,林壑窈窕,珠英琼树,空山香满,沁人肺腑。古人有诗曰:"西湖八月是清游,何处香通鼻观幽?满觉陇旁金粟遍,天风吹堕万山秋。"故取名"满陇桂雨"。南高峰和青龙山间的石屋岭南麓,有洞形如石屋,名石屋洞,洞前有桂花厅。�

虎跑梦泉"虎跑"即虎跑泉,在大慈山定慧禅寺内。"虎跑"之名,因"梦泉"而来。传说唐代高僧性空住在这里,后来因水源短缺,准备迁走。有一天,他在梦中得到神的指示:"南岳衡山有童子泉,当遣二虎移来。"果见两虎跑地作穴,涌出泉水。"虎跑梦泉"由此得名。"虎跑"游览的乐趣在"泉"。进山门之后,清泉便在脚下发出丝弦般的声响,酷似滴珠落盘的琵琶乐曲。虎跑泉十分清澈,水质洁净,龙井茶叶虎跑水,历来被誉为"西湖双绝"。从听泉、观泉、品泉、试泉直到"梦泉",能使人自然进入一个绘声绘色、神幻自得的美妙境界。"虎跑"还是家喻户晓的传奇人物"济公"归葬的地方,"济公殿"、"济公塔院"坐落于此。近代艺术大师李叔同在此出家为僧,弘一法师纪念室也很引人关注。�

龙井问茶龙井在西湖西面的风篁岭上。晋朝葛洪在此炼丹,大旱时井水不涸,人以为与海通,故名"龙井"。"龙井"之水的奇特之处在于搅动它时,水面上就出现一条分水线,仿佛游丝一样,不断摆动,然后慢慢消失。这一小小奇观为游人增添了乐趣。自古以来,人们以"消受山中水一杯"为最佳的享受。"龙井"既是名泉,又是中国著名的龙井绿茶的产地,所以命名为"龙井问茶"。龙井绿茶具有色绿、香浓、形美、味甘四大特色。�

九溪烟树即著名风景点"九溪十八涧"。位于西湖西边群山中的鸡冠垅下,一端连接烟霞三洞,一端贯连钱塘江。中心点是九溪菜馆前面的一片溪滩和公园。从这里沿鸡冠垅拾级而上,可直达山顶"望江亭"。在亭前眺望钱塘江,"之"字形弯曲的江流尽收眼底,远处烟波浩渺,水天一色。"九溪"的主景是"水"。所谓"九"与"十八"均为虚指,是多的意思。九溪的水源自杨梅岭,沿途汇合了青湾、宏法、唐家、小康、佛石、百丈、云栖、诸头、方家等9个山坞的溪流,曲曲折折、忽隐忽现地流入钱塘江。"十八涧"源于龙井山,于诗人屿、孙文陇、鸡冠陇之间穿林绕麓,汇合了无数溪涧。九溪十八涧水随山转,山因水活。这里的山和树,都因有了这纵横交错、蜿蜒曲折而又奔流不息的"水"而被点活,构成了"青山缥缈白云低,万壑争流下九溪"、"重重叠叠山,曲曲环环路,丁丁东东泉,高高下下树"的绝妙佳境。所以被赞美为"九溪烟树"。�

吴山天风吴山在西湖东南面,山体延入市区,高仅100米,然而山奇石秀,风景独好,是西湖周围群山中内涵最丰富、最耐人游赏的一座山。山顶北部的"巫山十二峰",怪石嶙峋,有笔架、香炉、棋盘、象鼻、玉笋、龟息、盘龙、舞鹤、鸣凤、伏虎、剑泉、牛眠等名称,又因这些岩山酷似十二生肖中的动物,也称"十二生肖石"。吴山是吴越、南宋文化荟萃之地,山上颇多摩崖石刻。苏东坡的咏牡丹诗和明吴东升书写的"岁寒松柏"4字刻于原宝成寺旁的"感化岩"上,下面山崖上有宋代书法家米芾的手迹"第一山"3字。山上的许多古樟树,冠盖如云,古朴苍劲,树龄一般都在四五百年以上,最老的"宋樟"已达800岁高龄。吴山左挹钱塘江,右掠西子湖,是汇观江湖,鸟瞰市容的胜地。山巅新建了"江湖汇观亭",亭前楹联是从山上原城隍庙前移来的明代徐文长题辞:"八百里湖山知是何年图画,十万家烟火尽归此处楼台"。恰好点明了"吴山天风"的佳境。�

阮墩环碧"阮墩"即阮公墩,西湖中三岛之一,是清代浙江巡抚阮元疏浚西湖时用淤泥堆积而成。岛上土质松软,原无建筑物,近年来营造了青竹结构的亭、轩、堂、阁,造型朴素而又典雅,短篱茅舍的周围花木扶疏,组成了颇具特色的水上园林。因它处在粼粼碧波上,笼罩于郁郁丛林下,四面环碧,所以被定名为"阮墩环碧"。夏秋之夜,岛上举办"环碧庄"仿古游,重现了古代庄园迎接、宴请宾客的盛况。游人上岛,皆作为古庄园主的客人,在轻歌曼舞中受到款待,情趣十分古雅。

黄龙吐翠"黄龙"指栖霞岭下的黄龙古洞,是栖霞洞景中最著名的一处。传说宋代一个名叫慧开的和尚来此建寺修行,黄龙随之飞来,泉水从龙口喷出,因而得名。黄龙洞四周绿荫浓密,曲径通幽,以竹景取胜。方竹园内,栽有节上生刺的"方竹",乃竹中珍品。整个园内还植了许多琴弦竹、凤尾竹、紫竹、斑竹、箬竹、鸡毛竹等,株株吐翠。洞内近年也辟为仿古园。因此,长乐亭内古乐声声,悠扬悦耳,置身于洞壑幽深之间,令人飘然欲仙。�

玉皇飞云"玉皇"指玉皇山,位于西湖的南面。民间传说西湖是天上掉下来的一颗明珠,它由玉龙、金凤护卫,来到钱塘。嗣后,玉龙变成玉皇山,又名玉龙山,金凤变成它旁边的凤凰山。玉皇山高237米,最高处建有"登云阁",登此阁,即云飞脚下,如登仙境,并可眺望钱塘江、俯视西子湖,一览杭州全城风光,故命名为"玉皇飞云"。山上有慈云洞、紫来洞、慈云宫、天一池等名胜古迹。�

宝石流霞在西湖北岸的宝石山上。宝石山的保?塔,姿态挺秀,如美人倚立西子湖畔,故有"保?如美人"之称。它是西湖风景轮廓线上有代表性的标志。保?�塔左面的"来凤亭",曾列为西湖十八景之一。"来凤亭"前有巨石名"落星石"(又名"寿星石"),塔后还有巨石,如云凝霞聚,因而题名为"屯霞"、"绮云",又称为"看松台"。宝石山的主景是塔,"当峰一塔微,落木净烟浦。"在朝霞初露或落日余晖中,保?塔影亭亭玉立于一片紫褐色的山岩上,岚光霞彩流溢,俏丽无比,故名"宝石流霞"。�

天竺在杭州市灵隐寺南面山中。有上天竺、下天竺、中天竺之分。上天竺的法喜寺,中天竺的法净寺,下天竺的法镜寺,分别创建于五代、隋代、东晋年间,是杭州著名的佛教寺院。

五云山在杭州市西湖西南面,濒临钱塘江。相传古时有五色瑞云萦绕山巅,因而得名。海拔344米,高耸入云。从山脚到山巅,石磴千余级,曲折七十二弯,前人有句道:"石磴千盘倚碧天,五云辉映五峰巅。"山腰有亭,近瞰钱江,回望西湖,亭上有联"长堤划破全湖水,之字平分两浙山",点景极妙。山巅有古井,大旱不涸。井之东首,有银杏一棵,树高21米,冠幅28米,胸径2.5米,粗可5人合抱,树龄达1400年,为杭州罕见的名木古树。�

凤凰山在杭州市的东南面。主峰海拔178米,北近西湖,南接江滨,形若飞凤,故名。隋唐在此肇建州治,五代吴越设为国都,筑子城。南宋建都,建为皇城。方圆九里之地,兴建殿堂四、楼七、台六、亭十九。还有人工仿造的"小西湖",有"六桥"、"飞来峰"等风景构筑。南宋亡后,宫殿改作寺院,元代火灾,成为废墟。现还有报国寺、胜果寺、凤凰池及郭公泉等残迹。�

玉泉在杭州市栖霞山和灵隐山之间的青芝坞口。泉水晶莹明净似玉。原在清涟寺内,寺建于南朝齐建元年间,今寺已不存。1964年改建成为具有江南园林特色的新庭院,在长方形的池中养有大鱼,池畔筑轩,凭栏观鱼,有"鱼乐人亦乐,泉清心共清"的意趣。"鱼乐园"匾额是明代书画家董其昌的手迹。玉泉东面内院还有古珍珠泉、晴空细雨池,泉如抛珠、细雨,各有特色。�

北高峰在杭州市灵隐寺后。与南高峰相对峙,海拔314米。自山下有石磴数百级,盘折三十六弯通山顶。登临眺望,群山屏列,西子湖云光倒垂,波平如鉴。钱塘江从南面重山背后绕出东去,有如新濯匹练。�

湖心亭在西湖中。初名振鹭亭,又称清喜阁。初建于明嘉靖三十一年(1552),明万历后才称湖心亭。今亭于1953年重建,一层二檐四面厅形式,金黄琉璃瓦屋顶,宏丽壮观。昔人有诗云:"百遍清游未拟还,孤亭好在水云间,停阑四面空明里,一面城头三面山。"岛上有乾隆"虫二"谜碑,暗寓"风月无边"。"湖心平眺"为古"西湖十八景"之一。�

白堤原名白沙堤。横亘在杭州西湖东西向的湖面上,从断桥起,过锦带桥,止于平湖秋月,长1公里,唐代诗人白居易任官杭州时有诗云:"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荫里白沙堤。"即指此堤。后人为纪念这位大诗人,改称为白堤。堤上桃柳成行,芳草如茵。回望群山含翠,湖水漾碧,如在画中游。

孤山孤峰耸立于杭州西湖的里湖与外湖之间,故名孤山。又因多梅花,一名梅屿。海拔38米,地广约20公顷。这里是风景胜地,也是西湖文物荟萃之处。南麓有文澜阁、浙江图书馆、浙江博物馆、中山公园、西湖天下景庭园,东南面有平湖秋月,山巅有西泠印社,山后有中山纪念亭,北麓有放鹤亭及湖上赏梅诸景。古人有诗曰:"人间蓬莱是孤山,有梅花处好凭栏。"�

放鹤亭在孤山北麓。是元代人为纪念宋代隐逸诗人林和靖而建,近年重修。林和靖(967~1028)名逋,北宋初年杭州人。居孤山20年,种梅养鹤,有"梅妻鹤子"的传说。他的"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咏梅名句,流传至今。亭壁刻有南朝宋鲍照的《舞鹤赋》,为清康熙帝临摹明董其昌书。亭外附近种有许多梅花,为湖上赏梅胜地。�

刘庄一名水竹居,原为晚清刘学询别墅,俗称刘庄。在杭州市西湖丁家山前隐秀桥西。面积36公顷,背山濒水,环境幽雅。今园内有迎宾馆、梦香阁、望山楼、湖山春晓诸楼台水榭,室内陈设古朴别致。1954年以来经过著名建筑师精心设计改建之后,尤具东方园林特色,誉为西湖第一名园。为毛泽东来杭州的住所,1953年冬毛泽东在此亲自组织起草新中国第一部宪法。�

杭州花圃在杭州市西湖西北侧,占地约26公顷。分设盆景、月季、兰花、菊花、香花、露地草花、水生花卉、温室花卉、牡丹芍药等景区,其中以盆景、兰花、月季为重点。兰花是杭州的名花,这里主要培育各具特色的春兰、夏兰、秋兰、寒兰。兰苑内有"国香室"和"同赏清芬"匾额,系朱德元帅手书。�

植物园在杭州西湖西北面,地处双峰插云与玉泉观鱼之间的丘陵地带。1956年新建。全园面积250公顷,分展览区和实验区两大部分。展览部分主要有植物分类区、经济植物区、观赏植物区、竹类植物区、树木园;实验区主要包括植物引种驯化、抗性树种实验、果树实验三部分。已搜集、引种中外植物4000多种,200多科,1000多属。其中稀有珍贵植物有我国特有树种水杉、夏腊梅、华东黄杉、澳洲梧桐、美国红杉、希腊油橄榄、比利时王莲等。园内丘陵起伏,园林布局采用自然风景式,既富有科学内容,又具有公园风貌,是西湖著名园林风景之一。�

南高峰在杭州烟霞岭西北,与北高峰遥相对峙,海拔256.9米。山麓有烟霞洞、水乐洞诸风景点。登临眺望,钱塘江萦回若带,西子湖清莹如镜,一面城市三面山,杭州景物,尽收眼底。�

水乐洞在南高峰烟霞岭东麓。是一个石灰岩的地下溶洞,洞深60余米,洞中有泉,水声从洞中出来,铿锵悦耳,有音乐的节奏感。北宋熙宁二年(1069)题名为水乐洞。�

狮峰在杭州市龙井寺西侧,天竺乳窦峰右边。兀立在层峦叠嶂之中,若雄狮蹲踞,人称狮峰。狮峰茶叶与龙井齐名,素称上品。狮峰之下旧胡公庙前有茶树18棵,曾经清乾隆帝品为"御茶",是当时上贡的珍品。�

葛岭在杭州市宝石山西面,海拔166米。据传是因东晋咸和年间著名道士葛洪在此结庐炼丹而得名。山上有抱朴道院、炼丹台、炼丹井等遗迹。葛岭顶巅有初阳台,是观日出的好地方。"葛岭朝暾"为钱塘八景之一。�

紫云洞在杭州市岳王庙后山栖霞岭上。洞分前洞、后洞,洞洞相连。前洞较宽敞,光线从半掩半覆的悬岩峭壁间透入,岩石略带紫色,紫云洞之名由此而来。洞内湿润阴凉,清乾隆帝游紫云洞有诗云:"春暄攀陟汗流浆,牝洞入才迫体凉。却上丹梯不数武,转温仍欲换衣裳。"�

西溪位于西湖西北部约6公里处,素有"副西湖"之称。河渚清溪,萦流环绕,富有江南水乡风情。自唐代以来,以赏梅、竹、芦、花而闻名。"西溪探梅"为西湖十八景之一。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康熙帝南巡至此,写诗曰:"十里清溪曲,修篁入望森。暖催梅竹早,水落草痕深。"名胜古迹有"秋雪庵"、"两浙词人祠堂"等。西溪芦荡风情园现正在筹建中。

灵峰探梅位于西湖青芝坞,1988年重新复建开放,面积12公顷。植梅5000余株,收集品种42种,梅树成片成丛,建筑因地而设,淡雅、简捷,朴实无华,有浓郁的山林乡土情趣。已成为杭州早春的旅游热点,日游人最多可达3.4万余人次。�

良渚文化遗址

【良渚文化遗址】位于杭州城北18公里处余杭市良渚镇。发现于1936年,是新石器时代晚期人类聚居的地方。出土的石器有镰、镞、矛、穿孔斧、穿孔刀等,磨制精致,特别是石犁和耘田器的使用,说明当时已进入犁耕阶段。出土的陶器,以泥质灰胎磨光黑皮陶最具特色,采用轮制,器形规则,圈足器居多,用镂孔、竹节纹、弦纹装饰,也有彩绘。玉器发现很多,有璧、琮、璜、环、珠等,大部分出土于墓葬中。与良渚遗址同类型的遗址,在长江下游的苏南,直至钱塘江以北的平原地区,分布较广,考古学界统称为"良渚文化"。据对有关遗址出土文物的碳14测定,其年代距今约4700~5300年,先后延续达千年之久。1986、1987年,从良渚墓葬中出土大量随葬品,其中玉器占90%以上,象征财富的玉器和象征神权的玉琮和象征军权的玉钺,为研究阶级的起源提供了珍贵的资料,而且使世界上许多大博物馆对旧藏玉器重新鉴定、命名,使一些原被误认为是"汉玉"(实际上是良渚玉器)的历史推前了2000多年。1994年又发现了超巨型建筑基址,面积超过30万平方米,确认是人工堆积的大土台,土层最厚处达10.2米,其工程之浩大,世所罕见。考古学界认为"良渚文化是中华文明的一个源头"。�

灵隐寺

【灵隐寺】浙江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亦名"云林禅寺"。中国佛教禅宗十刹之一。在西湖西北灵隐山麓。前临冷泉,面对飞来峰。东晋咸和初年印度僧人慧理开创。他当时面对飞来峰叹道:"佛在世日,多为仙灵所隐。"遂面山建寺,取名"灵隐"。清康熙帝南巡时赐名"云林禅寺"。五代吴越国时,曾两次扩建,当时有9楼、18阁、72殿,僧徒3000人,房屋1200余间,极盛一时。以后迭经兴衰,毁建多次,现存寺院系19世纪重建。1956、1970年曾两次大修。寺有东西二山门,与天王殿并列,天王殿居中,二山门旁列。殿内正面有弥勒佛坐像,弥勒背后有木雕韦驮立像,二像均置于精工雕镂的佛龛中。韦驮像传为宋代遗物。两旁分列四大天王坐像。殿后过园林登石砌月台,有大雄宝殿,与天王殿在同一中轴线上。殿高53.6米,高甍飞宇,琉璃瓦顶。正中有金装释迦牟尼像,高19.6米,庄严静穆,结跏趺坐莲座上。像后有影壁,上齐殿顶。壁背面塑有"善财童子五十三参"故事,正中塑观音立鳌鱼背上,四周山岩云水之间,满缀鸟兽神怪。殿周沿壁环列"二十诸天"、"十三元觉"的金装像。殿左有联灯阁、大悲阁。大雄宝殿后新建了药师殿。大雄宝殿前有两座八角九层石塔,天王殿前有两座石经幢,均五代吴越国末期遗物。寺前古木苍郁,遮天蔽日。寺前冷泉流经处筑有青淙、壑雷、冷泉诸亭,清幽静谧。灵隐寺内两经幢、两石塔,亦为浙江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两经幢在天王殿前,原为11层,现已残损。两幢均有开宝二年(969)吴越国王建幢愿文。幢身经文字迹清晰,书刻亦佳。两石塔在大雄宝殿丹墀两侧,为八面九层仿木结构多层楼阁式石塔。三层有石匾书"吴兴广济普恩真身宝塔"10字。塔身浮雕佛像,书刻经文精美。�

吴汉月墓

【吴汉月墓】浙江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杭州玉皇山下八卦田北面的施家山南麓。于1958年发掘,现保护完好。吴汉月(912~952),杭州人,中直指挥使吴珂之女,五代吴越国王生母。后周广顺二年(952)六月卒。墓穴呈长方形,分前后两室,全长7.6米,宽2.87米,�深3.1米。�前室的石门扉上,雕镂着门钉和门环,门上有精致女像浮雕。后室为主室,四壁用红砂石板砌成。壁面上部浮雕着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神;下部雕有貌似道人的石俑,双手捧着牛、羊、鸡、兔等十二生肖像。后室顶盖刻有二十八宿星象图,准确性很高,现存杭州碑林。�

梵天寺经幢

【梵天寺经幢】浙江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杭州城南凤凰山南麓,梵天寺路西端原梵天寺前。五代后梁贞明二年(916)吴越国国王钱缴迎明州(今宁波)阿育王寺释迦舍利,于梵天寺前建塔,名南塔,后毁于火。宋乾德三年(965),钱弘?在原址建石刻经幢两座,相距10米余,高15.67米,现保存较完好,为浙江省现存经幢之最高者。幢身呈八面形,下为三层束腰基座,底层浮雕"九山八海",上两层四面雕刻佛像。幢身上依次叠砌华盖、飞云、腰檐、山花、蕉叶、宝珠、方柱、覆莲等,幢顶为日月宝珠。幢身上还刻有经文和建幢记。�

慈云岭造像

【慈云岭造像】浙江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杭州玉皇山慈云岭南坡石壁间。为五代后晋天福七年(942),吴越王钱弘?创建资贤寺时所雕凿。现寺已不存,岩壁造像保存完好,有大小两龛。主龛坐东朝西,龛形横长,宽10米,高5.8米。龛内造像7尊,弥陀居中,左侧是观世音菩萨,右侧为大势至菩萨,合称"弥陀三尊"。两侧还有菩萨和天王各两尊。小龛坐北朝南,高2.6米,宽2.3米。正中雕地藏王菩萨坐像,光头大耳,容貌端严。两侧侍立供养人,龛楣浮雕"六道轮回"。�

凤凰寺

【凤凰寺】浙江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杭州城区中山中路。原名真教寺,俗称礼拜寺,因原建筑群状似凤凰,故名。是我国现存伊斯兰教四大古寺之一。创建于唐代,元延�年间阿老丁重建。明清以来,历经重修,1953年曾全面修整。现存大殿是元代遗物,砖拱结构,面宽3间,不用梁架,四壁上端转角处作菱角牙子叠涩收缩,上覆半球形顶。外观起攒尖顶3座,筒瓦板垅,翼角起翘。殿内的须弥座,两侧刻竹节望柱,束腰刻花草,构图洗练,刀法遒劲,当是元代以前旧物。木制"经函",雕刻精致,可能是明景泰二年(1451)重修时设置。�

飞来峰造像

【飞来峰造像】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飞来峰上。飞来峰一名灵鹫峰,在灵隐寺前。东晋咸和初年(约326),印度高僧慧理登此山,说"此天竺灵鹫山之小岭,不知何年飞来?"因名飞来峰。海拔168米。古木参天,岩石突兀,如矫龙、奔象、伏虎、惊猿,堕者将倾,翘者欲飞。山上有五代、宋、元时石刻造像380余尊,散布于飞来峰的青林、玉乳、龙泓、射旭、呼猿诸洞内外和沿溪涧的岩壁上。五代造像有青林洞右岩壁上的弥陀、观音、大势至3尊,作于后周广顺元年(951),是飞来峰最古的造像。宋代造像大多结构完整,技法精练。临溪岩壁上有宋代弥勒像1尊,一手按布袋,一手持念珠,喜笑颜开,袒腹踞坐,造型自然生动,是飞来峰最大的造像。元代造像数目最多,大多雕刻精美,保存完整。又因崇奉喇嘛教,多作密宗佛像,更为难得。过壑雷亭越溪而上有元至元二十四年(1287)所作阿素洛像,三头八臂,半裸体,戴宝冠,饰璎珞,面容丰满安详,线条流畅,刀法洗练,尤为突出。�

白塔

【白塔】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钱塘江边白塔岭上。建于五代。仿木结构,用白石雕砌而成,8面9层,每层有腰檐和平座(回廊),顶置铁塔刹,轮廓挺秀。塔身四周遍刻经文,门两侧浮雕佛像、菩萨像,线条纤柔,形象逼真。塔基占地约400平方米,下为磐石,上为须弥座。磐石八边形,每边侧面都雕刻山峰,平面雕刻海浪,象征"九


关于名胜古迹有哪些传说
丰都鬼城 有两个人物一个叫阴长生,一个叫王方平,相传从汉代起,他们曾先后在丰都县城东北角的平都山也就是今天的名山修道成仙,白日飞升。到了唐代,有人误将“阴”和“王”两人的姓连在一起,成为“阴王”,再讹传为“阴间之王”,于是丰都就成了“阴曹地府”。

周口文化历史典故
周口地区是黄河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人杰地灵,名胜古迹较多 现存古迹:周口旅游风景·名胜古迹·名人 历史的长河,灿烂的文化在周口这片古老的土地上留下了众多的名胜古迹,形成了丰富的旅游资源。这里是中国古文化旅游的重点区域。“三皇”之首伏羲氏的陵寝太昊陵,占地870亩,五门相照,殿宇琉金,巍峨壮观;伏羲仰观俯察...

关于山东省东营市家乡风景名胜古迹的传说或故事有哪些
薛礼征东。唐朝皇帝李世民的一字并肩王薛仁贵征东,路过此地,安营扎寨,由此得来“东营”、“西营”的地名。后来由于对敌作战久攻不下,粮草匮乏,便派人寻找可以充饥的野菜,于是找到了一种到处生长又可以充饥的野菜,一解燃眉之急。后破敌大胜,当下许愿:回朝后定当给这种野菜请圣封名。结果他班师...

金沙县贵洲省白云山的传说故事
唐宋以后,陆续有杜审言、李群玉、苏轼、韩愈等文人登山吟诗,他们的诗文寓情于物,成为岭南宝贵的历史精神财富。明清的羊城八景中,白云山占其三:“蒲涧濂泉、景泰僧归、白云晚望”。清末时有白云寺、双溪寺、能仁寺、弥勒寺等古寺及白山仙馆、明珠、百花冢等名胜古迹。中国近现代革命的抗法、甲午战争...

名人的名胜古迹的故事
赤壁遗址是由3座小山组成,即赤壁山、南屏山和金鸾山。这3座小山起伏相连苍翠如海,再加上亭台楼阁错落地隐现于其间,景色益显秀美。其主要景点有赤壁摩崖、拜风台、凤雏庵和翼江亭等。这些景点相距不远,且有小径相连,极易寻觅。赤壁山的西南临江处,岩斜亘300余米,怪石嶙峋,汹涌的江水直扑断崖,卷...

兰州的名胜古迹 民间故事 神话传说
兰州是古“丝绸之路”重镇,历史和大自然为兰州留下了许多名胜古迹,并曾入选中国十佳避暑旅游城市,兰州市拥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6处,文物点50多处,古遗址50处,古城12处,古建筑15余处。国家级森林公园有徐家山、吐鲁沟、石佛沟;市区有五泉山、白塔山、白云观、等名胜古迹,还有兰山公园、西湖公园、滨河...

10位潮州历史名人及其生平事迹,5处名胜古迹及其相关历史由来,5个潮州...
林大钦 翁万达 薛中离 唐伯元 王大宝 陈旭年 二哥丰 开元寺 韩文公祠 陈氏大宗祠 淡浮院 泰佛殿 湘子桥 已略黄公祠 陈慈簧故居 陈慈簧(当年因父亲参加官塘的起.义,被官.府缉捕,不得已出外谋生,也使陈慈簧开始学习经商,陈慈簧也是这个时候开始发迹的) 陈亚十(清末潮州起义的官塘人 和...

关于凤凰古城的历史传说,你了解多少?
传说当时城里来了一个瘟魔,凡是它走过的地方,就会出现可怕的瘟疫。一天,一只金色的火凤凰飞了过来,它同瘟魔战斗了三天三夜,与瘟魔同归于尽了。人们为了纪念它,便把这座小城叫作凤凰古城。凤凰古城风景秀丽,历史悠久,名胜古迹甚多。城内,古代城楼、明清古院风采依然,古老朴实的沱江静静地流淌,...

关于名山大川,名胜古迹的传说故事
[编辑本段]什么是名胜古迹 所谓名胜古迹联,是指为某一名胜古迹撰写、镌刻的楹联。名胜联,多用于亭台楼榭、殿阁寺庙、名山大川等古迹处。我国历史悠久,地域辽阔,风景名胜甲天下。古今名人来到这些名山大川、古迹胜地,往往因触景生情而兴致大发,欣然而命笔。中国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国家之一,名胜古迹...

写出彝良的名胜古迹或引人入胜的民间传说
小草坝风景名胜区 小草坝省级风景名胜区位于彝良县城的东北部,距县城29公里,距昭通市103公里,面积163平方公里,区内有朝天马省级自然保护区一个,横跨两县四乡——彝良县、盐津县,小草坝乡、两河乡、龙海乡、庙坝乡。森林覆盖率达78.6%。有高等植物1200余种,野生脊椎动物96种。有珙桐、水青树等...

文安县19825112677: 西湖有哪些风景名胜动人的传说 -
鄞欣玉屏: 哇 那太多了啊 金牛出水 西湖自古有“金牛湖”之称,源自西湖一则美丽的神话.相传在汉代,西湖底有金牛潜伏,逢湖水干涸,牛即涌现,吐水将湖填满.地方官吏为讨皇帝欢心,命百姓抽干湖水,水干之时果见金牛,官吏们争先恐后下湖...

文安县19825112677: 杭州西湖有多少个景点?什么名字?有什么典故? -
鄞欣玉屏: 杭州西湖风景简介 位于五云山南麓的云栖坞里,为林木茂盛的山坞景观,翠竹成荫,溪流叮咚,清凉无比.长一公里的云栖竹径,两旁翠竹成荫,小径蜿蜒深入,潺潺清溪依径而下,娇婉动听的鸟声自林中传出,整个环境幽静清凉,与闹市相比...

文安县19825112677: 杭州有哪些名胜古迹?西湖旁边的那个塔,它为什么要叫做雷峰塔.求有关与雷峰塔的传说.谢谢了!
鄞欣玉屏: 1、杭州市区玩的话,最典型的就是游西湖看“十景”了,分别是: 平湖秋月,苏堤春晓,断桥残雪,雷峰落照,南屏晚钟,曲院风荷,花港观鱼,柳浪闻莺,三潭印月,双峰插云;六七月份在曲院风荷看荷花是一大特色. 西湖十景基本上都是...

文安县19825112677: 浙江杭州桐庐县有什么名人遗迹和神话传说 -
鄞欣玉屏: 桐君山:相传,黄帝时有老者结庐炼丹于此,悬壶济事,分文不收.乡人感念,问其姓名,老人不答,指桐为名, 桐君山乡人遂称之为“桐君老人”.山也以“桐君”名,县则称“桐庐县”.桐君,识草木金石性味,定三品药物,著《桐君采药...

文安县19825112677: 求一篇关于名胜古迹,再配上历史和传说,300字左右. -
鄞欣玉屏: 杭州飞来峰 灵隐寺前的飞来峰,又名灵鹫峰,飞来峰山高168米,山体由石灰岩构成.飞来峰由于长期受地下水溶蚀作用,飞来峰形成了许多奇幻多变的洞壑,如龙泓洞、玉乳洞、射旭洞、呼猿洞等,洞洞有来历,极富传奇色彩.飞来峰的厅岩...

文安县19825112677: 与杭州有关的名胜古迹\\名人\\典故\\古诗
鄞欣玉屏: 苏轼.姑苏城外寒山寺,夜班钟声敲客船

文安县19825112677: 杭州有哪些有历史典故的景点 -
鄞欣玉屏: 杭州自秦朝设县治以来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曾是吴越国和南宋的都城,是中国七大古都之一.因风景秀丽,素有“人间天堂”的美誉.杭州得益于京杭运河和通商口岸的便利,以及自身发达的丝绸...

文安县19825112677: 杭州的资料 -
鄞欣玉屏: 州西湖是我国十大名胜之一,面积5.6平方公里.西湖旧称武林水、钱塘湖、西子湖,宋代始称西湖.“水光潋艳晴方好,山色空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站在西湖岸边,胸中顿觉朗然:满眼一片烟波浩渺的湖水,环绕着...

文安县19825112677: 杭州的名胜古迹? -
鄞欣玉屏: 有着2200年悠久历史的杭州是我国七大古都之一,也是国务院确定的重点风景旅游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杭州的人文景观丰富多彩,古代庭、园、楼、阁、塔、寺、泉、壑、石窟、摩崖碑刻遍布,或珠帘玉带、烟柳画桥,或万千姿态、蔚然奇观...

文安县19825112677: 杭州历史上还有过哪些名称 -
鄞欣玉屏: 历史上杭州的别称有:余杭、临江郡、钱塘、临安. 1、余杭 传说公元前21世纪,夏禹南巡,大会诸侯于会稽山(今浙江绍兴),曾乘舟航行经过这里,其余杭(“杭”是方舟)于此,故名“余杭”. 2、临江郡 南北朝时期,梁武帝太清三年(...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