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三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翻译

作者&投稿:闾卷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孟子三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翻译如下:

一、译文:

孟子说:“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比如一座)方圆三里的小城,只有方圆七里的外城,四面包围起来攻打它,却不能取胜。

采用四面包围的方式攻城,一定是得到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了,可是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呀。

城墙并不是不高啊,护城河并不是不深呀,武器装备也并不是不精良,粮食供给也并不是不充足啊,但是,守城一方还是弃城而逃,这是因为作战的地理形势(再好),也比不上人心所向、内部团结啊。

所以说,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划定的边疆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

能行“仁政”的君王,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

支持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连内外亲属也会背叛他;支持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所有人都会归顺他。

凭着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去攻打那连亲属都反对背叛的君王,所以,君子要么不战斗,(如果)战斗就一定会取得胜利。”

二、中心论点: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赏析及写作特色:

一、赏析:

指站在正义、仁义方面,会得到多数人的支持帮助;违背道义、仁义,必然陷于孤立。文章通过对“天时”、“地利”、“人和”,并将这三者加以比较,层层递进。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道理。

二、写作特色:

1、文章善于运用设喻的方法。从文章末端看,孟子虽反对战争,却多次提到战争。这是为了迎合诸侯们的心理打个比方,以便有机会向诸侯们宣传自己的“仁政”主张。

2、文章析理精微,议论恢宏,气势奔放,阐明引申层层深入,逻辑性很强;还采用了排比的修辞方法,使文章语气强烈,具有说服力。




《孟子》三章
孟子去见梁惠王梁惠王站在池塘边上,他望着那些鸿雁和麋鹿,对孟子说“有贤德的人也享受这种快乐吗”孟子回答说“只有有德行的人才能体会到这种快乐,没有德行的人即使有这一切,也没法享受诗经说‘当。孟子三章包括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鱼我所欲也接下来分享孟子三章原文翻译生于忧患死于...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原文及翻译
然表示这样,而是表示转折。出处:战国.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原文节选: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译文:方圆三里的内城,方圆七里的外城,包围起来攻打它,却不能取胜。采用包围的方式攻城,一定是得到有利于作战的...

得道多助寡失道寡助原文及注释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原文及注释如下:原文: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sù)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原文译文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原文译文介绍如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作者:孟子,朝代:先秦。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

得到多助失道寡助
得到多助失道寡助出自孟子。一、解析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是战国时期思想家、文学家孟子的散文作品。文章通过对“天时”“地利”“人和”三者的比较,层层递进地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道理。全文不仅气势充沛,而且章法严密,逻辑性很强,确实是一篇传诵千古的政治短论。二、作者简介 孟...

23课孟子三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分为两段有什么作用
孟子三章中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分为两段它是有很大的作用的,其一就是为了使学生更好的了解,其二就是为了让学生更好的背诵,更好的理解。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中心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主旨: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般的文章,“中心论点”和“主旨”都是同一个,这篇文章借论战争来谈治国道理,因此“观点”与“主旨”不一致。本文是一篇短论,论述了战争中民心向背的问题,指出民心所向是战争胜负的主要因素,突出“人和”...

《孟子》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两篇的原文和译文 还...
1、《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原文: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

怎样才能快速把孟子背下来?
新课文《三章》助背 1.用小结深化法读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本文对中心论点逐层深入地分析论证,得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著名论断。得道多助,失道寡助1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2。三里之城3,七里之郭4,环而攻之而不胜5。夫6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7天时不...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心论点到底是什么啊?
中心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文章通过对“天时”、“地利”、“人和”,并将这三者加以比较,层层递进。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道理。出处:战国.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原文节选: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

鲁甸县18958594173: 翻译“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
万朱欣松:[答案] 您好!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翻译: 得道的人支持的人就多,失道的人支持的人就很少.

鲁甸县18958594173: 急求《孟子》里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文言文翻译. -
万朱欣松:[答案] 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三里的小城,七里的外城,包围着攻打它却不能取胜.包围着攻打它,必定是得到天气时令的有利条件了

鲁甸县18958594173: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是什么意思
万朱欣松: 1、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释义:施行仁政的人,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人,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少.2、《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出自《孟子·公孙丑下》,指站在正义、仁义方面,会得到多数人的支持帮助;违背道义、仁义,必然陷于孤立.文章通过对“天时”、“地利”、“人和”,并将这三者加以比较,层层递进.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道理.

鲁甸县18958594173: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翻译 -
万朱欣松:[答案] 原文: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

鲁甸县18958594173: 《孟子》——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全文翻译 -
万朱欣松: 【原文】 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 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 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 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

鲁甸县18958594173: 翻译“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
万朱欣松: 您好!“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翻译:得道的人支持的人就多,失道的人支持的人就很少.

鲁甸县18958594173: 《得到多助,失道寡助》翻译 -
万朱欣松: 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的小城,七里的外城,包围着攻打它却不能取胜.包围着攻打它,必定是得到天...

鲁甸县18958594173: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翻译 -
万朱欣松: 有利于作战的天气和时令不如有利于作战的地理条件,有利于作战的地理条件不如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方圆三里的内城,方圆七里的外城,包围着攻打它却不能取胜.包围着攻打它,必定是得到了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然而不能取...

鲁甸县18958594173: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翻译 -
万朱欣松: 应该是: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式比不上作战时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反正我们语文老师是这么说的.“人和”应该是指人们和谐,与人心向背中的“背”有点不符合吧!我觉得人心向背应该是错的.我的课课通上写的就是: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式比不上作战时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你的那个《文言文全解》不对吧!

鲁甸县18958594173: 急需 古文《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译文 -
万朱欣松: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