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口变迁的现状

作者&投稿:诗剑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1949-2016中国人口变化情况~

那时候4.5亿到现在13亿

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

  根据《全国人口普查条例》和《国务院关于开展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通知》,我国以201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进行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2]。在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在全体普查对象的支持配合下,通过广大普查工作人员的艰苦努力,目前已圆满完成人口普查任务。现将快速汇总的主要数据公布如下:
  一、 总人口
  全国总人口为1370536875人。其中:
  普查登记的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共1339724852人。
  香港特别行政区人口为7097600人。
  澳门特别行政区人口为552300人。
  台湾地区人口为23162123人。
  二、人口增长
  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时的1265825048人相比,十年共增加73899804人,增长5.84%,年平均增长率为0.57%。
  三、家庭户人口
  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有家庭户[7]401517330户,家庭户人口为1244608395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3.10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3.44人减少0.34人。
  四、性别构成
  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男性人口为686852572人,占51.27%;女性人口为652872280人,占48.73%。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由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06.74下降为105.20。
  五、年龄构成
  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0-14岁人口为222459737人,占16.60%;15-59岁人口为939616410人,占70.14%;60岁及以上人口为177648705人,占13.26%,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18831709人,占8.87%。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6.29个百分点,15-59岁人口的比重上升3.36个百分点,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2.93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1.91个百分点。
  六、民族构成
  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汉族人口为1225932641人,占91.51%;各少数民族人口为113792211人,占8.49%。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汉族人口增加66537177人,增长5.74%;各少数民族人口增加7362627人,增长6.92%。
  七、各种受教育程度人口
  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具有大学(指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为119636790人;具有高中(含中专)文化程度的人口为187985979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口为519656445人;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人口为358764003人(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
  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由3611人上升为8930人;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由11146人上升为14032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由33961人上升为38788人;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由35701人下降为26779人。
  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文盲人口(15岁及以上不识字的人)为54656573人,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文盲人口减少30413094人,文盲率[8]由6.72%下降为4.08%,下降2.64个百分点。
  八、城乡人口
  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9]为665575306人,占49.68%;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674149546人,占50.32%。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城镇人口增加207137093人,乡村人口减少133237289人,城镇人口比重上升13.46个百分点。
  九、人口的流动
  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口中,居住地与户口登记地所在的乡镇街道不一致且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的人口为261386075人,其中市辖区内人户分离的人口[10]为39959423人,不包括市辖区内人户分离的人口为221426652人。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居住地与户口登记地所在的乡镇街道不一致且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的人口增加116995327人,增长81.03%。

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 农村中富余劳动力的增多 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 城市人口开始膨胀

向东部沿海地区

20世纪前的2000多年间,中国的人口数量一直是波动式缓慢增长,至18世纪30年代,突然转为急剧增长,突破1亿大关。其后100多年间,接连翻两番,1835年达到4亿,从而奠定了中国人口大国的地位。进入20世纪,中国人口也同样经历了一段较长时期的波动式缓慢增长,到60年代初突然急剧上升,1964年突破7亿,1969年达到8亿,1974年达到9亿,1981年突破10亿,1988年为11亿,1995年为12亿,现在正向13亿逼近。
20世纪的百年间,中国人口发展基本上可以分成前50年和后50年两大阶段,也就是以新中国成立为分水岭。前50年间,人口年平均增长率约为7.8‰。,后50年间,人口年平均增长率为17.2‰。
百年人口的两个阶段反映了中国人口的两个变化:第一,从旧人口向新人口的转变;第二,从自在人口向自觉人口的转变。所谓旧人口,是指前50年人口,基本上延续了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的模式。据研究,旧中国的出生率约为38‰,死亡率约为33‰,自然增长率约为5‰。所谓新人口,是指后50年人口,正在完成人口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和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的转变。所谓自在人口,是指前50年间,人口生育行为处于自发的状态,受社会经济环境的影响较大。所谓自觉人口,是指人口生育行为始终处于某种理论的影响之下,如50年代的“人手论”,强调人的创造能力是无穷的,使得中国人口的列车加速运转;70年代提出“人口论”,看到了人作为消费者的一面,这为控制人口的实践奠定了理论基础;90年代“人脑论”唱响“降低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的主旋律,在控制人口数量的同时,更注重人口内在素质的提高。


近二十年来全国各地人口基数变化:北京上海人口增长停滞,西藏浙江后来...
二十年间,人口变迁大戏:北京上海增速放缓,西藏浙江崭露头角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为我们揭示了近二十年来我国各省市的人口动态,让我们一起深入了解这些地区人口增长的轨迹。从2000年至2020年,中国版图上的人口版图发生了显著变化。昔日龙头,增速放缓 2000年,北京以1364万人的基数,凭借60.48%的惊人增速...

中国现代人口迁移
5. 人口迁移与自然环境、国家政策、社会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及国家政治经济中心的变动密切相关。古代西北地区的环境适宜人口居住,但随着朝代变迁和环境破坏,人口开始迁移。历史上的气候周期也会影响人口迁移模式。6. 人口迁出地为缓解当地的人地矛盾、减少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提供了途径,但可能面临人力资源流失...

中国现实际人口有多少?
中国的人口历史堪称世界之最,从夏朝的1350万到现在的规模,经历了数千年的发展与变迁。据历史记载,清朝乾隆年间,人口达到了14341万人的峰值,随后在1762年突破2亿,1790年突破3亿。1950年,中国人口为5.5亿,随后在短短几十年间,人口增长迅猛,1995年达到了惊人的12亿。这一期间,人口增长经历了...

中国历代人口变迁(12张图)
十六国时期的人口下降主要是因为“五胡乱华”,西晋北方人口骤减。唐朝人口规模达到约9000万,但安史之乱后人口降至2000至3000万。宋、金、西夏、大理等在南宋和元朝人口增长,但明清时期经历了战乱导致人口大幅度下降,明末和清初人口规模在6000万左右。清朝中期人口增长至约1.4亿。人口变化受到天灾、战争...

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
增长模式的转变 历史发展表明,人口增长模式是由原始型转向传统型,继而向现代型逐步过渡。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与社会经济发展、传统文化观念和相关的人口政策等密切相关。世界上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口增长模式都在发生着变化。由于不同国家、地区的工业化进程和社会经济发展差异的扩大,世界人口...

中国人口什么时候负增长
值得注意的是,联合国近期预测显示,印度人口数量将在今年超过中国,成为全球第一人口大国。对此,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宋健表示,人口负增长是低生育率条件下的必然结果。东亚地区的日本和韩国已经在近几年进入人口负增长。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张许颖指出,人口负增长是中国人口变迁...

第七次人口普查分省人口增长率地图(地市级)
请注意,对于某些省份如贵州省,由于发布时间与评论区有所差异,数据可能存在更新,但无需过多提醒,我们始终致力于提供最新最全面的信息。此外,港澳台地区的数据虽然略去,但同样值得我们关注,它们在特殊地位下的人口动态同样引人深思。这份地图不仅是一份数据的展示,更是中国人口变迁的生动写照。让我们...

东汉末年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中国,人口变化是怎样的?
1. 在东汉末年到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经历了剧烈的人口变迁。汉恒帝时期(公元147年至公元167年),全国统计户口数为1067万7960户,人口数为5648万6856人。2. 到了晋初五帝太康元年统一之初,户口数减少至245万9840户,人口数减少至1616万3863人。这表明,经过东汉末年到三国时期的战乱,中国的人口和...

中国建国时人口多少?
人均占有量急剧下降,特别是粮食供应问题,因人口快速增长而变得尤为紧迫。以上数据和问题的探讨,反映了中国在建国初期到70年代的人口变迁情况,以及这些变化带来的深远影响。要了解更多关于中国人口数量发展的详细信息,可以参考《中国人口数量发展轨迹:从“独生子女”到放开两孩-光明日报》。

《中国统计年鉴2021》之人口
自治区的设立对于民族分布起到了一定的划分作用。然而,由于资料和数据的限制,以及民族划分标准的不确定性,存在一些未识别的民族群体。这些数据提供了对中国人口现状的深入洞察,但需注意的是,由于资料的不完整,民族划分仍存在争议。总的来说,这些数据是研究中国社会变迁的重要参考资料。

盐边县17826636421: 中国人口变化趋势是什么 -
矣伟信利:[答案] 联合国2008年的低方案也认为中国人口在2020年之后开始负增长.但这次人口普查主要数据表明联合国的低方案预测也是过于乐观.因为联合国认为中国1995-2010年生育率稳定在1.8,2010年总人口为13.54亿.这次人口普查显示1995年之后中国的生育...

盐边县17826636421: 1997年以后中国人口变化趋势 -
矣伟信利: 1997年一2003年我国出生人口呈下降趋势原因: 1、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有效的控制了中国人口出生率. 2、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 、医疗水平不断的提高,儿童的健康和存活率有了保障,生的自然就少了. 3、随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

盐边县17826636421: 目前我国人口增长的状况 -
矣伟信利:[答案] 目前我国人口负面增长,人口老年话加剧,年青人越来越少了.

盐边县17826636421: 我国人口现状的特点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矣伟信利:[答案] 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人口素质偏低,是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此外,我国人口现状的特点还表现为农村人口多,人口老龄化的速度加快,人口的分布不平衡,男女性别比例失衡等.

盐边县17826636421: 分析中国人口的现状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
矣伟信利:[答案] 现状: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都较低,人口增长模式为“三低模式”;人口分布呈东南向西北递减.问题:男多女少,男女比例失衡;老龄化趋势加强;人口素质偏低.

盐边县17826636421: 我国人口结构发生了哪些变化
矣伟信利: 主要是少子化和老龄化,劳动力人口逐年减少. 人口结构,又称人口构成,是指将人口以不同的标准划分而得到的一种结果.其反映一定地区、一定时点人口总体内部各种...

盐边县17826636421: 目前我国人口的现状怎样?
矣伟信利: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截 至2008年末,中国内地人口达到了 13. 28亿,占世界人口的20%、亚洲人口 的33%.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环 境承载能力较弱等是...

盐边县17826636421: 自新中国以来人口数量的变化有哪些趋势? -
矣伟信利: 全国人口中,0-14岁的人口为26478万人,占总人口的20.27%;15-59岁的人口为89742万人,占总人口的68.70%;60岁及以上的人口为14408万人,占总人口的11.03%(其中,65岁及以上...

盐边县17826636421: 简述中国从西汉到北宋人口的变化情况. -
矣伟信利:[答案] 西汉初约1800万,西汉末约6000万,东汉初约3500万,东汉后期最多6000万,三国初约2300万(其中东汉到三国期间最少只1600万),晋初约3000万(其中五胡乱华后最少2000万),隋初最多6000万,唐初2500万,盛唐9000万,安史之乱后...

盐边县17826636421: 20世纪50年代以后中国人口有何趋势?
矣伟信利: 众所周知,我们一般所讲的人口转变首先指的是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转变;这是经典的人口转变理论所关注和阐述的.因此,要考察和研究中国的人口转变,不妨先了解一下...

你可能想看的相关专题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