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雍正帝奇谈贪官之弊易除清官之弊难除

作者&投稿:隆馨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吏治腐败是封建王朝的痼疾,不仅让黎族百姓为之惋惜,也是最高统治者最头疼的问题。他们想尽一切办法阻止,结果却是阻止不了。比如明太祖朱元璋,定下重典,施以重刑,甚至屡促徒刑,采取剥了皮长了草的残酷手段,都未能根除腐败。到了清朝,善于治道的康熙还是宽大为怀,采取了颇为不同的做法。他认为,加强纠察和惩治贪官只是消极的防堵措施,明智的做法是培养清官。在康熙的选士标准中,“正直为重”。如果“诚实之道已失,如何能走上仕途,做副使节”?他非常重视对中尉的道德行为的调查,平时注意通过秘密渠道了解各级官员的名声等。并且还利用巡回演出的机会听取民意。他第六次南巡,一路拜访清官,命地方长官举荐清廉。当江宁按察使张伯兴带着巡抚进来的时候,康熙即兴说:“你到江南去,就知道你是个清官。今天,我保护自己。他在官位上活得好好的,天下以我为君,不然你就笑话我,谁也不认识。”这一幕生动地表现了他选清官的诚意。


康熙深知清官易被奸夫奸淫残害,所以往往更加注重保护,甚至特别关照。比如“治国行为第一人”的鹏鹏,多次被免职,康熙却被降职留用。直到被降职十二级,仍担任原职。康熙曾说:“清官不累民.如果我不保护自己,学习几十年有什么好处?而任何一个清官都不能靠自我保障吗?”康熙还特意大张旗鼓地宣传清官的事迹,为的是让天下官员效仿。于成龙病逝时,康熙因他的“清。都是老样子,寻常忠厚,例外优秀,以为忠厚官员劝他”,加太子太保,安定清朝,降旨建祠堂,赐子孙“高兴清翠”二字,对联。当时有官员发表演说,禁止百姓为清官立道德碑,康熙不同意。他说,“所有地方官员,无论大小,如果他们处于有利地位,就不能停止沉迷于禁止人们竖立纪念碑。如果他们的恶行臭名昭著,虽然他们被迫竖立纪念碑,但他们将在以后被摧毁。”他认为人民的感激是对清官的鼓励和奖励。“清廉是你当官的第一要务。


做官是一大乐事。不仅是为民大事,就是卸任后,人民记得建神社,许愿守灵?康熙尚德和兴联的吏治思想和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清官成为他们治国的一面旗帜。当时期望节操出众的人很多:张伯兴为官,“立誓不取民之财”,严禁下属给予;名臣于成龙,多年不爱吃肉,只吃青菜,因此得了一个绰号“于”;谢忱是总督的一名官员,平时不愿意吃肉。"他的苦难超出了人类的仁慈。"康熙当着众大臣的面称他为“苦行僧老僧”;当时,敖、蔡士元、陈彭年、郭申、等。也以清廉著称。当然,康熙朝清官众多,贪赃枉法的官员也时有出现。尤其是后期,各级官员疏于考核和


雍正即位后,一改父皇宽大的作风,以“严”考核官员,实行强硬政治。他下大力气整顿吏治,清查钱粮亏空,严惩查实的贪官,追回赃款,查封家产;此外,还将促进诚信改为培养诚信,实行“废羡归公”。官员按等级从中提取“养廉银”,给予官员合理的报酬,让腐败失去了借口。雍正的高明之处在于不仅惩治了一大批贪官,而且在加大惩处力度的同时诉诸制度保障,在清理吏治方面颇有成效。但是,雍正也犯了错误。在对待清官的问题上,他处处与父亲背道而驰。在他看来,“一个清官和一个不务正业的聪明官,会比一个品行普通的人造成更大的伤害”。康熙希望通过扶植、保护、褒扬清官来倡导清官风气,注重通过舆论来鉴别官员的清廉和政绩。雍正认为,“这样的清官,他们从人民那里得不到什么好处,却又觉得自己很好,不能禁止人民的不法行为,而赞扬暴虐的人,所以称之为人民的贤臣.事务懈怠,朝廷访之,谴责之,地方官民叹之,以为可去清廉上司,谓之冤屈”。所以雍正提出“舆论一点也不可信”,即使是被舆论称赞的人,也一定是沽名钓誉、欺骗世人、欺骗他人的人;那些被别人攻击和孤立的人应该得到保护。


雍正深信“贪官之弊易除,清官之弊难除。”在选拔大臣时,“与其用不循废的清官,不如用品行普通的有能力的官员。”为了彻底消除官员好名的习惯,他还改变了康熙年间的做法,禁止百姓留用退休官员,并为他们修建祖碑。他一上台就对地方当局说:“如果你们还建宗祠,或者你们举报,或者你们被纠正,你们就要让这个官员和他的领导认真讨论。”雍正过于倚重能干的官员,轻视清官。这种矫枉过正的措施也产生了负面的后果,甚至有人指责他“贪官欺人太甚,都是能干的官”。此后,乾隆大大强化了雍正重才轻德、重才轻守的倾向。他不仅看不上清官,而且讨厌一切有沽名钓誉嫌疑的官员。他不能容忍他的朝臣的正直来获得一个清白的名声。乾隆中期以后,士大夫的道德自律日益懈怠,清官不为世人所知,而有能力的墨官却不少。后来虽然一直沿用廉政制度,但各级官员不再看重清正廉洁。虽然他们暂时惧怕严苛的法律,不敢出格,但忽视个人性格的磨炼和劝导,埋下了官场风气渐衰的隐患。


很多学者以为清朝很多贪官都是因为低薪,其实只是看到了问题的一面。雍正没有解决这个问题,而没有的康熙朝有很多清官,说明官员的品德和社会风气也很重要。只有把道德氛围的锤炼和提升与合理的制度保障结合起来,才能取得实效。




清朝一共是多少位皇帝
清世宗 爱新觉罗·胤禛(公元1678年—公元1735年),满族,母为康熙孝恭仁皇后乌雅氏,清圣祖玄烨第四子,是清朝入关后第三位皇帝,1722—1735年在位,年号雍正,死后葬于清西陵之泰陵,谥号敬天昌运建中表正文武英明宽仁信毅睿圣大孝至诚宪皇帝,庙号世宗。爱新觉罗·弘历,满族,生于康熙五十年(1711年...

《奇奇乐游戏下载》揭秘雍正用什么手段对付那些平庸的官员?
雍正帝之父康熙皇帝创造了一个繁荣的神话,最终留下了许多麻烦:贪官污吏、效率低下和国库空虚。早在当藩王时,雍正就深感忧虑。雍正上台后,不容忍“贪”也不容忍“懒”。他抓住他的手,紧紧地握着。第一,他杀贪官,保持高压,让官员一听到“钱”字就发抖。对贪官执行死刑时,往往会组织官员观摩死刑。他认为,现场...

朔城区17675228833: 材料   康熙帝晚年的“宽仁”之政导致官场贪污盛行、吏治腐败.雍正帝即位后,从维护王朝统治出发,决心整饬纲纪,进行吏治改革.雍正元年(1723... -
辉娴赫力:[答案] (1)本小问的内容,依据材料“首先从中央户部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展开钱粮大清理,仅户部就查出250万两的库银亏空.采取革职与抄没家产的手段,对贪赃者予以最高强度的经济惩罚”可以得出全面整顿中央和地方的财政,严惩贪官污吏;“改革耗...

朔城区17675228833: 雍正皇帝的为人如何,他的皇帝位是否名正言顺?他各兄弟的命运如何? -
辉娴赫力: 1.雍正皇帝是一个毁誉叁半的皇帝.毁是因为在他的统治时期,严惩贪官,所以官僚的人都恨他,而官僚的人是最容易接近历史,也容易窜改历史的人.在...

朔城区17675228833: 雍正赋税改革的原因和特点 -
辉娴赫力: 摊丁入亩 雍正元年(1723年),雍正帝从直隶巡抚李维钧之请,实行丁银摊入田赋一并征收的原则,改变过去按人丁、地亩双重征收标准,减轻了无地和少地的农民负担.到乾隆时,这一政策推广到了全国.火耗归公 清初沿袭明制,各地征收...

朔城区17675228833: 关于雍正的一些历史事件. 200字就够了. 哪个人来帮帮我. 星期二要演讲了. 谢谢. -
辉娴赫力:清世宗爱新觉罗·胤禛,其生母为康熙孝恭仁皇后乌雅氏,养母为孝懿仁皇后佟佳氏,清圣祖玄烨第四子,是清朝入关后第三位皇帝,17...

朔城区17675228833: 雍正王朝300字读后感
辉娴赫力: 《雍正皇朝》是一本改编自历史的小说.这本书分为三大部分:〈九王夺嫡〉、〈凋弓天狼〉和〈恨水东逝〉. 〈九王夺嫡〉,当然就是说康熙帝的九个儿子争夺太子之位.当时二子两次被立为太子,两次被废,八子不办事,却拉拢人心,形成...

朔城区17675228833: 汽车空调管子为什么会爆
辉娴赫力: 1、膨胀阀堵塞,空调不工作了,检查制冷剂有没有,没有的话得抽真空之后添加制冷剂,然后用压力表检测高低压管路压力是否正常.2、在有就是干燥瓶里面的干燥粒破...

朔城区17675228833: 宫锁珠帘皇后(关于宫锁珠帘皇后的基本详情介绍)
辉娴赫力: 1、贞儿皇后,电视剧《宫锁珠帘》人物,原型为雍正帝孝敬宪皇后乌喇那拉氏.2、由孙菲菲饰演.3、她是后宫之主母仪天下,心胸宽阔,雍容大气,一切以大局为出发点,她是后宫的操纵者,却从未参与到残酷后宫争斗里去,她与雍正相敬如宾,是雍正稳固的后防.

朔城区17675228833: 雍正帝如何解释“圆明?雍正帝如何解释圆明”?
辉娴赫力: 雍正帝对“圆明”的解释是:“圆而入神,君子之时中也;明而普照,达人之睿智也.”意思是说,“圆”是指个人品德圆满无缺,超越常人;“明”是指政治业绩明光普照,完美明智,堪称封建统治阶级标榜明君贤相的理想标准.事实上,“圆明”也是雍正帝自皇子时期一直使用的佛号.雍正帝崇信佛教,号“圆明居士”.在清初的佛教宗派格局中,雍正帝以禅门宗匠自居,并以“天下主”的身份对佛教施以影响,努力提倡“三教合一”和“禅净合一”.康熙帝在把园林赐给胤镇(即雍正)时,亲题园名为“圆明园”,取意于雍正的法号“圆明”.

朔城区17675228833: 内蒙宣传片哪家专业?
辉娴赫力: 内蒙古亿兆传媒专注于企业宣传片制作,公司宣传片制作,动画制作,产品宣传片,电视广告制作,电视广告拍摄,宣传片拍摄,广告片拍摄.我们在企业宣传片制作与拍摄中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