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贵妃真名

作者&投稿:艾疯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杨贵妃真名
她叫玉环么?
大名鼎鼎的杨贵妃,芳名是什么,这是个有趣的问题。
两唐书里没写,资治通鉴里也没有明确记载,长恨歌传只说她是杨玄琰女。大中九年,也就是杨贵妃死后大约一百年,郑处诲编撰的明皇杂录里才第一次提及:杨贵妃小字玉环,后人沿用至今。对此,有一种不同的说法,即郑_的津阳门诗注里说:玉奴,太真小字也。郑处诲和郑_都是唐人,生活年代也差不多,而且都是进士出身,所以他们的说法都有可信的理由。当然,也可能这两个名字都属杨美人,玉环是真名,玉奴是昵称吧。
但不管杨贵妃叫什么,那个叫李隆基的老男人都喜欢。说他是老男人,一点不假,开元二十八年,两人第一次见面时,杨氏才22岁,而他已经56岁了。老是老点,可他是皇帝,历史上称他为唐玄宗,所以能够为所欲为。他不但不管她叫什么,而且也不管她嫁没嫁人,甚至都不考虑她嫁给的是自己的儿子,他要是喜欢,便一定要夺过来。
唐玄宗看上杨玉环之前,她已经嫁给玄宗第十八子寿王李瑁差不多五年了。但唐时宫廷胡风剽悍,老子抢儿子的媳妇,好像也不算稀罕事,爱情面前人人平等嘛,所以也就没有卫道士哭闹着向皇上谏劝什么人伦之理。但毕竟不是一件光彩的事,为了给天下人一个交待,唐玄宗还是做了一些台面上的工作。譬如先是打着孝顺的旗号,下诏令她出家做女道士,说是要为自己的母亲窦太后荐福,并赐道号太真,搬出寿王府,住太真宫。这样做,也是为避人耳目,更方便他们偷情。好不容易熬过五年,玄宗先是很正经地尽了一把父亲之责,为寿王李瑁娶韦昭训的女儿为妃,紧接着就迫不急待地将杨氏迎回宫里,并正式册封为贵妃。杨玉环不仅长得漂亮,歌舞俱佳,而且很是聪明,善解人意,简直就是皇上的贴心小棉袄,玄宗自然极为喜欢。不久,杨玉环便专宠后宫,使得六宫粉黛无颜色,当时宫中称她为娘子,一切待遇也都是皇后级别。
对此,唐人李商隐有话要叹。他在骊山有感咏杨妃里写道:骊岫飞泉泛暖香,九龙呵护玉莲房,平明每幸长生殿,不从金舆惟寿王
看来寿王真是郁闷至极,尴尬到家了。但玄宗不顾人伦,依然要夺子所爱,那就只能感叹杨玉环的美色太有诱惑力了。不过,根据常理推理,已步入老年的唐玄宗宠爱杨贵妃,可能并不仅是贪图美色和床笫之欢,而是将她当作生活体贴入微、凡事知心解意、犹能迎合自己嗜好的精神伴侣。
正如旧唐书所述:太真姿质丰艳,善歌舞,通音律,智算过人,每倩盼承迎,动如上意
而新唐书里的评语也大致相同,只是很含蓄地加了遂专房宴的提示。后世诸多文学作品,极尽意淫之能事,一味放大贵妃以色邀宠的本领,我以为有高估唐明皇生理功能之嫌。当然,再老的男人,对于美色还是很受用的。何况这位美人儿长得如天仙一般。
杨贵妃画像
霓裳羽衣曲是她写的么?
杨玉环除却容貌出众,更令玄宗神魂颠倒的是她高超的音乐舞蹈艺术修养。史载她善歌舞,通音律
而玄宗也有同好,这就难怪他会将她视为自己的艺术知音和精神伴侣。这一点,从他朕得杨贵妃,如得至宝也的欣喜语气里便可听知。
唐玄宗熟悉音律,对曲乐、舞蹈都颇有研究,不少贵族子弟曾在梨园都受过他的训练。旧唐书里记载,玄宗曾组建过宫廷乐队,选拔子弟300人,宫女数百人,招呼他们作指导。对于这样很有才情的艺术帝王,精通音律的杨玉环自然显得格外有魅力。据说有一次,玄宗倡议用内地的乐器配合西域传来的5种乐器开一场演奏会,贵妃积极应和。当时贵妃怀抱琵琶,玄宗手持羯鼓,轻歌曼舞,昼夜不息。对此,白居易有诗为证:缓歌曼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
另外,杨玉环还是个击磬高手,她演奏时拊搏之音泠泠然,多新声,虽梨园弟子,莫能及之
玄宗为讨得美人欢心,特意令人以蓝田绿玉精琢为磬,并饰以金钿珠翠,珍贵无比。
我们都知道,杨玉环体态丰腴,以胖为美,可这并不影响她成为一个舞蹈高手。而且她最精通的还是节奏很快、身姿灵巧的胡旋舞。相传李隆基创作出霓裳羽衣曲后,杨玉环只是稍加浏览,很快就编配出霓裳羽衣舞,然后依韵而舞,身段飘摇,翻跃如风,非常漂亮。看到心爱的贵妃对自己的乐曲领悟力如此好,表现力如此强,令玄宗兴奋不已,禁不住亲自为爱妃伴奏。在这个配舞中,杨玉环吸收了传统舞蹈的表现手法,又融合了西域舞艺的回旋动作,使得整个舞蹈飘忽轻柔,绰约多姿,与乐曲达到了完美无缺的和谐境界,成为唐代乐舞中的精品。这个舞蹈也因为贵妃的功劳,很快就成为宫廷舞蹈,为此还专门成立了宫女培训班,分别进行学习和演练。
杨贵妃剧照
资治通鉴记载:上皇每_宴,先设太常雅乐坐部、立部、继以鼓吹,胡乐、教坊、府县散乐、杂戏;又以山车、陆船载乐往来;又出宫人演霓裳羽衣;又教舞马百匹,衔杯上寿;又引犀、象入场,或拜或舞。这种容舞蹈、音乐、杂耍、动物演出于一体的盛大演出,声势可谓浩大,其中,肯定少不了杨贵妃的主意。
她尝过鲜荔枝么?
唐国史补载:杨贵妃生于蜀,好食荔枝。南海所生,尤胜蜀者,故每岁飞驰以进
关于这一飞马献荔枝的说法,最有名的莫过杜牧的过华清宫诗:
长安回望绣城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关,无人知是荔枝来。
对于这个说法,后人历来有不少质疑。一种说法是说玄宗只在冬春幸骊山的华清宫,而那个时节新荔枝还没成熟,所以批评小杜此诗失实。而陈寅恪的考证更为有力。他在元白诗笺证稿说:据唐代可信之第一手资料,时间、空间,皆不容明皇与贵妃有夏日同在骊山之事实。杜牧、袁郊之说,皆承讹因俗而来,何可信从?,然后又批评欧阳修新唐书礼乐志采袁郊甘泽谣之说殊为可惜。
我们不妨再从常识入手来分析这个问题。众所周知,荔枝不易保鲜。白居易荔枝图序里就有若离本枝,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矣之说。而在蔡襄的荔枝谱里,则断言虽曰献鲜而传置之速,腐烂之余,色香味之存者亡几矣,是生荔枝中国未尝见也
持此相同看法的,还有曾巩的福州拟贡荔枝状,上述:生荔枝留五七日辄坏,故虽岁贡,皆干而致之
再从贡地的角度来看。有说来自南海,有说来自四川,也有洛阳取于岭南,长安来自巴蜀
的并进说。而清吴省钦在涪州贡荔枝辨干脆全盘否定,认为涪之荔枝,妃固无由嗜之也
那么,就假定荔枝来自涪州,根据张岱的夜航船载:唐天宝中,贵妃嗜鲜荔枝。涪州岁命驿递,七日夜至长安,人马俱毙
的说法,送至长安的已经是辄坏的臭荔枝了。
纵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到一个合理的推理,那就是除却她小时候在四川可能尝过鲜荔枝外,做了贵妃后的杨玉环是没有机会吃到新鲜荔枝的。
也就是说,后人的诸多感叹,包括七日夜至长安,人马俱毙的恐怖想象,无非是红颜祸水论的褊狭思想作祟,美人也就是这样被合理歪曲、口水淹没的。
她淫乱么?
关于杨贵妃的秽事,以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二一六所载的贵妃为安禄山洗儿之事影响最大,流传最广。
司马温公书中如是说:禄山生日,上及贵妃购衣服召禄山入禁中,贵妃以锦绣为大襁褓,裹禄山上自往观之喜,赐贵妃洗儿金银钱,复厚赐禄山自是,禄山出入宫掖不禁,或与贵妃对食,或通宵不出,颇有丑声闻于外
司马温公学识渊博,治史严谨,可为了给帝王编一本好的素质教育教材,竟然腆着老脸,弃正史不顾,只是把污水往杨玉环身上泼。对此,许多人都看不惯。清代编的历代御批通鉴辑鉴里,曾明确地指出:通鉴载考此皆出禄山事迹及天宝遗事诸稗史,恐非实录,今不取
清代著名学者袁枚更直接地为贵妃鸣不平:杨妃洗儿事,新旧唐书皆不载,而温公通鉴乃采天宝遗事以入之。岂不知此种小说,乃村巷俚言乃据以污唐家宫闱耶?而关于天宝遗事一书,早在南宋初,洪迈先生便指出其固鄙浅不足取,然颇能误后生
真是不幸言中,贵妃洗禄儿的讹传,竟被一位老学究堂然放之正史,一讹千年!
那么实际情况是怎样的呢?
旧唐书杨贵妃传:有姐三人,皆有才貌
并承恩泽,出入宫掖
但牵出个安禄山来,则另有所据:李肇国史补卷上:安禄山恩宠寝深,上前应对,杂以谐谑,而贵妃常在座。诏令杨氏三夫人约为兄弟,由是禄山心动。及闻马嵬之死,数日叹惋
这里需要解释的是玄宗为何要诏令杨氏三夫人约为兄弟。根据唐崔令钦教坊记记载:坊中诸女,以气类相投,约为香火兄弟,儿郎既聘一女,其香火兄弟多相奔,云学突厥法
如前所述,唐时胡风盛行,其实也是上古姊妹共夫风俗的遗存罢了。杨氏三夫人全都结过婚,又不是皇帝的妻妾妃嫔,怎能随便承幸?那么三夫人只有按突厥风俗,以贵妃姐妹的名义约为兄弟,这样才可并承恩泽,名正言顺地和玄宗发生性关系了。因为当时是一种社会风气,所以杜甫才可以不避圣讳地写道:虢国夫人承主恩,平明上马入金门。却嫌脂粉_颜色,淡扫蛾眉朝至尊
然而,这种社会风气只是对男性或者皇权的纵容,对于女性并不尽然,特别是贵为皇帝的宠妃,更不可能,也绝不允许随意出入宫掖。禄山心动,只是羡慕唐天子的艳福罢了。而后来安禄山认小他20多岁的杨贵妃作干娘,只是狡黠的安禄山欲讨好唐玄宗的无耻手段罢了。再看看患有严重肥胖症的安禄山本人,每行,以肩膊左右抬挽其身,方能移步
禄山肚大,每着衣带,三四人助之,二人抬起肚退一万步讲,便是有偷情的可能,他这样之人,又凭什么来打动尊贵美丽的杨贵妃?
她是如何死的?
李隆基虽年长玉环34岁,可也曾是一个雄才大略,开创开元盛世的明君。但在达到人生的顶峰时,骄奢心难免会代替求治心。特别是50多岁后,自己心爱的妃子离他而去,感叹生命无常,也渐渐对政治失去兴趣,后在宰相与宦官的迎合下很快倦怠政事,任由李林甫等专权擅政,自己虽然落个清闲,却也埋下了祸根。也就是,从此君王不早朝,并非全因杨玉环而突然转变。便是唐玄宗后来重用杨国忠,虽有讨好贵妃的一面,但主要目的还是为了牵制李林甫的专权。
但不论如何,皇帝迷糊了,帝国的灾难迟早会来。天宝十四载十一月,安禄山以讨杨国忠为名,行夺取皇位之实,起兵反叛。不到一年的时间,叛军便逼近长安。于是,玄宗仓皇入川,途经马嵬驿时,军队哗变,逼玄宗诛杨国忠,赐杨贵妃自尽,时年38岁。
对于她的死,有多种说法。除却被缢而死的主流说法以外,有说她血溅马嵬驿,殆于乱军之中,有说使人牵之而去,流落民间,更离奇的说法是杨贵妃逃亡日本或远走美洲。随着时间的推移,关于杨贵妃之死的传说愈来愈生动,当然,离史实也愈来愈远。
其实,杨贵妃在马嵬驿必死无疑。从马嵬驿事变的形势来看,杨贵妃是非死不可的。缢杀之后,尸体由佛堂运至驿站,置于庭院。唐玄宗还召陈玄礼等将士进来验看。这一点在诸多史籍典册里都有明确一致的记载。
当这位美人的生命走到尽头时,传奇也到达了高潮。绝色美人终是香消玉殒,可香魂不散,故事不绝。诸多幽怨,诸多是非,还是去另一个世界里清算。对此,清人袁枚慨然写道:到底君王负前盟,江山情重美人轻,玉环领略夫妻味,从此人间不再生
千古一叹
她本是一个非常简单的女人。
她的生命历程也非常简单,除却先嫁子后事父的伦理尴尬外,她短暂的一辈子几乎就是痛快淋漓地做了一次被宠坏的女人。她就是一个天性快乐、单纯、没有心机的胖美人,她的眼里没有高高在上的皇帝,只有一个普普通通的男人,而她也只想好好做个女人,于是,她撒娇,她扮痴,她任性,她胡闹,因为她是真爱,所以她不顾忌规矩,不需要心机,但终赢得那个男人的心。
她的成功,在于她懂得如何做一个纯粹的女人;她的失败,只在于她错生了时代。
美人语录
罗袖动香香不已,红蕖袅袅秋烟里。
轻云岭上乍摇风,嫩柳池边初拂水。
美人留芳
白居易长恨歌
清洪升长生殿传奇
京剧百花亭、贵妃醉酒、太真外传、马嵬坡等
美人地理
贵妃墓今陕西兴平县有杨贵妃墓,占地3000平方米,墓侧有李商隐、白居易、林则徐等历代诗碑。
华清池临潼骊山北麓有华清池,传为杨贵妃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的遗迹,其中尤以贵妃池更为著名,传为杨贵妃专用的浴池,故又称妃子汤,池侧有凉发亭,传为贵妃浴罢凉发梳头之处。



雍正的熹贵妃,乾隆的母亲钮祜禄氏,她的姓名全称是什么?
(1692年11月5日—1777年3月2日),满洲镶黄旗人,四品典仪官凌柱之女。十三岁时入侍雍亲王府邸,号格格,为雍王胤禛藩邸格格。康熙五十年生弘历,即乾隆皇帝。雍正元年封为熹妃,雍正八年封为熹贵妃。雍正十三年其子弘历(乾隆皇帝)即位,尊为皇太后,上徽号曰崇庆皇太后。钮祜禄氏,满译为“狼”...

康熙微服宜贵妃真名是谁
邓婕 就是老版红楼梦中王熙凤的扮演者

历史上真实的杨贵妃是怎么死的?
详情请查看视频回答

陆贞传奇里萧贵妃真名叫什么?
杨蓉?

慈禧太后的真名?
慈禧太后的真名叫叶赫那拉氏。慈禧(1835年11月29日—1908年11月15日)即孝钦显皇后,叶赫那拉氏,咸丰帝的妃嫔,同治帝的生母。1852年入宫,赐号兰贵人(清史稿记载懿贵人),次年晋封懿嫔;1856年生皇长子爱新觉罗·载淳(同治帝),晋封懿妃,次年晋封懿贵妃;1861年咸丰帝驾崩后,与孝贞显皇后两宫并...

<神话>胡歌版的那位贵妃是谁 ,真名
白冰

清代妃子真名
大妃乌拉那拉氏阿巴亥(生十二子阿济格、十四子多尔衮、十五子多铎)清太宗皇太极:孝端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哲哲(生次女马喀塔、三女、八女)孝庄文皇后(庄妃)博尔济吉特氏布木布泰(生四女雅图、五女阿图、七女淑哲格格、世祖福临)敏惠恭和元妃(宸妃)博尔济吉特氏海兰珠(生八子)懿靖大贵妃博尔济吉特氏娜...

历史上董鄂妃的真名是什么?
董鄂氏。孝献皇后(1639年—1660年9月23日),董鄂氏,满洲正白旗人,内大臣鄂硕之女,大将军费扬古之姐,顺治十三年(1656年),董鄂氏入宫,深受顺治帝宠爱。同年八月二十五日,封为贤妃。仅一月有余,顺治以"敏慧端良、未有出董鄂氏之上者"为理由,晋封她为皇贵妃,升迁速度之快清代少见。其父亦进三...

演封神榜英雄二黄贵妃的真名叫什
张瑞希 很高兴为你解答本题,没问题的话,请及时点击右上角的采纳满意哈~

中国四大美女是谁了求大神帮助
当然,也可能这两个名字都属杨美人,一个是真名,一个是昵称。 管杨贵妃叫什么,那个叫李隆基的老男人都喜欢。说他是老男人,一点不假,开元二十八年(740年)两人第一次见面时,杨氏才22岁,而他已经56岁了。老是老点,可他是皇帝,所以能够为所欲为。他不但不管她叫什么,而且也不管她嫁没嫁人,甚至都不考虑她嫁的是...

神农架林区17715323210: 杨贵妃的全名是什么? -
泰例脉络: 杨玉环

神农架林区17715323210: 杨贵妃原名叫什么 -
泰例脉络: 遂册立杨玉环为贵妃,玄宗自废掉王皇后就再未立后,因此杨贵妃就相当于皇后. 杨玉环自入宫以来,遵... 直至安史之乱,唐玄宗仅带杨贵妃西逃,在马嵬坡兵谏时,杨贵妃被逼赐死,年方38岁.

神农架林区17715323210: 杨贵妃本名叫什么
泰例脉络: 杨玉环,杨太真. 《旧唐书》与《新唐书》里没写,《资治通鉴》里也没有明确记载,《长恨歌传》只说她是“杨玄琰女”.唐大中九年(855年),也就是杨贵妃死后大约100年,郑处诲编撰的《明皇杂录》里才第一次提及:“杨贵妃小字玉环”.后人沿用至今.对此,有一种不同的说法,郑嵎的《津阳门诗注》里说:“玉奴,太真小字也”.郑处诲和郑嵎都是唐人,生活年代也差不多,而且都是进士出身,所以他们的说法都有可信的理由.当然,也可能这两个名字都属杨美人,一个是真名,一个是昵称.

神农架林区17715323210: 杨贵妃是广西哪里人?
泰例脉络: 杨贵妃是广西容县杨外村人.杨贵妃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本名杨玉环,唐开元六年(公元718年)出生于容州杨冲(今广西容县十里乡杨外村),父亲杨维,母亲叶...

神农架林区17715323210: 杨贵妃为什么叫玥儿? -
泰例脉络: 杨贵妃原名其实叫杨玥儿,并非生下来就叫杨玉环,但因为母亲(乐奴)被火烧死,父亲(杨玄珪)又是一个逃犯者,带玥儿逃难时不幸被雪崩砸死,杨贵妃那时候才10岁变成了一个孤儿.但幸运的是诗人李白正好路过这里,收养了杨玥儿本想...

神农架林区17715323210: 杨贵妃的名字就叫杨玉环吗? -
泰例脉络: 新旧《唐书》中称杨贵妃为太真、娘子,这其实都不是她的名字.唐代郑处诲《明皇杂录》说:“杨贵妃小字玉环”.同时代的郑嵎则在《津阳门诗注》说:“玉奴,太真小字也”.《全唐文》中的《容州普宁县杨妃碑记》又说“杨妃,小名玉...

神农架林区17715323210: 杨贵妃的真名是什么
泰例脉络: 杨玉环

神农架林区17715323210: 杨贵妃叫什么名字? -
泰例脉络: 《旧唐书》与《新唐书》里没写,《资治通鉴》里也没有明确记载,《长恨歌传》只说她是“杨玄琰女”.唐大中九年(855年),也就是杨贵妃死后大约100年,郑处诲编撰的《明皇杂录》里才第一次提及:“杨贵妃小字玉环”.后人沿用至今.对此,有一种不同的说法,郑嵎的《津阳门诗注》里说:“玉奴,太真小字也”.郑处诲和郑嵎都是唐人,生活年代也差不多,而且都是进士出身,所以他们的说法都有可信的理由.当然,也可能这两个名字都属杨美人,一个是真名,一个是昵称.

神农架林区17715323210: 杨贵妃叫什么 -
泰例脉络: 杨贵妃“玉奴”、“玉娘”、“玉环”这三个名字的真实性是勿庸置疑的,其中的奴、娘、环三个字的功能都是一样的,是不同时期对杨贵妃名字的一种个性装饰.玉奴,是她儿时的爱称;玉娘,是她册封前的尊称;玉环则是她册封贵妃、身体发福后人们对她的戏称.杨贵妃的真实姓名应该叫“杨玉”,如果“杨玉说”的观点无可争议,那么,出自 苏东坡的成语典故“环肥燕瘦”也得改一改了,而中国汉语辞典中最新诞生的成语将是“玉肥燕瘦”.

神农架林区17715323210: 杨贵妃真名叫什么,?是和那位皇帝在一起,,?
泰例脉络: 杨玉环,唐明皇李隆基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